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型支架辅助技术在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潘力 刘鹏 +6 位作者 秦杰 杨柳 安学峰 吴虓 杨铭 徐国政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7期394-397,共4页
目的 探讨Y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采用Y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16例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闭环Enterprise支架,其中采取并行Y型支架技术9例... 目的 探讨Y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采用Y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16例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闭环Enterprise支架,其中采取并行Y型支架技术9例,交叉Y型支架技术7例。结果 均成功采用Y型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完成动脉瘤的栓塞,技术成功率为100%;1例术前Hunt-Hess分级4级的基底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因严重脑血管痉挛于术后第二天死亡;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缺失,6个月复查造影见分叉部一分支主干闭塞;1例基底动脉末端大动脉瘤瘤体有复发;余13例经CTA或DSA随访1个月-3年均无再出血及动脉瘤复发。结论 Y型支架辅助技术是治疗颅内动脉分叉部绝对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近期动脉瘤瘤体及瘤颈均达到致密填塞,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宽颈动脉瘤 血管分叉部 血管内治疗 y型支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Solitaire-Y型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7
2
作者 范锋 管生 +7 位作者 郭新宾 徐浩文 袁永杰 刘朝 陈振 王子博 李栋 魏森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12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讨双Solitaire-Y型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01—2017-12采用双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15例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病例,Raymond分级评估动脉瘤栓塞效果,术后及随访时记录... 目的探讨双Solitaire-Y型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01—2017-12采用双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15例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病例,Raymond分级评估动脉瘤栓塞效果,术后及随访时记录mRS评分。结果15例患者15个宽颈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6个,HH分级均为Ⅰ~Ⅱ级;15例患者支架均成功置入;术后Raymond分级Ⅰ级9例,Ⅱ级2例,Ⅲ级4例;3例发生缺血并发症,mRS评分0~1分13例,4分2例;5~24个月临床随访,mRS评分0~1分13例,3分1例,4分1例;10例患者行影像学检查,Raymond分级Ⅰ级8例,Ⅱ级2例。结论双Solitaire-Y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支架 分叉部宽颈动脉瘤 y型支架 弹簧圈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型支架置入治疗支气管阻塞致肺不张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雪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Y型支架置入治疗支气管阻塞致肺不张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采用Y型支架置入治疗支气管阻塞致肺不张患者12例,应用包含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处理、出院指导和随访等多种护理措施的临床综合护理路径对... 目的探讨Y型支架置入治疗支气管阻塞致肺不张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采用Y型支架置入治疗支气管阻塞致肺不张患者12例,应用包含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处理、出院指导和随访等多种护理措施的临床综合护理路径对其进行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满意度。结果支气管阻塞致肺不张治疗后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3 d后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很满意7例(58.3%),满意4例(33.3%),一般1例(8.3%),不满意0例,总满意11例(96.7%)。结论 Y型支架置入治疗支气管阻塞致肺不张的其护理中应用临床综合护理路径能提高临床疗效,且患者满意度高,从而改善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阻塞致肺不张 y型支架置入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型支架技术治疗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
4
作者 赵开军 杨鹏飞 +5 位作者 黄清海 许奕 李强 赵文元 洪波 刘建民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目的评估Y型支架技术治疗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到2012年6月采用Y支架技术治疗的20例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共20个动脉瘤(破裂的9个,未破裂的11个),其中... 目的评估Y型支架技术治疗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到2012年6月采用Y支架技术治疗的20例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共20个动脉瘤(破裂的9个,未破裂的11个),其中使用交叉Y型支架技术治疗16个,平均用平行Y型支架技术治疗4个。术后即刻造影示10个致密栓塞,8个瘤颈残留,2个瘤体残留。造影和临床随访平均时间分别为9个月和17个月,17例完全治愈、2例瘤颈残留、1例复发(再次采用弹簧圈填塞最终获得致密栓塞)。所有患者出院和随访时都预后良好,改良Rankin评分为0~1分。结论采用交叉或平行Y型支架技术治疗一些复杂的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分叉部 动脉瘤 y型支架 血管内治疗 弹簧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道一体化Y型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5
