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OFOST模型和遥感数据同化的区域夏玉米产量预测
1
作者 吴韡 温华炜 +2 位作者 李俊博 朱子情 曹良中 《绿色科技》 2025年第2期271-278,共8页
以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为研究区域,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Sobol方法对模型内的作物参数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筛选出关键的待优化参数,并通过DIRECT-L和SUBPLEX算法对这些参数进行标定。最终,通过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同化遥感信息与作... 以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为研究区域,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Sobol方法对模型内的作物参数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筛选出关键的待优化参数,并通过DIRECT-L和SUBPLEX算法对这些参数进行标定。最终,通过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同化遥感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准确预测了区域内夏玉米的单产水平。结果显示:应用DIRECT-L和SUBPLEX算法对选出的敏感性参数标定,标定结果的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均低于10%,显示出模拟精度高,这表明调整后的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本研究区域内夏玉米的生长状况。通过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GLASS-LAI数据与WOFOST模型,预测区域夏玉米产量,LAI均方根误差由0.23降至0.14,相对均方根误差从9.15%降至5.52%,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产量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预测 wofost模型 集合卡尔曼滤波 数据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FOST模型与遥感数据的旱作玉米估产及精度评价
2
作者 侯晨连 张吴平 +1 位作者 王国芳 李富忠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209-215,共7页
选取黄土高原东部地区的山西省灵丘县、介休县、隰县与盐湖县为研究区域,利用2005—2012年研究区域的田间观测数据,采用EFAST方法分析模型参数敏感性,采用试错法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参数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融合MCD15A3H遥感数据,以叶面积... 选取黄土高原东部地区的山西省灵丘县、介休县、隰县与盐湖县为研究区域,利用2005—2012年研究区域的田间观测数据,采用EFAST方法分析模型参数敏感性,采用试错法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参数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融合MCD15A3H遥感数据,以叶面积指数为耦合变量,采用SUBPLEX算法将遥感叶面积指数(LAI)数据同化到校准的WOFOST模型中,并再次模拟各区域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校准后的WOFOST模型对生育期和产量的模拟结果较好,生育期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均小于3 d,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为0.80,均方根误差(RMSE)为956 kg/hm^(2);将遥感数据与WOFOST模型同化后,产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的r由0.80提高至0.91,RMSE从956 kg/hm^(2)降低到66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同化 wofost模型 遥感数据 旱作玉米 精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算法和WOFOST模型的小麦生长模拟分析与产量预测
3
作者 李博 张婧婧 +1 位作者 雷嘉诚 杜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85-91,共7页
针对传统单一作物生长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上的限制,将WOFOST模型与灌溉模型结合,利用集成学习算法建立多模型耦合系统(WOFOST耦合模型),选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1990—2020年数据进行模拟试验,选取2006年、2018年展示试验成果。... 针对传统单一作物生长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上的限制,将WOFOST模型与灌溉模型结合,利用集成学习算法建立多模型耦合系统(WOFOST耦合模型),选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1990—2020年数据进行模拟试验,选取2006年、2018年展示试验成果。结果表明,WOFOST耦合模型的小麦叶面积指数、总生物量均高于WOFOST模型,WOFOST耦合模型更贴近实际生产活动。耦合算法的MAE、MSE均低于Bagging、Boosting、Stacking算法,分别为2.836、7.581,R~2均高于Bagging、Boosting、Stacking算法,高达0.942。WOFOST耦合模型更全面和准确地模拟作物生长状态,提高产量预测的准确性与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学习算法 wofost模型 小麦生长 模拟 产量预测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FOST的东北地区玉米生育期气象条件适宜度评价 被引量:47
