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3篇文章
< 1 2 1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加莫德治疗复发的重症抗NMDAR脑炎合并MOGAD 1例报告
1
作者 杜静 曹树刚 +3 位作者 曹磊 王敏 许思 田仰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258-261,共4页
本文报道1例应用艾加莫德治疗重症复发性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合并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A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神经免疫重叠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对于一线治疗效果不佳者,新型FcRn拮抗剂艾加莫德可... 本文报道1例应用艾加莫德治疗重症复发性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合并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A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神经免疫重叠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对于一线治疗效果不佳者,新型FcRn拮抗剂艾加莫德可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脑炎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联合NT-pro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范文璐 杜小宇 卢成志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6-741,共6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联合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联合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就诊的ACS患者6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未行冠状动脉造影前的肌酐值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分为肾功能不全组和肾功能正常组,分别为102例和580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评价D-D、NT-proBNP水平对ACS患者中发生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结果肾功能不全组的D-D、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NT-proBNP水平升高均是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联合NT-proBNP检测是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ROC结果显示,D-D水平诊断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AUC为0.805,敏感度58.82%,特异度100%;NT-proBNP水平诊断ACS患者心肌梗死后发生肾功能不全的AUC为0.737,敏感度67.65%,特异度73.62%;D-D联合NT-proBNP诊断ACS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AUC为0.838,敏感度68.63%,特异度为93.28%。联合检测诊断价值优于各项单独检测。结论ACS患者中发生肾功能不全的D-D、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是肾功能不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肾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急性冠脉综合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时检测全血与传统血浆/血清检测在D-二聚体、降钙素原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中的相关性与一致性分析
3
作者 杨萌 梁琼云 +6 位作者 凌永基 莫银娟 朱志强 吕艳丽 张懿 丁细霞 郭勇晖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2-1237,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即时检测(POCT)技术在全血样本检测D-二聚体(D-dimer,DDI)、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验证其在临床快速诊断中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即时检测(POCT)技术在全血样本检测D-二聚体(D-dimer,DDI)、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验证其在临床快速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22年7—8月期间收集的DDI全血和血浆样本各104例、PCT全血和血清样本各496例、NT-proBNP全血和血清样本各77例。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回归分析、相对灵敏度、相对特异度、约登指数和Kappa值评估全血与血浆/血清样本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及准确性。结果DDI、PCT和NT-proBNP的全血与血浆/血清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良好一致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512、r^(2)=0.9428和r^(2)=0.9916(P>0.05)。在医学决定水平下,DDI(0.55μg/mL)相对灵敏度为94.3%,相对特异度为94.1%,约登指数为0.88,Kappa值为0.87;PCT(0.5 ng/mL和2.0 ng/mL)的相对灵敏度分别为均97.4%、89.0%,相对特异度分别为95.8%、98.3%,约登指数分别为0.93、0.87,Kappa值分別为0.93和0.89;NT-proBNP(125 pg/mL)的相对灵敏度为94.1%,相对特异度100%,约登指数0.94,Kappa值为0.87。这些结果表明全血标本检测的高度准确性及两种方法结果的高度一致性。结论该研究验证了POCT技术在全血样本检测DDI、PCT和NT-proBNP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其与传统血浆/血清方法具有高度一致性,支持POCT在快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检测 d-二聚体 降钙素原 n端脑利钠肽前体 全血样本 血浆/血清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A免疫吸附护理操作流程对抗NMDAR脑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4
作者 张康华 刘志红 +5 位作者 李丹丹 罗莉婷 向玲妹 匡祖颍 奚玲如 王展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3期505-510,共6页
