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 Disease Caused by Mixed Inf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Arthrinium saccharicola in Bamboo Rats 被引量:1
1
作者 罗世民 黄光中 +1 位作者 苏五珍 胡辉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12期2842-2844,共3页
The feeding amount of bamboo rats in Southern China i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Under condition of captive breeding,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s has also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in bamboo rats. In this paper, the ... The feeding amount of bamboo rats in Southern China i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Under condition of captive breeding,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s has also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in bamboo rats.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of mor- 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cultur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 teristics of isolated strains are basically the same, and they all have strong pathogenicities to bamboo rats. The disease was diagnosed to be caused by the mixed infection of Escherichia coil and Arthrinium saccharico/a, and it was controlled by corresponding mea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boo rat Mixed infection Diagnosis PREVEN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iotribological func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amboo rat teeth
2
作者 Zhenwu Ning Zhongrong Zhou Jing Zheng 《Biosurface and Biotribology》 EI 2022年第4期323-328,共6页
Chinese bamboo rats consume a diet that consists mainly mechanically demanding bamboo.The ability of the rats to process food depends on the capacity of their teeth to resist wear during biting and chewing.The mechani... Chinese bamboo rats consume a diet that consists mainly mechanically demanding bamboo.The ability of the rats to process food depends on the capacity of their teeth to resist wear during biting and chewing.The mechanisms of the bamboo rat teeth were determined by investigating and correlating the structure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teeth.The rat's incisor has a cutting-edge cusp and outer enamel iron pigmentation,making the teeth harder,more resistant to acid attacks,and improving the resistance to cracking.Additionally,the incisor is designed to self-sharpen.The complex morphology at the macroscale,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fabric body formed by densely packed rods and inter-rods at the microscale of molar enamel benefit molar rapid capture and effective breaking of bamboo,resisting the high stresses required to process bamboo without wear.The results of the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 of bamboo rat teeth in this study may provide new ideas for improving plant cutting and grinding to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boo rat teeth biotribological function ENAMEL mechan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原文传递
新型竹鼠源阿卡斑病毒对山羊的致病性
3
作者 秦树英 刘金凤 +9 位作者 马玲 许力士 杨磊 陈凤莲 韦珊珊 陆晨阳 林俊 韦珏 覃绍敏 吴健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53-4561,共9页
