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q坐标系的单相链式STATCOM直流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22
1
作者 孙毅超 赵剑锋 +1 位作者 季振东 姚晓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00-2506,共7页
直流侧电压平衡是单相链式STATCOM能够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而各H桥之间有功功率损耗的差异是造成直流侧电压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建立了单相链式STATCOM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基于瞬时功率理论分析了引起直流电压不平衡的原因,... 直流侧电压平衡是单相链式STATCOM能够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而各H桥之间有功功率损耗的差异是造成直流侧电压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建立了单相链式STATCOM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基于瞬时功率理论分析了引起直流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并设计了由前馈解耦电流内环、电压均值外环和电压平衡外环组成的三环控制策略。与在a-b-c静止坐标系下的控制策略相比,该方法不仅实现了网侧电流的无静差控制,同时更便于直流侧电压平衡环节的实现。仿真与实验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链式STATCOM d-q坐标系 直流电压平衡 虚拟三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q坐标系下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PI+状态反馈控制 被引量:17
2
作者 宋国杰 李国进 +2 位作者 杨浩 李红 陈延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5-142,共8页
在单相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数字控制中,需要考虑LCL有源阻尼与控制延时补偿。为此,提出一种基于d-q坐标系下单相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PI+状态反馈控制策略;将延时当作增广状态,构造离散增广状态空间,设计带控制延时估计的状态观测器... 在单相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数字控制中,需要考虑LCL有源阻尼与控制延时补偿。为此,提出一种基于d-q坐标系下单相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PI+状态反馈控制策略;将延时当作增广状态,构造离散增广状态空间,设计带控制延时估计的状态观测器;基于观测器的状态反馈,实现LCL的有源阻尼,补偿正交信号发生器与坐标变换引入的控制延时;同时,在状态反馈的外环设计PI控制器,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PI+状态反馈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坐标变换 状态反馈 有源阻尼 延时补偿 d-q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线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d-q轴数学模型 被引量:11
3
作者 熊飞 王雪帆 +1 位作者 华斌 尹传涛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89,共9页
在阐述绕线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定子绕组、转子绕组结构和静止a-b-c轴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电机的d-q轴数学模型。这种电机模型建立在一个任意d-q轴坐标系下,使用起来方便,消除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之间互感矩阵的时变系数,缩短计算时间... 在阐述绕线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定子绕组、转子绕组结构和静止a-b-c轴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电机的d-q轴数学模型。这种电机模型建立在一个任意d-q轴坐标系下,使用起来方便,消除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之间互感矩阵的时变系数,缩短计算时间,有利于控制方法的实现,适用于绕线转子无刷双馈电机动态和稳态性能的分析研究。d-q轴数学模型的参数能根据电机的设计几何尺寸和经验公式得到。通过仿真分析结果和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任意d-q轴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绕线转子无刷双馈电机任意d-q轴数学模型的建立为电机性能分析和控制策略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双馈电机 数学模型 绕线转子 d-q坐标系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q分解的三相电压锁相技术研究
4
作者 郑之远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第11期187-189,共3页
随着风力、太阳能、地热能、潮汐等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新能源产生的电能要接入主电网,首先必须获得主电网准确的相位、幅值信息。在电力电子领域经常需要将三相电压、电流数据变换到α-β坐标系或d-q坐标系下进行处理,而在d-... 随着风力、太阳能、地热能、潮汐等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新能源产生的电能要接入主电网,首先必须获得主电网准确的相位、幅值信息。在电力电子领域经常需要将三相电压、电流数据变换到α-β坐标系或d-q坐标系下进行处理,而在d-q坐标系下可以将三相电压、电流交流数据变换为两路直流数据。利用了d-q坐标系这种特性,根据q轴坐标分量跟踪控制以实现三相电压相位的准确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相 d-q坐标系 相位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不平衡负载的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玲 张兴 +1 位作者 杨淑英 谢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6-490,共5页
文章对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建立了基于对称分量法和双同步旋转d-q坐标系的双环控制结构,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均采用前馈解耦的控制策略,使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具有带不平衡负载的能力。最后,以1.5 kW三相四桥臂逆变器装置... 文章对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建立了基于对称分量法和双同步旋转d-q坐标系的双环控制结构,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均采用前馈解耦的控制策略,使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具有带不平衡负载的能力。最后,以1.5 kW三相四桥臂逆变器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 对称分量法 不平衡负载 双同步旋转d-q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空载并网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悦华 徐阳 周星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9-103,共5页
