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and Regulation of Leg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Pilot Program of the Reform of Separation between Complicated Cases and Simple Ones in Civil Procedure in the Basic People’s Courts
1
作者 Yang Hui Xu Yifei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1年第5期68-82,共15页
Blockchain,artificial intelligence,and other technologie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integrated with the law,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justice and Internet courts in various places has a prominent effect on court info... Blockchain,artificial intelligence,and other technologie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integrated with the law,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justice and Internet courts in various places has a prominent effect on court informatization.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is currently carrying out the pilot reform of separation between complicated and simple cases in civil procedure,and legal technology will inevitably become a major means to enable the reform.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litigation,legal technology itself has become a goal of the reform.Regarding the trials of pilot basic courts,legal technology has been more deeply applied in many links such as trial activities and trial management,playing an essential role in improving judicial efficiency,and becoming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judicial dilemmas such as“litigation explosion.”However,the history of modern society reminds us that we should be reasonably optimistic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jus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g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basic court civil litigation separation between complicated and simple cases in civil proced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Experience, Problem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of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Suggestions——Taking Zhenjia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Hilly Areas of Jiangsu as an Example
2
作者 王敬根 单延博 +1 位作者 曲直 刘照亭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12期2681-2683,2686,共4页
Taking the Jiangsu Province as Zhe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Hilly Areas of an example, the paper elaborated the advanced practices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 Taking the Jiangsu Province as Zhe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Hilly Areas of an example, the paper elaborated the advanced practices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and analyzed th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in the services. proc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er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EXPERIENCE Existing problems SOLU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4期J0001-J0003,共3页
关键词 ITER Simulation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NTS OF VOLUME 15 EAST basic JUN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NTS OF VOLUME 12 (2010)
4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65-766,I0003-I0009,共9页
关键词 2010 basic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NTS OF VOLUME 12 NG 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NTS OF VOLUME 11 (2009)
5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6期I0001-I0009,共9页
关键词 Simulation LHD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NTS OF VOLUME 11 LHCD EAST Jun Design NG ba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与溴代阻燃剂对绿藻的联合毒性效应
6
作者 沈洪艳 刘爱真 +4 位作者 刘锌 边永欢 王聪 任红威 杨雷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2-818,共7页
新型抗菌剂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 AgNP)与溴代阻燃剂(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 BFRs)被大量生产和应用,并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水环境中,因此,需要探究AgNP与溴代阻燃剂对水生生物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以斜生栅藻为受试生物,测... 新型抗菌剂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 AgNP)与溴代阻燃剂(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 BFRs)被大量生产和应用,并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水环境中,因此,需要探究AgNP与溴代阻燃剂对水生生物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以斜生栅藻为受试生物,测定AgNP和3种BFRs单一及二元混合体系对斜生栅藻生长、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光合色素水平的影响,并应用独立作用(Independent Action, IA)模型分析其联合毒性类型。结果显示,3种BFRs比AgNP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更大,两类受试物的单一及二元混合体系均对斜生栅藻产生了“低促高抑”的Hormesis效应。Hormesis效应的产生与受试物诱导的藻细胞内ROS水平变化密切相关,即ROS水平的适度升高会促进斜生栅藻生长,ROS水平显著升高则会抑制斜生栅藻生长。BFRs和AgNP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在低浓度下的联合毒性作用模式表现为协同作用。随着混合体系浓度升高,AgNP和四溴双酚A联合毒性作用模式转变为拮抗作用,表明两者共存时其毒性效应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抵消作用。BFRs和AgNP均能引发藻类的Hormesis效应,且在真实水环境的暴露浓度范围内均能导致藻类水华的形成。研究可为AgNP和BFRs在环境中可能产生的联合暴露风险评估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纳米银 溴代阻燃剂 斜生栅藻 HORMESIS 联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间相关性的MSCNN LSTM Attention能见度预测模型
7
