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Ⅱ型碳酸酐酶对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建军 景元海 +3 位作者 王宏 王玲 刘玉槐 徐莘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研究破骨细胞分泌的 型碳酸酐酶对骨吸收过程的影响。方法 :由 1日龄 SD大鼠四肢长骨分离破骨细胞 ,并接种于象牙骨片上共同培养 ,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 型碳酸酐酶阻断剂乙酰唑胺 ,在第 3天和第 9天时观察破骨细胞骨... 目的 :研究破骨细胞分泌的 型碳酸酐酶对骨吸收过程的影响。方法 :由 1日龄 SD大鼠四肢长骨分离破骨细胞 ,并接种于象牙骨片上共同培养 ,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 型碳酸酐酶阻断剂乙酰唑胺 ,在第 3天和第 9天时观察破骨细胞骨吸收能力 ,以证实 型碳酸酐酶对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影响。结果 :1 0 - 6 m ol· L- 1 乙酰唑胺使骨吸收陷窝数和吸收面积均显著减少 ,浓度为 1 0 - 8mol· L- 1 时只对骨吸收面积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 型碳酸酐酶通过调整破骨细胞内 p H值 ,影响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及活化进而影响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酐酶ⅱ/药理学 破骨细胞/药物作用 乙酰唑胺/药理学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eening and docking studies of natural phenolic inhibitors of carbonic anhydrase Ⅱ
2
作者 HUANG HuoQiang1, 2, PAN XuLin1, JI ChangJiu1, 2, ZENG GuangZhi1, JIANG LiHua1, FU Xiang1, LIU JiKai1, HAO XiaoJiang1, ZHANG YingJun1 & TAN NingHua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hytochemistry and Plant Resources in West China,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50204,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09年第3期332-337,共6页
Carbonic anhydrase Ⅱ (CAⅡ) is an important enzyme complex with Zn2+,which is involved in many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calcification, glaucoma and tumorigenicity. In order to search for nove... Carbonic anhydrase Ⅱ (CAⅡ) is an important enzyme complex with Zn2+,which is involved in many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calcification, glaucoma and tumorigenicity. In order to search for novel inhibitors of CAⅡ, inhibition assay of carbonic anhydrase Ⅱ was performed, by which seven natural phenolic compounds, including four phenolics (grifolin, 4-O-methyl-grifolic acid, grifolic acid, and isovanillic acid) and three flavones (eriodictyol, quercetin and puerin A), showed in-hibitory activities against CAⅡ with IC50s in the range of 6.37-71.73 μmol/L. Grifolic acid is the most active one with IC50 of 6.37 μmol/L. These seven phenolic compounds were proved to be novel natural carbonic anhydrase Ⅱ inhibitors, which were obtained in flexible docking study with GOLD 3.0 soft-war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liphatic chain and polar groups of hydroxyl and carboxyl are impor-tant to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ies, providing a new insight into study on CA Ⅱ potent inhibi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ic anhydrase NATURAL INHIBITORS SCREENING DOCKING
原文传递
碳酸酐酶Ⅱ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曾广智 黄火强 +2 位作者 谭宁华 嵇长久 潘蓄林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3-552,共10页
碳酸酐酶Ⅱ是一种活性中心含有Zn2+、能催化CO2+H2OHCO3-+H+反应的金属酶。它广泛分布于人体多种组织、器官中,与人体酸碱平衡、青光眼、骨质疏松症、癌症等多种生理或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自从1992年高分辨率的碳酸... 碳酸酐酶Ⅱ是一种活性中心含有Zn2+、能催化CO2+H2OHCO3-+H+反应的金属酶。它广泛分布于人体多种组织、器官中,与人体酸碱平衡、青光眼、骨质疏松症、癌症等多种生理或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自从1992年高分辨率的碳酸酐酶Ⅱ晶体结构测定以来,其抑制剂研究发展较快,已有活性好、选择性强的抑制剂作为新药应用于临床。本文以碳酸酐酶Ⅱ结构、功能和抑制剂研究为重点,主要介绍近15年来该领域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酐酶 结构 功能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磺酰胺从碳酸酐酶Ⅱ中脱离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5
4
