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物模型BLUP的杜洛克猪生长及繁殖性状选择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孝义 李明丽 +4 位作者 陈强 王淑燕 张燕林 计春律 鲁绍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8-205,共8页
【目的】揭示基于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animal model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AM-BLUP)的选择指数对杜洛克猪生长及繁殖性状的选育效果。【方法】在采用AM-BLUP方法估计个体目标性状育种值基础上,以达100 kg体质量日龄(... 【目的】揭示基于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animal model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AM-BLUP)的选择指数对杜洛克猪生长及繁殖性状的选育效果。【方法】在采用AM-BLUP方法估计个体目标性状育种值基础上,以达100 kg体质量日龄(相对权重0.7)和100 kg活体背膘厚(相对权重0.3)为主选性状构建选择指数,对1个闭锁的杜洛克猪群开展持续7年(2013—2019年)的选育,系统分析选育期间猪群6个生长及繁殖性状表型值、估计育种值(estimated breeding value,EBV)、选择指数及近交系数的变化。【结果】相较于2013年,2019年猪群达100 kg体质量日龄、100 kg活体背膘厚和30~100 kg料重比分别极显著缩短4.45 d、降低0.52 mm和降低0.05(P<0.01);初产和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分别提高0.99头(P<0.05)和1.02头(P>0.05),产活仔数分别提高0.72头和0.49头(P>0.05),21日龄窝重分别降低0.39 kg和提高6.20 kg(P>0.05);主选性状达100 kg体质量日龄和100 kg活体背膘厚的EBV分别极显著降低3.447和0.533(P<0.01),选择指数极显著提高23.62(P<0.01),除30~100 kg料重比外,其余辅选性状的EBV均获得了不同程度改进。选育结束时,群体平均近交系数为3.1973%,年均增量为0.4904%。【结论】基于AM-BLUP的指数选择可有效改良猪的生产性状,但不同性状的具体选择进展会因其遗传特性的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洛克猪 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生长性状 繁殖性状 选择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的黑杨派无性系生长性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金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73,共10页
【目的】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分析法综合评价多试验点区域化试验黑杨派无性系(品种)的速生性、稳定性和各试验地点的区分力、代表性,可为黑杨派引种无性系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位于北京、河北和山东的9个试验地点15个... 【目的】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分析法综合评价多试验点区域化试验黑杨派无性系(品种)的速生性、稳定性和各试验地点的区分力、代表性,可为黑杨派引种无性系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位于北京、河北和山东的9个试验地点15个黑杨派引种无性系(品种)进行生长性状测定,使用ASReml-R程序包拟合误差异质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通过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获得各无性系在各试验点6年生胸径和树高BLUP数据,进行GGE双标图分析,对无性系和试验地点进行评价。【结果】基于胸径和树高BLUP数据GGE双标图分析的前2个主成分(PC1和PC2)的方差解释百分比为84.69%和69.83%。基于胸径BLUP数据GGE双标图显示,9个试验点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被分为2组:河北永清和山东金乡为一组,胸径最大的无性系为50;其余7个试验点为另一组,胸径最大的无性系为Por。区分力最好的地点为北京昌平和河北永清,代表性最好的地点为山东宁阳(高桥)和河北魏县。对于无性系高产性和稳产性,Por胸径最大,Pa、36、108、50、111和107的胸径均大于均值,而Og的胸径接近总体均值,La胸径最小;107、Me、108、Br、Og和36稳定性较好。【结论】胸径与树高BLUP-GGE双标图存在差异,胸径BLUP-GGE双标图较树高的可靠;无性系Por速生性突出,其次是Pa、36、108、50、111和107,稳定性较好的无性系为107、Me、108、Br、Og和36,速生性和稳定性均较强的无性系为Por、Pa、36、108和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杨派 多点区域试验 线性混合模型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 GGE双标图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BLUP模型在高频金融数据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遵雄 周天清 郑淑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57-260,共4页
将函数延拓最优线性无偏估计(FCBLUP)引入高频金融数据挖掘中,对离散观测值序列建立函数数据模型,并进行预测。选取上证收盘价格为实验数据,建立FCBLUP模型。为能对预测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与定位,设立基于ARMA模型的预测组。实验结果表... 将函数延拓最优线性无偏估计(FCBLUP)引入高频金融数据挖掘中,对离散观测值序列建立函数数据模型,并进行预测。选取上证收盘价格为实验数据,建立FCBLUP模型。为能对预测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与定位,设立基于ARMA模型的预测组。实验结果表明,FCBLUP预测效果较ARMA模型更理想,FCBLUP预测误差除在小段预测区间略大于ARMA外,其余时刻均低于ARMA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延拓 函数数据 最优线性无偏估计 自回归移动平均 高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畜模型BLUP法估计荷斯坦公牛育种值的研究
