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ordinated optimization of signal timing for intersections with dynamic shared through-and right-turn lanes
1
作者 Zhe Zheng Jian Yuan +2 位作者 Kun An Nan Zheng Wanjing Ma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s》 EI 2024年第3期219-228,共10页
Through and right-turn shared lanes are widely designed to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through traffic,but they can also cause delays for right-turn vehicles.This study presents a dynamic control method for a shared lane... Through and right-turn shared lanes are widely designed to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through traffic,but they can also cause delays for right-turn vehicles.This study presents a dynamic control method for a shared lane that prioritizes right-turn vehicl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ycle and subsequently allows through traffic to queue in the shared lane for saturated discharge.The traffic wave model is employed to reveal the dynamics of the traffic flow under this control and to deriv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major traffic parameters.Constrained by the major relationship,a linear programming approach to minimize the total queue length i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proper values of control parameters,including the shared area length,subordinate signal time lag,and shared or exclusive duration.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control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arrival rates and flow ratios is performed.Comparisons are conducted among the dynamic shared lane,the fixed exclusive lane,and the fixed shared lan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control method results in a lower delay for both through and total traff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control dynamic lane right-turn traffic optimization model
原文传递
基于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的车辆换道规则 被引量:53
2
作者 王永明 周磊山 吕永波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93,共5页
将元胞自动机模型应用于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的换道规则模拟,并对不同条件下交通流的平均速度和流量进行仿真。基于驾驶员的性格差异,提出了更灵活的弹性换道规则,并探讨了不同换道规则对交通流流量等参数的影响。在计算机... 将元胞自动机模型应用于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的换道规则模拟,并对不同条件下交通流的平均速度和流量进行仿真。基于驾驶员的性格差异,提出了更灵活的弹性换道规则,并探讨了不同换道规则对交通流流量等参数的影响。在计算机仿真过程中,通过变换交通流密度,得出了与不同换道规则对应的交通流基本图。结果表明:相对于以前的模型,遵循2种新规则的模型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效能;从安全性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出较优的换道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弹性换道规则 元胞自动机模型 交通流 通行能力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行能力仿真中的换道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小宝 张宁 黄留兵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9-112,134,共5页
道路通行能力是在饱和交通流下得到的,而目前交通微观仿真中缺少分析饱和流状况下的换道模型,从分析饱和流下换道行为的特性出发,建立了饱和流率下的换道模型。该模型在需求判断中用累积的速度优势代替了传统模型的瞬间速度优势,避免了... 道路通行能力是在饱和交通流下得到的,而目前交通微观仿真中缺少分析饱和流状况下的换道模型,从分析饱和流下换道行为的特性出发,建立了饱和流率下的换道模型。该模型在需求判断中用累积的速度优势代替了传统模型的瞬间速度优势,避免了仿真中车辆在短时间内频繁换道的现象;在可行性检测中加入了前后间距不足时司机的减速行为,与传统模型相比该模型能更好地反映拥挤流下的换道行为,更适合于道路通行能力的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道变换模型 交通微观仿真 通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道交织区通行能力最大化的合流车道控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伟 陈科全 +1 位作者 田宗忠 杨广川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1,共7页
