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Mn助剂对V_(2)O_(5)/TiO_(2)催化剂催化氨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1
作者 岳鹏 石丽瑶 +2 位作者 崔静磊 张慧荣 郭彦霞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07,共15页
以V_(2)O_(5)/TiO_(2)催化剂为基体,制备了一系列Ce、Mn改性催化剂,并结合氮气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催化剂的结构及活性组成,探究了其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改性V_(2)O_(5)/TiO_(2)催化剂... 以V_(2)O_(5)/TiO_(2)催化剂为基体,制备了一系列Ce、Mn改性催化剂,并结合氮气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催化剂的结构及活性组成,探究了其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改性V_(2)O_(5)/TiO_(2)催化剂分散性好,Ce-Mn双金属改性提高了催化剂的NH3转化率和N_(2)选择性。Ce、Mn负载量(Ce或Mn与TiO_(2)的质量比)分别为8%、6%时,310℃下改性材料的NH3转化率为100%,N_(2)选择性为78%。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显示催化剂表面羟基吸附的NH3会优先参与反应,温度升高后催化剂表面的Br?nsted和Lewis酸位点上吸附的NH3开始参与反应,较高温度下Lewis酸位点是主要的NH3转化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选择性氧化 v_(2)o_(5)/Tio_(2) 催化剂 氧化 载体 金属助剂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2)O_(5)/graphen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锌性能
2
作者 姜吉琼 李延伟 +1 位作者 韦家杯 何丽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2-697,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V_(2)O_(5)·nH_(2)O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作为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储锌性能...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V_(2)O_(5)·nH_(2)O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作为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储锌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结晶性良好,具有二维的片形貌;在不同的放电制度下,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放电比容量,倍率性能更优;复合材料峰电位之差较小,具有赝电容行为,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电池 v_(2)o_(5) 石墨烯 复合材料 正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层纤维V_(2)O_(5)·1.6H_(2)O干凝胶提升水系锌离子电池循环性能
3
作者 刘丹 崔月 +2 位作者 裴彪 高海燕 赵永男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8-446,共9页
水系锌离子电池凭借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具有极大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具有高比表面、分层、或快速离子导体结构的钒基材料是锌离子电池最具有前景的正极材料之一.如何改善钒基材料的长循环性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溶胶凝胶... 水系锌离子电池凭借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具有极大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具有高比表面、分层、或快速离子导体结构的钒基材料是锌离子电池最具有前景的正极材料之一.如何改善钒基材料的长循环性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并冷冻干燥成功制备了V_(2)O_(5)·1.6H_(2)O干凝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发现制备的材料为V_(2)O_(5)·1.6H_(2)O,结晶相良好,且成片状纤维大孔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在0.1 A·g^(–1)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388.4 mA·h·g^(–1),循环1000次后容量仍保持为129.7 mA·h·g^(–1),具有良好的长循环稳定性.在0.1、0.2、0.5、1、2和3 A·g^(-1)电流密度下,纤维状V2O5干凝胶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放电比容量分别为388.4、338.5、282.9、239.1、194.4和165.9 mA·h·g^(–1),远高于商业化V2O5 (279.5、251.0、205.5、174.5、144.6和125.1 mA·h·g^(–1)).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功于结合水的支撑作用增大了层间距,在循环过程中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了放电容量衰减;同时纤维片状结构缩短了锌离子的迁移路径.对充放电机理研究发现,在锌离子的嵌入脱出过程中伴随有碱式硫酸锌的生成与消失,且该过程可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电池 v_(2)o_(5)·1.6H_(2)o 正极材料 长循环性能 机理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蒙脱石负载V_(2)O_(5)脱除气态Hg^(0)的性能研究
4
