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平原黄河宽V形河道控河机制分析
1
作者 李永军 彭南赫 +4 位作者 段丰浩 肖良 彭建兵 王盼龙 王芊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5,共8页
黄河宽V形河道的形成与演化,既取决于华北平原周缘构造带的边界形态及其相互作用,又是对青藏高原NE向挤入作用的远程响应。三门峡至渤海湾入海口,受河岸区域性大断裂控制,黄河河道以兰考为拐点,由NEE转为NE向,形成了宽V形河道组合样式... 黄河宽V形河道的形成与演化,既取决于华北平原周缘构造带的边界形态及其相互作用,又是对青藏高原NE向挤入作用的远程响应。三门峡至渤海湾入海口,受河岸区域性大断裂控制,黄河河道以兰考为拐点,由NEE转为NE向,形成了宽V形河道组合样式。区内河道的延伸样式主要表现为长线型延伸,其次为锯齿状摆动和短折线拐弯。三门峡-郑州段的黄河产于太行山南段构造带和秦岭构造带围限的断陷带中,山前大断裂均在第四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活动,主要河段产于断裂带中。华北平原是四大构造带围限的平面上呈不规则六边形的凹陷平原,不规则六边形的长边分别平行于太行山构造带和泰安-济南构造带。黄河主河道位于南阳–兰考–平阴–垦利隐伏断裂带中,NE向长线型支流部分平行于、部分重合于区内的NE向隐伏断裂带。可考证的历史时期的黄河改道和已知的废弃河道均产于隐伏大断裂带中。这些隐伏断裂是河岸两大构造带的次级断裂,大多在第四纪以来有显著的活动。黄河沿岸断裂及平原区的隐伏断裂是造山带形成与演化的主要产物,更是控制河道形成、演化、延伸、拐弯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v形河道 断裂控河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V可编程约瑟夫森结阵特性与激励系统研究
2
作者 王曾敏 李红晖 +4 位作者 段梅梅 吴然 王思云 廖福剑 王磊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研究了10 V可编程约瑟夫森结阵的结构和低温超导特性,分析了10 V可编程结阵的激励算法和激励系统结构,提出了数字多用表的结阵超导特性扫描方法,与传统基于示波器的观测方法相比,大幅提升了结阵超导特性扫描和评估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 研究了10 V可编程约瑟夫森结阵的结构和低温超导特性,分析了10 V可编程结阵的激励算法和激励系统结构,提出了数字多用表的结阵超导特性扫描方法,与传统基于示波器的观测方法相比,大幅提升了结阵超导特性扫描和评估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各子阵列的临界电流均大于4 mA,在注入微波后,各子阵列正向和负向量子电压台阶宽度均大于1.5 mA,设计和研制的10 V可编程结阵激励和超导特性扫描系统,能够较好地为10 V约瑟夫森结阵提供激励,为开展无液氦10 V量子电压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量子电压标准 10 v可编程约瑟夫森结阵 结阵激励系统 结阵超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3Al2.5V钛合金切削加工刀具磨损及其影响仿真分析
3
作者 周兆锋 周晚林 +1 位作者 董小飞 宋树权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69,176,共6页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深入探讨了Ti3Al2.5V钛合金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磨损现象,该材料因其在航空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及加工挑战而受到高度关注。鉴于飞机部件需要具备卓越的疲劳耐久性,强调维持表面的完整性并通过精心选择加工参数实现此...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深入探讨了Ti3Al2.5V钛合金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磨损现象,该材料因其在航空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及加工挑战而受到高度关注。鉴于飞机部件需要具备卓越的疲劳耐久性,强调维持表面的完整性并通过精心选择加工参数实现此目标。随着加工的进行,刀具磨损会不断改变其几何形态,这一变化进而影响加工力、温度和应力等关键参数。为了定量分析刀具磨损对这些因素的影响,开发了一种有限元模型。研究结果不仅展示了刀具磨损对加工效率和质量的潜在影响,还为刀具的及时更换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通过优化加工参数,研究有望提高钛合金加工过程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Al2.5v 刀具 磨损 有限元 切削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8n网络的番茄成熟度实时检测算法
4
作者 任晶秋 万恩晗 +2 位作者 单蜜 张光华 卢为党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382,450,共10页
为应对番茄采摘面临的果农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和人工成本上涨等挑战,解决在复杂果园环境下番茄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成熟度检测精度低和实例分割不准确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n网络的番茄成熟度实时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在YOLO... 为应对番茄采摘面临的果农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和人工成本上涨等挑战,解决在复杂果园环境下番茄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成熟度检测精度低和实例分割不准确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n网络的番茄成熟度实时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在YOLO v8n网络中引入通道嵌入位置注意力模块和改进大核卷积块注意力模块,能够在浅层网络保留番茄目标位置信息,建立目标区域之间的长距离依赖关系,从而增加YOLO v8n网络对显著番茄特征的关注。