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atractylenolide Ⅲ on zearalenone-induced Snail1-mediate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porcine intestinal epithelium
1
作者 Na Yeon Kim Myoung Ok Kim +4 位作者 Sangsu Shin Woo‑Sung Kwon Bomi Kim Joon Yeop Lee Sang In Le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2081-2092,共12页
Background The intestinal epithelium performs essenti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s,such as nutrient absorption,and acts as a barrier to prevent the entry of harmful substances.Mycotoxins are prevalent contaminants found ... Background The intestinal epithelium performs essenti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s,such as nutrient absorption,and acts as a barrier to prevent the entry of harmful substances.Mycotoxins are prevalent contaminants found in ani-mal feed that exert harmful effects on the health of livestock.Zearalenone(ZEA)is produced by the Fusarium genus and induces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and disrupts the health and immune system of animals.Here,we evaluate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that regulate the effects of ZEA on the porcine intestinal epithelium.Results Treatment of IPEC-J2 cells with ZEA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and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Snai1 and Vimentin,which induced Snail1-mediated 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In addition,ZEA induces Snail-mediated EMT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TGF-βsignaling.The treatment of IPEC-J2 cells with atractyle-nolideⅢ,which were exposed to ZEA,alleviated EMT.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ZEA toxicity in porcine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and ways to mitigate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actylenolide III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PEC-J2 cells SNAIL TGF-beta signaling ZEARALEN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国产SA-508-Ⅲ-1钢环境影响疲劳试验研究和预测模型开发
2
作者 沈睿 刘畅 +1 位作者 唐力晨 王秉熙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9,共9页
对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设备用国产SA-508 Gr.3 Cl.1低合金钢(简称SA-508-Ⅲ-1钢)进行室温和320℃空气环境,以及模拟压水堆一回路水环境下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获得国产SA-508-Ⅲ-1钢在空气环境下的疲劳寿命最佳拟合曲线(平均曲线)。在此... 对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设备用国产SA-508 Gr.3 Cl.1低合金钢(简称SA-508-Ⅲ-1钢)进行室温和320℃空气环境,以及模拟压水堆一回路水环境下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获得国产SA-508-Ⅲ-1钢在空气环境下的疲劳寿命最佳拟合曲线(平均曲线)。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国产SA-508-Ⅲ-1钢在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水环境下疲劳性能的应变速率、温度和溶解氧含量等参数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获得各影响参数的影响函数方程。基于获得的各影响参数的函数方程,建立国产SA-508-Ⅲ-1钢的环境影响疲劳修正因子F_(en)预测模型。本文获得的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水环境下国产SA-508-Ⅲ-1钢的疲劳寿命都位于95%置信度限值(10^(±2σ))范围内,验证了本文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同时,本文获得的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水环境下国产SA-508-Ⅲ-1钢的疲劳寿命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模型所预测的寿命相比,也都位于95%置信度限值(10^(±2σ))范围内,说明ANL模型可用于国产SA-508-Ⅲ-1钢的疲劳寿命预测。本文获得的国产SA-508-Ⅲ-1钢的环境影响疲劳预测模型与ANL模型相比,更适用于国产SA-508-Ⅲ-1钢的寿命预测,为国内第3代核电厂一回路设备考虑压水堆一回路水环境影响的疲劳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核电厂 SA-508--1钢 环境影响疲劳 F_(en)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西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合并勃起功能障碍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3
