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0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cal performance study of the retractable pier column after stiffening 被引量:1
1
作者 Yi Zhang Xiaoye Wang +3 位作者 Liming Zhao Jie Liu Nana Wang Yingying 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2020年第4期725-739,共15页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overlapping parts of a retractable pier column are prone to damage,this paper proposed the reinforcing measure of setting a stiffener r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steel pipe.To study how the...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overlapping parts of a retractable pier column are prone to damage,this paper proposed the reinforcing measure of setting a stiffener r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steel pipe.To study how the stiffener-ring parameters influenc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pier column.12 scale model specimens(including nine specimens with stiffener-ring widths of 40,50,and 60 mm and three unstiffened comparison specimens)were tested under axial compression.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the specimen load-displacement,load-deflection,and load-strain curves were analyzed,and a finite-element model of a pier column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was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stiffener size.The results show that setting a stiffener ring enhances the cooperative working ability between the steel pipe and the internal filling material and restrains the lateral deformation of the pier column,thereby improving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and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pier column.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pier column is related to the width and thickness of the stiffener ring.The optimal size of the stiffener ring of the model pier column is 70 mm in width and 4 mm in thickness.The present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designing compressible pier columns and column stiffening in mines and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ractable pier column Stiffening reinforcing Axial compression test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Finiteelemen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steretic behavior of post-tensioned precast segmental CFT double-column piers
2
作者 Li Xian Zhang Zilin +2 位作者 Zhou Tao Xiao Yu Sun Yushu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3年第3期747-762,共16页
Considering the desirable behavior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CFT)columns and the complicated behavior of segmental double-column piers under cyclic loads,three post-tensioned precast segmental CFT double-column pi... Considering the desirable behavior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CFT)columns and the complicated behavior of segmental double-column piers under cyclic loads,three post-tensioned precast segmental CFT double-column pier specimens were tested to extend their application in moderate and high seismicity areas.The effects of the number of CFT segments and the steel endplates as energy dissipaters on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the piers were evalua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gmental piers exhibited stable hysteretic behavior with small residual displacements under cyclic loads.All the tested specimens achieved a drift ratio no less than 