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microstructure and flexural properties of microcellular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nanocomposite foams: experimental results 被引量:3
1
作者 A.MOHYEDDIN A.FEREIDOON I.TARAGHI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15年第4期487-498,共12页
In this paper,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ABS) nanocomposite foams are produced using carbon dioxide through the solid-state batch process. Microcellular closed-cell foams are produced with the relative densit... In this paper,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ABS) nanocomposite foams are produced using carbon dioxide through the solid-state batch process. Microcellular closed-cell foams are produced with the relative density ranging from 0.38 to 0.97. The effects of the processing conditions on the density, morphology, and flexural properties of ABS and its nanocomposite foams are studied. It is found that nanoclay particles, as nucleating sit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the size of cells and increasing their number in the unit volume of foamed polymer, as well as increasing the flexural modulus of foam through reinforcing its matr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abs polymer-clay nanocomposite mi-crocellular foam flexural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S结构特性对PC/ABS/MBS共混体系的影响
2
作者 王永泉 刘孟松 +3 位作者 刘华 洪成宇 李家伟 周超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0,共7页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合成不同结构特性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以其为相容剂,将其与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熔融共混制备PC/ABS/MBS共混体系,研究了不同结构特性MBS对PC/ABS/MBS共混体系性...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合成不同结构特性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以其为相容剂,将其与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熔融共混制备PC/ABS/MBS共混体系,研究了不同结构特性MBS对PC/ABS/MBS共混体系性能及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MBS后,产生了PC、ABS的界面张力使相容性增大。随着MBS粒径的增大,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显著提升。在MBS外壳中引入丙烯酸丁酯单体(BA),当BA含量达到7.5%时,经过测试其冲击强度可以达到498.05 J/m,此时力学性能较好,且熔体流动速率随着BA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冲击断面存在显著的塑性流动现象,增加其能量吸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相容性 塑性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生化工艺处理ABS与丙烯腈生产废水的研究
3
作者 马少杰 韩宁波 +2 位作者 邵宇 刘冲 朱钰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5年第1期265-267,共3页
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与丙烯腈生产废水含有难降解的杂环化合物,同时含有有毒物质,有机氮含量高,处理难度大。辽宁省某石化企业采用低氧生化工艺处理ABS与丙烯腈生产废水,项目运行后,出水... 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与丙烯腈生产废水含有难降解的杂环化合物,同时含有有毒物质,有机氮含量高,处理难度大。辽宁省某石化企业采用低氧生化工艺处理ABS与丙烯腈生产废水,项目运行后,出水水质稳定,优于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生化工艺 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 丙烯腈 生产废水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无磷、无糖接枝聚合反应过程优化研究
4
作者 姜山 刘姜 +3 位作者 李国锋 陆书来 张辉 张馨元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2,139,共8页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接枝聚合使用由甲醛次硫酸钠(SFS)、乙二胺四乙酸四钠(EDTA-4Na)和硫酸亚铁(FES)组成的还原剂时,氧化剂、还原剂以及接枝单体的不同加入方式对反应速率和接枝过程都有较大影响。采用“预补/全程连...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接枝聚合使用由甲醛次硫酸钠(SFS)、乙二胺四乙酸四钠(EDTA-4Na)和硫酸亚铁(FES)组成的还原剂时,氧化剂、还原剂以及接枝单体的不同加入方式对反应速率和接枝过程都有较大影响。采用“预补/全程连续”方式加入还原剂,连续滴加方式加入氧化剂和接枝单体,能够实现对整个反应阶段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的速率的精准调控,改善接枝效果,提升粉料的增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接枝聚合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无磷 无糖 反应过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latile Substances in Polymer Toys Made from Butadiene and Styrene 被引量:2
