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ey technologies for construction of Jinping traffic tunnel with an extremely deep overburden and a high water pressure 被引量:6
1
作者 Shougen CHEN Heng ZHANG Xinrong TAN Liang CHEN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1年第2期94-103,共10页
Jinping traffic tunnel is one of the deepest traffic tunnels in the world with a maximum overburden of 2 375 m and the overburden over 73% of its total length is larger than 1 500 m. The tunnel is 17.5 km long and des... Jinping traffic tunnel is one of the deepest traffic tunnels in the world with a maximum overburden of 2 375 m and the overburden over 73% of its total length is larger than 1 500 m. The tunnel is 17.5 km long and designed to provide a shortcut road between two hydropower stations: Jinping I and Jinping II of the Jinping Hydropower Project, located on Yalong River, Liangshan State, Sichuan Province, China. The tunnel is so deep that building any shafts is impossible. The construction starts from both ends (east and west ends), and the construction length from the west end is 10 km with a blind heading. This paper deals with an overview of this project and analysis of the engineering features, as well as key technologies developed and appli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including geological prediction, rock burst prevention under a super high in-situ stress, sealing of groundwater with a high pressure and big flow rate, ventilation for a blind heading of 10 km, wet spraying of shotcrete at zones of rock burst and rich water, etc.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technologies to the construction achieved a high quality tunnel within the contract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y technologies Jinping traffic tunnel extremely deep overburden high water press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ss characteristics of surrounding rocks for inner water exosmosis in high-pressure hydraulic tunnels 被引量:2
2
作者 俞缙 李天斌 +1 位作者 张建智 蔡燕燕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970-2976,共7页
Seepage and stress redistribu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in high-pressure hydraulic tunnels.In this work,the effects of the seepage field were firstly simplified as a seepage ... Seepage and stress redistribu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in high-pressure hydraulic tunnels.In this work,the effects of the seepage field were firstly simplified as a seepage factor acting on the stress field,and the equilibrium equation of high pressure inner water exosmosi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physical theory.Then,the plane strain theory wa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lasticity,and the analytic expression of surrounding rock stress was obtained.On the basis of criterion of Norway,the influences of seepage,pore water pressure and buried dept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surrounding rocks were studied.The analyses show that the first water-filling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stability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the