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relative Study on the Expression of p53 and DNA Ploidy in 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
1
作者 林凤茹 姚尔固 +4 位作者 左连富 徐世荣 任金海 刘素云 卫俊萍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1995年第3期143-146,共4页
We used the flow cytometric immunoassay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umor-suppressor gene product p53- and the DNA ploidy in 30 de novo cases of 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 (ANL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5... We used the flow cytometric immunoassay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umor-suppressor gene product p53- and the DNA ploidy in 30 de novo cases of 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 (ANL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5 cases were negative and the other 15 cases were positive expression for p53. As compared with p53 negative (p53) cases, the patients with positive p53 (p53+) had higher percentage of bone marrow blasts and lower peripheral leukocyte and platelet counts,which had no influence on the complete remission rate. Before treatment, DNA diploidy was seen in 18 cases including 12 p53- cases, and DNA aneuploidy in 12 cases including 9 p53+. After therapy, aneuploidy could be transformed into diploidy.Patients with P53+ or having aneuploidy in complete remission were at risk for early relapse. We believe that p53 may b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leukem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AN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tumor-suppressor gene dna ploidy flow cytometry 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对TIG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艳 张敬宇 +2 位作者 林凤茹 牛志云 周建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8-652,共5页
本研究探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抑癌基因TIG1的表达及其甲基化状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T-PCR)的方法,检测53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nomal controls,NC)的TIG1表达情况,... 本研究探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抑癌基因TIG1的表达及其甲基化状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T-PCR)的方法,检测53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nomal controls,NC)的TIG1表达情况,并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epecific PCR,MS-PCR)检测TIG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应用去甲基化试剂处理KG-1a、U937和K562细胞株,观察其基因转录水平和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IG1 mRNA在NC中高表达,而在AL患者中低表达;AL患者中TIG1的异常甲基化率高达75%(40/53例),而在正常标本中不发生甲基化;在初治AL中,发生甲基化的患者TIG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甲基化的患者;Kg-1a、U937和K562细胞株TIG1基因启动子CpG岛均存在过甲基化,应用去甲基化试剂处理后,TIG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程度降低,TIG1的表达都得到了恢复,并且TIG1的表达随着5-Aza-CdR浓度增加而增高。结论:TIG1基因表达的减少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有关,而甲基化是导致TIG1基因转录沉默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1基因 dna甲基化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抑癌基因p27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汤宏宇 何勤 +4 位作者 王秀琴 孙学蓉 张利娟 朱鸿斌 游崇登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抑癌基因p27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探讨其在A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研究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p27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启动...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抑癌基因p27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探讨其在A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研究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p27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结果 AL组和对照组p27 mRNA阳性率分别为36.9%和87.8%(P<0.01),p27 mRNA的表达缺失与A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髓外浸润呈负相关(P均<0.05)。AL患者的p27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较低(4.62%)。结论 p27基因的表达缺失是AL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p27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否为AL患者p27基因表达缺失的机制之一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p27基因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P27在急性白血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汤宏宇 何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4-358,共5页
P27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CDKIs)家族成员之一。作为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P27蛋白具有参与细胞周期调控、诱导凋亡、促进细胞分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许多实体瘤... P27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CDKIs)家族成员之一。作为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P27蛋白具有参与细胞周期调控、诱导凋亡、促进细胞分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许多实体瘤存在着P27基因的缺失、突变和低表达,P27的表达水平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密切相关。P27可应用于急性白血病的靶向治疗,通过提高P27蛋白表达水平可治疗白血病。P27基因DNA甲基化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急性白血病P27甲基化与基因表达的关系尚未明确,P27基因甲基化的改变能否作为白血病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一个重要靶标,有待于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7基因 急性白血病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inct gene expression pattern of RUNX1 mutations coordinated by target repression and promoter hypermethylation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5
