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Secondary Logging Interpretation—Taking Yan 9 Reservoir in X Area as an Example
1
作者 Jiayu Li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4年第6期48-56,共9页
Logging data and its interpretation result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sic data for understanding reservoirs and oilfield development. Standardized and unified logging interpretation results play a decisive role ... Logging data and its interpretation result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sic data for understanding reservoirs and oilfield development. Standardized and unified logging interpretation results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fine reservoir description and reservoir development.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effect and the initial interpretation result of Yan 9 reservoir in Hujianshan area of Ordos Basin, by combining the current well production performance, logging, oil test, production test and other data, on the basis of making full use of core, coring, logging, thin section analysis and high pressure mercury injection data,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oir are analyzed, a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alculation model of reservoir logging parameters is established, and the reserves are recalculated after the second interpretation standard of logging is determined. The research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logging interpretation and provides an effective basis for subsequent production development and potential horiz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ary Logging Interpretation Reserve Recalculation yan 9 Reservo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yang Pyrography-A Treasured Art Through Millennia
2
作者 王宇婧 陈圆圆(指导) 《疯狂英语(初中天地)》 2024年第11期66-67,共2页
Nanyang pyrography is a special art from Nanyang that is important in the art world.It has a unique way of showing things with good skills.This art shows the deep culture and beauty of Nanyang and is a famous symbol o... Nanyang pyrography is a special art from Nanyang that is important in the art world.It has a unique way of showing things with good skills.This art shows the deep culture and beauty of Nanyang and is a famous symbol of its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MBOL Nan y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icious Food in Nanyang-Xinye Board Noodles
3
作者 张婉琳 陈圆圆(指导) 《疯狂英语(初中天地)》 2024年第11期70-71,共2页
Nanyang,a city with a long history,offers many kinds of delicious food.Xinye board noodles stand out as a remarkable(显著的)one.With unique taste and local features,they have become a significant(重要的)symbol of Nany... Nanyang,a city with a long history,offers many kinds of delicious food.Xinye board noodles stand out as a remarkable(显著的)one.With unique taste and local features,they have become a significant(重要的)symbol of Nanyang cuis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MBOL Nan y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言”微信公众号的莫言媒介形象建构
