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供区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对指端缺损患者手指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胡朝波 陈华佑 +5 位作者 黄泽晓 吴育煜 陈绵川 王望任 周塏 符永华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供区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对指端缺损患者手指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治疗的指端缺损患者80例,根据皮瓣的不同供区分为近节背侧组40例和中节背侧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 目的分析不同供区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对指端缺损患者手指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治疗的指端缺损患者80例,根据皮瓣的不同供区分为近节背侧组40例和中节背侧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以及两点分辨觉)、术后恢复情况(外观满意度、痛觉敏感、感觉麻木及瘢痕形成)、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和手指外观及功能情况。结果中节背侧组愈合时间、两点分辨觉、瘢痕形成发生率均低于近节背侧组(P<0.05),外观满意度高于近节背侧组(P<0.05)。术后两组关节活动度、手指外观及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且中节背侧组高于近节背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痛觉敏感、感觉麻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治疗指端缺损疗效确切,不同供区疗效不同;相较于近节背侧支,中节背侧支为供区的血管链皮瓣修复能更有效地促进患指恢复,提升患指关节活动度及手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背侧支 血管链皮瓣修复 指端缺损 手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分析及治疗体会
2
作者 郑江钒 谷爱奇 +1 位作者 闵祥辉 王煜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的分析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21指)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随访评估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皮瓣感觉恢... 目的分析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21指)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随访评估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皮瓣感觉恢复情况、患指活动功能。结果术后19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并顺利拆线,1例因术后私自吸烟致皮瓣严重发绀延迟愈合,1例因术后私自开空调温度过低致皮瓣部分坏死。21例患者中共1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8.9±4.6)个月。获得随访患者中,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很满意16例(84.2%)、比较满意3例(15.8%),无不满意病例。皮瓣感觉恢复情况:S415例(78.9%),S3+3例(15.8%),S31例(5.3%)。患指活动功能:优16例(84.2%),良3例(15.8%)。结论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外形功能满意,优势明显,术后积极处理和密切护理对于术后良好疗效亦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瓣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 指端缺损 手外伤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仅吻合双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甲根离断断指再植10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廖贤万 李卫 +5 位作者 刘东波 何藻鹏 韦春荣 曾迪藩 郑玉东 周湘桂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末节甲根部平面以远的离断指应用无需吻合静脉回流的再植方法及疗效。方法2019-2022年对10例于末节甲根部平面离断的手指,仅作双侧指掌侧固有动脉吻合而不需吻合静脉的再植修复。结果10例甲根部平面离断手指再植后,全部成活,再... 目的探讨末节甲根部平面以远的离断指应用无需吻合静脉回流的再植方法及疗效。方法2019-2022年对10例于末节甲根部平面离断的手指,仅作双侧指掌侧固有动脉吻合而不需吻合静脉的再植修复。结果10例甲根部平面离断手指再植后,全部成活,再植成活率为100%。出院后1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再植后成活指体的功能与外观恢复良好,患者对手术结果满意。结论手指甲根部及以远的指体离断,基本无静脉可吻合。在再植时只吻合双侧指掌侧固有动脉而不吻合静脉的情况下,早期血流及供血通过双侧指掌侧固有动脉达到供血压力平衡、不会导致供血过多,而后重建动静脉网达到正常静脉血液回流,使其成活,术后断指成活情况较好,此方法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根部离断断指 指尖再植 双侧指掌侧固有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贾鑫玮 艾佳慧 +4 位作者 刘纯 邓凯 王红涛 张一晗 王辉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目的比较近、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指端缺损患者根据皮瓣位置不同分为近节供区组(采用近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4例)和中节供区组(采用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2例)。比较两... 目的比较近、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指端缺损患者根据皮瓣位置不同分为近节供区组(采用近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4例)和中节供区组(采用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2例)。