作者 王斌 林浩成 +2 位作者 焦拥政 贾金铭 马卫国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1-68,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信息检索系统、读秀学术搜索系统与超星电子图书信息检索系统、...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信息检索系统、读秀学术搜索系统与超星电子图书信息检索系统、方正Apabi电子图书等数据库,英文数据库包括Google学术搜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Scopus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4月符合条件的中英文文献,并依据Cochrane Handbook要求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16篇,其中复方玄驹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组742例,西药治疗组7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常规西药对于Ⅲ型前列腺炎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西药组(MD=6.19, 95%CI:4.63~8.28,P<0.01),对于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单纯西药治疗组优于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组(MD=-1.94, 95%CI:-2.47~-1.40,P<0.01),对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表(NIH-CPSI)评分单纯西药治疗组优于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组(MD=-3.92, 95%CI:-4.94~-2.91,P<0.01),对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方面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组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MD=2.90, 95%CI:0.90~4.89,P=0.004),不良反应方面,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常规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组没有统计学差异(MD=0.03, 95%CI:-0.01~0.08,P=0.12),对于结果的有效率进行发表偏倚性分析,发现该漏斗图左右两侧不完全对称,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性。结论:复方玄驹胶囊联合西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合并勃起功能障碍,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勃起功能,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及NIH-CPSI评分不及西药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玄驹胶囊 型前列腺炎 勃起功能障碍 META分析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细胞数量不足的甲状腺BethesdaⅠ/Ⅲ类结节恶性风险评估及原因分析
4
作者 虞红珍 李明 +5 位作者 解翔 蓝晓锋 徐天宇 黄山 王弦 冯振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 探讨仅因滤泡细胞数量不足产生的甲状腺BethesdaⅠ、Ⅲ类诊断的发生率、恶性风险度(risk of malignancy, ROM);并从超声与组织结构角度分析其细胞量不足与结节结构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 目的 探讨仅因滤泡细胞数量不足产生的甲状腺BethesdaⅠ、Ⅲ类诊断的发生率、恶性风险度(risk of malignancy, ROM);并从超声与组织结构角度分析其细胞量不足与结节结构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临床资料,复阅仅因滤泡细胞数量不足的BethesdaⅠ/Ⅲ类结节纳入分析,以BRAF V600E(+)或术后病理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为恶性标准,统计此二类诊断的发生率、ROM值;并配对细胞量充足的BethesdaⅡ/Ⅵ类结节作为对照组资料,对比分析两组超声特征及病理组织图像。结果 甲状腺结节BethesdaⅠ/Ⅲ类病例数、发生率及ROM值分别为39/160、3.3%/13.5%、38.5%/59.4%。其中C-TIRADS≥4b结节发生率、ROM值(22.4%、67.6%)均高于C-TIRADS≤4a类结节(12.7%、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与细胞量充足的BethesdaⅡ/Ⅵ类结节相比,BethesdaⅠ/Ⅲ类结节与结节过小(最大径<5 mm)、垂直位生长(纵横比≥1)及乏血供(无或少血流信号)呈显著相关性(r=0.131、-0.230、0.237,P=0.008、<0.001、<0.001);与病理组织结构的间质弥漫显著纤维化、实质/间质构成比低(约1∶1)显著相关性(r=-0.269、-0.396,P=0.019、<0.001)。结论 甲状腺BethesdaⅠ/Ⅲ类结节ROM值高,BRAF V600E检测是有效的补充辅助诊断工具;当结节过小、垂直位生长、乏血供更易出现细胞量不足的BethesdaⅠ/Ⅲ类诊断,推测与病理组织结构的间质弥漫显著纤维化而实质/间质构成比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细胞数量不足 恶性风险度 BethesdaⅠ/类诊断 C-TIRADS BRAF V600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不同方法合成稀土铕(Ⅲ)有机配合物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李承志 《化工设计通讯》 2025年第2期24-26,共3页