目的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protein A immunoadsorption,IA)在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科行IA... 目的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protein A immunoadsorption,IA)在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科行IA治疗的10例成年抗NMDAR脑炎患者,重点做好患者治疗前评估,确定IA治疗处方,治疗时注意各种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于IA治疗前一天和疗程结束后次日评估患者血清和脑脊液抗NMDAR抗体结果,于IA治疗前一天和出院前一天评估患者的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 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评分变化,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34.40±11.22)岁。治疗前,10例患者血清抗NMDAR抗体阳性[抗体滴度在1∶(30~320)之间],9例患者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抗体滴度在阴性~1∶100之间)。每例患者均行一个疗程IA治疗,共5次,隔天一次,10例患者共完成50例次治疗,其中出现1次低血压、1次皮肤过敏反应,无其他不适。与IA治疗前相比,疗程结束后次日测得10例患者血清抗NMDAR抗体滴度1∶n下降[10.0(7.5,10.0)比30.0(30.0,100.0),Z=-2.869,P=0.004],9例患者脑脊液抗NMDAR抗体滴度1∶n亦下降[10(0,10)比30(10,100),Z=-2.539,P=0.011],部分患者经IA治疗后抗体转阴。与IA治疗前相比,出院前一天患者BPRS评分下降,ADL、MMSE评分升高(均P<0.001)。结论IA治疗抗NMDAR脑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抗体 蛋白A免疫吸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D-二聚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部感染的价值
5
作者 王静 陈颖 邵媛 《中国实用医刊》 2025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部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COPD患者作为... 目的研究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部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并发感染组(49例)和非并发感染组(33例),并以相同比例抽取于医院体检健康者82例作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3组NT-proBNP、D-D、PCT、CRP水平,统计各指标联合诊断COPD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分析预测值。结果并发感染组和非并发感染组NT-proBNP、D-D、PCT、CRP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且并发感染组NT-proBNP、D-D、PCT、CRP水平高于非并发感染组(P<0.05)。49例COP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和115例非肺部感染者中,经NT-proBNP检测出真阳性38例,真阴性85例;D-D检测出真阳性35例,真阴性87例;PCT检测出真阳性29例,真阴性101例;CRP检测出真阳性37例,真阴性83例;四者联合检测出真阳性47例,真阴性113例。四者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NT-proBNP、D-D、PCT、CRP诊断(P<0.05),漏诊率、误诊率低于NT-proBNP、D-D、PCT、CRP诊断(P<0.05);四者联合诊断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NT-proBNP、D-D、PCT、CRP诊断(P<0.05)。结论NT-proBNP、D-D、PCT、CRP在COP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四者联合诊断COPD并发肺部感染可明显提升诊断效能和阳性预测值,减少漏诊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感染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d-二聚体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c-Jun氨基末端激酶抑制剂D-JNKI1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6
作者 李双辉 夏昱琴 +1 位作者 王柏琦 陈艳华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02-311,共10页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抑制剂D-JNKI1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深入研究JNK抑制剂对肝癌的防治作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0、5、10和20μmol/L D-JNKI1作用...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抑制剂D-JNKI1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深入研究JNK抑制剂对肝癌的防治作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0、5、10和20μmol/L D-JNKI1作用HepG2细胞24、48和72 h,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用10μmol/L D-JNKI1作用HepG2细胞0、24、48、72 h,同时设对照组(100%DMSO),采用划痕试验、Transwell侵袭试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D-JNKI1对HepG2细胞迁移、侵袭、上皮-间质转化能力的影响;TUNEL及Hoechst染色法检测D-JNKI1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JC-1染色法检测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DCFA-DA法检测HepG2细胞中ROS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HepG2细胞中凋亡通路相关因子及MAPK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水平。通过裸鼠腹腔注射D-JNKI1后,经右侧腋窝接种HepG2细胞悬液,每周测量肿瘤体积,于接种HepG2细胞后6周,脱臼处死,称量瘤体质量,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D-JNKI1可有效抑制HepG2细胞的活性、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能力,可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途径促进HepG2细胞凋亡,可降低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及ROS水平,同时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注射D-JNKI1后,通过活化凋亡通路相关因子,促进细胞凋亡,可降低裸鼠移植瘤的生长速度及质量。结论D-JNKI1可通过激活凋亡通路,降低MAPK信号通路活化,从而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JUn氨基末端激酶 抑制剂 d-JnKI1 肝癌HEPG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N端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杜夏雷 《医药前沿》 2025年第9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D-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9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64例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64例COPD未合并肺栓塞患者作...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D-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9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64例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64例COPD未合并肺栓塞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NT-proBNP和D-D水平、相关性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NT-proBNP和D-D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D-D与氧分压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NT-proBNP、D-D单独检测相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更高(P<0.05)。