5
作者 Yutaka Abe Miku Yamaguchi +2 位作者 Motoh Mutsuga Hiroshi Akiyama Yoko Kawamura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3年第5期229-237,共9页
The residual levels and migration behavior of volatile substances were detected using HS-GC/MS for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 (ABS) toys,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toys, and rubber toys made from 1,3-buta... The residual levels and migration behavior of volatile substances were detected using HS-GC/MS for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 (ABS) toys,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toys, and rubber toys made from 1,3-butadiene and styrene found on the Japanese market. The maximum residual level of these volatile substances was 2600 μg/g of styrene in ABS toys. In particular, the levels of known carcinogens 1,3-butadiene, benzene, and acrylonitrile are 5.3, 2.5 and 55 μg/g, which are much lower than the EU limit of 0.1%. Furthermore, some volatile substances migrated from ABS toys into water in amounts of 3 -40 ng/mL.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toys and rubber toys contained these volatile substances at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s than ABS to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ATILE Substance TOY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 (abs)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Rub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挤出工艺对瓷白ABS产品性能影响研究
6
作者 赵雪悠 王君明 +3 位作者 刘国强 胡慧林 康宁 孔新越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1,共4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工艺制备瓷白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ABS)产品,考察了不同螺杆转速/喂料速度(喂料比)、挤出温度和螺杆转速对瓷白ABS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喂料比越小,钛白粉在ABS树脂中分散越好,产品的冲击强度...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工艺制备瓷白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ABS)产品,考察了不同螺杆转速/喂料速度(喂料比)、挤出温度和螺杆转速对瓷白ABS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喂料比越小,钛白粉在ABS树脂中分散越好,产品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熔体流动速率均得到提升。挤出温度对产品的明暗度(L值)和红绿色度(A值)无影响。挤出温度越高,产品黄蓝色度(B值)越高,产品色度越黄。螺杆转速越高,产品的L值越高,B值越低,产品色度越好。螺杆转速对产品A值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白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树脂 挤出工艺 应用 钛白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BS高温下耐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李明昆 林荣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7-80,共4页
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相、聚碳酸酯(PC)相以及相容剂三方面讨论了PC/ABS合金在90℃高温下的耐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橡胶是导致材料耐疲劳性能差的原因;提高苯乙烯-丙烯腈二元共聚物(St-An)相对聚丁二烯(PB)的比例可有... 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相、聚碳酸酯(PC)相以及相容剂三方面讨论了PC/ABS合金在90℃高温下的耐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橡胶是导致材料耐疲劳性能差的原因;提高苯乙烯-丙烯腈二元共聚物(St-An)相对聚丁二烯(PB)的比例可有效地提高耐疲劳性能;提高PC含量或适当调整PC黏度也可提升合金的耐疲劳性能;相容剂类型对耐疲劳性能有影响,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的效果优于其他相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合金 高温耐疲劳性能 相容剂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树脂市场分析及预测
8
作者 杨建成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33-35,共3页
