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的超声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娟 蔡迪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Xp11.2/TFE3-tRCC)的超声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4月—2022年2月手术经病理证实Xp11.2/TFE3-tRCC的10例患者,收集其超声图像及临床资料。观察肿块的边界、形...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Xp11.2/TFE3-tRCC)的超声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4月—2022年2月手术经病理证实Xp11.2/TFE3-tRCC的10例患者,收集其超声图像及临床资料。观察肿块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血流信号情况及超声造影表现等。结果共纳入10例肿块,其中4例行超声造影。Xp11.2/TFE3-tRCC的超声表现呈多样性及多变性,肿块好发于髓质(5例)。常规超声上6例表现为类似良性病灶的边界较清楚、形态较规则的实性结节,彩色多普勒显示5例为点状血流信号。超声造影上则更倾向于恶性肿块(3例),具体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多伴有周边不均匀增强环。结论Xp11.2/TFE3-tRCC的常规超声表现多倾向良性,而超声造影则表现为恶性病灶,因此超声造影可作为诊断可疑Xp11.2/TFE3-tRCC的潜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超声检查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罕见型)多模态影像表现、病理特点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伍发 王鹏 +8 位作者 蒋锐 程祝忠 杜飞舟 李建浩 盛金平 左智炜 张俊峰 许雷 王新伟 《西部医学》 2024年第2期303-307,共5页
目的 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多模态影像表现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西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患者5例,结合文献资料综合分析该病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点,并... 目的 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多模态影像表现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西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患者5例,结合文献资料综合分析该病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点,并探讨应用价值。结果 超声示:3例为等或稍强回声,2例回声混杂;4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其内血流信号丰富。CT示:4例等或稍高密度,1例高低混杂密度;平扫CT值29~68 HU,增强2例强化明显,2例轻度强化,1例强化不明显。MRI示:4例患者病灶信号呈等T1、等或稍长T2信号,1例信号较混杂,2例病灶内出现短T1、短T2出血信号,3例DWI弥散受限,增强与CT强化特点一致。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检查2例出现骨转移。行^(18)F-FDG PET/CT检查,放射性摄取较高共3例,放射性摄取较低2例,其中SUVmax为2.5~12.7,平均4.3。大体:4例呈实性,1例呈囊实性;切面4例灰白,1例杂色,5例切面伴囊性变,3例可见出血。镜下:肿瘤由嗜酸性细胞或透明细胞构成的乳头状、巢状及腺泡状结构,乳头轴心为纤维血管轴心,肿瘤细胞界限较清楚,胞浆丰富,嗜酸或透明,4例核仁较明显,均见砂砾体。免疫组化:4例TFE3、CD10、Vim(+),3例E-cadherin(+),2例CK8/18、RCC、EMA(+),1例CK、PAX-8、CAIX(+)。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多模态影像学能全面反映瘤灶形态学的特点,确诊需结合病理,影像检查手段序贯应用有助于该病的精确诊断,并各有侧重点及优势互补,可协助手术规划,合理安排复查并及时更改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 多模态影像学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中的应用
3
作者 成佳 蔡丽萍 杨斌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6期627-633,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简称为Xp11.2易位性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并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Xp11.2易位性肾癌的患者作为XP组,另选取同期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简称为Xp11.2易位性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并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Xp11.2易位性肾癌的患者作为XP组,另选取同期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作为ccRCC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超声表现,并分析超声造影在Xp11.2易位性肾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纳入XP组患者28例,ccRCC组40例,XP组年龄小于ccRCC组,男性占比低于ccRCC组(χ^(2)=5.419;χ^(2)=7.502,P<0.05);常规超声显示,XP组和ccRCC组在边界、钙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显示,XP组和ccRCC组在灌注方式、峰值增强模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P组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开始消退时间(begin to fade,BTF)短于ccRCC组(P<0.05)。两组到达时间(arrival time,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钙化、峰值低强化或等强化增强、慢进灌注方式、TTP降低、BTF降低均为影响超声造影诊断Xp11.2易位性肾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钙化、灌注方式、峰值增强模式、TTP联合BTF诊断Xp11.2易位性肾癌的AUC为0.913,高于钙化的0.677、灌注方式的0.636、峰值增强模式的0.748、TTP的0.773、BTF的0.744(Z=4.507,Z=5.212,Z=3.674,Z=2.783;Z=3.008,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对Xp11.2易位性肾癌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超声造影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 定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与肾透明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鉴别 被引量:42