4
作者 程郁昕 许春香 何仁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5-38,共4页
以公牛女儿数不少于10头为限制因子,建立线性模型yijk=μ+hi+sj+eijk,对荷斯坦公牛泌乳量及体型性状的育种值进行BLUP评定。结果表明,23头公牛平均女儿33头,泌乳量育种值排序前10的公牛平均女儿20.8头。泌乳量育种值排序前10的公牛其体... 以公牛女儿数不少于10头为限制因子,建立线性模型yijk=μ+hi+sj+eijk,对荷斯坦公牛泌乳量及体型性状的育种值进行BLUP评定。结果表明,23头公牛平均女儿33头,泌乳量育种值排序前10的公牛平均女儿20.8头。泌乳量育种值排序前10的公牛其体型性状的效应值表现优秀;33头女儿的7号公牛泌乳量及体型性状的效应值均排序第一。数据结果说明,泌乳量育种值表现优秀的种公牛在生产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种公牛泌乳量与体型性状育种值表现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公牛 育种值 blu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的华北落叶松家系区域试验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郑聪慧 张鸿景 +5 位作者 王玉忠 代剑锋 党磊 杜子春 刘建婷 高运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83,共11页
【目的】为综合评价华北落叶松参试家系的速生丰产性、稳定性及各试验地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利用基因型主效加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对2017年度华北落叶松区域试验中参试家系的生长数据进行分析。【方法】基于冀北地区4个试验... 【目的】为综合评价华北落叶松参试家系的速生丰产性、稳定性及各试验地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利用基因型主效加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对2017年度华北落叶松区域试验中参试家系的生长数据进行分析。【方法】基于冀北地区4个试验地点26个华北落叶松家系的胸径数据,首先拟合3个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各个模型均具有相同的固定效应(“地点”和“地点中的区组”)和残差方差结构(行、列自回归AR1×AR1,以进行空间分析),其中,模型1为随机效应中包含2个公因子的因子分析模型(FA模型),模型2、3分别为随机效应里不含测量误差以及包含测量误差的非结构化矩阵模型(US模型);基于AIC信息准则选出一个最优模型,之后利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得到各家系在各地点的胸径BLUP数据;基于胸径BLUP数据做GGE双标图分析,对华北落叶松家系和试验地点进行评价。【结果】基于AIC信息准则,模型3(空间变异结合包含测量误差的非结构化矩阵模型(US模型))被选为最优模型;基于胸径BLUP数据的GGE双标图的前2个主成分的方差解释百分比之和为92.4%,表明结果可靠;4个试验地点被分成2组,地点L1(张家口赤城马营沟)、地点L3(张家口沽源柳条沟)和地点L4(承德围场查字)为一组(以111号家系的胸径最大),地点L2(承德围场御道口)为一组(以78号家系的胸径最大),相对而言,地点L3(张家口沽源柳条沟)能更有效地选择速生丰产且稳定的家系;各家系在不同试验地点上的表现有所不同,总体而言,26个华北落叶松家系中,111号的胸径(产量)最大,接着是78、72、82、76、59、100、77、56、86、96等系号,胸径(产量)最小的是1号,97、116、53、35、46、66和49号等家系的胸径(产量)也较低,68和42号家系的胸径(产量)接近总体均值;96、86、100和76号是速生丰产且稳定的家系,速生丰产家系111、72、56号的稳定性居中,速生丰产家系78、82和77号的稳定性中等偏下,而速生丰产家系59号则不稳定。【结论】模型3(空间变异结合包含测量误差的非结构化矩阵模型(US模型))较另外2个模型而言,结果更为可靠。地点L3(张家口沽源柳条沟)既具高区分力,又具高代表性,能更有效地评价家系。家系96、86、100和76号兼具速生性、丰产性和稳定性,可被广泛推广。基于BLUP的GGE双标图能有效应用于华北落叶松家系及试验地点的评价,本研究可为冀北地区华北落叶松的家系选择和应用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 基因型主效加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 华北落叶松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的林木多地点试验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程玲 张心菲 +2 位作者 张鑫鑫 张卫华 林元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3,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无偏预测值(BLUP)与基因型主效加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的分析模型,以提高林木多点试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方法】以火炬松36个基因型在6个试验地(S1~S6)的种子产量为基础数据,利用ASReml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 【目的】建立基于无偏预测值(BLUP)与基因型主效加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的分析模型,以提高林木多点试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方法】以火炬松36个基因型在6个试验地(S1~S6)的种子产量为基础数据,利用ASReml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空间变异结合因子分析法的模型拟合,以获取各地点下每个基因型的BLUP值;从试验地划分、试验地评估和林木基因型评估3个方面,对原始数据、BLUP数据进行GGE双标图分析与比较。【结果】BLUP数据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比原始数据具有更高的产量变异解释能力;原始数据和BLUP数据的试验地分组结果一致,均分为2组,但BLUP数据的试验地点间的相关关系变弱;原始数据的理想试验地为地点S5,而BLUP数据为地点S1;原始数据和BLUP数据的最理想基因型均为21,但2种数据高产和稳产基因型的一致性比较低。