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咀嚼片的稳定性试验
1
作者 白莉霞 刘希望 +5 位作者 杨亚军 李世宏 秦哲 葛闻博 许笑 李剑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58,共5页
考察不同因素对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 AEE)咀嚼片稳定性的影响,为制剂临床应用、贮存及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按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 考察不同因素对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 AEE)咀嚼片稳定性的影响,为制剂临床应用、贮存及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按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AEE咀嚼片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外观性状、重量差异、脆碎度、有关物质含量及溶出度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关物质和主成分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度。结果显示,影响因素试验及加速试验条件下,AEE咀嚼片的各项考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长期试验中除AEE咀嚼片的含量与溶出度随时间延长有所降低,但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表明AEE咀嚼片制备工艺可靠,24个月内稳定性良好,建议包装应密闭,宜置于干燥阴凉处存放,以保证产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 咀嚼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剑勇 王棋文 +6 位作者 于远光 杨亚军 牛建荣 周旭正 张继瑜 魏小娟 李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阿司匹林0.2g.kg-1组、丁香酚0.18 g.kg-1组、AEE 0.18和0.36 g.kg-1组小鼠按体重ig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3 d。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阿司匹林0.2g.kg-1组、丁香酚0.18 g.kg-1组、AEE 0.18和0.36 g.kg-1组小鼠按体重ig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3 d。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模型及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AEE的抗炎作用,并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足爪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模型组肿胀度为(7.0±1.2)mg,阿司匹林、丁香酚、AEE 0.18和0.36 g.kg-1明显抑制耳肿胀度,肿胀度分别为3.9±1.2,4.7±1.9,3.9±1.9和(3.8±1.1)mg(P<0.05,P<0.01)。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伊文思蓝的渗出(A590 nm)为0.56±0.11,阿司匹林、丁香酚、AEE 0.18和0.36 g.kg-1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均降低,伊文思蓝的渗出(A590 nm)分别为0.29±0.15,0.34±0.12和0.35±0.18(P<0.05,P<0.01)。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肉芽肿增生(12.5±2.4)mg,阿司匹林、丁香酚、AEE 0.18和0.36 g.kg-1组明显降低,分别为7.0±2.1,9.0±1.7,9.9±1.4和(8.8±1.8)mg(P<0.01);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实验结果表明,AEE 0.18 g.kg-1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炎小鼠足跖肿胀(P<0.05),降低致炎足组织中PGE2,5-HT和血清NO含量,作用与阿司匹林和丁香酚较强或相当。结论 AEE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与阿司匹林和丁香酚作用相当;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丁香酚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高效解热作用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5
3
作者 叶得河 于远光 +6 位作者 李剑勇 杨亚军 张继瑜 周旭正 牛建荣 魏小娟 李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解热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c给予Wistar大鼠15%酵母混悬液10 ml.kg-1制备发热模型。体温升高>0.8℃的大鼠按分组分别ig给予阿司匹林0.27g.kg-1、丁香酚0.24 g.kg-1、AEE 0.32,0.48,0.65 g.kg-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解热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c给予Wistar大鼠15%酵母混悬液10 ml.kg-1制备发热模型。体温升高>0.8℃的大鼠按分组分别ig给予阿司匹林0.27g.kg-1、丁香酚0.24 g.kg-1、AEE 0.32,0.48,0.65 g.kg-1观察给药后2 h4,h和6 h后大鼠体温,6 h后采血取脑,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致热大鼠腹中隔区及血浆中精氨加压素(AVP)的含量和下丘脑中及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结果与发热模型组2 h和6 h自然降温相比较,ig给予AEE 0.32,0.48和0.65 g.kg-1、阿司匹林0.27 g.kg-1、丁香酚0.24 g.kg-1后2 h,大鼠体温分别降温-1.2±0.28,-1.14±0.35,-2.09±0.45,-2.19±0.32(,-0.94±0.42)℃;6 h后分别降温-1.32±0.34,-1.45±0.41,-2.49±0.49,-1.78±0.51(,-1.21±0.29)℃,差异显著(P<0.05)。