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ng Zhen an Envoy Traditional Spanish Guitar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01年第6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wang zhen an Envoy Traditional Spanish Gui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真基于“消法”治疗肺结节药对举撷
2
作者 江蓉蓉 江赞亚 王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总结王真教授基于“消法”治疗肺结节的临床经验及常用药对。[方法]通过侍诊抄方,分析并归纳王真教授治疗肺结节的常用药对、配伍特点、用药特色及常用剂量,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王真教授认为,肺结节是气滞、痰湿、瘀血... [目的]总结王真教授基于“消法”治疗肺结节的临床经验及常用药对。[方法]通过侍诊抄方,分析并归纳王真教授治疗肺结节的常用药对、配伍特点、用药特色及常用剂量,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王真教授认为,肺结节是气滞、痰湿、瘀血、毒邪等病理产物蓄积而成的有形实邪,基于“消法”,具体采用破气行气、活血化瘀、祛痰除湿、软坚散结、解郁解毒之法,常用“三棱-莪术”“佛手-枳壳”“桃仁-红花”“当归-泽兰”“草果仁-苍术”“夏枯草-浙贝母”“海藻-昆布-青礞石”“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药对。所举验案中患者证属痰瘀阻络,治以活血化瘀、祛痰通络,基于“消法”施用上述药对,随症加减,疗效显著。[结论]王真教授运用“消法”治疗肺结节,选药深谋远虑,药对精简,疗效颇验,值得深入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法 肺结节 药对 有形实邪 中医 医案 王真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风清热化湿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3
3
作者 裘佳波 潘睿 王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总结王真教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以下简称新冠后咳嗽)的中医经验。[方法]通过记录并整理医案,参考国内外文献,从病因病机、处方经验、验案举隅三方面阐述王真教授的治疗经验。[结果]王真教授认为,新冠后咳嗽的病因是疠气... [目的]总结王真教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以下简称新冠后咳嗽)的中医经验。[方法]通过记录并整理医案,参考国内外文献,从病因病机、处方经验、验案举隅三方面阐述王真教授的治疗经验。[结果]王真教授认为,新冠后咳嗽的病因是疠气,病机是风邪留恋、湿热内蕴,处方经验为祛风解表、通窍利咽,三焦湿热、分消走泄,因人制宜、标本兼顾。所举两则医案中,患者以新冠感染后反复咳嗽为主诉,王真教授以祛风清热化湿为主,养阴生津、健脾、益肾、化瘀为辅,处方周全,疗效确切。[结论]王真教授准确把握新冠后咳嗽的病因病机,治法明晰,用药严谨,疗效明显,其治疗经验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咳嗽 祛风 清热化湿 因人制宜 名医经验 王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咸同时期戴望对戴震义理的承续 被引量:1
4
作者 潘炜旻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9-29,共11页
清代学术史对戴震义理接受图景的描述,向前聚焦于乾嘉时期,向后聚焦于光宣时期,往往忽略咸同学界对戴震义理的接受。戴望作为咸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学家,是表彰戴震义理的重要学人。1863年,戴望系统阅读了戴震的考证与义理著述;1862—1... 清代学术史对戴震义理接受图景的描述,向前聚焦于乾嘉时期,向后聚焦于光宣时期,往往忽略咸同学界对戴震义理的接受。戴望作为咸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学家,是表彰戴震义理的重要学人。1863年,戴望系统阅读了戴震的考证与义理著述;1862—1864年,戴望与谭献曾围绕戴震义理展开激烈论争,推举戴震为清代学术史上一流的学者。而后,戴望撰述《戴氏注论语》,继承了戴震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对天道、人道、王道秩序进行了论述,诸如气化的天道观、一元的性善论、以己之欲通天下之欲的修行工夫、体情遂欲的王道理想等等。勾稽咸同年间戴望对戴震义理的承续,可以推进学界对戴望其人其学、咸同戴震学术接受实况、清代学术思想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戴望 《孟子字义疏证》 《戴氏注论语》 咸同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国藩与王錱的节制之争及其影响
5
作者 钱仲慧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8-32,38,共6页
曾国藩、王錱决裂是湘军初期的一桩知名公案。曾国藩根据形势变化并结合军饷情况提出裁汰王錱新招募的湘勇,导致两人产生裂隙。骆秉章的微妙态度让王錱看到契机,心高气傲的他选择另攀高枝以实现自立门户。其间,曾国藩一退再退试图挽回关... 曾国藩、王錱决裂是湘军初期的一桩知名公案。曾国藩根据形势变化并结合军饷情况提出裁汰王錱新招募的湘勇,导致两人产生裂隙。骆秉章的微妙态度让王錱看到契机,心高气傲的他选择另攀高枝以实现自立门户。其间,曾国藩一退再退试图挽回关系,然而均未奏效。当确定王錱不愿再受其节制时,讲求号令统一的他毅然把王錱排除在东征队伍之外。王錱的骄傲自负导致岳州之败,曾国藩得知后彻底打消了缓和关系的想法。曾、王决裂后,曾国藩深刻反省,为后来湘军将领提供发展空间,使湘军集团势力得到快速发展。清廷则通过这次事件发现端倪,找到瓦解湘军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王錱 骆秉章 节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真以道家思想言兵与《孙子》思想的会通
