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型胶原的提取、纯化及其抗体制备 被引量:8
1
作者 许祖德 张月娥 +2 位作者 陈忠年 张秀荣 王新禾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77-79,T006,共4页
V型胶原的提取、纯化及其抗体制备许祖德,张月娥,陈忠年,张秀荣,王新禾(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V型胶原(ColV)与其他型胶原一样,由3条多肽链构成,在分子构成上有多种形式[1,2]。鉴于以前对ColV... V型胶原的提取、纯化及其抗体制备许祖德,张月娥,陈忠年,张秀荣,王新禾(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V型胶原(ColV)与其他型胶原一样,由3条多肽链构成,在分子构成上有多种形式[1,2]。鉴于以前对ColV的研究大多都是以[αl(V)]2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胶原 提取 纯化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抑制大鼠肌腱细胞中V型胶原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国荣 孙冬梅 +2 位作者 宋佰慧 陈娟 朱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8期1-3,共3页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RNAi)下调肌腱细胞中V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拟为后续探讨V型胶原在损伤肌腱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可行的试验方法。方法:分别设计干扰大鼠V型胶原[COL5(1)2(2)]两个亚基COL5 1和COL5 2表达的siRNA序列,转染大鼠肌腱细...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RNAi)下调肌腱细胞中V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拟为后续探讨V型胶原在损伤肌腱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可行的试验方法。方法:分别设计干扰大鼠V型胶原[COL5(1)2(2)]两个亚基COL5 1和COL5 2表达的siRNA序列,转染大鼠肌腱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V型胶原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转染特定的siRNA后,V型胶原两个亚基的基因表达被抑制约70%,蛋白表达也被明显抑制。结论:RNAi法可有效地抑制大鼠肌腱细胞中V型胶原的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为进一步研究V型胶原在肌腱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可行的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细胞 v型胶原 RNA干扰技术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LA/nano-HA复合板固定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V型胶原的表达
3
作者 李祖兵 胡图强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03-305,共3页
目的 观察采用混旋聚乳酸 /纳米羟基磷灰石 (PDLLA /nano HA)复合板 (以下简称复合板 )固定对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 18只新西兰兔两侧下颌骨体部截骨 ,分别采用复合板和纯PDLLA板固定。术后 2、3、4、6、12、2 4周采用免疫... 目的 观察采用混旋聚乳酸 /纳米羟基磷灰石 (PDLLA /nano HA)复合板 (以下简称复合板 )固定对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 18只新西兰兔两侧下颌骨体部截骨 ,分别采用复合板和纯PDLLA板固定。术后 2、3、4、6、12、2 4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V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术后 2~ 4周 ,复合板侧骨痂中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骨细胞周围基质中V型胶原高水平表达 ,呈强阳性着色 ,第 4周时达到高峰。 6周时阳性信号明显减弱 ,第 12周、2 4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减少 ,基质呈微弱阳性着色 ,V型胶原基本无表达。PDLLA板侧 2~ 4周时与复合板侧相似 ,着色较浅 ,从第 4~ 2 4周阳性信号逐渐减弱 ,第 12周、2 4周仍可见骨痂改建征象 ,基质弱阳性着色。结论 复合板侧骨痂中V型胶原的表达强弱变化与下颌骨骨折正常愈合过程基本相符 ,复合板对骨痂的形成和改建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LA/nano-HA 下颌骨骨折 v型胶原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抑制肌腱细胞V型胶原表达对胶原纤维形成的影响
4
作者 张国荣 李铁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56-259,共4页
利用RNA干扰技术(RNAi)下调肌腱细胞中V型胶原基因的表达,探讨V型胶原在损伤肌腱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分别设计干扰大鼠V型胶原2个亚基COL5α1和COL5α2表达的siRNA序列,转染大鼠肌腱细胞。检测V型胶原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检测组织工... 利用RNA干扰技术(RNAi)下调肌腱细胞中V型胶原基因的表达,探讨V型胶原在损伤肌腱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分别设计干扰大鼠V型胶原2个亚基COL5α1和COL5α2表达的siRNA序列,转染大鼠肌腱细胞。检测V型胶原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检测组织工程肌腱的胶原含量和胶原原纤维直径。转染特定的siRNA后,V型胶原2个亚基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被明显抑制。抑制COL5α1和COL5α2亚基对胶原纤维形成的影响不同。本实验探究了V型胶原对胶原纤维生长自聚的影响,为肌腱损伤修复提供有用的基础生物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 损伤 v型胶原 RNA干扰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型胶原诱导小鼠原位气管移植后气道病变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倪寅凯 史乾 +1 位作者 曹浩 范慧敏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11-14,20,共5页