作者 孙维琦 张继龙 +2 位作者 郑清川 孙志伟 张红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3-848,共6页
综合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自由能计算方法研究了苯磺酰胺分子从碳酸酐酶Ⅱ(CAⅡ)的活性位点脱离过程中底物与酶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脱离过程的平均力势(PMF)显示,底物脱离时存在一个特殊的结合状态.其中,静电相互作用占据了主导地位.轨... 综合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自由能计算方法研究了苯磺酰胺分子从碳酸酐酶Ⅱ(CAⅡ)的活性位点脱离过程中底物与酶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脱离过程的平均力势(PMF)显示,底物脱离时存在一个特殊的结合状态.其中,静电相互作用占据了主导地位.轨迹分析显示,除了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之外,底物脱离路径上的关键残基Leu198、Thr199和Thr200通过与底物磺胺基的氢键作用阻碍了底物从酶中的脱离.当前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磺胺类药物与CAⅡ的详细结合过程和相关的药物改良与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自由能 苯磺酰胺 碳酸酐酶 底物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碳酸酐酶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宁侠 于世凤 +1 位作者 庞淑珍 高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2,23,共3页
本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石蜡切片的骨巨细胞瘤及体外培养的肿瘤性多核巨细胞进行碳酸酐酶Ⅱ染色,结果发现在石蜡切片中的95%以上多核巨细胞与破骨细胞一样呈强阳性表达,部分(50%左右)圆形单核基质细胞呈阳性或弱阳性表... 本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石蜡切片的骨巨细胞瘤及体外培养的肿瘤性多核巨细胞进行碳酸酐酶Ⅱ染色,结果发现在石蜡切片中的95%以上多核巨细胞与破骨细胞一样呈强阳性表达,部分(50%左右)圆形单核基质细胞呈阳性或弱阳性表达,梭形单核基质细胞呈阴性。玻片培养的多核巨细胞也是阳性但着色较浅。本研究表明多核巨细胞与破骨细胞性骨吸收有共同之处,都是通过碳酸酐酶产酸后经质子泵分泌到局部微环境中进行脱矿。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肿瘤性多核巨细胞可能与破骨细胞一样来源于同一前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巨细胞 破骨细胞 表达 骨巨细胞瘤 肿瘤性 石蜡切片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碳酸酐酶 脱矿 单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抗碳酸酐酶Ⅱ和Ⅲ自身抗体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辰庚 夏鸣 +2 位作者 王金玲 李蕾 王培昌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97-99,103,共4页
目的:使用已建立的方法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的抗碳酸酐酶Ⅱ和Ⅲ自身抗体、抗氧化物及细胞因子水平,初步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8例3个月~1年前曾发生心肌梗死的CHF患者和58名健康对照者,测定其血清抗碳酸酐酶Ⅱ... 目的:使用已建立的方法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的抗碳酸酐酶Ⅱ和Ⅲ自身抗体、抗氧化物及细胞因子水平,初步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8例3个月~1年前曾发生心肌梗死的CHF患者和58名健康对照者,测定其血清抗碳酸酐酶Ⅱ和Ⅲ自身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5种抗氧化物和白细胞介素2(IL-2)等5种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CHF患者血清抗碳酸酐酶Ⅱ自身抗体和ES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HF患者血清的IL-2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患者可能存在自身免疫的现象,IL-2、IL-17和抗氧化能力的检测可能作为判断抗碳酸酐酶Ⅱ抗体出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 碳酸酐酶 碳酸酐酶Ⅲ 充血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酐酶Ⅱ在人睾丸、精子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纯 周作民 +1 位作者 沙家豪 潘世扬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1-914,共4页
目的:观察碳酸酐酶Ⅱ(CA2)在人睾丸、精子中的表达定位及比较CA2在生育男性和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通过免疫组化观察CA2在人睾丸中的定位;通过免疫荧光观察CA2在人精子中的定位;收集健康生育男性和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标... 目的:观察碳酸酐酶Ⅱ(CA2)在人睾丸、精子中的表达定位及比较CA2在生育男性和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通过免疫组化观察CA2在人睾丸中的定位;通过免疫荧光观察CA2在人精子中的定位;收集健康生育男性和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标本各16份,60%Percoll分离精液标本,排除生精细胞和白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从蛋白水平检测CA2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A2在人睾丸中特异性定位于长形精子的尾部;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A2在人精子的尾部有较强表达。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CA2的表达显著高于生育男性(1.84±0.32vs1.41±0.26,P<0.05)。结论:CA2在睾丸生精周期的长形精子阶段才表达,定位于精子的尾部。