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1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列线图预测肾透明细胞癌WHO/ISUP分级
1
作者 许导靖 张虎 +4 位作者 徐家军 袁娜 鲍子超 王家伟 汪珺莉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分级的价值。方法:收集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3例ccRCC患者超声和临床资料,根据WHO/ISUP分级分为高级别组(25例)和低...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分级的价值。方法:收集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3例ccRCC患者超声和临床资料,根据WHO/ISUP分级分为高级别组(25例)和低级别组(68例)。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ccRCC WHO/ISUP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以列线图展示,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5折交叉验证评估模型的稳定性,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净获益。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最大径、血流丰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为预测ccRCC WHO/ISUP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的AUC为0.925(0.868~0.982),预测效能优于各单变量(P<0.05)。5折交叉验证AUC为0.941,与列线图基本符合,具有临床获益。结论:超声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ccRCC WHO/ISUP分级,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能将预测结果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炎症指标 列线图 肾透明细胞癌 病理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98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WHO/ISUP分级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吴雪松 邓玉 +2 位作者 翁梦涵 刘晓艳 滕晓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59-1163,共5页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WHO/ISUP分级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798例行肾全切术且病理诊断为CC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WHO/ISUP分级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798例行肾全切术且病理诊断为CC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信息。结果798例CCRCC中,男女比为1.9∶1,平均年龄57.4岁,肿瘤平均最大径5.1 cm。出现脉管内癌栓者42例(5.3%),紧贴/累犯肾被膜303例(38.0%),肿瘤发生坏死89例(11.2%),WHO/ISUP 1~4级分别为120例(15.0%)、495例(62.0%)、158例(19.8%)、25例(3.2%);病理分期:Ⅰ+Ⅱ期749例(93.9%),Ⅲ+Ⅳ期49例(6.1%)。544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67例死于肾细胞癌,术后5年总生存率为93.4%,10年总生存率86.7%。WHO/ISUP分级越高的患者年龄越大、肿瘤最大径更长、更易出现脉管癌栓并紧贴/累犯肾被膜、肿瘤更易发生坏死且病理分期更高(P均<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手术时患者年龄>60岁、肿瘤最大径>7.0 cm、有脉管癌栓、紧贴/累犯肾被膜、发生肿瘤坏死、WHO/ISUP分级高、病理分期高的患者预后不良(P均<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及WHO/ISUP分级为CCR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结论WHO/ISUP分级高的CCRCC患者预后差;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及WHO/ISUP分级为CCR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who/isup分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WHO/ISUP分级 被引量:5
3
作者 柏永华 刘衡 +3 位作者 张体江 田冲 王荣品 李武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5-590,共6页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ISUP分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30例经病理证实的cc RCC的影像及临床病理资料。根据WHO/ISUP分级将纳入患者分为低级别组(Ⅰ+Ⅱ)及高级别组(Ⅲ+Ⅳ);并按2∶1随机分为训练集...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ISUP分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30例经病理证实的cc RCC的影像及临床病理资料。根据WHO/ISUP分级将纳入患者分为低级别组(Ⅰ+Ⅱ)及高级别组(Ⅲ+Ⅳ);并按2∶1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基于训练集年龄、性别及传统影像特征构建传统影像模型,提取CT髓质期的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筛选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融合传统影像特征及影像组学标签构建融合模型,并在验证集中验证和评价模型。