作者 姚倚 顾异香 《护理与康复》 2010年第4期319-320,共2页
总结8例置入气道一体化Y型支架的护理。认为支架置入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支架置入后除一般护理外,加强呼吸道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重视出院指导,以提高疗效。
关键词 肿瘤 气道狭窄 y型支架置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部分覆膜式分支一体化T/Y型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凯豪 刘一铭 +5 位作者 焦德超 韩新巍 王艳丽 周朋利 马波 任克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的 评价新型部分覆膜式分支一体化T/Y型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接受新型部分覆膜式母子分支一体化T/Y型支架植入术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患者16例。记录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 目的 评价新型部分覆膜式分支一体化T/Y型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接受新型部分覆膜式母子分支一体化T/Y型支架植入术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患者16例。记录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并发症、6个月和12个月支架通畅率和总生存率,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CA199水平。结果 16例患者均获得技术成功和临床成功。早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分别为3例和2例,无大出血、重度感染、胆瘘、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358.9 d,6个月和12个月支架通畅率分别为66.7%和16.7%,总生存率分别为93.3%、75.0%。术后1个月ALT、AST、TBil、CA199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而WBC、Hb、PLT、Cr、BUN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新型部分覆膜式分支一体化T/Y型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安全可行,有待进一步研究其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胆管梗阻 T/y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Y型支架植入术在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可行性 被引量:3
7
作者 房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6期244-245,共2页
目的对改良Y型支架植入术在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 32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根据介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患者行改良Y型支架植入术,对照组患者行经典crush支架术。对两组患者... 目的对改良Y型支架植入术在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 32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根据介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患者行改良Y型支架植入术,对照组患者行经典crush支架术。对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及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造影剂用量、球囊用量均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球囊对吻成功率为100%(16/16),高于对照组的93.75%(15/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支再狭窄率、边支再狭窄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随访,在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方面观察组(1例)比对照组(2例)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中,改良Y型支架植入术不仅操作较为简单,耗时较少,同时在分支再狭窄率上相对更低,在心脏不良事件的减少中也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改良y型支架植入术 介入治疗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泪管Y型支架植入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奕梓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0期62-64,共3页
目的比较鼻泪管Y型支架植入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医院眼科治疗的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支架组和内镜组,各40例。支架组采用鼻泪管Y型支架... 目的比较鼻泪管Y型支架植入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医院眼科治疗的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支架组和内镜组,各40例。支架组采用鼻泪管Y型支架植入术,内镜组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3个月后泪管溢脓及不通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支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内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内镜组,切口小于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镜组泪管溢脓及不通发生率均低于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安全性均较好,相较于鼻泪管Y型支架植入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鼻泪管y型支架植入术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Y型支架植入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王建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9期74-77,共4页
