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血膏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1
作者 郭飞宇 邹武斌 《海峡药学》 202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建立益血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二级管阵列检测器(DAD)技术。以芍药苷为参照峰建立10批样品HPLC-DAD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分离出6个共有峰,鉴定指认... 目的建立益血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二级管阵列检测器(DAD)技术。以芍药苷为参照峰建立10批样品HPLC-DAD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分离出6个共有峰,鉴定指认了芍药苷。对工艺变更后的3批样品进行检验,其相似度0.911~0.98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良好,可用于控制益血膏的批间差异,保障产品的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血膏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芍药苷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崔俊波 穆超超 陈宝贵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从单味药支持度、多味药的置信度、Euclidean距离等角度出发,挖掘《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的用药规律,揭示遣药组方规律,拓展更多临床应用渠道。方法:通过Excel软件,制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方剂数据库、药材...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从单味药支持度、多味药的置信度、Euclidean距离等角度出发,挖掘《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的用药规律,揭示遣药组方规律,拓展更多临床应用渠道。方法:通过Excel软件,制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方剂数据库、药材数据库、煎煮法数据库3个数据库,制定标准化处理规则,引入衡量标准指标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药物的支持度,选取高支持度的药物及药对进行置信度的计算,以SPSS软件进行Euclidean距离计算。结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共31首方,药65种,药味共使用259次,其中平性与寒性药物比例均占25%,归肝经、脾经的药物均占19%,苦味药为40%,甘味药为39%;出现频次前3位药物依次为:白芍、牛膝、赭石。高频项中,药材之间置信度为100%的规则中,单味药有19项,多味药有2项。结合支持度、置信度与Euclidean距离,最有价值的药对组合为:中风(脑充血)为白芍、牛膝、赭石;中风(脑贫血)为当归、黄芪。结论:《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风,整体用药以平寒二性、苦甘二味、肝脾二经为多。药量方面,虽龙骨与牡蛎、乳香与没药、牛膝五味药用量规律明显,但其他药物用量规律不显著。治疗中风(脑充血,即脑出血)时,首取白芍生肝血以柔肝之效,次重牛膝引气血下行之力,继以赭石重镇下达收工;常配伍龙骨、牡蛎,取象肝木,柔缓脉象;以浓铁锈水煎煮为其点睛之处。治疗中风(脑贫血)时,首取当归、黄芪阴阳互制、气血双生之力,托举下陷大气;妙用乳香、没药,理气以透窍,理血以化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锡纯 中风 脑充血 脑贫血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gming’s Yixue and His Xinxue
3
作者 LIAO Yiming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3年第4期174-182,共9页
Yangming’s Yixue had been developed several times in his life since originated in Longchang.Yangming’s Yixue and his Xinxue are both sides of the same corn.The Yangming’s Yixue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perio... Yangming’s Yixue had been developed several times in his life since originated in Longchang.Yangming’s Yixue and his Xinxue are both sides of the same corn.The Yangming’s Yixue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There were the early and middle period of Yangming’s Yixue,which is intended to explain the principles of Yi Zhuan(《易传》)with the theory of Xinxue.The finish of Yangming’s Yixue was a second stage in Yangming’s later year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m and content,there are difference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between Yangming’s early and middle period and his later years.In the first