结果最终提取与ccRCC WHO/ISUP分级相关的2项传统影像特征及27项影像组学特征,分别构建传统影像模型及影像组学标签。ROC曲线下面积显示验证集中影像组学标签优于传统影像模型及融合模型(P<0.05)。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3组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度(P均>0.05)。决策曲线显示,在验证集中影像组学标签可获得最高的净收益。结论CT影像组学可为ccRCC肿瘤侵袭性的术前评估提供无创、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病理学 外科 who/isup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her判别模型在肾透明细胞癌多层螺旋CT征像及病理学WHO/ISUP分级中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天昱 樊树峰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753-756,77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多层螺旋CT(MSCT)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学会(WHO/ISUP)分级资料建立肾透明细胞癌(CCRCC)术前病理分级Fisher判别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多层螺旋CT(MSCT)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学会(WHO/ISUP)分级资料建立肾透明细胞癌(CCRCC)术前病理分级Fisher判别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53例CCRCC患者术前MSCT影像,包括肿瘤位置、是否浸润性生长、肿瘤最长径、边缘是否规则、是否发生液化、坏死及钙化等。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CT征像建立术前Fisher判别模型,将术前判别结果与术后WHO/ISUP分级结果进行对比,并检验Fisher判别模型的效能。结果53例CCRCC患者中术后病理低级别组(Ⅰ、Ⅱ)28例,高级别组(Ⅲ、Ⅳ)25例。高级别和低级别组肿瘤在肿瘤最长径、边缘是否规则、是否发生液化、坏死及浸润性生长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边缘规则或有假包膜、肿瘤长径小的CCRCC倾向于低级别组(WHO/ISUPⅠ~Ⅱ级)。长径越大、浸润性生长、发生液化或者坏死的CCRCC倾向于高级别组(WHO/ISUPⅢ~Ⅳ级)。选定具有统计学意义的4项CT征象:肿瘤长径(X1,临界值为5 cm),浸润性生长(X2),发生液化或坏死(X3),肿瘤边缘规则或有假包膜(X4),判别函数为:Z=0.485X1+0.348X2+0.741X3+0.414X4,Zc=1.24;将判别指标代入判别模型,得出低级别组为31例,高级别组为22例,判别模型将病理结果中5例高级别组判为低级别组,2例低级别组判为高级别组,误判率为13.21%,正确率为86.79%,灵敏度为89.66%,特异度为71.43%。结论Fisher判别方法联合MSCT建立的判别模型对CCRCC术前预测分级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多层螺旋CT FISHER判别 who/isup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征象构建肾透明细胞癌WHO/ISUP分级积分评价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才勇 陈超 +3 位作者 陈文 严志强 康书朝 崔凤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22期2383-238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征象构建的积分评价系统对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分级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9月杭州市中医院(87例)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53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ccRCC患者共... 目的探讨基于CT征象构建的积分评价系统对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分级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9月杭州市中医院(87例)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53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ccRCC患者共140例,依据WHO/ISUP分级标准分为低级别组(98例,Ⅰ级13例、Ⅱ级85例)和高级别组(42例,Ⅲ级34例、Ⅳ级8例),并以分层抽样法按照8∶2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112例)与验证集(28例)。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T征象筛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并进行加权赋分得到积分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效能;最后将积分模型分为3个积分区间。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形状与边界、坏死及皮髓质期强化程度为预测ccRCC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模型的AUC为0.851(95%CI:0.762~0.941),灵敏度为0.794,特异度为0.846。积分模型包括形状与边界(分叶型2分或浸润型3分)、大量坏死(3分)及皮髓质期轻中度强化(2分)。积分模型的AUC为0.850(95%CI:0.760~0.940),应用Youden指数确定最佳阈值(3.5),灵敏度为0.765,特异度为0.859。