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地入市”的法治保障 被引量:2
1
作者 肖云章 何金海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4年第3期58-66,共9页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的改革依赖于法律制度的充分供给。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新修后有关农地入市的法治现状考察发现,当前农地入市的法治保障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规范供给不充分、运行机制不完善、监...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的改革依赖于法律制度的充分供给。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新修后有关农地入市的法治现状考察发现,当前农地入市的法治保障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规范供给不充分、运行机制不完善、监管体制不健全等方面,不足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充足动能。建议构建农地入市全方面法治保障:(1)规范供给方面,应完善农地入市领域从中央到地方的立法规范,在兼顾公法与私法的基础上,明确和细化现行入市主体、交易方式及收益分配等入市制度内容,加快健全入市的配套制度;(2)运行机制方面,需要明晰入市交易规则,搭建入市交易平台,准确定位政府在市场中的职能,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并强化入市改革的政策信息宣传;(3)监管体制方面,既需要科学开展土地规划工作,也需要地方政府严格审核与把控,形成常态化、全面化监管,确保农地入市全环节在法治轨道上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土地管理法 农地入市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地方立法 法治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政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胡鹤年 张力仁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0-174,共5页
通过对我国区域差异最明显的省区——陕西省现有117条政区地名的命名规律、命名缘由和命名时间等属性的分类统计分析,发现陕西全省现有半数以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其以前就已产生,且越早出现的政区名称,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愈突出;越... 通过对我国区域差异最明显的省区——陕西省现有117条政区地名的命名规律、命名缘由和命名时间等属性的分类统计分析,发现陕西全省现有半数以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其以前就已产生,且越早出现的政区名称,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愈突出;越晚出现的政区名称,因社会人文事象得名越明显。从时空分布看,陕西政区地名随时间变迁呈现出明显的与三大地域开发序列相对应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区域开发、地缘政治形势以及全国政区体制变化是陕西省政区地名文化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区地名 景观特征 分布规律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私权担保性质的行政法——兼及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弘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5-104,共10页
作为担保性质的行政法是将行政法放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来考量的一种方法论,同时又是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回应、反思与重构。行政法为私权主体之间正当权益的实现即民法契约内容的实现提供担保,政府具有以行政法对民事契约或民事活动予以担... 作为担保性质的行政法是将行政法放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来考量的一种方法论,同时又是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回应、反思与重构。行政法为私权主体之间正当权益的实现即民法契约内容的实现提供担保,政府具有以行政法对民事契约或民事活动予以担保的能力,行政责任的实质是一种担保责任。平等观念的确立、诚信原则的完备、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非强制行政行为的发达、公共财政体制的转变,都有益于作为担保性质行政法的观念的确立与制度建设的实现。担保性质行政法对行政法学范畴的创新在于:私权自由与行政权有限性、行政的双方意思性与单方意志性并存、行政权与私权关系的重新定位、指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的路径。担保性质行政法与民法作为方法论意义最为重要的关系在于将行政法与民法置于统一法律关系中同构,使双方有了直接对话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保性质行政法 行政法理论基础 行政责任 私权 行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被引量:8
4
作者 孙天承 蒋秋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77-81,共5页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程中催生出来的,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必须站在重构政府与公民关系的视角,将知情权的保障贯穿于政...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程中催生出来的,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必须站在重构政府与公民关系的视角,将知情权的保障贯穿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整个过程;并积极借鉴域外的经验,遵从"知情权入宪—信息公开立法—相关辅助立法"的步骤,建立严格、完备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公开制度 法治国家 知情权保障 信息公开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模式下政府的角色定位——兼论担保行政法学模式的兴起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彬权 《财经法学》 CSSCI 2021年第1期119-133,共15页
PPP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共担风险、合力达成公共任务的创新模式。在PPP模式下政府不再承担公共任务的履行责任,转而承担国家担保责任。政府承担国家担保责任,使得政府的角色从公法上的公共任务的“履行者”转变为“担保者”和“合作者”。... PPP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共担风险、合力达成公共任务的创新模式。在PPP模式下政府不再承担公共任务的履行责任,转而承担国家担保责任。政府承担国家担保责任,使得政府的角色从公法上的公共任务的“履行者”转变为“担保者”和“合作者”。政府角色和职能的重大转变导致传统行政法学模式转向担保行政法学模式。担保行政法学模式是以国家担保责任作为PPP行政合作法制构建的理论基础,以法律关系作为行政法学体系建构的另一砥柱,通过行政程序的担保化和合作化规制公私合作行为,以合作契约作为PPP模式的基本担保管制手段,通过担保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化解纠纷和保护公共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模式 担保行政法学 国家担保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规律和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司虎克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2-57,共6页
