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孔对ZnO/SiO_(2)复合脱硫剂常温脱硫性能的影响机制
1
作者 杨超 刘栩妃 +2 位作者 刘植龙 苏哲林 樊惠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51-2859,共9页
煤化工行业作为我国主要的碳排放源,在双碳目标的约束下将面临巨大挑战。煤制气体精脱硫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碳减排意义重大。氧化锌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干法精脱硫剂,但受动力学的限制,其在常温下的脱硫活性非常低,无... 煤化工行业作为我国主要的碳排放源,在双碳目标的约束下将面临巨大挑战。煤制气体精脱硫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碳减排意义重大。氧化锌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干法精脱硫剂,但受动力学的限制,其在常温下的脱硫活性非常低,无法满足工业应用要求。孔扩散是氧化锌与H_(2)S反应发生的前提,但目前鲜有报道研究孔径,特别是大孔对脱硫性能的影响及影响机制。基于此,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胶晶模板法分别制备了以介孔为主和以大孔为主的ZnO/SiO_(2)复合脱硫剂,探究了大孔结构的引入对其常温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尽管大孔的引入会增加脱硫剂的比表面积、强化表面碱性、提高氧化锌的分散性以及增加脱硫剂中氧空位浓度,但会导致脱硫剂脱硫性能大幅下降。介孔脱硫剂的穿透硫容为151.9 mg/g,是大孔脱硫剂的脱硫性能的2.3倍。这是因为大孔结构不稳定,在脱硫过程中易坍塌,阻碍了氧化锌反应位点的获取。气氛中的水汽在大孔表面不利于凝聚成水膜,进而抑制了脱硫反应的发生。更为重要的是,大孔制备过程中由于模板剂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热,致使SiO_(2)网络发生深度交联,从而减小了脱硫剂中的介孔孔径。较小的介孔孔径导致其表面物理吸附水的量过多,进而抑制了氧化锌与H_(2)S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sio_(2)复合脱硫剂 大孔结构 常温脱硫 水膜 吸附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与SiO_(2)改性环氧树脂的绝缘特性及导热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国清 卜梦晨 +3 位作者 张埼炜 王德意 王闯 刘菁 《大电机技术》 2021年第2期38-43,共6页
本文通过将不同填充量的纳米ZnO、SiO_(2)填充环氧树脂制备成复合材料,研究纳米无机粒子填充对复合材料绝缘特性的影响。首先利用扫描电镜检测了纳米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状况,测试了纳米ZnO、SiO_(2)不同添加量与复合材料介电常数的... 本文通过将不同填充量的纳米ZnO、SiO_(2)填充环氧树脂制备成复合材料,研究纳米无机粒子填充对复合材料绝缘特性的影响。首先利用扫描电镜检测了纳米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状况,测试了纳米ZnO、SiO_(2)不同添加量与复合材料介电常数的关系及对复合材料局部放电起始电压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复合材料电老化过程中电树枝引发率的变化规律和纳米颗粒填充量对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ZnO填充量的增加会引起环氧树脂相对介电常数的增大,而纳米SiO_(2)填充环氧树脂后,复合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先降低然后缓慢增加。纳米ZnO与SiO_(2)均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局放起始电压、降低复合材料的电树枝引发率及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znosio_(2) 介电特性 电树枝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ZnO,SiO_2改性内墙涂料性能
3
作者 才红 邱贺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45-147,150,共4页