比较同组药后6 h与2 h的降温作用发现,阿司匹林解热药效作用下降较快,差异显著(P<0.05);丁香酚药效作用时间较为持久,但无增加或下降差异;AEE0.65 g.kg-1药效快速持久,降温作用增加,差异显著(P<0.05)。药后6 h,AEE0.65g.kg-1解热降温作用明显强于阿司匹林和丁香酚,差异极显著(P<0.01)。发热模型组中下丘脑及血浆中cAMP的含量与腹中隔区、血浆中AV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高。与发热模型组相比,AEE 0.32,0.48和0.65g.kg-1组、阿司匹林0.27 g.kg-1组、丁香酚0.24 g.kg-1组中腹中隔区中AVP含量明显下降,而血浆中AVP含量明显升高,下丘脑中cAMP的含量明显降低,血浆中cAMP的含量变化不明。结论 AEE的解热作用药效快速持久,明显优于阿司匹林与丁香酚,其解热机制可能通过改变下丘脑中cAMP的含量和腹中隔区、血浆中AVP含量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 镇痛药 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对大鼠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晓乐 孔晓军 +4 位作者 马宁 杨亚军 刘希望 申栋帅 李剑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78-2184,共7页
试验旨在评价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了解AEE毒性特点及可能的毒性靶器官,并全面地分析大鼠的致死原因。试验按照改良寇氏法进行,预试验选取50只大鼠,雌雄各半,分为5组,测定绝对致死量(LD100)和... 试验旨在评价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了解AEE毒性特点及可能的毒性靶器官,并全面地分析大鼠的致死原因。试验按照改良寇氏法进行,预试验选取50只大鼠,雌雄各半,分为5组,测定绝对致死量(LD100)和最大非致死量(LD0)。根据预试验结果,将80只健康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平均分为7个药物组(剂量分别为2.62、3.25、4.03、5.00、6.20、7.69和9.53g/kg)和1个对照组(给予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进行正式试验。灌胃给药,观察并记录大鼠给药后的临床症状及体重变化。给药14d后,统计各剂量组大鼠的死亡时间及总死亡数,并计算AEE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可信限。同时对死亡大鼠及时进行剖检,将具有病变的组织用10%的甲醛溶液固定,以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AEE对大鼠口服的LD50是5.95g/kg,且LD50的95%可信限为5.30~6.68g/kg。对大鼠的死亡时间进行分析可得出,当口服AEE的剂量大于4.03g/kg时,其死亡时间主要集中在染毒后的48~96h内。大鼠染毒后3d内,体重呈下降趋势,常规饲养第5天开始,大鼠体重可逐渐恢复。病理学检查分析发现,AEE的剂量在5.00g/kg以上时,对大鼠的肝脏、肾脏和胃肠道有明显损伤。根据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WHO)可知,AEE为实际无毒化合物,AEE对大鼠毒性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肾脏和胃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 急性毒性 灌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消热清的镇痛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剑勇 于远光 +7 位作者 王棋文 杨亚军 魏小娟 周旭正 牛建荣 李冰 张继瑜 叶得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24,共5页
为了研究炎消热清(AEE)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考察AEE的镇痛效果,并观察热刺激下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C)、氟哌啶醇(Hal)、L-色氨酸(L-Trp)、赛庚啶(CYP)等药物对AEE镇痛作用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 为了研究炎消热清(AEE)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考察AEE的镇痛效果,并观察热刺激下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C)、氟哌啶醇(Hal)、L-色氨酸(L-Trp)、赛庚啶(CYP)等药物对AEE镇痛作用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热刺激所致疼痛小鼠全脑中的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表明,AEE可明显减少醋酸扭体试验中小鼠的扭体次数,降低热刺激小鼠疼痛反应;可显著降低热刺激所致疼痛小鼠全脑中PGE2的含量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痛觉的敏感度,与氟哌啶醇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与L-色氨酸和赛庚啶之间拮抗效应显著。说明AEE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镇痛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小鼠全脑中的PGE2含量以及增加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阻断多巴胺(DA)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作用 机理研究 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热刺激 小鼠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含量 氟哌啶醇 AEE 疼痛反应 色氨酸 赛庚啶 全脑 去甲肾上腺素 二乙基 醋酸扭体试验 PGE2 镇痛效果 镇痛机制 协同效应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一代繁殖毒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晓乐 孔晓军 +5 位作者 杨亚军 刘希望 李世宏 秦哲 焦增华 李剑勇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4-58,共5页