【结论】基于BLUP与GGE双标图相结合的模型,可用于林木多点试验分析,其比原始数据的GGE双标图分析结果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偏预测值(blup) 基因型主效加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 多点试验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混合线性模型对白桦家系速生性及稳定性分析与选择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文戈 孙越 +7 位作者 张杰 文浩雨 李慧玉 高彩球 王超 张庆祝 姜静 刘桂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为了选出白桦半同胞家系中速生且稳定的优异家系用于种子园改建,以永吉、尚志和庆安试验点的8年生白桦半同胞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生长性状和适应性。采用误差异质混合线性模型,对各性状进行了多地点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分析,通... 为了选出白桦半同胞家系中速生且稳定的优异家系用于种子园改建,以永吉、尚志和庆安试验点的8年生白桦半同胞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生长性状和适应性。采用误差异质混合线性模型,对各性状进行了多地点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分析,通过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估算各家系的材积育种值,并结合基因型主效应与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联合分析各家系的速生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1)白桦半同胞家系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等性状的地点效应显著(P<0.01);除保存率外,各性状在家系×地点的互作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Z值>1.5)。各试验点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尚志和庆安试验点保存率外,其余性状在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尚志、永吉和庆安试验点各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均为单株材积,分别为40.74%、47.62%和41.67%。(2)将综合育种值从大到小排序,若按照前10%的入选率确定各试验点优良家系,则在永吉、尚志和庆安各选出了相应的7个家系,其单株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6.20%、9.44%和8.79%。(3)GGE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3个试验点被分为3个适生区;各家系在不同试验点中的表现不同,在庆安、永吉和尚志试验点表现最好的分别为1-43、1-42和1-39家系,结合生长量及稳定性的数据排名,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是3-29、3-13、3-38、3-16、3-14、3-42和3-17等7个家系,平均单株材积遗传增益为10.41%。白桦子代生长性状受基因型、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影响显著。依据BLUP数据的GGE双标图分析结果,综合3试验点的速生及稳定性,选出7个优良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多点试验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 基因型主效加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牙鲆群体遗传力和育种值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峰 陈松林 +4 位作者 王磊 田永胜 刘寿堂 孙德强 邓寒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1-697,共7页
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病群体(RS)、RS(♂)与从日本引进的日本群体(♀)交配建立的群体(RJ)、日本群体(♂)与RS(♀)交配建立的群体(JR)、以及韩国群体(KS)为基础群体,通过随机交配建立牙鲆家系,研究了4个群体作为亲本的育种... 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病群体(RS)、RS(♂)与从日本引进的日本群体(♀)交配建立的群体(RJ)、日本群体(♂)与RS(♀)交配建立的群体(JR)、以及韩国群体(KS)为基础群体,通过随机交配建立牙鲆家系,研究了4个群体作为亲本的育种性能。待所建立的家系生长至19月龄左右时,测量家系生长性状,包括全长和体质量,测量所得数据用SPSS及DMU软件中的REML算法和BLUP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表型参数可以看出KS(♂)×RJ(♀)杂交后代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19月龄牙鲆全长和体质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301、0.295,都属于中等遗传力。因此,牙鲆群体具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全长、体质量育种值与其表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和0.827,且呈极显著相关(P<0.01),表明个体育种值的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父母本分别进行育种值比较可知,父本中KS的育种值最高,母本中RJ的育种值最高,因此选用KS(♂)和RJ(♀)杂交可培育出生长迅速的牙鲆新品种。本研究通过比较4个资源群体牙鲆生长性状的育种性能,并以此作为筛选优良亲本群体的重要依据,旨在为牙鲆新品种的成功选育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牙鲆的进一步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遗传力 育种值 约束极大似然法(blup)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R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农黑猪体尺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聪 段栋栋 +8 位作者 李梦雨 周本丽 李秀领 王克君 韩雪蕾 王献伟 乔瑞敏 李凯 李新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1期88-95,共8页