4
作者 黄勇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9,共9页
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开通微信公众号,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学事件。莫言充分利用新媒体赋权,由被动“他塑”实现主动“自塑”,娴熟运用文字、表情包、音频、视频等多维文本符号,在微信公众号的书写中建构自我展示的公共空间... 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开通微信公众号,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学事件。莫言充分利用新媒体赋权,由被动“他塑”实现主动“自塑”,娴熟运用文字、表情包、音频、视频等多维文本符号,在微信公众号的书写中建构自我展示的公共空间,建构多元立体、有别于以往传统媒介形塑、广受网民尤其是年轻人喜爱的全新公共媒介形象。这不仅有助于破除传统媒介的刻板塑造,维护与读者的交往黏性,同时能够突破文学传播场域,实现象征资本的置换,推动流量经济变现。莫言媒介形象自我建构实践表明,作家可以顺应新媒体时代需要,在保持个体特色的同时彰显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社会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媒介形象 严肃作家 微信公众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反腐题材戏剧创作的新突破——莫言话剧《鳄鱼》的空间诗学
5
作者 黄大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0,共8页
《鳄鱼》是当代著名剧作家莫言的一部反腐题材的话剧新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与象征主义意味。该剧讲述了在逃贪官单无惮海外十年的生活变迁与心路历程,是一份有关贪腐分子个体与群体的自供状与忏悔录。剧本通过异邦、家宅与幻境三... 《鳄鱼》是当代著名剧作家莫言的一部反腐题材的话剧新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与象征主义意味。该剧讲述了在逃贪官单无惮海外十年的生活变迁与心路历程,是一份有关贪腐分子个体与群体的自供状与忏悔录。剧本通过异邦、家宅与幻境三重空间设置,形成立体多元的空间架构,将主人公的十年生活压缩在别墅内的三次寿诞庆典之中,并透过单无惮在爱情与亲情方面的双重溃败,展现其由善入恶的灵魂蜕变;同时,剧本反腐主题又经由幻境指涉,扩展为对人类欲望的诘问与反思。《鳄鱼》作为一部关于人性发掘与欲望解码的话剧精品,必将在中国当代话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话剧《鳄鱼》 身份困境 身份危机 空间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市城市道路绿化树种滞尘能力分析
6
作者 赵满兴 李娜 +3 位作者 马丹妮 王欣 张柏宇 蔡梅 《陕西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4,11,共5页
为了解城市道路不同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筛选具有良好滞尘效应的道路绿化树种。以延安市区三条主干道9种乔、灌木行道树为研究对象,采用质量差值法测定不同树种滞尘能力。结果表明:绿化树种叶片滞尘能力差异较大(p<0.05)。丁香、银... 为了解城市道路不同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筛选具有良好滞尘效应的道路绿化树种。以延安市区三条主干道9种乔、灌木行道树为研究对象,采用质量差值法测定不同树种滞尘能力。结果表明:绿化树种叶片滞尘能力差异较大(p<0.05)。丁香、银杏、大叶黄杨、油松的单叶滞尘能力相对高,而国槐、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的滞尘能力相对较低,乔木单叶滞尘能力显著高于灌木。紫叶小檗、油松、大叶黄杨、刺槐、丁香的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相对高,而银杏、国槐、新疆杨的滞尘能力较低,落叶灌木和常绿乔木的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显著高于落叶乔木。在延安市城市绿中可以考虑紫叶小檗、油松、大叶黄杨、刺槐、丁香等滞尘能力强的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市 绿化树种 滞尘量 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中血海理论浅析黄燕治疗失眠症临床经验
7
作者 詹乐昌 刘历泉 +1 位作者 杨时鸿 黄燕 《新中医》 2025年第4期172-176,共5页
黄燕教授关于脑中血海的理论认为,脑中血海具有3个特征:一是广纳百川,汇聚了大量的濡养物质,并和全身功能结构建立了丰富的共同联系;二是容易波动,其中储蓄的物质时刻处于变化之中;三是血海中的血液精微和其他物质的总量需要维持在适当... 黄燕教授关于脑中血海的理论认为,脑中血海具有3个特征:一是广纳百川,汇聚了大量的濡养物质,并和全身功能结构建立了丰富的共同联系;二是容易波动,其中储蓄的物质时刻处于变化之中;三是血海中的血液精微和其他物质的总量需要维持在适当水平,太过或不足均可导致疾病。黄燕教授认为失眠症的发生总不离脑中血海的精微不足、沟通输送失节、盈虚无度所致,提出了失眠症的核心病机为气血不足,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脑神不安。治疗上强调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治则,以调理心肝脾为重点,并注重肺肾,形成了清心安神、健脾养血、疏肝平肝为主的辨证论治失眠症之特色。同时,注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安神药,促进药物协同作用,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脑中血海 安神药 名医经验 黄燕