将积分模型分为3个积分区间:0~3分、4~6分、7~8分。随着积分增加,训练集、验证集各积分区间高级别ccRCC的发生率逐渐增高。结论基于CT征象构建的积分评价系统对术前预测ccRCC WHO/ISUP分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病理分级 计算机断层扫描 积分评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平扫影像组学模型在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WHO/ISUP分级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增建 杨帆 +4 位作者 张滨 徐井旭 黄陈翠 李万兰 唐美荣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第7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学会(WHO/ISUP)分级中低级别(Ⅰ~Ⅱ级)与高级别(Ⅲ~Ⅳ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1例ccRCC患... 目的探讨术前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学会(WHO/ISUP)分级中低级别(Ⅰ~Ⅱ级)与高级别(Ⅲ~Ⅳ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1例ccRCC患者共203枚病灶的CT平扫数据(低级别组147枚,高级别组56枚),用图像分割软件获取3D肿瘤感兴趣区(3D-ROI),从3D-ROI中提取5种特征。基于上述特征建立逻辑回归(LR)模型。结果LR模型训练集预测高级别ccRCC的准确度为82.35%、精确度为63.51%,最佳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93%和81.76%,AUC为0.893(95%CI:0.8479~0.9381);对应的测试集准确度为79.90%、精确度为60.27%,最佳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57%和80.41%,AUC为0.864(95%CI:0.8106~0.9174)。结论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模型可以对ccRCC WHO/ISUP分级进行术前预测,可为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分级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WHO/ISUP分级验证 被引量:2
7
作者 Dagher J 方三高(译) 姚小红(校)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9期631-631,共1页
肿瘤组织学分级是肾细胞癌(RCC)公认的预后指标。2012年,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引入了一种新型的分级系统,按核仁突出的程度,将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肿瘤组织学分级是肾细胞癌(RCC)公认的预后指标。2012年,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引入了一种新型的分级系统,按核仁突出的程度,将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和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分级标准分为1~3个核级,其中若存在极端多形性和/或肿瘤巨细胞、和/或肉瘤样、和/或横纹肌样分化,则作为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肾细胞癌 透明细胞 CARCINOMA cell 横纹肌样分化 组织学分级 预后指标 分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WHO/ISUP分级 被引量:6
8
作者 韩冬 于楠 +5 位作者 张喜荣 吴宏培 任革 吕蕊花 李晨 贺太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2-586,共5页
目的比较增强CT模型与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ISUP分级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经病理确诊ccRCC患者,按照3∶2比例分层抽样分为训练集(n=78)和验证集(n=53)。根据2016版肾癌WHO/ISUP病理分级标准,以Ⅰ~Ⅱ级为低级... 目的比较增强CT模型与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ISUP分级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经病理确诊ccRCC患者,按照3∶2比例分层抽样分为训练集(n=78)和验证集(n=53)。根据2016版肾癌WHO/ISUP病理分级标准,以Ⅰ~Ⅱ级为低级别、Ⅲ~Ⅳ级为高级别ccRCC。训练集55例低级别、23例高级别ccRCC;验证集37例低级别、16例高级别ccRCC。以训练集构建增强CT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预测ccRCC级别,于验证集加以验证,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增强CT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预测高、低级别ccRC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及0.76,敏感度分别0.83及0.56,特异度分别为0.84及0.87;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分别为0.98及0.85,敏感度分别0.96及0.91,特异度分别为0.75及0.84。训练集中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大于增强CT模型(Z=2.05,P<0.05),验证集中二者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5,P=0.34)。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概率阈值为0.08~1.00时,影像组学模型净获益高于增强CT模型。结论影像组学模型预测ccRCC WHO/ISUP分级的效能优于增强CT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肿瘤分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增强定量参数预测肾透明细胞癌WHO/ISUP分级