作者 杨森 张楠 +4 位作者 魏坤 王沙 陆克平 王钧伟 张先龙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针对燃煤烟气汞排放污染问题,通过将V_(2)O_(5)负载到经H_(2)SO_(4)改性后的蒙脱石(montmorillonite,MMT)制备的V_(2)O_(5)/MMT催化剂用于脱除燃煤烟气中的汞,希望结合活性组分V_(2)O_(5)的催化氧化活性和载体改性后MMT的吸附性能实现... 针对燃煤烟气汞排放污染问题,通过将V_(2)O_(5)负载到经H_(2)SO_(4)改性后的蒙脱石(montmorillonite,MMT)制备的V_(2)O_(5)/MMT催化剂用于脱除燃煤烟气中的汞,希望结合活性组分V_(2)O_(5)的催化氧化活性和载体改性后MMT的吸附性能实现燃煤烟气中汞的经济高效脱除。研究了V_(2)O_(5)/MMT催化剂脱除Hg^(0)的性能及脱除Hg^(0)后V_(2)O_(5)/MMT催化剂的再生性能,考察了H_(2)SO_(4)改性、催化剂制备条件、V_(2)O_(5)负载量、反应温度、烟气成分(O_(2),SO_(2),NO,H_(2)O(g))、再生条件等对V_(2)O_(5)/MMT催化剂脱除Hg^(0)的影响,采用XRD,BET,SEM-EDS,XPS和TPD等方法对脱除Hg^(0)前后的V_(2)O_(5)/MMT催化剂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V_(2)O_(5)/MMT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除Hg^(0)的能力,这主要是由于V_(2)O_(5)/MMT催化剂结合了V_(2)O_(5)的催化氧化活性和改性后MMT的吸附性能;3%V_(2)O_(5)/MMT催化剂(V_(2)O_(5)质量分数为3%)在反应温度为150℃、体积空速为6000/h条件下,对Hg^(0)的脱除效率达到98%以上;O_(2)和NO对V_(2)O_(5)/MMT催化剂脱除Hg^(0)具有促进作用,SO_(2)对V_(2)O_(5)/MMT催化剂脱除Hg^(0)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H_(2)O(g)对V_(2)O_(5)/MMT催化剂脱除Hg^(0)具有抑制作用;XRD和BET表征发现H_(2)SO_(4)改性可使MMT的比表面积增大,但层间距下降;SEM-EDS分析显示V_(2)O_(5)/MMT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活性组分V_(2)O_(5)均匀分布在载体MMT表面;XPS和TPD表征证实Hg^(0)在V_(2)O_(5)/MMT催化剂上被氧化生成了HgO和HgSO_(4)并吸附在V_(2)O_(5)/MMT催化剂上;脱除Hg^(0)后的V_(2)O_(5)/MMT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v_(2)o_(5) 催化剂汞 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sting Hydrogen Storage Performance of MgH_(2) by Oxygen Vacancy-Rich H-V_(2)O_(5) Nanosheet as an Excited H-Pump 被引量:3
5
作者 Li Ren Yinghui Li +4 位作者 Zi Li Xi Lin Chong Lu Wenjiang Ding Jianxin Zou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398-416,共19页
MgH_(2) is a promising high-capacity solid-state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while its application is greatly hindered by the high desorption temperature and sluggish kinetics.Herein,intertwined 2D oxygen vacancy-rich V... MgH_(2) is a promising high-capacity solid-state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while its application is greatly hindered by the high desorption temperature and sluggish kinetics.Herein,intertwined 2D oxygen vacancy-rich V_(2)O_(5) nanosheets(H-V_(2)O_(5))are specifically designed and used as catalysts to improve the hydrogen storage properties of MgH_(2).The as-prepared MgH_(2)-H-V_(2)O_(5) composites exhibit low desorption temperatures(Tonset=185℃)with a hydrogen capacity of 6.54 wt%,fast kinetics(Ea=84.55±1.37 kJ mol^(-1) H_(2) for desorption),and long cycling stability.Impressively,hydrogen absorption can be achieved at a temperature as low as 30℃ with a capacity of 2.38 wt%within 60 min.Moreover,the composites maintain a capacity retention rate of~99%after 100 cycles at 275℃.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in-situ formed VH_(2)/V catalysts,unique 2D structure of H-V_(2)O_(5) nanosheets,and abundant oxygen vacancies positively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d hydrogen sorption properties.Notably,the existence of oxygen vacancies plays a double role,which could not only directly accelerate the hydrogen ab/de-sorption rate of MgH_(2),but also indirectly affect the activity of the catalytic phase VH_(2)/V,thereby further boosting the hydrogen storage performance of MgH_(2).This work highlights an oxygen vacancy excited“hydrogen pump”effect of VH_(2)/V on the hydrogen sorption of Mg/MgH_(2).The strategy developed here may pave a new way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oxygen vacancy-rich transition metal oxides catalyzed hydride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storage MgH_(2) v_(2)o_(5)nanosheets oxygen vacancies vH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V_(2)O_(5)二元系固相反应相变及产物溶解行为
