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损伤中枢性疼痛大鼠损伤节段上WDR神经元的电生理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晓东 郑泓溶 +1 位作者 赵峰 熊开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为研究脊髓损伤后慢性中枢性疼痛 (CCP)的发生机制 ,将大鼠以重物坠落法造成脊髓损伤CCP模型 ,记录损伤平面上广动力范围 (WDR)神经元诱发放电的变化 ,并以正常大鼠为对照进行比较。发现 :具有CCP大鼠的WDR神经元的诱发电位晚成分的放... 为研究脊髓损伤后慢性中枢性疼痛 (CCP)的发生机制 ,将大鼠以重物坠落法造成脊髓损伤CCP模型 ,记录损伤平面上广动力范围 (WDR)神经元诱发放电的变化 ,并以正常大鼠为对照进行比较。发现 :具有CCP大鼠的WDR神经元的诱发电位晚成分的放电阈值、潜伏期、放电频率、放电数与对照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早成分除放电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外 ,其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中枢性疼痛 大鼠 损伤 wdr神经元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对大鼠背角WDR神经元的抑制不被酚妥拉明和纳洛酮所拮抗 被引量:3
2
作者 吕韶岗 梅俊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62-369,共8页
本实验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研究了脊髓局部应用多巴胺对大鼠背角WDR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实验在43只SD大鼠上共记录到54个WDR神经元。多巴胺的剂量从0.26×10^(-6)mol/kg-1.58×10^(-6)mol/kg逐步增加,其对伤害性经皮电刺激诱... 本实验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研究了脊髓局部应用多巴胺对大鼠背角WDR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实验在43只SD大鼠上共记录到54个WDR神经元。多巴胺的剂量从0.26×10^(-6)mol/kg-1.58×10^(-6)mol/kg逐步增加,其对伤害性经皮电刺激诱发的背角神经元后串放电的抑制作用也随之加强;0.52×10^(-6)mol/kg多巴胺的作用在给药后5min即出现,15min达高峰并在此后的25min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这个作用可被静注多巴胺能受体拮抗剂氟哌啶(0.66×10^(-6)mol/kg)完全翻转,而不受静注酚妥拉明(2.65×10^(-6)mol/kg)和纳洛酮(1.37×10^(-6)mol/kg)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多巴胺可能是参与脊髓水平伤害性信息传递调控的另一单胺类神经递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角 wdr神经元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阿片类中药强镇痛剂对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冰梅 许新 +1 位作者 唐燕 谢益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37-1637,共1页
目的:探讨中药痛必定注射液对正常大鼠及慢性痛模型(CCI)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WDR)神经元晚成分放电的影响,旨在研究中药痛必定注射液的镇痛作用机理. 方法:成年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1)假手术组:大鼠仅暴露坐骨神经未结扎;(2)CCI模型... 目的:探讨中药痛必定注射液对正常大鼠及慢性痛模型(CCI)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WDR)神经元晚成分放电的影响,旨在研究中药痛必定注射液的镇痛作用机理. 方法:成年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1)假手术组:大鼠仅暴露坐骨神经未结扎;(2)CCI模型组:实行坐骨神经结扎,制成CCI模型.于术后7-10天,用光热测痛仪测试模型组动物的痛阈,痛阈降低者为模型成功.采用单管玻璃微电极细胞外方法记录正常大鼠及CCI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诱发放电,根据诱发的背角神经元的反应形式,既有A反应又大鼠有B反应的为WDR神经元,观察并记录给予中药痛必定后2 min、4 min、8 min、15 min、30 min、60min、120 min、180 min、240 min对正常大鼠及CCI慢性痛大鼠的WDR晚成分放电数、潜伏期及自发放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角神经元 wdr神经元 神经元电活动 正常大鼠 类中药 镇痛剂 CCI模型 痛必定注射液 晚成分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红核对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唐斌 樊小力 吴苏娣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3-393,400,共2页
关键词 电刺激红核 大鼠 脊髓背角 wdr神经元 伤害性反应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对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伤害性电刺激诱发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挺杰 郭政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观察 5 羟色胺 (5 HT)对大鼠脊髓背角广域 (WDR)神经元伤害性电刺激诱发放电的影响。方法 对完整SD雄性大鼠模型 ,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 ,观察脊髓表面使用 5 HT前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对伤害性电刺激诱发放电频率变化 ,... 目的 观察 5 羟色胺 (5 HT)对大鼠脊髓背角广域 (WDR)神经元伤害性电刺激诱发放电的影响。