9
作者 张晓金 翟建 +3 位作者 张虎 谢闵 吴树剑 过永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6期746-752,共7页
目的:探讨CT增强定量参数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学会(WHO/ISUP)分级的价值。方法:连续搜集行手术治疗的98例ccRCC患者临床和CT增强资料,根据WHO/ISUP分级分为低级别组(76例)和高级别组(22例)。比较CT增... 目的:探讨CT增强定量参数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学会(WHO/ISUP)分级的价值。方法:连续搜集行手术治疗的98例ccRCC患者临床和CT增强资料,根据WHO/ISUP分级分为低级别组(76例)和高级别组(22例)。比较CT增强定量参数两组间差异及各参数预测ccRCC WHO/ISUP分级的诊断效能,并进行外部验证,找寻泛化能力最佳的CT增强定量参数。结果:两组间皮质期CT值、皮质期净增值、皮质期强化率、实质期CT值、实质期净增值、实质期强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UC值分别依次为0.834、0.871、0.900、0.707、0.678和0.762;截断值分别依次为123.5 HU、71HU、0.73、87.5HU、54HU、0.67;皮质期强化率诊断效能最高,AUC=0.900,敏感度为0.842,特异度为0.864;外部验证结果显示皮质期强化率诊断效能(AUC=0.867)优于皮质期CT值(AUC=0.735)、皮质期净增值(AUC=0.709),Z值分别为2.134和2.417。结论:CT增强定量参数可用于预测ccRCC WHO/ISUP分级,皮质期强化率是诊断效能最高、泛化能力最佳的CT增强定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透明细胞肾癌 病理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增强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诺模图术前诊断肾透明细胞癌WHO/ISUP分级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厚军 黄国权 +3 位作者 张虎 徐家军 谢闵 刘欢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4期256-261,共6页
目的探讨CT增强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术前诊断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学会(WHO/ISUP)分级的价值。方法搜集144例手术病理证实的CCRCC患者资料,WHO/ISUP高级别组38例、低级别组106例,术前均行CT增强和外周血常规检... 目的探讨CT增强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术前诊断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学会(WHO/ISUP)分级的价值。方法搜集144例手术病理证实的CCRCC患者资料,WHO/ISUP高级别组38例、低级别组106例,术前均行CT增强和外周血常规检查。单因素分析肿瘤CT征象、CT定量参数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组间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前诊断CCRCC WHO/ISUP分级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联合诊断模型,以诺模图展示,评估诺模图校准度、稳定性和临床净获益。结果肿瘤大小(OR=1.681,P=0.006)、边缘模糊(OR=5.549,P=0.003)、皮质期强化率(OR=2.577,P<0.001)、SII(OR=1.189,P=0.002)是诊断CCRCC WHO/ISUP分级的独立预测因子;诺模图曲线下面积(AUC)为0.910(0.862~0.958,P<0.001),诊断效能优于各单变量(均P<0.05)。校准曲线显示出高校准度;5折交叉验证AUC为0.896,与诺模图一致;决策-曲线分析显示临床有获益。结论CT增强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可用于诊断CCRCC WHO/ISUP分级,诺模图可将结果可视化,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炎症指标 诺模图 肾透明细胞癌 病理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WHO/ISUP分级的研究
11
作者 黎良山 洪敏萍 +1 位作者 吕海娟 周冰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6期803-806,共4页
肾细胞癌是肾脏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肾透明细胞癌(ccRCC)是其最常见的亚型,约占90%,且预后相对较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学会(WHO/ISUP)病理分级被认为是ccRCC生存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近年来已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因... 肾细胞癌是肾脏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肾透明细胞癌(ccRCC)是其最常见的亚型,约占90%,且预后相对较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学会(WHO/ISUP)病理分级被认为是ccRCC生存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近年来已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因此,术前精准预测高/低级别的ccRCC有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案及有效的评估预后。MRI检查是术前无创评估ccRCC的重要工具,以往研究认为,肿瘤的大小、出血、坏死及强化程度等MRI征象有助于其术前分级,然而ccRCC低级别和高级别之间存在影像学征象的重叠以及医师之间的经验差异,可能影响这些指标的可靠性。影像组学可以提取医学图像中高通量的能够反映肿瘤异质性的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或许能够与病理分级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MRI 影像组学 病理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的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WHO/ISUP分级