作者 Jingming Li Wen Jin +4 位作者 Yun Tan Beichen Wang Xiaoling Wang Ming Zhao Kankan Wang 《Frontiers of Medicine》 SCIE CSCD 2022年第4期627-636,共10页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RUNX1)is an essential regulator of normal hematopoiesis.Its dysfunction,caused by either fusions or mutations,is frequently reported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However,RUNX1 mut...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RUNX1)is an essential regulator of normal hematopoiesis.Its dysfunction,caused by either fusions or mutations,is frequently reported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However,RUNX1 mutations have been largely under-explored compared with RUNX1 fusions mainly due to their elusive genetic characteristics.Here,based on 1741 patients with AML,we report a unique expression pattern associated with RUNX1 mutations in AML.This expression pattern was coordinated by target repression and promoter hypermethylation.We first reanalyzed a joint AML cohort that consisted of three public cohorts and found that RUNX1 mutation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Runt domain and almost mutually exclusive with NPM1 mutations.Then,based on RNA-seq data from The Cancer Genome Atlas AML cohort,we developed a 300-gene signature that significantly distinguished the patients with RUNX1 mutations from those with other AML subtypes.Furthermore,we explored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is signature from the transcriptional and epigenetic levels.Using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 data,we found that RUNX1 target genes tended to be repressed in patients with RUNX1 mutations.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DNA methylation array data,we illustrated that hypermethylation on the promoter regions of RUNX1-regulated genes also contributed to dysregulation in RUNX1-mutated AML.This study revealed the distinct gene expression pattern of RUNX1 mutations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 AML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1 gene mutatio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transcriptional repression dna methylation
原文传递
急性白血病细胞中ID4基因甲基化的PCR定量检测系统的建立及其特异性和敏感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洋 康慧媛 +3 位作者 王莉莉 卢学春 朱宏丽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9-274,共6页
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在急性白血病中极高,甲基化程度与急性白血病关系密切。因缺少合适的研究方法,其具体的甲基化量化水平与疾病的关系,人们一直缺乏认识。本研究旨在建立ID4甲基化定量PCR体系,同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在急性白血病中极高,甲基化程度与急性白血病关系密切。因缺少合适的研究方法,其具体的甲基化量化水平与疾病的关系,人们一直缺乏认识。本研究旨在建立ID4甲基化定量PCR体系,同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并初步尝试在初治急性白血病骨髓样本中评估ID4的甲基化水平。首先构建质粒并建立体系标准曲线,分别使用MSP和定量MSP对细胞系样本进行检测,以传统MSP的结果为对照,验证新方法的特异性;按不同比例将甲基化阴性和阳性细胞混合,用甲基化定量PCR扩增验证新方法敏感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符合绝对定量要求的标准曲线;通过细胞系验证,MSP结果与定量MSP结果完全一致;同时在甲基化阴性细胞背景下,定量MSP可以稳定的检测到1∶10-5水平的ID4甲基化阳性细胞。在急性白血病骨髓样本检测中,定量MSP甲基化阳性检出率高于MSP。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完整的ID4基因甲基化定量PCR体系,该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4基因 dna甲基化 甲基化定量PCR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4基因甲基化定量PCR检测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洋 钟文雯 +4 位作者 康慧媛 王莉莉 卢学春 于力 朱宏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5-680,共6页
尽管治疗的进步极大地改善了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和生存,但时至今日多数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没有特异性的生物标记,因此对于多数白血病患者,影响生存的复发这一重要因素缺少有效的预警机制。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广泛发生于各类型急性白... 尽管治疗的进步极大地改善了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和生存,但时至今日多数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没有特异性的生物标记,因此对于多数白血病患者,影响生存的复发这一重要因素缺少有效的预警机制。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广泛发生于各类型急性白血病。本研究在前期建立的甲基化定量PCR体系的基础上,用该方法检测患者骨髓样本,探讨ID4甲基化定量指标(percentage of methylated reference,PMR)的临床意义。采集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初治、完全缓解、复发3个阶段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样本及正常对照者骨髓样本。应用ID4甲基化定量PCR体系对样本进行检测。按初治、完全缓解、复发分组比较PMR值。比较相同病例不同疾病状态的PMR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初治组PMR最高,其次为复发组,而完全缓解组最低。初治组PMR与完全缓解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4例随访病例的PMR值波动与病情变化一致。在1例复发病例中,PMR升高早于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认复发1.7个月。结论:本研究通过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定量检测的方法初步验证:甲基化水平的量化指标PMR值与急性白血病患者肿瘤细胞负荷关系密切。