13%without significant damage and strength deterioration due to the desirable behavior of CFT columns.Since the deformation of segmental columns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at the column-footing interfaces,the increase of the segment numbers for each column had no obvious effects on the loading capacity but reduced the initial stiffness of the specimens.The use of steel endplates improved the bearing capacity,stiffness and energy dissipation of segmental piers,but weakened their self-centering capacity.Fiber models were also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the tested specimens,and the influences of segment numbers and prestress levels on seismic behavior were further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ast segmental piers cyclic loading test seismic behavior concrete filled tube column rocking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式钢管混凝土墩柱轴压性能及承载力提高分析
3
作者 张玉芬 郝圣旺 +1 位作者 李栋磊 方永坚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22,共14页
为提升矩形钢管混凝土独柱墩的工作性能,在其截面内套异心双圆钢管形成新型复式钢管混凝土墩柱。该文进行了7个墩柱轴压荷载试验,通过对比空钢管柱、矩形墩柱和夹层墩柱分析了新型墩柱的破坏形态、钢管应变发展及承载力和延性差异,最后... 为提升矩形钢管混凝土独柱墩的工作性能,在其截面内套异心双圆钢管形成新型复式钢管混凝土墩柱。该文进行了7个墩柱轴压荷载试验,通过对比空钢管柱、矩形墩柱和夹层墩柱分析了新型墩柱的破坏形态、钢管应变发展及承载力和延性差异,最后利用钢管和混凝土的组合效应原理进行组合墩柱轴压承载力提高分析。研究得出新型复式钢管混凝土墩柱轴压破坏形态为鼓曲破坏,其极限承载力较夹层墩柱提高20%,较矩形墩柱提高22%,延性提高效果更为明显;新型墩柱内、外钢管应变发展充分,说明钢管较好地发挥了竖向承载和横向约束混凝土的能力;根据钢板的正则化宽厚比和屈曲后强度计算得出,内、外钢管在混凝土的支撑下承载力提高15%,混凝土在钢管的约束下承载力提高49%;根据约束组合效应得出,新型墩柱整体承载力提高31%;采用等效套箍系数计算的新型墩柱承载力与试验值绝对误差在4%以内,说明新型复式钢管混凝土墩柱符合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复式钢管混凝土墩柱在约束混凝土效应方面明显提高,构件的承载力较高、延性较好,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复式钢管混凝土墩柱 轴压性能 破坏形态 承载力 套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高RC双柱墩顺桥向弯扭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曾兴贵 谢宝雄 姜绍飞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0-261,共12页
为了研究柱高比(即为双柱墩中2根不同高度柱的柱高之比)对非等高RC双柱墩顺桥向弯扭性能的影响,对2个柱高比不同的非等高RC双柱墩在压弯扭复合受力下进行了拟静力加载试验,得到了双柱墩试件的剪力-位移滞回曲线、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以... 为了研究柱高比(即为双柱墩中2根不同高度柱的柱高之比)对非等高RC双柱墩顺桥向弯扭性能的影响,对2个柱高比不同的非等高RC双柱墩在压弯扭复合受力下进行了拟静力加载试验,得到了双柱墩试件的剪力-位移滞回曲线、扭矩-扭转角滞回曲线以及相应的骨架曲线。基于Abaqus建立了非等高双柱墩的有限元模型,并用试验结果验证了其准确性,随后开展了参数分析,研究柱高比、轴压比和配箍率对弯扭作用下的非等高RC双柱墩顺桥向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柱高比的减小会增大双柱墩顺桥向抗弯承载力,降低了构件的抗扭耗能和抗扭承载力;随着柱高比的减小,扭转效应增强,降低了非等高双柱墩的延性变形能力,且扩大了非等高双柱墩的损伤区域;为避免非等高双柱墩中的矮柱先进入弯剪破坏,建议其柱高比不小于0.67;轴压比的增大降低了弯扭复合作用下非等高双柱墩的抗弯承载力;增大配箍率可显著提高试件抗扭承载力,对可能受扭的双柱墩可适当增大配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非等高双柱墩 弯扭复合作用 顺桥向 柱高比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区桥梁墩柱混凝土表层离子扩散规律研究
5
作者 徐天宇 周志军 +1 位作者 李博 陈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94,共14页
为了研究盐碱区桥梁墩柱混凝土内离子的扩散规律,依据某工程盐碱区土体成分及桥梁墩柱混凝土腐蚀现状,开展桥梁墩柱混凝土在轴压荷载、冻融循环和盐侵蚀耦合作用下的室内快速腐蚀试验研究。测定了混凝土表层处分层Cl^(-)及SO_(4)^(2-)含... 为了研究盐碱区桥梁墩柱混凝土内离子的扩散规律,依据某工程盐碱区土体成分及桥梁墩柱混凝土腐蚀现状,开展桥梁墩柱混凝土在轴压荷载、冻融循环和盐侵蚀耦合作用下的室内快速腐蚀试验研究。测定了混凝土表层处分层Cl^(-)及SO_(4)^(2-)含量,并计算离子扩散系数,分析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离子在混凝土内部的宏观扩散规律,采用XRD衍射产物分析技术和SEM微观形貌观测技术,探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微观性能演变规律,并验证离子宏观扩散规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耦合侵蚀时间的推移,Cl^(-)和SO_(4)^(2-)扩散系数呈幂函数型衰减;荷载的存在不会改变Cl^(-)和SO_(4)^(2-)的时变扩散规律,但具有荷载影响阈值,分别为0.3-fck和0.5 fck;SO_(4)^(2-)对冻融循环下Cl^(-)扩散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前期促进,后期抑制,荷载的存在会使“SO_(4)^(2-)促进Cl^(-)扩散”这一特性提早发挥;Cl^(-)的存在会抑制冻融循环下SO_(4)^(2-)的扩散。微观试验结果验证了离子扩散规律的准确性,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硫酸盐的主要腐蚀产物为钙矾石,聚集于混凝土孔隙内,氯盐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反应生成Friedel’s盐,呈针细状附着于混凝土孔隙口;钙矾石及Friedel’s盐在氯硫混合盐环境中会发生相互转换,结合溶度积理论,钙矾石比Friedel’s盐更加稳定。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盐碱区桥梁墩柱腐蚀机理、防护技术和提高桥梁使用寿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墩柱混凝土 轴压荷载 冻融循环 盐侵蚀 耦合试验 离子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高架桥非规则三柱式排架桥墩抗震设计