目的研究改良Y型支架植入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56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reverse crush支架植入术治疗,实验组实施改良Y型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 目的研究改良Y型支架植入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56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reverse crush支架植入术治疗,实验组实施改良Y型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手术时间、X射线曝光时间、球囊用量、造影剂用量、边支直径再狭窄率、主支直径再狭窄率),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球囊对吻成功率、主支再狭窄率、边支再狭窄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60.49±19.56)min、X射线曝光时间(41.32±11.25)min均短于对照组的(81.56±20.23)、(59.67±15.72)min,球囊用量(1.41±0.43)个、造影剂用量(184.32±20.63)ml均少于对照组的(2.68±0.55)个、(223.56±27.19)ml,边支直径再狭窄率(25.53±8.41)%低于对照组的(31.49±1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主支直径再狭窄率(16.76±6.23)%低于对照组的(17.72±6.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3.57%、边支再狭窄率10.71%、主支再狭窄率0均低于对照组的25.00%、42.86%、21.43%,球囊对吻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Y型支架植入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提升治疗质量、治疗效率、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y型支架植入术 reverse crush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再狭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型支架辅助技术在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0
作者 李百灵 赵爱利 +1 位作者 王晓耐 王玉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188-190,共3页
分析Y型支架辅助技术在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涉及颅内动脉分叉宽颈动脉瘤患者,合计46例,涉及时间区2019年03月-2021年12月,均提供封闭Enterprise支架,因个体差异性,24例患者运用并行Y型支架技术,22... 分析Y型支架辅助技术在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涉及颅内动脉分叉宽颈动脉瘤患者,合计46例,涉及时间区2019年03月-2021年12月,均提供封闭Enterprise支架,因个体差异性,24例患者运用并行Y型支架技术,22例患者运用交叉Y型支架技术。观察Y型支架技术对患者病情的影响。结果 46例患者均执行Y型支架辅助技术后,动脉瘤均完成栓塞,技术成功率100.00%,动脉栓塞面积均缩小至50%以上,术后并发症出现少,复发现象少。结论 在颅内动脉分叉宽颈动脉瘤治疗中执行Y型支架辅助技术,治疗效果明显,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瘤栓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支架辅助技术 颅内动脉分叉宽颈动脉瘤 治疗效果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引导术在恶性复杂气道狭窄Y型硅酮支架置入困难时的应用
11
作者 周金花 刘欢 +3 位作者 马会平 苗健龙 袁鲁娜 边翠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62-1365,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引导术在恶性复杂气道狭窄Y型硅酮支架置入困难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文为观察性研究。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介入诊疗中心诊断为重度气道狭窄经常规方法置入硅酮支架失败...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引导术在恶性复杂气道狭窄Y型硅酮支架置入困难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文为观察性研究。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介入诊疗中心诊断为重度气道狭窄经常规方法置入硅酮支架失败的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62±7)岁;单侧支气管狭窄伴隆突增宽3例,双侧主支气管狭窄伴隆突增宽3例;4例患者为肺部恶性肿瘤,2例患者为食管癌侵犯气道。在恶性复杂气道狭窄Y型硅酮支架置入过程中联合球囊扩张引导术。观察Y型硅酮支架置入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Y型硅酮支架,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无操作相关死亡病例。术后患者气道狭窄均解除,呼吸困难均明显缓解,呼吸困难分级由Ⅲ~Ⅳ级改善为0~Ⅱ级。结论球囊扩张引导术在恶性复杂气道狭窄Y型硅酮支架置入困难时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狭窄 硬质支气管镜 球囊 y硅酮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下单导丝引导Y型气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复杂气管疾病6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向述天 汤秋月 +6 位作者 曾俊仁 卜林明 徐松 吴伦 甘井泉 赵娟娟 袁寿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在全身麻醉下采用单导丝引导Y型气道支架置入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接受气道Y型支架治疗复杂气管疾病患者6例,其中气管胸膜瘘1例,食管-气管瘘2例,气道复合型狭窄3例。全身麻醉后在DSA监视下对6例患者置入气道Y型支架。结果 6... 目的探讨在全身麻醉下采用单导丝引导Y型气道支架置入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接受气道Y型支架治疗复杂气管疾病患者6例,其中气管胸膜瘘1例,食管-气管瘘2例,气道复合型狭窄3例。全身麻醉后在DSA监视下对6例患者置入气道Y型支架。结果 6例患者共置入Y型气道支架6枚,均为单导丝引导置入,其中1例支架右侧分支误入右肺上叶支气管内,余5例支架置入均一次获得成功。结论全麻下Y型气道支架置入术能有效封堵支气管残端胸膜瘘、左主支气管食管瘘,能快速有效解除气管隆突区复合性气道狭窄,近期疗效显著,手术安全、可靠,单导丝引导置入技术操作相对于双导丝引导置入技术操作简单、快速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气管疾病 单导丝 y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型金属气道支架置入治疗复合气道病变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国安 吴宏成 +4 位作者 姜静波 余碧芸 汤耀东 张海旺 何一兵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一体化Y型金属气道支架置入治疗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和双主支气管复合病变(狭窄或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狭窄和食管/胸腔胃-隆突瘘的特殊解剖结构,设计气道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在纤维支气管镜指导及... 