influence of seepage on the stress field around the tunnel is the greatest,and the change of the seepage factor is approximately consistent with the logarithm divergence.With the effects of the rock pore water pressure,the circumferential stress shows the exchange between large and small,but the radial stress does not.Increasing the buried depth can enhance the arching effect of the surrounding rock,thus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pressure hydraulic tunnel inner water exosmosis physical theory seepage factor stress redistribution plane strain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透压岩体力学研究进展及其跨海工程应用
3
作者 汪亦显 薛鹏徽 +5 位作者 郑俊 柴金飞 陈天艳 邓能伟 欧可 郭盼盼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25年第1期1-19,共19页
我国海底隧道建设事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推动交通和科技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渗漏突水作为海底隧道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高渗透压岩体力学研究在理论与技术上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并被... 我国海底隧道建设事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推动交通和科技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渗漏突水作为海底隧道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高渗透压岩体力学研究在理论与技术上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并被广泛应用于海底隧道突水灾害的防治工作中。但由于海底施工条件的复杂性,目前,海底隧道围岩失稳破坏的演化过程和复杂地质隧道的突水机制尚不明确,突水灾害风险预测方法仍不完善,严重制约着海底隧道建设事业的发展。因此,对高渗透压岩体力学研究成果与海底隧道工程应用案例进行了整理,总结了高渗透压条件下岩体从细观裂隙扩展到宏观断裂过程规律的研究进展,对高渗透压作用下地质力学参数对隔水岩层致裂机理的影响效应、裂隙岩体渗透破坏演化规律、动应力作用下岩体裂隙的扩展规律、渗流裂隙场扩展过程可视化与重构技术进行了系统梳理,介绍了海底隧道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高渗透压、复杂地质和多场耦合等理论和技术难题,回顾了高渗透压岩体力学在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渗流突水防控、隔水层厚度计算中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探讨了高渗透压岩体力学在海底隧道施工风险控制中的应用前景,对海底隧道及其他水下工程突水灾害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透压 裂隙 海底隧道 突水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内水压作用下透水衬砌—灌浆圈—围岩联合承载机理分析
4
作者 金俊超 景来红 +2 位作者 宋志宇 苏凯 白正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4,51,共6页
针对混凝土衬砌在高内水压下开裂渗漏问题,将隧洞概化为透水衬砌—灌浆圈—围岩厚壁圆筒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考虑外水压力的水压致裂解析方法,实现了施作衬砌—充水加压—衬砌开裂全过程模拟。研究发现衬砌施作时承受外水压力作用,... 针对混凝土衬砌在高内水压下开裂渗漏问题,将隧洞概化为透水衬砌—灌浆圈—围岩厚壁圆筒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考虑外水压力的水压致裂解析方法,实现了施作衬砌—充水加压—衬砌开裂全过程模拟。研究发现衬砌施作时承受外水压力作用,渗流为向洞内溢出;内压大于外压后,钢筋应力由压转为拉;衬砌开裂后,钢筋应力急剧增大—迅速下降—缓慢增加。开裂前衬砌与围岩处于相互挤压的状态,粘结力不影响衬彻结构受力;衬彻与围岩脱离后,衬砌与围岩单独承载,其变形和受力与粘结力无关。透水衬砌—灌浆圈—围岩模型与透水衬砌—围岩模型结果规律一致,但考虑灌浆后渗漏量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隧洞 透水衬砌 水压致裂 内水外渗 联合承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引水工程蔡家村隧洞地质选线研究
5
作者 孙文超 刘皓 廖存刚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86-89,共4页
深埋长隧洞埋深大、线路长,地质条件复杂,在施工和运营中,将会遭遇一系列工程地质问题及环境地质问题。以滇中引水工程蔡家村隧洞为背景,对各线路遭遇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研究,选择工程地质风险较小的南2线方案,为引调水工程隧洞... 深埋长隧洞埋深大、线路长,地质条件复杂,在施工和运营中,将会遭遇一系列工程地质问题及环境地质问题。以滇中引水工程蔡家村隧洞为背景,对各线路遭遇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研究,选择工程地质风险较小的南2线方案,为引调水工程隧洞方案工程地质选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长隧洞 高地应力及岩爆 高外水压力 环境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法隧道全包防水施工技术研究