4
作者 徐晓晨 甘卫东 +8 位作者 李笑弓 张古田 刘铁石 姚林方 屈峰 连惠波 张士伟 燕翔 郭宏骞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24例患者的螺旋CT资料。其中Xp11.2易位/TFE...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24例患者的螺旋CT资料。其中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各12例。结果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组和肾透明细胞癌组的平均CT值增强量(即增强扫描动脉相肿瘤最大横截面平均CT值-平扫相上肿瘤最大横截面平均CT值)分别为(31.75±14.73)Hu和(88.30±31.91)Hu,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的CT增强幅度明显小于肾透明细胞癌(P<0.01)。结论观察病灶的CT值,可以帮助医师初步确定术前肿瘤的病理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11.2 TFE3 肾透明细胞癌 螺旋CT CT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京刚 王鹏 +6 位作者 邢伟 陈杰 吴俊宏 李东 吴安民 张大川 俞胜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916-921,共6页
目的分析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Xp11.2/TFE3 RCC)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MRI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等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例(男... 目的分析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Xp11.2/TFE3 RCC)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MRI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等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20~75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Xp11.2肾癌患者的影像表现,15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2例行PET检查。12例因体检偶然发现,4例因血尿发现,3例因腰痛发现。分析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内部特征,强化或摄取,侵犯或转移、TNM (Tumor NodeMetastasis)分期等。结果所有肿瘤均为单发,13例位于左肾,6例位于右肾,最大长径在1.7~11.7 cm。类圆形15例,不规则形4例;68%出现假包膜,密度或信号多不均匀,可见囊变(31.6%)、出血(52.6%)、钙化(15.8%),中度至明显强化6例(35%),轻度强化11例(65%),乳头状结节强化13例(76%),2例PET-CT均为低摄取。肾周淋巴结转移3例,肾静脉癌栓2例,远处转移2例。结论成人Xp11.2/TFE3 RCC女性稍多见,常见假包膜,信号或密度不均匀,出血常见,强化低或低摄取,常表现为乳头状强化特点,术前影像为Xp11.2/TFE3 RCC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 X线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旭婷 任基伟 +1 位作者 靳宏星 王艳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6期997-1001,共5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利于术前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探讨其临床表现、好发年龄、CT及MRI特点并与15例肾透明细胞癌、15例乳头状...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利于术前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探讨其临床表现、好发年龄、CT及MRI特点并与15例肾透明细胞癌、1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CT强化特点对照分析。结果病灶最大径线6.54cm(5.03~10.9cm),10例出血,8例钙化(点状、结节状、4例蛋壳样特征性钙化),8例伴肾周侵犯,2例伴淋巴结转移,1例伴腹水,平扫时12例呈稍高密度,2例呈等密度,1例呈稍低密度;增强扫描Xp11.2易位肾癌皮质期CT值明显低于肾透明细胞癌,但Xp11.2易位肾癌与乳头状肾细胞癌各期CT值未见显著差异。3例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T1WI呈等高信号,T2WI呈等低信号,增强呈轻-中度强化。结论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CT及MR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定量测定CT值,结合好发于儿童及年轻人、伴出血、钙化、多发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可有助于术前对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11.2易位 TFE3融合基因 肾细胞癌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9
7
作者 程瑾 陈皓 +2 位作者 史景丽 张银丽 洪楠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1-815,共5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MRI和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Xp11.2易位/TFE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其中女6例、男8例,平均年龄43.1岁。4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14例行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MRI和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Xp11.2易位/TFE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其中女6例、男8例,平均年龄43.1岁。4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14例行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密度/信号、钙化、出血和强化特点及是否有转移等影像学特征。结果:14例均为孤立性病灶且累及肾髓质,其中实性肿瘤8例(57.1%)、囊实性肿瘤6例(42.9%),最大径为(8.2±2.1)cm。MR T2WI显示病灶内大部分呈低信号,其内有结节状和条纹状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病灶于各期呈轻度不均匀强化。CT平扫显示11例(78.6%)病灶的实性成分呈稍高密度,3例呈等密度;实性为主的病灶增强扫描后呈轻度均匀强化,囊实性病灶内可见结节状及分隔状强化。钙化和出血分别见于6例(57.1%)患者。合并肾静脉瘤栓2例,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各1例。结论:Xp11.2易位/TFE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的及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11.2易位 肾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性肾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剑华 周芳坚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06-1008,共3页