结论NT-proBNP联合D-D检测在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脑钠肽前体 d-二聚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栓塞 诊断价值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比值联合血清NT-proBNP水平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麻利娟 马婕 张海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3期1381-138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FR)联合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入组108例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FR)联合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入组108例患者,按30 d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n=29)与存活组(n=79)。比较两组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DFR、NT-proBNP水平等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定血清DFR、NT-proBNP水平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死亡组年龄为(72.87±11.25)岁,大于存活组[(66.47±12.4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血清hs-CR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DFR及NT-proBNP水平分别为(4.51±1.36)mg/L、(1.05±0.29)mg/L、(5.14±1.21)g/L、0.25±0.08、(2084.51±619.74)ng/L,均高于存活组[(3.84±1.21)mg/L、(0.81±0.22)mg/L、(4.54±0.78)g/L、0.18±0.05、(1547.46±413.6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较大、较高DFR及NT-proBNP水平是急性肺栓塞患者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OR=2.389,95%CI:1.194~4.782;OR=1.906,95%CI:1.236~2.939;OR=1.610,95%CI:1.129~2.295;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血清DFR、NT-proBNP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30 d死亡有一定预测能力,其AUC分别为0.828、0.763,二者联合的AUC达到0.907。结论血清DFR、NT-proBNP水平与急性肺栓塞患者30 d预后相关,均可作为患者30 d死亡的预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n末端脑钠肽前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抗NMDAR和抗GABA_(BR)双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赵仲艳 徐志育 +3 位作者 吴婵姬 赵二义 黄丹 黄仕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6-242,共7页
目的:分析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和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_(BR))双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HSVE继发抗NMDAR和抗GABA... 目的:分析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和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_(BR))双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HSVE继发抗NMDAR和抗GABA_(BR)双阳性AE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和治疗经过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性,36岁,以头痛起病,随后出现肢体抽搐,并进展为意识障碍。入院后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测异常,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 IgG抗体阳性,脑脊液和血清NMDAR抗体检测阳性,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右侧枕叶白质异常信号,诊断为HSVE继发抗NMDAR脑炎。数月后患者出现精神行为异常、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等症状,血清NMDAR抗体和GABA_(BR)抗体均阳性,诊断为HSVE继发抗NMDAR脑炎和抗GABA_(BR)脑炎。给予激素冲击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随访1年,患者精神症状完全消失,遗留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结论:HSVE抗病毒治疗有效的恢复期患者临床症状再度恶化时,应高度怀疑继发AE的可能,应尽快完善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抗体 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抗体 自身免疫性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意义
10
作者 刘菊花 刘军 钟如柱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3-56,61,共5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重度AECOPD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重度AECOPD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36例)和预后良好组(66例),检测对比两组的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NT-proBNP,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并以ROC曲线评价预后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降钙素原、D-二聚体、NT-proBNP的浓度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NT-proBNP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的P值均<0.05。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NT-proBNP的AUC分别为0.743、0.778、0.708(P<0.01)。降钙素原联合D-二聚体、降钙素原联合NT-proBNP、D-二聚体联合NT-proBNP的AUC分别为0.847、0.815和0.798(P<0.01)。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862(P<0.01)。结论:降钙素原、D-二聚体和NT-proBNP均是重度AECOP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在重度AECOPD预后预测中均有一定的价值,其中三者联合检测的预后预测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d-二聚体 n-末端脑钠肽前体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proBNP、D-D、CRP检测在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0期81-84,共4页