4
作者 李秀芬 马树庆 +2 位作者 宫丽娟 姜丽霞 王萍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9,共7页
利用东北地区1981-2007年164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玉米产量资料和3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的玉米生育期资料,建立东北地区玉米生长发育期气象条件适宜程度诊断模型,计算玉米主要发育阶段(播种-出苗、出苗-拔节、拔节-开花、开花-乳熟、乳熟... 利用东北地区1981-2007年164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玉米产量资料和3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的玉米生育期资料,建立东北地区玉米生长发育期气象条件适宜程度诊断模型,计算玉米主要发育阶段(播种-出苗、出苗-拔节、拔节-开花、开花-乳熟、乳熟-成熟)的综合气象适宜度指数。应用WOFOST模型模拟玉米生物量,采用优化方法确定了基于模拟生物量(地上总干物重、穗重)的东北地区玉米不同发育阶段气象适宜程度诊断指标,动态、定量评价了玉米各生育阶段的气象适宜程度,并以2006年玉米全生育期气象适宜程度评价结果为例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利用综合气象适宜度指数得到的评价结果相比,等级完全相同和相差一个等级的占85%~90%,与研究区农业气象部门的监测公报也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可为玉米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相应的评价指标可在农业气象业务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fost模型 玉米 模拟生物量 气象适宜程度 诊断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FOST模型在冬小麦晚霜冻害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5
作者 张雪芬 余卫东 +1 位作者 王春乙 白凌霞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37-341,共5页
定量评估农作物遭受农业气象灾害后的产量损失,尤其是在作物整个生育期过程中遭受多种气象灾害时,定量评估其中单一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是当前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WOFOST作物模型基础上。利用商丘市1980-2005年... 定量评估农作物遭受农业气象灾害后的产量损失,尤其是在作物整个生育期过程中遭受多种气象灾害时,定量评估其中单一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是当前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WOFOST作物模型基础上。利用商丘市1980-2005年的气象资料和冬小麦观测资料,对历史上发生的5年晚霜冻灾害进行了模拟分析,选取F_(WSO)和F_(WST)作为评估因子,定义了晚霜冻灾害损失综合指数,实现了灾害损失的定量化评估。与传统方法相比,该评估因子更具有生物学意义,评估结果更加精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fost模型 晚霜冻 农业气象灾害 损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WOFOST模型模拟低温与干旱对玉米产量的综合影响 被引量:56
6
作者 陈振林 张建平 +1 位作者 王春乙 郑江平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7年第4期440-442,445,共4页
在玉米苗期和抽雄期利用人工气候箱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玉米植株分别进行低温处理,通过控制试验分析了低温、干旱以及二者合并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WOFOST作物模型模拟分析了低温、干旱以及二者合并对东北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 在玉米苗期和抽雄期利用人工气候箱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玉米植株分别进行低温处理,通过控制试验分析了低温、干旱以及二者合并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WOFOST作物模型模拟分析了低温、干旱以及二者合并对东北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与模拟结果均表明,低温、干旱以及低温和干旱并发都会使玉米的产量下降,而且低温和干旱并发的影响都要比单一灾害发生条件下大,减产幅度在34.5%左右。同时也很好地验证了WOFOST作物模型应用于低温和干旱对玉米产量影响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fost模型 低温 干旱 低温和干旱并发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FOST模型的玉米干旱损失评估: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28