目的研究V型胶原在气管移植后闭塞性气道疾病(obliterative airway disease,OAD)中的作用。方法V型胶原免疫C57BL/6小鼠,30 d后接受C57BL/6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未接受移植的C57BL/6小鼠和同系移植小鼠(C57BL/6→C57BL/6)作为对照。移植7 ... 目的研究V型胶原在气管移植后闭塞性气道疾病(obliterative airway disease,OAD)中的作用。方法V型胶原免疫C57BL/6小鼠,30 d后接受C57BL/6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未接受移植的C57BL/6小鼠和同系移植小鼠(C57BL/6→C57BL/6)作为对照。移植7 d后处死小鼠,移植气管H-E染色,观察移植气管气道病变情况。用RT-PCR和ELISA法检测移植气管相关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同系移植组相比,胶原免疫组移植气管气道闭塞程度明显增加。RT-PCR检测移植气管显示,胶原免疫组小鼠IL-1β、IL-6、IL-17A较正常对照组及同系移植组有明显升高,ELISA法结果显示胶原免疫组小鼠IL-6较正常对照组及同系移植组有明显升高。结论 V型胶原免疫小鼠接受原位气管移植后,移植气道闭塞程度明显加重,这可能与V型胶原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胶原 位气管移植 闭塞性气道疾病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非尼酮对硬皮病小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V型胶原含量的作用分析
6
作者 覃玉花 唐开奖 +3 位作者 佘柳君 宋星慧 以敏 蒋茵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干预硬皮病小鼠对体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V型胶原(ColV)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6只),博来霉素(BLM)组(6只)、PFD干预组(6只)和BLM+PFD干预组(6只...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干预硬皮病小鼠对体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V型胶原(ColV)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6只),博来霉素(BLM)组(6只)、PFD干预组(6只)和BLM+PFD干预组(6只)。使用背部皮下注射BLM的方法建立硬皮病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1次/d,连续4周;PFD干预组采用灌胃的方法给药[300mg/(kg·d),1次/12h],从第11天到实验结束;BLM+PFD干预组先采用BLM皮下注射,在第11天开始予PFD进行干预,到第4周。采用样本碱水法检测皮肤羟脯氨酸(HYP)含量,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小鼠皮肤CTGF蛋白和ColV分布。结果BLM组小鼠皮肤HYP的含量明显高于BLM+PFD干预组,对照组和PFD干预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和Masson染色显示,BLM组小鼠真皮层明显增厚,胶原纤维增粗、数量增多,血管增多、管腔狭窄、伴炎性细胞浸润;提示造模成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LM组真皮和基底细胞层CTGF蛋白均呈强阳性表达,ColV在真皮层、小血管及周围可聚集分布,BLM+PFD干预组较BLM组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皮病鼠皮肤中CTGF和ColV蛋白的表达增加,这可能是导致硬皮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给予PFD干预,均可降低两者的表达水平,这有可能是治疗硬皮病潜在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硬皮病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v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型胶原导致的硬皮病样重塑
7
作者 Bezerra M.C. Teodoro W.R. +2 位作者 De Oliveira C.C. V.L. Capelozzi 王琼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8期27-27,共1页
Recently, we discovered that New Zealand rabbits immunized with human type V collagen plus Freund’ s adjuvant present fibrosis and vasculitis of organs usually affected by systemic sclerosis. In this way, we studied ... Recently, we discovered that New Zealand rabbits immunized with human type V collagen plus Freund’ s adjuvant present fibrosis and vasculitis of organs usually affected by systemic sclerosis. In this way, we studied the fibrillogenesis process to identify possible factors involved in altered remodeling observed in this scleroderma-like model. Additionally, we have done a very preliminary comparison with human skins obtained from scleroderma patients (n = 3). Female New Zealand rabbits (n = 10) were immunized subcutaneously with two doses of 1 mg collagen V (COL V) plus complete Freund’ s adjuvant for a 30-day interval, followed by two additional intramuscular booster immunizations in incomplete Freund’ s adjuvant for a 15-day interval. Animals from control group (n = 10), were only inoculated with complete and incomplete Freund’ s adjuvant given at same conditions of COL V. Histological analysis of skins from animals and patients were done by Masson’ s trichrome staining, and immunofluorescence method to detect collagen fibers and interactions of types I, III and V collagen in the remodeling process. The analysis of animal skins showed collagen fibril deposits in the dermis after 7 days of sensibilization and an increase in these deposits after 75 and 120 days, respectively. Skin thickness and atrophy of sebaceous and sweat glands were progressively more intense in late sacrificed animals and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d amount of collagen deposition. Surprisingly, type V collagen was overexpressed both in animals and patients, forming dense and atypical collagen fibers in the dermis. We suggest that this anomalous expression of morphologically different type V collagen could justify the remodeling observed in scleroderma pla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胶原 硬皮病样 Masson三色染色法 完全弗氏佐剂 系统性硬化病 新西兰兔 皮下免疫 硬皮病患者 组织学分析 免疫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非尼酮干预硬皮病小鼠皮肤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V型胶原的定量分析
