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Circulation Problems of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of Rural Land 被引量:4
1
作者 CHEN Han-bing Politics and Law Department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466001, 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12期52-55,60,共5页
Based on the judicial explanation of the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of land, the thesis elaborates the definition of main body of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of rural land; right of possession, use right, usufruct ... Based on the judicial explanation of the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of land, the thesis elaborates the definition of main body of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of rural land; right of possession, use right, usufruct of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of land; autonomy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disposition of the products; expropriation and occupation compensation authority of contractual land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connotation of land contractual management. The thesis also analyzes perspicaciously the phenomenon of non-agricultural-use land and proclaiming phenomenon of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of land. We should establish normalized rural land property rights register system to perfect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of land. Proclaiming of agriculture land right also should adopt registration effectiveness so as to guarantee the legality of transference of agricultural land to non-agricultural land in terms of system. We should perfect rural land circulation in terms of normalizing land circulation laws and normalizing contractual farmers fees: in terms of the movable agricultural land right, we should further perfect the types and content of circulation and lessen non-legal form restrictions of circulation; in terms of contractual fees, we should normalize contractual fees of land in order to preclud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ontractees and contractors arising from blank space of la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land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Circul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act System for Circulation of the Right to Rural Land Contractual Management
2
作者 CAO Wu-kun WU De-e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8期53-57,共5页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vil subject theory,law of value,comparative law and history of laws,the thesis expounds that the contract on the transfer of the contractual right of rural lands is in nature a civil con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vil subject theory,law of value,comparative law and history of laws,the thesis expounds that the contract on the transfer of the contractual right of rural lands is in nature a civil contract instead of an administrative one.Then it explores the defects in the contract from the viewpoint of legal value goal,contract law and legal sociology,that is,the relevant provisions in Rural Land Contract Law and Explanations of Supreme People's Court about the Issues concerning the Laws Applicable to the Trial of Cases of Disputes over Rural Land Contracting go against the principle of free contracting and run counter to the legal value goal of justice,so they do not achieve good implementing effect.Finally,the thesis demonstrates and makes some practical legislative proposals to perfect the contract system for circulation of the right to operate constructed rural lands,aiming at improving the circulation rate through perfecting the contract of the right to rural land contractual management,solving the disputes in rural lands circulation and safeguarding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e far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lands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circulation means Contract system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ransfer Problem of Contract and Management Right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Anhui Province 被引量:1
3
作者 Jingliang LIU Zhongxiang Y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年第3期48-51,共4页