CA2在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表达显著增高,提示其可能与精子活动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睾丸 碳酸酐酶 弱精子症 精子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酐酶Ⅰ、Ⅱ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宁 陈洋 姜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2-625,共4页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Ⅰ、Ⅱ(CAⅠ、CA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以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Ⅰ、CAⅡ在配对的55个正常结直肠黏膜、27个息肉、64个结直肠癌及20个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比较各组间表达差异。分...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Ⅰ、Ⅱ(CAⅠ、CA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以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Ⅰ、CAⅡ在配对的55个正常结直肠黏膜、27个息肉、64个结直肠癌及20个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比较各组间表达差异。分析CAⅠ、CA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LNM)之间的关系。结果 CAⅠ、CAⅡ的表达在息肉、结直肠癌中逐步降低,与正常黏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转移淋巴结中表达与配对原发灶相似(P>0.05)。CAⅠ、CAⅡ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 CAⅠ、CAⅡ的表达下调是结直肠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碳酸酐酶Ⅰ 碳酸酐酶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碳酸酐酶阻断剂抑制MGC体外骨吸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宁侠 于世凤 庞淑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4-26,共3页
本文通过分离培养骨巨细胞瘤中的多核巨细胞与骨片共同培养,观察碳酸酐酶阻断剂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对骨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乙酰唑胺抑制多核巨细胞的骨吸收。浓度为10-6M时骨吸收陷窝数和骨吸收面积均显著... 本文通过分离培养骨巨细胞瘤中的多核巨细胞与骨片共同培养,观察碳酸酐酶阻断剂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对骨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乙酰唑胺抑制多核巨细胞的骨吸收。浓度为10-6M时骨吸收陷窝数和骨吸收面积均显著减少(P<0.001)。浓度为10-8M时,只对骨吸收面积有显著抑制作用(P3天<0.05,P9天<0.001)。随时间延长,骨吸收陷窝及骨吸收面积呈显著增加(P<0.001)。结果表明乙酰唑胺对多核巨细胞骨吸收有抑制作用,说明多核巨细胞与破骨细胞在骨吸收机制方面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吸收 多核巨细胞 乙酰唑胺 体外 抑制作用 碳酸酐酶 制方 共同培养 破骨细胞 骨巨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中碳酸酐酶Ⅱ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慧 张冲冲 +2 位作者 陈佳菁 康锶鹏 陈远钦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Ⅱ(CAⅡ)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4例GIST组织中CAⅡ的表达情况。结果 GIST组织中CAⅡ表达阳性率为66.7%(36/54),CAⅡ表达与肿瘤大小、原发部位及...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Ⅱ(CAⅡ)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4例GIST组织中CAⅡ的表达情况。结果 GIST组织中CAⅡ表达阳性率为66.7%(36/54),CAⅡ表达与肿瘤大小、原发部位及危险度分级有关(P<0.01)。结论 CAⅡ表达可能与GIST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碳酸酐酶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环境下破骨细胞碳酐酸酶Ⅱ的基因表达
11
作者 董强 夏茜 +3 位作者 周建奖 马洪 王永 梁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研究流体切应力条件下大鼠破骨细胞碳酐酸酶Ⅱ(CaⅡ)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应力环境下大鼠破骨细胞的功能活动情况。方法采用1,25-(OH)2D3/地塞米松诱导SD大鼠骨髓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和扫描电镜鉴定破骨细胞,0.25%胰蛋白酶/0... 目的研究流体切应力条件下大鼠破骨细胞碳酐酸酶Ⅱ(CaⅡ)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应力环境下大鼠破骨细胞的功能活动情况。方法采用1,25-(OH)2D3/地塞米松诱导SD大鼠骨髓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和扫描电镜鉴定破骨细胞,0.25%胰蛋白酶/0.02%乙二胺四乙酸(EDTA)进行细胞纯化。对破骨细胞施加不同力值和作用时间的流体切应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aⅡ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力值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破骨细胞CaⅡmRNA的表达量分别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在一定范围的流体切应力作用下,破骨细胞CaⅡmRNA的表达受到抑制,表达水平与力值大小和加载时间分别存在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流体切应力 骨吸收 碳酐酸酶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酐酶Ⅱ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安黛 叶锌铭 +2 位作者 高和香 李俊 赵晨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34-236,共3页