方法 对完整SD雄性大鼠模型 ,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 ,观察脊髓表面使用 5 HT前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对伤害性电刺激诱发放电频率变化 ,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 不同剂量 5 HT(12 .5 μg/ 4 μl,2 5 μg/ 4 μl,5 0 μg/ 4 μl)应用后 ,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伤害性放电频率显著降低 ,且降低幅度随 5 HT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5 HT拮抗剂美西麦角 (methysergide)对 5 HT具有拮抗效应。结论  5 HT对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伤害性电刺激诱发放电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此作用由脊髓内 5 HT受体介导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 脊髓背角 wdr神经元 伤害性电刺激 诱发 放电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度通气对在体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兴奋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卢悦淳 刘庆兰 +2 位作者 高春霖 吕国义 郑宝森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考察过度通气对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Wide dynamic range,WDR)神经元自发和疼痛诱发放电频率的影响。方法: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N(正常通气)和H(过度通气)两组。两组均在吸入麻醉下行椎板切除,记录与大鼠后足掌部皮肤感觉对应... 目的:考察过度通气对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Wide dynamic range,WDR)神经元自发和疼痛诱发放电频率的影响。方法: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N(正常通气)和H(过度通气)两组。两组均在吸入麻醉下行椎板切除,记录与大鼠后足掌部皮肤感觉对应的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放电频率百分比。N组正常通气120分钟,旨在排除手术创伤对WDR神经元的影响;H组实施过度通气60分钟后,恢复正常通气继续观察60分钟,目的为考察过度通气对该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1)N组各采样点间WDR神经元自发和诱发放电频率百分比均无显著性差异。(2)H组过度通气后WDR神经元自发和疼痛诱发放电频率百分比较对照值显著降低,并随正常通气的恢复而恢复。(3)H组过度通气期间WDR神经元自发及诱发放电频率百分比均较N组相应时间点显著降低。结论:过度通气可使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兴奋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脊髓背角 过度通气 wdr神经元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毁延髓外侧网状核前后高频高强度电针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作用
7
作者 伍国锋 陈婉梅 阎剑群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S1期162-162,共1页
损毁延髓外侧网状核前后高频高强度电针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作用伍国锋,陈婉梅,阎剑群(贵阳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西安医科大学神经研究室)脊髓背角中的WDR神经元(即广动力范围神经元)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进程中起重要作... 损毁延髓外侧网状核前后高频高强度电针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作用伍国锋,陈婉梅,阎剑群(贵阳医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西安医科大学神经研究室)脊髓背角中的WDR神经元(即广动力范围神经元)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进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受到脊髓上结构的下行性调控。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r神经元 外侧网状核 高强度电针 脊髓背角 伤害性信息 贵阳医学院 神经病学 西安医科大学 下行抑制 针刺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猫脊髓背角WDR神经元C反应的效应
8
作者 许存和 朱衡 张健身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153-157,共5页
实验以猫腰髓背角深层WDR神经元C反应为指标,观察电针效应。结果高强度电针拟承山穴使C反应抑制,5-10分钟恢复,同侧抑制效应比对侧强。用不同频率条件刺激穴位区皮神经,C反应抑制持续5-10分钟,其中20HZ参数作用较强。而刺激穴位区肌神... 实验以猫腰髓背角深层WDR神经元C反应为指标,观察电针效应。结果高强度电针拟承山穴使C反应抑制,5-10分钟恢复,同侧抑制效应比对侧强。用不同频率条件刺激穴位区皮神经,C反应抑制持续5-10分钟,其中20HZ参数作用较强。而刺激穴位区肌神经,C反应抑制时间可持续15-20分钟,其中20HZ参数作用强,恢复慢。比较电针穴位、皮神经、肌神经的效应,其抑制作用依次加强。本结果提示电针致WDR神经元C反应呈抑制效应可能是电针镇痛的作用之一;同侧近节段取穴镇痛效果好;针刺以兴奋深部感受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疗法 脊髓背角 wdr神经元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损伤诱发脊髓WDR神经元功能活动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关云 樊继云 谢益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11-214,共4页