为了初步评价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对亲代大鼠的生殖功能和子代早期发育的影响,将3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受试药物AEE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498.0、124.5和31.1 mg·kg^(-1)·d^(-1)),阿司匹林组(剂量为68.4 ... 为了初步评价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对亲代大鼠的生殖功能和子代早期发育的影响,将3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受试药物AEE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498.0、124.5和31.1 mg·kg^(-1)·d^(-1)),阿司匹林组(剂量为68.4 mg·kg^(-1)·d^(-1)),丁香酚组(剂量为246.0 mg·kg^(-1)·d^(-1)),空白对照组(给予常规维持饲料)。各实验组均按设定剂量连续给药10周后,测定亲代大鼠主要的脏器系数、繁殖指数和生产指标以及子代(F1)仔鼠的出生指标和生长指标。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的AEE影响胎鼠的生长(P<0.05),并且高剂量AEE组大鼠的妊娠率、窝产仔数、出生活仔率和出生存活率都偏低,其中雄性仔鼠比例偏高;阿司匹林组妊娠大鼠和哺乳期胎鼠生长缓慢(P<0.05);高剂量组AEE亲代大鼠的睾丸和附睾系数偏高(P<0.05),阿司匹林和丁香酚组子代大鼠的附睾系数偏高(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AEE对大鼠繁殖毒性的最大无损害作用剂量为31.1 mg·kg^(-1)·d^(-1),对大鼠的最小有损害作用剂量为124.5 mg·kg^(-1)·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 生殖毒性 发育毒性 繁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微乳中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及有关物质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棋文 李剑勇 +4 位作者 申小云 杨亚军 李冰 魏小娟 周旭正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4-156,共3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微乳(Aspirin eugenol ester microe mulsion,AEE-ME)中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及有关物质的含量。色谱条件为固定相ODS色谱柱(4...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微乳(Aspirin eugenol ester microe mulsion,AEE-ME)中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及有关物质的含量。色谱条件为固定相ODS色谱柱(4.6mm×10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9nm,柱温30℃。结果表明,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在波长279nm、1.25~4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23),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是0.84%。因此,该方法适用于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及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可用于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 微乳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栓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于远光 李剑勇 +7 位作者 杨亚军 刘希望 张继瑜 牛建荣 周旭正 魏小娟 李冰 叶得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918-2920,共3页
以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制备栓剂,对栓剂的外观与色泽、重量、融变时限、局部刺激性做了质量控制测定,并采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测定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栓剂制备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可靠;外观与色泽、重量、融... 以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制备栓剂,对栓剂的外观与色泽、重量、融变时限、局部刺激性做了质量控制测定,并采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测定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栓剂制备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可靠;外观与色泽、重量、融变时限均符合药典规定,对兔直肠无刺激性;质量可控,稳定性好,无刺激性与不良反应,使用安全,可用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 栓剂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E在人工胃/肠液和肠道菌群及生物样品中的稳定性 被引量:2
9
作者 陶琦 秦哲 +4 位作者 白莉霞 刘希望 李世宏 杨亚军 李剑勇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21-2026,共6页