在分析了无刷双馈发电机的转子速d-q双同步坐标系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取d轴为定子侧功率绕组磁链的方向,建立定子端电压与功率绕组磁链、控制绕组电流之间的关系式,从而推导出空载并网时的矢量控制策略。同时结合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选择... 在分析了无刷双馈发电机的转子速d-q双同步坐标系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取d轴为定子侧功率绕组磁链的方向,建立定子端电压与功率绕组磁链、控制绕组电流之间的关系式,从而推导出空载并网时的矢量控制策略。同时结合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选择恰当的可变伸缩因子,使模糊论域随着控制器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以提高对定子端电压控制的精确度和自适应性。最后,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控制环节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具有快速的调节性能和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无刷双馈发电机 空载并网 转子速d-q坐标系 模糊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成矢量解耦控制的三相PWM整流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代润 陈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1-56,共6页
针对三相静止坐标系下很难实现无静差调节的不足,采用d-q变换将三相交变量转换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量来控制。但是,由于系统存在d-q坐标系下变量间相互耦合、控制器的设计对系统参数依赖性过强的问题,造成了当网侧电感因老化等原... 针对三相静止坐标系下很难实现无静差调节的不足,采用d-q变换将三相交变量转换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量来控制。但是,由于系统存在d-q坐标系下变量间相互耦合、控制器的设计对系统参数依赖性过强的问题,造成了当网侧电感因老化等原因数值变小时,原系统控制性能会急剧下降的现状,文中提出了基于合成矢量线性化d-q解耦的控制思想,优化了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并简要分析了双环控制模型的设计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具有结构简单和较强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整流 d-q坐标系 双闭环 合成矢量 线性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网电压正余弦变换的三相变流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姜雅飞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30,共5页
d-q同步旋转坐标系可将三相并网变流器中的交流量映射为直流量,此时,采用经典PI调节器便可实现对交流量的跟踪。但是,dq变换所采用的电网电压矢量角通常情况下需要锁相环提供,增加了控制系统复杂性。首先,由电网电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 d-q同步旋转坐标系可将三相并网变流器中的交流量映射为直流量,此时,采用经典PI调节器便可实现对交流量的跟踪。但是,dq变换所采用的电网电压矢量角通常情况下需要锁相环提供,增加了控制系统复杂性。首先,由电网电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分量导出电压矢量角的正余弦值,进而提出基于电网电压正余弦变换的三相并网变流器控制策略。该算法仅以电网电压瞬时值为输入变量,大大简化了控制系统的复杂性。最后,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变流器 d-q坐标系 锁相环 电压矢量角 正余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逆变器负序分量补偿法控制策略 被引量:22
9
作者 周林 张林强 +3 位作者 李怀花 杜金其 龙崦平 廖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97-1203,共7页
为了抑制电网不平衡时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侧并网电流所产生的畸变,提出了一种基于d-q坐标系下的负序分量补偿法,用于抑制逆变器侧并网电流的不平衡。分析了电网不平衡情况下的数学模型,证明了A相电压故障前后d-q坐标系下正负序电压分量... 为了抑制电网不平衡时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侧并网电流所产生的畸变,提出了一种基于d-q坐标系下的负序分量补偿法,用于抑制逆变器侧并网电流的不平衡。分析了电网不平衡情况下的数学模型,证明了A相电压故障前后d-q坐标系下正负序电压分量的关系。采用基于二阶广义积分的带通滤波器获取α-β坐标系下的正负序电压,进行负序电压补偿,形成新d-q坐标系下的电压分量。此控制方法可以抑制电流谐波,消除并网电流畸变,使电网不平衡期间并网电流不超过其额定值,避免因电流过大而使光伏系统从电网断开的故障发生。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逆变器 电网不平衡故障 A相电压故障 d-q旋转坐标系 负序分量补偿 二阶广义积分带通滤波器 SOGI BP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ENNA整流器网侧电流过零点波形畸变抑制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异 刘和平 程章格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3,共6页
VIENNA三电平整流器广泛用于风力发电、不间断电源等场合。为提高网侧电能质量,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其数学模型及多环控制结构,根据单位功率因数工作情况下电网各相电流与同相整流器电压所需满足的重要限制条件,深入分析了d-q旋转坐... VIENNA三电平整流器广泛用于风力发电、不间断电源等场合。为提高网侧电能质量,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其数学模型及多环控制结构,根据单位功率因数工作情况下电网各相电流与同相整流器电压所需满足的重要限制条件,深入分析了d-q旋转坐标系下由多环控制及常规基于载波PWM调制方法所引起的电网电流过零点处波形畸变的原因,为减小电网电流总谐波畸变率,采用在三相参考调制电压中增加补偿分量的方法消除不满足VIENNA整流器重要限制条件的区域,使电网电流在各过零点处的畸变得到抑制,电能质量得到大大改善。利用Saber仿真系统建立了整流器模型,分析对比了增加补偿分量前后基于载波PWM调制方法下电网电流波形畸变率变化情况,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单位功率因数 重要限制条件 d-q旋转坐标系 基于载波PWM调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PWM整流器电流解耦双闭环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飞 李景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4-168,共5页
基于传统的d-q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往往忽略电流前向通路的耦合,或在设计解耦控制时使用固定的电感参数,且未考虑电压外环网络的非线性特征,控制性能并不理想。为此,在分析已有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基于同步旋转d-q... 基于传统的d-q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往往忽略电流前向通路的耦合,或在设计解耦控制时使用固定的电感参数,且未考虑电压外环网络的非线性特征,控制性能并不理想。为此,在分析已有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基于同步旋转d-q坐标系,借鉴矢量合成的思路,推导和设计了无须电感参数的电流解耦控制网络,从而使电流解耦控制不再依赖于精确的电感参数,排除电感温升和饱和造成其参数变化导致的解耦网络无法正常工作的不利影响,电压外环以输出电压平方量为被控对象,以改善PI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据此搭建了仿真和试验平台,通过仿真和试验结果可知所提方法比传统方法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并且电感参数变化时不会对解耦网络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因此,在控制性能上所提方法比传统方法有很大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整流 双闭环 d-q同步旋转坐标系 解耦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异步电动机非线性自适应调速系统
12
作者 张自强 李振璧 张雅洁 《煤矿机电》 2009年第5期41-43,47,共4页
根据d-q坐标系下的异步电动机控制模型,设计了一个非线性辨识系统,当此系统参数收敛到实际值时,能够实现转速和磁链的线性化解耦。用Matlab 7.0进行仿真的结果证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动态性能和高鲁棒性。
关键词 交流异步电动机 d-q坐标系 线性化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