The status quo and significance of contract and management right transfer of rural land are analyzed,and major problems existed in contract and management right transfer of rural land in Anhui Province are studied,con... The status quo and significance of contract and management right transfer of rural land are analyzed,and major problems existed in contract and management right transfer of rural land in Anhui Province are studied,containing unsound transfer market,insufficient flow demand motion,single transfer form,non-standard register,right determination and certificate issuing. On this basis,several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such as combining practical use with suitable use of land right determination and certificate issuing,establishing multilayer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expanding land management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land Contract and management right TRANSFER Anhui Provi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视野下的承包地细碎化治理
4
作者 高圣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71,共12页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承包地细碎化治理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的关键一环。承包地细碎化治理模式中,“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在法律上的技术路径是三权分置之下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权互换...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承包地细碎化治理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的关键一环。承包地细碎化治理模式中,“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在法律上的技术路径是三权分置之下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权互换,承包地连片”在法律上的技术路径是两权分离之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承包地细碎化治理中发挥着统筹协调、组织服务等功能,按照法定的程序形成集体意志,还可以充当承包农户在土地经营权外部流转时的代理人,以破除集体行动困境。承包地的调整仅限于个别农户之间,并在符合法定条件的前提之下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得以承包地细碎化治理为由扩大承包地调整的适用范围而进行“打乱重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承包地细碎化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承包地调整 农地“三权分置” 土地承包经营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经营权入股立法的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4
5
作者 邵海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30,共15页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以入股等方式流转,在政策与法律层面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变迁过程。土地经营权入股在立法中得到确认是“三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有利于在流转中更好地实现土地经营权的价...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以入股等方式流转,在政策与法律层面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变迁过程。土地经营权入股在立法中得到确认是“三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有利于在流转中更好地实现土地经营权的价值。土地经营权入股现行立法表达不规范、不统一,且与相关法律规定存在冲突,导致立法预期的实现受阻。以立法的基本原理来审视,立法用语不规范只是表面现象,土地经营权的性质不明才是立法困境的根源,对入股所致不利后果的担忧则进一步导致适用难题。实践中大量存在的“以租代转”、“名为入股、实为出租”现象表明,既有立法并不能有效满足土地经营权入股的需求,反而徒增解释与适用的混乱。为了弥合土地经营权入股的认知分歧,保持相关立法之间的协调,实现“三权分置”的立法目的,有必要在立法中统一相关表述,明确规定土地经营权的性质,移除土地经营权承载的不必要负担,让土地经营权真正成为“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进而以“作价出资”取代“入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营权 入股 作价出资 农村土地承包法 公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诉源治理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的实践反思——以广东S市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维君 杨晓杰 《南方农村》 2024年第1期23-27,34,共6页
以广东省S市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实证调查为基础,深入探究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在具体运作中存在的缺陷。结合诉源治理将社会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的要求,提出厘清制度的性质定位,明确仲裁机构独立性,赋... 以广东省S市农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实证调查为基础,深入探究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在具体运作中存在的缺陷。结合诉源治理将社会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的要求,提出厘清制度的性质定位,明确仲裁机构独立性,赋予仲裁“一裁终局”效力,尝试构建仲裁与调解相结合、仲裁与诉讼相衔接的良性互动机制等一系列解困建议,以重现公正、及时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完善中国特色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仲裁 纠纷解决 诉源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体所有制对农村体育的历史审视及学术反思
7
作者 王广虎 王科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迅速形成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既是组织农业生产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也是治理农村社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还是改善农民生活的一项基本民生制度。因此,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来农村集体所有制...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迅速形成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既是组织农业生产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也是治理农村社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还是改善农民生活的一项基本民生制度。因此,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来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形成、改革与完善,必然左右着农村体育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决定着农村体育发展的组织与机制,制约着农村体育发展的规模与形式。该研究采用历史阐释和社会批判的方法,分析集体所有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农村体育发展以何种原因和何种方式产生影响。结果显示: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使广大农民走上了集体化的合作道路,加速了农民对体育的社会主义认知;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公社体制,奠定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制度基础,为推动农村体育开展提供了基本的组织方式;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塑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为农村体育提供了内在的需求与动力;新时代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推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形成,为农村体育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和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所有制 农村体育 合作化 两权分离 三权分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的非粮种植与二元土地流转市场——一项土地流转中农业经营模式的双案例分析