原文传递
宋代“鞫谳分司”制下司法参军的司法实践——以毛滂的“检法”实例为视角
8
作者 柴荣 陈泽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4-52,共9页
在重视法律的历史背景下,宋代形成了以“防止奸弊”为目的,以“听”“断”分离为形式的“鞫谳分司”制度。司法参军作为“谳司”官员,是宋代地方州一级的重要司法属官,主要负责对“检出”的量刑法条进行核定与“驳正”。出生于簪缨之家... 在重视法律的历史背景下,宋代形成了以“防止奸弊”为目的,以“听”“断”分离为形式的“鞫谳分司”制度。司法参军作为“谳司”官员,是宋代地方州一级的重要司法属官,主要负责对“检出”的量刑法条进行核定与“驳正”。出生于簪缨之家的毛滂,深受当时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影响,养成了较高的法律素养。分析毛滂在司法参军任上的“检法”实例,可以看出他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对“止杀”“仁民”“爱物”等司法活动多重价值的权衡取舍。结合具体的司法实践,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宋代重视法律的历史背景和“鞫谳分司”的运行机制,以及其与司法官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紧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视法律 “鞫谳分司” 司法参军 改易风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翁同龢与阎敬铭父子往来信札考释
9
作者 李文君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9-84,共6页
故宫博物院藏有翁同龢与阎敬铭、阎乃竹父子往来信札8通,涉及恢复制钱等工作交流及翁氏与阎家父子的日常交往等。这些信札,不仅具有艺术与文献价值,对研究晚清的官场生态也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翁同龢 阎敬铭 阎乃竹 晚清 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孔颜之乐”看道德审美的“中国性”
10
作者 杨吉华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8,共9页
《论语》中的“孔颜之乐”,以安贫乐道的精神要义,将道德主体对于社会的人文关怀和道义担当,融于自我心性修养与道德实践的审美体验中,形成一种美善相融的圣贤气象,蕴含着内以修身、外以治世的道德审美价值取向。宋儒通过以“诚”贯通... 《论语》中的“孔颜之乐”,以安贫乐道的精神要义,将道德主体对于社会的人文关怀和道义担当,融于自我心性修养与道德实践的审美体验中,形成一种美善相融的圣贤气象,蕴含着内以修身、外以治世的道德审美价值取向。宋儒通过以“诚”贯通天道性命、会通孔孟“识仁”之法和“循理而乐”的成德之教等具体途径,将“孔颜之乐”的人文意蕴进一步扩展到仁乐相通的天地精神,从而将人的自我道德境界修养提升与修身治世的社会实践有机统一起来,最终实现道德本体与审美生成的圆融。由此,“孔颜之乐”以一种对自我与世界进行审美感应的精神把握方式,形成以个体精神超越和理想社会秩序构建为重点、充分凸显人生内在道德终极价值意义与天道相贯通为最高审美追求的理论系统,成为道德审美“中国性”的诗意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颜之乐 道德 圣贤气象 天地精神 审美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清古鉴》所录“周丙辰方壶”铭文新释
11
作者 马保春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4-18,共5页
本文重新考释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西清古鉴》19·3著录的“周丙辰方壶”铭文。将其中的“丙辰”改释为“亦宫”,读为“易宫”,当是燕国易水流域都城中的宫,此“易宫”可能亦与燕国的工官督造制度有关。“宫”后一字释作尹或见... 本文重新考释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西清古鉴》19·3著录的“周丙辰方壶”铭文。将其中的“丙辰”改释为“亦宫”,读为“易宫”,当是燕国易水流域都城中的宫,此“易宫”可能亦与燕国的工官督造制度有关。“宫”后一字释作尹或见,若释见,则与妟、燕可通。“壵侯”释作“庄侯”,可能是春秋早期的燕庄公(侯)。这是一件燕庄侯时期的方壶,后被置于“右酉”为王后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清古鉴》 周丙辰方壶 燕国青铜器 燕庄侯 临易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首例5G远程机器人辅助袖状胃切除术的可行性分析(附手术视频)
12
作者 王晓鹏 王艳 +5 位作者 狐鸣 牛向东 张旭 杨婧 马云涛 苏河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1期24-27,共4页
2023年12月14日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应用国产图迈®腔镜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首例5G远程袖状胃切除手术。手术过程顺利,装机时间30 min,手术总时长120 min,操控机器人时间90 min,出血量20 mL。术中平均网络延迟(55.16±25.33)ms... 2023年12月14日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应用国产图迈®腔镜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首例5G远程袖状胃切除手术。手术过程顺利,装机时间30 min,手术总时长120 min,操控机器人时间90 min,出血量20 mL。术中平均网络延迟(55.16±25.33)ms,丢包率为0.01%~0.1%,术中未发生网络中断等网络不良事件。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果表明,5G远程机器人辅助袖状胃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通信技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 袖状胃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学视域下颜元劳动教育思想发微