12
作者 李聚贤 赵凯 +2 位作者 乔雪 孙中琪 姜慧杰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7-512,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瘤内和瘤周CT图像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ISUP分级的价值,并通过Shapley(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算法对模型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18例经病理证实的WHO/ISUP分级ccRCC患者,分为... 目的观察基于瘤内和瘤周CT图像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ISUP分级的价值,并通过Shapley(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算法对模型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18例经病理证实的WHO/ISUP分级ccRCC患者,分为低等级组(n=155)和高等级组(n=63)。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增强CT扫描,按7∶3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n=152)与测试集(n=66),采用3D Slicer软件手动勾画肿瘤感兴趣区(ROI-intra),并环形扩张2 mm、5 mm,获得瘤周感兴趣区(Peri-2 mm、Peri-5 mm),手动调整瘤周勾画区域并整合为瘤内和瘤周的感兴趣体积,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后,分别建立瘤内、瘤周及瘤内+瘤周的随机森林模型。评估各个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以挑选出测试集效能最佳的模型,并观察最佳模型的校准度和净收益,最后,采用Shapley算法对特征进行重要性排序和可视化。结果相比于瘤内单一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AUC=0.821;测试集AUC=0.794),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均展现出更高的预测性能,其中瘤内及瘤周2 mm的联合模型预测效能最佳,训练集和测试集中AUC分别为0.906和0.868,决策曲线显示联合模型获得较高的临床净获益。在模型的可解释性分析上,灰度共生矩阵和一阶统计量是WHO/ISUP分级预测模型中贡献度最高的两个特征。结论基于瘤内和瘤周的CT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在术前可无创预测ccRCC的WHO/ISUP分级。Shapley算法可以为模型提供可解释性,保障了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计算机断层摄影 影像组学 Shapley算法 who/isup分级
原文传递
基于多尺度3D-CT特征预测肾细胞癌组织亚型和WHO/ISUP分级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翔 杨焕程 +8 位作者 管亿欣 游伟樊 彭卓毅 钟雪儿 袁阳光 张锟 冯晓荣 蒲学佳 刘翰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976,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多尺度3D-CT特征构建的模型能否为肾细胞癌(RCC)组织亚型和WHO/ISUP分级提供稳健的预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自4个医疗中心的50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RCC的患者,将其分为训练集(中心1~3,346例)、内部验证集(中心1~3,87例)和... 目的 探讨基于多尺度3D-CT特征构建的模型能否为肾细胞癌(RCC)组织亚型和WHO/ISUP分级提供稳健的预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自4个医疗中心的50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RCC的患者,将其分为训练集(中心1~3,346例)、内部验证集(中心1~3,87例)和外部测试集(中心4,74例)。构建的预测模型包含以下模块:由3D-UNet构建的肾脏-肿瘤语义分割模型、基于感兴趣区域的多尺度特征提取器以及由XGBoost算法构建的2个分类器。另外,采用五折交叉验证和多中心外部测试的策略验证和测试模型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最后,通过计算单一特征的SHAP量探索每个特征对模型决策的贡献。结果 无论RCC组织亚型还是WHO/ISUP分级预测,相比单期相CT模型,多期相CT模型的准确率和效能都更加优秀。在预测RCC组织亚型模型中,五折交叉验证的AUROC分别为0.86、0.85、0.88、0.88和0.89,最优模型的内部验证集和外部测试集AUROC分别为0.89和0.75。而对于WHO/ISUP分级的预测模型,五折交叉验证的AUROC分别为0.81、0.82、0.79、0.73和0.81,最优模型的内部验证集和外部测试集AUROC分别为0.82和0.73。在模型的可解释性分析上,一阶统计量和灰度矩阵特征分别为RCC组织亚型预测模型贡献量排名第一、二的特征;而在WHO/ISUP分级预测模型中一阶统计量则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结论 基于多尺度3D-CT特征构建的模型可为术前评估RCC组织亚型和WHO/ISUP分级提供一个强有力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多尺度3D-CT特征 机器学习 组织亚型 who/isup分级