6
作者 向俊一 罗明帅 +6 位作者 白路伟 陆曦 朱忠棚 黄青云 朱奎松 裴贵尚 吕学伟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994-2006,共13页
研究不同摩尔比MgO−V_(2)O_(5)混合物的固相反应行为。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25~55℃下反应产物(钒酸镁)在水中的溶解度,并研究其在稀硫酸中的溶解行为和动力学。结果表明,MgO与V_(2)O_(5)的摩尔比和焙烧温度对固相反应产物的相变有较... 研究不同摩尔比MgO−V_(2)O_(5)混合物的固相反应行为。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25~55℃下反应产物(钒酸镁)在水中的溶解度,并研究其在稀硫酸中的溶解行为和动力学。结果表明,MgO与V_(2)O_(5)的摩尔比和焙烧温度对固相反应产物的相变有较大影响;MgV_(2)O_(6)在水中溶解度最大,其次是Mg_(2)V_(2)O_(7)和Mg_(3)V_(2)O_(8);随着pH值从4.0降低到2.5,温度从30℃增加到70℃,钒酸镁在稀硫酸中的溶解率显著增加,其在稀硫酸中的溶解符合二级伪均相反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 MGo v_(2)o_(5) 焙烧 浸出 溶解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气氛对高V_(2)O_(5)含量V_(2)O_(5)-MoO_(3)/TiO_(2)脱硝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岳彦伟 黄力 +3 位作者 王素芹 徐顺 李金珂 王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4,共8页
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了高V_(2)O_(5)含量的V_(2)O_(5)-MoO_(3)/TiO_(2)脱硝催化剂,考察了煅烧气氛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气氛对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影响不大;向煅烧气氛中引入O_(2)和H_(2)O可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N_... 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了高V_(2)O_(5)含量的V_(2)O_(5)-MoO_(3)/TiO_(2)脱硝催化剂,考察了煅烧气氛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气氛对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影响不大;向煅烧气氛中引入O_(2)和H_(2)O可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N_(2)气氛下煅烧制备的催化剂,活性组分易团聚,导致还原性差,同时酸性和化学吸附氧含量最低,故其脱硝性能最差;催化剂的还原性、酸性、化学吸附氧含量随煅烧气氛中O_(2)含量增加而提高,脱硝性能也随之提高;于5%(φ)H_(2)O-空气气氛下煅烧制得的催化剂,在还原性、酸性和化学吸附氧含量的综合作用下,200~400℃的脱硝效率最高,N_(2)O生成量最少,同时SO_(2)转化为SO_(3)的转化率也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 v_(2)o_(5)-Moo_(3)/Tio_(2) 煅烧气氛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2)O_(5)/Ca_(x)V_(2)O_(5)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彭良奎 陈泓友 +3 位作者 袁伊帆 张锦程 程璐 周惠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4-169,共6页
为了改善五氧化二钒的电化学稳定性,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V与Ca摩尔比不同的五氧化二钒/钙掺杂五氧化二钒(V_(2)O_(5)/Ca_(x)V_(2)O_(5))复合材料,以V_(2)O_(5)/Ca_(x)V_(2)O_(5)作为正极,金属锂片作为负极组装成电池,通过扫描电子显微... 为了改善五氧化二钒的电化学稳定性,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V与Ca摩尔比不同的五氧化二钒/钙掺杂五氧化二钒(V_(2)O_(5)/Ca_(x)V_(2)O_(5))复合材料,以V_(2)O_(5)/Ca_(x)V_(2)O_(5)作为正极,金属锂片作为负极组装成电池,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和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对复合材料进行阻抗测试和循环伏安测试,研究了微观形貌和元素掺杂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元素的掺杂使V_(2)O_(5)由纳米棒转化为纳米线,并且有利于提高电极的容量保持率,但Ca_(x)V_(2)O_(5)放电比容量较V_(2)O_(5)低,过量添加Ca元素会严重影响材料的储锂性能;当n(V)∶n(Ca)=1∶0.12时,V_(2)O_(5)/Ca_(x)V_(2)O_(5)复合材料储锂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达成平衡,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00.7mAh/g,循环100圈容量保持率为58.9%,循环100圈总放电比容量为7332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钒 钙掺杂 电化学性能 水热法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V_(2)O_(5)/SiO_(2)的制备及其氧化脱硫性能研究