目的初步探讨一体化Y型金属气道支架置入治疗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和双主支气管复合病变(狭窄或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狭窄和食管/胸腔胃-隆突瘘的特殊解剖结构,设计气道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在纤维支气管镜指导及X线监视下,对10例气道复合病变患者置入气道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10枚。结果 Y型内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10例患者置入内支架后症状均缓解。呼吸困难分级由Ⅲ~Ⅳ级改善为0~Ⅱ级,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由高流量吸氧时的75%~92%[平均为(85±5)%]提高至自然呼吸时的90%~99%[平均为(95±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2,P<0.05)。其中2例气管食管瘘患者带膜支架置入后气促缓解,禁食24h后进食未出现呛咳。结论气道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置入能有效解除气道复合病变,技术可行,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支架 气管 隆突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型硅酮气道支架置入治疗复合气道病变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美君 吴宏成 +3 位作者 姜静波 王国安 葛挺 吴仕波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1-4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 Y 型硅酮气道支架置入治疗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双主支气和气管食管瘘等复合病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病变的特殊解剖结构,设计并裁剪气道 Y 型硅酮支架,在全麻硬质支气管镜引导下,对7例气道复合病变患... 目的:初步探讨 Y 型硅酮气道支架置入治疗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双主支气和气管食管瘘等复合病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病变的特殊解剖结构,设计并裁剪气道 Y 型硅酮支架,在全麻硬质支气管镜引导下,对7例气道复合病变患者置入 Y 型硅酮支架7枚。结果 Y 型硅酮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7例患者置入内支架后症状均缓解,呼吸困难分级由Ⅲ~Ⅳ级改善为0~Ⅱ级,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高流量吸氧时的77.0%~90.0%[平均为(84.1±4.5)%]提高至自然呼吸时的90.0%~99.0%[平均为(94.1±2.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主要并发症为咳嗽、异物感、胸痛、肉芽形成和痰液潴留。结论气道 Y 型硅酮支架置入能有效解除气道复合病变,技术可行,操作相对简单、安全,近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支架 气管 隆突 狭窄 硅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部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浩文 李明华 +3 位作者 管生 王武 宋波 顾斌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部宽颈动脉瘤技术难点及难治病例的处置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6例"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部宽颈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 目的探讨"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部宽颈动脉瘤技术难点及难治病例的处置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6例"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部宽颈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术前均行CTA、MRA或DSA检查明确诊断,动脉瘤直径>10 mm 1例,5~10 mm 4例,3~5 mm 1例,均采用"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术中共用支架11枚,其中Neuroform支架9枚,Enterprise支架2枚。所有患者动脉瘤均得到致密栓塞,其中4例"Y"型支架技术构建顺利,2例出现支架移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正规熟练地操作,合适支架的选用,可以使"Y"型支架技术辅助治疗基底动脉宽颈动脉瘤并发症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y型支架技术 基底动脉尖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型”支架植入技术治疗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三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鹏飞 刘建民 +3 位作者 洪波 黄清海 许奕 赵文元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56-1059,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Y型"支架植入技术治疗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Y型"支架植入技术治疗的3例患者共3枚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应用多个关键词检索Pubmed... 目的探讨"Y型"支架植入技术治疗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Y型"支架植入技术治疗的3例患者共3枚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应用多个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总结并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共应用支架6枚,其中Neuroform支架5枚,Enterprise支架1枚。所有支架均成功释放,动脉瘤致密栓塞2例,瘤颈残留1例。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永久并发症。