在坐骨神经损伤的大鼠病理模型上,研究神经损伤诱发脊髓背角与痛觉传递相关的广动力学性(Wide-dynamic-range,WDR)神经元电活动的改变。实验结果显示,神经损伤后,损伤区远心端的电刺激诱发WDR神经元的早成分电活动的放电数目显... 在坐骨神经损伤的大鼠病理模型上,研究神经损伤诱发脊髓背角与痛觉传递相关的广动力学性(Wide-dynamic-range,WDR)神经元电活动的改变。实验结果显示,神经损伤后,损伤区远心端的电刺激诱发WDR神经元的早成分电活动的放电数目显著低于近心端和动物健侧(P<0.01),而晚成分放电反应无减弱。提示WDR神经元通过它对外周神经元传入反应的编码特性而参与对伤害性刺激的定位和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伤 脊髓背角 wdr神经元 痛觉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必定粉针对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WDR)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中男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 :在正常大鼠和大鼠的慢性结扎损伤模型 (CCI模型 )上 ,研究痛必定粉针对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 (WDR)神经元细胞电活动的影响 ,进而揭示痛必定粉针的脊中枢镇痛机理。方法 :采用电生理实验技术中的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 ,以注射痛必... 目的 :在正常大鼠和大鼠的慢性结扎损伤模型 (CCI模型 )上 ,研究痛必定粉针对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 (WDR)神经元细胞电活动的影响 ,进而揭示痛必定粉针的脊中枢镇痛机理。方法 :采用电生理实验技术中的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 ,以注射痛必定前后的正常大鼠和CCI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C 反应放电数及C 反应放电出现的潜伏期及C 反应产生的WIND UP现象和CCI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数为观察指标。结果 :痛必定粉针可显著抑制正常大鼠和CCI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C 反应放电数 ,可以延长C 反应放电出现的潜伏期 ,并且对C 反应产生的WIND UP现象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而且可以显著抑制CCI大鼠WDR神经元的自发放电。结论 :痛必定粉针的脊中枢镇痛作用是通过影响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细胞的电活动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针 脊髓背角 wdr神经元 正常大鼠 中枢 CCI 神经元电活动 自发放电 细胞外记录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引起的肌梭传入对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型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志新 宋新爱 +3 位作者 张红梅 李强 吴苏娣 樊小力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78-281,共4页
以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型(wide-dynamic-range,WDR)神经元伤害性诱发反应为痛指标,观察了电针“足三里”穴引起肌梭传入对其的影响。结果如下:在22只大鼠上记录到62例WDR神经元,“足三里”穴电针刺激... 以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型(wide-dynamic-range,WDR)神经元伤害性诱发反应为痛指标,观察了电针“足三里”穴引起肌梭传入对其的影响。结果如下:在22只大鼠上记录到62例WDR神经元,“足三里”穴电针刺激组 21例,其中有明显抑制作用的 15例,占 71. 43%;同样实验条件下,穴区分开 0.5cm处给电针刺激组 14例,结果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仅为 5例,占 35.71%;穴区注射布比卡因破坏肌梭[8]后,施以同样参数的电针刺激组16例,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也仅为5例,占31.25%。结果表明,电针“足三里”穴区引起的抑制效应是由于电针刺激引起穴位处的肌梭兴奋,后者的传入信息引起了 WDR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抑制效应,从而进一步证实了肌梭的传入具有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r神经元 肌梭 足三里 镇痛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应用普瑞巴林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电生理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蔡捷 丁蕾 +2 位作者 邢国刚 郭向阳 孟秀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59-663,共5页
目的:研究鞘内应用普瑞巴林(pregabalin,PGB),一种新型抗癫痫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雄性SD大鼠鞘内置管,手术成功后进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手术。术后10 d用von Fre... 目的:研究鞘内应用普瑞巴林(pregabalin,PGB),一种新型抗癫痫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雄性SD大鼠鞘内置管,手术成功后进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手术。术后10 d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机械痛敏,将筛选出造模成功的SNI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两组(n=10),通过鞘内插管分别鞘内给予(i.t.)普瑞巴林100μg/d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saline,NS)作阴性对照,连续3 d给药。在每次给药后24 h测定大鼠后爪的50%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及鞘内给药前后大鼠的运动功能。