stage of Yangming’s study,the“Virtuousness”(贞)in Book of Changes is the principle and nature in university.In the later period,Yangming had not focused on interpreting the“Yi Zhuan”,but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ZhouYi’s(《周易》)principles to supplement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ropositions of Xinxue.This article intend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gming’s Yixue and his Xinxue by dividing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Yangming’s Yixue firstly.Then by focusing on the influence of Yangming’s later years’Yixue on his Xinxue,we can observe the relation between his Yixue and Xinx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ming’s yixue Conscience is Yi nothing kind outside the mind the four-sentence tea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归益血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小伟 张松 +1 位作者 牛倩 吴鸿飞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6期82-85,共4页
目的建立参归益血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虎杖、当归、白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GOLD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 目的建立参归益血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虎杖、当归、白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GOLD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进样量5μL。结果3种药材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的质量浓度在0.00732~0.1464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n=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1.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92%,RSD为0.66%(n=6)。3批样品中芍药苷含量分别为0.2640,0.2819,0.2716 mg/mL。结论本研究中所建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参归益血合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归益血合剂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芍药苷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金化痰汤方源考证及其类方衍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邱舒月 金梦婷 胡方林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对经典名方清金化痰汤的源流、治疗思路和制法进行了考证,对清金化痰汤的类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以期对清金化痰汤及其类方衍化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为清金化痰汤的临床应用和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依据。火嗽理论在秦汉时期开始产生,历代医... 对经典名方清金化痰汤的源流、治疗思路和制法进行了考证,对清金化痰汤的类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以期对清金化痰汤及其类方衍化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为清金化痰汤的临床应用和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依据。火嗽理论在秦汉时期开始产生,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完善。元代朱丹溪结合六郁学说和百病兼痰的思想,完善了火嗽的理法方药,提出了清金化痰法,至此火嗽理论基本成型。至明代,叶文龄融合朱丹溪清金化痰法,针对木火刑金所致火嗽创制了清金化痰汤,全方共奏清金解郁、化痰止咳之效。清金化痰汤后被其他医书所摘录,衍生出同名异方和同方异名的汤方。清金化痰汤的类方则随着痰与火的理论发展,在功用方面向化痰和补虚两个方面衍化,在适应证方面则向肺经病证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金化痰汤 类方 清金化痰法 火嗽 《医学统旨》 文献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食疗药膳思想探赜 被引量:1
6
作者 易小玉 刘能昕 +1 位作者 宋鑫 彭佳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5期8-11,共4页