7
作者 栾庆祖 叶彩华 +1 位作者 莫志鸿 李超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1-316,共6页
以北京市山区春玉米和平原区夏玉米产量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气候资料和统计资料驱动,就WOFOST模型对北京地区玉米产量模拟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并基于模型开展北京地区玉米干旱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山区春玉米和平原区夏玉米的产... 以北京市山区春玉米和平原区夏玉米产量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气候资料和统计资料驱动,就WOFOST模型对北京地区玉米产量模拟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并基于模型开展北京地区玉米干旱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山区春玉米和平原区夏玉米的产量模拟值与统计年鉴统计值的符合度指数均达0.9以上,模拟结果平均误差小于10%,说明WOFOST模型在北京地区春玉米和夏玉米的产量模拟方面具备较强的适用性;(2)在本文定义的干旱指数体系下,初夏旱对春玉米的产量影响较大,其中初夏轻旱导致春玉米减产率达15.91%,初夏重旱使春玉米减产率达22.99%;春旱和伏旱对春玉米、初夏旱和伏旱对夏玉米产量影响均较小,减产率均在10%以下。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地区玉米生产和抗旱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fost 干旱 损失评估 符合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FOST模型的黑龙江省水稻产量动态预报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杜春英 李秀芬 +2 位作者 王晨轶 王萍 韩俊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5093-15095,15122,共4页
基于黑龙江省气候变暖、水稻种植范围扩大、种植界限北移等事实,利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对1961-2008年黑龙江省的年平均气温进行了突变性检验,并以气候变暖的突变点为时间节点,利用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发育观测资料(发育期、生物量... 基于黑龙江省气候变暖、水稻种植范围扩大、种植界限北移等事实,利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对1961-2008年黑龙江省的年平均气温进行了突变性检验,并以气候变暖的突变点为时间节点,利用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发育观测资料(发育期、生物量、种植品种、熟型)和同期的气象资料,结合当地的实际种植情况,重新划分WOFOST模型水稻适宜区,改进原有发育参数,实现了WOFOST模型在黑龙江省水稻生长模拟中的动态化应用。同时,探讨了利用WOFOST模型进行水稻产量动态预报的方法,通过建立不同时期水稻模拟生物量与实际产量的相关统计模型,实现了WOFOST模型在水稻产量动态预报业务中的应用。通过对1997-2006年历史预报检验和2007-2008年预报试验,结果表明,6月30日、7月31日、8月31日水稻历史预报检验单产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6%、93%、94%,预报试验单产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3%、95%、95%;实现了水稻产量的动态、定量预报,可进行业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fost模型 气候变暖 水稻 动态预报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FOST模型在河南省夏玉米主产区的校准与验证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素青 张建涛 +2 位作者 李继蕊 程永政 李国强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2-156,共5页
为检验WOFOST模型在河南夏玉米主产区的适用性,通过大田试验数据,对WOFOST进行参数校准,并利用独立数据,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产量的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校准后的WOFOST对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的模拟效果较好。在... 为检验WOFOST模型在河南夏玉米主产区的适用性,通过大田试验数据,对WOFOST进行参数校准,并利用独立数据,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产量的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校准后的WOFOST对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的模拟效果较好。在整个生育期内,叶面积指数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20.7%,茎、叶、籽粒各器官干物质量及地上部生物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NRMSE分别为10.6%、18.3%、21.3%、17.7%,夏玉米收获产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NRMSE为6.1%。校准后的WOFOST可较准确地模拟夏玉米生长动态及生物量积累动态,适用于河南夏玉米主产区夏玉米生长模拟和产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wofost模型 校准 验证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FOST模型的内蒙古河套灌区玉米低温冷害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秀芬 马树庆 +3 位作者 赵慧颖 王萍 姜丽霞 朱海霞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2-360,共9页