6
作者 张潇文 杨建荣 李德权 《建筑技术》 2025年第5期545-550,共6页
依托云南某机场的高架桥工程,根据实际非规则三柱式排架桥墩设计制作缩尺模型,通过开展拟静力试验进行结构抗震分析,得到非规则三柱式排架桥墩在水平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和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结构受力分配不均匀,矮... 依托云南某机场的高架桥工程,根据实际非规则三柱式排架桥墩设计制作缩尺模型,通过开展拟静力试验进行结构抗震分析,得到非规则三柱式排架桥墩在水平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和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结构受力分配不均匀,矮墩受剪切破坏后,中墩和高墩的抗震性能还未得到完全发挥。在此基础上,根据试验模型,运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排架桥墩有限元模型,对比拟静力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特性和位移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根据抗震性能分析,针对非规则三柱式排架桥墩提出了设置横向系梁和设置横向斜撑2种抗震措施。通过能力谱法分析增加抗震措施的结构抗震性能,得出罕遇地震下在Ⅶ度和Ⅷ度地震烈度区,使用横向系梁和横向斜撑都能有效提高排架桥墩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但在Ⅷ度地震烈度区仅设置横向斜撑的措施能满足抗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桥墩 三柱式排架桥墩 抗震设计 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圆形独柱墩帽梁及墩柱结构设计
7
作者 张瑞稳 《价值工程》 2025年第7期98-100,共3页
本文以安徽境内某在建高速铁路圆形独柱墩设计为例,通过介绍普通梁理论,深梁理论,牛腿法及拉-压杆模型,分别对圆形独柱墩帽梁进行结构设计,分析对比每种方法的适用性及可靠度,同时对墩柱进行检算。通过本文研究可为同类独柱墩设计提供... 本文以安徽境内某在建高速铁路圆形独柱墩设计为例,通过介绍普通梁理论,深梁理论,牛腿法及拉-压杆模型,分别对圆形独柱墩帽梁进行结构设计,分析对比每种方法的适用性及可靠度,同时对墩柱进行检算。通过本文研究可为同类独柱墩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独柱墩 帽梁 墩柱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独柱墩曲线梁桥病害分析与改造方案设计
8
作者 蔡亮 祝金伟 《结构工程师》 2025年第1期170-178,共9页
结合工程实例,以匝道独柱墩箱梁横向偏移量为参数分析了偏移前后箱梁的受力状态,以箱梁横向转角为指标提出了梁桥病害程度初步判别方法,有助于快速掌握病害情况并采取措施。分析了纠偏顶升的可行性,提出了整体顶升方案和加固设计方法,... 结合工程实例,以匝道独柱墩箱梁横向偏移量为参数分析了偏移前后箱梁的受力状态,以箱梁横向转角为指标提出了梁桥病害程度初步判别方法,有助于快速掌握病害情况并采取措施。分析了纠偏顶升的可行性,提出了整体顶升方案和加固设计方法,为独柱墩梁桥的抗倾覆加固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箱梁扭转和脱空的病害得到改善。本文提出的改造方案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柱墩 曲线梁 横向偏移 倾覆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柱墩桥梁抗倾覆改造加固技术研究
9
作者 刘海阔 《北方交通》 2025年第2期25-28,共4页
近年来,桥梁建设中发生的独柱墩桥梁上部结构倾覆事件给桥梁加固改造技术与施工带来了新的挑战。依托某公路独柱墩桥梁上部结构抗倾覆改造加固维修处置实例,对比分析独柱墩桥梁改造加固前后的抗倾覆能力,认为文章提出的改造加固技术可... 近年来,桥梁建设中发生的独柱墩桥梁上部结构倾覆事件给桥梁加固改造技术与施工带来了新的挑战。依托某公路独柱墩桥梁上部结构抗倾覆改造加固维修处置实例,对比分析独柱墩桥梁改造加固前后的抗倾覆能力,认为文章提出的改造加固技术可显著提升独柱墩抗倾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独柱墩桥梁 加固改造 抗倾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装配式构件在公路工程中应用的探究
10
作者 张文兵 《建筑与装饰》 2025年第4期101-103,共3页
针对目前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公路桥梁建设存在施工周期长、质量难以控制、环境影响大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预制盖梁、预制墩柱、预制小型构件、预制箱梁的结构设计特点和难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后续公路桥梁的建设提供优质... 针对目前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公路桥梁建设存在施工周期长、质量难以控制、环境影响大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预制盖梁、预制墩柱、预制小型构件、预制箱梁的结构设计特点和难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后续公路桥梁的建设提供优质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提高公路桥梁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推进公路建筑工业化、智能化和绿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箱梁 预制盖梁 预制墩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庄煤矿91-105工作面风巷“墩柱+柔模”留巷技术研究
11
作者 张超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2期166-168,172,共4页
