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止剂法测定胆红素氧化酶活性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晓瑜 刘彬彬 +3 位作者 杨茂华 刘泽民 曾伟 崔大岭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0-523,共4页
以L-抗坏血酸(Vc)为终止剂改进的经典胆红素氧化酶(BOD)酶活测定方法.反应体系:0.1 mol/L Tris-HCl缓冲液,含50 mmol/L甘露醇,pH 8.1,总体积3 mL,30μL胆红素贮存液,10μL酶液.25℃反应3 min,加入50μL 50 g/L的Vc,终止酶催化反应,440 n... 以L-抗坏血酸(Vc)为终止剂改进的经典胆红素氧化酶(BOD)酶活测定方法.反应体系:0.1 mol/L Tris-HCl缓冲液,含50 mmol/L甘露醇,pH 8.1,总体积3 mL,30μL胆红素贮存液,10μL酶液.25℃反应3 min,加入50μL 50 g/L的Vc,终止酶催化反应,440 nm测定光吸收.同时加入空白对照组.终止剂法只需一般的分光光度计,操作方便,数据重复性更高,可以同时测定多个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氧化酶(bod) 胆红素 终止剂(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红素氧化酶产酶菌株的分离及最佳产酶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郭健 陶沙 +2 位作者 莫培生 梁锡娴 黎高翔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6-159,共4页
胆红素是铁卟啉化合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之一,主要来源于衰老红细胞崩解后的血红蛋白,随胆汁排泄。凡能引起胆红素的生成过多或使肝细胞对胆红紊的摄取、结合、排泄过程发生障碍的因素,都可使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因... 胆红素是铁卟啉化合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之一,主要来源于衰老红细胞崩解后的血红蛋白,随胆汁排泄。凡能引起胆红素的生成过多或使肝细胞对胆红紊的摄取、结合、排泄过程发生障碍的因素,都可使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因此,测定血中胆红素水平对临床诊断肝胆疾病,溶血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氧化酶 产酶菌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湿漆斑菌胆红素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友勋 马富英 +3 位作者 熊征 颜克亮 吴航军 张晓昱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4-108,共5页
露湿漆斑菌产生的胆红素氧化酶粗酶液通过硫酸铵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dex G-100纯化,得到纯化152.54倍胆红素氧化酶,得率19.14%;用PAGE检测为单一条带,活性电泳证实该单一蛋白质组分为胆红素氧化酶,SDS-PAGE证明该酶... 露湿漆斑菌产生的胆红素氧化酶粗酶液通过硫酸铵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dex G-100纯化,得到纯化152.54倍胆红素氧化酶,得率19.14%;用PAGE检测为单一条带,活性电泳证实该单一蛋白质组分为胆红素氧化酶,SDS-PAGE证明该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000。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以胆红素为底物时最适pH值为7.5,而以ABTS为底物时最适pH值为4,该酶在pH 3-8之间都能够检测到酶活。以胆红素为底物,胆红素氧化酶的Km值和Vmax分别为552.06μmol/L和38.91μmol/(L.min);而以ABTSA为底物,胆红素氧化酶的Km值和Vmax分别为631.84μmol/L和12.79μmol/(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湿漆斑菌 胆红素氧化酶 纯化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胆红素氧化酶菌种筛选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淑贤 苏风岩 +7 位作者 王竹 李维光 张惠文 王显明 刘学成 宋风茹 罗军 苏跃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6-19,共4页
选出一株产胆红素氧化酶的菌种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r oriclum,简称MTR89—403。此菌产酶最适培养基:40—80%的马铃薯浸出液100ml、葡萄糖1g,pH6.0。培养条件:500ml三角瓶装100ml培养基,在27℃、200rpm旋转摇床培养84h,得到的最高... 选出一株产胆红素氧化酶的菌种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r oriclum,简称MTR89—403。此菌产酶最适培养基:40—80%的马铃薯浸出液100ml、葡萄糖1g,pH6.0。培养条件:500ml三角瓶装100ml培养基,在27℃、200rpm旋转摇床培养84h,得到的最高酶活为1300u/L,比活为12.3u/mg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氧化酶 露湿漆斑菌 菌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血清总胆红素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贾丽霞 张红艳 程书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3462-3463,共2页