旨在观察竹鼠源阿卡斑病毒(AKAV)对山羊的致病性,本研究以竹鼠源阿卡斑病毒GXLCH16-70株分别经颅内、皮下和静脉感染山羊,观察山羊临床症状、病毒血症、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和病原组织器官分布等指征。结果显示,颅内接种组山羊攻毒第4~9... 旨在观察竹鼠源阿卡斑病毒(AKAV)对山羊的致病性,本研究以竹鼠源阿卡斑病毒GXLCH16-70株分别经颅内、皮下和静脉感染山羊,观察山羊临床症状、病毒血症、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和病原组织器官分布等指征。结果显示,颅内接种组山羊攻毒第4~9天后,出现间歇性痉挛、抽搐等神经症状;皮下和静脉接种组的山羊于接毒第3~8天出现腹泻、眼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接种GXLCH16-70的所有山羊于感染第2~10天均出现病毒血症,感染第8天后均产生AKAV中和抗体,且一直持续到第21天。颅内组剖检可见大脑非化脓性脑脊髓炎,肺充血出血、脾边缘有出血点等病理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颅内组呈现为脑膜和皮质血管周围见有多层胶质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套”样结构。荧光定量RT-PCR对脑组织、脊髓等样品进行的病原检测结果显示,颅内组几乎在大脑的所有区域都检测到AKAV-S RNA片段;同时,静脉组和皮下组在部分脑组织和脊髓中也能检测到病原。结果表明,新型竹鼠源AKAV GXLCH16-70株经人工感染可导致山羊全身多器官和组织系统性病变,并且可引起山羊脑脊髓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鼠 阿卡斑病毒 山羊 致病性 颅内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竹鼠的洞穴结构及其生境利用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唐中海 彭波 +2 位作者 游章强 刘昊 石红艳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40,共5页
采用徒步不定宽样线法对片口自然保护区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的生境选择和洞穴特征进行了研究。共设置4条样线148个20m×20m样方,并对61个有中华竹鼠新鲜土堆的洞穴进行了解剖观察与测量,采用Vanderloeg和Scaiva选择指数对... 采用徒步不定宽样线法对片口自然保护区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的生境选择和洞穴特征进行了研究。共设置4条样线148个20m×20m样方,并对61个有中华竹鼠新鲜土堆的洞穴进行了解剖观察与测量,采用Vanderloeg和Scaiva选择指数对生境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洞系结构由土丘、洞口、取食道、避难所、窝及厕所组成,每个结构都与中华竹鼠的习性及生存活动相适应;中华竹鼠喜欢选择东南坡向、坡度适中(25~45°)、上层乔木郁闭度大于25%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竹子密度适中(20~40株/m2)、竹子较粗(基径大于10mm)、距水源较近且远离人为活动干扰的箭竹林中筑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口自然保护区 中华竹鼠 洞穴生境 洞道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鼠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宏 崔进 +1 位作者 刘明 黄淇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404-405,共2页
目的 研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竹鼠的组织病理学方法。方法 应用HE ,Grocotte ,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 马尔尼菲青霉菌引起竹鼠各脏器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为化脓性病变及肉芽肿性病变 ,病变轻微。结论 竹鼠为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天... 目的 研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竹鼠的组织病理学方法。方法 应用HE ,Grocotte ,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 马尔尼菲青霉菌引起竹鼠各脏器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为化脓性病变及肉芽肿性病变 ,病变轻微。结论 竹鼠为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天然储库。主要侵犯竹鼠的肺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鼠 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偏柱式减阻深松铲设计及离散元仿真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胡伟 刘大欣 +3 位作者 付明刚 周德义 吴宝广 于春生 《农业工程》 2022年第5期84-88,共5页
过大的深松阻力是限制深松作业效果及深松机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深松阻力主要由深松铲引起,因而改进其结构、减小其作业阻力将有助于节能降耗及深松作业的推广。以善于挖掘的竹鼠及蚁狮幼虫为仿生对象,应用三维扫描仪对竹鼠爪趾及蚁... 过大的深松阻力是限制深松作业效果及深松机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深松阻力主要由深松铲引起,因而改进其结构、减小其作业阻力将有助于节能降耗及深松作业的推广。以善于挖掘的竹鼠及蚁狮幼虫为仿生对象,应用三维扫描仪对竹鼠爪趾及蚁狮幼虫进行结构获取,建立竹鼠爪趾及蚁狮幼虫背部的三维曲面。应用逆向工程原理提取优异的挖掘曲线,据此建立偏柱式深松铲三维模型。以深松深度、深松铲宽度及深松铲入土角为设计目标,设计出3种仿生偏柱式深松铲,并提出一种偏柱式深松铲铲柄的设计方法。应用EDEM软件对深松阻力进行模拟可知,深松铲铲柄及铲尖的仿生设计可有效减小其深松阻力,最大可减阻12.92%。仿生偏柱式深松铲设计将为深松铲结构优化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铲 竹鼠 蚁狮 仿生 减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竹鼠与甘肃鼢鼠咀嚼肌结构和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晓晨 薛祥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85-589,共5页
为了解中华竹鼠与甘肃鼢鼠对食物选择的适应机制,对它们的咀嚼肌及相关的骨学特征作了比较解剖,并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下颌运动方式及食物加工过程的咀嚼效率。结果表明:中华竹鼠下颌咀嚼以上下和左右运动为主,这种运动方式与其下... 为了解中华竹鼠与甘肃鼢鼠对食物选择的适应机制,对它们的咀嚼肌及相关的骨学特征作了比较解剖,并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下颌运动方式及食物加工过程的咀嚼效率。结果表明:中华竹鼠下颌咀嚼以上下和左右运动为主,这种运动方式与其下颌关节窝呈卵圆形、左右侧颊齿列非平行排列及臼齿加宽等适应性结构有关;甘肃鼢鼠下颌咀嚼以水平面的前后向运动为主,该运动方式与其下颌关节窝里沟槽状、左右侧颊齿列平行排列等适应性结构有关。中华竹鼠的门齿切割效率与臼齿咀嚼效率均大于甘肃鼢鼠,暗示着前者比后者对树木的根系有着更大的破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竹鼠 甘肃鼢鼠 咀嚼肌 仓鼠科 形态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竹鼠大肠杆菌病诊断与防制 被引量:17