6
作者 张晓飞 《价值工程》 2025年第11期144-147,共4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轨道交通建设规模持续扩大。根据住建部2023年数据显示,全国地铁在建里程已突破6000公里。但隧道渗漏水问题仍普遍存在,严重影响运营安全和结构耐久性。本文以贵阳轨道交通雅关隧道为研究对象,针对其200米超深...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轨道交通建设规模持续扩大。根据住建部2023年数据显示,全国地铁在建里程已突破6000公里。但隧道渗漏水问题仍普遍存在,严重影响运营安全和结构耐久性。本文以贵阳轨道交通雅关隧道为研究对象,针对其200米超深埋、反坡开挖、富水节理岩层等特殊工况,系统探讨全包防水体系下的质量控制技术。通过对该隧道过程控制的回顾总结,希望能为今后施工同类工程提供一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矿山法 全包防水 反坡开挖 质量控制 高水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头钢筋混凝土衬砌隧洞开挖充排水过程离散元分析
7
作者 陶洪辉 盘春军 +2 位作者 韩晓凤 郑志 赵俊权 《水力发电》 2025年第4期39-47,共9页
为研究高水头压力隧洞运行过程中的工作特性以及围岩和衬砌的联合承载特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引水隧洞为工程背景,采用3DEC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基于渗流应力耦合方法,对隧洞开挖和充排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的应力、应... 为研究高水头压力隧洞运行过程中的工作特性以及围岩和衬砌的联合承载特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引水隧洞为工程背景,采用3DEC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基于渗流应力耦合方法,对隧洞开挖和充排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的应力、应变分布及塑性区演化。结果表明:随着内水压力的增加,衬砌应力与钢筋应力逐渐增大,塑性区从隧洞上下两侧逐渐向左右两侧扩展,最终导致衬砌大部分区域进入塑性损伤状态;衬砌与围岩的联合承载比也随着内水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头 引水压力隧洞 开挖 充排水 钢筋混凝土衬砌 联合承载 渗流应力耦合 离散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埋隧洞防渗排水措施与衬砌外水压力分布规律 被引量:1
8
作者 苏凯 杨逢杰 +1 位作者 年夫喜 朱洪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22-2235,共14页
高外水压力是制约超深埋水工隧洞建设的关键性难题之一,以排水孔为中心的综合堵排措施是降低外水压力的主要举措。为克服传统排水孔实体单元法整体网格划分难度大和计算效率较低的问题,首先,基于ABAQUS平台开发了两节点排水孔线单元模型... 高外水压力是制约超深埋水工隧洞建设的关键性难题之一,以排水孔为中心的综合堵排措施是降低外水压力的主要举措。为克服传统排水孔实体单元法整体网格划分难度大和计算效率较低的问题,首先,基于ABAQUS平台开发了两节点排水孔线单元模型,并验证其在隧洞工程数值模拟分析中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其次,建立了考虑防渗排水措施的围岩-衬砌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多种防渗排水措施下的隧洞渗流场及衬砌外水压力分布规律;最后,探讨了防渗灌浆圈与排水孔设计参数对外水压力分布的影响,提出了防渗灌浆圈与排水孔间隔布置的原则。研究结果表明:所开发的两节点排水孔线单元具有较高的精度,在排水孔数目繁多的模型中具有极高效率;排水孔数目越多、深度越大、排距越小,衬砌外水压力越低;排水孔能够有效降低衬砌的外水压力,而防渗灌浆圈降外压能力有限;在排水孔末端间隔一定厚度围岩后再施作防渗灌浆圈,可更有效发挥两者的降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隧洞 混凝土衬砌 高外水压力 排水孔 防渗灌浆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内外双道密封垫防水性能试验研究
9
作者 张稳军 周鑫南 +2 位作者 张高乐 贺维国 于勇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44-1751,共8页
为探究螺栓孔防水对内外双侧布置双道密封垫防水体系的影响,依托某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自主设计新型双道密封垫防水性能测试装置,开展考虑螺栓孔构造的内外双道密封垫防水体系耐水压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螺栓孔对内外双侧布置双道密... 为探究螺栓孔防水对内外双侧布置双道密封垫防水体系的影响,依托某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自主设计新型双道密封垫防水性能测试装置,开展考虑螺栓孔构造的内外双道密封垫防水体系耐水压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螺栓孔对内外双侧布置双道密封垫的整体防水性能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当螺栓孔防水能力不足时,其存在将成为内外双道密封垫防水体系的薄弱环节,可能早于内道密封垫发生渗漏,由此降低内外双道密封垫防水性能较单道密封垫的提升水平;2)当螺栓孔防水性能达到要求后,与单道密封垫相比,内外双侧布置双道密封垫防水体系的防水能力大幅提升;3)对于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当管片接缝采用内外双侧布置双道密封垫时,应确保螺栓孔防水性能满足双道密封垫间的协同防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接缝防水 双道密封垫 螺栓孔防水 高水压 防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隧道内地下水作用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裂缝扩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成坤 陈进杰 +3 位作者 黄守刚 王瑞 陈龙 李杨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4,51,共7页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内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阶段道床板开裂问题,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无砟轨道三维实体模型,研究地下水作用下隧道内无砟轨道各结构层位移隆起变化规律,并结合FRANC3D软件,在道床板结构受力最不利位置插入不...