利用内蒙古河套灌区玉米生长发育观测资料,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WOFOST模型进行本地化及适应性检验;利用研究区内12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分区作物参数,模拟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确定抽雄期延迟日数、灌浆指数为玉米低温冷害指标,贮存... 利用内蒙古河套灌区玉米生长发育观测资料,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WOFOST模型进行本地化及适应性检验;利用研究区内12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分区作物参数,模拟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确定抽雄期延迟日数、灌浆指数为玉米低温冷害指标,贮存器官干物重波动百分率为减产情况评价指标,对历史低温冷害年及减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地化的WOFOST模型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用于该地区玉米生长的模拟;WOFOST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玉米发育程度对低温冷害的响应,以抽雄期延迟日数和灌浆指数为冷害指标评估的历史冷害发生状况基本符合实际情况,1961-2010年研究区12个站点共发生不同程度低温冷害260站次,其中重度冷害占37.3%,轻中度占62.7%,在发生严重冷害的年份中,84.7%的年份表现为减产的趋势。本文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玉米低温冷害评价的生物学意义更加明确,本地化的WOFOST模型可以在河套灌区玉米低温冷害监测、评估等业务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低温冷害指标 wofost模型 影响及等级评价 生育期延迟日数 灌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FOST模型对东北春麦区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模拟效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铁楠 许为政 +6 位作者 魏湜 顾万荣 贺丹 芦玉双 钱诚 陈琦 李晶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0-128,共9页
为了解WOFOST模型在东北春麦区的适用性,利用哈尔滨、绥化、嫩江、呼玛、牙克石等地春小麦生长监测点收集到的数据,对WOFOST模型进行了本地化参数校正,建立相应的模型运行数据库,并对各个监测点2010-2013年春小麦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模... 为了解WOFOST模型在东北春麦区的适用性,利用哈尔滨、绥化、嫩江、呼玛、牙克石等地春小麦生长监测点收集到的数据,对WOFOST模型进行了本地化参数校正,建立相应的模型运行数据库,并对各个监测点2010-2013年春小麦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运用校正过的WOFOST模型对各监测点春小麦各生育时期需要的天数、地上部鲜重、经济产量、干物质积累模拟的效果较好,R2分别为0.968、0.904-0.974、0.911-0.944、0.853-0.931,均在可信区间,说明经过校正的WOFOST模型在东北春麦区的生产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fost模型 东北地区 春小麦 参数调试 模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FOST模型的辽宁省春玉米干旱灾损风险评估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霏云 郑秋红 +3 位作者 李文科 王琦 罗蒋梅 樊栋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8-225,共8页
利用锦州农业气象试验站的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实测数据对WOFOST模型水分胁迫模块进行了调参,适用性验证表明,WOFOST模型适用于辽宁省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模拟,辽宁省春玉米受干旱的影响可以利用WOFOST模型较敏感地反映出来。利用调... 利用锦州农业气象试验站的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实测数据对WOFOST模型水分胁迫模块进行了调参,适用性验证表明,WOFOST模型适用于辽宁省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模拟,辽宁省春玉米受干旱的影响可以利用WOFOST模型较敏感地反映出来。利用调参后的WOFOST模型模拟了全生育期及出苗~拔节、拔节~抽雄、抽雄~乳熟和乳熟~成熟各阶段发生轻、中、重旱情景对辽宁省春玉米产量的影响,并根据模拟结果确定了不同干旱风险等级下辽宁省东、中、西部玉米生产的灾损范围。