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
30
1
作者
朱宝
宋瑞平
+4 位作者
赵继荣
邓强
张彦军
李中锋
张海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1,共6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西医治疗大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副作用明显,中医药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具有疗效确凿及副作用小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如何探索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案的经典指导理论,是发...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西医治疗大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副作用明显,中医药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具有疗效确凿及副作用小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如何探索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案的经典指导理论,是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古籍文献中"乙癸同源"理论的认识,探讨该理论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并与现代研究相结合,从该病的病因病机出发,基于"乙癸同源"的经典理论,针对肝肾亏虚的基本病因病机,发挥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理论指导作用,指导临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中医药使用,从根本上对患者进行中医药干预,能够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乙癸同源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调补肝肾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
6
2
作者
杜丽坤
李佳睿
+1 位作者
刘春燕
任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主要是由于女性卵巢功能衰弱,雌激素水平出现断崖式下落所引起,脆性骨折是其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是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的要紧因素。如今,我国...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主要是由于女性卵巢功能衰弱,雌激素水平出现断崖式下落所引起,脆性骨折是其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是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的要紧因素。如今,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局面,其发病率也显现出持续上升的走势。现临床常用的西药包括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及绝经激素治疗类药物等,均存在着一定的用药风险,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对于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升,对诊疗方案的提升也抱有更高的期待。为探寻诊疗方案的优化革新,中医药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逐渐成为临床热点研究方向,也得到了国家的鼎力支持。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发展与肝肾两脏紧密相关,依据“乙癸同源”理论,总结分析了近年来通过调补肝肾法治疗PMOP的相关研究并作简要综述,以期为此后完善PMOP诊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乙癸同源
调补肝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乙癸同源”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
6
3
作者
刘鑫
刘继华
+1 位作者
董博
刘德玉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4期278-279,共2页
"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二脏相互影响,共同维系人体筋骨的关系。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之本在于肝肾不足,风寒湿邪为标,内外合因。临床辨证不论风寒湿热闭阻经络,还是痰浊瘀血阻络,治宜祛风化湿散寒...
"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二脏相互影响,共同维系人体筋骨的关系。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之本在于肝肾不足,风寒湿邪为标,内外合因。临床辨证不论风寒湿热闭阻经络,还是痰浊瘀血阻络,治宜祛风化湿散寒化痰活血的同时,皆注重补益肝肾,行气除痹。并联系现代实验研究,从"乙癸同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乙癸同源
肝肾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易学视域下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被引量:
3
4
作者
唐纪宇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3,共8页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一直被认为是程颐哲学思想的核心,但研究者对于这一重要命题的阐释历来都是在哲学背景下进行的,而往往忽略了其易学背景。本文则是以易学视域为起点,对这一命题进行探讨的。首先,通过对"象"与&q...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一直被认为是程颐哲学思想的核心,但研究者对于这一重要命题的阐释历来都是在哲学背景下进行的,而往往忽略了其易学背景。本文则是以易学视域为起点,对这一命题进行探讨的。首先,通过对"象"与"理"关系的探讨勾画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所针对的易学问题。其次,在此基础上阐释这一命题的具体内涵。最后,揭示出这一命题在易学史和哲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象
体用一源
显微无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勒俄特依》中的万物和谐研究
5
作者
姚春林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32-36,73,共6页
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文章从《勒俄特依》描绘的人与神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同民族间的关系四个角度解析彝族先民秉持的和谐思想,指出这一思想与“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传统儒家思...
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文章从《勒俄特依》描绘的人与神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同民族间的关系四个角度解析彝族先民秉持的和谐思想,指出这一思想与“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传统儒家思想高度一致,并已与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美融合,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和人类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文化保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勒俄特依》
和谐思想
中华民族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易传》天地大家庭说及其时代意义
6
作者
李振纲
王帅锋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48,共7页
《易传》将人类的家庭伦理关系扩展“移情”到宇宙大生命世界,认为天地自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械的物理世界,而是天地人三才同元和生的有机整体;八卦所代表的自然及其时空秩序不是一个“物理的”世界,而是承载着浓厚的人文情感的自然,...