9
作者 张伟 向晓蓉 +2 位作者 李琴琴 张娇玉 李颢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65-69,共5页
以农业废弃物稻壳为硅源和介孔模板,偏钒酸铵为钒源,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V_(2)O_(5)负载量的介孔V_(2)O_(5)/SiO_(2)催化剂。采用相关的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V_(2)O_(5)负载量在5%及以下时,V_(2)O_(5)在载... 以农业废弃物稻壳为硅源和介孔模板,偏钒酸铵为钒源,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V_(2)O_(5)负载量的介孔V_(2)O_(5)/SiO_(2)催化剂。采用相关的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V_(2)O_(5)负载量在5%及以下时,V_(2)O_(5)在载体SiO_(2)上分散较好,且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介孔体积。采用二苯并噻吩模拟油的氧化脱硫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样品的催化性能,并优化了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以5%V_(2)O_(5)/SiO_(2)为催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二苯并噻吩(DBT)的转化率达到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介孔 v_(2)o_(5)/Sio_(2)催化剂 氧化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镍共掺杂V_(2)O_(5)薄膜的光电特性研究
10
作者 王兴萍 李毅 +2 位作者 庄嘉庆 闫俊屹 梅金城 《光学仪器》 2024年第3期65-72,共8页
利用溶胶–凝胶旋涂法和后退火工艺在F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钨镍共掺杂V_(2)O_(5)薄膜,研究了薄膜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偏压下的光电特性和相变特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测试了钨镍共掺杂V_(2... 利用溶胶–凝胶旋涂法和后退火工艺在F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钨镍共掺杂V_(2)O_(5)薄膜,研究了薄膜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偏压下的光电特性和相变特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测试了钨镍共掺杂V_(2)O_(5)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组分,分析了不同钨镍共掺杂浓度对V_(2)O_(5)薄膜相变光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钨和镍的掺杂质量分数分别为3%和1.5%时,钨镍共掺杂的V_(2)O_(5)薄膜的相变温度为218.5℃,在可见光范围内有较高的透过率,在近红外1310 nm波长处的光学透过率达48.83%,与未掺杂V_(2)O_(5)薄膜的光学透过率相比提高了10.29%,薄膜电阻降低了30.53%,热致回线宽度收窄为15℃,说明钨镍共掺杂的V_(2)O_(5)薄膜具有良好的可逆相变光电特性,有望在新型光电器件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镍共掺杂 v_(2)o_(5)薄膜 溶胶–凝胶 热致相变 光学透过率 薄膜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ilding stabilized Cu_(0.17)Mn_(0.03)V_(2)O_(5−□)·2.16H_(2)O cathode enables an outstanding room‐/low‐temperature aqueous Zn‐ion batteries
11
作者 Ao Wang Dai‐Huo Liu +9 位作者 Lin Yang Fang Xu Dan Luo Haozhen Dou Mengqin Song Chunyan Xu Beinuo Zhang Jialin Zheng Zhongwei Chen Zhengyu Bai 《Carbon Ener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5-35,共11页
Vanadium oxide cathode materials with stable crystal structure and fast Zn^(2+) storage capabilitie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to achieving outstanding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n aqueous zinc‐ion batteries.In this ... Vanadium oxide cathode materials with stable crystal structure and fast Zn^(2+) storage capabilitie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to achieving outstanding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n aqueous zinc‐ion batteries.In this work,a one‐step hydrothermal method was used to manipulate the bimetallic ion intercalation into the interlayer of vanadium oxide.The pre‐intercalated Cu ions act as pillars to pin the vanadium oxide(V‐O)layers,establishing stabilized two‐dimensional channels for fast Zn^(2+) diffusion.The occupation of Mn ions between V‐O interlayer further expands the layer spacing and increases the concentration of oxygen defects(Od),which boosts the Zn^(2+) diffusion kinetics.As a result,as‐prepared