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发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不同,总体上,抽雄~乳熟期发生干旱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拔节~抽雄期,而出苗~拔节期和乳熟~成熟期发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较小,全省春玉米在抽雄~乳熟期发生重旱的减产风险达30%~70%;在相同干旱水平下,不同区域受影响程度也不同,在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发生轻、中、重旱情景下,干旱导致的减产率总体上表现为由东部向西部地区逐渐加重的趋势,在全生育期重旱情景下,辽宁省东部的春玉米减产率为40%~75%,中部为60%~90%,西部达65%~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干旱灾损 风险评估 wofost模型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湿度驱动WOFOST模型及其适应性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锐 李亚飞 +2 位作者 张丽娟 王建林 王志伟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3-271,共9页
WOFOST作物生长模型是以日降水量表征降水输入参数,通过推算土壤相对湿度实现作物生长模拟。由于日降水量随机性较大,很难通过控制日降水量实现不同土壤干旱等级情景设置,限制了WOFOST作物生长模型在不同水分胁迫下对作物生长的模拟,也... WOFOST作物生长模型是以日降水量表征降水输入参数,通过推算土壤相对湿度实现作物生长模拟。由于日降水量随机性较大,很难通过控制日降水量实现不同土壤干旱等级情景设置,限制了WOFOST作物生长模型在不同水分胁迫下对作物生长的模拟,也影响了模拟试验的精度。本文提出以土壤相对湿度直接驱动WOFOST作物生长模型,并以Compaq Visual Fortran 6.5为开发平台,采用Fortran语言对WOFOST作物生长模型的源代码进行修改,将驱动模块中的日降水量文件替换为土壤相对湿度驱动文件。以2013年山东省夏津农业气象试验站玉米出苗-拔节期和抽雄-成熟期水分胁迫和整个生育期自然降水处理(对照)的试验数据为例,对修改后的WOFOST作物生长模型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显示,采用修订后的模型输出的实测鲜叶干重、鲜茎干重、营养器官干重、地上物质总重和叶面积指数等生物量指标均较原模型输出结果,不仅精度明显提高,而且,由于土壤湿度变化较平稳,较容易地实现了不同水分胁迫情景设置,进而实现不同土壤干旱等级条件下玉米生长的模拟,为分析不同程度干旱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确定其生长发育指标提供了便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驱动 降水量驱动 wofost模型 驱动文件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FOST模型的苏南地区春小麦种植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晓东 张涛 +4 位作者 陈佳鑫 杨沈斌 李旭冉 吴可人 楚淏然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5-341,共7页
【目的】研究春小麦在苏南地区的种植适应性,为增加该地区周年粮食生产的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16-2017年的田间分期播种试验和WOFOST作物生长模型(简称WOFOST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江苏南部代表地区南京地区1-4月... 【目的】研究春小麦在苏南地区的种植适应性,为增加该地区周年粮食生产的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16-2017年的田间分期播种试验和WOFOST作物生长模型(简称WOFOST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江苏南部代表地区南京地区1-4月不同播期春小麦的生长发育动态和产量表现。以1980-2010年气象数据驱动WOFOST模型,对春小麦产量进行动态模拟,分析最佳播期,并计算最佳播期的适宜播种量。【结果】在1-4月随着播期的推迟,春小麦的生育期长度缩短,其中出苗-开花期阶段最大缩短23 d,开花-成熟期最大缩短8 d,出苗-开花阶段缩短的时间大于开花-成熟阶段,导致春小麦叶片和茎秆的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减少,产量降低。在冬小麦无法播种的条件下,南京地区春小麦的适宜播种时间为1月1-20日,在该时间段内播种,合理的播种量为180 kg/ha,最高产量为4124.80 kg/ha,生育期长度为146 d,对下季水稻种植和生长无影响。【结论】在苏南地区种植春小麦具有可行性,在冬前无法正常播种冬小麦的情况下,可将种植春小麦作为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fost模型 春小麦 播期 产量 苏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FOST模型对于云南烤烟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雪琼 徐梦莹 +1 位作者 买苗 朱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451-457,共7页