经7~21个月的临床随访,3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临床症状加重,亦未发生再出血。Pubmed数据库检索共得到5篇相关文献,结合本组资料,应用该技术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患者共21例,技术成功率为95.2%(20/21),报道即刻栓塞结果的18枚动脉瘤中16枚(88.9%)达到致密栓塞或瘤颈残留;发生与技术相关的暂时性并发症5例(23.8%),未发生任何技术相关的永久性并发症。结论"Y型"支架植入技术辅助栓塞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初步可行,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待于对大宗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后作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颅内支架 y型支架植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道Y型覆膜内支架置入的临床应用(附2例报道)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余碧芸 吴宏成 何一兵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1期48-48,51,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气道Y型覆膜内支架治疗气管隆突和双主支气管复合病变(狭窄或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狭窄和食道/胸腔胃-隆突瘘的特殊解剖结构,设计Y型气道覆膜内支架。在纤维支气管镜指导及X线监视下,对2例气道复合病变患者... 目的初步探讨气道Y型覆膜内支架治疗气管隆突和双主支气管复合病变(狭窄或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狭窄和食道/胸腔胃-隆突瘘的特殊解剖结构,设计Y型气道覆膜内支架。在纤维支气管镜指导及X线监视下,对2例气道复合病变患者置入Y型气道覆膜内支架。结果内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2例患者置入内支架后均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结论Y型覆膜气道内支架置入能有效解除气道复合病变,技术可行,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支架 气管 隆突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Y型气道支架置入治疗复合气道病变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建明 贾广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倒Y型一体化气道金属支架置入在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和双主支气管复合病变(狭窄和瘘)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病变的特殊解剖结构,设计倒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在X线监视下,12例气道复合病变患者置入倒Y型一体化自膨... 目的探讨倒Y型一体化气道金属支架置入在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和双主支气管复合病变(狭窄和瘘)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病变的特殊解剖结构,设计倒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在X线监视下,12例气道复合病变患者置入倒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12枚。结果 所有患者置入倒Y型金属气道支架均一次成功,12例患者置入内支架后呼吸困难即刻明显缓解,进食呛咳消失。一般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气道倒Y型一体化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气道复合病变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支架 气管 隆突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放置自膨胀金属Y型支架技术的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裴迎华 张杰 +1 位作者 王娟 徐敏 《国际呼吸杂志》 2016年第8期584-588,共5页
目的对局部麻醉下经可弯曲支气管镜和全身麻醉下经硬质气管镜放置自膨胀金属Y型支架这2种技术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2014年所有放置自膨胀金属Y型支架治疗气道狭窄的病例,共24例。对2种置入方法的操作时间和成功率进行比较... 目的对局部麻醉下经可弯曲支气管镜和全身麻醉下经硬质气管镜放置自膨胀金属Y型支架这2种技术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2014年所有放置自膨胀金属Y型支架治疗气道狭窄的病例,共24例。对2种置入方法的操作时间和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根据麻醉方式,24例患者分为局部麻醉组(n=14)和全身麻醉组(n=10)。局部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成功率分别为85.7%(12/14)和100.0%(10/1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6,P〉0.05)。2组支架角度,气管、支气管各段长度及支架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局部麻醉组操作时间为(49.57±26.95)min,全身麻醉组为(31.10±10.06)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经硬质气管镜放置自膨胀金属Y型支架治疗累及隆突的气道狭窄较局部麻醉下经可弯曲支气管镜放置更加便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狭窄 气道支架 自膨胀金属y型支架 硬质气管镜
原文传递
新型Y型支架输送释放系统治疗气管隆突区域狭窄的护理配合
20
作者 王福利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1110-1112,共3页
应用新型Y型支架输送释放系统治疗气管隆突区域狭窄患者,针对输送系统构造特点,对围术期护理配合进行改进、规范,支架置人均一次性成功。术后所有患者呼吸困难即刻缓解,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均安全出院。... 应用新型Y型支架输送释放系统治疗气管隆突区域狭窄患者,针对输送系统构造特点,对围术期护理配合进行改进、规范,支架置人均一次性成功。术后所有患者呼吸困难即刻缓解,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均安全出院。强调术前准备,严格术中配合,重视术后宣教在新型Y型支架输送释放系统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是保证操作成功,手术安全,防止围手术期并发症不容忽视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支架输送释放系统 气道狭窄 护理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