将纳米TiO_2,ZnO,SiO_2,TiO_2/ZnO,TiO_2/SiO_2,TiO_2/ZnO/SiO_2按一定的质量配比添加到涂料中充分搅拌,制备纳米复合涂料,测定其粘度、甲醛质量分数、抗菌性能、重金属质量分数等,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观形态,分析纳米粒子在涂料... 将纳米TiO_2,ZnO,SiO_2,TiO_2/ZnO,TiO_2/SiO_2,TiO_2/ZnO/SiO_2按一定的质量配比添加到涂料中充分搅拌,制备纳米复合涂料,测定其粘度、甲醛质量分数、抗菌性能、重金属质量分数等,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观形态,分析纳米粒子在涂料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加入纳米TiO_2/ZnO和纳米TiO_2/SiO_2,比加入单一纳米粒子具有更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_2 纳米zno 纳米sio_2 内墙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筑Ni/ZnCO_(2)O_(4)@ZnO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及其反应吸附脱硫-再生性能研究
4
作者 代璞 郭梦雅 +4 位作者 葛晖 樊彩梅 李学宽 李瑞 唐明兴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6-1714,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在ZnO中引入金属Co并使其形成复合金属氧化物,通过共沉淀-浸渍法构筑了不同Co含量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考察其脱硫活性和再生性能。采用XRD、TEM、N_2低温吸附-脱附、XPS和H_(2)-TPR等对脱硫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系统表征... 采用共沉淀法在ZnO中引入金属Co并使其形成复合金属氧化物,通过共沉淀-浸渍法构筑了不同Co含量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考察其脱硫活性和再生性能。采用XRD、TEM、N_2低温吸附-脱附、XPS和H_(2)-TPR等对脱硫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系统表征,证实得到了Ni/ZnCO_(2)O_(4)@ZnO结构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中ZnCO_(2)O_(4)的形成有利于脱硫剂的颗粒尺寸减小、分散度提升、比表面积增大。反应后XRD显示,ZnCO_(2)O_(4)也可作为H_2S的吸附剂,从而提高了脱硫剂的硫吸附容量。所有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的脱硫性能显著优于Ni/ZnO,其中,Zn:Co物质的量比为1:1的脱硫剂NZCo-3具有最优的脱硫性能,该脱硫剂在反应温度300℃,氢压3 MPa,质量空速2.2 h^(-1),氢油体积比300的条件下脱硫率为100%,且经过六次循环后仍能够保持优异的脱硫性能。该研究结果为合理设计Ni/ZnO脱硫剂以提高其脱硫性能和再生性能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吸附脱硫 ZnCO_(2)O_(4)复合金属氧化物 Ni/zno 脱硫剂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控溅射-氟化改性的新型ZnO/SiO_(2)复合超疏水涂层防冰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舒忠虎 鲍江涌 +3 位作者 陈标 何建军 揭军 蒲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52-459,共8页
目的通过磁控溅射及表面氟化修饰不同纳米尺度的氧化锌(ZnO)和二氧化硅(SiO_(2))粒子,获得一种新型的ZnO/SiO_(2)复合超疏水涂层。方法研究不同氟化修饰剂对新型ZnO/SiO_(2)复合超疏水涂层防冰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扫描... 目的通过磁控溅射及表面氟化修饰不同纳米尺度的氧化锌(ZnO)和二氧化硅(SiO_(2))粒子,获得一种新型的ZnO/SiO_(2)复合超疏水涂层。方法研究不同氟化修饰剂对新型ZnO/SiO_(2)复合超疏水涂层防冰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涂层的水接触角(CA)、滚动角(SA)、微观膜层形貌以及氟化前后化学键的改变进行分析。采用自制结冰装置及数显拉力计对涂层在高湿低温环境中的结冰时间和冰层在涂层表面的黏附强度进行测试。结果磁控溅射ZnO和SiO_(2)纳米粒子复合制膜得到的粒子排列状态规则,并且两种不同尺寸粒子的掺混使得涂层表面呈多簇状微纳米二级结构,能够很好地降低液滴与表面的附着力;分别选用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FAS-17)、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十二氟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50_(2))、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4种氟化修饰剂对涂层表面进行整体修饰,其中,FAS-17修饰后的涂层表面防冰效果最好,其液-气复合接触面积比例达到了94.38%,接触角和滚动角达到最佳,分别为164.7°和3°,且冰在表面的黏附强度降低至3.8 kPa;在湿度为60%,温度分别为-2、-10及-20℃的条件下,涂层延缓结冰时间分别为2446、1604、137 s。