目的:分析碳酸酐酶Ⅱ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01/2014-12在丽水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观察组)50例与在丽水市人民医院门诊部体检的健康人(对照组)50例进行试验观察,常规... 目的:分析碳酸酐酶Ⅱ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01/2014-12在丽水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观察组)50例与在丽水市人民医院门诊部体检的健康人(对照组)50例进行试验观察,常规肘静脉取血,使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试碳酸酐酶Ⅱ基因多态性的特点。结果:两组患者在和rs10504813位点rs3758078位点的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且试验结果显示在rs10504813位点中,两组的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rs3758078位点的基因型频率以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碳酸酐酶Ⅱ基因多态性进行单倍型分析发现,TAC单倍型携带者出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风险较小。结论:碳酸酐酶Ⅱ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患病风险存在一定的关联,rs3758078位点基因平衡可能是患病风险低的主要原因;TAC单倍型携带者出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酐酶基因多态性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酐酶Ⅱ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圆圆 李国栋 +2 位作者 袁玲 聂胜洁 曾柏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39-742,共4页
目的 探讨碳酸酐酶Ⅱ(carbonic anhydrase,CAⅡ)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集81例POAG患者(POAG组)和60位正常人群(对照组)静脉血,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 目的 探讨碳酸酐酶Ⅱ(carbonic anhydrase,CAⅡ)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集81例POAG患者(POAG组)和60位正常人群(对照组)静脉血,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受试对象CAⅡ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结果 rs10504813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0、P=0.04,OR=0.613、95%CI=(0.380~0.989)];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rs3758078位点及rs703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构建8种单倍型,CAⅡ基因在两组间的单倍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TAC单倍型携带者患POAG风险显著降低[OR=0.145、95%CI=(0.021~0.980),P=0.022]。结论 CAⅡ基因多态性与POAG发病风险有相关性,rs10504813位点的T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性因素;TAC单倍型携带者患POAG风险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碳酸酐酶基因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 bicarbonate directly used as substrate to participate in photosynthetic oxygen evolution 被引量:2
14
作者 Yanyou Wu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21年第4期650-658,共9页
If the photosynthetic organisms assimilated only CO_(2) in the Archean atmosphere,hydroxide ion in the Archean seawater would not increase.If plants would not consume bicarbonate as a direct substrate during photosynt... If the photosynthetic organisms assimilated only CO_(2) in the Archean atmosphere,hydroxide ion in the Archean seawater would not increase.If plants would not consume bicarbonate as a direct substrate during photosynthesis,it is difficult to explain the evolution of Earth's environment.To date,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photosynthetic O_(2) evolution of plants come from water photolysis.However,it should be debated by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bicarbonate in photosynthetic O_(2) evolution,analyzing the role of carbonic anhydrase(CA) in photosynthetic O_(2) evolution,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ylakoid CA and photosynthetic O_(2) evolution.In the paper,I propose that bicarbonate