比较两组伤指关节屈曲活动度、静态和动态两点辨别觉、寒冷不耐受症状严重程度量表评分、单丝测试、疼痛VA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个月。两组皮瓣及移植皮片均成活,供区均一期愈合,皮瓣均无明显冗余、回缩、色素沉着,质地良好。末次随访时,伤指关节屈曲活动度、寒冷不耐受症状严重程度量表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和动态两点辨别觉、单丝测试中节供区组均小于近节供区组(P<0.05);疼痛VAS评分中节供区组低于近节供区组(P<0.05)。结论与近节供区相比,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指端感觉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 指端缺损 感觉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与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缺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叶 赵书明 +1 位作者 刘学亮 马丽莎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与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21年8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102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1例。A组采用骨... 目的对比分析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与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21年8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102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1例。A组采用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治疗,B组采用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术中失血量、皮瓣成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皮瓣及供区的恢复情况。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B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失血量低于B组,皮瓣成活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与B组(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皮瓣外形、供区功能均恢复良好,皮瓣色泽、质地、弹性恢复良好。结论与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相比,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缺损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 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 手指软组织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动脉皮支与指掌侧固有神经比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7
6
作者 李桂石 王增涛 +3 位作者 朱磊 梁友 李常辉 郝丽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为不带指固有神经的指动脉岛状皮瓣手术方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10侧尸体手标本,观测指掌侧固有动脉各皮支的起点、走行、外径、分布,皮支与指掌侧固有神经相对位置关系。结果:⑴在手指近节,指动脉皮支按与指固有神经的比邻... 目的:为不带指固有神经的指动脉岛状皮瓣手术方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10侧尸体手标本,观测指掌侧固有动脉各皮支的起点、走行、外径、分布,皮支与指掌侧固有神经相对位置关系。结果:⑴在手指近节,指动脉皮支按与指固有神经的比邻关系分为2型:①外侧优势型:皮支多行经神经外侧;②均势型:行经神经内、外侧的皮支数量均等。⑵在手指中节,指动脉皮支多从指固有神经外侧穿出。⑶在手指末节,两侧指固有动脉向中央靠拢并吻合成弓,发出的皮支多经神经内侧至皮肤。结论:⑴手指中节皮支多经神经外侧发出,在此处切取皮瓣时,应将神经向内侧分出,以免损伤皮支导致皮瓣血管障碍;⑵在手指近节切取指动脉皮瓣时,指固有神经从皮瓣内侧或外侧分离出皆可,但从内侧分离相对更安全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固有动脉 指固有神经 外科皮瓣 应用解剖 位置关系 皮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掌侧固有动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7
作者 陈黎华 胡鸿泰 +2 位作者 黄群武 何正瑞 刘文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3-505,共3页
目的:通过对指掌侧固有动脉的掌侧分支分布情况的研究,为临床上取手指掌侧皮瓣修复手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对手指血管进行灌注,解剖及测量指掌侧固有动脉掌横支与皮纹的距离和管径。结果:近侧掌横支距皮纹为(6.16±1.51... 目的:通过对指掌侧固有动脉的掌侧分支分布情况的研究,为临床上取手指掌侧皮瓣修复手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对手指血管进行灌注,解剖及测量指掌侧固有动脉掌横支与皮纹的距离和管径。结果:近侧掌横支距皮纹为(6.16±1.51)mm,外径为(0.4l±0.08)mm。中间掌横支距皮纹为(4.34±1.40)mm,外径为(0.40±0.09)mm。远侧掌横支距皮纹为(5.98±2.30)mm,外径为(0.42±0.09)mm。近侧掌横支与中间掌横支之间的距离为(26.62±2.08)mm,中间掌横支与远侧掌横支之间的距离为(10.33±2.77)mm。结论:在手指修复取皮瓣时,要考虑掌横支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掌侧固有动脉 掌横支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指血管神经的断面观测 被引量:11
8
作者 吉爱国 高文彬 +3 位作者 刘同慎 刘爱国 岳新民 盖延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91-395,共5页
用27个成人示指作组织切对后,选取近侧、中间和远侧指横纹及相邻横纹12处的横断面切片.对指掌侧固有动脉、静脉和神经的位置、形态进行了观测.