为研究WOFOST模型对于云南烤烟的适用性,使用2010—2011年在云南烟区玉溪、昭通的烤烟田间实验数据,应用WOFOST模型对云南烤烟潜在生长进行了模拟和验证.用昭通2010年的实验数据作参数校正,得到云南本地化的参数,再用其余实验数据验证.... 为研究WOFOST模型对于云南烤烟的适用性,使用2010—2011年在云南烟区玉溪、昭通的烤烟田间实验数据,应用WOFOST模型对云南烤烟潜在生长进行了模拟和验证.用昭通2010年的实验数据作参数校正,得到云南本地化的参数,再用其余实验数据验证.结果显示:WOFOST模型可以较好模拟云南烤烟的潜在生长过程,目前烤烟的产量水平仅相当于其生产潜力的88%左右,仍有提升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fost模型 烤烟 模拟 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FOST模型的东北地区春小麦水分平衡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铁楠 许为政 +6 位作者 魏湜 顾万荣 贺丹 芦玉双 钱诚 陈琦 李晶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1,共7页
对WOFOST模型进行了本地化参数校正,并对输入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选取出对结果影响较大的几个参数进行调整,建立相应的模型运行数据库,对东北春麦区具有代表性的哈尔滨、绥化、嫩江、呼玛和牙克石地区2012年、2013年春小麦生育... 对WOFOST模型进行了本地化参数校正,并对输入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选取出对结果影响较大的几个参数进行调整,建立相应的模型运行数据库,对东北春麦区具有代表性的哈尔滨、绥化、嫩江、呼玛和牙克石地区2012年、2013年春小麦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情况进行了模拟及精度分析,最终评价WOFOST模型在东北地区春小麦生长过程中水分平衡模拟的适应性及准确性。结果表明:WOFOST模型对2012年、2013年各地春小麦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变化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绝对平均误差为2.43%~8.75%,均方根误差RMSE为6.75%~13.75%,模拟性能指数EF为-0.844~0.245,残差聚集指数CRM为-0.272~0.084,一致性系数IoA为0.457~0.789,在可信区间内。从整体看,该模型对土壤水分含量的模拟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利用校正后的模型对2012年、2013年各地春小麦作物蒸腾、土壤蒸发与作物需水量进行了模拟,实现了利用较少参数达到作物蒸腾与土壤蒸发分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fost模型 东北地区 春小麦 参数调试 土壤含水量 模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FOST模型的柑橘智能种植服务平台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杨 唐谦 +7 位作者 马强 刁源 周广文 武峥 游双艳 唐维超 杨会静 罗清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09-2222,共14页
【目的】提升重庆市柑橘种植智能化管理水平,探索构建基于WOFOST模型的柑橘智能种植服务平台(CIPSP),用于辅助橘农进行柑橘智能种植和经营管理决策。【方法】以柑橘新品种沃柑为试验材料,以物理服务器等5部分系统级软件为技术支撑,以WOF... 【目的】提升重庆市柑橘种植智能化管理水平,探索构建基于WOFOST模型的柑橘智能种植服务平台(CIPSP),用于辅助橘农进行柑橘智能种植和经营管理决策。【方法】以柑橘新品种沃柑为试验材料,以物理服务器等5部分系统级软件为技术支撑,以WOFOST模型为基础构建CIPSP系统模型知识库,应用LH-OAT方法对模型中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并确定CIPSP系统模型参数,设计自适应算法引擎对CIPSP系统模型参数进行精度预测和校正。根据需要设计CIPSP系统结构和智能种植功能,并在重庆市长寿区龙河镇河堰村选取3处不同生长年限(2~3 a、3~4 a、5 a以上)沃柑试验田场景的15个测算点,对系统产量预测模拟、土壤墒情/土质及气象实时监测、智能虫情测报等部分功能进行验证应用。【结果】通过分别设计相关参数,构建基于柑橘生长周期WOFOST建模思路的CIPSP系统模型知识库;对CIPSP系统分析后快速确定敏感性较高模型参数I;在实时观测数据基础上对作物生长进行模拟预测比对,引入自适应算法进行了模型修正。将CIPSP系统设计成感知层、边缘层、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和操作层等5层相互独立的结构,实现CIPSP系统对柑橘种植过程中产量预测模拟、土壤墒情/土质及气象实时监测、智能虫情测报等功能。初步验证表明,WOFOST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预测树龄不大于3 a的沃柑植株产量,但随着树龄增长,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逐渐变大;通过实时监测数据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相结合,实现对采集分析土壤墒情/土质及气象实时环境数据(土壤肥力、光照度、降雨量等)监测分析应用;应用智能虫情监测系统与遥感技术及高光谱无人机相结合,实现现场/远程对基于机器深度学习的常见病虫害发生进行检测、判别、预警、防控等功能。【结论】构建了基于WOFOST模型的CIPSP系统,并成功应用于沃柑试验田产量预测、种植环境监控和病虫害预警防控,提高了柑橘智能种植管理水平,实现从软件技术、生产管理和信息系统等方面技术创新,但该模型参数和算法仍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智能种植 wofost模型 CIPSP系统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长模型WOFOST在华北平原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90
18