考察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在人工胃/肠液和肠道菌群及生物样品中的稳定性,为开发AEE口服制剂提供理论基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检测AEE在空白人工胃液(pH1.3,不含酶)、空白人工肠液(pH6.8,不含酶)、人工胃液(pH1.3,含胃蛋白... 考察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在人工胃/肠液和肠道菌群及生物样品中的稳定性,为开发AEE口服制剂提供理论基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检测AEE在空白人工胃液(pH1.3,不含酶)、空白人工肠液(pH6.8,不含酶)、人工胃液(pH1.3,含胃蛋白酶)、人工肠液(pH6.8,含胰蛋白酶)中孵育0.0,0.5,1.0,2.0,3.0,4.0,5.0,6.0 h的含量变化;分别检测AEE与SD大鼠(雄性)肠道菌群共孵育0.0,2.0,4.0,6.0,8.0,10.0,12.0 h,在生物样品中孵育0.0,0.5,1.0,2.0,3.0,4.0,5.0,6.0 h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AEE在空白人工胃液中孵育0~2 h剩余百分比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之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剩余百分比有明显地下降,孵育6.0 h后下降到71%;在人工胃液中的剩余百分比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从0 h的98%到6 h的65%;在空白人工肠液中孵育,剩余百分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从0 h的98%到6 h的75%;在人工肠液中孵育0~1 h,稍微下降,但孵育1~3 h,剩余百分比迅速从77%下降到22%,孵育到5 h时,剩余百分比降为0%;AEE在SD大鼠肠道菌群中孵育时发生了降解,随着时间的延长,AEE的剩余百分比逐渐下降,生成的两种主要代谢产物为水杨酸和丁香酚;而AEE在肝、胃、大肠、小肠等生物样品中发生明显降解,直接生成的两种主要代谢产物为水杨酸和丁香酚。综上所述,AEE在空白胃液、人工胃液、空白人工肠液有一定程度的降解,但在人工肠液、生物样品和SD大鼠肠道菌群中可以发生明显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 肠道菌群 生物样品 人工胃液 人工肠液 稳定性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对体外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旭 潘寅川 +3 位作者 杨亚军 刘希望 马宁 李剑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048-4057,共10页
本文旨在研究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LPS刺激RAW264.7细胞诱导其炎症模型,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阿司匹... 本文旨在研究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LPS刺激RAW264.7细胞诱导其炎症模型,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阿司匹林组(aspirin,Asp,150μmol·L^(-1))、丁香酚组(eugenol,Eug,150μmol·L^(-1))、AEE低(75μmol·L^(-1))、中(150μmol·L^(-1))、高剂量(300μmol·L^(-1))组。CCK-8法检测AEE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毒性;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IL-1β、IL-6、IL-8、TNF-α炎症因子的含量变化;RT-PCR法检测细胞中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代谢通路关键酶PLA2、COX-2、COX-1、CYP450和5-LOX的mRNA表达量;分子对接研究Asp、Eug、AEE与AA代谢通路关键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CCK-8结果显示,AEE浓度在0~350μmol·L^(-1)时,对细胞无毒性;2)ELISA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组炎症因子IL-1β、IL-6、IL-8、TNF-α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经不同剂量的AEE处理能极显著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8、TNF-α表达水平(P<0.01);在炎症因子IL-1β、IL-6、IL-8中,与Asp和Eug组比较,等摩尔的AEE与其差别不显著(P>0.05),表明其抗炎效果相似;不同剂量的AEE在炎症因子IL-1β、IL-6、IL-8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RT-PCR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组中AA代谢通路关键酶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经不同剂量的AEE处理能显著降低AA代谢通路关键酶的mRNA表达量(P<0.05);与Asp和Eug组比较,等摩尔量的AEE能够显著降低AA代谢通路关键酶PLA2的表达量(P<0.05);不同剂量的AEE在COX-1、COX-2、5-LOX和CYP450关键酶表达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分子对接结果显示,AEE与靶蛋白的结合能均低于-20.9 kJ,表明AEE与靶蛋白结合稳定且质量高,且AEE能够与PLA2、COX-2、COX-1、CYP450和5-LOX之间形成氢键。综上,AEE能够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并且与前体化合物Asp和Eug抗炎作用相似,其可能通过AA代谢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 RAW264.7细胞 炎症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定值方法测定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对照品的含量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青青 刘希望 +2 位作者 杨亚军 李剑勇 查飞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11期1466-1469,共4页
目的:采用质量平衡法与核磁共振法,测定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对照品含量。方法:采用高相液相色谱测定纯度,采用干燥失质量法测定水分和挥发性物质,炽灼残渣测定无机盐杂质,根据质量平衡法计算AEE对照品含量... 目的:采用质量平衡法与核磁共振法,测定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对照品含量。方法:采用高相液相色谱测定纯度,采用干燥失质量法测定水分和挥发性物质,炽灼残渣测定无机盐杂质,根据质量平衡法计算AEE对照品含量。建立核磁共振定量测定AEE含量的方法,仪器温度25℃,扫描次数(NS)16次,弛豫延迟时间(Dl)15 s。结果:质量平衡法测定的AEE对照品含量为99.82%;核磁共振定值结果为99.55%,AEE和内标物(1,4-二硝基苯)峰面积的比值与质量比在3-21 m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日内精密度的RSD值为0.04%(n=5),重复性的RSD值为0.19%(n=5),稳定性测定的RSD值为0.57%。结论:2种方法相互验证,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平衡法 核磁共振法 对照品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 方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咀嚼片的有关物质 被引量:2