PMR动态监测波动与疾病变化一致,可能具有预测复发的作用,但ID4甲基化定量指标的临床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据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4基因 dna甲基化 甲基化定量PCR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医证型与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菲 徐瑞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1-473,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骨髓细胞中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探讨ID4基因甲基化与AML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35例2010年2-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或门诊AML患者...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骨髓细胞中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探讨ID4基因甲基化与AML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35例2010年2-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或门诊AML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10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MS-PCR)检测两组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进行组间及中医证型间比较,分析中医证型与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相关性。结果 AML患者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为27例(77.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证型患者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气阴两虚证<瘀血痰结证<毒热炽盛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毒热炽盛证、瘀血痰结证患者更易出现ID4基因甲基化,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表达从分子水平验证了AML初期中医邪实内存的本质,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ML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ID4基因 dna甲基化 中医分型 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zo-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新荣 高晓宁 +3 位作者 康慧媛 王莉莉 李永辉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863-865,共3页
本研究探讨健康人和急性白血病(AL)不同时期患者zo-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差异。采用硫化测序特异性PCR(BS-PCR)方法对白血病细胞系、AL患者及健康人骨髓标本进行zo-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检测。结果显示:在健康人骨髓中呈低甲基化... 本研究探讨健康人和急性白血病(AL)不同时期患者zo-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差异。采用硫化测序特异性PCR(BS-PCR)方法对白血病细胞系、AL患者及健康人骨髓标本进行zo-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检测。结果显示:在健康人骨髓中呈低甲基化状态(1.9%),初治、复发和完全缓解的AL患者骨髓中zo-1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甲基化率分别为93.2%、66.9%及16.4%,明显高于健康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人相比,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zo-1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且AL不同时期的患者中zo-1基因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甲基化改变,对zo-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分析有助于监测AL患者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O-1基因 急性白血病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ID4基因甲基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菲 徐瑞荣 +2 位作者 崔兴 张学伟 王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582-584,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ID4基因甲基化状态。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 S-PCR)对46例不同亚型、不同病期的AML患者骨髓细胞进行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检测,并以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作为对照。结果表明,ID...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ID4基因甲基化状态。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 S-PCR)对46例不同亚型、不同病期的AML患者骨髓细胞进行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检测,并以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作为对照。结果表明,ID4基因在对照组患者骨髓中呈完全性非甲基化状态,在46例AML患者中有39例患者出现ID4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84.8%),其中各AML亚型M1、M2、M3、M4、M5、M6患者ID4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4/4、9/12、8/8、7/9、9/11、2/2。初治,完全缓解的AML患者ID4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7/30、7/11,另有5例复发难治患者均检测出ID4基因甲基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AML不同亚型、不同病期患者ID4基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甲基化改变,这表明ID4基因甲基化可能是AML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早期分子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4基因 急性髓系白血病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DNMT3A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亚玫 鹿全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556-1560,共5页