然后,在LaboroTomato数据集上进行了对比实验,改进YOLO v8n相较于原YOLO v8n网络,检测和分割的mAP@50和mAP@50-95分别提高0.4、1.4个百分点和0.3、1.2个百分点。最后,实现了改进YOLO v8n网络在低成本、低算力和低功耗的Jetson Nano平台上的轻量化部署,模型内存占用量由满溢减少到2.4 GB,推理速度加倍。该研究可为番茄采摘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下实时、准确检测番茄成熟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成熟度 目标检测 YOLO v8n 注意力模块 轻量化 Jetson Na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S-YOLO v7的面向样本不均衡的水下生物多尺度目标检测方法
5
作者 张明华 黄基萍 +2 位作者 宋巍 肖启华 赵丹枫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8-396,409,共10页
针对水下目标检测面临着生物尺度变化大以及样本不均衡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水下生物多尺度目标检测方法(Underwater multi-scale-YOLO v7,UMS-YOLO v7)。首先,设计一种由可切换空洞卷积组成的特征提取模块,该模块可在不同大小的感受野... 针对水下目标检测面临着生物尺度变化大以及样本不均衡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水下生物多尺度目标检测方法(Underwater multi-scale-YOLO v7,UMS-YOLO v7)。首先,设计一种由可切换空洞卷积组成的特征提取模块,该模块可在不同大小的感受野上捕获多尺度目标特征,使得提取的特征信息更加全面;其次,使用轻量级的上采样算子融合上下文信息,提高模型对目标的特征学习能力;最后,通过结合Wise-IoU和归一化Wasserstein距离两种相似性度量,提高了不同尺度目标的定位精度,同时降低了多尺度样本分布不均衡对模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相较于当前其他模型在检测精度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提升,在RUOD和DUO数据集上平均精度均值分别达到64.5%和68.9%。与YOLO v7模型相比,UMS-YOLO v7提高了多种尺度目标检测精度,在DUO数据集上,针对大、中、小3种尺度目标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升8.3、4.8、12.5个百分点,其中小目标提升效果最为显著。与现有的其他模型相比,改进的模型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更适用于水下生物多尺度目标检测任务,并且针对不同数据分布的样本具有泛化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生物 多尺度目标检测 YOLO v7 空洞卷积 上采样算子 相似性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分布式光伏-EV互补系统智能调度
6
作者 陈宁 李法社 +3 位作者 王霜 张慧聪 唐存靖 倪梓皓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4-1463,共10页
针对分布式光伏与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大规模接入电网将对电力系统造成冲击的问题,通过建立分布式光伏-EV互补调度模型,以平抑光伏并网波动、增加EV用户经济性为目标,考虑光伏出力的随机性、负荷功率波动、EV接入时间及电量... 针对分布式光伏与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大规模接入电网将对电力系统造成冲击的问题,通过建立分布式光伏-EV互补调度模型,以平抑光伏并网波动、增加EV用户经济性为目标,考虑光伏出力的随机性、负荷功率波动、EV接入时间及电量随机性、实时电价、电池老化成本等因素,提出采用梯度随机扰动的改进型近端策略优化算法(gradient random perturbation-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 algorithm,GRP-PPO)进行求解,通过对模型目标函数的调整,得到基于不同优化目标的2种实时运行策略。通过算例可知,实时调度策略可有效地平抑并网点功率波动,调度效果较传统PPO算法提高了3.48%;策略一以用户的出行需求及平抑并网点功率波动为首要目标,能够保证用户的24h用车需求,同时并网点功率稳定率达到91.84%;策略二以用户经济效益为首要优化目标,全天参与调度的EV收益可达82.6元,可起到鼓励用户参与调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电动汽车 v2G 深度强化学习 实时调度 近端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YOLO v5s-MCA的番茄成熟度检测方法
7
作者 奚小波 丁杰源 +5 位作者 翁小祥 王昱 韩连杰 邹赟涵 唐子昊 张瑞宏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3-391,436,共10页
