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SJ-A型神经阈值检测仪应用的初步评价
1
作者 胡金兰 王刚 +5 位作者 梅宝珊 刘艺明 张玲 何延龙 江勤 黄振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目的 观察并评价ZSJ A型神经阈值检测仪的生理性能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经ZSJ A型神经阈值检测仪输送一定强度的方波脉冲刺激家兔腓神经 ,以是否出现轻微足背屈为观察指标 ,测出腓神经运动阈值 ,同时观察在此阈值的刺激下神经外观和... 目的 观察并评价ZSJ A型神经阈值检测仪的生理性能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经ZSJ A型神经阈值检测仪输送一定强度的方波脉冲刺激家兔腓神经 ,以是否出现轻微足背屈为观察指标 ,测出腓神经运动阈值 ,同时观察在此阈值的刺激下神经外观和组织学结构是否发生病理改变。结果 于刺激的d 0、d 7、d 14测得家兔腓神经运动阈值 (mA)分别为 1 83± 0 74、1 73± 0 6 8、1 6 4± 0 5 7。腓神经外观无异常改变 ,组织学结构亦未见明显的病理变化。结论 用ZSJ A型神经阈值检测仪刺激家兔腓神经 ,在阈值范围内对神经无损伤性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j-a型神经阈值检测仪 神经 生理学 运动耐受性 电刺激 临床应用 选择性脊神经 脑瘫后根切断术 截瘫痉挛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检测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模型脑神经细胞凋亡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清 杨克新 +1 位作者 王尚全 孙树椿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1期689-690,共2页
关键词 椎动脉颈椎病 CSA 神经细胞 流式细胞检测 脑缺血 凋亡 动物模 机制 思路 减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评估两种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损伤程度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高新 杨建荣 +7 位作者 王程 练湛雄 梁斌 刘朝锋 邓享强 罗扬 黄沃宁 邓李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5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评估肌骨超声引导刃针与传统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前后神经根损伤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 目的探讨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评估肌骨超声引导刃针与传统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前后神经根损伤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脱落5例,最终纳入55例;B组脱落7例,最终纳入53例。A组采用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治疗,B组采用传统刃针治疗。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患侧神经根损伤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在2000 Hz、250 Hz、5 Hz检测条件下,两组患者治疗前C_(6)、C_(7)、C_(8)患侧感觉神经定量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C_(6)、C_(7)、C_(8)感觉神经功能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A组感觉神经定量检测结果等级较B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能够客观地评估神经根的损伤程度,对指导后续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定量检测 肌骨超声 刃针 神经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神经电生理探测仪—J88-2型神经兴奋检测仪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3期891-891,共1页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探测 88-2神经兴奋检测 工作原理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周围神经选择性切除术 痉挛性下肢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双阈值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震 李丹丹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9,共5页
针对噪声、不同的天气状况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变化对运动目标检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双阈值运动掩膜算法.为提高复杂环境条件下运动目标检测的识别率,该算法首先利用多帧平均法初始化背景,采用函数链接型神经网络算法动态更新高低两... 针对噪声、不同的天气状况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变化对运动目标检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双阈值运动掩膜算法.为提高复杂环境条件下运动目标检测的识别率,该算法首先利用多帧平均法初始化背景,采用函数链接型神经网络算法动态更新高低两个阈值,自动适应光照变化.根据运动掩膜算法判定前景和背景区域动态更新背景后,采用自适应双阈值背景差法分割得到前景目标区域,并结合数学形态学方法,消除阴影,准确识别出前景目标.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对运动目标检测的高准确性和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 运动掩膜 函数链接神经网络 运动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动感觉阈值对诊断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美萍 陈敏 +5 位作者 胡湘明 何霞 宋俊华 尹代婵 周康 陈珊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1期1604-1605,共2页
目的探讨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测在新发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新确诊的50例无足麻木、灼痛、刺痛等感觉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分组进行VPT检测及神经肌电图检测,以神经肌电图检查作为"金标准",将... 目的探讨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测在新发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新确诊的50例无足麻木、灼痛、刺痛等感觉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分组进行VPT检测及神经肌电图检测,以神经肌电图检查作为"金标准",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VPT检测与神经肌电图检测比较,VPT检测组的DPN发生率为36.00%,神经肌电图检测组为3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较高的DPN及糖尿病足风险,足部VPT对于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DPN的筛查及治疗有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并发症 肌电描记术 糖尿病神经病变 诊断 神经传导 震动感觉阈值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感觉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电流阈值检测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魏薇 毛红 赵湜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感觉电流阈值(CPT)在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T2DM患者437例,分为DPN组和非DPN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以"中国DPN诊疗规范"为"金标准",评估CPT、10g尼龙丝试验、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量... 目的探讨感觉电流阈值(CPT)在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T2DM患者437例,分为DPN组和非DPN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以"中国DPN诊疗规范"为"金标准",评估CPT、10g尼龙丝试验、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量表,以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NCV)的诊断价值。结果 DPN组年龄[(61.31±9.63)vs(58.09±10.38)岁]、糖尿病病程[(8.81±6.04)vs(6.93±5.65)年]、HbA1c[(8.60±2.05)%vs(8.09±2.01)%]及FPG水平[(9.67±3.92)vs(8.95±3.45)mmol/L]、吸烟率(30.0%vs 15.8%),以及DR的发生率(36.4%vs 22.2%)均高于非DPN组(P<0.05)。DPN组中,CPT感觉减退及感觉过敏者所占比例高于非DPN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CPT 2000、250以及5Hz值与神经传导速度(NCV)呈负相关(r=-0.260、-0.155、-0.168,P<0.01);CPT 2000、250Hz值与TCSS分数呈正相关(r=0.105、0.142,P<0.05)。CPT 2000 Hz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840),且其诊断DPN的敏感性(77.14%)及NCV特异性(98.32%)最高。结论 CPT可以选择性定量测定不同类型感觉神经受损的程度,为DPN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有用的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电流阈值检测 神经传导速度
原文传递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亚林 邹蓉 +2 位作者 卢翠琼 陈德芝 喻日成 《贵州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Neurometer CPT/C)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周围感觉神经功能,并使用神经修复药物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进行短期治疗以观察临床疗效。方法测定68例T2DM患者在使用药物前后的正中神经、腓肠神经于2 00... 目的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Neurometer CPT/C)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周围感觉神经功能,并使用神经修复药物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进行短期治疗以观察临床疗效。方法测定68例T2DM患者在使用药物前后的正中神经、腓肠神经于2 000Hz、250Hz、5Hz时的电流感觉阈值(CPT),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患者的CPT值明显增高,在2 000Hz时增高最为明显(P<0.01);其中12例患者无明显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但CPT值已经超过正常对照值;通过使用神经修复药物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对这些患者做短期强化治疗后,CPT值可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或P<0.01)。结论T2DM患者因代谢控制未达标,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经过应用神经修复药物的积极干预,可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电流感觉阈值(CPT) 感觉神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消渴病痹症足浴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冯俊 李文昌 +2 位作者 刘淋利 杨丽萍 赵挺洋 《系统医学》 2022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消渴病痹症足浴方配合胰岛素、营养神经等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碧江区人民医院确诊的40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 目的探究分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消渴病痹症足浴方配合胰岛素、营养神经等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碧江区人民医院确诊的40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疗效。治疗组202例患者采用消渴病痹症足浴方+胰岛素、营养神经以及循环改善治疗;对照组20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第2周、第4周后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受损神经的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预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组患者的神经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vs 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2,P<0.05);且治疗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消渴病痹症足浴方进行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生活质量,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消渴麻痹症 足浴方 数字感觉阈值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