结论采用不同纳米尺度的ZnO和SiO_(2)纳米粒子,经过磁控溅射和整体表面改性可以得到簇状结构的新型复合超疏水涂层。通过FAS-17乙醇溶液进行表面氟化修饰,更加显著地提高了涂层的超疏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超疏水涂层 防覆冰 磁控溅射 zno/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SiO_(2)的制备及在净化变压器油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雪 张春波 +3 位作者 王浩然 孙东平 祖文轩 孙墨杰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6,共10页
变压器绝缘油在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会逐渐劣化,导致变压器油电气性能、理化性能大幅降低。采用吸附相反应技术,将亲水SiO_(2)纳米颗粒固载在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上,制备出具有高吸附性能的改性纤维素集尘体材料... 变压器绝缘油在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会逐渐劣化,导致变压器油电气性能、理化性能大幅降低。采用吸附相反应技术,将亲水SiO_(2)纳米颗粒固载在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上,制备出具有高吸附性能的改性纤维素集尘体材料,联合静电吸附技术净化处理脏污变压器油。对于SiO_(2)改性纤维素集尘体材料,通过油品净化效果测试得出,最佳的制备条件为溶胀后干燥12 h,作为硅源的正硅酸乙酯(TEOS)加入量为6 g;将上述条件下合成的改性纤维素集尘体材料,置于静电净油反应器内,二者协同净化脏污变压器油后,油品的主要运行指标如水分由最初的32.0 mg/L以上降至23.5 mg/L以下,且其他包括介质损耗因数、酸值和体积电阻率等关键指标也均已达到运行油的国家标准。可见,静电技术结合改性纤维素吸附材料能够有效吸附油中的杂质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sio_(2)改性纤维素 静电净油技术 变压器油 吸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片状ZnO的功效性紫外屏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孙晓敏 左士祥 +3 位作者 余瑶瑶 吴鑫 蔡悦 姚超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2,共8页
以片状ZnO(F-ZnO)为核体,采用SiO_(2)对其进行表面包覆得到SiO_(2)/F-ZnO(SFZ),然后将原花青素(Pro)负载于SFZ复合物表面,制得Pro/SiO_(2)/F-ZnO(PSFZ)。采用FTIR、XRD、TEM、UV、TGA等技术对所得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_(2)以非... 以片状ZnO(F-ZnO)为核体,采用SiO_(2)对其进行表面包覆得到SiO_(2)/F-ZnO(SFZ),然后将原花青素(Pro)负载于SFZ复合物表面,制得Pro/SiO_(2)/F-ZnO(PSFZ)。采用FTIR、XRD、TEM、UV、TGA等技术对所得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_(2)以非晶态的形式均匀包覆在F-ZnO表面,其适宜包覆量为15%;Pro在SFZ表面形成均匀的膜层,其适宜负载量为20%。采用抗氧化性实验和体外美白实验进行功效性评价,通过在基础配方中应用评价其稳定性。结果表明:PSFZ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抑制酪氨酸酶的能力。防晒指数测试中,PSFZ复合材料比SFZ具有更优异的紫外屏蔽效果。在配方应用中和光照条件下复合材料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zno 二氧化硅 原花青素 紫外屏蔽 功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浆料用ZnO-B_(2)O_(3)-SiO_(2)-BaO玻璃的结构和性能
8
作者 郑聪聪 何峰 +5 位作者 张兵 曹秀华 张勇强 魏明杰 董鹏 谢峻林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75-1487,1495,共14页