(2)通过在体细胞外记录的电生理学方法,观察脊髓背表面给予普瑞巴林100μg对SNI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wide dynamic range,WDR)神经元C纤维诱发放电的影响。结果:(1)与NS组相比,鞘内应用普瑞巴林100μg/d,连用3 d,能显著增加SNI大鼠术侧后爪的50%PWT,起到显著的镇痛作用(P<0.001,n=10),给药前后大鼠的运动功能没有明显改变(P>0.05,n=10)。(2)与NS组相比,脊髓背表面给予普瑞巴林100μg可以显著抑制SNI大鼠WDR神经元的C纤维诱发放电(P<0.001,n=9)。结论:鞘内应用普瑞巴林100μg/d可以对SNI大鼠产生显著的镇痛作用而不影响其运动功能,该机制可能与通过WDR神经元的C纤维诱发放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瑞巴林 脊髓背角 神经病理性疼痛 wdr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CNQ/M(Kv7)钾通道参与骨癌痛大鼠中枢敏化的电生理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捷 崔彦军 邢国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研究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wide dynamic range,WDR)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探讨KCNQ/M(Kv7)钾通道在骨癌痛中枢敏化中的作用。方法:在雌性SD大鼠,采用胫骨骨髓腔内注射MRMT-1乳腺癌细胞(4×104,4μl)的方法建立骨癌痛大... 目的:研究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wide dynamic range,WDR)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探讨KCNQ/M(Kv7)钾通道在骨癌痛中枢敏化中的作用。方法:在雌性SD大鼠,采用胫骨骨髓腔内注射MRMT-1乳腺癌细胞(4×104,4μl)的方法建立骨癌痛大鼠模型,术后14天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大鼠同侧后爪的50%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以检测造模是否成功。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造模后14天,通过在体细胞外记录的电生理学方法,观察造模前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放电变化以及脊髓背表面给予KCNQ钾通道的激动剂瑞替加滨(retigabine,RTG)5 mM对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C-纤维诱发放电的影响。结果:建立模型后14天,(1)与PBS组相比,模型组WDR神经元的C-纤维诱发放电明显增多(P<0.001,n=11);(2)与DMSO组相比,脊髓背表面给予瑞替加滨可以显著抑制骨癌痛大鼠WDR神经元的C-纤维诱发放电(P<0.001,n=14)。结论:骨癌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显著升高(即发生了中枢敏化);KCNQ/M(Kv7)钾通道的功能性下调可能与骨癌大鼠的中枢敏化和骨癌痛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脊髓背角 wdr神经元 KCNQ M(Kv7)钾通道 瑞替加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缰核下行抑制作用中的递质探讨
14
作者 谭小红 董献红 张一红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递质5-HT是否参与电刺激外侧缰核(LHb)对脊髓广动力范围神经元(WDR)的下行抑制,为研究缰核的镇痛机制提供实验室资料。方法采用电生理技术记录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放电,静脉推注5-HT受体阻断剂赛...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递质5-HT是否参与电刺激外侧缰核(LHb)对脊髓广动力范围神经元(WDR)的下行抑制,为研究缰核的镇痛机制提供实验室资料。方法采用电生理技术记录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放电,静脉推注5-HT受体阻断剂赛庚啶观察对电刺激外侧缰核的影响。结论赛庚啶可部分阻断电刺激外侧缰核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抑制作用。电刺激外侧缰核的镇痛途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缰核 wdr神经元 神经递质 5-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必定冻干粉针对脊髓中枢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15
作者 曹军 王中男 孙淑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研究痛必定冻干粉针对慢性结扎损伤(CCI)模型活体大鼠脊髓在体WDR神经元的作用,阐明痛必定的脊髓中枢镇痛机理,从细胞水平研究痛必定是否具有药物依赖性。方法:采用电生理细胞外记录技术,在CCI活体大鼠的脊髓腰膨大节段,寻找并记... 目的:研究痛必定冻干粉针对慢性结扎损伤(CCI)模型活体大鼠脊髓在体WDR神经元的作用,阐明痛必定的脊髓中枢镇痛机理,从细胞水平研究痛必定是否具有药物依赖性。方法:采用电生理细胞外记录技术,在CCI活体大鼠的脊髓腰膨大节段,寻找并记录给予痛必定20mg·kg-1前以及给药后不同时间段同一活体WDR神经元的电活动:观察给药前以及给药后2、4、8和10min同一活体WDR神经元的C反应放电数;观察给药前及给药后1、2、4和6min同一活体细胞的自发放电数;观察wind-up现象。结果:C反应放电数共记录到8个细胞,给药后2、4、8和10min与给药前平均C反应放电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观察细胞的自发放电数共记录到12个细胞,其中6个在给药后立即停止自发放电,6个在给药后6min以内放电停止,给药后2和4min与给药前平均自发放电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共观察到5次wind-up现象,给药后此现象均被抑制。结论:痛必定冻干粉针的脊髓中枢镇痛是通过对WDR神经元的作用来完成的,本研究从细胞水平证实痛必定无药物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必定冻干粉针 CCI模型大鼠 wdr神经元 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