城市干道交织区内大量的车辆交织将严重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本文根据车辆交织行为及各汇入车道交通量的不均衡性,提出了交织区合流车道信号控制方式.采用交织折减系数,建立了车道控制下的交织区实际通行能力计算模型;随后,以交织区内实... 城市干道交织区内大量的车辆交织将严重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本文根据车辆交织行为及各汇入车道交通量的不均衡性,提出了交织区合流车道信号控制方式.采用交织折减系数,建立了车道控制下的交织区实际通行能力计算模型;随后,以交织区内实际通行能力最大为目标函数,交织区内交织比例和相位控制方案为约束条件,提出了合流车道最优信号配时模型;最后以实际数据进行验证,汇入控制的实际通行能力与模型计算结果的误差仅为2.44%,验证了通行能力计算模型的有效性.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高峰期间汇入交通量的增加,交织区内存在大幅度的通行能力骤减,采用分车道信号控制后,交织区的实际通行能力与实际过车数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织区 合流控制 优化模型 通行能力 最优配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合流区上匝道混合车流通行能力经验计算法 被引量:6
5
作者 马俊来 王炜 +1 位作者 李文权 边扬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7-101,共5页
研究高速公路合流区上匝道混合车流的通行能力的计算问题。利用已有的高速公路合流区外侧车道交通特征分析结论,推求在外侧车流不同车头时距分布特征下的上匝道混合车流汇合概率模型。运用回归技术和统计方法,建立了加速车道合流点分布... 研究高速公路合流区上匝道混合车流的通行能力的计算问题。利用已有的高速公路合流区外侧车道交通特征分析结论,推求在外侧车流不同车头时距分布特征下的上匝道混合车流汇合概率模型。运用回归技术和统计方法,建立了加速车道合流点分布概率的实测经验模型。对可接受间隙理论的原型进行了形式上的修正,最终建立高速公路合流区上匝道的混合车流通行能力经验模型,它是主路交通量、匝道交通量、加速车道长度、匝道混合车流比例以及各自的临界间隙和随车时距的函数。最后结合实例介绍经验模型的数值积分求解方法,并证实该经验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接受间隙理论 通行能力 上匝道 加速车道 车头时距 混合车流 经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车道的城市路网备用容量模型 被引量:9
6
作者 张鹏 李文权 常玉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5-260,共6页
为了研究车道分配对路网容量的影响,通过分配道路的双向车道数和设置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参数,建立了双层规划的路网备用容量模型.上层模型用于路网车道分配和信号配时参数联合优化,以使路网容量最大;下层模型是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可预测司... 为了研究车道分配对路网容量的影响,通过分配道路的双向车道数和设置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参数,建立了双层规划的路网备用容量模型.上层模型用于路网车道分配和信号配时参数联合优化,以使路网容量最大;下层模型是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可预测司机对于某种路网车道分配和信号设置的择路行为.用基于灵敏度的启发式算法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合理调节路网路径的阻抗,使交通量的分布更均衡,路网备用容量比现有模型增大了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车道 备用容量 信号配时 用户均衡 双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减速时间的通行能力理论模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江 荣建 任福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5年第6期891-894,共4页
通过对驾驶员为保证行车安全的实际驾驶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了可变减速时间的概念,并以此构建了基于可变减速时间的单车道通行能力理论模型;标定了模型使用的参数,推荐了具有不同小客车自由流速度的道路上的理论通行能力值;并用实测数据... 通过对驾驶员为保证行车安全的实际驾驶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了可变减速时间的概念,并以此构建了基于可变减速时间的单车道通行能力理论模型;标定了模型使用的参数,推荐了具有不同小客车自由流速度的道路上的理论通行能力值;并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根据实测的速度-流量和速度-密度曲线图,认为该模型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减速时间 通行能力 理论模型 单车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右转车道影响下的信号交叉口的直行通行能力 被引量:4
8
作者 赖元文 荣建 刘小明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135,共5页