对用溶液法、超声分散法、研磨法三种不同的方法合成的均苯四甲酸铕(Ⅲ)配合物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了不同前驱配体对配合物生成时间和发光强度的影响。分别用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来表征均苯四甲酸铕(Ⅲ)配合物。通过IR光谱推测了其配位... 对用溶液法、超声分散法、研磨法三种不同的方法合成的均苯四甲酸铕(Ⅲ)配合物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了不同前驱配体对配合物生成时间和发光强度的影响。分别用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来表征均苯四甲酸铕(Ⅲ)配合物。通过IR光谱推测了其配位情况。荧光光谱数据表明,超声分散法所合成的均苯四甲酸铕(Ⅲ)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发光 超声分散 研磨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基双酚FeⅢ配合物催化环状酸酐和环氧化物聚合制备聚酯
6
作者 宋昭峥 李思漩 +4 位作者 李晓双 李鹏 胡君航 戴鑫 蒋庆哲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为解铁系配合物中心金属电子环境和空间结构对催化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改变胺基桥联垂臂结构和苯酚取代基,合成一系列以胺基双酚为骨架的FeⅢ配合物,同时考察以胺基双酚FeⅢ配合物为催化剂,双(三苯基膦)氯化胺等物质为助催化剂组成二元... 为解铁系配合物中心金属电子环境和空间结构对催化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改变胺基桥联垂臂结构和苯酚取代基,合成一系列以胺基双酚为骨架的FeⅢ配合物,同时考察以胺基双酚FeⅢ配合物为催化剂,双(三苯基膦)氯化胺等物质为助催化剂组成二元催化体系催化环状酸酐和环氧化物聚合反应,分析其反应机制。结果表明:胺基桥联垂臂结构为丁基时,胺基双酚FeⅢ配合物展现出较好的催化邻苯二甲酸酐和环氧环己烷聚合性能,在110℃无溶剂下,转化频率可达到750 h-1,聚酯单元物质的量分数为98%,且对于不同种类环状酸酐和环氧化物聚合展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反应速率和单体浓度呈一级动力学反应,E a为110.21 kJ/mol;二元催化体系为分子间链引发,由于羧酸阴离子存在,抑制了配合物分子内的链引发环节,聚合产物中n(poly)较高,PA活化插入速度较快,CHO开环速度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酸酐 环氧化物 聚合 胺基双酚 铁系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tubulinⅢ和CD34在非黏液型肺腺癌早期浸润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崔艳梅 王晓江 +5 位作者 朱蕙芳 宋可依 俞林颢 雷曦 胡丹 刘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探讨β-tubulinⅢ和CD34在非黏液型肺腺癌早期浸润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51例,原位腺癌(AIS)134例,微小浸润性腺癌(MIA)403例以及浸润性腺癌(IA)540例组织中β-tubulinⅢ和CD3... 目的探讨β-tubulinⅢ和CD34在非黏液型肺腺癌早期浸润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51例,原位腺癌(AIS)134例,微小浸润性腺癌(MIA)403例以及浸润性腺癌(IA)540例组织中β-tubulinⅢ和CD34表达差异。结果β-tubulinⅢ在正常肺组织及肺腺癌前体病变(AAH、AIS)中均为阴性表达,在MIA和IA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1%和77.4%,β-tubulinⅢ在各组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AAH、AIS与MIA的鉴别诊断中,β-tubulinⅢ阳性表达诊断MIA的特异性为100%,灵敏度为47.1%。CD34在正常肺组织、AAH和AIS中,肺泡壁毛细血管及基膜呈阳性,勾勒出肺泡壁的基本结构,肺泡结构完整;在MIA的浸润灶及IA中,肺泡壁破坏,CD34染色呈“迷宫”样结构,浸润性腺体周围CD34染色不连续或消失。结论在非黏液型肺腺癌与前体病变中,β-tubulinⅢ表达具有显著差异,且CD34染色模式不同,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肺腺癌早期浸润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β-tubulin CD34 免疫组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添加液ⅢM悬浮的血小板保存期质量的研究
8
作者 刘宇健 游冉冉 +2 位作者 林绮文 何博 聂咏梅 《中国输血杂志》 2025年第3期408-414,共7页
目的 采用血小板添加液ⅢM作为介质悬浮浓缩血小板,检测不同保存期血小板的质量,并探究保存浓缩血小板的介质中血小板添加液ⅢM与血浆的合适比例。方法 采用带有血小板保存袋的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采集健康无偿献血者全血,用富浆法制备... 目的 采用血小板添加液ⅢM作为介质悬浮浓缩血小板,检测不同保存期血小板的质量,并探究保存浓缩血小板的介质中血小板添加液ⅢM与血浆的合适比例。方法 采用带有血小板保存袋的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采集健康无偿献血者全血,用富浆法制备收集浓缩血小板,容量约50 mL,每袋所含血小板≥4.0×10~(10)个。分别采用不同比例的血小板添加液ⅢM与血浆组成的介质来悬浮血小板。根据悬浮血小板的介质中血小板添加液ⅢM∶血浆体积比的不同,将血小板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血浆介质悬浮血小板)、试验1组(采用血小板添加液ⅢM∶血浆体积比为6.5∶3.5的介质悬浮血小板)和试验2组(低血浆组,采用血小板添加液ⅢM∶血浆体积比为9∶1的介质悬浮血小板),每组标本量为50例。将不同介质悬浮的3组血小板置于(22±2)℃振荡保存,分别在保存期d1、3、5、7采用无菌接驳取样5 mL,检测血小板计数、pH值、乳酸脱氢酶、CD62P阳性率及Annexin V阳性率。