8
作者 曾元根 邓治邦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3期94-95,共2页
从圈养状态下的中华竹鼠中分离出一株大肠杆菌 ,通过形态观察、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及动物致病性试验 ,表明分离菌其培养特性与生化特性基本一致 ,对中华竹鼠具有很强致病力。其细菌生化特征为 O血清型。通过药敏试验 ,用庆大霉素和恩... 从圈养状态下的中华竹鼠中分离出一株大肠杆菌 ,通过形态观察、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及动物致病性试验 ,表明分离菌其培养特性与生化特性基本一致 ,对中华竹鼠具有很强致病力。其细菌生化特征为 O血清型。通过药敏试验 ,用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防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竹鼠 大肠杆菌病 诊断 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竹鼠源阿卡斑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唐海波 彭可可 +3 位作者 陈凤莲 白安斌 刘金凤 吴健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31,共5页
为了建立新型竹鼠源阿卡斑病毒RT-PCR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新型竹鼠源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AV)及其同属各病毒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设计了针对AKAV M基因片段的一对特异性引物,经优化建立AVKV的RT-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57℃退... 为了建立新型竹鼠源阿卡斑病毒RT-PCR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新型竹鼠源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AV)及其同属各病毒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设计了针对AKAV M基因片段的一对特异性引物,经优化建立AVKV的RT-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57℃退火温度条件下,于3h内可完成目的片段扩增,目的片段大小为816bp;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扩增新型竹鼠源AKAV,不能扩增竹鼠细小病毒、竹鼠圆环病毒、竹鼠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竹鼠乳酸脱氢酶增高病毒;检验敏感性高,灵敏度可达23pg。对感染发病竹鼠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特异准确,能清楚分辨发病竹鼠不同组织中病毒核酸丰度。说明建立的RT-PCR方法简单特异、灵敏度高,不仅适用于实验室鉴定,还可应用于口岸、野外等的临床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鼠 阿卡斑病毒 检测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鼠绿脓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7
10
作者 冯世文 李军 +2 位作者 曾芸 杨威 陈泽祥 《中国动物保健》 2013年第5期24-27,共4页
对广西某养殖户送检的病竹鼠进行病理剖检及细菌分离鉴定,根据发病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试验结果,确诊为绿脓杆菌感染。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分离到的绿脓杆菌细菌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 对广西某养殖户送检的病竹鼠进行病理剖检及细菌分离鉴定,根据发病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试验结果,确诊为绿脓杆菌感染。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分离到的绿脓杆菌细菌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阿奇霉素敏感;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利福平和阿莫西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鼠 绿脓杆菌 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山苗族对喀斯特山区竹鼬的认知与利用——竹鼬在石漠化灾变救治中的生态平衡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艳 李玲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4年第4期21-27,共7页
麻山地区是我国喀斯特石漠化重灾区,调查发现通过人工培植的竹类作物可以作为石漠化灾变救治的举措之一,因此如何通过优化手段,使竹类资源的供求趋于平衡,自然成了石漠化灾变区生态恢复的关键所在。通过对贵州省罗甸县木引乡的田野调查... 麻山地区是我国喀斯特石漠化重灾区,调查发现通过人工培植的竹类作物可以作为石漠化灾变救治的举措之一,因此如何通过优化手段,使竹类资源的供求趋于平衡,自然成了石漠化灾变区生态恢复的关键所在。通过对贵州省罗甸县木引乡的田野调查,发现该地苗族能够利用竹鼬的种群规模去控制竹类资源的供需平衡,从而实现生态维护与利用的完美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鼬 本土知识 生态恢复 生态平衡、石漠化、麻山苗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提取物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不同组织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利江 熊正英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27-1730,共4页