目的:对钒酸氧化法、改良J—G法、胆红素氧化酶法进行方法学比较,选择胆红素测定的最好方法。方法:用钒酸氧化法、改良J—G法和胆红素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中的总胆红素,按NCCLC评价方案系统评价其重复性、回收率、线形范围及溶血、脂... 目的:对钒酸氧化法、改良J—G法、胆红素氧化酶法进行方法学比较,选择胆红素测定的最好方法。方法:用钒酸氧化法、改良J—G法和胆红素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中的总胆红素,按NCCLC评价方案系统评价其重复性、回收率、线形范围及溶血、脂血对胆红素测定的干扰影响,然后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钒酸氧化法与改良J—G法、胆红素氧化酶法有良好的相关性;其回收率均在95.0%~105.0%;其线形范围分别是:0~678μmol/L,0~634μmol/L,0~575μmolAL。三酰甘油≤8.0mmol/L、血红蛋白≤6、0mmol/L对钒酸氧化法无明显干扰。结论:钒酸氧化法测定胆红素准确、灵敏、稳定,线形范围宽,是测定胆红素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钒酸氧化法 改良J—G法 胆红素氧化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酶法和钒酸盐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郝树彬 孙洪厚 +3 位作者 孙秀会 刘兴翠 王志全 孙爱国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13-116,120,共5页
目的通过对测定结果进行比对,研究胆红素钒酸盐氧化法和胆红素氧化酶法的反应方法原理,探讨两种方法之间异同点及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以两种方法分别检测310例血清,计算回归方程,评估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对异常样本进一步实验以研... 目的通过对测定结果进行比对,研究胆红素钒酸盐氧化法和胆红素氧化酶法的反应方法原理,探讨两种方法之间异同点及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以两种方法分别检测310例血清,计算回归方程,评估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对异常样本进一步实验以研究方法之间的异同。结果总胆红素测定结果的回归方程为Y=1.065 1X+1.197 2,相关系数r=0.997 0。成年人及>30天儿童直接胆红素测定结果回归方程为Y=0.945 9X+0.599 5,相关系数r=0.994 4;新生儿测定结果的回归方程为Y=0.410 4X+2.756 3,相关系数r=0.883 5;结果异常新生儿血清梯度稀释后钒酸盐氧化法结果不可接受。结论总胆红素和成人及>30天儿童的直接胆红素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在可接受范围内;新生儿直接胆红素测定两种方法的相关性不可接受;钒酸盐氧化法不可用于新生儿直接胆红素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胆红素氧化酶法 钒酸盐氧化法 新生儿直接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红素氧化酶产生菌的选育及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军 杨军艳 张继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2-25,33,共5页
对胆红素氧化酶产生菌的菌和选育进行了研究。以科研室保藏菌种Mv920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硫酸二乙酯单独处理和复合诱变,从353株突变株中筛选出一株高产菌株MyrotheciumverrucariaMv9352,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以20%的土... 对胆红素氧化酶产生菌的菌和选育进行了研究。以科研室保藏菌种Mv920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硫酸二乙酯单独处理和复合诱变,从353株突变株中筛选出一株高产菌株MyrotheciumverrucariaMv9352,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以20%的土豆汁(含0.25%的葡萄糖和蛋白胨)为发酵培养基,初始pH6~7,摇床转速为140~160r/min,24~26℃培养96h,酶活力可达4.0~4.5u/ml,比出发株的产酶能力提高近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氧化酶 疣孢漆斑菌 菌种 选育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胆红素对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肌酐的干扰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淑华 李云凤 +7 位作者 赵宝鹤 张吉奎 杨亚轩 高文育 徐福海 郑福和 于水江 王华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2期1473-1477,共5页