应用SPSS24.0统计软件分析上述检测所得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用Bonferroni法,比较3组参数的差异。结果 随保存时间延长,3组血小板计数均下降、Annexin V阳性率均升高,3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3组pH值下降,在d1、3、5、7分别为7.44±0.13 vs 7.44±0.14 vs 7.41±0.11、7.31±0.68 vs 7.43±0.23 vs 7.22±0.12、7.30±0.15 vs 7.42±0.14 vs 7.17±0.12、7.29±0.33 vs 7.26±0.18 vs 7.04±0.12,对照组和试验1组pH值下降幅度小,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试验2组在d5、7下降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乳酸脱氢酶均升高(mmol/L),在d1、3、5、7分别为169.62±99.33 vs 105.80±150.71 vs 77.14±105.38、225.10±112.86 vs 116.00±72.77 vs 94.42±88.74、249.42±79.55 vs 119.00±53.51 vs 118.35±80.39、253.34±86.95 vs 147.71±90.71 vs 124.68±128.6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1组升高幅度最小;3组CD62P阳性率升高(%),在d1、3、5、7分别为26.22±11.74 vs 23.48±12.48 vs 40.49±11.86、41.29±8.36 vs 33.53±25.64 vs 50.42±22.36、59.59±10.13 vs 36.39±23.1 vs 50.94±20.50、72.92±15.44 vs 55.54±23.65 vs 61.89±18.8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阳性率升高幅度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积比为6.5∶3.5的血小板添加液ⅢM∶血浆介质在血小板体外保存期维持血小板质量优于传统血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保存液M 血小板质量 CD62P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对D2术后HER2阳性Ⅲ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汤志谋 汤志宇 江晓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1期172-174,共3页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2/3患者处于进展期,预后较差。传统化学药物治疗有限。曲妥珠单抗能延长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获益引起人们对HER2阳性胃癌辅助治疗的探索。TOXAG研究显示出曲...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2/3患者处于进展期,预后较差。传统化学药物治疗有限。曲妥珠单抗能延长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获益引起人们对HER2阳性胃癌辅助治疗的探索。TOXAG研究显示出曲妥珠单抗在胃癌辅助治疗中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但它没有确定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胃癌辅助治疗中的确切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胃癌D2术后 HER2阳性 曲妥珠单抗 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olvement of mitochondrial apoptotic pathway and MAPKs/NF-κB inflammatory pathway in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atractylenolide Ⅲ in corticosterone-induced PC12 cells 被引量:10
10
作者 GONG Wen-Xia ZHOU Yu-Zhi +1 位作者 QIN Xue-Mei DU Guan-Hua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264-274,共11页
Atractylenolide Ⅲ(ATL-Ⅲ), a sesquiterpene compound isolated from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has revealed a number of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anti-inflammatory, anti-cancer activity, and neuropr... Atractylenolide Ⅲ(ATL-Ⅲ), a sesquiterpene compound isolated from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has revealed a number of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anti-inflammatory, anti-cancer activity, and neuroprotective effect.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cytoprotective efficiency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ATL-Ⅲ on corticosterone injured rat phaeochromocytoma(PC12) cells.