is directly used as substrate to participate in photosynthetic O_(2) evolution.The rationality of bicarbonate photolysis of plants is discussed from the thermodynamics and evolution of Earth's environment.The isotopic evidence that bicarbonate is not the direct substrate of photosynthetic O_(2) release is reexamined,and the new explanation of bicarbonate photolysis in photosynthetic O_(2) evolution i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arbonate photolysis carbonic anhydrase Photosystem PHOTOSYNTHESIS Water photo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酐酶Ⅱ基因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异源表达
15
作者 卫玲 赵莹 徐晓晶 《上海医药》 CAS 2015年第17期74-78,共5页
碳酸酐酶Ⅱ(carbonic anhydraseⅡ,CAⅡ)是参与机体多种代谢活动和病理活动的一种重要催化酶。通过基因重组、电转化等方式,得到能异源高表达人CAⅡ的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GS115工程菌。对工程菌进行培养及甲醇诱导后,经离子交换... 碳酸酐酶Ⅱ(carbonic anhydraseⅡ,CAⅡ)是参与机体多种代谢活动和病理活动的一种重要催化酶。通过基因重组、电转化等方式,得到能异源高表达人CAⅡ的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GS115工程菌。对工程菌进行培养及甲醇诱导后,经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纯化后得到较纯的重组CAⅡ。通过Western blotting、酶活力及圆二色谱检测发现重组和商品化CAⅡ具有相似的酶活力和构象,为CAⅡ今后进一步在临床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酐酶 毕赤氏酵母 异源表达 甲醇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剪切应力作用时间对鼠破骨细胞碳酸酐酶的影响
16
作者 朱保民 张庆鸿 王维倩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02-306,共5页
目的:观测流体剪切应力作用不同时间对鼠破骨细胞碳酸酐酶II(CA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对破骨细胞爬片施加2.9dyne/cm2的流体剪切应力,按作用时间不同分为0min、15min、30min、60min和120min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ⅡmRNA表达水... 目的:观测流体剪切应力作用不同时间对鼠破骨细胞碳酸酐酶II(CA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对破骨细胞爬片施加2.9dyne/cm2的流体剪切应力,按作用时间不同分为0min、15min、30min、60min和120min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ⅡmRNA表达水平,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对照组、15min、30min、60min和120min组CAIImRNA表达量分别为7.88±0.09、11.14±0.12、15.83±0.18、1.94±0.02和1.37±0.01(E+5个拷贝数),任何两组间均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试验条件下,随着加载时间的增加,CAⅡmRNA表达水平有增加趋势,至30min组达到峰值,随后表达水平有减小趋势,推测流体剪切应力作用下CAⅡmRNA表达水平存在一定时效关系,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流体剪切应力 碳酸酐酶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酐酶Ⅱ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艺潼 秦宇晴 +2 位作者 李新玉 侯状 郭春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66-480,共15页
碳酸酐酶Ⅱ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广泛分布的含锌金属酶,主要功能为催化CO_(2)的可逆水合反应,参与人体的酸碱平衡以及青光眼、骨质疏松症等多种生理或病理过程。近年来设计合成了多种类型的小分子碳酸酐酶Ⅱ抑制剂,并有望开发出新型的抗青... 碳酸酐酶Ⅱ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广泛分布的含锌金属酶,主要功能为催化CO_(2)的可逆水合反应,参与人体的酸碱平衡以及青光眼、骨质疏松症等多种生理或病理过程。近年来设计合成了多种类型的小分子碳酸酐酶Ⅱ抑制剂,并有望开发出新型的抗青光眼药物。本文作者以碳酸酐酶Ⅱ的结构、功能以及抑制剂研究为重点,主要介绍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酐酶 抑制剂 抗青光眼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碳酸酐酶I和Ⅱ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盛伟伟 董明 +2 位作者 周建平 孔凡民 李昱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8期3407-3411,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碳酸酐酶I(CAI)和Ⅱ(CA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对配对的PDAC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CAI和CAII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其与PDAC病人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再...