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理论上对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规律和特征作分析研究。阐释了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转化过程中的4个主要规律即:矛盾生成律、价值需要律、层次转化律和整体转化律;4个主要特征即:多样性和综... 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理论上对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规律和特征作分析研究。阐释了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转化过程中的4个主要规律即:矛盾生成律、价值需要律、层次转化律和整体转化律;4个主要特征即:多样性和综合性、继承性和创新性、渐进性和阶段性、非物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概论 体育管理 体育科技成果 转化 规律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品格的宪法保障 被引量:2
7
作者 欧爱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47,共7页
法治是"良法之治",而良法必须具备应有的品格,即一般性、将来性、明确性、关联性、平等性、适度性。为此,宪法要求立法者必须遵循个案法律之禁止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法律明确性原则、不当联结之禁止原则、平等保护原... 法治是"良法之治",而良法必须具备应有的品格,即一般性、将来性、明确性、关联性、平等性、适度性。为此,宪法要求立法者必须遵循个案法律之禁止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法律明确性原则、不当联结之禁止原则、平等保护原则、比例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法 法律品格 宪法原则 宪法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药品管理法》的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潘荣华 杨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95-198,共4页
通过分析《药品管理法》的特点 :实行GMP和GSP制度 ,加强药品质量的规范管理 ;简化与规范药品的审批程序 ,取消地方药品标准 ;建立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 ;加强了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检验机构的监督。得出结论 ,新法体现科... 通过分析《药品管理法》的特点 :实行GMP和GSP制度 ,加强药品质量的规范管理 ;简化与规范药品的审批程序 ,取消地方药品标准 ;建立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 ;加强了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检验机构的监督。得出结论 ,新法体现科学、规范的现代管理思路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最后指出 ,随着新法的实施 ,必将开辟我国药事管理工作的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管理 法律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强制法》中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机制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洁雯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127-132,共6页
行政强制是通过运用国家机器的强力来直接干预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属于典型的损益性行政行为,必须预设有效机制来控制其侵害风险。《行政强制法》将尊重和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作为其最高的执法准则和价值追求,以构建完善的权利保障机... 行政强制是通过运用国家机器的强力来直接干预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属于典型的损益性行政行为,必须预设有效机制来控制其侵害风险。《行政强制法》将尊重和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作为其最高的执法准则和价值追求,以构建完善的权利保障机制为出发点,通过权利宣告机制、公权力行使的制约和监督机制、行政强制设定和实施的人性化机制以及权利救济机制的相互协调和良性运作,促使行政强制权的正当合法行使,从而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有机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强制法》 行政强制 权利保障机制 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法治: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制度保障 被引量:1
10
作者 褚添有 《天中学刊》 2005年第3期15-17,共3页
历次政府改革始终走不出"精简-膨胀"怪圈、成效不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法治的有效保障。因此,要确保政府改革目标的最终实现,就必须法治先行,将政府改革纳入法治的轨道。
关键词 中国 行政改革 行政法治 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行政与公民权利保障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淑君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81-84,共4页
行政权力行使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政府行使行政权利过程中的公正执法与公民权利的保障,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依法行政 公正执法 公民权利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控制违法与切实保障权利的统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价值取向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方世荣 王春业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6年第1期20-23,共4页
我国新近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较,明显赋予了公安机关更多更大的治安管理处罚权和强制权。与此同时,在有关这些权力的行使方面则又规定了一系列重要制度加以严格规范。加强... 我国新近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较,明显赋予了公安机关更多更大的治安管理处罚权和强制权。与此同时,在有关这些权力的行使方面则又规定了一系列重要制度加以严格规范。加强对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权和强制权的配置,意在有效控制治安违法行为;而规范公安机关权力的运用,则是要防范公安机关违法行使治安处罚权和强制权,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由此,该项立法的价值取向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有效控制违法行为与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安管理处罚法 价值取向 控制违法 保障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发展和特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青维富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35-37,共3页