Xp11.2易位性肾癌是2004年WHO肾细胞癌病理组织学分类中新增的类型。虽然其总体发病率很低,但在儿童肾癌患者中约1/3为此类肾癌。它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生物学行为及预后都有别于其它类型的肾癌。目前关于Xp11.2易位性肾癌的... Xp11.2易位性肾癌是2004年WHO肾细胞癌病理组织学分类中新增的类型。虽然其总体发病率很低,但在儿童肾癌患者中约1/3为此类肾癌。它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生物学行为及预后都有别于其它类型的肾癌。目前关于Xp11.2易位性肾癌的报道少见。本文对近年来有关Xp11.2易位性肾癌的研究作一综述,分别对其分型、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初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xp11.2易位 融合基因 分型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6
9
作者 邰艳红 韦立新 石怀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4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年龄自6-20岁,均具有腰痛的症状和较高的临床分期...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4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年龄自6-20岁,均具有腰痛的症状和较高的临床分期。肿瘤最大径2.5-10 cm,切面灰黄间灰红色。组织学上,肿瘤显示乳头状和腺泡状2种生长方式,间质可见钙化。肿瘤细胞界限清楚,胞质淡红染至透亮,染色质呈泡状,核仁易见。4例肿瘤均弥漫高表达TFE3和CD10,不同程度表达CK、EMA和vimentin。结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最近被定义的一种罕见肿瘤,好发于年轻患者,预后较差。其诊断主要依靠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免疫标记TFE3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易位 xp11.2 TF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研究(附10例报道) 被引量:5
10
作者 邹泓 李锋 +8 位作者 庞丽娟 胡文浩 李洪安 蒋金芳 梁伟华 孙振柱 王春 王嘉志 王诸成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3-543,共1页
关键词 肾肿瘤 病理学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CT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雷祎 刘芳 +3 位作者 范承启 王洋 王铁功 邵成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与病理相关性。方法:搜集经病理确诊的、有完整CT影像资料的27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总结分析其临床、CT表现及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27例患者中男14例,...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与病理相关性。方法:搜集经病理确诊的、有完整CT影像资料的27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总结分析其临床、CT表现及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27例患者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16~88岁,平均49.7岁,病灶最大径2.0~15.2cm,平均5.59cm。肿瘤形态呈类圆形15例,形态不规则12例。病灶呈实性11例,呈囊实性16例,8例可见钙化灶。11例实性病灶CT平扫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多呈轻度或轻中度强化;16例囊实性病灶CT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分别呈结节状(岛屿状)、分隔样强化或边缘不均匀强化。3例邻近脏器受侵,3例出现淋巴结转移,4例可见血管侵犯。结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通常瘤体体积较大,钙化及病灶内出血、坏死、囊变较多见,CT增强扫描病灶实性成分强化方式多样,与其肿瘤细胞成分、排列方式及血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MRI表现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凯波 叶慧义 +1 位作者 王海屹 常瑞萍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简称Xp11.2易位性肾癌)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2月至2015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14例Xp11.2易位性肾癌患者资料。14例行肾脏MRI平扫及多期多时相扫描。观察分...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简称Xp11.2易位性肾癌)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2月至2015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14例Xp11.2易位性肾癌患者资料。14例行肾脏MRI平扫及多期多时相扫描。观察分析Xp11.2易位性肾癌瘤体的部位、大小、形态、信号特征及强化方式。结果 14例14个病灶均位于髓质,实性13个,囊实性1个。病灶大小平均(4.5±2.1)cm;圆形/类圆形病灶9个,不规则形/分叶状病灶5个。T2WI像13个病灶信号混杂(含囊实性病灶),1个病灶信号均匀,瘤体内均见不同范围短T2信号,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15个病灶以短T2信号为背景,内见结节状或条状稍长T2信号;29个病灶以等和稍长T2信号为背景,内见斑片状短T2信号随机分布。T1WI像7个病灶表现为等和稍长T1信号,7个病灶表现为等和短T1信号。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瘤体内等或稍长T2信号区域皮质期中度强化,髓质期持续强化,延迟期廓清。结论 Xp11.2易位性肾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当MRI平扫发现位于髓质内信号混杂伴有不同范围短T2信号,皮质期中度强化,髓质期持续强化,延迟期廓清时,结合临床可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7