作者 邬定荣 欧阳竹 +2 位作者 赵小敏 于强 罗毅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4-602,共9页
简要介绍了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开发的WOFSOT模型,为了评价其在华北平原的适用性,2000~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进行了水分处理实验。水分池分为8个处理,分别是:≥40%、≥50%、≥60%、≥70%、≥80%田间持水量及返青.拔节受... 简要介绍了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开发的WOFSOT模型,为了评价其在华北平原的适用性,2000~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进行了水分处理实验。水分池分为8个处理,分别是:≥40%、≥50%、≥60%、≥70%、≥80%田间持水量及返青.拔节受旱、抽穗.灌浆受旱、灌浆-成熟受旱,每个处理重复1次,共16个实验小区。其中2001年的实验数据用于参数校正,得到一套模型的参数值,2000年的实验数据用于模型的验证。主要结论如下:1)WOFOST模型适于描述作物的光合作物过程,对潜在生长的模拟较好,用于华北平原的作物生长与水分利用的研究是适宜的;2)华北平原的光温生产潜力为8 100 kg·hm-2左右,目前冬小麦的产量仅相当于潜在产量的65%;3)WOFOST。模型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考虑较粗,比较适合于大面积、区域范围内的模拟;4)WOFOST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干物质分配系数考虑可能过于简单、未计算冬小麦发育后期茎叶干物质向籽粒的转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fost 生产潜力 作物生长模型 华北平原 生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FOST-SHAW耦合模型的冬小麦冠层气温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鹏新 刘丽娜 +1 位作者 刘峻明 胡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4-172,共9页
以河南省商丘地区为研究区域,在田间实验的基础上,对WOFOST模型和SHAW模型进行本地化标定,利用WOFOST-SHAW模型模拟2016年冬小麦拔节期-成熟期冠层0~80 cm高度每小时气温的变化特征,并将其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WOF... 以河南省商丘地区为研究区域,在田间实验的基础上,对WOFOST模型和SHAW模型进行本地化标定,利用WOFOST-SHAW模型模拟2016年冬小麦拔节期-成熟期冠层0~80 cm高度每小时气温的变化特征,并将其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WOFOST-SHAW模型模拟的冬小麦冠层,除了80 cm高度,气温的模型效率均大于0.90,超过75%的模拟气温的绝对误差在-1.5~2.5℃之间,说明冠层气温的整体模拟精度较高。WOFOST-SHAW模型对冬小麦冠层各高度的日最低气温的模型效率平均值为0.86,日最低气温模拟值偏高0.53℃,说明冠层日最低气温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同时冬小麦易受冻高度层模拟气温能准确地反映0℃以下的冠层日最低气温,因此,WOFOST-SHAW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冠层气温,提升SHAW模型的适用性,可为冬小麦晚霜冻害的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冠层 温度模拟 wofost模型 SHAW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FOST模型对河南省冬小麦模拟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弘 刘伟昌 李树岩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1期34-40,共7页
为进一步研究WOFOST模型在河南省冬麦区的适用性,以河南省3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91—2014年冬小麦观测资料、历史气象资料和土壤资料为依据,对WOFOST模型进行逐站调参和验证,分别建立了30个站的冬小麦模型参数。其中1991—2010年为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WOFOST模型在河南省冬麦区的适用性,以河南省3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91—2014年冬小麦观测资料、历史气象资料和土壤资料为依据,对WOFOST模型进行逐站调参和验证,分别建立了30个站的冬小麦模型参数。其中1991—2010年为模型调参年份,2011—2014年为模型验证年份。各站开花期和成熟期调参模拟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小于5%和3%,验证误差分别为3.7%和2.9%。除潢川和固始外,模型对其余各站产量模拟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全省各站均小于20.0%,验证误差全省平均为15.2%,大部分站点观测值和模拟值相关系数r通过了显著检验。利用调参后的模型模拟2011—2014年冬小麦生长动态变化可知,模拟地上部总干物重与实测单株干物重、模拟LAI与单株叶面积有较一致的变化趋势,拟合度较高。因此,WOFOST模型对河南省冬小麦主要发育阶段、产量及干物质积累模拟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fost作物模型 调参验证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