本文以铜浆料用ZnO-B_(2)O_(3)-SiO_(2)-BaO玻璃为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核磁共振铝谱(27Al NMR)、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方法,研究了Zn... 本文以铜浆料用ZnO-B_(2)O_(3)-SiO_(2)-BaO玻璃为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核磁共振铝谱(27Al NMR)、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方法,研究了ZnO含量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nO含量的增加,玻璃试样中BO/NBO(摩尔比)、玻璃试样的平均桥氧数和[ZnO_(4)]/[ZnO_(6)]摩尔比均先增大后减小,[BO_(4)]/[BO_(3)]摩尔比增大,[AlO_(6)]和[AlO_(5)]摩尔占比增大,[AlO_(4)]摩尔占比降低。玻璃试样网络结构连接度整体先致密后疏松,且当ZnO的质量分数为36%时玻璃试样网络结构最为致密。当ZnO质量分数从32%增加到42%时,玻璃试样的DSC曲线中玻璃化转变温度T_(g)、起始烧结温度T_(S1)和热膨胀系数(CTE)均先降低后升高,CTE数值范围为6.0×10^(-6)~6.3×10^(-6)K^(-1),符合铜浆料与Ca_(1-x)Sr_(x)ZrO_(3)陶瓷基板封接时的热膨胀与烧结温度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B_(2)O_(3)-sio_(2)-BaO玻璃 封接玻璃 低熔点玻璃 铜浆料 烧结温度 玻璃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微乳液体系制备SiO_(2)包覆的ZnO NPs及其作为防晒材料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闫春悦 任真 +1 位作者 张广良 李国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89-3293,共5页
通过AEO9/环己烷/正己醇/水反相微乳体系制备二氧化硅透明壳层包封的纳米氧化锌紫外屏蔽器以降低纳米氧化锌的光催化性,提高纳米氧化锌防晒剂的使用安全性。TEM图像与傅里叶红外光谱图表明SiO_(2)包覆在纳米氧化锌表面,ZnO@SiO_(2)纳米... 通过AEO9/环己烷/正己醇/水反相微乳体系制备二氧化硅透明壳层包封的纳米氧化锌紫外屏蔽器以降低纳米氧化锌的光催化性,提高纳米氧化锌防晒剂的使用安全性。TEM图像与傅里叶红外光谱图表明SiO_(2)包覆在纳米氧化锌表面,ZnO@SiO_(2)纳米颗粒具有核壳结构。亚甲基蓝降解实验证明SiO_(2)降低了纳米氧化锌的光催化活性。紫外屏蔽测试结果表明ZnO@SiO_(2)纳米颗粒防晒效果好,SiO_(2)壳层提高了纳米氧化锌在可见光区的透明度。TEOS与纳米氧化锌质量比为0.4时,制备的ZnO@SiO_(2)纳米颗粒防晒效果最好,光催化活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sio_(2) 光催化 反相微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IDT/(002)ZnO/SiO_(2)/Si多层结构的声表面波器件
10
作者 朱敏 刘智荣 +2 位作者 包文歧 徐才华 谢立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60-1365,共6页
以IDT/(002)ZnO/SiO_(2)/Si多层结构的声表面波器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单对叉指的三维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到了不同的ZnO膜厚对SAW器件所激发瑞利波的相速度、机电耦合系数的影响规律,以及SiO_(2)膜厚与SAW器件频率温度系数... 以IDT/(002)ZnO/SiO_(2)/Si多层结构的声表面波器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单对叉指的三维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到了不同的ZnO膜厚对SAW器件所激发瑞利波的相速度、机电耦合系数的影响规律,以及SiO_(2)膜厚与SAW器件频率温度系数之间的关系。采用热氧化、射频磁控溅射以及光刻工艺在Si衬底上分别制备SiO_(2)膜、ZnO膜和IDT,制备了三组不同ZnO膜厚的延迟线型SAW器件。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制备的ZnO薄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ZnO薄膜具有良好的(002)晶体取向以及良好的结晶质量。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所制作SAW器件进行了测试,得到了器件的传输曲线,实验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 有限元仿真 多层结构 zno薄膜 sio_(2)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掺杂对ZnO-Bi_(2)O_(3)基压敏陶瓷微观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宋继光 李凯 +5 位作者 陈蕊 徐仲勋 姜珊盼 毛航银 赵霞 许东杰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42,共6页