13
作者 孟庆大 李燕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报道2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结合文献复习对该肿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为男性,年...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报道2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结合文献复习对该肿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6岁和4.5岁。肿瘤界限清楚,切面灰黄色,可见出血、坏死和钙化。组织学上,肿瘤显示腺泡状、片状和假乳头状生长方式。肿瘤细胞界限清楚,胞质淡红染至透亮,细胞核圆,染色质呈空泡状,核仁明显。肿瘤细胞TFE3、CD10和P504S弥漫强(+)。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是一种罕见肿瘤,好发于年轻人。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TFE3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染色体易位 xp11.2 TF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伟 宋涛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简称为Xp11.2易位性肾癌)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12例Xp11.2易位性肾癌和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术前经超声检查并术后经病理证实...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简称为Xp11.2易位性肾癌)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12例Xp11.2易位性肾癌和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术前经超声检查并术后经病理证实的30例肾透明细胞癌,分析Xp11.2易位性肾癌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并与肾透明细胞癌作比较。结果12例Xp11.2易位性肾癌中,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3.5岁~66岁,平均年龄26.2岁。75.0%(9/12)的肿瘤发生于右肾,75.0%(9/12)边界清晰,83.3%(10/12)呈类圆形,50.0%(6/12)为囊实性,16.7%(2/12)有钙化,66.7%(8/12)有血流,75.0%(9/12)没有局部外凸。超声造影显示,与肾皮质比较,肿瘤与肾皮质同步增强,快于肾皮质消退,75.0%(3/4)呈不均匀等增强。Xp11.2易位性肾癌与肾透明细胞癌在性别、年龄、边界、局部外凸、囊实性主要成分和造影时相指标包括达峰时间与开始消退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Xp11.2易位性肾癌有一定的超声特征性表现,在发病年龄、位置、边界、内部回声、局部外凸、达峰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指标中与透明细胞肾癌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 超声诊断 肾透明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魏建国 袁晓露 孙爱静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2期162-165,共4页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一种发病极为罕见的肾脏恶性肿瘤,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年。它在遗传学、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治疗及预后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本文对其相关特点进行综述。
关键词 xp11.2易位/TFE3 肾癌 遗传学 病理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表现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涛 孟小丽 +2 位作者 任转琴 范晴 李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0期102-104,108,共4页
目的分析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XP11.2translocation/TFE gene fusion,Xp11.2/TFE RCC)的CT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Xp11.2易位性肾癌的CT资料,观察肿瘤的部位、... 目的分析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XP11.2translocation/TFE gene fusion,Xp11.2/TFE RCC)的CT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Xp11.2易位性肾癌的CT资料,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程度、包膜、肾周组织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特点。结果平扫6例呈稍高密度,1例稍低密度;3例瘤体内见大片出血及坏死,5例可见点状钙化;增强扫描肿瘤皮质期中等强化,髓质期强化程度最高,肾盂期逐渐下降且低于皮质期的强化程度,皮质期及髓质期强化程度均低于肾皮质而高于肾髓质,肾盂期强化低于肾髓质。结论 Xp11.2易位性肾癌CT扫描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与其他肾癌亚型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智斌 马帅军 +5 位作者 阮东丽 刘克普 高龙 张更 秦卫军 袁建林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6年第3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案。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结合组织病理... 目的探讨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案。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结合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结果得以确诊,均行手术治疗,3例辅助靶向治疗,术后随访3~69个月,5例无瘤存活,3例复发死亡。