近代中西医汇通大家张锡纯,擅用衷中参西理论指导医疗实践,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不仅是张氏全面继承食、养、医相结合的食疗药膳传统,还充分体现了其运用食疗药膳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思想特色。张氏以脾胃为本,善用药粥,并常籍此... 近代中西医汇通大家张锡纯,擅用衷中参西理论指导医疗实践,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不仅是张氏全面继承食、养、医相结合的食疗药膳传统,还充分体现了其运用食疗药膳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思想特色。张氏以脾胃为本,善用药粥,并常籍此补虚损、疗急症、起沉疴,其食疗药膳思想可谓衷中参西,独成一家,颇具特色。现谨将张锡纯食疗药膳思想特色作简要梳理与系统总结,以期为现代临床诊疗与养生保健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 食疗 药膳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明初医籍征引朱丹溪医论考察丹溪学派早期文本生成史
7
作者 徐晓聪 郑洪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116-1125,共10页
[目的]考察丹溪学派早期文本的生成过程。[方法]明初楼英《医学纲目》、刘纯《玉机微义》等医著中,多有引用丹溪医论。将此部分医论与丹溪著作相比对,辨明异同。并运用“文本生成论”的文学研究方法,分析丹溪著作与明初医籍征引的丹溪... [目的]考察丹溪学派早期文本的生成过程。[方法]明初楼英《医学纲目》、刘纯《玉机微义》等医著中,多有引用丹溪医论。将此部分医论与丹溪著作相比对,辨明异同。并运用“文本生成论”的文学研究方法,分析丹溪著作与明初医籍征引的丹溪医论存在差异的原因,论证丹溪通过“改定”自己的“稿本”,确立为“定本”的可能过程。再考察文本的物质载体与流传途径对文本生成的影响。[结果]《医学纲目》《玉机微义》等明初医籍征引的丹溪医论,与丹溪著作互校,可发现前者存在佚文与异文,显示当时有多种形态的丹溪医学文本流传。“佚文”或为弟子所记丹溪授徒语录,“异文”则是丹溪医论的“草稿”状态。丹溪现存著作或正是由“草稿”经过文本改定所形成的“定稿”。医籍的刊刻与传播也使得丹溪学派相关文本在元末明初基本定型。[结论]丹溪学派早期文本的生成,经历了一个动态且复杂的过程。考察丹溪学派的建构过程、丹溪医学思想的衍变,都应考虑这种文献与文本层面的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 《医学纲目》 《玉机微义》 朱丹溪 丹溪学派 文本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锡纯论治心悸病学术思想撷菁
8
作者 杨泽伟 鲁鹏 +2 位作者 刘洪贵 程继博 王峰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0期1831-1834,共4页
著名中西医汇通派医家张锡纯在心悸病的论治方面,其学术思想理法方药完备,开创了心悸病论治的新视角。本文基于《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心病方一节,治疗上强调气血同调与形神兼顾。在此基础上,对于痰饮等病理因素,辅以和脾胃,化痰饮,通阴阳... 著名中西医汇通派医家张锡纯在心悸病的论治方面,其学术思想理法方药完备,开创了心悸病论治的新视角。本文基于《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心病方一节,治疗上强调气血同调与形神兼顾。在此基础上,对于痰饮等病理因素,辅以和脾胃,化痰饮,通阴阳,并结合临证经验,深入挖掘张锡纯先生论治心悸病学术思想,以期对临床诊治心悸病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病 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安顺义学述略
9
作者 龙元元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9-74,共6页
清代安顺地区义学始于康熙三十年(1691),终止于光绪末教育新体制的推行,在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康雍年间的初步发展、乾嘉年间的衰落、道光和光绪年间的高峰以及安平县义学数量多等时空分布特点。清代安顺义学的发展受国家政策、... 清代安顺地区义学始于康熙三十年(1691),终止于光绪末教育新体制的推行,在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康雍年间的初步发展、乾嘉年间的衰落、道光和光绪年间的高峰以及安平县义学数量多等时空分布特点。清代安顺义学的发展受国家政策、地方官员和局势等多种因素影响与制约。清代安顺地区义学的建立与发展,推进了安顺地区文教体系的建构,加强了清廷与地方之间的互动,巩固了清廷的统治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安顺 义学 文教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正传》煎药水类溶媒探微
10
作者 张伊萱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1期4277-4280,共4页
不同的煎药水类溶媒有不同的性用,影响中药方剂的临床疗效。参照虞抟在《医学正传》中对煎药用水的论述和应用。温汤水载阳运达四肢,顺流水、急流水性下治疗下焦膝腿之病,井花水以纯净澄澈滋阴清热解毒,百沸汤以发散之性助阳行经络,长... 不同的煎药水类溶媒有不同的性用,影响中药方剂的临床疗效。参照虞抟在《医学正传》中对煎药用水的论述和应用。温汤水载阳运达四肢,顺流水、急流水性下治疗下焦膝腿之病,井花水以纯净澄澈滋阴清热解毒,百沸汤以发散之性助阳行经络,长流水远而通达以通利二便,逆流水性逆倒流以涌吐,新汲水广泛应用于清热辟秽醒神方,春雨水以升发之性升提中气滋养万物,秋露水以肃杀之性杀癞虫疥癣诸虫,菊英水有延年益寿之功。结合历代医家的论述和现代研究成果,阐述煎药水类溶媒的多变性和选取适合溶媒的必要性,以及对中医药古方今用传承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正传》 中药煎煮 水类溶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联合梅花针治疗肝肾不足型雄激素性秃发的疗效及对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影响
11
作者 马晓红 史敏娜 韩花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63-67,共5页