目的评价胆红素对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肌酐(Cr)的干扰。方法随机选择国内威高、长征、九强、生之源、基蛋、利德曼6种肌氨酸氧化酶法Cr试剂盒,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EP 7-A2文件中"配对差异"和"剂量效应"方案... 目的评价胆红素对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肌酐(Cr)的干扰。方法随机选择国内威高、长征、九强、生之源、基蛋、利德曼6种肌氨酸氧化酶法Cr试剂盒,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EP 7-A2文件中"配对差异"和"剂量效应"方案,在正常和高值Cr血清中添加不同浓度结合胆红素(CBIL)和游离胆红素(FBIL)干扰物,进行干扰评价试验。结果 CBIL和FBIL对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Cr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扰。Cr正常水平,CBIL和FBIL≥120μmol/L时对威高、基蛋Cr试剂产生明显干扰,CBIL≥621μmol/L或FBIL≥481μmol/L时对九强、生之源、长征Cr试剂产生干扰;Cr高值水平,CBIL或FBIL≥120μmol/L时对威高Cr试剂产生干扰,CBIL≥962μmol/L或FBIL≥1083μmol/L时对长征Cr试剂产生干扰。干扰所产生的相对偏倚差异显著,CBIL较比FBIL干扰作用更加明显。"剂量效应"结果显示,胆红素对Cr测定产生负干扰并呈线性关系。结论国内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Cr试剂抗胆红素干扰能力不同,胆红素对Cr测定产生负干扰并呈线性关系。临床实验室在应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Cr时应进行胆红素干扰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氨酸氧化酶法 肌酐 胆红素干扰 干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包埋固定胆红素氧化酶的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文爽 赵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7-128,共2页
为改善胆红素氧化酶性质,提高酶的使用效率,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包埋法固定了胆红素氧化酶,并优化了固定化条件,研究了固定化胆红素氧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10 g·mL-1、CaCl2浓度为0.20 mol·L-1... 为改善胆红素氧化酶性质,提高酶的使用效率,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包埋法固定了胆红素氧化酶,并优化了固定化条件,研究了固定化胆红素氧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10 g·mL-1、CaCl2浓度为0.20 mol·L-1、固定时间为1 h、酶的固定化效果最好,固定化酶的平均酶活力回收率达32%,固定化酶的最适催化pH值为7.3,相比游离酶降低了0.8;固定后酶的耐热温度较游离状态时提高15℃,说明热稳定性得到提高;固定化酶重复使用8次后仍保留原固定化酶活力的50%,使用稳定性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氧化酶 海藻酸钠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胆红素氧化酶法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云霄 张海晨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11-813,共3页
目的评价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性能。方法用氧化酶法测定血清TBil,探讨氧化酶法的精密度、线性、分析灵敏度、抗干扰性和回收率,并与改良J-G法进行比较。结果 TBil的高、低浓度样本批内CV分别为0.38%、0.78%,日间CV分别为1.... 目的评价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性能。方法用氧化酶法测定血清TBil,探讨氧化酶法的精密度、线性、分析灵敏度、抗干扰性和回收率,并与改良J-G法进行比较。结果 TBil的高、低浓度样本批内CV分别为0.38%、0.78%,日间CV分别为1.78%、2.73%;平均回收率为101.2%;分析灵敏度为1.23μmol/L;线性范围为1.23~574.40μmol/L;2种方法相关性良好,直线回归方程为Y=1.105X-1.11,r=0.998。血红蛋白、维生素C和脂肪乳分别为4.8 g/L、500 mg/L和5%时对氧化酶法测定血清TBil不产生干扰。结论氧化酶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和抗干扰能力,与改良J-G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红素 氧化酶法 分析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产胆红素氧化酶新菌株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世臣 赵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3486-3490,共5页