6
作者 姚振文 《孙子研究》 2024年第4期62-72,共11页
唐代王真以道家思想言兵,在中国兵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在深入分析老子道家思想和孙子兵家思想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比较了王真言兵主张与孙子思想的会通之处及不同特色,充分肯定了儒、道、兵三家思想融合的思想价值。其主要内容为... 唐代王真以道家思想言兵,在中国兵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在深入分析老子道家思想和孙子兵家思想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比较了王真言兵主张与孙子思想的会通之处及不同特色,充分肯定了儒、道、兵三家思想融合的思想价值。其主要内容为:王真的反战观念与《孙子》的慎战思想;王真的政治战略思想与《孙子》的全胜思想;王真的军事谋略思想与孙子的兵者诡道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真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孙子》 会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喆道教诗词之新变
7
作者 刘芳 宋巍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4-70,共7页
全真道教祖王喆的诗词创作是他创道、修行、传道、度世的文学体现。王喆以诗词传教弘法的创教意识和他不断探索创新的创作理念,使他的诗词在主题偏好、体例探索和意象营造等方面上都表现出不同于以往道教诗词的新变,整体呈现出贴近民间... 全真道教祖王喆的诗词创作是他创道、修行、传道、度世的文学体现。王喆以诗词传教弘法的创教意识和他不断探索创新的创作理念,使他的诗词在主题偏好、体例探索和意象营造等方面上都表现出不同于以往道教诗词的新变,整体呈现出贴近民间、引俗入道的趋势,在道教史和文学史上均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喆 诗词创作 新变 全真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红花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振楠 杨美玲 +3 位作者 刘鸯 马晓丽 郭维后 张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4-909,共6页
为提高红花产量与品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红花生长、产量以及根际微环境的影响。试验设计4个处理:摩西球囊霉菌(Glomus mosseae)单菌接种组(GM)、根内球囊霉菌(Glomus intraradics)单菌接种组(GI)、G.mosseae与G.int... 为提高红花产量与品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红花生长、产量以及根际微环境的影响。试验设计4个处理:摩西球囊霉菌(Glomus mosseae)单菌接种组(GM)、根内球囊霉菌(Glomus intraradics)单菌接种组(GI)、G.mosseae与G.intraradices混合菌接种组(H)、不接种的对照组(CK),测定了红花伸长期的生物量、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酶活性、土壤pH值及根际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3个接种组丛枝菌根真菌均有侵染,混合菌接种组侵染率最大(69.00%);与对照组相比,接种组的生物量和产量均明显提高(P<0.05),其中接种混合菌的效果最大,红花生物量、花绒产量、单株籽粒质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5.67%、17.79%、24.86%;接种组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全磷含量均降低,而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和磷酸酶活性均提高;红花生物量、产量、土壤有效磷含量、磷酸酶活性与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红花丛枝菌根的形成改善了根际土壤微环境,提高了土壤肥力,从而促进红花生长,增加红花产量,根际效应与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化 红花 根际土壤 产量 土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真教授治疗“风咳”药对浅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韩佳颖 王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551-553,共3页
[目的]总结王真教授治疗风咳的诊疗思维及常用药对。[方法]通过跟师侍诊,分析归纳王真教授治疗风咳的理论及常用药对。[结果]王师认为,"风咳"是一类表现为"风性"的疾病,以咳嗽为主,具有风证的独特表现。类似于现代... [目的]总结王真教授治疗风咳的诊疗思维及常用药对。[方法]通过跟师侍诊,分析归纳王真教授治疗风咳的理论及常用药对。[结果]王师认为,"风咳"是一类表现为"风性"的疾病,以咳嗽为主,具有风证的独特表现。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气道高反应性咳嗽,包括现代医学上的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等。临证当采用"疏风宣肺、解痉止咳"之法,根据风咳兼证之不同,选用相应的药对。其常用药对,有"肺形草、紫草、茜草"、"桔梗配射干"、"炙枇杷叶、炙紫菀、炙冬花"、"炙麻黄配苏叶"、"杏仁配浙贝"、"生白芍配生甘草"等。[结论]王真教授治疗风咳疗效显著,其临证常用药对值得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咳 伤风咳嗽 药对 王真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司南是磁勺吗?——兼答戴念祖先生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秉正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4-297,共14页