8
作者 张文明 刘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9,共13页
造成土地流转市场分化现象的因素不仅包括土地禀赋、流转主体和外在环境,农业经营模式本身也会产生影响。根据不同作物的种植特性,以作物-土地关联机制为切入点,对山东某地区的非粮种植及其参照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非粮种植和粮食... 造成土地流转市场分化现象的因素不仅包括土地禀赋、流转主体和外在环境,农业经营模式本身也会产生影响。根据不同作物的种植特性,以作物-土地关联机制为切入点,对山东某地区的非粮种植及其参照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非粮种植和粮食种植之间不同的作物-土地关联机制影响经营流动性,非粮作物需要流动经营,粮食作物采取固定经营。不同的作物类型和经营模式对土地流转市场产生影响,导致流转对象、合约形式和流转价格发生分化,呈现出二元土地流转市场形态。特别是非粮作物与粮食作物在土壤损害、种植风险、关系强度和交易成本等方面的差异,导致非粮种植的土地流转价格远高于粮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营模式 二元流转市场 作物-土地关联 非粮化 灵活合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分化对农户林地承包经营不履责行为的影响
9
作者 曾玉林 杨懿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8-376,共9页
依据2021年南方集体林区4个省40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分别采用Logit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农户分化对农户林地承包经营不履责行为的现实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分化对农户林地承包不履责行为的发生及规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分化程度农... 依据2021年南方集体林区4个省40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分别采用Logit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农户分化对农户林地承包经营不履责行为的现实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分化对农户林地承包不履责行为的发生及规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分化程度农户与较低分化程度农户相比,农户林地承包不履责行为受户主特征及林地特征因素影响更为显著;农户分化能够通过提高村内林业生产资本投资对农户林地承包经营不履责行为产生抑制性影响。故此,应在建立农户林地承包经营履责约束机制以及差异化激励机制以促进农户林地承包责任制落实的同时,通过强化引导和扩大林业资本投资的林业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来抑制和克服农户分化对农户林地承包经营不履责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分化 林地承包经营 不履责行为 LOGIT模型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承包经营户破产能力证成与实现路径
10
作者 赵小芹 秦瑞鑫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我国“三农”领域基础法律制度是“三农”法治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但在回应建设高效农村市场、健全统一市场规则和制度体系方面仍显不足。农村承包经营户作为我国农村市场中占据绝对多数的生产经营主体,其市场退出机制至今仍处于缺... 我国“三农”领域基础法律制度是“三农”法治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但在回应建设高效农村市场、健全统一市场规则和制度体系方面仍显不足。农村承包经营户作为我国农村市场中占据绝对多数的生产经营主体,其市场退出机制至今仍处于缺位状态,一旦陷入债务危机,则难以顺利退出市场。因而,有必要对农村承包经营户破产能力问题进行证成,探讨其破产能力的实现路径。对此,一方面应从经济学理论维度、国家政策维度与法学维度,论证农村承包经营户的破产能力;另一方面,应在公法视域下,确定赋予农村承包经营户破产能力的基本遵循,探寻农村承包经营户破产的立法模式,明确《个人破产法》中农村承包经营户破产适用规则的特殊性以及农户破产后的土地经营权处置,全面保障我国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承包经营户 破产能力 个人破产 土地经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11
作者 赵钦栋 马恒运 +1 位作者 金启明 宋春晓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538,共13页
【目的】探究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718个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ndogenous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ESRM),在... 【目的】探究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718个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ndogenous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ESRM),在“反事实”框架下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对农户增收效应的影响。【结果】基于“反事实”假设,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若没有选择退出,家庭年均总收入会下降41.9%,即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增收;此外,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对东部地区农户的增收效应最高,对新生代农户的增收效应相比于老一代更强。【结论】在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权利的基础上,审慎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并为具备离农条件农民提供土地权利价值的实现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有偿退出 农户增收 土地权利 土地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第三轮承包中“承包地调整”的规范逻辑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国强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83,共16页
农村土地第三轮承包应坚持延包原则,通过有限的“承包地调整”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与承包地公平分配的平衡。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需对接《民法典》的私权秩序,农户是利用承包地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农民集体成员才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主... 农村土地第三轮承包应坚持延包原则,通过有限的“承包地调整”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与承包地公平分配的平衡。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需对接《民法典》的私权秩序,农户是利用承包地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农民集体成员才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主体,“承包地调整”的前提是承包地利用秩序的“大稳定”,通过有限的收回“整户消亡”和“进城落户”农民的承包地给新生人口、交回承包地的返乡农民以及嫁入妇女(入赘男)实现“小调整”。另外,以保障农民集体成员的生存利益为前提,将承包地“三权分置”后土地经营权流转作为补充手段,通过“确权不确地”“调利不调地”等,并结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功能弥补土地延包中承包地调整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包地调整 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民集体成员 农户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土地经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w farmers’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ffects rural land circulation in China? 被引量:15