《易传》将人类的家庭伦理关系扩展“移情”到宇宙大生命世界,认为天地自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械的物理世界,而是天地人三才同元和生的有机整体;八卦所代表的自然及其时空秩序不是一个“物理的”世界,而是承载着浓厚的人文情感的自然,一个与人的情感、意志、德性息息相通的生命的自然。《易传》天地大家庭说的象征意义及其蕴涵的天人一体、民胞物与、理一分殊的伦理精神,经张载、程颐、朱熹、王夫之的理论诠释,成为中国哲学一种基本的宇宙图景、思维模式、价值原理及中国人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最高的觉解。《易传》天地大家庭说、天人同元和生的大生命观是培育当今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美育、生态情感的源头活水和传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传》
天地大家庭
天人同元和生
时代意义
原文传递
试论“取象比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
被引量:
26
7
作者
张汉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899-4901,共3页
中医理论的精髓是"取象比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是《易经》和《黄帝内经》的共同源头。"取象比类"最初源于古老的《易经》《黄帝内经》,是《易经》在医学领域中实际运用的典范。通过分析"取象...
中医理论的精髓是"取象比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是《易经》和《黄帝内经》的共同源头。"取象比类"最初源于古老的《易经》《黄帝内经》,是《易经》在医学领域中实际运用的典范。通过分析"取象比类"的理论基础,揭示其内在的科学内涵,简述其在中医临床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试论了"取象比类"的永久魅力,并辅以典型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象比类”
医易同源
思维方式
科学内涵
中医理论精髓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
30
1
作者
朱宝
宋瑞平
赵继荣
邓强
张彦军
李中锋
张海清
机构
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省中医院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课题(JDZX2015039)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CZK-2016-49)
文摘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西医治疗大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副作用明显,中医药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具有疗效确凿及副作用小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如何探索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案的经典指导理论,是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古籍文献中"乙癸同源"理论的认识,探讨该理论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并与现代研究相结合,从该病的病因病机出发,基于"乙癸同源"的经典理论,针对肝肾亏虚的基本病因病机,发挥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理论指导作用,指导临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中医药使用,从根本上对患者进行中医药干预,能够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医中药
乙癸同源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i and gui sharing the same origin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分类号
R223.1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589.5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调补肝肾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
6
2
作者
杜丽坤
李佳睿
刘春燕
任那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17-220,共4页
基金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ZHY2020-123)
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项目
文摘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主要是由于女性卵巢功能衰弱,雌激素水平出现断崖式下落所引起,脆性骨折是其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是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的要紧因素。如今,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局面,其发病率也显现出持续上升的走势。现临床常用的西药包括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及绝经激素治疗类药物等,均存在着一定的用药风险,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对于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升,对诊疗方案的提升也抱有更高的期待。为探寻诊疗方案的优化革新,中医药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逐渐成为临床热点研究方向,也得到了国家的鼎力支持。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发展与肝肾两脏紧密相关,依据“乙癸同源”理论,总结分析了近年来通过调补肝肾法治疗PMOP的相关研究并作简要综述,以期为此后完善PMOP诊疗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乙癸同源
调补肝肾法
Keywords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yi
and
gui
being derived from
the
same
origin
regulating
and
nourishing liver
and
kidney
分类号
R271.116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乙癸同源”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
6
3
作者
刘鑫
刘继华
董博
刘德玉
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4期278-279,共2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社发攻关项目支持课题(编号:2015SF075)
文摘
"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二脏相互影响,共同维系人体筋骨的关系。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之本在于肝肾不足,风寒湿邪为标,内外合因。临床辨证不论风寒湿热闭阻经络,还是痰浊瘀血阻络,治宜祛风化湿散寒化痰活血的同时,皆注重补益肝肾,行气除痹。并联系现代实验研究,从"乙癸同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同治。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乙癸同源