目的:观察自拟固肾养血生发汤联合梅花针治疗肝肾不足型雄激素性秃发临床疗效并探讨对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3年7月门诊90例肝肾不足型雄激素性秃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口服自拟固肾养... 目的:观察自拟固肾养血生发汤联合梅花针治疗肝肾不足型雄激素性秃发临床疗效并探讨对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3年7月门诊90例肝肾不足型雄激素性秃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口服自拟固肾养血生发汤,每日2次,持续12周;对照组45例,口服七宝美髯丹治疗,每日2次,连续使用12周。两组患者均给予科室自制首乌搽剂外涂及梅花针扣刺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患处毛发积分以评价治疗效果,同时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44%,优于对照组64.44%(P<0.01);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自拟固肾养血生发汤联合梅花针治疗雄激素性秃发能较好防脱生发,改善头皮瘙痒,油脂分泌增多及头皮鳞屑等症状;可调节患者体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起到保护毛囊、抑制脱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性秃发 固肾养血生发汤 梅花针 25-羟基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病指南》《医学真传》作者误为高秉钧之正讹
12
作者 顾元烨 计维萱 熊益亮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42-648,共7页
[目的]对《温病指南》《医学真传》作者误为高秉钧的流传脉络进行梳理和正讹。[方法]通过人物考证方法,对高秉钧、娄杰、高世栻其人其事进行文献考证梳理;通过文献检索方法,检索中国知网、读秀数据库中《温病指南》《医学真传》存在讹... [目的]对《温病指南》《医学真传》作者误为高秉钧的流传脉络进行梳理和正讹。[方法]通过人物考证方法,对高秉钧、娄杰、高世栻其人其事进行文献考证梳理;通过文献检索方法,检索中国知网、读秀数据库中《温病指南》《医学真传》存在讹误的学术论文及专著图书;通过文献计量方法,运用中国知网文献互引网络分析工具,分析《医学真传》讹文转引脉络。[结果]由高秉钧、娄杰、高世栻的生平事迹可知,他们所精专科不同,而且生卒年月无重合。根据学术论文和专著图书讹误脉络,《温病指南》《医学真传》讹误上游应为2002版电子图书《中华医典》。互引网络分析结果认为,2011年发表的《艾灸温通作用的理论探讨》一文对《医学真传》作者讹误的传播起到了广泛推动作用。[结论]《温病指南》《医学真传》的作者分别是娄杰和高世栻,此二书误为高秉钧所作,与学者和编辑在转引时未能详查原始文献和权威文献有关,此则提示学人在转引时务必谨慎考证,避免以讹传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指南 医学真传 高秉钧 娄杰 高世栻 转引 讹误 中华医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概念解析和疾病诊疗探讨楼英对中风后失语理论的构建
13
作者 林行健 陈成 +2 位作者 卫然 唐健 娄必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48-451,455,共5页
[目的]探讨明代医家楼英对中风后失语理论的构建,以期为中医药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传统医史文献的整理方法,认真研读楼英《医学纲目》中关于中风后失语的论述并加以分析理解,从而总结归纳楼英在中风后失语病因病机、分类、鉴别诊... [目的]探讨明代医家楼英对中风后失语理论的构建,以期为中医药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传统医史文献的整理方法,认真研读楼英《医学纲目》中关于中风后失语的论述并加以分析理解,从而总结归纳楼英在中风后失语病因病机、分类、鉴别诊断、治则治法和用药等方面的特色经验。[结果]楼英提出,“外感风邪,内有营卫气血亏虚”是中风后失语的病因病机,其病位在里。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言謇语涩和完全不能言语。在诊断上,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发音障碍和痿证相鉴别。治疗上以“祛邪扶正,以通为用”为治则,“内外并用,多法齐施”为手段,“博采众长,随证加减”为用药特色。[结论]楼英在充分继承先贤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语的理论体系,值得后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纲目 楼英 中风后失语 概念解析 疾病诊疗 浙派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痒外洗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6
14
作者 王爱兵 胡文博 王宁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3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止痒外洗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合并皮肤瘙痒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MHD持续时间≥3个月,2~3次/周,且符合顽固性皮肤瘙痒... 目的探讨止痒外洗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合并皮肤瘙痒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MHD持续时间≥3个月,2~3次/周,且符合顽固性皮肤瘙痒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肺、肾等脏器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皮肤疾病或其他导致皮肤瘙痒的代谢性疾病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雷他定,观察组给予止痒外洗方联合氯雷他定。