13
作者 许宁 《中原文化研究》 2025年第2期34-41,共8页
“劳动教育”强调在劳动中教育,在教育中劳动。明清实学蕴含着高扬劳动精神和工具理性的教育思想。其一,明清之际实学思想家颜元批判理学家的“天理”本体论和二重人性论,提倡“元气本体论”和“气质之性”,体现了“实体达用”的劳动教... “劳动教育”强调在劳动中教育,在教育中劳动。明清实学蕴含着高扬劳动精神和工具理性的教育思想。其一,明清之际实学思想家颜元批判理学家的“天理”本体论和二重人性论,提倡“元气本体论”和“气质之性”,体现了“实体达用”的劳动教育宗旨;其二,他主张学习“事物”之学,重视实文、实行、实体、实用,贯彻“宁粗而实,勿妄而虚”的教学原则,彰显了“崇实黜虚”的劳动教育价值;其三,他批评朱学之“知先行后”和王学之“知行不分”的观点,反对将知行作道德化的解读,强调寓知于行,见理于事,文武兼备,在耕读习行中获得和检验知识,阐明了“肯做工夫”的劳动教育形式;其四,他致力于培养“有用之儒”的劳动教育人格,呼唤经世致用的当代豪杰,从而重塑了明清实学的人格典范;其五,他区分了实学基于人伦日用、习行健动的“孔颜乐处”与宋儒逃世脱俗、安于禅悦的“孔颜乐处”的差异,深刻诠释了儒家“以苦为乐”的劳动教育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元 实学 劳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帝神农中医药文化双创路径探析
14
作者 胡爱明 蒋玉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4期187-191,共5页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炎帝神农中医药文化,是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炎帝神农中医药文化“双创”具有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依据,进行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为神农中医药文化“双创”提供智慧和力量,用好炎帝...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炎帝神农中医药文化,是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炎帝神农中医药文化“双创”具有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依据,进行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为神农中医药文化“双创”提供智慧和力量,用好炎帝神农中医药文化品牌,落实炎帝神农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和海外传播,推动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帝神农中医药文化 双创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继林应用温肝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
15
作者 李垚 丁喆 胡正进 《基层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统常见和多发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常见证候多为脾虚气滞、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寒热错杂等,严继林教授认为上述证候诊治,存在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或收效...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统常见和多发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常见证候多为脾虚气滞、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寒热错杂等,严继林教授认为上述证候诊治,存在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或收效慢、易复发的特点,结合自己的临证所得,理论结合实践,提出肝寒气郁致病的观点,将证型分为肝寒犯胃和肝寒贼脾两个证型,应用温肝法分别进行证治取得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继林 肝寒 气郁 温肝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 戴氏经方医学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郭嵩焘到严复:中国传统程式观念的现代转型
16
作者 涂明君 李曼 《政治思想史》 2025年第1期71-85,227,共16页
19世纪70年代,少数知识精英开始零星地学习介绍公法程式,直到1890年前后,康有为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知识为实理,通过公理方法推导出公法,中国才发生从传统天理程式观向公理程式观的转变。戊戌变法前后,陈炽所表现的程式观以公理为基础,谭... 19世纪70年代,少数知识精英开始零星地学习介绍公法程式,直到1890年前后,康有为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知识为实理,通过公理方法推导出公法,中国才发生从传统天理程式观向公理程式观的转变。戊戌变法前后,陈炽所表现的程式观以公理为基础,谭嗣同以数学方程式论证公理公法程式的普遍性。清末新政,科举天理程式观衰落,严复翻译《穆勒名学》从逻辑上强化了公理程式的正当性。公理程式观以现代知识之公理取代儒家经典之天理,从结构上继承、内容上创新了传统程式观,是现代程序观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理 程式 康有为 严复 郭嵩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庄子·天下篇》文本存在大量注文羼入正文现象——兼论其作者与邹衍之关系及“内圣外王”的出处等问题