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内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阶段道床板开裂问题,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无砟轨道三维实体模型,研究地下水作用下隧道内无砟轨道各结构层位移隆起变化规律,并结合FRANC3D软件,在道床板结构受力最不利位置插入不同形状的预制三维裂缝,分析水压、裂缝长度对道床板裂缝扩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三角形荷载作用相较于均布荷载作用时,道床板位移隆起量虽有所减小,但地下水压的反复作用始终会影响轨道结构的平顺性,甚至导致道床板与仰拱填充间出现离缝;(2)裂缝长度是裂缝失稳扩展的控制因素,在排水系统完全堵塞时,建议将裂缝长度控制在200 mm以内;(3)水压为裂缝扩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同等条件下水压越大,道床板裂缝扩展越迅速,均布荷载下道床板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是对应三角形荷载下的1.2~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隧道 双块式无砟轨道 道床板裂缝 水压荷载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粘型防水材料的高水压隧道新型堵水限排方案及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晓贺 施成华 +1 位作者 肖国庆 葛洋洋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4-575,I0069-I0080,共24页
为解决高水压隧道渗漏水病害并减少治理成本,基于双粘型喷膜防水材料,提出一种由注浆加固圈、双粘型防排水系统和防水衬砌3部分组成的新型堵水限排方案。依托数值计算方法,揭示该方案的水压分布特征并论证其有效性,进而分析注浆圈及排... 为解决高水压隧道渗漏水病害并减少治理成本,基于双粘型喷膜防水材料,提出一种由注浆加固圈、双粘型防排水系统和防水衬砌3部分组成的新型堵水限排方案。依托数值计算方法,揭示该方案的水压分布特征并论证其有效性,进而分析注浆圈及排水板各参数对隧道涌水量及衬砌水压力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水压隧道多级控制型限排方案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堵水限排方案可通过调节注浆圈及排水板参数使二次衬砌水压力降低到可接受范围;2)与传统高水压隧道主要依靠注浆圈来调节渗水量及衬砌水压力不同,新型限排方案可采用注浆圈+排水板多级调控方法,方案设计更加灵活,其中注浆圈占主导作用;3)注浆圈对降低隧道渗水量及衬砌外水压力均有利,其中渗透系数参数最为重要;4)仅当注浆圈渗透系数得到保障时,才存在合理的排水板间距使衬砌水压力与隧道渗水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压隧道 双粘型防水 堵水限排 喷膜防水 渗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DOF的隧道摄像头清洗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12
作者 边艳妮 杨雨升 +3 位作者 王超 张军 叶敏 刘晓娜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19,共6页
针对隧道内摄像头镜面污染严重,影响隧道监控管理的问题,基于高压水射流技术,提出了一种5自由度的机械臂清洗装置。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采用电驱动的方式对机械臂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基于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原理设计了各关节的定位功... 针对隧道内摄像头镜面污染严重,影响隧道监控管理的问题,基于高压水射流技术,提出了一种5自由度的机械臂清洗装置。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采用电驱动的方式对机械臂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基于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原理设计了各关节的定位功能,并用物联网监控的方式开发了远程APP测控系统。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最优的清洗工艺参数,并进行了现场的清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其能够实现隧道摄像头镜面的有效清洗,清洗装置各关节的定位相对误差在1.4%以内,为隧道内摄像头或者标识物的清洗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机械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清洗 控制系统 机械臂 高压水射流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内水压作用下围岩-叠合式衬砌承载机理力学分析
13
作者 刘宜杰 黄本胜 +3 位作者 袁明道 史永胜 张旭辉 徐云乾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148,164,共10页