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TL-Ⅲ increases cell viability and reduces the release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TL-Ⅲ protects PC12 cells from corticosterone-induced injury by inhibiting the intracellular Ca^(2+) overloading, inhibiting the mitochondrial apoptotic pathway and modulating the MAPK/NF-κB inflammatory pathway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novel insight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by which ATL-Ⅲ protected the PC12 cells against corticosterone-induced injury for the first time. Our results provide the evidence that ATL-Ⅲ may serve as a therapeutic agent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ESSION atractylenolide CORTICOSTERONE Apoptosis MAPKS NF-ΚB
原文传递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Ⅲ期NSCLC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汤少鹏 周晓蕾 陈家令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 分析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挑选NSCLCⅢ期患者共82例,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41例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41例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3周为1个疗... 目的 分析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挑选NSCLCⅢ期患者共82例,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41例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41例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3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较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2组全血CD4^(+)/CD8^(+)、CD4^(+)水平降低,但研究组更高(P<0.05)。2组患者血清里的角质蛋白21-1(CYE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癌胚抗原(CEA)水平相较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全部出现了下降情况,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结合卡瑞利珠单抗在Ⅲ期NSCLC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增加治疗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治疗 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fordⅢ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12
作者 郝信 王恒哲 +1 位作者 张云鹏 裴晓东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78-82,共5页
目的:观察OxfordⅢ单髁置换术(UKA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包头市第四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6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 目的:观察OxfordⅢ单髁置换术(UKA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包头市第四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6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行UKA术治疗,对照组行TKA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比较两组股骨-胫骨角(FTA)与膝关节活动度(ROM),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其疼痛与膝关节功能,并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FTA、ROM、VAS评分、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FTA、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ROM、HSS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持续疼痛、假体脱落、关节僵硬、外侧间室骨关节炎等并发症总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30.30%)(P<0.05)。结论:与TKA治疗比较,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更具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优势,更改善患者股骨-胫骨角、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Oxford单髁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P507树脂对La(Ⅲ)和Zn(Ⅱ)的吸附行为研究
13