[目的]分离与鉴定1株产胆红素氧化酶的新菌株。[方法]利用常规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从玉米叶片的病斑中分离出一株产胆红素氧化酶(bilirubin oxidase,BOD)的丝状真菌。[结果]通过形态学、生理学和rDNA-ITS(登录号为JN251106)序列分析,... [目的]分离与鉴定1株产胆红素氧化酶的新菌株。[方法]利用常规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从玉米叶片的病斑中分离出一株产胆红素氧化酶(bilirubin oxidase,BOD)的丝状真菌。[结果]通过形态学、生理学和rDNA-ITS(登录号为JN251106)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Bipolaris australiensis,命名为B.australiensis HD-1,属子囊菌门格孢腔菌目格孢腔菌科平脐蠕孢属澳大利亚平脐蠕孢霉(B.australiensis),亦称澳洲双孢霉,是1株没有被报道过的具有产BOD的新产生菌;在不含任何诱导剂的发酵液中28℃,150 r/min,培养6 d,其酶活可达为1 000 U/L。[结论]该方法成功分离出1株产胆红素氧化酶的新菌株,为BOD的产生菌提供了新的微生物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氧化酶 BIPOLARIS australiensis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漆斑菌产胆红素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友勋 黄娟 张晓昱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9年第2期27-29,共3页
比较了漆斑菌在8种液体培养基中胆红素氧化酶(BOX)产量,发现马铃薯液体培养基(PDB)是最适宜漆斑菌产BOX的培养基。研究了8种常见金属离子对漆斑菌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钠离子、铜离子可以明显促进BOX产量提高,铜离子效果最强,随着铜离子... 比较了漆斑菌在8种液体培养基中胆红素氧化酶(BOX)产量,发现马铃薯液体培养基(PDB)是最适宜漆斑菌产BOX的培养基。研究了8种常见金属离子对漆斑菌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钠离子、铜离子可以明显促进BOX产量提高,铜离子效果最强,随着铜离子浓度增加,BOX酶产量可进一步提高,但高浓度的铜离子(1mmol.L-1)会抑制酶产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斑菌 胆红素氧化酶 金属离子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红素氧化酶的特性及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世臣 赵敏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4年第1期78-87,共10页
胆红素氧化酶(bilirubin oxidase,BOD)是多铜氧化酶家族的1个成员,因能催化胆红素为胆绿素而得名。随着对该酶研究的深入,发现它具有漆酶无法比拟的优点。本文从BOD的生物化学特性、酶的产生来源、在污染物降解、染料脱色等环境治理、... 胆红素氧化酶(bilirubin oxidase,BOD)是多铜氧化酶家族的1个成员,因能催化胆红素为胆绿素而得名。随着对该酶研究的深入,发现它具有漆酶无法比拟的优点。本文从BOD的生物化学特性、酶的产生来源、在污染物降解、染料脱色等环境治理、生物燃料电池制备或胆红素传感器制备等领域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尽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氧化酶 酶学特性 生物脱色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重组CotA蛋白的胆红素氧化酶反应动力学及活性鉴定(英文)
14
作者 范丽莉 赵敏 +2 位作者 王炎 王珏玉 孙明慧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07-815,共9页
已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内生孢子的Cot A蛋白具有漆酶和胆红素氧化酶活性。然而,其分离纯化极为困难。本研究对表达与纯化的重组Cot A蛋白的胆红素氧化酶特性及氧化还原功能进行鉴定。基因转染及筛选获得了表达Cot A的P.pastoris菌株;继而... 已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内生孢子的Cot A蛋白具有漆酶和胆红素氧化酶活性。然而,其分离纯化极为困难。本研究对表达与纯化的重组Cot A蛋白的胆红素氧化酶特性及氧化还原功能进行鉴定。基因转染及筛选获得了表达Cot A的P.pastoris菌株;继而,表达的重组Cot A蛋白经DEAESepharose FF及Sephadex G-75层析分离与纯化,产物得率为25%,纯化产物的酶比活性为4 U/mg。经SDS-PAGE和MALDI-TOF MS分析显示,其分子质量为65 k D。