行政执法责任制是中国由人治向法治转型时期依法行政的必然结果。通过对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证分析,重新对行政执法责任制进行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产生、发展和特点。
关键词 依法行政 行政执法责任制 管理模式 管理体制 组织模式 依法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东霞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22-25,29,共5页
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已初具规模,但现行法律保障制度存在不足,要完备教育法律体系,严格教育行政执法,加强司法救济,将教育立法行为、教育行政执法行为及受教育权的救济纳入法治轨道,使教育法制化。
关键词 法律保障 教育法律体系 教育行政执法 司法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15
作者 廖克林 黄仁夫 王晓永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9-24,共6页
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首先要全面实施宪法。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 ,维护宪法权威 ,是宪法得以全面实施的重要前提。在现行宪法第四次修正案通过之际 ,本文从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反映人民意志的根本法 ;宪法是民主制的胜利宣言 ,人... 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首先要全面实施宪法。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 ,维护宪法权威 ,是宪法得以全面实施的重要前提。在现行宪法第四次修正案通过之际 ,本文从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反映人民意志的根本法 ;宪法是民主制的胜利宣言 ,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是社会主义的旗帜 ,初级阶段的行动指南 ;是执政兴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法律保障等方面展开对宪法的再学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意识 宪法权威 根本法 保障书 执政兴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参与行政执法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鹏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58-61,共4页
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力量,而公民的积极参与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公民参与行政过程是现代民主行政、公正行政、高效行政、和谐行政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公民参与行政执法是防止行政权滥用的有力手段,也是提高执法质量、增强法律实... 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力量,而公民的积极参与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公民参与行政过程是现代民主行政、公正行政、高效行政、和谐行政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公民参与行政执法是防止行政权滥用的有力手段,也是提高执法质量、增强法律实效的有力保证,是加强公民与执法机关合作、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 公民参与 和谐社会 重要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法律行政:行政法上的一个悖论
17
作者 陈太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法治追求正义与权利保护,要求对行政权予以严格的立法与司法控制;而社会现实有强烈的效率需求,希望行政权积极广泛地发生作用。无法律行政,作为这一对矛盾的产物,在各国普遍存在。我国由于行政法制建设起步较晚,无法律行政现象更为突出... 法治追求正义与权利保护,要求对行政权予以严格的立法与司法控制;而社会现实有强烈的效率需求,希望行政权积极广泛地发生作用。无法律行政,作为这一对矛盾的产物,在各国普遍存在。我国由于行政法制建设起步较晚,无法律行政现象更为突出。要实现法治国家的目标,就必须对无法律行政实施法律控制。文章对无法律行政的内涵、特征、类型进行了概括,并对无法律行政的法律规制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法律行政 内涵 特征 类型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权”入宪的宪政价值
18
作者 吴秀荣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18-20,共3页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政的根本目的和最高原则,而要让公民真正享有从基本人权中派生出来的具体权利,必须加强立法,构建人权法律体系。公正司法是保障人权、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宪法原则,将有效地...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政的根本目的和最高原则,而要让公民真正享有从基本人权中派生出来的具体权利,必须加强立法,构建人权法律体系。公正司法是保障人权、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宪法原则,将有效地指导并约束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防止其滥用权力侵犯公民合法的正当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保障人权 加强立法 公正司法 严格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法治与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
19
作者 乌兰那日苏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9-14,共6页
民族语言权是一项宪法性权利,本质上是其主体固有的人权。让民族语言权照进现实,除了立法保障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依靠行政权在语言生活中的规范行使。然而,使得行政主体在行政法治框架内对语言领域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对其从组织规则... 民族语言权是一项宪法性权利,本质上是其主体固有的人权。让民族语言权照进现实,除了立法保障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依靠行政权在语言生活中的规范行使。然而,使得行政主体在行政法治框架内对语言领域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对其从组织规则和行为规制两方面给予完善和推进,包括助推守法理念形成,依法行政,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关系法治化,民族公务员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治 民族语言权 立法保障 执法保障 行政主体 组织规则 行为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依法行政的内涵及其意义
20
作者 孟大川 陈祥德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23-25,共3页
依法行政的内涵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必须加以科学地界定 ,文章针对实践中的一些片面性认识 ,对依法行政概念给予了新的界定 。
关键词 依法行政 法律特征 科学内涵 重要意义 民主精神 廉政建设 行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