12
作者 白莉霞 刘希望 +4 位作者 杨亚军 秦哲 李世宏 葛闻博 李剑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07-3016,共10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咀嚼片的有关物质,建立一种更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应用于AEE咀嚼片的质量控制研究。【方法】通过HPLC法...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咀嚼片的有关物质,建立一种更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应用于AEE咀嚼片的质量控制研究。【方法】通过HPLC法考察方法专属性、线性范围、检测限与定量限、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回收率、破坏性试验、耐用性试验及样品测定,综合评价AEE咀嚼片有关物质测定方法,并以自身对照法计算AEE咀嚼片有关物质的量。选用Phenomenex Luna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为35℃;流动相以0.5%磷酸水溶液为A相,以乙腈为B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9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AEE咀嚼片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方法专属性高,被检测峰与其他峰分离度良好;AEE在0.26~26.0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1(n=7);有关物质杂质A在0.25~25.5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n=7);AEE与杂质A定量限分别为0.52及0.51μg/mL,检测限分别为0.26及0.25μg/mL;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1%;日内重复性与日间重复性的RSD分别为0.88%及2.50%,稳定性的RSD为1.84%;平均回收率为100.14%(n=9,RSD=1.66%)。破坏性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破坏条件下物料基本守恒,物料守恒均在95%~105%之间。耐用性试验表明,该检测条件的耐用性良好,RSD值为1.87%。3批样品中,AEE咀嚼片杂质A含量均<0.5%,总杂质含量均<1.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可用于AEE咀嚼片中有关物质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 咀嚼片 高效液相色谱 有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在咀嚼片中的含量 被引量:4
13
作者 焦钰婷 焦增华 +3 位作者 刘希望 杨亚军 杨孝朴 李剑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8-53,共6页
建立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咀嚼片中AEE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样品经甲醇溶解后,利用Hypersil ODS(4.6 mm×150 mm,5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77∶23),流速为0.9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79 nm,柱温为35℃,进样... 建立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咀嚼片中AEE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样品经甲醇溶解后,利用Hypersil ODS(4.6 mm×150 mm,5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77∶23),流速为0.9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79 nm,柱温为35℃,进样量10μL。AEE在1.0μg^8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2=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21%(n=9)。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LC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AEE咀嚼片中AEE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 高效液相色谱法 咀嚼片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阿司匹林丁香酚酯防治犬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焦钰婷 焦增华 +1 位作者 杨孝朴 李剑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91-1198,共8页
试验旨在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阿司匹林和丁香酚的靶点、基因富集和通路来推测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防治犬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首先从DrugBank数据库检索阿司匹林、丁香酚获得其作用靶点,进而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再将其靶点上传... 