【目的】考察竹叶提取物对大鼠各组织ATPase活性及运动能力的影响,评价其在抗疲劳补剂开发应用方面的可行性,为开发新型配方的体育训练用抗疲劳补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4只Sprague-Dawley(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组:... 【目的】考察竹叶提取物对大鼠各组织ATPase活性及运动能力的影响,评价其在抗疲劳补剂开发应用方面的可行性,为开发新型配方的体育训练用抗疲劳补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4只Sprague-Dawley(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组:运动加药组、运动对照组、安静对照组。运动加药组进行大强度耐力训练和服用竹叶提取物(服用量300 mg/kg·d,连续灌服6周);运动对照组进行大强度耐力训练,但不服用竹叶提取物,而是服用等体积蒸馏水;安静对照组不进行大强度耐力训练,也不服用竹叶提取物,只服用等体积蒸馏水。6周后,测量各组SD大鼠不同组织的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及大鼠的力竭运动时间。【结果】大强度耐力训练能引起SD大鼠心脏、肝脏、肾脏、脑组织及股四头肌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下降(P<0.01),而服用竹叶提取物可有效抑制大强度耐力训练造成的ATPase活性降低,可使SD大鼠力竭运动时间延迟28.87%。【结论】竹叶提取物具有保护大鼠组织免受大强度耐力训练损伤的作用,缓解疲劳产生,提高运动能力,适于作为开发抗运动疲劳补剂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竹叶提取物 耐力训练 ATPASE活性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竹鼠养殖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军 唐朝晖 +1 位作者 周笃春 曾庆兵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通过介绍我国竹鼠养殖现状,分析了我国竹鼠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我国竹鼠养殖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竹鼠 养殖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竹鼠生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晓瑞 杨向东 李涛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1年第1期41-48,共8页
小竹鼠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部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生活于山坡稀树灌从、阔叶林,橡胶园及居民点附近。在盈江县分布于海拔300—550米地带。取食、休息、繁殖主要在洞道内。洞系由洞口、取食道,趋避道、窝及“厕所”组成。食物主要有棕... 小竹鼠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部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生活于山坡稀树灌从、阔叶林,橡胶园及居民点附近。在盈江县分布于海拔300—550米地带。取食、休息、繁殖主要在洞道内。洞系由洞口、取食道,趋避道、窝及“厕所”组成。食物主要有棕叶芦、芦竹及三叶橡胶等18种,尤喜食橡胶树主根,因而对橡胶树危宙很大。13号标本中雌7雄6。在盈江每胎2—3只,以2只为多。成年小竹鼠过独居生活,雌雄各有自己的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竹鼠 生态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片口自然保护区中华竹鼠对生境选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黄小富 李家烈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75-379,共5页
作者通过随机设置112个20m×20m的样方,采用Vanderloeg和Scaiva选择指数对四川片口自然保护区中华竹鼠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竹鼠喜欢选择东南坡、中坡位、坡度适中(25-45°)、上层乔木郁闭度大于50%的常绿落阔混交... 作者通过随机设置112个20m×20m的样方,采用Vanderloeg和Scaiva选择指数对四川片口自然保护区中华竹鼠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竹鼠喜欢选择东南坡、中坡位、坡度适中(25-45°)、上层乔木郁闭度大于50%的常绿落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采食青川箭竹,对于基径较粗(大于10mm)、密度适中(20-40株/m2)、距水源较近且远离人为活动干扰的青川箭竹林更加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竹鼠 选择指数 坡位 落叶阔叶林 自然保护区 采食 郁闭度 生境选择 基径 初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竹鼠(Rnizomys sinehsis)春季洞穴生境选择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原宝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0-107,共8页
2009年1~4月,在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对中华竹鼠洞穴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共测量了85个10 m×10 m样方13个生态因子,其中利用样方54个,未利用样方31个.运用频次分析和Mann-Whitney U检验表明:郁闭度、人为干扰距离、避风性、灌... 2009年1~4月,在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对中华竹鼠洞穴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共测量了85个10 m×10 m样方13个生态因子,其中利用样方54个,未利用样方31个.运用频次分析和Mann-Whitney U检验表明:郁闭度、人为干扰距离、避风性、灌木密度、灌木距离、食物因子和海拔对中华竹鼠洞穴生境选择存在显著影响(P<0.05);距水源距离、坡向、坡位、乔木密度、乔木距离和坡度没有影响(P>0.05).中华竹鼠选择利用郁闭度良好,避风性良好,食物因子良好,坡度为20~40°的斜坡,坡向为东坡或南坡,坡位为中坡位或上坡位,海拔大于1 800 m,乔木密度小于30株,乔木距离为2~5 m,灌木密度为1 000~5 000株,灌木距离为小于0.1 m,水源距离大于500 m,人为干扰距离大于1 000 m的生境.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62.779%,影响春季洞穴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隐蔽性因子,次要因子是水源因子、地理性因子、人为干扰因子和食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竹鼠 洞穴生境选择 元宝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动物——竹鼠的饲养管理及前景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继发 曲湘勇 《饲料博览》 2015年第6期24-27,共4页