原文传递
先天口面裂的分级分类诊疗专家共识
14
作者 李承浩 安阳 +11 位作者 段小红 郭应坤 刘珊玲 罗红 马端 任芸芸 王旭东 吴晓珊 谢红宁 朱洪平 朱军 石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先天口面裂是颌面部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预后根据畸形的病因和严重程度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非综合征型先天口面裂的畸形程度较轻且治愈效果好,综合征型先天口面裂常因伴有身体其他器官的异常而致使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本共... 先天口面裂是颌面部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预后根据畸形的病因和严重程度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非综合征型先天口面裂的畸形程度较轻且治愈效果好,综合征型先天口面裂常因伴有身体其他器官的异常而致使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本共识对不同严重程度的先天口面裂进行详细的分级分类,并提出相应的诊疗指南,为患者家庭应对产前筛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对我国预防和控制严重出生缺陷发生、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口面裂 分级分类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残差网络的肾细胞癌ISUP分级研究
15
作者 孙振铎 张明洋 +5 位作者 王向辉 赵磊 刘爽 崔振宇 杨昆 刘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30,共10页
术前预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的分级可有效评估患者的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但实现精准预测是目前本领域内的一项重要问题。该研究首先确定最优建模的CT类型与网络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残差网络的... 术前预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的分级可有效评估患者的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但实现精准预测是目前本领域内的一项重要问题。该研究首先确定最优建模的CT类型与网络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残差网络的ccRCC的CT影像分级模型,具体包括:利用大卷积操作对图像进行原始特征提取,利用混合注意力模块通过计算特征图中当前空间和临近空间以及当前空间和远距离空间之间的信息交互获取更多有用的特征,使得原始图像特征图在通道维度与空间维度上进行自适应特征细化,利用四个深度卷积网络层提取图像深度特征,并利用改进通道注意力模块产生通道注意力特征图信息,提取更多通道上的交互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增强CT实质期图像和34层残差网络最有利于分级预测模型的开发,所提出的模型的总体加权准确率、AUC、精度、召回率和F1分数分别为90.8%、0.897、90.5%、90.8%、90.9%,各项指标优于其他常见网络结构,因此,该模型在预测ccRCC的国际泌尿病理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分级方面有良好的效能,对患者的临床辅助诊断和预后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 isup分级 CT 增强CT实质期 通道注意力 空间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沉降形成粮堆时的分级试验研究
16
作者 吴建章 代峥峥 +3 位作者 刘昆仑 朱文学 陈鹏枭 蒋萌蒙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7,44,共7页
为减缓粮食入仓时的分级现象,以玉米为对象,研究粮堆分级特性。以粮堆分级指数M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玉米沉降运动形成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粮堆分级指数M随着沉降高度、粮堆直径、质量流量的增加... 为减缓粮食入仓时的分级现象,以玉米为对象,研究粮堆分级特性。以粮堆分级指数M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玉米沉降运动形成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粮堆分级指数M随着沉降高度、粮堆直径、质量流量的增加,均有上升的趋势;粮堆分级指数M随着排料口直径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沉降高度、粮堆直径,质量流量3个因素对粮堆分级指数M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沉降高度>粮堆直径>质量流量。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粮堆 分级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铁路不良地质分区分级选线方法研究
17
作者 陈明浩 赵晓彦 +2 位作者 张广泽 李东 周航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4,共8页