为探究圆形水工隧洞衬砌结构中围岩-叠合式衬砌联合承载的力学机理,针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外衬管片-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SCC)-内衬钢管”三层叠合的衬砌结构形式,采用平面弹性复变函数理论的幂级数解法,从应力函数层面着手,基... 为探究圆形水工隧洞衬砌结构中围岩-叠合式衬砌联合承载的力学机理,针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外衬管片-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SCC)-内衬钢管”三层叠合的衬砌结构形式,采用平面弹性复变函数理论的幂级数解法,从应力函数层面着手,基于围岩-衬砌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应力边界条件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推导求解了在开挖荷载和内水压共同作用下围岩和各层衬砌域内任意点的应力分量,揭示了叠合式衬砌结构承载时的荷载传递机理和规律。然后通过边界应力结果以及与数值结果的比对,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参数分析,着重讨论了高内水压对输水隧洞围岩和三层衬砌径向正应力和环向正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岩-衬砌联合承载时,围岩和三层衬砌的径向正应力和环向正应力结果均符合余弦分布,而剪应力符合正弦分布;随着输水隧洞内水压增加,三层衬砌和围岩在径向上更趋于压缩,而环向正应力趋向于拉应力并增大。研究成果可为该类型衬砌防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输水隧洞 三层衬砌 高内水压 解析方法 荷载传递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水压射流的盾构泥饼切割试验研究
14
作者 刘朋飞 温博为 +4 位作者 杨钊 陈培帅 姬付全 宋相帅 宋同兴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0-236,共7页
为解决高水压射流清理泥饼布置方式无依据等问题,研制泥饼压制设备和高水压射流装置,并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作为试验材料,开展高水压射流切割泥饼试验,研究射流压力、流量、传输介质等参数对泥饼切割宽度和深度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随... 为解决高水压射流清理泥饼布置方式无依据等问题,研制泥饼压制设备和高水压射流装置,并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作为试验材料,开展高水压射流切割泥饼试验,研究射流压力、流量、传输介质等参数对泥饼切割宽度和深度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随着冲刷距离的增大,泥饼切割宽度先增大然后逐渐减小至0,而切割深度则逐渐减小;2)射流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当流量从49.1 L/min增大至110.0 L/min时,高水压射流对泥饼的切割宽度增大,当流量从110.0 L/min增加至202.8 L/min时,切割宽度反而减小,切割深度则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3)射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水压力越大,则切割宽度和深度也越大;4)在水中进行泥饼切割时,高水压射流对泥饼的作用以冲刷为主,难以产生有效的切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地层 盾构施工 泥饼处治 高水压射流 泥饼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水压超大埋深组合工法水下隧道连接段泄水降压研究
15
作者 于勇 刘文骏 +1 位作者 傅鹤林 胡凯巽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3-672,共10页
为解决组合工法施工水下隧道连接段水压力过高引发的仰拱开裂、轨道隆起等结构病害问题,依托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开展研究,考虑连接段设置体外泄水洞泄水降压,推导隧道的渗流量及衬砌外水压解析解,并通过退化检验和数值模拟进行验证,对... 为解决组合工法施工水下隧道连接段水压力过高引发的仰拱开裂、轨道隆起等结构病害问题,依托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开展研究,考虑连接段设置体外泄水洞泄水降压,推导隧道的渗流量及衬砌外水压解析解,并通过退化检验和数值模拟进行验证,对参数的敏感性开展分析,以揭示体外泄水系统工作机制。结果表明:1)推导的公式计算检验效果良好;随着体外泄水洞半径的增大,隧道的渗流量和衬砌外水压力均减小,对泄水降压有一定作用。2)设置体外泄水洞后,注浆圈内的渗水可以直接排出,缩短了原本的渗流路径,降低了对注浆圈的要求,以达到安全经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隧道 组合工法 连接段 超高水压 体外排水 泄水降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桂阳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引水隧洞稳定性分析
16
作者 王斌 董志宏 +3 位作者 刘元坤 韩晓玉 艾凯 齐放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3期47-53,60,共8页