采用传统固相法成功制备了不同SiO_(2)掺杂量的ZnO-Bi_(2)O_(3)基压敏陶瓷。研究了SiO_(2)添加剂对ZnO-Bi_(2)O_(3)基压敏陶瓷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XRD结果表明,ZnO-Bi_(2)O_(3)基压敏陶瓷由ZnO主晶相和尖... 采用传统固相法成功制备了不同SiO_(2)掺杂量的ZnO-Bi_(2)O_(3)基压敏陶瓷。研究了SiO_(2)添加剂对ZnO-Bi_(2)O_(3)基压敏陶瓷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XRD结果表明,ZnO-Bi_(2)O_(3)基压敏陶瓷由ZnO主晶相和尖晶石相、富Bi相和含Si相等第二相组成。当SiO_(2)含量增加时,ZnO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压敏电压梯度E_(1m A)逐渐增大,这是由于二次相的钉扎效应所致。此外,随着SiO_(2)含量的增加,非线性系数α先增大后减小,而泄漏电流I_(L)先减小后增大,这是由于微观结构变化影响了晶界势垒高度。当SiO_(2)掺杂量为1.5 mol%时,ZnO压敏陶瓷的电性能最佳,E_(1mA)=504 V/mm,α=55,I_(L)=1.78μ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压敏陶瓷 sio_(2)掺杂 电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改性ZnO/SiO_(2)纳米功能涂层的制备及其对不可移动文物表面防护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柴玉梅 朱建锋 +2 位作者 张彪 王岗 罗宏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4-151,共8页
以纳米氧化锌(ZnO-NPs)和纳米二氧化硅(SiO_(2)-NPs)为原料,采用简单的一步共混法将纳米粒子均匀混合,经氟碳化合物表面改性后制备出ZnO/SiO_(2)自清洁功能涂层.通过SEM、XRD、XPS对表面形貌、物相及结构进行表征,利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 以纳米氧化锌(ZnO-NPs)和纳米二氧化硅(SiO_(2)-NPs)为原料,采用简单的一步共混法将纳米粒子均匀混合,经氟碳化合物表面改性后制备出ZnO/SiO_(2)自清洁功能涂层.通过SEM、XRD、XPS对表面形貌、物相及结构进行表征,利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试仪、恒温恒湿试验箱、荧光紫外老化箱等对涂层的润湿性、耐候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163°),在温湿交变循环后依旧保持良好的疏水特性.经过300 h的紫外照射,水接触角(WCA)仍可稳定在150°以上,说明该涂层具备一定的抗紫外特性.ZnO/SiO_(2)功能涂层优异的疏水和抗紫外特性,为不可移动文物的表面防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sio_(2) 文物保护 双疏 温湿稳定 抗紫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SiO_(2)/Si复合结构的声表面波器件特性分析
13
作者 朱敏 谢立强 +2 位作者 刘智荣 包文歧 徐才华 《陆军工程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39-44,共6页
为研究ZnO/SiO_(2)/Si复合结构声表面波器件激发瑞利波的特性,通过有限元方法对该复合结构进行三维建模仿真,得到该结构SAW器件所激励的瑞利波特性,以及其位移-频率、导纳-频率特性曲线。为验证有限元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制备了有无反射... 为研究ZnO/SiO_(2)/Si复合结构声表面波器件激发瑞利波的特性,通过有限元方法对该复合结构进行三维建模仿真,得到该结构SAW器件所激励的瑞利波特性,以及其位移-频率、导纳-频率特性曲线。为验证有限元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制备了有无反射栅结构的两组SAW器件。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在Si衬底上制备SiO_(2)薄膜,再采用电子束蒸发镀膜制备ZnO薄膜和金属电极。实验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两组器件进行了测试,测得两组SAW器件的谐振频率均与仿真结果相近,有反射栅的SAW器件比无反射栅的SAW器件在谐振频率处S_(11)增大了8.1 dB。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SAW器件特性与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SAW器件的反射栅的存在增强了回波信号,验证了反射栅的反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器件 有限元仿真 zno薄膜 sio_(2)薄膜 S_(11)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SiO_(2)防晒剂的应用与测试