关键词 手掌 指掌侧固有动脉 示指 断面解剖 神经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动脉背侧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金光哲 巨积辉 +2 位作者 李雷 周荣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探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血管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5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观察指动脉背侧支的起始处外径,走行距离及吻合支情况。1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经氧化铅灌注,分别于灌注后2、4h行X线片摄影... 目的探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血管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5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观察指动脉背侧支的起始处外径,走行距离及吻合支情况。1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经氧化铅灌注,分别于灌注后2、4h行X线片摄影,观察指动脉背侧支走行、分布情况。临床上设计切取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共6例6指。结果指动脉背侧支发出部位比较恒定,分别在近节指中段、近节中远1/3、中节中段及远指间关节平面,其中以近节中远1/3处的皮支发出最为恒定,起始处外径约为0.2mm。临床设计游离皮瓣6例6块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乒18月(平均12月),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外形美观,感觉恢复s3,对供区损伤小。结论指动脉背侧支解剖恒定,供血可靠,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游离皮瓣修复指腹创面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临床上可依具体情况选择来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固有动脉 背侧支 外科皮瓣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指主要血管神经的断面观测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文彬 吉爱国 +3 位作者 于苏国 施立国 孙兆忠 刘同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76-479,共4页
用27例成人中指作组织切片后,取近侧、中间和远侧指横纹及相邻指横纹中点处的横断面切片.对指掌侧固有动脉、神经及静脉的位置、管径进行了观测.指掌桡侧固有动脉、神经在Ⅰ、Ⅱ、Ⅲ、 Ⅴ断面中的4、5区和Ⅳ断面中 3、4区内的出现率都高... 用27例成人中指作组织切片后,取近侧、中间和远侧指横纹及相邻指横纹中点处的横断面切片.对指掌侧固有动脉、神经及静脉的位置、管径进行了观测.指掌桡侧固有动脉、神经在Ⅰ、Ⅱ、Ⅲ、 Ⅴ断面中的4、5区和Ⅳ断面中 3、4区内的出现率都高于90%,它们纵径的平均值分别大于0.80mm和1.30mm.指掌尺侧固有动脉、神经在Ⅰ、Ⅱ、Ⅲ、Ⅴ断面均位于8、9区内,在Ⅳ断面位于9、10区内者占96.30±3.63%,它们纵径的平均值分别大于0.80mm和1.2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神经 中指 断面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祖健 余安定 陈云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74-75,共2页
手指外伤须恢复感觉功能及形态。采用包含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皮瓣可即时修复手指外伤或再造拇、食指。具有血运丰富,感觉灵敏,外形满意,且供区指端感觉正常等优点。自1989~1991年共治疗1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讨论了手术适应... 手指外伤须恢复感觉功能及形态。采用包含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皮瓣可即时修复手指外伤或再造拇、食指。具有血运丰富,感觉灵敏,外形满意,且供区指端感觉正常等优点。自1989~1991年共治疗1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讨论了手术适应证及有关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皮瓣 手指外伤 神经背侧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示指动脉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业辉 李少华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3-385,共3页
目的:对拇指、示指的血供来源进行分型,为手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78例手部动脉铸型标本上观察拇指、示指主要动脉的来源。结果:根据拇指、示指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将其分为3型:I型(拇主要动脉型)主要由拇主要动脉分支营养拇指、... 目的:对拇指、示指的血供来源进行分型,为手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78例手部动脉铸型标本上观察拇指、示指主要动脉的来源。结果:根据拇指、示指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将其分为3型:I型(拇主要动脉型)主要由拇主要动脉分支营养拇指、示指。根据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的来源,又将其分为3个亚型(掌浅弓型、掌深弓型、掌浅、深弓型),掌浅弓型: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从掌浅弓发出,占总数的52.56%(41例,左22例,右19例);掌深弓型: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从掌深弓发出,占总数的30.77%(24例,左8例,右16例);掌浅、深弓型: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由掌浅弓和掌深弓共同发出,占总数的5.13%(4例,左3例,右1例)。II型(桡动脉掌浅支型)主要由桡动脉掌浅支分支营养拇指、示指,占总数的8.97%(7例,左5例,右2例)。III型(指掌侧总动脉型)主要由指掌侧总动脉分支营养拇指、示指,占总数的2.56%(2例,右2例)。结论:根据拇指、示指血液供应来源不同分为拇主要动脉型、桡动脉掌浅支型和指掌侧总动脉型。