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癌亚型,成年患者预后欠佳,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密切随访能有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11.2易位 TFE3 肾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和青少年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2例报道并文献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于洋 邢东亮 +1 位作者 康郑军 张雪培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8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和青少年Xp11.2易位/转录因子E3(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例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对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 目的探讨儿童和青少年Xp11.2易位/转录因子E3(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例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对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病理、影像、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例均体检发现左肾肿物,行微创左肾根治性切除术,肿瘤剖面白灰褐色,质软。术后进行病理检查。第1例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检查发现,符合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输尿管断段、肾门及肾周脂肪净。免疫组化显示TEF3(+)、CD10(+)、CK(灶+)、RCC(灶+)、Vimentin(-)、PAX-2(部分弱+)、Ki-67(20%+)。第2例病理检查结果示,符合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输尿管断段、肾门及肾周脂肪净,免疫组化显示TEF3(+)、CD10(+)、CK(灶+)、RCC(灶+)、Vimentin(+)、PAX-2(部分弱+)、Ki-67(30%+)。术后给予靶向药物治疗,定期随访,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儿童和青少年肾癌较少见,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约占其1/3,临床上更为少见,且恶性程度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xp11.2基因 转录因子E3基因:儿童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义 黎琪 李丹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目的 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简称Xp11.2易位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为Xp11.2易位性肾癌的3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血尿及腹部... 目的 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简称Xp11.2易位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为Xp11.2易位性肾癌的3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血尿及腹部包块。瘤体最大径1.1~12.2 cm,平均5.6 cm。影像学表现瘤体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包膜完整,以实性成分为主的瘤体皮质期呈轻-中度强化,髓质期及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以囊变或坏死为主的瘤体实性成分呈中-重度强化,强化结节多位于囊性肿块的边缘,3例诊断时已发生转移。病理显示肿瘤切面为黄褐色或灰白色,镜下癌细胞排列呈乳头状、实性巢状或腺泡状结构,部分可见丰富的间质血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均阳性强表达TFE-3、CD10及PAX-8,阴性表达CD117,CK7及CAIX。荧光原位杂交所有患者均检测到TFE3基因分离。结论 Xp11.2易位性肾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细胞癌亚型,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最终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表型或TFE3荧光原位杂交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xp11.2易位 免疫组织化学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融合基因相关性肾癌的外科治疗(附8例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世超 黄庆波 +4 位作者 巩会杰 高宇 张瑜 张旭 马鑫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融合基因相关性肾癌((以下简称Xp11.2易位性肾癌))的外科治疗方式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4年8月收治的8例Xp11.2易位性肾癌患者资料。结果:8例患者多数为3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肾肿瘤均为单侧...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融合基因相关性肾癌((以下简称Xp11.2易位性肾癌))的外科治疗方式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4年8月收治的8例Xp11.2易位性肾癌患者资料。结果:8例患者多数为3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肾肿瘤均为单侧,多为混合成分肾细胞癌,乳头状结构居多,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均较低。外科治疗方式依据肿瘤大小及肿瘤位置分别采用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和肾癌根治术,手术方式多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本组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31.25min,平均出血量为72.5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8.4d。结论:Xp11.2易位肾癌,是由染色体易位引起的罕见肾癌,恶性程度较高,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肾肿瘤的首选方案,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合理及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11.2易位 肾肿瘤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