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碳酸酐酶I(CAI)和Ⅱ(CA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对配对的PDAC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CAI和CAII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其与PDAC病人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再以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16对配对冷冻保存的新鲜PDAC、癌旁组织及三株不同分化程度的胰腺癌细胞系(PANC-1、BxPC-3和SWl990)中CAI和CAⅡ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AI在癌组织中表达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t=2.395,P=0.020);相反,CA11在PDAC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t=4.296,P=0.000)。CAI和CAⅡ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x。=7.557,P=0.023;x。=7.822,P=0.020);cAI表达与胰腺癌血管浸润呈负相关(×。=6.349,P=0.01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cAⅡ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P=0.017;P=0.011)。Western印迹和QRT—PCR结果显示:CAI在PDAC及癌旁组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9,P=0.126;t=1.352,P=0.197);而CAII在PDAC中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配对的癌旁组织(t=3.360,P=0.004;t=2.934,P=0.010)。CAI和CAll蛋白及mRNA水平随细胞分化程度增高表达逐步增强。结论在PDAC中CAI表达上调,CAlI表达下调,两者均与肿瘤分化相关。CA11可以作为评估PDAC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碳酸酐酶I 碳酸酐酶
原文传递
老鹳草素对破骨细胞Ⅱ型碳酸酐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小超 郭蕴萍 +3 位作者 何波 王娜 陈鹏 沈志强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老鹳草素(geraniin)对培养的破骨细胞(OC)Ⅱ型碳酸酐酶(CAⅡ)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骨质疏松症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同浓度老鹳草素和乙酰唑胺干预下对培养的OC CAⅡ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 目的:研究老鹳草素(geraniin)对培养的破骨细胞(OC)Ⅱ型碳酸酐酶(CAⅡ)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骨质疏松症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同浓度老鹳草素和乙酰唑胺干预下对培养的OC CAⅡ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乙酰唑胺组比较老鹳草素10-7mol/l浓度组能明显降低OC CAⅡ 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老鹳草素10-8mol/l、10-9mol/l浓度组能降低OC CAⅡ mRNA表达,但作用弱于乙酰唑胺组。老鹳草素10-10mol/l浓度组对OC CAⅡ mRNA表达无影响。随着老鹳草素浓度的增加(10-10mol/l~10-7mol/l),DAB染色变浅,阳性表达减少,呈浓度依赖性降低积光分度和阳性单位,升高平均灰度。结论:老鹳草素抗骨质疏松症作用的机制可能与老鹳草素下调OC中CAⅡ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鹳草素 破骨细胞 型碳酸酐酶
原文传递
碳酸酐酶Ⅱ在胰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盛伟伟 周建平 +2 位作者 孔凡民 李昱骥 董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28-731,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碳酸酐酶Ⅱ(CA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3例胰腺IDC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石蜡标本CAⅡ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再用Westernb... 目的探讨胰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碳酸酐酶Ⅱ(CA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3例胰腺IDC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石蜡标本CAⅡ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再用Western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12例冷冻保存的新鲜配埘IDC组织、癌旁组织中CA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AⅡ在11例胰腺IDC中呈高表达(33.3%),明显低于配对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72.7%,t=6.275,P=0.000)。CAⅡ的表达与胰腺IDC的发生部位(X2=0.992,P=0.319)、分化程度(X2=0.866,P=0.352)、TNM分期(X2=1.210,P=0+271)和淋巴结转移(X2=0,798,P=0.372)无明显相关性,但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接近统计学意义(X2=3.233,P=0.072)。高表达CAⅡ的胰腺ID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40d,低表达CAⅡ者为320d。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CAⅡ在胰腺IDC中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低于配对癌旁组织(t=3.399,P=0.006;t=2.281,P=0.043)。结论CAⅡ在胰腺IDC中表达下调,并可能与患者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导管 碳酸酐酶 免疫组织化学 印迹法 蛋白质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