目的 分析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中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为观察组[根据病灶直径不同分为大面积梗死组(>5 cm)10例、中面积梗死组(≤... 目的 分析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中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为观察组[根据病灶直径不同分为大面积梗死组(>5 cm)10例、中面积梗死组(≤5 cm,>3 cm)16例、小面积梗死组(≤3 cm,>1.5 cm)26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进行D-D、CRP、NT-proBNP水平检测。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的CRP、D-D、NT-proBNP水平,观察组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的CRP、D-D、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CRP、D-D、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大面积梗死组的NT-proBNP、D-D、CRP水平分别为(3351.70±940.97)pg/ml、(898.43±323.19)ng/ml、(41.79±11.08)mg/L,中面积梗死组的NT-proBNP、D-D、CRP水平分别为(1338.06±345.23)pg/ml、(573.88±312.67)ng/ml、(32.05±11.77)mg/L,小面积梗死组的NT-proBNP、D-D、CRP水平分别为(447.00±195.72)pg/ml、(334.15±229.81)ng/ml、(18.03±10.14)mg/L。大面积梗死组患者的NT-proBNP、D-D、CRP水平均高于中面积梗死组及小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患者的NT-proBNP、D-D、CRP水平均高于小面积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CRP、NT-proBNP在诊断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急性脑梗死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洛克公猪精液NAGase对调控精子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12
作者 林秋敏 赖宝色 +3 位作者 钟佩云 林祚贵 徐磊 黄小红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共8页
旨在以杜洛克公猪精液为研究对象,通过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抑制剂体外处理精液,经12.5%SDS-PAGE对处理好的精子样品进行双向电泳分离,筛选NAGase作用互作点蛋白表达差异;表达丰度差异的蛋白经酶消化后进行质谱分析。结果... 旨在以杜洛克公猪精液为研究对象,通过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抑制剂体外处理精液,经12.5%SDS-PAGE对处理好的精子样品进行双向电泳分离,筛选NAGase作用互作点蛋白表达差异;表达丰度差异的蛋白经酶消化后进行质谱分析。结果:银染筛选获得57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在凝胶中,蛋白点主要分布在pH值3~10和相对分子质量14.4~116 kDa的范围内;经NCBI和Mascot数据库进行差异表达蛋白匹配搜索,成功鉴定与精子功能相关的上调差异表达蛋白8个,分别是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PEBP4)、精卵融合蛋白4(IZUMO4)、精浆糖蛋白1(PSP-1)、猪精子黏附蛋白(AWN)、糖结合蛋白(SPMI)、细胞色素c氧化酶Ⅵα亚基多肽1(COX6A1)、二氢硫辛酸脱氢酶蛋白(DLD)和伴侣蛋白1(TCP1);8个上调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涉及精子成熟、精子运动、精卵识别等生理功能。通过STRING工具分析蛋白质互作关系表明IZUMO蛋白可能是NAGase调节精子功能的一个重要靶点并形成了可能的蛋白质调控网络。研究结果为提高公猪生产性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洛克公猪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精子功能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13
作者 黄瑀 廖金池 舒崖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5-319,共5页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睡眠障碍表现形式多样,易误诊,机制复杂,需早期鉴别诊断与治疗。本文从抗NMDAR脑炎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电生理学特征、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为临床医师识别和治疗抗NMDAR脑炎睡...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睡眠障碍表现形式多样,易误诊,机制复杂,需早期鉴别诊断与治疗。本文从抗NMDAR脑炎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电生理学特征、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为临床医师识别和治疗抗NMDAR脑炎睡眠障碍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脑炎 睡眠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对抗NMDA受体脑炎模型小鼠脑组织损伤及脑脊液中Th17/Treg免疫失衡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琳 闫丽敏 +3 位作者 邢槐杰 陈敏 黎晓艳 曾超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707,共11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模型小鼠脑组织损伤及脑脊液(CSF)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免疫失衡的影响,阐明其治疗作用。方法:60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模型小鼠脑组织损伤及脑脊液(CSF)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免疫失衡的影响,阐明其治疗作用。方法:60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血必净组和高剂量血必净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均给予抗原注射与免疫刺激结合法建立抗NMDA受体脑炎模型,低和高剂量血必净组小鼠分别给予腹腔注射5和10 mL·kg-1血必净注射液。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表现,TUNEL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CSF中Th17和Treg细胞百分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RORγt)、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IL-10和IL-17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IL-17和Foxp3阳性细胞率。结果:HE染色,对照组小鼠脑组织海马CA1区结构清晰,未见明显病变;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组织海马CA1区部分锥体细胞呈三角形固缩浓染,顶树突拉长,少数神经细胞脱失,组织稀疏;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血必净组小鼠脑组织海马CA1区细胞损伤减小,形态恢复正常,排列较为整齐,且高剂量血必净组小鼠脑组织海马CA1区损伤的改善情况更明显。