其中拇主要动脉型又分为掌浅弓型、掌深弓型和掌浅、深弓型三种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示指 指掌侧固有动脉 血管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指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勇 高浩 +4 位作者 赵春成 杨红梅 李文龙 陈长春 兰天亮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011-201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02/2008-02期间应用指固有动脉远侧指间关节终末背侧支为蒂切取中节指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20例,其中示指9例,中指7例,环指4例,皮瓣面... 目的:探讨应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02/2008-02期间应用指固有动脉远侧指间关节终末背侧支为蒂切取中节指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20例,其中示指9例,中指7例,环指4例,皮瓣面积1.0cm×1.5cm~1.6cm×2.7cm,供皮瓣区皮片移植.结果:20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mo~1a,外形满意,质地柔软,肤色正常.两点辨别觉6~8mm,患指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该皮瓣操作简单,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血供可靠,成功率高,是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终末背侧支 外科皮瓣 指端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指蹼动脉吻合类型及其在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温广明 徐达传 +1 位作者 姚建民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研究第2指蹼动脉的吻合类型,为临床以第1指掌侧血管为蒂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转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使用22只经血管灌注乳胶的手标本和34只手动脉铸型标本,对第2指蹼动脉分支分布及与手掌侧和背侧动脉的连接形式等进... 目的:研究第2指蹼动脉的吻合类型,为临床以第1指掌侧血管为蒂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转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使用22只经血管灌注乳胶的手标本和34只手动脉铸型标本,对第2指蹼动脉分支分布及与手掌侧和背侧动脉的连接形式等进行解剖观测。结果:第2指蹼动脉恒定存在,外径0.8±0.2mm,有1~2条伴行静脉。依其与指掌侧总动脉和掌背动脉的连接部位可分为:Ⅰ.中央型(66.1%);Ⅱ.掌侧偏型(25%);Ⅲ.背侧偏型(7.1%);Ⅳ.双侧偏型(1.8%)。结论:①第2指蹼动脉吻合恒定存在,这是形成以手掌侧血管为蒂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基础;②Ⅰ、Ⅱ型指蹼动脉可为皮瓣提供良好的血供,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指蹼动脉 岛状皮瓣 血管吻合 手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示指桡掌侧筋膜皮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少华 张业辉 +1 位作者 陈胜华 李泽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8-279,共2页
目的:为以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近侧指间关节附近的皮支为蒂的第2掌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示指指端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2个手部血管铸型标本、血管灌注标本上,解剖观察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分支与示指桡背侧指背动脉的吻合,皮瓣... 目的:为以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近侧指间关节附近的皮支为蒂的第2掌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示指指端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2个手部血管铸型标本、血管灌注标本上,解剖观察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分支与示指桡背侧指背动脉的吻合,皮瓣供区血管、神经分布。结果: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在近侧指间关节附近发出皮支与示指桡背侧动脉在桡背侧有吻合,皮瓣供区有示指背-掌背静脉和示指桡背侧神经,并形成筋膜、静脉和皮神经血管网。结论:以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在近侧指间关节附近的筋膜皮支为蒂可形成第2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是示指指端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较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指 指固有动脉 皮支 外科皮瓣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程邦君 尹占奇 +2 位作者 郑兆宽 刘志忠 陈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比较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指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将109例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患者根据修复方法不同分为逆行岛状皮瓣组(采用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54例)和穿支岛状皮瓣组(采... 目的比较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指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将109例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患者根据修复方法不同分为逆行岛状皮瓣组(采用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54例)和穿支岛状皮瓣组(采用指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岛状皮瓣修复,55例),比较两组皮瓣两点辨别觉及手指功能TAM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8.5±2.5)个月。