作者 刘帅峰 刘培 +5 位作者 来鹏飞 黄龙 郭浩然 冯伟航 聂华平 张小林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采用萃淋树脂吸附法提纯稀土时,稀土与非稀土杂质之间深度分离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该问题,采用静态法研究了CL-P507树脂对La^(3+)和Zn^(2+)的吸附规律,考察了吸附时间、料液pH、温度对CL-P507树脂吸附Zn^(2+)和La^(3+)的影响,分析了Zn^(... 采用萃淋树脂吸附法提纯稀土时,稀土与非稀土杂质之间深度分离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该问题,采用静态法研究了CL-P507树脂对La^(3+)和Zn^(2+)的吸附规律,考察了吸附时间、料液pH、温度对CL-P507树脂吸附Zn^(2+)和La^(3+)的影响,分析了Zn^(2+)和La^(3+)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探讨了Zn^(2+)和La^(3+)在吸附过程的分离迁移规律。结果表明:CL-P507树脂的磷酸功能基中的H^(+)会参与吸附反应,当料液pH=4.0、La^(3+)和Zn^(2+)吸附时间分别为8、15 min时均可达到吸附平衡,静态平衡吸附量分别达0.0989、0.1534 mmol/g;CL-P507树脂对La^(3+)、Zn^(2+)的吸附反应均为吸热过程,且均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受化学反应控制。研究结果可为稀土与非稀土杂质的深度分离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P507树脂 吸附 稀土 La() Zn(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溶液中Mn(Ⅱ)/Mn(Ⅲ)电对的电化学氧化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赵艳茹 陈志萍 +3 位作者 杨晓峰 王高 朱鹏强 张玉莹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6-391,共6页
Mn(Ⅱ)/Mn(Ⅲ)反应在化学发光检测、有机合成以及液流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动力学特性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本研究采用计时电量法测定硫酸溶液中不同温度不同阶跃电位下Mn(Ⅱ)氧化为Mn(Ⅲ)的标准反应速率常数k0(4.67... Mn(Ⅱ)/Mn(Ⅲ)反应在化学发光检测、有机合成以及液流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动力学特性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本研究采用计时电量法测定硫酸溶液中不同温度不同阶跃电位下Mn(Ⅱ)氧化为Mn(Ⅲ)的标准反应速率常数k0(4.67×10^(-5)m·s^(-1)-7.712×10^(-5)m·s^(-1)),并进一步求得表观活化能(20.84 kJ·mol^(-1))。此研究不仅为Mn(Ⅱ)/Mn(Ⅲ)电对及类似反应的电化学氧化动力学提供了新的方法,还为Mn(Ⅲ)的可控制备积累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Ⅱ)/Mn() 计时电量法 扩散系数 反应速率常数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Ⅲ类高角开牙合拔除下颌磨牙正畸治疗1例
15
作者 武川清 余兵 +2 位作者 张湘宜 任娅岚 刘亚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该文介绍1例成人骨性Ⅲ类高角开[牙合]病例,通过拔除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并竖直第三磨牙,解除开,建立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及磨牙良好的尖窝咬合关系。
关键词 骨性类错[牙合] 高角 开[牙合] 拔除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质对电絮凝体系中As(Ⅲ)氧化去除的影响机制
16
作者 赵凤怡 童曼 +1 位作者 张娜 蔡其正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4-255,共12页
电絮凝技术可以通过二价铁[Fe(Ⅱ)]的氧化沉淀机制高效氧化去除地下水中的As(Ⅲ)。天然有机质(NOM)广泛存在于高砷地下水中,可能通过络合、电子穿梭、竞争吸附位点等多种途径影响Fe(Ⅱ)的氧化沉淀,但目前天然有机质对电絮凝体系中As(Ⅲ... 电絮凝技术可以通过二价铁[Fe(Ⅱ)]的氧化沉淀机制高效氧化去除地下水中的As(Ⅲ)。天然有机质(NOM)广泛存在于高砷地下水中,可能通过络合、电子穿梭、竞争吸附位点等多种途径影响Fe(Ⅱ)的氧化沉淀,但目前天然有机质对电絮凝体系中As(Ⅲ)氧化去除的影响规律和机制尚不清楚。以腐殖酸(humic acid,HA)作为天然有机质的代表,研究了腐殖质对电絮凝体系中As(Ⅲ)氧化去除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1)HA可以促进电絮凝体系中Fe(Ⅱ)的氧化沉淀和As(Ⅲ)的氧化去除,且HA浓度越高,促进效果越显著;(2)在不同pH值(6.0、6.5、7.0、7.5)以及不同电解质环境下,HA对Fe(Ⅱ)氧化沉淀和As(Ⅲ)氧化去除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pH值越低HA促进As(Ⅲ)氧化去除的效果越显著,在Na2SiO3电解质环境下HA对As(Ⅲ)的氧化去除作用最为显著;(3)HA促进电絮凝体系中As(Ⅲ)氧化去除的机制是通过加速水相Fe(Ⅱ)的氧化促进Fe的沉淀,从而使Fe(Ⅱ)的氧化沉淀过程主导As(Ⅲ)的氧化和去除。研究结果可为高砷地下水修复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地下水修复 电絮凝技术 天然有机质(NOM) Fe(Ⅱ)的氧化沉淀 As()的氧化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Ⅲ型分泌系统vscH基因生物学功能分析
17
作者 田珅 李婉君 +5 位作者 曹钰莹 许立慧 任建鸾 汤芳 戴建君 薛峰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5,共9页