TUNEL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血必净组小鼠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低剂量血必净组比较,高剂量血必净组小鼠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ELISA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6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5),IL-10和TGF-β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血必净组小鼠血清中IL-6和IL-17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和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低剂量血必净组比较,高剂量血必净组小鼠血清中IL-6和IL-17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和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CSF中CD4+IL-17A+Th17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CD25+Foxp3+Treg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血必净组小鼠CSF中CD4+IL-17A+Th17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CD25+Foxp3+Treg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与低剂量血必净组比较,高剂量血必净组小鼠CSF中CD4+IL-17A+Th17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CD25+Foxp3+Treg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RORγt和IL-1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Foxp3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血必净组小鼠脑组织中RORγt及IL-1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Foxp3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低剂量血必净组比较,高剂量血必净组小鼠脑组织中RORγt和IL-1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Foxp3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IL-17阳性细胞率明显升高(P<0.05),Foxp3阳性细胞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血必净组小鼠脑组织中IL-17阳性细胞率明显降低(P<0.05),Foxp3阳性细胞率明显升高(P<0.05);与低剂量血必净组比较,高剂量血必净组小鼠脑组织中IL-17阳性细胞率明显降低(P<0.05),Foxp3阳性细胞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必净能够有效改善抗NMDA受体脑炎小鼠脑组织损伤,调控细胞因子水平,干预抗NMDA受体脑炎小鼠Th17/Treg免疫失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 血必净 神经元凋亡 辅助性T淋巴细胞17 调节性T淋巴细胞 免疫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对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小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琳 闫丽敏 +3 位作者 邢槐杰 陈敏 黎晓艳 曾超胜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68-275,共8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血必净组、高剂量血必净组,每组10只小鼠,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采用...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血必净组、高剂量血必净组,每组10只小鼠,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采用抗原注射与免疫刺激建立抗NMDAR脑炎模型,低、高剂量血必净组的小鼠分别通过腹腔注射5 ml/kg、10 ml/kg血必净注射液,12 h注射1次,连续3 d;2周后,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尼氏染色观察小鼠神经细胞形态变化,TUNEL染色检测小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小鼠血清和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组织IFN-γ、IL-4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分布,并计算Th1/Th2比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血必净组和高剂量血必净组的小鼠海马组织损伤得到改善,神经细胞形态变化较小,尼氏小体形态较为完整且数目增加,神经细胞的TUNEL阳性率降低,血清和脑脊液中TNF-α、IL-1β、IFN-γ含量均减少而IL-4含量增加,脑组织内IFN-γ阳性细胞百分比与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IL-4阳性细胞百分比与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外周血分化簇(CD)4^(+)IFN-γ^(+)标记的Th1细胞比例、Th1/Th2比值降低,且高剂量血必净组小鼠外周血CD4^(+)IL-4^(+)标记的Th2细胞比例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剂量血必净组比较,高剂量血必净组小鼠的上述各项检测指标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且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能够改善抗NMDAR脑炎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该作用可能与减少IFN-γ表达、促进IL-4表达进而维持Th1/Th2细胞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 血必净 TH1细胞 TH2细胞 免疫印迹法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急性期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叶睿曦 蔡林君 +3 位作者 孔雪莹 李劲梅 周东 洪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1-339,共9页