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改良Duo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总分。结果两组治疗前的基线资料、VAS评分、改良Duo评分、PSQ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周的VAS评分、改良Duo评分、PSQI总分均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全部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止痒外洗方联合氯雷他定能显著缓解MHD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提高其睡眠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痒外洗方 瘙痒症 血液透析 尿毒症 氯雷他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益血胶囊中人参皂苷Rg_1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萍 韦强 +2 位作者 闫占社 闫便节 李彤晖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建立复方益血胶囊中人参皂苷Rg1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采用μBondpackC18柱 ,以乙腈 /水 (2 3 / 77)为流动相 ,流速 1.0ml/min ,检测波长为 2 0 3nm ,柱温 3 0 .0℃ ,灵敏度 :0 .0 2AUFS。结果 :人参皂苷Rg1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益血胶囊中人参皂苷Rg1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采用μBondpackC18柱 ,以乙腈 /水 (2 3 / 77)为流动相 ,流速 1.0ml/min ,检测波长为 2 0 3nm ,柱温 3 0 .0℃ ,灵敏度 :0 .0 2AUFS。结果 :人参皂苷Rg1含量在 0 .3 85~ 4.62 0 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 98.14% ,RSD 1.62 %。 结论 :本法简便、分离及重复性好 ,可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益血胶囊 人参皂苷RG1 定量分析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血安胶囊与伊血安颗粒在疗效方面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江煜 戴航 +4 位作者 王礼蓉 韦宏官 李爱媛 周芳 侯小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6-429,共4页
目的观察伊血安胶囊和伊血安颗粒之间在止血、止痛及活血化瘀作用疗效比较。方法 1.采用玻片法和玻管法观察伊血安凝血作用;2.采用缩宫素诱发小鼠痛经模型,观察伊血安镇痛作用;3.采用小鼠皮下血肿吸收实验观察伊血安活血化瘀作用。结果... 目的观察伊血安胶囊和伊血安颗粒之间在止血、止痛及活血化瘀作用疗效比较。方法 1.采用玻片法和玻管法观察伊血安凝血作用;2.采用缩宫素诱发小鼠痛经模型,观察伊血安镇痛作用;3.采用小鼠皮下血肿吸收实验观察伊血安活血化瘀作用。结果 1.凝血实验结果显示,伊血安颗粒大剂量组、伊血安胶囊大、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两者比较伊血安胶囊止血作用优于伊血安颗粒;2.缩宫素诱发小鼠痛经的实验结果显示,伊血安颗粒小剂量组、伊血安胶囊大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两者比较伊血安胶囊镇痛作用优于伊血安颗粒;3.小鼠皮下血肿结果显示,伊血安颗粒、伊血安胶囊各剂量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伊血安颗粒、伊血安胶囊对止血、止痛及活血化瘀有一定的影响。伊血安胶囊止血、止痛作用优于颗粒;活血化瘀作用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血安颗粒 伊血安胶囊 止血 止痛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血胶囊对环磷酰胺致血虚证小鼠骨髓造血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建良 汪培欢 +1 位作者 王翔 杨水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105-1107,共3页
[目的]考察益血胶囊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致血虚证小鼠骨髓造血和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7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设置为5 g.kg-1,10 g.kg-1,20 g.kg-1。... [目的]考察益血胶囊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致血虚证小鼠骨髓造血和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7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设置为5 g.kg-1,10 g.kg-1,20 g.kg-1。采用ip CTX 250 mg/(kg.d)腹腔注射制成血虚证模型小鼠,模型制作后立即口服灌胃,1次/d,连续10d,在0,1,3,5,7,10,14,17,21d检测外周血象,在第10 d进行集落培养。[结果]益血胶囊对CTX致血虚证小鼠骨髓中红系祖细胞(CFU-E、BFU-E)、粒系祖细胞(CFU-GM)数量的回升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益血胶囊对CTX致血虚证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益血胶囊可促进CTX致血虚证小鼠的骨髓造血,进而升高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和和血小板,这可能是益血胶囊用于临床肿瘤患者化疗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虚证 益血胶囊 CTX 骨髓造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锡纯对黄芪认识之探讨 被引量:21