14
作者 闫春悦 任真 +1 位作者 张广良 李国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62-2864,2879,共4页
分别将未包覆的纳米ZnO和ZnO@SiO_(2)纳米颗粒添加到同样的防晒配方中,并与商用防晒霜对比来探究ZnO@SiO_(2)纳米颗粒作为防晒剂实际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SiO_(2)壳层提高了防晒霜在可见光区的透明度,使防晒产品使用时更贴近肤色。... 分别将未包覆的纳米ZnO和ZnO@SiO_(2)纳米颗粒添加到同样的防晒配方中,并与商用防晒霜对比来探究ZnO@SiO_(2)纳米颗粒作为防晒剂实际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SiO_(2)壳层提高了防晒霜在可见光区的透明度,使防晒产品使用时更贴近肤色。与商用防晒剂相比,ZnO@SiO_(2)防晒霜在UVA波段吸收度更强,有更好的屏蔽紫外线性能。同时ZnO@SiO_(2)防晒霜具有良好的粘度稳定性。通过改变ZnO@SiO_(2)的加入量可以得到不同防晒因子(SPF)值的防晒霜来满足日常生活的防晒需求。这项工作证明了ZnO@SiO_(2)纳米颗粒作为防晒剂在化妆品和防晒产品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sio_(2) 防晒应用 SP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B_(2)O_(3)-Bi_(2)O_(3)-ZnO基材低温固化处理含碘敷银硅胶的研究
15
作者 苗玉龙 闫萌 +2 位作者 罗雰 文倩 卢喜瑞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1-9,共9页
敷银硅胶常被用于处理核工业所产生的碘废物,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碘敷银硅胶(AgIs)。然而,AgIs具有不稳定性,需要被有效处理。本研究以SiO_(2)-B_(2)O_(3)-Bi_(2)O_(3)-ZnO为原料制备玻璃粉,并以此作为基材来固定AgIs。XRD结果表... 敷银硅胶常被用于处理核工业所产生的碘废物,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碘敷银硅胶(AgIs)。然而,AgIs具有不稳定性,需要被有效处理。本研究以SiO_(2)-B_(2)O_(3)-Bi_(2)O_(3)-ZnO为原料制备玻璃粉,并以此作为基材来固定AgIs。XRD结果表明,在1300℃下可以获得非晶化较好的SiO_(2)-B_(2)O_(3)-Bi_(2)O_(3)-ZnO玻璃基材。为了研究获得的玻璃粉固化处理AgIs的能力,将不同碘负载量(15wt%、20wt%、25wt%、30wt%)的AgIs与获得的玻璃粉体进行混合烧结,并研究了其物相、微观结构与形貌、元素分布和密度。结果表明在处理温度为500℃、碘负载量为25wt%时获得的固化体中AgI的衍射峰强度最低,其非晶化指数也相对最高(0.73),部分AgI被包裹于获得的玻璃网络结构中。SEM-EDS结果表明,碘元素在玻璃体内的分布是均匀的。本工作为利用玻璃基材低温固化AgIs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 sio_(2)-B_(2)O_(3)-Bi_(2)O_(3)-zno 二次碘废物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SiO_(5):Pr^(3+)上转换纳米荧光粉对ZnO:Pr^(3+)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陈林 唐虎 《萍乡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7-41,共5页
文章主要研究了Y_(2)SiO_(5):Pr^(3+)上转换纳米荧光粉对ZnO:Pr^(3+)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RD、FE-SEM、FL和UV-Vis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发光性能和光催化行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Y_(2)SiO_(5):Pr^(3+)上转换纳米荧... 