竹鼠体大肉多,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毛皮绒厚柔软,还可以入药,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文章结合竹鼠的生物学特性、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和市场价值等方面分析了竹鼠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竹鼠 生物学特性 饲养管理 饲养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荪托盖液对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蔡美珠 唐礴 郭玉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5期497-498,共2页
目的 :观察动物灌喂新研制药竹荪托盖液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剂量掺饲小鼠 ,分大、中、小 3个剂量组喂饲小鼠 3个月 ,于停药 1d和 10d后分别将小鼠断颈采血作肝、肾功能检测 ,观察竹荪托盖液对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同时... 目的 :观察动物灌喂新研制药竹荪托盖液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剂量掺饲小鼠 ,分大、中、小 3个剂量组喂饲小鼠 3个月 ,于停药 1d和 10d后分别将小鼠断颈采血作肝、肾功能检测 ,观察竹荪托盖液对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同时作肝、肾组织切片 ,作病理组织学镜检。结果 :3个药物剂量组动物停药 1d和 10d后的肝、肾功能指标与空白组及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组织学切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长期服用竹荪托盖液对小鼠主要脏器肝、肾毒性小 ,临床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托盖液 小鼠 肝功能 肾功能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竹鼠春季洞穴生境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原宝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3-586,594,共5页
对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中华竹鼠洞穴生境特征进行分析,野外共测量了54个10 m×10 m样方的13个生态因子,并运用频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华竹鼠春季洞穴生境特征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洞穴生境的主要特征为郁闭度良好,避风性良好... 对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中华竹鼠洞穴生境特征进行分析,野外共测量了54个10 m×10 m样方的13个生态因子,并运用频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华竹鼠春季洞穴生境特征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洞穴生境的主要特征为郁闭度良好,避风性良好,坡度20°~40°的斜坡,坡向以东坡和南坡,坡位中坡位或上坡位,海拔大于1 800 m,乔木密度为小于30株/样方,乔木距离为2~5 m,灌木密度为1 000~5 000株/样方,灌木距离为小于0.1 m.水源距离大于500 m,人为干扰距离大于1 000 m,食物因子良好;主成分分析结果指出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62.779%,影响春季洞穴生境特征的主要因子为隐蔽性因子,次要因子是人为干扰因子、地理性因子、水源因子和食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竹鼠 生境特征 初步分析 元宝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改性竹炭颗粒对实验性腹泻大鼠免疫性能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建辉 刘永乐 +4 位作者 李赤翎 刘冬敏 尹欣欣 李艳 王群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7-681,共5页
旨以研究活性竹炭颗粒(MABCP)对实验性腹泻大鼠免疫性能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在大鼠饲粮中分别添加0.05,0.10,0.15%的经KOH微波活化处理的竹炭颗粒,对模型大鼠进行为期一周的饲养试验。研究发现:经KOH微波活化的竹炭颗粒,比表面积与吸... 旨以研究活性竹炭颗粒(MABCP)对实验性腹泻大鼠免疫性能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在大鼠饲粮中分别添加0.05,0.10,0.15%的经KOH微波活化处理的竹炭颗粒,对模型大鼠进行为期一周的饲养试验。研究发现:经KOH微波活化的竹炭颗粒,比表面积与吸附性能大幅增强,其能显著降低腹泻大鼠稀便率(P<0.05),有效增加胸腺和脾脏指数(P<0.05);显著提高腹泻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P<0.05),但对消化酶如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肠道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NADH脱氢酶、H+-ATP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MDA生成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表明MABCP可提高体积免疫性能,改善小肠吸收功能,减少肠道自由基生成,有效维持或改善细胞氧化磷酸化水平,其中以低剂量添加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改性竹炭颗粒 大鼠 免疫性能 消化吸收功能 细胞氧化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