表观遗传学改变,包括DNA甲基化水平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阶段起着重要作用。近期,多位研究者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发现了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基因突变可能与DNA甲基化水平异常有关。该基因突变比例为20%左右,形式多种多样... 表观遗传学改变,包括DNA甲基化水平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阶段起着重要作用。近期,多位研究者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发现了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基因突变可能与DNA甲基化水平异常有关。该基因突变比例为20%左右,形式多种多样,以点突变为主,热点突变位于882位精氨酸。DNMT3A突变主要发生在大于60周岁的AML-M4、M5亚型中的危核型患者,预后均较差。有学者在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MDS)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的患者中也发现有该基因突变,表明DNMT3A突变已先于白血病阶段存在,并提出从表观遗传学改变研究白血病发病机制的观点。然而,目前尚缺大样本调查以明确DNMT3A突变能否成为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的分子标记物及能否成为药物作用的新靶点,因此对上述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DNMT3A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MT3A基因 表现遗传学 dna甲基化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SPRED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精文 张蕊 李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88-693,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SPRED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与SPRED1 mRNA表达水平和预后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equenom MassARRAY平台检测50例AML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SPRED1#1CpG的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SPRED1基...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SPRED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与SPRED1 mRNA表达水平和预后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equenom MassARRAY平台检测50例AML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SPRED1#1CpG的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SPRED1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 AML患者SPRED1#1CpG1,#1CpG2和#1CpG11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1,P=0.031,P=0.039)。#1CpG11甲基化状态与SPRED1 mRNA水平之间呈负相关(r=-0.427,P=0.004);#1CpG1甲基化状态与SPRED1 mRNA水平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r=-0.005,P=0.972);#1CpG2甲基化状态与SPRED1 mRNA水平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r=-0.033,P=0.822)。#1CpG11甲基化水平与预后参数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P> 0.05)。结论AML患者SPRED1启动子异常的甲基化状态与SPRED1 mRNA水平下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ED1 dna甲基化 急性髓系白血病 抑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L基因甲基化水平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传清 毛平 王艳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6-51,共6页
目的定量检测RIL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甲基化水平,观察RIL基因甲基化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关系。方法以60例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11例首次化疗后未完全缓解及16例首次化疗后达完全缓解的骨髓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焦磷酸测序法检... 目的定量检测RIL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甲基化水平,观察RIL基因甲基化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关系。方法以60例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11例首次化疗后未完全缓解及16例首次化疗后达完全缓解的骨髓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RIL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并以20例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60例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有50例标本RIL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83.3%;20例对照组中未检测出RIL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为0;11例首次化疗后未完全缓解标本中,7例标本RIL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63.6%,甲基化平均值(22.8%±8.2%),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平均值(23.0±8.9)%,而初诊时11例中10例标本RIL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90.9%,甲基化平均值(51.2±18.3)%,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平均值(65.8±13.6)%;16例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标本中未检测出RIL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0,甲基化平均值(12.6±2.3)%,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平均值(1.2±0.9)%,而初诊时16例中13例标本RIL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81.2%,甲基化平均值(45.9±23.2)%,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平均值(67.7±14.3)%。结论 RIL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普遍存在;RIL基因甲基化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后缓解程度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dna甲基化 RIL基因 焦磷酸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对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PD-L2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梦月 邵杨柳 +2 位作者 李雨晴 王莉莉 高晓宁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9-247,共9页
背景复发难治性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预后差。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2(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2,PD-L2)是参与白血病免疫逃逸的重要分子,研究去甲基化药物对白血病细胞中PD-L... 背景复发难治性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预后差。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2(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2,PD-L2)是参与白血病免疫逃逸的重要分子,研究去甲基化药物对白血病细胞中PD-L2分子表达的影响,对于优化用药方案具重要意义。目的分析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的AML细胞中PD-L2分子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及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以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AML细胞系Kasumi-1以及两对AML1-ETO沉默(SKNO-1-PGK,SKNO-1-siA/E)或诱导细胞系(U937-MT,U937A/E,U937A/E+ZnSO4)为模型,采用终浓度为2.5μmol/L的DAC或0.1%二甲基亚砜(对照)处理细胞72 h,其中Kasumi-1、SKNO-1-PGK细胞系设置0.25μmol/L、1.0μmol/L和2.5μmol/L 3个浓度梯度。采用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法检测PD-L2 DNA启动子区特异性位点的甲基化水平;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PD-L2 mRNA表达水平。