8
作者 覃玉花 唐开奖 +3 位作者 佘柳君 宋星慧 以敏 蒋茵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34-36,共3页
硬皮病(scleroderma,SD)是一种以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同时伴有内脏器官受累的结缔组织病,严重影响预后[1]。有相关研究标识,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SD小鼠模型中真皮和基底细胞层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 硬皮病(scleroderma,SD)是一种以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同时伴有内脏器官受累的结缔组织病,严重影响预后[1]。有相关研究标识,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SD小鼠模型中真皮和基底细胞层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呈强阳性表达,Ⅴ型胶原(collagen typeV,ColⅤ)在真皮层、小血管及周围可聚集分布[2];经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D)干预后CTGF和ColⅤ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硬皮病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v型胶原
原文传递
博莱霉素诱发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时肺内Ⅴ型胶原的病理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许祖德 张月娥 +3 位作者 陈忠年 徐元鼎 张秀荣 王新禾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01-104,T008,共5页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Q520图象分析仪对大鼠气道内注入博莱霉素A5后肺内Ⅰ、Ⅲ、Ⅴ型胶原(ColⅠ、ColⅢ、ColⅤ)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在大鼠肺纤维化病灶中ColⅤ的变化与ColⅠ、ColⅢ不同,其增...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Q520图象分析仪对大鼠气道内注入博莱霉素A5后肺内Ⅰ、Ⅲ、Ⅴ型胶原(ColⅠ、ColⅢ、ColⅤ)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在大鼠肺纤维化病灶中ColⅤ的变化与ColⅠ、ColⅢ不同,其增生出现早,在整个实验周期中呈双峰状曲线,提示在肺纤维化早期和晚期增生的ColⅤ具有不同的来源。ColⅤ的沉积可能是促使肺纤维化发生、病变长期存在、甚至进行性进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v型胶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Ⅴ型胶原在实验性肝纤维化中的演变及作用
10
作者 王新禾 许祖德 +2 位作者 张锦生 张秀荣 张月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71-273,I037,共4页
目的:探讨Ⅴ型胶原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化技术和图像分析法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时肝内Ⅰ、Ⅲ和Ⅴ型胶原(ColⅠ、ColⅢ和ColⅤ)的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ColⅤ的变化和分布与ColⅠ和Col... 目的:探讨Ⅴ型胶原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化技术和图像分析法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时肝内Ⅰ、Ⅲ和Ⅴ型胶原(ColⅠ、ColⅢ和ColⅤ)的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ColⅤ的变化和分布与ColⅠ和ColⅢ不尽相同:早期增加快于ColⅠ和ColⅢ,常分布于变性坏死的肝细胞周围;中期与ColⅠ和ColⅢ的增加同步;后期则渐趋回落。结论:在整个病变过程中ColⅤ具有多种细胞来源,它在病灶部位的沉积可能对促使肝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v型胶原 图像分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病理标本中Ⅴ型胶原的定量检测
11
作者 施建英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14-214,225,F003,共3页
关键词 胃粘膜 胃镜 病理标本 v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型和Ⅴ型胶原的制备及其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武继民 今村保忠 +1 位作者 水野一乘 林利彦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39-241,共3页
目的从牛真皮和角膜分别制备Ⅲ型和Ⅴ型胶原 ,检测制备过程 ,分析胶原的结构特征。方法提取在含蛋白酶的乙酸溶液中进行 ,分离采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盐析和透析 ;电泳分析胶原的制备过程和结构特征。结果一些Ⅴ型胶原分子可能存... 目的从牛真皮和角膜分别制备Ⅲ型和Ⅴ型胶原 ,检测制备过程 ,分析胶原的结构特征。方法提取在含蛋白酶的乙酸溶液中进行 ,分离采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盐析和透析 ;电泳分析胶原的制备过程和结构特征。结果一些Ⅴ型胶原分子可能存在二硫键结构 ,而每条Ⅲ型胶原分子的末端肽链均有二硫键结构。结论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胶原 盐析和透析 SDS-PAGE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肌肉Ⅴ型胶原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抗体制备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超 鲍俊旺 +3 位作者 蔡秋凤 张凌晶 刘光明 曹敏杰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401-406,共6页