18
作者 余玮 金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0-392,共3页
黄芪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以及敛疮生肌的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常被用于治疗表虚体弱所致的自汗、阳气不足所引起的虚性水肿,中气下陷而致的子宫脱垂、脱肛及疮疡溃破等诸证,具有极大的开发研究价值。历代医家对此多有阐... 黄芪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以及敛疮生肌的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常被用于治疗表虚体弱所致的自汗、阳气不足所引起的虚性水肿,中气下陷而致的子宫脱垂、脱肛及疮疡溃破等诸证,具有极大的开发研究价值。历代医家对此多有阐述,且对黄芪的研究及应用也颇具特色。然而近代医学家张锡纯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独辟新义,认为黄芪不仅能利尿、补升脾胃大气,辨证得当还能补肝气。不仅如此,黄芪在祛外风、息内风、治疗肢体痿废、开寒饮以及滋阴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疗效,这些独特的运药经验打破了惯有的思维,扩大了黄芪的临床运用范围。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对于黄芪独到的的功效、配伍以及用量作了详尽的阐述,在临床为后世医家提供了新的用药思路和理论依据,具有深远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功效 《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锡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西北“回民义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文炯 樊莹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78,共6页
"回民义学"的设置是清代历次回民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所实施的善后措施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教育手段实现文化同化,以强化对回族社会的控制。清代西北"回民义学"的设置历程主要经历了初创、发展、鼎盛和转型等... "回民义学"的设置是清代历次回民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所实施的善后措施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教育手段实现文化同化,以强化对回族社会的控制。清代西北"回民义学"的设置历程主要经历了初创、发展、鼎盛和转型等阶段。作为武力"平叛"之后的一种文化"善后"措施和进行社会与文化再生产的制度设置,"回民义学"彰显了王朝政治的文化霸权。"回民义学"虽然将回民强行纳入王朝政治文化体系的再生产设置中,但其中的文化张力必然导致义学意旨的南辕北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回民义学” 历史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文学里的侨易现象及侨易空间的形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叶隽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共8页
以侨易视域重审德国文学史和思想史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考察作品本身反映的意象侨易,诸如《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威廉·麦斯特的漫游年代》、《绿衣亨利》、《少年维特之烦恼》等都可为代表。第二层次,是作家本... 以侨易视域重审德国文学史和思想史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考察作品本身反映的意象侨易,诸如《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威廉·麦斯特的漫游年代》、《绿衣亨利》、《少年维特之烦恼》等都可为代表。第二层次,是作家本人的地理侨易经验,乃至精神漫游、知识游戏、场域博弈等多种侨易特征。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歌德,这包括他的早期观念形成与大学制度之间的关系、青年时代同其他名人的交往进步、晚年从东方文学中汲取创作的灵感等。第三层次,是跨文化交易的文明史思考,譬如通过对经典文本以及作家研究进行世界文明形成的多元文化互动的过程及其范式规律性的探索。而从侨易学的理论层面来看,从侨易现象到侨易空间的建构,我们必须要构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场域空间架构,它应当由更加繁复绵密的核心概念所构成。譬如除了侨易主体之外,还有侨易路线、侨易条件、侨出语境、侨入语境等,甚至彼此的相互作用,它始终不是在单向度因素之下发生的,而是综合力交错的效果。侨易思维的意义正在于打开思想空间的那种僵化维度,二元三维的框架有助于我们以兼具流动性、恒常性、互涉性、元一性的整合视角来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文学 思想史 侨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