我国西南及邻近的复杂艰险山区地质灾害极为发育且分布广泛,不良地质问题十分突出,给铁路的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带来了极大挑战。山区不良地质对铁路工程的危害形式和危害程度受其致灾机理控制,致灾范围分区分级特征明显,选线可以从源头... 我国西南及邻近的复杂艰险山区地质灾害极为发育且分布广泛,不良地质问题十分突出,给铁路的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带来了极大挑战。山区不良地质对铁路工程的危害形式和危害程度受其致灾机理控制,致灾范围分区分级特征明显,选线可以从源头规避各类不良地质风险。通过研究分析复杂山区铁路外生不良地质和内生不良地质的典型特征,提出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等外生不良地质影响分区的表达方法及选线策略,其危害范围主要局限在一定的影响区域内,总结了滑坡“先绕避,前填后挖,忌桥隧”,崩塌“避发育、骑山脊、降高差”,泥石流“避重就轻、宁窄勿宽、留足净空”,采空区“宜远离、降高程”的选线方法;提出岩溶及岩溶水、活动断裂及地震、高地温(水)、岩爆与大变形、有害气体等内生不良地质影响分级的表达方法及选线策略,其危害程度主要受深部地质构造控制,总结了“短通过、抬高程、靠河边、避交汇”的选线方法。研究成果适用于山区铁路不良地质定量选线评价技术方法,可为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内生和外生不良地质分区分级选线评价及规避灾害风险提供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铁路 地质构造 不良地质 分区分级选线 规避灾害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分级诊疗政策文本量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政策扩散和政策目标的三维框架
18
作者 邓剑伟 隋成城 +2 位作者 武渲杰 邵雨菲 张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74,共13页
通过互联网检索北京市政府及各区级政府发布的分级诊疗政策文本,建立政策工具、政策扩散、政策目标的三维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开展研究。共纳入100份政策文本,三类七种政策工具呈现:环境型工具(42.28%)与供给型工具(39.71%)共同引导,需... 通过互联网检索北京市政府及各区级政府发布的分级诊疗政策文本,建立政策工具、政策扩散、政策目标的三维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开展研究。共纳入100份政策文本,三类七种政策工具呈现:环境型工具(42.28%)与供给型工具(39.71%)共同引导,需求型工具相对欠缺(18.01%)的差异化使用格局;政策扩散层面:市级由上至下全面推广(92.27%)主导作用明显,市级对区级授权试验(2.76%)和区级先行探索自下而上(4.42%)绝对欠缺。政策目标相对多元化,集中于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53.14%),优化医疗资源均衡分布(21.70%)。建议加强需求型工具的运用,同时提升环境型政策工具内部的均衡情况,深化区级政府的参与程度,重点提升其创新能动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政策目标的多元化,促进政策工具、政策扩散、政策目标的多维耦合,进一步建设惠民、利民的分级诊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 文本分析 政策工具 政策目标 政策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木质素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效果研究
19
作者 李栋 许诚 +4 位作者 陈前进 凃研 刘建华 杨意琳 王磊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本研究采用4种有机溶剂对碱木质素进行分级,得到4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木质素级分;以磷酸为活化剂,在高温条件下制备木质素基活性炭(LAC),探讨不同制备条件及外部环境因素对LAC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越高的磷酸含量和活化温度下,... 本研究采用4种有机溶剂对碱木质素进行分级,得到4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木质素级分;以磷酸为活化剂,在高温条件下制备木质素基活性炭(LAC),探讨不同制备条件及外部环境因素对LAC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越高的磷酸含量和活化温度下,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木质素级分制备的LAC对Cu^(2+)的吸附效果越好。采用1,4-二氧六环分级的木质素级分在浸渍质量比2.5∶1、活化温度800℃下制备的LAC比表面积最大(806.74 m^(2)/g),吸附效果最好,Cu^(2+)去除率达98.3%。同时,LAC在不同环境温度和pH值下,对Cu^(2+)去除率均保持较高水平;经过4次吸附-解吸循环后,吸附效率达81%以上,解吸效率在73%以上,表明分级木质素制备的LAC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可循环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有机溶剂分级 活性炭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侵彻弹安全性量化分级方法初探
20
作者 王锋 汪衡 +3 位作者 刘宗伟 王昭明 谭力犁 陆晓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6,共10页
针对侵彻弹在子弹撞击、破片撞击及殉爆等机械冲击刺激条件下的安全性响应分析方法不健全、量化分级标准缺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侵彻弹冲击安全性响应量化分级方法,基于Lee-Tarver装药反应度仿真数据和试验数据集,获得了... 针对侵彻弹在子弹撞击、破片撞击及殉爆等机械冲击刺激条件下的安全性响应分析方法不健全、量化分级标准缺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侵彻弹冲击安全性响应量化分级方法,基于Lee-Tarver装药反应度仿真数据和试验数据集,获得了装药反应度与冲击安全性响应等级的映射关系,实现了冲击安全性响应等级的定量预测,并开展了典型侵彻弹的子弹撞击、破片撞击及殉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仿真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侵彻弹冲击安全性响应量化分级方法的有效性,可为侵彻弹的冲击安全性工程设计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弹 冲击安全性 量化分级 数值模拟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