肝肾同治
Keywords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yi
and
gui
sharing
the
same
source
treating
the
liver
and
kidneys simultaneously
分类号
R269.815.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易学视域下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被引量:
3
4
作者
唐纪宇
机构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
出处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3,共8页
文摘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一直被认为是程颐哲学思想的核心,但研究者对于这一重要命题的阐释历来都是在哲学背景下进行的,而往往忽略了其易学背景。本文则是以易学视域为起点,对这一命题进行探讨的。首先,通过对"象"与"理"关系的探讨勾画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所针对的易学问题。其次,在此基础上阐释这一命题的具体内涵。最后,揭示出这一命题在易学史和哲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易学
象
体用一源
显微无间
Keywords
yi
learning
images
the
same
origin
shared by substance
and
function
unity between
the
hidden
and
mani[est
分类号
B244.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勒俄特依》中的万物和谐研究
5
作者
姚春林
机构
天津城建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32-36,73,共6页
基金
四川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课题一般项目“藏族和彝族创世神话的多维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20SHYB10。
文摘
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文章从《勒俄特依》描绘的人与神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同民族间的关系四个角度解析彝族先民秉持的和谐思想,指出这一思想与“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传统儒家思想高度一致,并已与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美融合,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和人类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文化保障之一。
关键词
彝族
《勒俄特依》
和谐思想
中华民族
人类命运共同体
Keywords
the
yi
nationality
the
Nuosu Book of
origin
s
the
idea of harmony
the
Chinese Nation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易传》天地大家庭说及其时代意义
6
作者
李振纲
王帅锋
机构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48,共7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古代治国理念研究”(18JZD023)。
文摘
《易传》将人类的家庭伦理关系扩展“移情”到宇宙大生命世界,认为天地自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械的物理世界,而是天地人三才同元和生的有机整体;八卦所代表的自然及其时空秩序不是一个“物理的”世界,而是承载着浓厚的人文情感的自然,一个与人的情感、意志、德性息息相通的生命的自然。《易传》天地大家庭说的象征意义及其蕴涵的天人一体、民胞物与、理一分殊的伦理精神,经张载、程颐、朱熹、王夫之的理论诠释,成为中国哲学一种基本的宇宙图景、思维模式、价值原理及中国人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最高的觉解。《易传》天地大家庭说、天人同元和生的大生命观是培育当今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美育、生态情感的源头活水和传统资源。
关键词
《易传》
天地大家庭
天人同元和生
时代意义
Keywords
yi
zhuan
universal big family
nature
and
human beings share
the
same
origin
and
lif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取象比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
被引量:
26
7
作者
张汉宜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张汉宜中医内科诊所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899-4901,共3页
文摘
中医理论的精髓是"取象比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是《易经》和《黄帝内经》的共同源头。"取象比类"最初源于古老的《易经》《黄帝内经》,是《易经》在医学领域中实际运用的典范。通过分析"取象比类"的理论基础,揭示其内在的科学内涵,简述其在中医临床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试论了"取象比类"的永久魅力,并辅以典型例证。
关键词
“取象比类”
医易同源
思维方式
科学内涵
中医理论精髓
Keywords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manifestation’
Medicine
and
yi
-ology
sharing
the
same
origin
the
way of thinking
Scientific connotation
Chinese medicine
the
ory essence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
朱宝
宋瑞平
赵继荣
邓强
张彦军
李中锋
张海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调补肝肾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杜丽坤
李佳睿
刘春燕
任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乙癸同源”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刘鑫
刘继华
董博
刘德玉
《山东中医杂志》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易学视域下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唐纪宇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勒俄特依》中的万物和谐研究
姚春林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易传》天地大家庭说及其时代意义
李振纲
王帅锋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7
试论“取象比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
张汉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