13
作者 WANG Jiayue XIN Liangjie WANG Yahu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0年第3期378-400,共23页
To clarify the impact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on rural land circulation in China,we built logit models using the Chinese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 2013 dataset,which includes 18,948 household samples over 15 pro... To clarify the impact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on rural land circulation in China,we built logit models using the Chinese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 2013 dataset,which includes 18,948 household samples over 15 provinces,126 cities and 234 counties of China in 2013.We use the proportion of non-agricultural income,the proportion of non-agricultural laborers and non-agricultural fixed operating assets to reflect the degree of the households’dependence on agriculture,the degree of the households’laborers committed to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the stability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bility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farmers to transfer out their land,and an increase in non-agricultural income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The proportion of non-agricultural assets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decision to transfer land,followed by the proportion of non-agricultural income.Per unit increase in the non-agricultural income ratio has a stronger effect on the transfer-out decision than it does on the transfer-in decision,which is a 0.09 increase of the probability of transfer-out the land and a 0.07 decrease of the probability of transfer-in the land.In term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when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on the land transfer-out decision,the impacts of non-agricultural income and labor force are the greatest in the Central region.The impact of non-agricultural assets is the greatest in the Eastern region.For the Eastern region,the decision to transfer out land is mainly affected by non-agricultural assets and the non-agricultural labor force,and the decision to transfer in land is mainly affected by non-agricultural assets.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the decision to transfer out land is mainly affected by non-agricultural assets,non-agricultural income and the non-agricultural labor force,in that order.The decision to transfer in land in the Central region i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The decision to transfer in land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mainly affected by non-agricultural assets,non-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and non-agricultural income,in that order.We note that non-agricultural assets have a prominent impact on land transfer,which shows that the stability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land transfer decision-making.Vocational training for rural labor forces may be an effective means to promote stable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simultaneously facilitate rural land circulation,especially i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ers’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rural land circulation moderate scale management China CHIP2013 dataset
原文传递
集体土地发包方终止权的原因、性质、行使及其法律后果——《农村土地承包法》第64条的解释与完善
14
作者 张洪波 汪义双 《北方论丛》 2024年第1期47-58,共12页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64条突破合同相对性,明确赋予了集体土地发包方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终止权。该规定主要是基于土地有效利用以及保护耕地的考量。发包方终止权是基于其所有者地位和代理国家保护耕地而生的固有权,并非是替代承包...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64条突破合同相对性,明确赋予了集体土地发包方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终止权。该规定主要是基于土地有效利用以及保护耕地的考量。发包方终止权是基于其所有者地位和代理国家保护耕地而生的固有权,并非是替代承包者的代位权。第64条规定的四个行使条件是相互独立的,且“给土地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破坏土地生态环境”具有兜底作用。承包方如果超过“三个月”不行使解除权,发包方就可以行使终止权;发包方的终止权不受民法典第564条第2款的除斥期间限制;终止权需要通过诉讼方式行使。此外,发包方终止权行使的后果也需要进一步解释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经营权 终止权 解除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土地政治性:农地“三权分置”实践与内在逻辑
15
作者 邓碧玲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12期40-52,共13页
“三权分置”改革是我国农地制度的重大改革,但其实践却频频陷入承包农户与实际经营者的利益平衡困境。S村的“三权分置”改革激活并重塑了村庄政治,实现了集体动员、集体规则生成与利益关联重建,发挥了改革在经济、社会和治理等多方面... “三权分置”改革是我国农地制度的重大改革,但其实践却频频陷入承包农户与实际经营者的利益平衡困境。S村的“三权分置”改革激活并重塑了村庄政治,实现了集体动员、集体规则生成与利益关联重建,发挥了改革在经济、社会和治理等多方面的效益。研究发现,“三权分置”改革的实践路径在于回归土地政治性。土地激活政治的内在逻辑为再造集体,一方面,通过再造集体权利构建了合理的土地市场秩序,在保障农户权益的同时激活了土地的市场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对再造集体利益关联重构了土地利益分配秩序,有效激活了村庄政治。对土地政治性的回归,为实现“三权分置”改革的理想绩效提供了现实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土地政治性 土地市场秩序 再造集体 土地承包权 土地经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GIS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建库技术研究