结果Kasumi-1、SKNO-1-PGK细胞系中PD-L2 DNA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水平,DAC处理后该区域DNA甲基化水平下降(94.3%vs 90.7%,88.6%vs 83.6%)。2.5μmol/L DAC处理后的Kasumi-1、SKNO-1-PGK、SKNO-1-siA/E、U937A/E细胞中PD-L2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特别是DAC处理后,沉默AML1-ETO基因的细胞系中PDL2表达增加(SKNO-1-siA/E与SKNO-1-PGK相比上升35.80%,P=0.031),过表达AML1-ETO基因的细胞系中PD-L2表达减少(U937A/E+ZnSO4与U937A/E相比下降95.51%,P=0.036)。经DAC处理后的Kasumi-1和SKNO-1-PGK细胞系中,PD-L2 mRNA表达呈浓度依赖性递增(Kasumi-1:r2=0.87;SKNO-1-PGK:r2=0.93。P均<0.05)。结论AML1-ETO阳性AML细胞中PD-L2基因的表达受DNA甲基化调控,AML1-ETO可能参与了PD-L2基因表达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1-ETO融合基因 dna甲基化 地西他滨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物暴露与白血病发病相关基因DNA甲基化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妍 陈迪迪 +5 位作者 施蓉 王筱金 季晓帆 韩开益 田英 高宇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00-809,共10页
目的:探讨化学物暴露、白血病发病相关DNA甲基化改变以及二者交互作用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31例就诊于3家上海市三甲级儿童医院的0~15岁新发急性... 目的:探讨化学物暴露、白血病发病相关DNA甲基化改变以及二者交互作用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31例就诊于3家上海市三甲级儿童医院的0~15岁新发急性白血病患儿为病例组,选取病例所在医院的发育行为儿科或骨科门诊就诊或入院治疗与病例组同性别、同年龄的儿童为对照组,排除患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疾病等的儿童。对两组儿童进行相关环境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儿童8个与白血病发病相关的基因(P16、P73、E-cadherin、DAPK、C-ABL、HSPA4L、PTEN、APAF-1)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环境暴露因素与基因甲基化水平改变之间的交互作用,以相对超额危险度(RERI)、归因比(API)与交互作用指数(S)描述其交互作用。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1和140例,年龄分别为(6.9±3.8)和(6.9±3.9)岁(t=0.01,P=0.911)。将混杂因素校正后,儿童期(OR=3.90,95%CI:1.69~9.02)、母亲孕前及孕期(OR=2.71,95%CI:1.12~6.52)、父亲在母亲怀孕前(OR=1.91,95%CI:1.05~3.47)接触化学物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生相关。病例组儿童DAPK、PTEN、P73基因甲基化程度高于对照组儿童[病例组分别为:3.1%(4例),16.0%(21例),7.6%(10例);对照组分别为:0.7%(1例),2.9%(4例),0.7%(1例),χ2值分别为7.11、16.90、11.38,P值分别为0.029、0.000、0.003],但病例组P16基因的甲基化程度低于对照组儿童[病例组比对照组:3.8%(5例)比8.6%(12例),χ2=10.33, P=0.007]。环境-基因交互作用结果显示,儿童化学物质接触史与PTEN、P16、P73等3种基因存在交互作用(PTEN:RERI=-7.01,API=-2.14,S=0.24;P16:RERI=4.08,API=0.53,S=2.59;P73:RERI=4.32,API=0.48,S=2.19);母亲孕前或孕期化学物质接触史与PTEN、P16基因亦存在交互作用(PTEN:RERI=-1.30,API=-0.38,S=0.65;P16:RERI=1.70,API=0.38,S=1.97)。结论儿童不同发育阶段接触化学物质、多种基因DNA甲基化水平改变均是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且两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可能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双表型 急性 儿童 dna甲基化 环境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DNMT3A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周佳玮 吴涛 刘文慧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010-1015,共6页
DNA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节机制,在细胞的分化和发育中起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的发挥与DNA甲基转移酶-3-α(DNMT3A)密切相关,能够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干细胞的分化。DNMT3A基因的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检出率较高,但其突变类型和... DNA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节机制,在细胞的分化和发育中起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的发挥与DNA甲基转移酶-3-α(DNMT3A)密切相关,能够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干细胞的分化。DNMT3A基因的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检出率较高,但其突变类型和致病机制尚不明确。对DNMT3A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发现其致病靶点并为AML的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就AML中DNMT3A基因表达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DNMT3A基因 急性髓系白血病
原文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E-cadherin基因表达和CpG岛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峰 李艳 +4 位作者 刘巍 卢香兰 李霞 王萍萍 刘云鹏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基因表达及其甲基化状态。方法分别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55例AML患者骨髓细胞和7份正常对照骨髓细胞中E-cadher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分析E-ca...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基因表达及其甲基化状态。方法分别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55例AML患者骨髓细胞和7份正常对照骨髓细胞中E-cadher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分析E-cadherin基因5’端CpG 岛的甲基化状况。结果 55例AML患者骨髓细胞中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23.6%和18.2%,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调(P值均<0.01);E-cadherin基因5’端甲基化的阳性率为 69.1%。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阴性的31例患者中,29例(93.5%)E-cadherin甲基化阳性,其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与启动子甲基化呈明显负相关(P<0.01)。7份正常对照骨髓细胞E-cad- 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为阳性,E-cadherin基因的CpG岛无明显甲基化。结论 AML的粒系分化成熟障碍可能与E-cadherin基因表达下调有关,5’端CpG岛的甲基化可能影响E-cadherin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非淋巴细胞 急性 基因 E-cadherin dna甲基化 CPG岛
原文传递
苯丁酸钠联合5-氮杂脱氧胞苷抑制Kasumi-1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被引量:7
18
作者 郝长来 林冬 +3 位作者 王莉红 邢海燕 王敏 王建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58-661,共4页