作者 王小建 苏彤 +6 位作者 马飞 林智婕 白元旦 郭庆元 魏俊涛 黄凯 徐玉凤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2-1632,共11页
准确预测能见度对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方法在能见度预测时对影响因素空间相关性考虑不足导致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研究构建了一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能见度预测模型。利用一维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Convoluti... 准确预测能见度对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方法在能见度预测时对影响因素空间相关性考虑不足导致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研究构建了一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能见度预测模型。利用一维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SCNN)提取能见度以预测各影响因素下不同精细度的空间特征,并将其进行线性融合得到多因素空间特征,实现对能见度预测影响因素的空间特征提取;利用Attention机制加强对关键信息关注的优势以对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Short 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 LSTM)方法进行改进,进而增强模型对重要时序信息关注的能力和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实现在考虑影响因素空间相关性下对能见度的预测。以2021—2023年西安市逐时气象数据和污染物数据为试验数据,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R2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试验结果显示,研究模型MAE下降26.3%~39.1%,RMSE下降25%~40%,R2提升3.7%~16.4%,能见度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能见度预测 空间相关性 一维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R模型在青海省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小玲 刘逸瑞 +1 位作者 王成 保长佩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7-766,共10页
为了对青海省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并认识青海省生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生态工作提供相应方向和措施,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构建青海省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 为了对青海省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并认识青海省生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生态工作提供相应方向和措施,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构建青海省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分析青海省生态安全的状况,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青海省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1)青海省生态安全指数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等级逐年上升至较安全等级。(2)从关联度来看,在子系统中,状态子系统占主要地位。在各评价指标中,影响青海省生态安全的因素主要集中于经济和环境维度。(3)从障碍度来看,目前阻碍青海省生态安全发展的障碍因子主要为造林面积、治理废气项目完成投资、二氧化硫排放量等要素。在2005—2020年,青海省生态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但仍有提升空间。政府需积极落实政策,发展绿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生态安全 综合指数法 灰色协调度法 障碍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下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动态QCA方法的实证检验
9
作者 李亚玲 饶静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2,共10页
本文基于“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理论框架,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为样本,运用动态QCA方法深入探究“人才-科技-产业”复杂生态系统下各省(区、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优适配路径。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5条有效组态... 本文基于“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理论框架,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为样本,运用动态QCA方法深入探究“人才-科技-产业”复杂生态系统下各省(区、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优适配路径。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5条有效组态路径,在不同地区与不同时期各显成效;产业基础、科技产出、科技投入、人才储备、人才培育、“三链”协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6个关键核心条件,其中“三链”协同是唯一一个在5条高组态路径中均未缺失的条件,表现出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本文为剖析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因素及其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实践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为制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提供了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科技-产业” 三链协同 新质生产力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动态 QCA 方法 元组态路径 复杂生态系统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及系统模型构建
10
作者 田水承 王清焱 +3 位作者 李红霞 田方圆 宁世强 冯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4,共9页
为深化安全管理研究,提升个体与组织的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安全科学的发展。在现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引入神经科学,分析了神经安全管理学提出的必要性与突破口,并阐明神经安全管理学的定义及内涵。从学科建设、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框架... 为深化安全管理研究,提升个体与组织的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安全科学的发展。在现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引入神经科学,分析了神经安全管理学提出的必要性与突破口,并阐明神经安全管理学的定义及内涵。从学科建设、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框架、研究内容深入探究神经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进而,以人的认知神经机制为核心,构建“刺激-状态-行为”系统理论模型。结果表明:神经安全管理学由安全科学、行为科学、神经科学、管理科学4个核心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心理学、工效学等边缘学科组成;核心研究主体为行为人,聚焦于个体与人、物、信息、环境等之间的神经交互过程;“刺激-状态-行为”系统理论模型揭示了外部刺激因素通过影响作业人员的不安全状态,引发行为变化的全过程。综上,神经安全管理学的研究为理解作业人员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填补了传统安全管理理论在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方面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神经安全管理学 学科建设 理论基础 “刺激-状态-行为”系统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基本逻辑、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11
作者 梁爽 谭清美 谭秀坤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1,共11页