皮瓣全部成活,伤口及供皮瓣区均一期愈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及手指功能TAM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皮瓣外形及感觉均良好,质地柔软、耐磨、无触痛、耐寒冷;供区愈合好,外观平整,无瘢痕挛缩,主、被动活动良好。术后12个月两组手指功能TAM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指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都是较理想的方法,临床操作中宜优先选用指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岛状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背侧支 穿支皮瓣 手指末端 皮肤缺损 指固有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远节指血管神经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11
17
作者 高崇敬 刘正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8年第4期200-203,246,共5页
用40只成人手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对中、远节指的血管和神经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就所得结果,着重对中、远节指离断再植,以及再植时吻接血管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应用解剖学讨论。
关键词 指固有动脉 指横动脉 指背静脉 指固有神经 断指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端与指背皮肤缺损 被引量:12
18
作者 闫伟强 张敏 +1 位作者 陈元庄 马滚韶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217-218,共2页
目的探讨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端、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近节、中节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切取指背皮瓣17例,修复指远节指甲、指背皮肤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手指功能、外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指动脉背侧... 目的探讨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端、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近节、中节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切取指背皮瓣17例,修复指远节指甲、指背皮肤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手指功能、外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皮瓣修复手指端、指背皮肤缺损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背侧支 岛状皮瓣 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燕翔 王和驹 陈汉东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中以指固有动脉在指侧方的走向为皮瓣血管轴,以指固有动脉掌侧分支为皮瓣血管蒂,根据受区的大小,形状在手指掌侧设计皮瓣,皮瓣内只携带指动脉,而将指神经留置原位,皮瓣...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中以指固有动脉在指侧方的走向为皮瓣血管轴,以指固有动脉掌侧分支为皮瓣血管蒂,根据受区的大小,形状在手指掌侧设计皮瓣,皮瓣内只携带指动脉,而将指神经留置原位,皮瓣蒂带5.0~1.0mm宽筋膜,皮瓣形成后,将手指轻度屈曲推进,修复指端缺损23例,其中示指指端缺损10例,中指指端缺损6例,环指指端缺损4例,末指指端缺损3例。切取皮瓣面积最大为2.5cm×1.5cm,最小为1.5cm×1.0cm。结果术后皮瓣轻度肿胀瘀血,但均未出现血管危象,23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伤指术后皮瓣质地、厚度、色泽与受区相似,不臃肿、耐磨,手指伸屈功能满意,外形美观,皮瓣两点分辨觉10~15mm,感觉良好。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皮瓣切取后供区损伤小可以直接缝合,手术可在局麻下进行,费用低,有利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固有动脉 侧方掌侧皮瓣 指端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掌侧固有动脉蒂骨膜瓣转移修复指骨骨不连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冬 侯致典 +1 位作者 焦阳 庄永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1-353,共3页
目的:为设计指掌侧固有动脉蒂近节指骨骨膜瓣转移修复指骨骨不连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7例手部标本逐层解剖观察指骨骨膜动脉的来源与分布,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指掌侧固有动脉在近、中节指骨每侧均发出两条较为恒定的骨膜支,骨膜血管... 目的:为设计指掌侧固有动脉蒂近节指骨骨膜瓣转移修复指骨骨不连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7例手部标本逐层解剖观察指骨骨膜动脉的来源与分布,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指掌侧固有动脉在近、中节指骨每侧均发出两条较为恒定的骨膜支,骨膜血管向对侧走行与对侧骨膜支相互吻合成网状,并与肌腱筋膜血管形成交通支,血运丰富。近节指骨近端骨膜支(除拇指外)外径为:(0.54±0.07)mm,如旋转点定在中节指骨基底部,近端骨膜支到旋转点距离(31.83±4.24)mm,旋转点到指端距离(36.00±3.88)mm。结论:指掌侧固有动脉蒂近节指骨骨膜瓣逆行转移是修复手指中、远节指骨骨不连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掌侧固有动脉 指骨 骨膜动脉 骨膜瓣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