ABS树脂是一种三元共聚物,因其独特的组成,使其具有优异的性能,近几年由于国内市场ABS树脂需求量增长,利润率高,导致多家企业进行布局投产以及扩能改造,未来三年国内ABS树脂产能将大幅增加,年产能将超过一千万吨。主要对ABS树脂产能、... ABS树脂是一种三元共聚物,因其独特的组成,使其具有优异的性能,近几年由于国内市场ABS树脂需求量增长,利润率高,导致多家企业进行布局投产以及扩能改造,未来三年国内ABS树脂产能将大幅增加,年产能将超过一千万吨。主要对ABS树脂产能、进出口量、市场分布情况和价格的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当下国内ABS树脂的市场现状对未来ABS树脂价格及市场情况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价格 市场 供应量 需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纳米粒子对ABS抗紫外线老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周长兰 王旭 胡燕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49,共3页
通过在(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树脂中使用纳米ZnO、抗氧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获得抗老化性能优良的ABS共混物。研究结果表明,ZnO、TiO2/SiO2复合体系和抗氧剂168复合使用对改善ABS的抗紫外线老化性能有显著的协同... 通过在(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树脂中使用纳米ZnO、抗氧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获得抗老化性能优良的ABS共混物。研究结果表明,ZnO、TiO2/SiO2复合体系和抗氧剂168复合使用对改善ABS的抗紫外线老化性能有显著的协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紫外线 abs 无机纳米粒子 TIO2/SIO2 紫外线吸收剂 抗氧剂168 纳米ZNO 抗老化性能 光稳定剂 研究结果 协同效果 复合使用 复合体系 共聚物 丁二烯 苯乙烯 丙烯腈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法合成ABS树脂 Ⅰ.相转变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于志省 李杨 +3 位作者 杜晓旭 张微 郑君双 王玉荣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2,共5页
分别以4种聚丁二烯橡胶作增韧剂,1,1-二(叔丁基过氧基)环己烷(DP275B)为引发剂,采用本体法合成了丙烯情-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用折光指数法监测预聚合阶段的单体转化率,重点考察了不同聚合工艺条件下橡胶对ABS合成过程中相转... 分别以4种聚丁二烯橡胶作增韧剂,1,1-二(叔丁基过氧基)环己烷(DP275B)为引发剂,采用本体法合成了丙烯情-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用折光指数法监测预聚合阶段的单体转化率,重点考察了不同聚合工艺条件下橡胶对ABS合成过程中相转变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Li系700A橡胶聚合体系的黏度最大,相转变过程亦最为显著;随着橡胶用量的增加,聚合体系的黏度显著增加;采用DP275B(用量大于或等于210μg/g)和适中的搅拌速率均可观察到明显的相转变过程;随着Li系700A橡胶和DP275B用量的增加,相转变过程均有所后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本体聚合 双官能团引发剂 聚丁二烯橡胶相转变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法合成ABS树脂 Ⅲ.乙苯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于志省 王玉荣 +3 位作者 李杨 王超先 黄立本 邓燕霞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以镍系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为增韧剂,采用本体接枝法合成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考察了稀释剂乙苯用量对ABS预聚合过程、相态变化、分子结构及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共聚单体转化率增加,高顺式橡... 以镍系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为增韧剂,采用本体接枝法合成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考察了稀释剂乙苯用量对ABS预聚合过程、相态变化、分子结构及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共聚单体转化率增加,高顺式橡胶的顺式结构含量降低;适量乙苯有利于单体的共聚合和接枝,使界面黏合力增强,材料以韧性方式断裂;乙苯过量时,链转移反应增多,笼蔽效应增强,导致接枝率下降,材料呈半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稀释剂 接枝共聚合 相态变化 韧性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高光泽PC/ABS合金的制备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振嘉 宋湘怡 +3 位作者 吴水珠 赵建青 曾钫 宁洪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3,共4页
制备了高光泽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用TiO_2和磷酸酯改善合金的表面硬度和阻燃性能;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树脂和乙烯的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125AC),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 制备了高光泽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用TiO_2和磷酸酯改善合金的表面硬度和阻燃性能;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树脂和乙烯的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125AC),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相容剂改善PC/ABS合金的相容性;通过测试合金的光泽度和表面硬度探讨不同牌号的ABS、磷酸酯、填料对合金光泽度和硬度的影响。结果发现:1125AC/SMA能够有效地改善体系的相容性;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TiO_2可以使材料的表面擦伤硬度达到H级;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磷酸酯可使材料阻燃性能达到V-0级(3.2mm);此外,在添加了各种助剂之后PC/ABS合金能保持较好的光泽度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磷酸酯阻燃 高光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国产新型反应性增容剂在PA6与ABS合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荣伟 王玮 +1 位作者 石正金 夏燕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4-266,270,共4页