目的 探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急性期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60例抗NMDAR脑炎患者,根据急性期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轻症组(mRS≤3分,25例)和重... 目的 探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急性期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60例抗NMDAR脑炎患者,根据急性期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轻症组(mRS≤3分,25例)和重症组(mRS> 3分,35例),根据我院治疗1个月后mRS评分分为短期预后良好组(mRS≤3分,32例)和短期预后不良组(mRS> 3分,2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抗NMDAR脑炎患者急性期病情严重及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存在意识障碍(OR=8.975,95%CI:2.048~39.327;P=0.004)及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NPAR;OR=5.004,95%CI:1.138~22.011,P=0.033)是抗NMDAR脑炎急性期病情严重的危险因素,高血清IgE水平是其急性期病情较轻的保护因素(OR=0.994,95%CI:0.989~0.999;P=0.026);女性(OR=4.380,95%CI:1.205~15.929;P=0.025)、存在意识障碍(OR=5.493,95%CI:1.535~19.657;P=0.009)及高NPAR(OR=2.949,95%CI:1.010~8.612;P=0.048)是抗NMDAR脑炎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存在意识障碍、低血清IgE水平及高NPAR是抗NMDAR脑炎患者急性期病情严重的危险因素,女性、存在意识障碍及高NPAR是其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NPAR是潜在的评估抗NMDAR脑炎患者急性期严重程度及预测其短期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脑炎 健康状况指标 预后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NMDAR脑炎中B细胞相关免疫病理机制与治疗进展
17
作者 杨素格 韩松 +5 位作者 常忠正 徐营营 周晓艳 魏艳 程玲 王允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9期1025-1030,共6页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是自身免疫性脑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其发病机制与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的抗NMDAR抗体有关。抗NMDAR脑炎患者B细胞表面受体互补决定区3存在特异性核酸排列顺序。CXC趋化因子配体13、白细胞介...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是自身免疫性脑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其发病机制与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的抗NMDAR抗体有关。抗NMDAR脑炎患者B细胞表面受体互补决定区3存在特异性核酸排列顺序。CXC趋化因子配体13、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在B细胞迁移和浸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已开始使用利妥昔单抗和托珠单抗治疗抗NMDAR脑炎。未来,深入研究抗NMDAR脑炎中B细胞成熟和克隆分化的分子机制,有助于寻找抗NMDAR脑炎的生物标志物,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B细胞 B细胞库 细胞因子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Ext)-phantom态射与(n,d)-环
18
作者 余君丽 张春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5,共12页
引入了(n,d)-phantom态射与(n,d)-Ext-phantom态射的概念.利用它们,给出了(n,d)-环、n-遗传环以及n-正则环的一系列新刻画.
关键词 (n d)-phantom态射 (n d)-Ext-phantom态射 n-凝聚环 (n d)-环 n-遗传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D二聚体、NT-proBNP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芳 李超 +2 位作者 张军 张硕 张娇娇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清D二聚体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22年8月COPD合并PAH患者...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清D二聚体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22年8月COPD合并PAH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在常规疗法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0 d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动脉平均压(mPA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降钙素原(PCT)、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血浆不规则趋化因子(FKN)、NT-proBNP、血清D二聚体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PaO_(2)水平均上升(P<0.05),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PaCO_(2)、mPAP、TNF-α、IL-1β、CCL-18、PCT、ACE、LDL-C、VEGF、FKN、血清D二聚体、NT-proBNP、NE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仅有1例出现恶心、头晕,两组均未出现肝功能损害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治疗COPD合并PAH效果显著优于阿奇霉素单用,可更有效缓解炎症,促进血管内皮及肺部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安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瑞舒伐他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血管内皮功能 血清d二聚体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畸胎瘤相关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发病机制及诊疗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珊 张萌 +5 位作者 徐欣 廖丽鑫 孙明军 马海燕 张海滨 郭钰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038-3043,3050,共7页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是卵巢畸胎瘤的罕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肿瘤联合免疫治疗,但卵巢畸胎瘤相关抗NMDAR脑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且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多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易...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是卵巢畸胎瘤的罕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肿瘤联合免疫治疗,但卵巢畸胎瘤相关抗NMDAR脑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且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多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易误诊及漏诊,需妇科和神经内科医生共同诊断及治疗。本文综述了NMDAR的结构和功能,归纳了既往卵巢畸胎瘤相关抗NMDAR脑炎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其发病机制、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复发的研究进展,为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卵巢畸胎瘤相关抗NMDAR脑炎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畸胎瘤 nMdAR受体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