目的 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化酶 (HDAC)抑制剂苯丁酸钠 (PB)联合 5 氮杂脱氧胞苷 (5 Aza CdR)对t(8;2 1)急性髓系白血病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抑瘤活性与作用机制。方法 用Kasumi 1细胞皮下接种的方法建立t(8;2 1)急性髓系白血病裸鼠移植瘤模... 目的 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化酶 (HDAC)抑制剂苯丁酸钠 (PB)联合 5 氮杂脱氧胞苷 (5 Aza CdR)对t(8;2 1)急性髓系白血病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抑瘤活性与作用机制。方法 用Kasumi 1细胞皮下接种的方法建立t(8;2 1)急性髓系白血病裸鼠移植瘤模型 ;观察裸鼠的致瘤潜伏期、PB预处理Kasumi 1细胞的致瘤性改变 ,以及PB和 5 Aza CdR腹腔注射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分化抗原和细胞周期 ,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检测瘤组织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新生。结果 切脾和不切脾裸鼠接种Kasumi 1细胞后致瘤潜伏期分别为 17~ 2 3d和 4 0~ 5 0d ,瘤细胞不转移 ,仍检测出t(8;2 1)和AML1 ETO融合基因。接种PB预处理Kasumi 1细胞的裸鼠未见成瘤。PB、5 Aza CdR单独或联合裸鼠体内用药后 ,移植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4 9.0 7%、2 5 .6 9%和 87.4 6 % (P <0 .0 5 ) ,凋亡细胞指数分别为 (2 .2 5± 0 .85 ) %、(1.32± 0 .6 8) %和 (5 .4 1± 1.5 6 ) % (P <0 .0 5 ) ,微血管密度 (MVD)分别为 2 1.6 9± 6 .2 5 ,2 8.34± 4 .2 4和 9.4 8± 3.2 1(P <0 .0 1)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值均 <0 .0 5 )。PB腹腔注射后移植瘤细胞CD11b、CD13表达增高 [(1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细胞 裸鼠移植瘤 联合 苯丁酸钠 体内 致瘤性 血管新生 组蛋白 脱氧核糖核酸 转移酶
原文传递
WWOX和p73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辉 莫武宁 +1 位作者 杨峥 李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20-825,共6页
目的研究含有氧化还原酶的WW域(WW domain 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WWOX)和p73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中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0-2011年广西医科大学... 目的研究含有氧化还原酶的WW域(WW domain 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WWOX)和p73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中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0-2011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LL患者骨髓样本48份,其中包括初诊患者32例、缓解患者11例、复发患者5例;收集同期非白血病患者骨髓样本31份作为对照组。抽取骨髓3ml,EDTA抗凝,1ml骨髓样本采用离心柱法立即提取RNA,取纯度在1.8~2.0范围内的产物逆转录后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WWOX和p73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2ml骨髓样本采用离心柱法提取DNA,取纯度在1.7~1.9范围内的产物进行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WWOX基因启动子区和p73基因第1外显子的甲基化情况。不同组别间甲基化状态的比较采用矿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31份对照组标本中,WWOX与p73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均为94.00%(29/31)。48份ALL标本中,WWOX mRNA阳性表达率为48.00%(23/4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34,P=0.000);其中初诊组为34.38%(11/32),低于缓解组的90.91%(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71,P=0.001)。p73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为56.00%(27/4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97,P=0.000);其中初诊组为43.75%(14/32),低于缓解组的90.91%(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1份对照组标本中,WWOX与p73基因均未见甲基化现象(0/31)。48份ALL标本中,WWOX基因甲基化率为44.00%(21/4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73,P=0.000);其中初诊组为56.25%(18/32),高于缓解组的9.09%(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73基因甲基化率为35.00%(17/4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90,P=0.000),其中初诊组为46.88%(15/32),高于缓解组的9.09%(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WWOX与p73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均与各自基因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r=-0.678、-0.577,P=0.000)。结论WWOX与p73基因的甲基化可能导致基因的沉默,使其mRNA减少或缺失;WWOX与p73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可能对ALL的诊断和疗效评估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甲基化 氧化还原酶类 肿瘤抑制蛋白质类 dna结合蛋白质类 核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急性白血病错配修复基因表达及启动子甲基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彩霞 毛平 +2 位作者 杜庆华 张玉平 周志衡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70-87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DNA修复基因(hMSH2和hMLH1基因)mRNA、蛋白表达情况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选取5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其单个核细胞错配修复基因hM...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DNA修复基因(hMSH2和hMLH1基因)mRNA、蛋白表达情况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选取5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其单个核细胞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hMLH1的mRNA及蛋白表达,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hMSH2和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组比较,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hMLH1均明显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hMSH2和hMLH1甲基化阳性率为66.1%(37/56)和55.4%(31/56),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的10.0%(3/30)和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hMSH2和hMLH1表达与其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性(rhMSH2=-0.624,P=0.000;rhMLH1=-0.589,P=0.002)。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hMSH2和hMLH1基因呈低表达,其启动子呈高甲基化水平,急性白血病患者hMSH2和hMLH1基因表达低下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急性白血病 错配修复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