副溶血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作为该菌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在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vscH位于T3SS1基因座中,功能未知。为探究vscH基因的生物学功能,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在副溶... 副溶血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作为该菌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在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vscH位于T3SS1基因座中,功能未知。为探究vscH基因的生物学功能,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在副溶血弧菌POR-1菌株的基础上构建vscH缺失株ΔvscH及回补株CΔvscH,比较各菌株在生物被膜形成、细胞毒性等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应用Western blot检测T3SS1效应蛋白的分泌量及其在HeLa细胞中易位量;通过GST-Pull Down试验鉴定与VscH相互作用的T3SS1相关蛋白。结果:与POR-1菌株相比,缺失株ΔvscH在生长性能上无明显差异,但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下降,同时对HeLa细胞和CaCo-2细胞的毒性作用明显下降;vscH基因的缺失使效应蛋白VopR、VopS和胞外针结构蛋白VscI的分泌显著减少,同时使VopR和VopS在HeLa细胞内易位量显著下降;GST-Pull Down试验发现VscH与一种位于T3SS1的ATP酶VscN存在相互作用。本研究表明,vscH基因影响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形成,参与T3SS1介导的毒性作用,同时对T3SS1效应蛋白的分泌和易位发挥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型分泌系统 vscH 分泌 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NSGA-Ⅲ的联邦学习进化多目标优化算法
18
作者 胡康琦 马武彬 +2 位作者 戴超凡 吴亚辉 周浩浩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60,共9页
联邦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机器学习方法,可以在不共享原始数据的前提下训练模型。当前,联邦学习方法存在针对模型准确率最优化、通信成本最优化、参与者性能分布均衡等多个目标同时优化难的问题,难以做到多目标的同步均衡。针对该问题... 联邦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机器学习方法,可以在不共享原始数据的前提下训练模型。当前,联邦学习方法存在针对模型准确率最优化、通信成本最优化、参与者性能分布均衡等多个目标同时优化难的问题,难以做到多目标的同步均衡。针对该问题,提出联邦学习四目标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将全局模型错误率、模型准确率分布方差、通信成本、数据成本作为优化目标,构建优化模型。同时,针对该模型的求解搜索空间大,传统NSGA-Ⅲ算法难以寻优的问题,提出基于佳点集初始化策略的改进NSGA-Ⅲ联邦学习多目标优化算法GPNSGA-Ⅲ(Good Point Set Initialization NSGA-Ⅲ),以求取Pareto最优解。该算法通过佳点集初始化策略将有限的初始化种群以均匀的方式分布在目标求解空间中,相较于原始算法,使第一代解最大限度地接近最优值,提升寻优能力。实验结果证明,GPNSGA-Ⅲ算法得到的Pareto解的超体积值相较于NSGA-Ⅲ算法平均提升107%;Spacing值相较于NSGA-Ⅲ算法平均下降32.3%;对比其他多目标优化算法,GPNSGA-Ⅲ算法能在保证模型准确率的情况下,更有效地实现模型分布方差、通信成本和数据成本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多目标寻优 佳点集 NSGA-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荷载下充填层性能对CRTS Ⅲ型板式轨道塑性损伤的影响
19
作者 项阳 杨怀志 +4 位作者 于连山 张国红 王勇 马昆林 揣贾林鸿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0-601,共12页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 SCC)浇筑的充填层是CRTS Ⅲ型板式轨道的核心部件,在较大正温度梯度荷载下,充填层易出现塑性损伤,从而导致轨道结构产生病害。为探究充填层性能对板式轨道塑性损伤的影响,分别制作了高、中、低...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 SCC)浇筑的充填层是CRTS Ⅲ型板式轨道的核心部件,在较大正温度梯度荷载下,充填层易出现塑性损伤,从而导致轨道结构产生病害。为探究充填层性能对板式轨道塑性损伤的影响,分别制作了高、中、低3组弹性模量的SCC试件,测试并拟合了每组SCC本构曲线,推导了CDP参数,导入ABAQUS软件对应建立了不同充填层性能的轨道结构塑性损伤有限元模型,计算了不同温度荷载下,轨道结构的应力、位移及塑性损伤变化情况,分析了充填层力学性能对板式轨道塑性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温度梯度荷载工况下,充填层更易发生塑性损伤且损伤发展速度较快,该工况下充填层主要发生受拉损伤,损伤位置从充填层凸台上方最先出现;随着温度上升,板角也出现损伤,凸台上方的损伤向整个充填层扩展。在整体升温与温度梯度组合荷载下,轨道结构温度变化相对均匀,采用低弹性模量的充填层,可以显著延迟充填层塑性损伤的发生时间,有效降低损伤发展速度,使充填层以受压损伤为主,损伤位置主要从板角出现且仅在板角区域发展。因此,在极端气候地区应监测轨道结构温度,同时降低充填层弹性模量从而减轻轨道结构损伤,并可将塑性损伤控制在板角区域,利于轨道的检修及养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型板式轨道 充填层 塑性损伤 荷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Ⅳ期牙周炎的临床诊治决策进展
20
作者 陈旭 李璐 +2 位作者 王晓茜 王天尧 徐艳 《口腔医学》 2025年第1期13-17,共5页
2018年,美国牙周病学会和欧洲牙周病学联盟共同发布了牙周病与植体周病国际新分类相关共识,将牙周炎分为Ⅰ~Ⅳ期。其中,Ⅲ/Ⅳ期牙周炎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的重点和难点。制定规范的牙周炎临床诊疗决策有助于Ⅲ/Ⅳ期牙周炎患者更好地控制... 2018年,美国牙周病学会和欧洲牙周病学联盟共同发布了牙周病与植体周病国际新分类相关共识,将牙周炎分为Ⅰ~Ⅳ期。其中,Ⅲ/Ⅳ期牙周炎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的重点和难点。制定规范的牙周炎临床诊疗决策有助于Ⅲ/Ⅳ期牙周炎患者更好地控制菌斑、维持牙周健康状态、恢复咀嚼功能和美观。本文基于欧洲牙周病学联盟发布的Ⅰ~Ⅲ期与Ⅳ期牙周炎治疗的S3级临床指南,结合2018年牙周病与植体周病国际新分类及2017年我国重度牙周炎诊断标准的专家共识,对Ⅲ/Ⅳ期牙周炎(重度牙周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期牙周炎 重度牙周炎 诊疗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