通过酸溶、胃蛋白酶酶解和氯化钠盐析等方法,从鲤鱼肌肉中纯化得到了V型胶原蛋白.SDS-PAGE电泳图谱分析发现,其至少由2条α链(α_1和α_2)组成,其中α1分子质量约为135 ku,α_2分子质量约为120 ku.通过圆二色光谱仪分析其二级结构,发现... 通过酸溶、胃蛋白酶酶解和氯化钠盐析等方法,从鲤鱼肌肉中纯化得到了V型胶原蛋白.SDS-PAGE电泳图谱分析发现,其至少由2条α链(α_1和α_2)组成,其中α1分子质量约为135 ku,α_2分子质量约为120 ku.通过圆二色光谱仪分析其二级结构,发现其具有胶原蛋白三股螺旋结构的典型特征,其热变性温度为30.5℃.将V型胶原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成功制备了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对该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进行分析,证明其仅与鱼类V型胶原蛋白产生反应,特异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胶原蛋白 圆二色谱 多克隆抗体 免疫印迹法 鲤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及Ⅳ型胶原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卫华 张勇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9期675-677,共3页
目的体外培养小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V型胶原表达。方法小牛晶状体前囊组织块培养,晶状体上皮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传代2次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内1V型胶原表达。结果原代培养2-3周后细胞成单层后传代培养,... 目的体外培养小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V型胶原表达。方法小牛晶状体前囊组织块培养,晶状体上皮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传代2次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内1V型胶原表达。结果原代培养2-3周后细胞成单层后传代培养,传代细胞易贴壁,9~10d后可再传代,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细胞质内有大量Ⅳ型胶原表达,形成细胞的骨架成分。结论晶状体上皮细胞在增生时有大量Ⅳ型胶原表达,其与晶状体后囊混浊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1v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中Ⅴ型和Ⅺ型胶原的定位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万军 胡有谷 郑洪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9-169,T001,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v型胶原 XI 定位 分布
原文传递
Extraction of TypeⅤCollagen From Bovine Cornea and Its Structural Analysis
16
作者 WU Ji-min LI Zhi-hong +2 位作者 WANG Peng-fei LI Ying YUAN Xiao-yan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2011年第3期125-129,共5页
We used bovine cornea as starting material, pepsin treatment in acetic acid solution to extract the mixture of type I and V collagens, and salt precipitation and dialysis to purify and isolate each type of the collage... We used bovine cornea as starting material, pepsin treatment in acetic acid solution to extract the mixture of type I and V collagens, and salt precipitation and dialysis to purify and isolate each type of the collagens. The preparation was analyzed using sodium dodecyl sulph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2-mercaptoethanol used as reducing agent cut off the disulfide bonds, which was utilized to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disulfide bonds involved between α chains in some types of collagens. At the same time, we discover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disulfide bonds among α chains potentially existed in the type V collagen prepared from the pepsin-treatment extraction at 4℃. 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we obtained that, compared with those pepsin-treated at 4℃, th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s of α1 (V) and α 2 (V) subunits pepsin-treated at room temperature decreased by 4.6% and 6.0%, respective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ype V collagen can be prepared from bovine coruea by use of pepsin treatment, salt precipitation and dialysis. The interchain and/or intermolecular disulfide bonds potentially lie near the edges of termini of type V collagen molecules existing in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there are few of the intermolecular and/or intramolecular crosslinks formed by lysine or hydroxylysine or histidine residues in type V collag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 v collagen salt precipitating method SDS-PAGE electrophore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病病理生理的新认识
17
作者 巫协宁 《胃肠病学》 1996年第2期103-106,共4页