为量化短右转车道对直行通行能力的影响,针对设置导流岛的信号交叉口短右转车道导致车辆排队阻挡,从而造成直行车道通行能力下降的问题,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考虑短右转车道长度、行人和自行车到达规律、右转车辆到达规律等交通流... 为量化短右转车道对直行通行能力的影响,针对设置导流岛的信号交叉口短右转车道导致车辆排队阻挡,从而造成直行车道通行能力下降的问题,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考虑短右转车道长度、行人和自行车到达规律、右转车辆到达规律等交通流特性,将与右转车道相邻的直行车道车辆受阻挡情况分为被不能进入短右转车道的车辆阻挡、被右转溢出车辆阻挡、不阻挡3种情况,建立了短右转车道影响下的直行车道通行能力分析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标定,采用实测数据及VISSIM仿真值验证该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仿真值均随着右转车道长度的增加而增大;计算值总体比HCM方法计算值偏低;随着右转车道长度的增加,模型计算值接近HCM方法计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导流岛 通行能力模型 阻挡概率 直行车道
原文传递
暴雨对快速路速度—密度关系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孙洪运 杨金顺 吴兵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1-227,共7页
研究了暴雨对不同车道数的城市快速路交通运行的影响.首先估算了暴雨下自由流车速、通行能力等关键参数下降幅度;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标定了6种连续型速度—密度模型,最后评价了模型估计关键参数能力和预测车速能力.研究表明:暴雨下路段... 研究了暴雨对不同车道数的城市快速路交通运行的影响.首先估算了暴雨下自由流车速、通行能力等关键参数下降幅度;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标定了6种连续型速度—密度模型,最后评价了模型估计关键参数能力和预测车速能力.研究表明:暴雨下路段的自由流车速和通行能力下降幅度、模型估计关键参数能力和预测车速能力都随车道数不同而不同.因此有必要区分暴雨对不同车道数快速路路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速度-密度模型 最小二乘法 车道数 自由流车速 通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头时距分布模型及其在山区双车道公路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江 吕津燕 +1 位作者 荣建 任福田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4年第4期16-22,共7页
车头时距是交通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交通流的重要特性之一。国内外对车头时距的分布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观测,并在概率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了车头时距的分布模型。本文对各种车头时距分布模型在交通流理论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 车头时距是交通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交通流的重要特性之一。国内外对车头时距的分布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观测,并在概率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了车头时距的分布模型。本文对各种车头时距分布模型在交通流理论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讨论了各种模型的适用范围。然后,对山区双车道公路实测的车头时距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出了在小交通流量(小于 500 veh / h)时车头时距符合移位负指数分布;阻车时产生的交通流量(大于 600 veh / h)时车头时距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该结果能为进一步研究山区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头时距 分布模型 双车道公路 通行能力 山区 交通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导流岛的信号交叉口右转通行能力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赖元文 荣建 刘小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5-869,共5页
为了计算在信号交叉口设置导流岛后右转车道的通行能力,以接受间隙理论模型为基础,给出了针对设置导流岛的信号交叉口右转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方法.考虑到非机动车进入导流岛对右转车辆产生较大影响,确定以非机动车流为主路,提出红灯效应... 为了计算在信号交叉口设置导流岛后右转车道的通行能力,以接受间隙理论模型为基础,给出了针对设置导流岛的信号交叉口右转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方法.考虑到非机动车进入导流岛对右转车辆产生较大影响,确定以非机动车流为主路,提出红灯效应修正系数,对基础模型进行修正.通过4个城市6个设置导流岛的信号交叉口实测数据进行模型标定和检验.比较模型计算值与实际观测值发现,平均相对误差为9.28%,表明本文所提计算方法能较好地反映非机动车对右转车道通行能力影响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右转通行能力模型 接受间隙理论 信号交叉口 导流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自动驾驶的混合交通流路段阻抗函数 被引量:15
12
作者 姚志洪 郝慧君 +2 位作者 巫雪梅 赵斌 蒋阳升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1年第4期1-12,共12页