【目的】为提高豫农黑猪体尺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准确性,加快豫农黑猪选育进展。【方法】利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和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genomic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GBLUP)2种方法... 【目的】为提高豫农黑猪体尺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准确性,加快豫农黑猪选育进展。【方法】利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和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genomic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GBLUP)2种方法,构建3个单性状动物模型,即基于BLUP的模型1、基于GBLUP的模型2以及基于包含基因组近交系数GBLUP的模型3,采用平均信息约束性最大似然算法(average information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AIREML)对702头豫农黑猪体尺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计。【结果】在遗传参数估计的准确性方面,模型1估计的准确性低于模型2和3;模型3和模型2相比,提高了胸围、腿臀围和眼肌深度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准确性。模型3估计体高、腿臀围、背膘厚和眼肌深度的遗传力为0.566、0.302、0.467和0.652,属于高遗传力性状;体长、胸围和管围的遗传力为0.152、0.122和0.255,属于中遗传力性状。体尺性状间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009~0.576,遗传相关系数为-0.108~0.985。【结论】在估计豫农黑猪体尺性状遗传参数时,采用近交系数的GBLUP模型可以提高遗传评估的准确性,本研究结果为生产实践中加快遗传进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农黑猪 体尺性状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狐的选种选配 被引量:1
10
作者 鲍加荣 刘伟 +1 位作者 刘学庆 杨福合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6-218,221,共4页
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毛皮动物赤狐的毛皮品质,培育出适合本土化的良种,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和总结现场育种经验,从动物遗传育种的重要概念入手,对比分析,避免概念的混淆,同时首次提出赤狐的选种选配的工作要点。结果表明:在赤狐的选育过程中... 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毛皮动物赤狐的毛皮品质,培育出适合本土化的良种,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和总结现场育种经验,从动物遗传育种的重要概念入手,对比分析,避免概念的混淆,同时首次提出赤狐的选种选配的工作要点。结果表明:在赤狐的选育过程中,种狐的选择非常重要,要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的育种目标和性状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种畜 选种 选配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 品种 品系
原文传递
海南不同类型耐盐辣椒品种筛选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雪峤 王小娟 +2 位作者 朱白婢 赵枢纽 高芳华 《长江蔬菜》 2017年第8期49-53,共5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海南盐渍化地区种植的耐盐辣椒品种,以35份3种不同类型的辣椒品种为试材进行耐盐辣椒品种筛选。辣椒苗期以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为辅助进行耐盐性初选,入选的品种进入小区比较试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雅青44、H13-566... 为了筛选出适合海南盐渍化地区种植的耐盐辣椒品种,以35份3种不同类型的辣椒品种为试材进行耐盐辣椒品种筛选。辣椒苗期以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为辅助进行耐盐性初选,入选的品种进入小区比较试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雅青44、H13-566、丰辣12号、粤辣王二号栽培试验效果较好,可在盐渍化地区进行试种;交通不便但人工成本较低的地区可选择早红朝天椒进行少量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耐盐性筛选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线性模型间最优线性无偏预测的等价性(英文)
12
作者 刘永辉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2-532,共11页
设M_1和M_2是两个带有预测量的线性模型,通过使用矩阵秩方法,本文给出了模型M_1下预测量的最优线性无偏预测同时也是模型M_2下的最优线性无偏预测的充分必要条件.作为这个结果的应用,我们给出了两个线性混合模型间最优线性无偏预测等价... 设M_1和M_2是两个带有预测量的线性模型,通过使用矩阵秩方法,本文给出了模型M_1下预测量的最优线性无偏预测同时也是模型M_2下的最优线性无偏预测的充分必要条件.作为这个结果的应用,我们给出了两个线性混合模型间最优线性无偏预测等价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线性模型 混合线性模型 最优线性无偏预测 矩阵秩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ML的种猪遗传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联昌 祝胜林 李旭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51-256,262,共7页