以国产苯乙烯-丙烯腈-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AM)为原位反应性增容剂,制备了超韧PA6/ABS合金。在m(PA6)/m(ABS)为50/50~70/30和SAM加入量为3%~4%时,23℃的合金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达900J/m以上;-18℃的合金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达270J/m。... 以国产苯乙烯-丙烯腈-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AM)为原位反应性增容剂,制备了超韧PA6/ABS合金。在m(PA6)/m(ABS)为50/50~70/30和SAM加入量为3%~4%时,23℃的合金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达900J/m以上;-18℃的合金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达270J/m。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原位反应性增容使PA6和ABS两相界面张力降低,并使ABS分散颗粒变小及更均匀地分散于PA6中。另外,过多的SAM用量将导致PA6与SAM间的深度反应,使体系粘度上升和ABS相难于被分散。总之,SAM用量、相界面张力和ABS分散颗粒大小是影响该合金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丙烯腈-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 尼龙6 abs 增容 超韧 聚合物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法合成ABS树脂 Ⅱ.预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杜晓旭 于志省 +3 位作者 李杨 李永田 黄立本 王玉荣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共5页
采用本体聚合方法,以1,1-二(叔丁基过氧基)环己烷(DP275B)引发苯乙烯、丙烯腈在聚丁二烯橡胶上接枝共聚合。考察了不同聚合工艺条件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预聚合反应动力学行为规律,并求出相应的假一级表观增长反应速... 采用本体聚合方法,以1,1-二(叔丁基过氧基)环己烷(DP275B)引发苯乙烯、丙烯腈在聚丁二烯橡胶上接枝共聚合。考察了不同聚合工艺条件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预聚合反应动力学行为规律,并求出相应的假一级表观增长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动力学曲线均符合一级线性关系;镍系高顺式橡胶BR9004体系的预聚合反应速率最快;增加引发剂DP275B浓度、提高引发温度、降低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700A用量和聚合搅拌速率均可加快ABS预聚合反应速率;当w(700A)为5.0%,w(DP275B)为0.021%时,共聚单体的表观增长反应活化能为10.84 kJ/mol,频率因子为0.12 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本体聚合 预聚合反应动力学 聚丁二烯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粉末羧基丁苯橡胶增韧PC/ABS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邵静波 吕芸 +2 位作者 邹浩 董穆 张师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67,共3页
研究了超细粉末羧基丁苯橡胶(UFPR)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FPR用量的增加,PC/ABS合金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有所降低,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先升高后明... 研究了超细粉末羧基丁苯橡胶(UFPR)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FPR用量的增加,PC/ABS合金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有所降低,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先升高后明显降低。当UFPR用量为0.5~2.0 phr时,PC/ABS合金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增韧效果最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加入UFPR后,合金微观界面分层和界面裂纹现象部有显著改善,表明UFPR对PC/ABS合金有着较好的增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羧基丁苯橡胶 超细 界面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气浮工艺预处理ABS树脂生产废水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梦 何绪文 +3 位作者 林宏宇 刘仪生 吴佳兴 李焱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1,共7页
采用混凝—气浮工艺对ABS树脂生产过程中的丁二烯聚合工段和乳液接枝工段混合废水进行预处理,优化了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药剂组合为CaCl_2和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FO4440SSH),最佳Ca Cl2投加量为75 mg/L,最佳FO4440SSH投加量为10 ... 