为解决未来自动驾驶专用车道的规划设计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自动驾驶车与人工驾驶车混合交通流路段阻抗函数模型。首先,分析了自动驾驶专用车道的设置对混合交通流中车辆跟驰模式的影响;其次,在此基础上,引入微观跟驰驾驶模型,推导了不... 为解决未来自动驾驶专用车道的规划设计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自动驾驶车与人工驾驶车混合交通流路段阻抗函数模型。首先,分析了自动驾驶专用车道的设置对混合交通流中车辆跟驰模式的影响;其次,在此基础上,引入微观跟驰驾驶模型,推导了不同自动驾驶车辆渗透率条件下的路段通行能力函数,分析了自动驾驶车辆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然后,将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引入经典的BPR函数,推导了考虑自动驾驶的混合交通流路段阻抗函数模型;最后,设计了数值实验讨论了自由流速度(自由流行程时间)、自动驾驶车辆的渗透率和安全车头时距对路段阻抗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路段流量较小时,自动驾驶车辆的引入对路段阻抗行程时间的影响较小;(2)当自动驾驶车的渗透率为30%时,设置自动驾驶专用车道对行程时间的改善最为明显;(3)当流量较小时,自动驾驶车辆渗透率对路段阻抗行程时间的影响较小,而随着路段流量的增大,自由流速度和自动驾驶车辆渗透率将共同决定路段的行程时间。相关成果可为未来自动驾驶专用车道的规划与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阻抗函数 通行能力 混合交通流 自动驾驶专用道 跟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及人为因素的高速公路换道模型设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海峰 宋阿羚 刘守生 《新型工业化》 2014年第12期12-19,共8页
合理的超车换道模型设计是提高高速公路路段运载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基于安全因素及左右均可变道的条件下先后对经典的基于流体动力学的换道模型进行优化。在基于安全因素的优化过程中,通行能力饱和度在接近0.9左右仍能提高约3.36%;... 合理的超车换道模型设计是提高高速公路路段运载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基于安全因素及左右均可变道的条件下先后对经典的基于流体动力学的换道模型进行优化。在基于安全因素的优化过程中,通行能力饱和度在接近0.9左右仍能提高约3.36%;在引入左右均可换道规则后,通行能力饱和度进一步提高了2.54%。随后的基于统计的模型有效性检验表明两个优化的模型置信度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道模型 通行能力饱和度 安全因素 假设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转常绿信号交叉口短右转车道通行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赖元文 荣建 刘小明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6-650,共5页
为了估算右转常绿信号交叉口短右转车道通行能力,应用概率论相关方法,将右转车辆到达直行、右转共用车道的情况分成右转车辆被直行车阻挡、右转车辆溢出后被直行车辆阻挡和没有被阻挡三种情况.提出前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模型及均值模型,... 为了估算右转常绿信号交叉口短右转车道通行能力,应用概率论相关方法,将右转车辆到达直行、右转共用车道的情况分成右转车辆被直行车阻挡、右转车辆溢出后被直行车辆阻挡和没有被阻挡三种情况.提出前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模型及均值模型,第三种情况的概率及通行能力,以此为基础建立出短右转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用福州市信号交叉口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应用VISSIM仿真软件验证模型.结果表明,右转车道通行能力随着短右转车道长度的增加而增大,车道长度越长,通行能力增长的趋势越缓.模型能较好的反映短右转车道对右转车道通行能力影响的实际情况,可为短右转车道设置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通行能力模型 阻挡概率 短右转车道 右转常绿
原文传递
设有待转区的左转专用车道车辆释放过程建模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永恒 白乔文 魏雪延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4-179,共6页
本文根据交通波理论,综合考虑信号交叉口左转车辆的到达率、释放率和起动波传播率,采用流量累计曲线方法,建立左转车辆释放过程分析模型,并依据此模型确定左转车辆的最大排队长度,左转专用相位的最短绿灯时间、最佳绿灯时间和最长红灯时... 本文根据交通波理论,综合考虑信号交叉口左转车辆的到达率、释放率和起动波传播率,采用流量累计曲线方法,建立左转车辆释放过程分析模型,并依据此模型确定左转车辆的最大排队长度,左转专用相位的最短绿灯时间、最佳绿灯时间和最长红灯时间.在交叉口的渠化方案和信号配时方案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得出设置左转待转区后每周期左转车释放量的增加值,从而计算出左转车道通行能力的提高值.研究结论可为设有待转区的信号控制交叉口配时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信号交叉口 左转待转区 释放过程模型 通行能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影响模型优化及其推广 被引量:2
16
作者 倪仁兴 沈婷 +1 位作者 胡静雅 陈靖倩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23-30,共8页
利用交通流理论等知识,借助于SPSS和MATLAB软件,考察实际交通堵塞道路的通行能力,通过对真实事故现场数据的采集分析,受经典的logistic人口模型启发,提出并建立了阻滞增长模型,得到了拥堵时车辆排队长度与持续时间、通行能力、车流量之... 利用交通流理论等知识,借助于SPSS和MATLAB软件,考察实际交通堵塞道路的通行能力,通过对真实事故现场数据的采集分析,受经典的logistic人口模型启发,提出并建立了阻滞增长模型,得到了拥堵时车辆排队长度与持续时间、通行能力、车流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城市道路被占时的车辆排队长度和其影响因子探究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上游路口信号灯配时方案和交通组织方案.运用阻滞增长模型可有效优化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被占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阻滞增长模型 SPS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车道多车型下的环岛进口道通行能力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易叶青 羊四清 刘友继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2-25,共4页