为提高91-105工作面风巷留巷效率,提出将“墩柱+柔模”技术应用到巷道留巷工程中,并对留巷期间涉及的支护、墩柱及柔模架设、混凝土灌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工程应用后,91-105工作面风巷留巷段巷道断面维护效果较好,顶板最大移近量... 为提高91-105工作面风巷留巷效率,提出将“墩柱+柔模”技术应用到巷道留巷工程中,并对留巷期间涉及的支护、墩柱及柔模架设、混凝土灌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工程应用后,91-105工作面风巷留巷段巷道断面维护效果较好,顶板最大移近量控制在了125 mm以内,支护用墩柱、柔模及单体柱π型梁棚均未出现大变形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沿空留巷 柔模 墩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ushover方法的双柱墩横桥向抗震容许位移数值分析
12
作者 李长坤 魏玲利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5年第3期172-174,177,共4页
文章介绍了双柱式桥墩Pushover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通过计算实例对桥墩弹塑性数值模型的参数取值和分析结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一次迭代分析即可得到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合理水平力,从而获得双柱墩横桥向抗震容许位移。
关键词 PUSHOVER分析 双柱桥墩 数值模型 合理水平力 容许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research on the energy dissipation and shock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a swing column device based on fuzzy control
13
作者 Zheng Yong Yuan Bo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2年第4期987-998,共12页
Double-column bridge piers are prone to local damage during earthquakes,leading to the destruction of bridges.To improve the earthquake resistance of double-column bridge piers,a novel swing column device(SCD),consist... Double-column bridge piers are prone to local damage during earthquakes,leading to the destruction of bridges.To improve the earthquake resistance of double-column bridge piers,a novel swing column device(SCD),consisting of a magnetorheological(MR)damper,a current controller,and a swing column,was designed for the present work.To verify the seismic energy dissipation ability of the SCD,a lumped mass model for a double-column bridge pier with the SCD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low-order modeling method proposed by Steo.Furthermore,the motion equation of the double-column bridge pier with the SCD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D′Alembert principle and solved with the use of computational programming.It was found that the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double-column bridge pier wa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the SCD.However,due to rough current selection and a time delay,there is a significant overshoot of the bridge acceleration using SCD.Hence,to solve the overshoot phenomenon,a current controller was designed based on fuzzy logic theory.It was found that the SCD design based on fuzzy control provided an ideal shock absorption effect,while reducing the displacement and acceleration of the bridge pier by 36.43%‒40.63%and 30.06%‒33.6%,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ng column device double-column bridge pier fuzzy control MR damper structural control low-element modeling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双柱式桥墩加固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树礼 李夷豪 +2 位作者 张建功 王泽涛 祁鉴全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为探索基于性能提升的桥墩加固优化设计方法,以重载铁路中数量较多的分离式双柱式桥墩为对象,基于数值模拟分析和桥墩加固运营性能试验,开展3种常用方法加固条件下的桥墩静力性能对比分析和动力性能对比试验研究,并进行加固技术优化研究... 为探索基于性能提升的桥墩加固优化设计方法,以重载铁路中数量较多的分离式双柱式桥墩为对象,基于数值模拟分析和桥墩加固运营性能试验,开展3种常用方法加固条件下的桥墩静力性能对比分析和动力性能对比试验研究,并进行加固技术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设计荷载作用下,墩身外包加固抑制墩顶水平位移效果较好,而"增大基础和增补桩基"组合加固则能有效减少基底截面应力;运营列车作用下,3种方法加固条件的墩顶横向振幅较加固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也有部分桥墩受施工等因素影响出现振幅增大的情况.采用优化提出的"增大基础+增补桩基+墩身外包"三重加固法,墩顶横向振幅降低幅度超过50%,能够很好地满足重载铁路双柱式桥墩强化改造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双柱式桥墩 加固技术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墩柱结构设计优化与力学性能研究