Cu_(0.17)Mn_(0.03)V_(2)O_(5−□)·2.16H_(2)O cathode shows outstanding Zn‐storage capabilities under room‐and lowtemperature environments(e.g.,440.3 mAh g^(−1)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294.3 mAh g^(−1)at−60°C).Importantly,it shows a long cycling life and high capacity retention of 93.4%over 2500 cycles at 2 A g^(−1) at−60°C.Furthermore,the reversible intercalation chemistry mechanisms during discharging/charging processes were revealed via operando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d ex situ Raman characterizations.The strategy of a couple of 3d transition metal doping provides a solu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perior room‐/lowtemperature vanadium‐based cathod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eous zinc‐ion batteries Cu_(0.17)Mn_(0.03)v_(2)o_(5−□)·2.16H_(2)o oxygen defects room‐/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 stabilized nano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球状V_(2)O_(5)/PEDOT水系锌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制备
12
作者 严宇琪 樊姗 +4 位作者 韩洋 樊鹏阳 郑晓英 戴勤进 张金鹏 《高师理科学刊》 2024年第3期76-79,共4页
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制备得到了多孔球状的V_(2)O_(5)与V_(2)O_(5)/PEDOT电极材料.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衍射测试(XRD)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将其组装成锌离子电池,通过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GCD)等测试手段研究... 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制备得到了多孔球状的V_(2)O_(5)与V_(2)O_(5)/PEDOT电极材料.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衍射测试(XRD)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将其组装成锌离子电池,通过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GCD)等测试手段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V_(2)O_(5)/PEDOT电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0.1 A·g^(-1)时,放电容量为359 mAh·g^(-1),高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V_(2)O_(5)电极材料(160 mAh·g^(-1)).在5 A·g^(-1)电流密度时,经过2000次恒流充放电循环测试后,放电容量从147 mAh·g^(-1)下降到142 mAh·g^(-1),容量保持率为96.6%.制备得到的V_(2)O_(5)/PEDOT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五氧化二钒 PEDoT 锌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法制备多孔TiO_(2)/V_(2)O_(5)复合物膜层及其增强光催化产氢活性
13
作者 贾方舟 姚忠平 姜兆华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9,共8页
较差的光催化产氢效率极大地阻碍了TiO_(2)光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为此,本文在含有NH_(4)VO_(3)的磷酸盐溶液中,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法制备了多孔TiO_(2)/V_(2)O_(5)复合膜光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 较差的光催化产氢效率极大地阻碍了TiO_(2)光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为此,本文在含有NH_(4)VO_(3)的磷酸盐溶液中,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法制备了多孔TiO_(2)/V_(2)O_(5)复合膜光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其组成、结构及光吸收性质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气相色谱评价了薄膜催化剂的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了电解液中NH_(4)VO_(3)含量对膜的结构、组成和光催化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催化剂主要由锐钛矿和金红石型TiO_(2)组成,具有微孔结构,V_(2)O_(5)主要以无定形形式存在于膜中,与TiO_(2)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影响TiO_(2)的晶面间距。研究发现,元素V抑制了TiO_(2)的结晶和金红石型TiO_(2)的形成,扩大了薄膜的光学吸收范围。针对Na_(2)S+Na_(2)SO_(3)溶液中的光催化产氢性能的研究显示,在质量浓度为1 g/L NH_(4)VO_(3)的电解液中制备的TiO_(2)/V_(2)O_(5)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最高,优于近年来报道的其他光催化剂。光催化重复实验表明,该复合膜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为恒定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v_(2)o_(5) 膜层光催化剂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Si@V_(2)O_(5)@PPy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14