采用混凝—气浮工艺对ABS树脂生产过程中的丁二烯聚合工段和乳液接枝工段混合废水进行预处理,优化了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药剂组合为CaCl_2和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FO4440SSH),最佳Ca Cl2投加量为75 mg/L,最佳FO4440SSH投加量为10 mg/L,最佳废水p H范围为5~7;最优操作条件为以288 r/min的转速搅拌混凝1 min,再以72 r/min的转速搅拌絮凝20 min;混凝阶段的最佳G值为159.9 s^(-1)、GT值为9 594,絮凝阶段的最佳G值为24.5 s^(-1)、GT值为29 400;优化条件下,废水的浊度与COD去除率均可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共聚物(abs) 废水处理 混凝 絮凝 气浮 G确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要求的ABS改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爱敏 赵国群 +2 位作者 高军 陈国文 严柳青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共4页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能满足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要求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物,测试了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PMMA可提高ABS/PMMA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洛氏硬度,但降低了...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能满足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要求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物,测试了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PMMA可提高ABS/PMMA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洛氏硬度,但降低了合金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抗氧剂抑制了聚合物共混过程中的氧化降解,提高了共混物的性能;在相同注塑工艺条件下,w(PMMA)为10%时,共混物的光泽度提高了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 塑料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磷酸酯阻燃PC/ABS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石建江 陈宪宏 邓凯桓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7-61,共5页
研究了复配磷酸酯阻燃剂对PC/ABS合金材料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复配磷酸酯阻燃剂阻燃PC/ABS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复配阻燃剂对PC/ABS合金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在PC/ABS合金(质量比为70/30)体系中,磷酸三苯酯(TPP)和四苯基[双... 研究了复配磷酸酯阻燃剂对PC/ABS合金材料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复配磷酸酯阻燃剂阻燃PC/ABS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复配阻燃剂对PC/ABS合金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在PC/ABS合金(质量比为70/30)体系中,磷酸三苯酯(TPP)和四苯基[双酚-A]二磷酸酯(BDP)按质量比为3:2复配具有协同阻燃作用。加入18份复配阻燃剂后材料的氧指数提高了6个单位,阻燃性能达到了FV-0级,并保持了材料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四苯基(双酚-A)二磷酸酯 磷酸三苯酯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的组成与性能研究进展(Ⅰ)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荣伟 白瑜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70,共5页
综述了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组成与性能的研究。不同丙烯腈含量SAN间的相容性与丙烯腈含量差值有关。SAN相对分子质量越低,保持相容性的丙烯腈含量差值可以越大。丙烯腈含量影响SAN的韧性。橡胶... 综述了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组成与性能的研究。不同丙烯腈含量SAN间的相容性与丙烯腈含量差值有关。SAN相对分子质量越低,保持相容性的丙烯腈含量差值可以越大。丙烯腈含量影响SAN的韧性。橡胶增韧时,SAN基体树脂中的丙烯腈含量高于SAN接枝物为佳,接枝率或界面黏结力适度为宜。橡胶相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反映了SAN接枝橡胶和SAN基体树脂的相互作用。大粒径胶粒(大于1μm)与小粒径胶粒(小于0.5μm)组合增韧SAN产生协同效应。大粒径胶粒诱发银纹,小粒径胶粒终止银纹或改变银纹增长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接枝率 粒径 银纹 屈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g-MAH在PA 6/ABS合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培鹏 樊庆春 +1 位作者 童身毅 张良均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40,共6页
采用固相接枝的方法制备了马来酸酐(MAH)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ABS- g-MAH),并以ABS-g-MAH为相容剂,制备了聚酰胺6(PA6)/ABS合金。ABS-g-MAH能有效改善合金的相容性,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当w(ABS-g-MAH)为10%时,合金... 采用固相接枝的方法制备了马来酸酐(MAH)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ABS- g-MAH),并以ABS-g-MAH为相容剂,制备了聚酰胺6(PA6)/ABS合金。ABS-g-MAH能有效改善合金的相容性,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当w(ABS-g-MAH)为10%时,合金的冲击强度与未添加相容剂的合金相比提高了30%左右,其托伸强度、弯曲强度也显著提高。PA 6中加入ABS和ABS-g-MAH影响了其结晶形态,球晶显著减少,并出现了大量的片晶。PA 6的α松弛温度为70℃左右,而加入ABS和ABS-g-MAH后α松弛温度为115℃左右,并且出现明显的β松弛,γ松弛温度也从-50℃降到-7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合金 固相接枝 力学性能 结晶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