文章主要研究了Y_(2)SiO_(5):Pr^(3+)上转换纳米荧光粉对ZnO:Pr^(3+)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RD、FE-SEM、FL和UV-Vis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发光性能和光催化行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Y_(2)SiO_(5):Pr^(3+)上转换纳米荧光粉的加入量增加,ZnO:Pr^(3+)光催化效率逐渐提高,当加入0.2 g Y_(2)SiO_(5):Pr^(3+)时,光催化效率最高,在光照60 min后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了98.11%,相比未加入Y_(2)SiO_(5):Pr^(3+)时的光催化效率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上转换发光 zno:Pr^(3+) Y_(2)sio_(5):P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负载型NiO/ZnO-TiO_(2)吸附剂结构及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广林 刘飞 +3 位作者 李芹 陈晟 姜伟丽 龚学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0-165,共6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NiO/ZnO-TiO_(2)汽油脱硫吸附剂,吸附剂前体通过不同温度焙烧得到成型吸附剂。考察焙烧温度对NiO/ZnO-TiO_(2)吸附剂脱硫活性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压汞、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H_(2)程序升温脱附...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NiO/ZnO-TiO_(2)汽油脱硫吸附剂,吸附剂前体通过不同温度焙烧得到成型吸附剂。考察焙烧温度对NiO/ZnO-TiO_(2)吸附剂脱硫活性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压汞、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H_(2)程序升温脱附(H_(2)-TPD)等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焙烧温度升高,NiO与载体相互作用增强,活性组分NiO颗粒粒径增大,但TiO_(2)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NiO迁移烧结;焙烧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吸附剂孔道形成,比表面积降低不利于脱硫过程;当焙烧温度为500℃时,吸附剂具有最大比表面积31.02 m^(2)/g,脱硫活性最佳,穿透时间和穿透硫容分别为152 h和1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轻汽油 脱硫吸附 Ni/zno-TiO_(2) 焙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对于CaO吸附CO_(2)性能影响的DFT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友浩 徐运飞 +1 位作者 王菲菲 李英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657-4665,共9页
通过挤出成型法制备了ZnO掺杂CaO吸附剂,研究ZnO掺杂CaO吸附剂的CO_(2)吸附性能。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建立CaO(001)和Zn-CaO(001)表面模型,计算2种材料吸附CO_(2)的构型、吸附能、分态密度以及差分电子密度,通过对比改性前后2种材料的计... 通过挤出成型法制备了ZnO掺杂CaO吸附剂,研究ZnO掺杂CaO吸附剂的CO_(2)吸附性能。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建立CaO(001)和Zn-CaO(001)表面模型,计算2种材料吸附CO_(2)的构型、吸附能、分态密度以及差分电子密度,通过对比改性前后2种材料的计算结果,从微观原子层面揭示ZnO掺杂对CaO吸附CO_(2)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ZnO添加量从1%增加到5%,CaO的CO_(2)吸附性能随之增加。当ZnO添加量为3%时,ZnO/CaO吸附剂第1次和第5次循环的碳酸化转化率分别为0.86和0.76。加入ZnO后,CO_(2)吸附能由-1.184 eV下降为-1.947 eV,且相比于Ca原子,Zn原子与O原子之间存在更多的共振峰,Zn-CaO(001)表面的Zn原子、C原子与O原子在-6.06 eV处出现高态密度的3个原子电子轨道共振峰,这表明掺杂ZnO提高了CaO结构的稳定性,且Zn原子、表面O原子与C原子之间有更多的电荷转移。Zn原子与O原子间的电荷转移提高了O原子的反应活性,使其更易与C原子成键,导致CO_(2)以CO32-的结构吸附在ZnO/CaO表面。因此,ZnO提高了CaO的CO_(2)吸附性能,是一种理想的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吸附剂 zno CO_(2)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Cu/ZnO相互作用对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聪明 陈阔 +2 位作者 王晓月 薛楠 杨恒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1-212,共12页