针对关系模式在养猪管理方面存在内容整齐划一、数据分散、访问数据效率低等不足之处,提出采用XML文档存储种猪数据的方案。根据XML的自我描述性特点,采用一个XML文档保存一头猪的所有数据,同时在XML文档中添加种猪谱系信息,设计出基于... 针对关系模式在养猪管理方面存在内容整齐划一、数据分散、访问数据效率低等不足之处,提出采用XML文档存储种猪数据的方案。根据XML的自我描述性特点,采用一个XML文档保存一头猪的所有数据,同时在XML文档中添加种猪谱系信息,设计出基于XML的种猪遗传评估系统。通过采用XML文档集中地存储种猪数据,管理人员能够方便地查询、分析及传输种猪数据,从而实现种猪精细化管理以及提高遗传育种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文档 种猪谱系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模型 遗传育种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TL mapping and QTL ×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analysis of multi-seed pod in cultivated peanut(Arachis hypogaea L.) 被引量:6
14
作者 Liang Wang Xinlei Yang +4 位作者 Shunli Cui Guojun Mu Xingming Sun Lifeng Liu Zichao Li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49-260,共12页
To dissect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multi-seed pod in peanut, we explored the QTL/gene controlling multi-seed pod and analyzed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QTL and environment. Two hundred and forty eight recombinant inb... To dissect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multi-seed pod in peanut, we explored the QTL/gene controlling multi-seed pod and analyzed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QTL and environment. Two hundred and forty eight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 from cross Silihong × Jinonghei 3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planted in 8 environments from 2012 to 2017. Three methods of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These included individual environment analysis, joint analysis in multiple environments, and epistatic interaction analysis for multi-seed pod QTL. Phenotypic data and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 value of the ratio of multi-seed pods per plant(RMSP) were used for QTL mapping. Seven QTL detected by the individual environmental mapping analysis and were distributed on linkage groups 1, 6, 9, 14, 19(2), and 21. Each QTL explained 4.42%–11.51% of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in multi-seed pod, and synergistic alleles of5 QTL were from the Silihong parent. One QTL, explaining 4.93% of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was detected using BLUP data, and this QTL mapped in the same interval as q RMSP19.1 detected in the individual environment analysis. Seventeen additive QTL were identified by joint analysis across multiple environments. A total of 43 epistatic QTL were detected by ICIM-EPI mapping in the multiple environment trials(MET) module, and involved 57 loci. Two main-effect QTL related to multi-seed pod in peanut were filtered. We also found that RMSP had a high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pod yield per plant(PY), and epistatic effects were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additive effects. These results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further fine mapping of related genes in pean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 blup QTL ×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Ratio of multi-seed POD RM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main effect and epistatic QTLs controlling initial flowering date in cultivated peanut(Arachis hypogaea L.) 被引量:1
