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仰与欢娱:徽州忠义神崇拜的形成与发展——以汪王神、世忠庙神、双忠庙神为中心
1
作者 施莉莉 颜莉 吴杰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4-159,共6页
徽州忠义神信仰是其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带有儒家价值观的神灵崇拜,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从现实人物到忠义神灵,从小范围的民间祭祀到整个徽州的信仰活动,忠义神信仰发生了量到质的蜕变,这些变化离不开民... 徽州忠义神信仰是其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带有儒家价值观的神灵崇拜,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从现实人物到忠义神灵,从小范围的民间祭祀到整个徽州的信仰活动,忠义神信仰发生了量到质的蜕变,这些变化离不开民众和政府的双向推动,而徽州社会对忠义神信仰的实践也构成了其独特的民间信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义神信仰 汪华 程灵洗 张巡 许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帝的信仰群体及其行为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宁俊伟 马变红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2-27,共6页
关帝是被普遍信奉的神灵,其信仰群体广泛,信仰行为多样。普通民众通过修庙参拜,供奉圣像的行为将阖家吉庆、生活顺遂的期盼寄托于关帝;商业团体修庙、设戏、供圣像的信仰行为传达着义利制衡的经商理念;戏曲行业敬神敬物多行业禁忌的演... 关帝是被普遍信奉的神灵,其信仰群体广泛,信仰行为多样。普通民众通过修庙参拜,供奉圣像的行为将阖家吉庆、生活顺遂的期盼寄托于关帝;商业团体修庙、设戏、供圣像的信仰行为传达着义利制衡的经商理念;戏曲行业敬神敬物多行业禁忌的演绎行为亦是关帝信仰的体现。除此之外,关氏后裔的祭祖恳亲建祭亭、华人华侨的修庙祭拜设盛会、宗教团体的科仪斋醮解圣签等都是关帝信仰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帝信仰 忠义人格 以义制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统”神明双忠公在泉台的地方化:以农业神职演变为视角的考察
3
作者 彭志坚 《农业考古》 2018年第1期265-271,共7页
张巡和许远是我国唐代"安史之乱"时为国捐躯的忠烈英雄,世称"双忠公"。自唐肃宗下诏立庙祭祀开始,双忠公就成为官方承认的"正统"的忠义之神。其后,经过民间的演绎和历代官方的加封,逐渐演绎出阴司之神、... 张巡和许远是我国唐代"安史之乱"时为国捐躯的忠烈英雄,世称"双忠公"。自唐肃宗下诏立庙祭祀开始,双忠公就成为官方承认的"正统"的忠义之神。其后,经过民间的演绎和历代官方的加封,逐渐演绎出阴司之神、瘟疫之神、司水之神等神职面貌。双忠信仰传入泉州和台湾后,在两地信仰环境与农业环境的双重作用下,衍化出前所未见的农业神职,展现出独特的地方化过程。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信仰环境改变,人们对神灵的农业生产诉求逐渐减少或消失,双忠公的农业神职也逐渐式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统神明 双忠信仰 地方化 农业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财神文化的义利之辨与当代镜鉴
4
作者 丰大双 《衡水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00-106,共7页
财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物质财富的向往,更承载着对精神超越与人格完满的价值追求。这种文化承认财富与幸福人生的天然联系,同时强调在财富获取和分配中应有更多的道德考量。中国传统财神文化中的... 财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物质财富的向往,更承载着对精神超越与人格完满的价值追求。这种文化承认财富与幸福人生的天然联系,同时强调在财富获取和分配中应有更多的道德考量。中国传统财神文化中的义利之辨,即敬利畏义、义利并举、以利促义的财富观,体现了对实现生命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切人文关怀。深入分析中国传统财神文化中的义利之辨及其内涵,对于理解国人财富观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引导当代中国人树立科学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过上幸福人生、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利之辨 财神文化 财神信仰 财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