试验旨在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阿司匹林和丁香酚的靶点、基因富集和通路来推测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防治犬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首先从DrugBank数据库检索阿司匹林、丁香酚获得其作用靶点,进而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再将其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物种选择犬,得到作用于犬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最后将作用于犬的靶点上传至DAVID数据库,物种选择犬,筛选出错误率<0.01的基因富集和KEGG通路,从而构建靶点-通路网络图,用以推测AEE防治犬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通过检索分析可知,阿司匹林和丁香酚已知的相应靶点有15个,其中8个靶点可作用于犬,关键靶点涉及TP53基因、NF-κB、雄激素受体、前列腺素G/H合成酶1;基因功能富集(GO)条目4个,其中分子功能2个,涉及甾体结合和转录因子活性、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生物过程2个,涉及到DNA转录模板和DNA模板转录的正向调节;KEGG通路2条,涉及前列腺癌和癌症信号通路。综上所述,推测AEE可能通过调控TP53基因、NF-κB、雄激素受体、前列腺素G/H合成酶1等靶点,基因功能富集于DNA转录模板、甾体结合、转录因子活性、序列特异性DNA结合、DNA模板转录的正向调控,通过前列腺癌及其他癌症信号通路来治疗犬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 阿司匹林 丁香酚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焦增华 刘希望 +1 位作者 杨亚军 李剑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76,共5页
为评价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的纯度,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AEE的有关物质测定进行研究。用Agilent Technologies 1290高效液相色谱仪,Hypersil ODS色谱柱,流动相A(乙腈)与B(水∶乙腈∶冰乙酸∶四氢呋喃=70∶2... 为评价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的纯度,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AEE的有关物质测定进行研究。用Agilent Technologies 1290高效液相色谱仪,Hypersil ODS色谱柱,流动相A(乙腈)与B(水∶乙腈∶冰乙酸∶四氢呋喃=70∶20∶5∶5)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79 nm,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测定阿司匹林丁香酚酯有关物质检测限为0.2μg/mL,定量限为0.8μg/mL;线性回归方程为:y=8.104x+3.081,R 2=0.9950;重复性测定结果RSD=0.24%;系统耐用性中各水平时理论塔板数>5000,分离度≥3;测定3批样品有关物质分别为0.31%、0.30%和0.30%。说明该方法专属性强,可用于AEE的有关物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 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非甾体抗炎药物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贾希希 李剑勇 《中国兽药杂志》 2020年第10期69-75,共7页
作为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已被证实具有抗炎、镇痛、抗血管内皮氧化、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解热等药理活性。相比前药不仅具有低毒、作用时间长、安全范围广等特性,而且克服了前药的不良药物性质。本文将就AEE目... 作为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已被证实具有抗炎、镇痛、抗血管内皮氧化、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解热等药理活性。相比前药不仅具有低毒、作用时间长、安全范围广等特性,而且克服了前药的不良药物性质。本文将就AEE目前已经研究的毒理学、药物代谢、药代动力学,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抗血管内皮细胞氧化等药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 阿司匹林 丁香酚 抗炎 抗血管内皮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颗粒剂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17
作者 王志霞 白莉霞 +5 位作者 秦哲 刘希望 杨亚军 李世宏 葛闻博 李剑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500-3509,共10页
旨在建立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颗粒剂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5%磷酸溶液... 旨在建立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颗粒剂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5%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9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显示: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AEE主峰与杂质峰分离良好;杂质A在0.25~60.0μg·mL^(-1)浓度范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2(n=8);回收率为98.34%~100.15%(n=9,RSD=0.68%);不同条件下耐用性良好,RSD值<3.33%。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良好,适合于AEE颗粒剂有关物质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 超高效液相色谱 有关物质 方法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含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焦增华 李世宏 +1 位作者 秦哲 李剑勇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3-46,共4页