15
作者 黄万朋 侯可可 +3 位作者 赵同阳 刘士磊 姜洪义 袁啸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43,共15页
为了提高普通钢管混凝土墩柱的承载性能,满足井下巷道高度2.5~3.0m特定条件巷旁支护体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内配型钢钢管混凝土墩柱支护体,设计了满足井下巷道尺寸的特定长径比的钢管混凝土墩柱参数。对普通钢管与内配型钢钢管混凝土短柱... 为了提高普通钢管混凝土墩柱的承载性能,满足井下巷道高度2.5~3.0m特定条件巷旁支护体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内配型钢钢管混凝土墩柱支护体,设计了满足井下巷道尺寸的特定长径比的钢管混凝土墩柱参数。对普通钢管与内配型钢钢管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进行试验对比,并对钢管混凝土长柱轴压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配型钢钢管混凝土墩柱局部鼓曲现象及核心混凝土的破坏程度较轻,横向和纵向变形均小于普通钢管混凝土墩柱,在受力时破坏行为较为缓慢,延性性能较好;内配型钢钢管混凝土墩柱的极限承载力比普通钢管混凝土墩柱高约500kN;随着钢管管径的增加,钢管混凝土长柱的弹性极限应变为0.1%~0.6%,塑性极限应变为2.0%~6.7%,钢管混凝土长柱的承载能力受长径比的影响而显著降低,其破坏形式为明显的屈曲变形。研究结果可为钢管混凝土墩柱的结构优化和力学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支护 钢管混凝土墩柱 内配型钢 结构优化 长、短柱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点支撑体系匝道桥抗倾覆加固方法及理论研究
16
作者 赵威 师雍强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24年第5期28-33,共6页
单柱墩桥梁具有较弱的抗倾覆力矩和较差的横向稳定性,倾覆事故的风险相对较高。文章以某互通独柱墩匝道桥为依托,应用Midas Civil构建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最不利车道偏载下桥梁的支座受力状态和抗倾覆稳定性系数,并针对倾覆破坏的机理... 单柱墩桥梁具有较弱的抗倾覆力矩和较差的横向稳定性,倾覆事故的风险相对较高。文章以某互通独柱墩匝道桥为依托,应用Midas Civil构建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最不利车道偏载下桥梁的支座受力状态和抗倾覆稳定性系数,并针对倾覆破坏的机理提出了新型基于多点支撑体系的桥梁加固措施。结果表明:该加固方式可在有效降低失稳效应的同时显著提升桥梁的整体抗倾覆能力,桥梁的横向抗倾覆稳定系数提升6.5倍,桥梁的抗倾覆稳定性可满足我国现行规范要求。研究可为独柱墩桥梁的抗倾覆理论计算方法及加固方案提供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柱墩 倾覆破坏 抗倾覆稳定性系数 桥梁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重车辆荷载作用下独柱墩连续箱梁弯桥抗侧倾和抗滑移分析与加固构造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岚 黄福云 +2 位作者 何凌峰 池万杰 张健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6,133,共8页
在分析特重车辆作用下独柱墩连续箱梁弯桥倾覆倒塌事故的基础上,提出导致连续箱梁桥发生倾覆的重要原因是主梁在特重载偏心作用下产生侧倾与滑移的共同作用.以湖北省鄂州市发生倾覆落梁事故的三跨连续箱梁弯桥为工程背景,开展抗侧倾和... 在分析特重车辆作用下独柱墩连续箱梁弯桥倾覆倒塌事故的基础上,提出导致连续箱梁桥发生倾覆的重要原因是主梁在特重载偏心作用下产生侧倾与滑移的共同作用.以湖北省鄂州市发生倾覆落梁事故的三跨连续箱梁弯桥为工程背景,开展抗侧倾和抗滑移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提出桥梁整体化的抗滑移加固构造.结果表明,该桥梁具有较高的抗侧倾能力,但抗滑移能力明显不足,特重载偏心作用下产生的切向力显著大于支座的最大抗力,主梁极易发生滑移而倾覆.单纯增大桥梁抗侧倾能力的加固方法对提高主梁的抗倾覆效果不佳,应同时增加桥梁的抗滑移能力.该桥梁采用整体化抗滑移加固构造后,具有较强的抗滑移和抗侧倾能力,在特重载偏心作用下主梁不会发生倾覆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重车辆荷载 独柱墩桥梁 抗侧倾 抗滑移 加固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RP模壳不排水加固RC墩柱恢复力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景杭 夏樟华 +3 位作者 姜绍飞 洪俊贤 朱朴 范千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92-203,共12页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增强聚合物(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BFRP)模壳不排水加固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RC)墩柱抗震恢复力模型,在拟静力试验基础上,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对模壳加固墩柱进行数值分析,主要研究参数为...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增强聚合物(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BFRP)模壳不排水加固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RC)墩柱抗震恢复力模型,在拟静力试验基础上,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对模壳加固墩柱进行数值分析,主要研究参数为填充层混凝土强度、模壳厚度、加固高度、轴压比。研究表明:填充层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墩柱抗震性能有所增强,但C40以上的填充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墩柱的抗震性能较为接近;模壳加固厚度较大墩柱的抗震性能优于厚度较小墩柱;当模壳加固高度较高时,墩柱的抗震性能较好,当加固高度大于2~3倍原墩柱塑性铰高度时,抗震性能提升效果趋于稳定;轴压比越大,墩柱的刚度退化较快,不利延性发展。后通过数据回归分析,建立了BFRP模壳加固RC墩柱恢复力模型,对比可知,恢复力模型与试验曲线拟合较好,能有效反映加固墩柱的滞回性能,可为此类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增强聚合物(BFRP)模壳 不排水加固 钢筋混凝土(RC)墩柱 有限元 参数分析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