17
作者 邹旻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2-79,131,共9页
《庄子·天下篇》是研究先秦诸子学术源流及思想的重要作品,历代研究者众多;关于其作者、主旨及创作时代等问题,也是争论不断。通过对《天下篇》现存文本作仔细的考察,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大量语句衔接不连贯、论述偏离上下文主旨... 《庄子·天下篇》是研究先秦诸子学术源流及思想的重要作品,历代研究者众多;关于其作者、主旨及创作时代等问题,也是争论不断。通过对《天下篇》现存文本作仔细的考察,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大量语句衔接不连贯、论述偏离上下文主旨、论述内容与上下文脱节,乃至前后文相互矛盾等注文羼入正文的现象。《天下篇》“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的观点,与《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不知天地之弘,昭旷之道”的观点一致,《天下篇》的作者必然与邹衍有联系。除了《天下篇》,最早使用“内圣外王”一词的是郭象的《庄子序》。《天下篇》中“聖有所生”一句与“内聖外王”一句,很可能都是注家的注文,而这个注家很可能就是郭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篇》 文本错乱 注文 邹衍 郭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派宗师戴震《方言疏证》音转研究
18
作者 徐玲英 张思琦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5-110,116,共7页
戴震充分认识到时间、空间对于语音的重大影响,以及《方言》对治经的重要性而精心研究《方言》,历时近二十年写就《方言疏证》。《方言疏证》彰显了戴震的历史语言思想和音转理论。通过全面分析《方言疏证》中声转材料发现,声转中正转... 戴震充分认识到时间、空间对于语音的重大影响,以及《方言》对治经的重要性而精心研究《方言》,历时近二十年写就《方言疏证》。《方言疏证》彰显了戴震的历史语言思想和音转理论。通过全面分析《方言疏证》中声转材料发现,声转中正转占据绝对优势,正转和变转构成了声转的基石。通过对变转实例的分析可知,戴震已经初步发现了“古无舌上音”“照三归端”“喻四归定”“照二归精”等基本语音规律。通过全面分析《方言疏证》中韵转材料,我们可以发现,韵转中正转也占据绝对优势,旁转之例较少。从韵转实例可以看出,戴震早年支、之、脂三部不分的分韵特点,展示了戴震对古音分部的不断探索和修正。戴震音转理论呈现出声转、韵转互为表里的系统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音转 《方言疏证》 声转 韵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的词汇可读性研究——以亚历山大英译《三国演义》自我修改为例
19
作者 赵秋荣 邢栋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3-83,112,F0003,共13页
论文基于亚历山大英译《三国演义》1861年初译本《中国史之一章:司徒的计谋》和1869年自改本《貂蝉:一部中国戏剧》的语料库,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指导下,借助TAALES工具,提取39项词汇指标,探究亚历山大初译本和自改本的词汇可读性差异... 论文基于亚历山大英译《三国演义》1861年初译本《中国史之一章:司徒的计谋》和1869年自改本《貂蝉:一部中国戏剧》的语料库,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指导下,借助TAALES工具,提取39项词汇指标,探究亚历山大初译本和自改本的词汇可读性差异。整体看来,自改本词汇可读性高于初译本。从心理语言学标准来看,自改本词汇更具体,更易于在读者脑海中形成清晰的意象。从词汇习得年龄来看,自改本词汇更容易被不同年龄层的读者理解。从词汇语境独特性上看,自改本词汇所含的信息量较少,词汇难度更低。论文提出修改动因可能与译本体裁及受众、译者身份、社会反响和市场导向等因素变化有关。论文有助于深入了解和分析译者的修改行为,促进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自我修改 《三国演义》 乔治·加德纳·亚历山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与精神意义上乡村新变的细致摹写——论莫言小说《晚熟的人》
20
作者 张旭东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获得诺奖多年之后,莫言终于又有新作《晚熟的人》问世。新作依然把目光聚焦故乡人事,但与以往不同,莫言这次更加关注故乡农村当下正在发生的现实、正在产生的新变以及随时代发展而出现的各式新人,着力于以比较的眼光来揭示时代的潮起潮... 获得诺奖多年之后,莫言终于又有新作《晚熟的人》问世。新作依然把目光聚焦故乡人事,但与以往不同,莫言这次更加关注故乡农村当下正在发生的现实、正在产生的新变以及随时代发展而出现的各式新人,着力于以比较的眼光来揭示时代的潮起潮落和社会的发展变革,书写时代新变中的乡村新貌。“晚熟的人”概念是作家的独特发现,作家通过对“晚熟的人”的形象刻画,深刻揭示了当下乡村的文化与精神征候,表达了对当下乡村“新人”精神逐渐成熟的期许。莫言的这部新作,看取社会、历史和人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睿智深邃,态度更加温和宽容,语言上注重向传统回归,更趋平实质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新作 晚熟的人 故乡人事 文化精神 崭新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