纯化的Cot A蛋白能够催化胆红素氧化,生成胆绿素,且催化反应速率受反应溶液中溶解氧含量的影响,提示纯化的重组CotA具有胆红素氧化酶活性。酶反应进一步证明,Cot A的胆红素氧化酶反应最适p H值为p H 8.0,最适温度为60℃。该酶在90℃条件下的半衰期为7 h,提示Cot A胆红素氧化酶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Cot A修饰的摄谱仪石墨电极可直接电催化分子氧(O2)还原,具有很好的电流响应。我们的结果表明,重组的Cot A蛋白具有耐高温胆红素氧化酶活性。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结果还提示重组的Cot A蛋白在酶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的制备上具有较好的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孢子的CotA蛋白 胆红素氧化酶 生物催化 酶生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红素氧化酶的生物电化学特性研究进展
15
作者 赵敏 刘祖艳 +1 位作者 张曦 赵丹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3年第6期9-15,共7页
从胆红素氧化酶的结构、来源、生物电催化的反应机制(铜离子活性中心的氧化还原电势、直接和介体参与的电子传递)、修饰电极的材料、固定化技术以及在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胆红素氧化酶,提出了胆红素氧化酶的结构与来源、... 从胆红素氧化酶的结构、来源、生物电催化的反应机制(铜离子活性中心的氧化还原电势、直接和介体参与的电子传递)、修饰电极的材料、固定化技术以及在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胆红素氧化酶,提出了胆红素氧化酶的结构与来源、生物电催化,胆红素氧化酶燃料电池和胆红素氧化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氧化酶 铜离子活性中心 生物电催化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红素氧化酶凝胶电泳活性染色法
16
作者 曾伟 赵晓瑜 倪志华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8-201,共4页
胆红素氧化酶能够特异地将胆红素氧化成胆绿素,利用酶与底物的这种特殊关系可以在凝胶上进行底物染色来直接显示酶的活性区带,这种方法称为胆红素氧化酶的活性染色法.这种活性染色可以采用胆红素直接溶入分离胶后电泳(胆红素-PAGE),也... 胆红素氧化酶能够特异地将胆红素氧化成胆绿素,利用酶与底物的这种特殊关系可以在凝胶上进行底物染色来直接显示酶的活性区带,这种方法称为胆红素氧化酶的活性染色法.这种活性染色可以采用胆红素直接溶入分离胶后电泳(胆红素-PAGE),也可以在电泳后置于胆红素溶液中染色(PACE-胆红素).其中PAGE-胆红素方法在20 min后即在凝胶上出现深绿色的胆红素氧化酶条带,随着时间延长,凝胶上的绿色酶条带逐渐扩散,最终形成透明条带;而运用胆红素-PAGE的方法则在12 h后才能在凝胶上看见透明的胆红素氧化酶所在的条带.相比之下,前者更为简便、快速、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色 胆红素氧化酶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斑菌发酵产胆红素氧化酶及其对酸性靛蓝脱色的研究
17
作者 刘友勋 黄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9-651,共3页
[目的]提高漆斑菌(Myrothecium sp.IMER1)产胆红素氧化酶产量,并研究其酶液对酸性靛蓝脱色性能。[方法]筛选合适的产酶培养基,研究外加碳源、温度、pH值等条件对产酶量的影响。提取粗酶液并对酸性靛蓝进行了脱色研究,用紫外-可见分光... [目的]提高漆斑菌(Myrothecium sp.IMER1)产胆红素氧化酶产量,并研究其酶液对酸性靛蓝脱色性能。[方法]筛选合适的产酶培养基,研究外加碳源、温度、pH值等条件对产酶量的影响。提取粗酶液并对酸性靛蓝进行了脱色研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其在200~800 nm波长的变化。[结果]漆斑菌在PDB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且产酶量最大;当以PDB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时,葡萄糖是其产酶的最适外加碳源,该菌最适产酶的温度和pH值分别是28℃和7.0。该酶在2 h内对酸性靛蓝脱色率可达到82%,酸性靛蓝降解液的扫描光谱图证实了染料分子的结构受到了破坏。[结论]试验结果为提高胆红素氧化酶产量提供了试验依据,证实了该酶在印染废水的脱色净化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氧化酶 露湿漆斑菌 酸性靛蓝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对漆斑菌液体发酵产胆红素氧化酶条件的优化
18
作者 刘友勋 闫明阳 +1 位作者 赵春澎 黄娟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1150-1154,共5页