本文叙述肝病病理生理的一些新见解,包括肝缺血、缺氧、脂质过氧化引起的肝细胞生化功能及离子变化;肝细胞凋亡与再生;肝内胆汁郁积与细胞浆膜流动度的关系:胆汁酸的调节与胆石生成;胃肠和内分泌激素与尿素合成;肝纤维化与转化生长因子... 本文叙述肝病病理生理的一些新见解,包括肝缺血、缺氧、脂质过氧化引起的肝细胞生化功能及离子变化;肝细胞凋亡与再生;肝内胆汁郁积与细胞浆膜流动度的关系:胆汁酸的调节与胆石生成;胃肠和内分泌激素与尿素合成;肝纤维化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β_2,以及各种问质胶原酶的作用所在;最后也涉及雌激素、酒精和黄曲霉素在肝肿瘤形成中的确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 新认识 ITO细胞 膜流动 肝病 胰高糖素 胆汁酸 1区 尿素合成 v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尼埃病的相关免疫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龚帆 谭长强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192-194,198,共4页
梅尼埃病的病因至今仍未完全清楚 ,但近十几年来 ,随着耳免疫学研究的深入 ,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 ,在部分梅尼埃病病人的发病过程中 ,免疫学因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关键词 梅尼埃病 相关免疫因素 免疫学 自身抗 v型胶原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1、miR-1299、COL5 A2与食管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预测胸腹腔镜外科手术后复发的效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三虎 何伟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3219-3224,共6页
目的探究ALC1、微小RNA-1299(miR-1299)、V型胶原蛋白α2链(COL5 A2)与食管癌(EC)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预测胸腹腔镜外科手术后复发的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胸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后1年内复发的EC患者45例为研究组,另选... 目的探究ALC1、微小RNA-1299(miR-1299)、V型胶原蛋白α2链(COL5 A2)与食管癌(EC)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预测胸腹腔镜外科手术后复发的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胸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后1年内复发的EC患者45例为研究组,另选取胸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后1年内未复发的EC患者4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血清恶性生物学行为指标[血清半乳凝素-9(Gal-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EC组织中ALC1、miR-1299、COL5 A2 mRNA表达情况,探究术后EC组织中ALC1、miR-1299、COL5 A2 mRNA与血清恶性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比较ALC1、miR-1299、COL5 A2高表达与低表达者病理特征,探究ALC1、miR-1299、COL5 A2与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预测EC术后复发的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Gal-9、VEGF、Galectin-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入组时EC组织ALC1、COL5 A2 mRNA均高于对照组,miR-1299 mRNA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Gal-9、VEGF、Galectin-3与术后EC组织ALC1、COL5 A2表达呈正相关,与miR-1299表达呈负相关(P<0.05);术后EC组织ALC1、miR-1299、COL5-A2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转移、肿瘤浸润深度与术后EC组织ALC1、COL5 A2呈正相关,与miR-1299呈负相关(P<0.05);术后EC组织ALC1、miR-1299、COL5-A2联合预测EC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大于各指标单一预测,联合预测的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67%、80.00%。结论ALC1、miR-1299、COL5 A2表达水平与EC恶性生物学行为存在良好线性关系,各指标联合在预测胸腹腔镜外科手术后复发方面具有较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ALC1 微小RNA-1299 v型胶原蛋白α2链 恶性生物学行为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安丸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中组织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易彤 孙逸君 杨焕荣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9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肾安丸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潍坊益都中心医院肾内科确诊的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嘱其优质低蛋白(0.6 g·kg^(-1)·d^(-1))... 目的探讨肾安丸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潍坊益都中心医院肾内科确诊的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嘱其优质低蛋白(0.6 g·kg^(-1)·d^(-1))、低磷饮食,进行磷结合剂、降压药(血肌酐<265μmol/L时加用ACEI或ARB类药物)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规律服用肾安丸治疗。两组患者均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3、6个月时的肾脏功能、炎症指标及肾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治疗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肌酐(Scr)、Ⅳ型胶原(Collagen-Ⅳ,Col-Ⅳ)、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安丸在临床观察中可以打破"虚、湿、瘀、毒"恶性循环,调节水液代谢,活血化瘀,降低体内毒素,改善患者症状;肾安丸中的大黄成分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抑制促纤维化因子的产生、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分解,从而起到延缓肾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安丸 慢性肾衰竭 肾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v型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