作者 廖兴群 王子阳 张千玉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5-190,共6页
本文通过溶剂热法和原位气相聚合在纳米硅球表面包覆V_(2)O_(5)和聚吡咯双包覆层,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Si@V_(2)O_(5)@PPy负极材料.结果表明,通过核壳结构的设计和复合材料组分的选择,双包覆层不仅提升了复合材料的电子及离子传输性能,... 本文通过溶剂热法和原位气相聚合在纳米硅球表面包覆V_(2)O_(5)和聚吡咯双包覆层,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Si@V_(2)O_(5)@PPy负极材料.结果表明,通过核壳结构的设计和复合材料组分的选择,双包覆层不仅提升了复合材料的电子及离子传输性能,还能有效抑制硅材料体积变化引发的电极失效问题的发生.进而确保这种结构的电池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v_(2)o_(5) 硅负极 溶剂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氧化二钒(V_(2)O_(5))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进展
15
作者 万欣 张楠楠 +2 位作者 赵丽萍 姜晓蕾 胡芳东 《河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锌离子电池具有本征安全性、低成本和高倍率特性,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绿色储能装置。层状五氧化二钒(V_(2)O_(5))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高,在优化储锌性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V_(2)O_(5)电子导电率低,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电化学... 锌离子电池具有本征安全性、低成本和高倍率特性,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绿色储能装置。层状五氧化二钒(V_(2)O_(5))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高,在优化储锌性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V_(2)O_(5)电子导电率低,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电化学性能衰减的困扰。从复合材料、表面包覆、离子掺杂及层间插层四个常用改性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促进Zn/V_(2)O_(5)性能提升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_(2)o_(5) 复合材料 表面包覆 离子掺杂 层间插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2)O_(5)-BaTiO_(3)添加对低温烧结NiCuZn材料磁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罗元杰 兰中文 +5 位作者 王宏 余忠 窦海之 孙科 蒋晓娜 邬传健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4年第4期7-12,共6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探究添加V_(2)O_(5)助熔剂和BaTiO_(3)(BTO)共同作用对铁氧体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以期实现NiCuZn铁氧体的低温烧结。V_(2)O_(5)作为助熔剂可以起到促进晶粒生长和晶界成型的作用,但过量的V_...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NiCuZn软磁铁氧体材料,探究添加V_(2)O_(5)助熔剂和BaTiO_(3)(BTO)共同作用对铁氧体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以期实现NiCuZn铁氧体的低温烧结。V_(2)O_(5)作为助熔剂可以起到促进晶粒生长和晶界成型的作用,但过量的V_(2)O_(5)的添加会导致出现晶粒异常生长,恶化磁性能。通过对样品高频下的损耗进行分离和分析,明确了致密化的小晶粒尺寸样品可以获得低的功率损耗。添加0.5 wt%的V_(2)O_(5)和0.03 wt%BTO的样品获得了优良的磁性能,室温下起始磁导率μ_(i)为669、饱和磁感应强度B_(s)为373 mT、功率损耗P_(cv)为212 kW/m^(3)(1 MHz,30 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ZN铁氧体 v_(2)o_(5)-BaTio_(3)添加 低温烧结 高频损耗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Nb_(2)O_(5)异质结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降解环丙沙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玲霞 朱蓓蓓 +1 位作者 李百裕 周杰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3期49-55,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dS/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下降解环丙沙星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活...