对漆斑菌(Myrothecium sp.IMER1)菌株液体发酵产胆红素氧化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硝酸铵,p H为7,温度为28℃和最有效促进产酶的金属离子为Cu2+。在此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 对漆斑菌(Myrothecium sp.IMER1)菌株液体发酵产胆红素氧化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硝酸铵,p H为7,温度为28℃和最有效促进产酶的金属离子为Cu2+。在此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产酶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影响的3个因素葡萄糖、p H和温度。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产酶区域后,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显著因素进行优化,得出p H、温度和葡萄糖分别为5.7、28℃、8 g/L时,优化后液体发酵液中胆红素氧化酶活力提高到0.627 U/m L,比未优化前的酶活力0.214 U/m L提高了近2倍,结果表明单因素与响应面结合法可优化菌株IMER1液体发酵产胆红素氧化酶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氧化酶 漆斑菌(Myrothecium sp.IMER1)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酶型乙醇/氧气生物燃料电池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严乙铭 毛兰群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2,共5页
本文以乙醇脱氢酶(ADH)和胆红素氧化酶(BOD)为生物催化剂,以碳纳米管为电极材料,构筑了全酶型乙醇/氧气生物燃料电池.将乙醇脱氢酶负载于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上,采用亚甲基绿(MG)为NADH的电化学催化剂,实现乙醇的生物电化学催化氧化,... 本文以乙醇脱氢酶(ADH)和胆红素氧化酶(BOD)为生物催化剂,以碳纳米管为电极材料,构筑了全酶型乙醇/氧气生物燃料电池.将乙醇脱氢酶负载于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上,采用亚甲基绿(MG)为NADH的电化学催化剂,实现乙醇的生物电化学催化氧化,制备了生物燃料电池ADH/MG/SWCNTs/GC的电极(阳极).同时,将胆红素氧化酶固定于单壁碳纳米管上,通过其直接电子转移,实现了氧气的生物电化学催化还原,制得生物燃料电池的BOD/SWCNTs/GC阴极.据此构筑了全酶型的无膜生物燃料电池,在空气饱和40 mmol·L-1乙醇磷酸缓冲溶液中该电池开路电压为0.53 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1μW·cm-2.以商品化伏特酒作为燃料,该生物燃料电池最大输出功率为3.7μ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电池 生物电化学 单壁碳纳米管 乙醇脱氢酶 胆红素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polaris australiensis HD-1胆红素氧化酶纯化、鉴定及其酶学性质
20
作者 黄世臣 赵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1期3228-3231,共4页
[目的]为了获得B.bipolaris HD-1胆红素氧化酶纯品,确定酶的同源性及其常规酶学性质.[方法]将B.bipolaris HD-1发酵液依次通过硫酸铵盐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确定蛋白的纯度、浓度和酶活力;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 [目的]为了获得B.bipolaris HD-1胆红素氧化酶纯品,确定酶的同源性及其常规酶学性质.[方法]将B.bipolaris HD-1发酵液依次通过硫酸铵盐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确定蛋白的纯度、浓度和酶活力;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法获得氨基酸序列,并利用Mascot软件在NCBI蛋白库中的比对,以确定同源蛋白来源;用SDS-PAGE方法测其表观分子量;用等电聚焦方法测定等电点;用Linwer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测定米氏常数;并对该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常规的测定.[结果]获得具有胆红素氧化酶酶活性的电泳纯单体蛋白,酶活为46 000 U/L,比活为1.15 U/mg;MALDI-TOF共获得135个氨基酸,该蛋白与来源于Hel-minthosporium tritici-vulgaris的漆酶前体蛋白序列同源性达100%;蛋白的表观分子量为68 kDa;pI为4.1;它对ABTS和胆红素的米氏常数分别为Km(ABTS) =1.8×10-5 mol/L(pH 3.0)和Km(bilirnbin)=2.7×10-5 mol/L(pH 7.5);对胆红素的最适催化活性为36℃,酶在-40℃下可保持2年,酶活保持在90%以上,在pH 8 ~9.5下可保持相当高的催化胆红素活性,能够耐受高浓度的硝酸钠和尿素,低浓度的叠氮化钠对酶活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则抑制,对氯化钠、溶解氧敏感.[结论]该蛋白具有典型的胆红素氧化酶特性,又存在明显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氧化酶 BIPOLARIS australiensis 蛋白纯化 鉴定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