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需求对国防科技工业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世界大国博弈视野下,数字经济成为把握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激发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关键驱动力。数字经济对国... 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需求对国防科技工业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世界大国博弈视野下,数字经济成为把握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激发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关键驱动力。数字经济对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赋能过程中存在创新-发展—实践三重基本逻辑,即打造数字创新生态圈-激发产业升级新动能-拓展产业生态格局。但数字化革命正处于我国工业化还未完成时,数字技术与国防科学技术融合不深、对产业体系支撑不足,于产业生态系统塑成不周等,导致目前数字经济对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赋能过程暂未达到预期效果。这迫使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积极探寻破局之道:充分耦合数字资源、数据要素,创新技术范式,重构生产业态转换发展动力,催生高端、智能、绿色的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源;以新型工业化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战略,打造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强大新动力强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国防科技工业 转型升级 基本逻辑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路径分析和引文文本挖掘的关键核心技术基础研究结构识别
12
作者 陶治宇 刘小平 +1 位作者 梁爽 李函羲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1,共10页
[研究目的]准确识别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结构,为聚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提出了一套用以识别关键核心技术基础研究结构的理论框架--科技知识树,构建了针对“纯基础研究-应用型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常... [研究目的]准确识别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结构,为聚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提出了一套用以识别关键核心技术基础研究结构的理论框架--科技知识树,构建了针对“纯基础研究-应用型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常规技术”关联的分析方法,通过综合应用复杂网络分析与文本挖掘技术,理清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间的知识流动关系,识别出了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结构。[研究结果/结论]以集成电路技术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识别得到关键核心技术分布于21个领域,涵盖11类应用型基础研究,包括Petri网、算法优化、光子学原理等;14类纯基础研究,包括半导体原理、数字电路建构原理等。经验证,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支撑技术研发的基础研究结构,为成果转化、技术攻关与基础研究布局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基础研究 科技知识树 引文文本挖掘 集成电路 主路径分析 共词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脑计划”的战略方向决策过程分析与启示
13
作者 赵润博 赵筱媛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美国“脑计划”(Brain Research through Advancing Innovative Neurotechnologies,BRAIN)自启动以来,为改善人类福祉和推动神经科学的前沿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美国“脑计划”为研究案例,重点分析其在战略方向决策方面的相关经验,旨... 美国“脑计划”(Brain Research through Advancing Innovative Neurotechnologies,BRAIN)自启动以来,为改善人类福祉和推动神经科学的前沿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美国“脑计划”为研究案例,重点分析其在战略方向决策方面的相关经验,旨在为中国开展类似的前沿基础类重大科技计划提供方向制定上的决策支持。通过选取“脑计划”中的3份战略性文件,深入剖析其在总体战略方向把握、中期进展评估和方向更新,以及伦理审查等关键环节的具体实践,最终得出几点针对前沿基础性学科类型的方向决策做法,以期为中国相关重大科技计划的战略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脑计划” 战略方向决策 前沿基础学科 国家重大科技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生态安全的时空动态:环渤海地区的实证研究
14
作者 刘沁萍 戚梦豪 田洪阵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8-356,共9页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环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挑战。现有研究未能动态评价环渤海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和未来趋势。研究基于1 km×1 km网格尺度,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元胞自动...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环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挑战。现有研究未能动态评价环渤海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和未来趋势。研究基于1 km×1 km网格尺度,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Cellular Automata-Markov,CA-Markov)模型,评价与预测2010—2035年环渤海地区土地生态安全时空动态。结果显示:在研究期间,环渤海地区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经历“先降后升”趋势,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格局。2010—2020年,土地生态安全的安全级占比分别为24.33%、21.73%以及23.15%。城镇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土地利用程度和人为干扰指数是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关键驱动因素,对应的年均解释力q分别为0.977、0.966、0.938、0.912和0.896。交互因子探测结果显示,人类干扰指数、土地利用程度、建设用地比例3个变量的交互作用最强,均超过0.87。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加强,环渤海地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在未来将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土地生态安全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模型 环渤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and空间中基于安全密钥概念的证明思路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侠 吕述望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4,共6页
提出了Strand空间模型中证明安全协议的一个新思路,它从安全密钥的概念出发,参照基于理想概念的证明方法,得出证明所需的预备结论,从而对协议的秘密属性与认证属性进行证明。此外,还给出了一个针对Yahalom-BAN协议安全性的证明实例,从... 提出了Strand空间模型中证明安全协议的一个新思路,它从安全密钥的概念出发,参照基于理想概念的证明方法,得出证明所需的预备结论,从而对协议的秘密属性与认证属性进行证明。此外,还给出了一个针对Yahalom-BAN协议安全性的证明实例,从中可以看到该思路非常适于采用对称加密体制且具有密钥分发功能的三方认证协议的证明,并且它还使得证明过程简洁而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安全协议证明 strand空间模型 安全密钥 理想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桥梁遗产的价值内涵及入选条件分析——《世界桥梁遗产报告(Context for World Heritage Bridges)》解读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春琳 万敏 《华中建筑》 2018年第2期13-16,共4页