利用可再生绿氢和二氧化碳生产甲醇是未来解决二氧化碳排放的根本途径之一,而研发高效稳定的甲醇合成催化剂是决定整个合成工艺的关键因素之一。负载型催化剂(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在载体表面)在甲醇合成反应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金属-载体相... 利用可再生绿氢和二氧化碳生产甲醇是未来解决二氧化碳排放的根本途径之一,而研发高效稳定的甲醇合成催化剂是决定整个合成工艺的关键因素之一。负载型催化剂(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在载体表面)在甲醇合成反应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常被用来稳定金属颗粒,调控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尽管对金属–载体相互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关于不同强度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影响的理解仍然是匮乏的。本工作合成了三种具有不同强度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Cu/ZnO-SiO_(2)催化剂,探究了其对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性能的影响。H2-TPR和XPS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沉淀顺序可以调变Cu/ZnO-SiO_(2)催化剂中金属–载体相互作用,FT-IR结果证实了Cu物种均以CuO的形式存在。TEM、XRD和N2O化学吸附结果表明Cu/ZnO强的相互作用促进了Cu物种的分散,提高了CO_(2)转化率和催化剂的稳定性。正如预期,Re-CZS催化剂实现了最高的CO_(2)转化率(12.4%),而Co-CZS催化剂与Nor-CZS催化剂的CO_(2)转化率分别为12.1%和9.8%。反应相同时间后,标准化的CO_(2)转化率降低顺序是:Re-CZS(75%)>Co-CZS(70%)>Nor-CZS(65%)。与Co-CZS和Nor-CZS催化剂不同,Re-CZS催化剂的甲醇选择性随着反应进行逐步增加而后趋于稳定。对该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结构演变进行表征,结果显示,Re-CZS催化剂Cu/ZnO间强的相互作用引起了催化剂结构重构,促使体相中的ZnO物种向催化剂表面Cu物种迁移,形成了更多的Cu/ZnO界面,有利于甲醇的生成。本工作为合理设计有效催化剂提供一个可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o-sio_(2)催化剂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CO_(2)加氢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孔SiO_(2)微球的防串染吸色片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彪 程金瑜 +3 位作者 金梦婷 朱海霖 周岚 刘国金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6-192,共7页
针对日常家庭洗衣时深浅色衣物不能混洗及衣物在洗涤过程中掉落的染料易形成染料废水的问题,选用非织造布为基材,通过负载多孔二氧化硅(SiO_(2))微球来制备洗衣防串染吸色片。设计防串染吸色片的组成结构,优化多孔SiO_(2)微球的质量浓度... 针对日常家庭洗衣时深浅色衣物不能混洗及衣物在洗涤过程中掉落的染料易形成染料废水的问题,选用非织造布为基材,通过负载多孔二氧化硅(SiO_(2))微球来制备洗衣防串染吸色片。设计防串染吸色片的组成结构,优化多孔SiO_(2)微球的质量浓度,观测制备所得防串染吸色片的表面形貌,分析微球的负载牢度,并将防串染吸色片用于染料吸附以观察防串染效果。结果表明:防串染吸色片包括非织造布基材、聚多巴胺(PDA)粘合层和多孔SiO_(2)微球层三层结构;多孔SiO_(2)微球带有负电性,适宜于吸附阳离子型染料,其质量浓度越高,对染料的吸附性越强;制备所得防串染吸色片中,纤维表面均匀地分布着多孔SiO_(2)微球,微球集合在一起将纤维包裹;防串染吸色片在经历水洗后失重率仅为2.3%,证明微球在非织造布基材上具有良好的负载牢度;将防串染吸色片用于涤纶阳离子纱(CDP)的混洗试验,发现其对染料具有明显的吸附性,浅色CDP布料未出现沾色现象。此研究成果可为深浅色衣物的混洗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废水 多孔sio_(2)微球 防串染吸色片 结合牢度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