为了评价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纯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含量测定进行了方法学研究。试验采用Agilent Technologies 1290高效液相色谱仪,Hypersil ODS色谱柱,乙腈-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 为了评价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纯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含量测定进行了方法学研究。试验采用Agilent Technologies 1290高效液相色谱仪,Hypersil ODS色谱柱,乙腈-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79 nm。结果:该方法测定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含量系统适应性好,检测限为0.2μg/mL,定量限为0.7μg/mL;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8.930x-7.450,R^2=0.999 0;平均回收率为100.07%;重复性良好,RSD为0.72%;系统耐用性中各水平下的峰面积、理论塔板数和分离度均符合标准;测定3批样品含量分别为98.4%、99.3%和99.8%。研究表明本方法专属性好,线性关系符合规定,准确度,重复性测定结果在规定范围内,系统耐用性好,3批样品含量符合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对大鼠代谢的影响
19
作者 陶琦 范丽萍 +4 位作者 过海天 马宁 刘希望 杨亚军 李剑勇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82-1792,共11页
探究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对大鼠代谢的影响,首先配制合适浓度的AEE混悬液。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AEE低剂量组(18 mg/kg)和AEE高剂量组(72 mg/kg)。给药组大鼠每日灌服给药1次,正常组Wistar... 探究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对大鼠代谢的影响,首先配制合适浓度的AEE混悬液。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AEE低剂量组(18 mg/kg)和AEE高剂量组(72 mg/kg)。给药组大鼠每日灌服给药1次,正常组Wistar大鼠每日灌服1次等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连续灌服7 d后收集粪便和尿液,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对大鼠粪便和尿液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并进行Metabo Analyst 5.0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所选的AEE剂量对大鼠的生长未见影响;在大鼠粪便与尿液中分别鉴定出10个和8个差异代谢物,涉及到的代谢通路主要有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和β-丙氨酸代谢等。结果表明,给药组大鼠体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大鼠的代谢受到影响。粪便代谢物主要涉及的代谢通路包括: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和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尿液代谢物主要涉及的代谢通路包括:嘌呤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因此,AEE对大鼠代谢影响主要与调节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等密切相关。试验结果为AEE在动物体内药效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 粪便 尿液 代谢组学 UPLC-QTOF-MS/MS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抗血小板聚集机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申栋帅 杨亚军 +5 位作者 刘希望 孔晓军 秦哲 李世宏 焦增华 李剑勇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32-1937,共6页
将空白血小板样品分为8组,包括溶剂对照组以及模型组、阿司匹林组、丁香酚组、联合给药组、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低剂量组、AEE中剂量组和AEE高剂量组这7个处理组。各组加入对应的药物,并在37℃孵育3min,而后... 将空白血小板样品分为8组,包括溶剂对照组以及模型组、阿司匹林组、丁香酚组、联合给药组、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spirin eugenol ester,AEE)低剂量组、AEE中剂量组和AEE高剂量组这7个处理组。各组加入对应的药物,并在37℃孵育3min,而后各处理组加入血小板激活剂二磷酸腺苷(ADP),并于37℃孵育5min,从而激活血小板。最后,通过ELISA检测试剂盒分别对血小板胞内cAMP含量变化以及血小板ATP释放量进行测定;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以及钙离子特异结合的荧光探针Fura-2/AM对血小板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进行测定;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对血小板胞内Akt、ERK、JNK以及P38蛋白磷酸化程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AEE各组及其前药对照组均能显著降低胞内钙离子浓度以及ERK蛋白磷酸化(P〈0.05),但对胞内cAMP含量变化以及JNK、P38和Akt蛋白的磷酸化过程无显著性影响(P〉0.05)。此外,不同浓度AEE均可显著降低血小板ATP释放量(P〈0.01),而阿司匹林、丁香酚以及两者联用则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终浓度为25μmol/L时,AEE的降钙作用以及抑制ERK2蛋白磷酸化作用效果均优于其前药对照组,且该浓度下AEE能够显著降低血小板ATP释放量(P〈0.01)。由此可见,AEE通过降低血小板胞内钙离子含量和ATP释放量,以及抑制ERK2磷酸化从而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且相比于其前药增加了降低血小板ATP释放量这一新的作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 血小板聚集 二磷酸腺苷(ADP) 蛋白质印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