16
作者 吴敏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21期188-191,共4页
针对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建库技术中存在的土地图形化表征质量较低和土地数据差异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APGIS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建库技术。该技术采用哈希算法识别重复的农村土地GIS信息,进行冗余处理,并利用空间比... 针对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建库技术中存在的土地图形化表征质量较低和土地数据差异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APGIS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建库技术。该技术采用哈希算法识别重复的农村土地GIS信息,进行冗余处理,并利用空间比例缩放的方法对GIS信息进行降维。同时,利用MAPGIS软件构建农村土地的空间三维模型,并将数据整合入库,实现基于MAPGIS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建库。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技术构建的数据库土地图形化表征的Hausdorff距离不超过0.1m,土地数据相对误差不超过1%。因此,该数据库性能良好,所采用的建库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信息化管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GIS 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 确权 建库 哈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的“三权分置”及改革问题:政策轨迹、文本分析与产权重构 被引量:101
17
作者 张毅 张红 毕宝德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23,共11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关于农地产权"三权分置"的改革思路日渐清晰,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讨论与研究,但是目前关于"三权分置"问题仍处于众说纷纭、缺乏共识的阶段。在对近年来地方和中央"三权分置"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关于农地产权"三权分置"的改革思路日渐清晰,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讨论与研究,但是目前关于"三权分置"问题仍处于众说纷纭、缺乏共识的阶段。在对近年来地方和中央"三权分置"的政策演变轨迹进行梳理,并运用文本分析法分析中央"三权分置"政策中三权和承包经营权的主要特征后,论文深入辨析了学术界关于"三权分置"中承包权与经营权法律属性方面的共识与分歧,发现在"三权分置"和农地流转的条件下,承包权仍属于物权,并且与农地未流转条件下的原土地承包经营权一样,是集体成员基于其特定身份而享有的权利;经营权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和入股方式流转条件下属于债权性质,在转让和互换流转条件下属于物权性质。论文基于上述分析还对我国农地产权重构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三权分置 承包经营权 承包权 经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分化、土地流转与承包权退出 被引量:63
18
作者 李荣耀 叶兴庆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6,共10页
基于对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716个农户家庭的微观调研,就农户分化、土地流转对农户承包权退出决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分化并未促进土地承包权的退出,反而抑制了农户的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土地依赖程度较低的农户更倾向于退... 基于对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716个农户家庭的微观调研,就农户分化、土地流转对农户承包权退出决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分化并未促进土地承包权的退出,反而抑制了农户的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土地依赖程度较低的农户更倾向于退出土地承包权,但土地流转行为更大程度上影响了分化程度较低农户的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分化程度较高且已流转出承包地的农户有着更低的承包权退出意愿,即更符合退出政策目标指向的农户群体反而更倾向于继续持有土地承包权。这要求在进一步探索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时,完善配套政策,明确土地承包权的功能权属、设定受让人范围,让农户对持有土地承包权有着稳定合理的价值预期,从而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户理性退出土地承包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分化 农地流转 承包权退出 农地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农村社会保障供求矛盾解决途径——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何玲 贾启建 +1 位作者 董谦 董海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62-3164,3170,共4页
首先,以河北省土地流转为例,介绍了河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其次,采用抽样调查法,对河北省350户参与土地转出的农户的社会保障供求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了河北省土地流转前后农村社会保障供求状况。其中,从土地转出前农户的社... 首先,以河北省土地流转为例,介绍了河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其次,采用抽样调查法,对河北省350户参与土地转出的农户的社会保障供求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了河北省土地流转前后农村社会保障供求状况。其中,从土地转出前农户的社会保障供给状况、土地转出后农户的社会保障供给状况(农户养老保障状况、农户医疗保障状况、农户就业保障和教育培训状况)2个方面探讨了河北省土地流转前后农村社会保障供给状况;从土地转出后农户的社会保障需求状况、土地转出前农户的社会保障需求状况2个方面分析了河北省土地流转前后农户的社会保障需求变化状况。最后,提出了通过加大针对合作医疗资助力度、出台针对土地流转的相应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执行、监督机构,以及树立农民现代社会保障意识的措施来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村社会保障供求矛盾,并建议政府应以优化和完善转出土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目的,建立一个统一的覆盖全省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流转 土地转出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相关技术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强 张立亭 +2 位作者 陈竹安 李志华 戈财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161-165,共5页
以江西某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为例,介绍了Arc GIS平台下应用组合法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中的技术路线。结合项目特点,从外业工作中的界址点测量、草图绘制和注意事项,内业工作中的GIS勾图、Arc GIS存储属性信息、地块自动编码... 以江西某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为例,介绍了Arc GIS平台下应用组合法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中的技术路线。结合项目特点,从外业工作中的界址点测量、草图绘制和注意事项,内业工作中的GIS勾图、Arc GIS存储属性信息、地块自动编码等方面阐述了农经权确权相关技术。并将部分地块的勾图面积与实测面积对比,得出结论组合法的精度完全能够满足要求,同时可以降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本,减少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属性信息 自动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