为研究湖南桂阳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引水隧洞稳定性,在工程区开展了高压压水试验和地应力测试,定量描述了隧洞围岩在高内水压力作用下的渗透特性,分析了整个工程区特别是重要工程部位的岩体应力状态,在此基础上根据围岩条件、抗抬理论准则... 为研究湖南桂阳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引水隧洞稳定性,在工程区开展了高压压水试验和地应力测试,定量描述了隧洞围岩在高内水压力作用下的渗透特性,分析了整个工程区特别是重要工程部位的岩体应力状态,在此基础上根据围岩条件、抗抬理论准则、最小主应力准则、渗透准则评价了高压引水隧洞的渗透稳定性。结果表明:(1)工程区水平主应力大小总体上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个主应力之间的关系为SH>SZ>Sh,属于走滑型应力状态,钻孔附近地壳浅表层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平均为NW32°,高压岔管及厂房区域属中等-低地应力区。高压压水试验结果显示隧洞围岩属于弱至微透水岩体;(2)高压引水隧洞各洞段具有足够的埋深条件,满足抗抬理论准则,同时隧洞围岩的抗渗透能力及抗水力劈裂能力均较好,基本满足钢筋混凝土衬砌方案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高压引水隧洞 地应力测量 高压压水试验 隧洞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霞浦深厚软弱土层核电排水隧洞工程设计关键因素及对策
17
作者 燕伟 叶雅图 +5 位作者 董玉国 陈晓磁 王建仓 刘欢 刘玲 陈娟娟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9期71-76,共6页
规划新建核电厂建设厂址条件日益复杂,其排水隧洞工程建设中需综合考虑软弱土层、高水压、排水口实施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并在工程建设前期规划中合理布置隧洞线路与选择结构方案。为此采用工程类比法对同类工程进行调查研究,分别对隧洞... 规划新建核电厂建设厂址条件日益复杂,其排水隧洞工程建设中需综合考虑软弱土层、高水压、排水口实施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并在工程建设前期规划中合理布置隧洞线路与选择结构方案。为此采用工程类比法对同类工程进行调查研究,分别对隧洞不同埋深、不同衬砌结构方案等进行比选,对影响霞浦核电排水隧洞工程建设的部分因素提出应对措施,并据此确定了建设方案,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盾构隧道 高水压 海底排水隧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作用致隧道底鼓和双块式无砟轨道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彩亮 刘秀波 +2 位作者 柯在田 张玉芳 马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水压作用会导致隧道底鼓变形,变形传递至轨道会引起轨道几何状态不良。本文从轨道几何形位变化角度出发,对水压力作用导致隧道底鼓时引发的轨道几何状态劣化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水压力的近似计算方法;基于荷载-结构法建立了隧道内... 水压作用会导致隧道底鼓变形,变形传递至轨道会引起轨道几何状态不良。本文从轨道几何形位变化角度出发,对水压力作用导致隧道底鼓时引发的轨道几何状态劣化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水压力的近似计算方法;基于荷载-结构法建立了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找平层水压作用下轨道的几何不平顺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隧道底鼓-无砟轨道几何不平顺现象是道床板与找平层接触状态变化、沿线路纵向与隧道横断面内的横向变形叠加作用的结果;水压作用除引起轨道高低几何状态劣化外,还可导致轨道轨向、水平变化及扭曲变形;受承压水头和水压分布长度影响,水压引起的内外轨的高低、轨向以及轨道水平变化曲线具有各自形态特征,而并非单一抛物线或正弦线。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隧底找平层底鼓变形的接触状态非线性力学行为,揭示了底鼓变形下轨道线路三角坑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隧道 数值模拟 底鼓变形 双块式无砟轨道 水压作用 轨道几何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摞地铁区间轨排井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月阳 杜玉峰 +3 位作者 刘飞 王伟锋 李哲 靳天睿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10,共9页
为选择地铁轨排井合理设计方案,解决设计过程中较大轨排洞口严重削弱板的刚度、施工工况下传统二维框架断面计算无法满足设计需求与实际情况的问题,基于北京地铁22号线管庄站—永顺站区间高水压细颗粒地层中叠摞地铁区间轨排井设计的具... 为选择地铁轨排井合理设计方案,解决设计过程中较大轨排洞口严重削弱板的刚度、施工工况下传统二维框架断面计算无法满足设计需求与实际情况的问题,基于北京地铁22号线管庄站—永顺站区间高水压细颗粒地层中叠摞地铁区间轨排井设计的具体案例,从工程围护、主体结构方案的设计思路等方面,分析结构计算重难点等关键问题,并建立二维、三维模型进行结构受力分析。总结设计经验与控制工况,得出合理的设计方案:针对富水地层较深叠摞轨排井,支护结构采用地连墙与内支撑,主体结构采用加大边梁结构体系抵抗水平荷载。研究成果对以后地铁建设过程中的轨排井设计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高水压细颗粒地层 叠摞地铁区间 轨排井设计 结构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条件下高水压超大直径盾构出仓清障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成龙 《建筑施工》 2024年第5期766-769,共4页
上海某在建市域铁路超大直径盾构穿越既有运营轨道交通线路时,盾构掘进前方突遇障碍物。在确保既有轨交正常运营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制作高黏度泥膜稳定开挖面、合理设定压力与液位等技术措施,克服埋深大、高水压、强渗透等不利条件,实现... 上海某在建市域铁路超大直径盾构穿越既有运营轨道交通线路时,盾构掘进前方突遇障碍物。在确保既有轨交正常运营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制作高黏度泥膜稳定开挖面、合理设定压力与液位等技术措施,克服埋深大、高水压、强渗透等不利条件,实现在已扰动地层中高水压出仓,完成障碍物清理,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 穿越运营轨交 高水压出仓 清障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