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dS/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下降解环丙沙星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CdS/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由CdS纳米颗粒分散于Nb_(2)O_(5)纳米笼表面,二者形成紧密的Ⅱ型异质结;CdS的引入增强了Nb_(2)O_(5)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同时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当CdS的含量为15%时,CdS/Nb_(2)O_(5)可在60 min实现环丙沙星的高效降解,其反应速率常数是CdS的7.5倍,Nb_(2)O_(5)的20倍,空穴是该降解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研究结果为抗生素废水的高效治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Nb_(2)o_(5) 异质结 光催化 环丙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Ta_(2)O_(5)薄膜光学和表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坤 何延春 +5 位作者 王兰喜 周超 贺颖 王虎 王艺 熊玉卿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针对退火温度影响Ta_(2)O_(5)薄膜的光学和表面特性的问题,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了该薄膜,并将薄膜样品分别在200℃、400℃和600℃下进行退火。利用光谱仪测试了薄膜的透射率并反演计算得到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的变化... 针对退火温度影响Ta_(2)O_(5)薄膜的光学和表面特性的问题,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了该薄膜,并将薄膜样品分别在200℃、400℃和600℃下进行退火。利用光谱仪测试了薄膜的透射率并反演计算得到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的变化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了薄膜的表面性能。研究表明,薄膜透射率曲线的峰值随退火温度升高而显著提升。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均逐渐变大,表面粗糙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表面变得致密。退火前后薄膜均为非晶态。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Ta_(2)O_(5)薄膜的性能提供了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_(2)o_(5)薄膜 退火温度 光学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SBA-16负载Nb_(2)O_(5)光催化脱硫催化剂
19
作者 李剑 丁重允 +1 位作者 王雯雯 杨丽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6-504,共9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b_(2)O_(5)/SBA-16催化剂,利用XRD、FTIR、N_(2)吸附-脱附、UV-Vis、SEM、TEM、XRF等方法分析了催化剂结构和性质。以含二苯并噻吩的十二烷溶液为模拟油,分别以30%(w)H_(2)O_(2)和甲醇为氧化剂和萃取剂,考察了催化剂...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b_(2)O_(5)/SBA-16催化剂,利用XRD、FTIR、N_(2)吸附-脱附、UV-Vis、SEM、TEM、XRF等方法分析了催化剂结构和性质。以含二苯并噻吩的十二烷溶液为模拟油,分别以30%(w)H_(2)O_(2)和甲醇为氧化剂和萃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氧化脱硫性能,优化了工艺条件并提出了催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Nb_(2)O_(5)/SBA-16催化剂保持了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且比表面积高、活性组分分散均匀;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选择20%(w)Nb_(2)O_(5)/SBA-16催化剂,当催化剂用量1%(w)、O/S摩尔比10∶1、萃取剂与模拟油体积比1∶1时,脱硫效果最佳,脱硫率达98.06%,循环6次后仍有较高脱硫率;反应的主要活性中间物种为超氧自由基和空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_(2)o_(5) SBA-16 负载 光催化 脱硫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Ti_(2)O_(5)对钛酸铝陶瓷低温合成及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张宏泉 程光健 +1 位作者 文进 陈鹏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45-4552,共8页
以预合成MgTi_(2)O_(5)和MgO+2TiO_(2)原位合成MgTi_(2)O_(5)两种方式引入钛酸铝陶瓷制备所需添加剂,研究MgTi_(2)O_(5)对钛酸铝陶瓷物相组成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Ti_(2)O_(5)或MgO+2TiO_(2)均可通过形成固溶体促进钛酸铝的低温合... 以预合成MgTi_(2)O_(5)和MgO+2TiO_(2)原位合成MgTi_(2)O_(5)两种方式引入钛酸铝陶瓷制备所需添加剂,研究MgTi_(2)O_(5)对钛酸铝陶瓷物相组成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Ti_(2)O_(5)或MgO+2TiO_(2)均可通过形成固溶体促进钛酸铝的低温合成,但添加少量MgTi_(2)O_(5)即可在较低温度下有效促进钛酸铝晶体的合成。当MgO含量为2%(摩尔分数)时,在1300℃下添加MgTi_(2)O_(5)的钛酸铝合成率比添加MgO+2TiO_(2)的提高了28.4个百分点;在钛酸铝合成率相近的前提下,添加MgTi_(2)O_(5)比添加MgO+2TiO_(2)的烧成温度低。当添加6%MgTi_(2)O_(5)时,在1280~1350℃所烧成陶瓷样品的热膨胀系数介于-0.11×10^(-6)~0.58×10^(-6)℃^(-1)。随着烧成温度升高,由于晶体的各向异性及过度生长,晶体内部存在的微裂纹易使所得钛酸铝陶瓷的抗折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Ti_(2)o_(5) 钛酸铝 低温合成 烧成温度 低热膨胀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