自从1948年王振铎提出古文献中的司南是磁勺后,此观点即被普遍接受。笔者从1956年开始对此提出质疑,1985年又提出司南可能既是北斗又是官职之说。最近戴念祖着重引经据典以证明司南确是磁勺,并批驳北斗说。但是他的分析和对文献的理解... 自从1948年王振铎提出古文献中的司南是磁勺后,此观点即被普遍接受。笔者从1956年开始对此提出质疑,1985年又提出司南可能既是北斗又是官职之说。最近戴念祖着重引经据典以证明司南确是磁勺,并批驳北斗说。但是他的分析和对文献的理解存在许多问题。文章以对戴文的答复方式进一步阐明司南为磁勺说的质疑和北斗说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南 指南 磁勺 北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振涛教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经验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磊 王振涛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10期86-87,共2页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疾病,主要以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特征,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1]。王振涛教授自拟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治疗 王振涛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世贞早期著述及其与《四部稿》关系考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建平 姚大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近年国内外访世贞书,得版本资料日多,问题也日积,2015年8月于韩国发现罕见孤本《四部稿》本(《弇州正集》),不禁生理出头绪之想。因《四部稿》是王世贞对其早期著述的整理,故理出头绪不得不从其早期著述的考察入手。遂以此前研究为基础... 近年国内外访世贞书,得版本资料日多,问题也日积,2015年8月于韩国发现罕见孤本《四部稿》本(《弇州正集》),不禁生理出头绪之想。因《四部稿》是王世贞对其早期著述的整理,故理出头绪不得不从其早期著述的考察入手。遂以此前研究为基础,考之王世贞《四部稿》、《续稿》所载书牍、序跋文,参之已得国内外数百种版本资料,终补书十二种,纠偏误多处,理清了王世贞五十岁前著述二十七种书的基本事实,并将存世的著述篇目与《四部稿》对照,力求说明他们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世贞 早期著述与《四部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的导师,人生的楷模——王振义及其血液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闻朝君 陈赛娟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8-370,共3页
2011年1月14日是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全体成员难以忘怀的一个日子。这一天,我们敬爱的王振义老师喜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看到王老师从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证书的一刹那,我们难抑心中的激动。
关键词 王振义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景观信息探研——以四库本王祯《农书》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宇 潘超 肖逸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4-129,共6页
元代王祯《农书》是中国重要农业典籍,其四库本相对于其他版本图像信息更为全面丰富,生动地记录了传统农具及相关生产技术状况,并反映出了当时的农业景观信息。选用《农书农器图谱》中人、物、环境信息相对全面翔实的图像作为主要研究依... 元代王祯《农书》是中国重要农业典籍,其四库本相对于其他版本图像信息更为全面丰富,生动地记录了传统农具及相关生产技术状况,并反映出了当时的农业景观信息。选用《农书农器图谱》中人、物、环境信息相对全面翔实的图像作为主要研究依据,对其进行分类与总结,描绘并探讨土地利用、农田水利、农作物种植、农村生活等方面的景观信息,再现古朴宁静的田园风貌,并由此揭示古人在农业活动中的技术发明和农业景观形态。这不仅可以促进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挖掘,也对当今的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景观建设带来一定的思考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王祯农书 农器图谱 农业景观信息 农业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朝宦官干政形象的一种政治文化解读——以王振为中心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5,共6页