该文从桥梁遗产的价值、桥梁入选世界遗产目录的条件和潜在世界桥梁遗产三个方面对《世界桥梁遗产报告》进行了解读,阐释了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分析了桥梁遗产的科技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其基础上对桥梁遗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延伸,指明... 该文从桥梁遗产的价值、桥梁入选世界遗产目录的条件和潜在世界桥梁遗产三个方面对《世界桥梁遗产报告》进行了解读,阐释了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分析了桥梁遗产的科技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其基础上对桥梁遗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延伸,指明其对中国桥梁的申遗之路的借鉴之处。中国的桥梁遗产在国际上知名度还很低,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宣传工作,提升知名度,对于桥梁遗产相关建设资料的存档、对其科技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研究等方面还需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遗产 世界遗产 科技价值 文化价值 入选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locity Correction and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Light Screen Velocity Measuring Method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宾 左兆陆 侯文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236-239,共4页
Light screen velocity measuring method with unique advantage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velocity measurement of various moving bodies.For large air resistance and friction force which the big moving bodies are subje... Light screen velocity measuring method with unique advantage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velocity measurement of various moving bodies.For large air resistance and friction force which the big moving bodies are subjected to during the light screen velocity measuring,the principle of velocity correction was proposed and a velocity correction equation was derived.A light screen velocity measuring method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velocity of big moving bodies which have complex velocity attenuation,and the better results were gained in practical tests.The measuring uncertainty after the velocity correction was calcu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 测试技术 测试设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W TO PUSH FORWAR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ABOUT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18
作者 Dah-You Maa Xuan-Yi Zou 《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29-131,共3页
It is out of question that China has achieved considerable advanc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worldwide spread of "Made in China" that gets on the western countries' nerves is a good illustration. However,... It is out of question that China has achieved considerable advanc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worldwide spread of "Made in China" that gets on the western countries' nerves is a good illustration. However, although comparatively better than some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we have to face the situation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uch a great nation as China is still seriously lagged behind, lacking great breakthroughs and top-ranking masters and leaders. That's why we feel uneasy in front of international colleag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c BE ABOUT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EVELOPMENT HOW TO PUSH forWAR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PUSH
原文传递
新世纪以来我国铀矿地质科技创新重要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9
19
作者 秦明宽 李子颖 +11 位作者 刘章月 黄少华 蔡煜琦 刘祜 叶发旺 李怀渊 葛祥坤 张杰林 程纪星 郭冬发 李博 朱鹏飞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9-203,共15页
新世纪以来,我国铀矿地质勘查领域重大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砂岩型、热液型铀矿的找矿思路、找矿方向,引领、支撑了系列找矿重大突破,重塑了铀矿勘查新格局。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20余年来铀矿地质科研布局的总体思路与演... 新世纪以来,我国铀矿地质勘查领域重大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砂岩型、热液型铀矿的找矿思路、找矿方向,引领、支撑了系列找矿重大突破,重塑了铀矿勘查新格局。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20余年来铀矿地质科研布局的总体思路与演进方向;然后总结了铀矿重大基础地质与成矿理论研究进展,系统凝练了地质、物化探、遥感、钻探工艺、分析测试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及核心勘查装备研制成果,梳理了铀资源预测评价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成效;最后,在重大基础前沿和成矿理论、先进铀矿勘查技术研发、非常规核能裂变资源勘查技术研究、数字铀矿勘查技术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未来10~15年主要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出在“双碳”目标和核能大发展对铀资源保障需求背景下,必须继续坚持并加强铀矿地质科技创新,高质量引领和推动“新区、新层位、新类型、新深度”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铀矿基础地质与成矿理论 勘查技术及装备 预测评价技术 发展趋势和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与科学基金发展策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焰新 李琳 +1 位作者 李素矿 王忠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37,共6页
在世界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布局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高校是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三大战略的交汇点,科学基金作为促进创新链—产业链—... 在世界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布局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高校是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三大战略的交汇点,科学基金作为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学科链深度融合的重要渠道和枢纽,在一体布局下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文章围绕如何“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关键问题,明确新时代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布局的定位、内涵和要求,挖掘教育优先、科技自强、人才引领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前景,以期为科学基金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基础研究 人才流动 科学基金 国家创新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