15
作者 WANG Liang YANG Xin-lei +5 位作者 CUI Shun-li WANG Ji-hong HOU Ming-yu MU Guo-jun LI Zi-chao LIU Li-f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2383-2393,共11页
Initial flowering date(IFD)is closely related to mature period of peanut pods.In present study,a population of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deriv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Silihong(female parent)and Jinonghei 3(male pa... Initial flowering date(IFD)is closely related to mature period of peanut pods.In present study,a population of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deriv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Silihong(female parent)and Jinonghei 3(male parent)was used to map QTLs associated with IFD.The RIL population and its two parental cultivars were planted in two locations of Hebei Province,China from 2015 to 2018(eight environments).Based on a high-density genetic linkage map(including 2996 SNP and 330 SSR markers)previously constructed in our laboratory,QTLs were analyzed using phenotypic data and the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value of initial flowering date by inclusiv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ICIM)method.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every two QTLs and between individual QTL and environment were also analyzed.In cultivated peanut,IFD was affected by genotypic factor and environments simultaneously,and its broad sense heritability(h2)was estimated as 86.8%。Using the IFD phenotypic data from the eight environments,a total of 19 QTLs for IFD were detected,and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explained(PVE)by each QTL ranged from 1.15 to 21.82%.Especially,five of them were also detected by the BLUP value of IFD.In addition,12 additive QTLs and 35 pairs of epistatic QTLs(62 loci involved)were identifed by the joint analysis of IFD across eight environments.Three QTLs(qIFDB04.1,qIFDB07.1 and qIFDB08.1)located on chromosome B04,B07 and B08 were identified as main-effect QTL for IFD,which had the most potential to be used in peanut breeding.This study would be helpful for the early-maturity and adaptability breeding in cultivated pean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nut(Arachis hypogaea L.) initial flowering date(IFD) QTL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 IC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合线性模型下线性函数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相等的条件(英文)
16
作者 丁秀芳 宋广景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 2014年第4期510-517,共8页
考虑一个不仅对协方差矩阵没有任何秩假设,而且对随机效应向量和随机误差向量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限制的混合线性模型.给出了线性统计量Ay是线性函数f(L,N)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的充要条件;同时也给出了在混合线性模型M_1下BLUP(f(L,N))仍... 考虑一个不仅对协方差矩阵没有任何秩假设,而且对随机效应向量和随机误差向量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限制的混合线性模型.给出了线性统计量Ay是线性函数f(L,N)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的充要条件;同时也给出了在混合线性模型M_1下BLUP(f(L,N))仍是在混合线性模型M_2下BLUP(f(L,N))的充要条件;最后给出在两混合线性模型下BLUP(f(L,N))相等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混合线性模型 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