随着世界各地的交通量迅速增长,环岛运行质量已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有效地控制环岛的交通流,改善环岛运行质量,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空隙可接受理论与概率分析方法,建立多车道多车型下的环岛进口道理论通行能力模型,... 随着世界各地的交通量迅速增长,环岛运行质量已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有效地控制环岛的交通流,改善环岛运行质量,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空隙可接受理论与概率分析方法,建立多车道多车型下的环岛进口道理论通行能力模型,并对通行能力模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分析,推广已有的单一车型、单一车道理想条件下的环岛进口道理论通行能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车道多车型 环岛 进口道通行能力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娜娜 姚洁 +1 位作者 管志文 朱家明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71-74,98,共5页
针对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通过视频信息收集分析得到与道路通行能力相关的数据,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道路通行能力模型,并分析了事故发生对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的影响,再推导出排队长度预测模型,使用控制变量... 针对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通过视频信息收集分析得到与道路通行能力相关的数据,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道路通行能力模型,并分析了事故发生对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的影响,再推导出排队长度预测模型,使用控制变量法、微分法等方法得到交通事故所影响的路段车辆排队长度与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与路段上游车流量的关系,最后将模型结果与实际相结合,得到具体问题所求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占用 道路通行能力 控制变量法 微分法 排队长度预测 EXC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物流园进出货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如鹤 陈兵 +1 位作者 梁梓浩 曾敏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31-3236,共6页
应用排队论的相关理论,在进出货能力计算方法中引入路段通行指标、货场影响系数和市区影响系数;通过对现场考察以及对不同状况的货场繁忙度系数进行计算后得到指标分级表;基于M/M/C模型,计算排队系统的各项参数,从货场内外因素综合考虑... 应用排队论的相关理论,在进出货能力计算方法中引入路段通行指标、货场影响系数和市区影响系数;通过对现场考察以及对不同状况的货场繁忙度系数进行计算后得到指标分级表;基于M/M/C模型,计算排队系统的各项参数,从货场内外因素综合考虑来计算进出货能力;引入能力繁忙程度系数的概念,使用货场实时进出货能力与理论最大进出货能力的比值反映货场进出货能力的利用效率,并进行实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更切合铁路物流园进出货能力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物流园 货场 进出货能力 通道利用系数 繁忙度 M/M/C排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数据的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及车辆排队长度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文兵 杨立君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6-13,共8页
根据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提供的交通视频,采集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车辆变道行为发生率越高实际通行能力越低的关系,分析了实际通行能力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占道不同对实际通行能力... 根据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提供的交通视频,采集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车辆变道行为发生率越高实际通行能力越低的关系,分析了实际通行能力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占道不同对实际通行能力影响的差异,先从统计学的角度利用曼-惠特尼U检验对两种情况下实际通行能力数据进行显著性差异判断,然后结合现场交通实际情况对实际通行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基于交通二流理论的思想,计算了车辆的排队长度.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交通事故路段车辆排队长度与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以及路段上游车流量间关系.经检验,此模型拟合效果好、泛化能力强,平均预测误差仅为3.0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占用 车流量 实际通行能力 排队长度 BP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