明人语境中的宦官王振形象以戕害大臣、耗帑纳贿、唆主弄兵为主要内容。关于王振的负面评价在明中期以后逐渐固化为一种明人对宦官干政形象的典型性描述,这是士大夫意识形态主导而生的历史产物,反映出士大夫群体对宦官干政的不满情绪。... 明人语境中的宦官王振形象以戕害大臣、耗帑纳贿、唆主弄兵为主要内容。关于王振的负面评价在明中期以后逐渐固化为一种明人对宦官干政形象的典型性描述,这是士大夫意识形态主导而生的历史产物,反映出士大夫群体对宦官干政的不满情绪。王振形象凸显于明史的深层次政治文化含义为,士大夫群体有意避免宦官把持朝政与皇权专制极端化互为表里的政治模式达到现实制度安排的常规化,以及此种政治模式合理性的自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振 宦官 明朝 政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震农垦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传辉 韩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2期7694-7696,共3页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农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新中国的农业发展,特别是西北、东北和南疆的大开发,是以军垦农场和地方国营农场为主体的。建国以来在荒原戈壁上发展农业,所取得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农垦事业奠基人——王震。中国经历...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农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新中国的农业发展,特别是西北、东北和南疆的大开发,是以军垦农场和地方国营农场为主体的。建国以来在荒原戈壁上发展农业,所取得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农垦事业奠基人——王震。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之后,让王震看到了快速恢复农业生产的迫切性,他心中装的是中国经济之本——农业。王震带领部队官兵屯垦戍边,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农业生产队伍,使我国农垦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社会主义农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震 农垦 屯垦戍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简《摄命》“亡承朕鄉”句解——兼说师询簋相关文句的断读及理解问题 被引量:6
17
作者 宁镇疆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55,156,共7页
清华简《摄命》的"亡承朕鄉"之"鄉",不当理解为有"过去"义的"往""昔",而实当读为鄉祭、鄉祀之鄉(享)。"朕鄉"实即"朕享",所谓"亡承朕鄉"就是周王在... 清华简《摄命》的"亡承朕鄉"之"鄉",不当理解为有"过去"义的"往""昔",而实当读为鄉祭、鄉祀之鄉(享)。"朕鄉"实即"朕享",所谓"亡承朕鄉"就是周王在册命之始语带忧患地说他无以承受社稷之重,以凸显册命伯摄的必要性。由《摄命》的"亡承朕鄉",可知师询簋"亡承于先王鄉"表达的也是类似的意思。传统上,师询簋此处断句以"鄉"字属下,并读为"过去"义的"向",显然是不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命 师询簋 亡承 朕鄉
原文传递
王士禛与明遗民交游事迹考论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圣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81-85,共5页
王士禛主动接近遗民的准确时间是在顺治十五年后,多交遗民具体是在康熙元年以后,他与遗民交游既非毫无个人原则,亦非没有观念冲突 康熙四年任职京师后,王士禛主动结交遗民的态度不复存在,并对遗民生存方式和文学取向提出诸多批评.尤其... 王士禛主动接近遗民的准确时间是在顺治十五年后,多交遗民具体是在康熙元年以后,他与遗民交游既非毫无个人原则,亦非没有观念冲突 康熙四年任职京师后,王士禛主动结交遗民的态度不复存在,并对遗民生存方式和文学取向提出诸多批评.尤其是康熙帝的眷顾,构成他与遗民交游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分水岭 王士禛的神韵诗正是建立在对遗民诗的清理和反驳之上,并在与遗民诗的对立与交叉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稹 明遗民 交游 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祯《农书》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天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6期14152-14155,共4页
作为元代农业思想集大成者,王祯在《农书》中提出了"方、物、器的思想"、"农林牧综合经营思想"和"重农思想"等。在此试图通过探析王祯的农学思想,并结合当今中国的农业现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镜... 作为元代农业思想集大成者,王祯在《农书》中提出了"方、物、器的思想"、"农林牧综合经营思想"和"重农思想"等。在此试图通过探析王祯的农学思想,并结合当今中国的农业现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镜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祯 《农书》 农学思想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代女青年科学家王贞仪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雨梧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13-216,共4页
清代妇女始终未取得合法受教育权利。王贞仪冲破封建社会世俗种种阻拦,刻苦自学,在天文学、数学等学科内中西贯通,勇于创新,在研究中主张中西自然科学知识交流、兼收、融合;在方法上化繁就简,大力宣传普及当时的最新自然科学知识,功不可... 清代妇女始终未取得合法受教育权利。王贞仪冲破封建社会世俗种种阻拦,刻苦自学,在天文学、数学等学科内中西贯通,勇于创新,在研究中主张中西自然科学知识交流、兼收、融合;在方法上化繁就简,大力宣传普及当时的最新自然科学知识,功不可没,在我国自然科学发展史上应占有相应的地位。她刻苦自学成才的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科学家 王贞仪 妇女 生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