针对自然环境下番茄识别易受复杂背景干扰、相邻果实成熟度相似难以检测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化YOLO v5s-MCA番茄成熟度识别模型,划分成熟期、转熟期、转色期和未熟期4个成熟度等级。该模型在YOLO v5s基础上使用MobileNetV3网络,... 针对自然环境下番茄识别易受复杂背景干扰、相邻果实成熟度相似难以检测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化YOLO v5s-MCA番茄成熟度识别模型,划分成熟期、转熟期、转色期和未熟期4个成熟度等级。该模型在YOLO v5s基础上使用MobileNetV3网络,减少了模型参数量;在主干网络和颈部网络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oordinate attention,CA),提高了模型对番茄特征表达能力;将颈部网络替换为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FPN,强化了模型特征融合性能并提高了模型识别准确率;将颈部网络中的标准卷积模块改进为GSConv卷积,减轻了模型复杂度并提高了对目标信息的获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YOLO v5s-MCA模型参数量仅为2.33×10^(6),计算量仅为4.1×10^(9),模型内存占用量仅为4.83 MB,其精准度和平均精度均值分别达到92.8%和95.1%,相对YOLO v5s基础模型分别提升3.4、4.4个百分点。对比YOLO v3s、YOLO v5s、YOLO v5n、YOLO v7、YOLO v8n及YOLO v10n等6种模型,YOLO v5s-MCA模型轻量化效果与检测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成熟度检测 图像识别 YOLO v5s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Ti-6Al-4V合金微铣削毛刺尺寸预测
8
作者 吴凤和 王宇 +3 位作者 张会龙 张宁 马轩 王志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69,共7页
针对钛合金微铣削加工易产生毛刺缺陷影响使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Ti-6Al-4V微铣削顶部毛刺尺寸预测方法。首先,以工艺参数(主轴转速、轴向切深、径向切宽和每齿进给量)为网络输入,以顶部毛刺长度为预测目标,建立了微铣... 针对钛合金微铣削加工易产生毛刺缺陷影响使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Ti-6Al-4V微铣削顶部毛刺尺寸预测方法。首先,以工艺参数(主轴转速、轴向切深、径向切宽和每齿进给量)为网络输入,以顶部毛刺长度为预测目标,建立了微铣削毛刺尺寸的预测模型。其次,使用625个切削仿真样本进行预训练。最后,基于迁移学习机制,借助100个切削试验样本对预训练结果进行微调,从而将仿真规律迁移至试验规律。结果表明,迁移学习模型对顺、逆铣两侧毛刺尺寸的平均预测精度分别达到了95.77%、95.45%,为钛合金微铣削毛刺的预测及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铣削毛刺 TI-6AL-4v合金 毛刺 尺寸预测 迁移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V型发动机噪声声源及声品质研究
9
作者 张发雄 胡栋亮 +4 位作者 曾德林 廖升友 苏文强 卢一乐 官维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1期21-23,共3页
本文对某型号V型发动机的前端盖板和左缸罩盖进行结构材料优化,以降低振动噪声并在对优化处理后的发动机进行噪声声源以及噪声声品质进行分析。优化后的声源分析结果显示,前端盖板在2200~2800 Hz频率范围内的振动幅度减小,2450 Hz的共... 本文对某型号V型发动机的前端盖板和左缸罩盖进行结构材料优化,以降低振动噪声并在对优化处理后的发动机进行噪声声源以及噪声声品质进行分析。优化后的声源分析结果显示,前端盖板在2200~2800 Hz频率范围内的振动幅度减小,2450 Hz的共振消失,噪声显著降低;声源峰值频率从1200 Hz升至1340 Hz,振动峰值略增。左缸罩盖在相同频率范围内的振动幅度也减小,2450 Hz共振消失,噪声明显降低;前端1650 Hz的小峰值消失,1400~2000 Hz的噪声减小。怠速时,左侧2000~4000 Hz频段噪声减少;标定点时,2300~3500 Hz频段噪声降低。本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发动机降噪解决方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发动机 发动机降噪 NvH性能 结构材料优化 声源分析 声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OW3D的V型河道滑坡涌浪首浪高度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王环玲 冯业林 +2 位作者 粟焕 赵富刚 马行生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9,共7页
滑坡涌浪是影响山区水库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研究V型河道滑坡涌浪的首浪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库区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FLOW3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V型河道滑坡涌浪灾害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V型河道滑坡涌浪计算模型,考虑滑坡体... 滑坡涌浪是影响山区水库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研究V型河道滑坡涌浪的首浪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库区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FLOW3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V型河道滑坡涌浪灾害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V型河道滑坡涌浪计算模型,考虑滑坡体体积、滑速、河道水深、岸坡倾角、滑床摩擦系数等因素,进行了35组不同工况下的滑坡涌浪数值模拟,获取滑坡入水产生涌浪的过程和首浪高度.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不同因素对首浪高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河道水深、滑床摩擦系数与首浪高度呈负相关,滑坡体积、入水速度、岸坡倾角与首浪高度呈正相关.各因素对首浪高度的影响程度关系为:入水速度>滑坡体积>岸坡倾角>河道水深>滑床摩擦系数.本文研究为山区水库滑坡涌浪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涌浪 首浪高度 敏感性分析 v型河道 FLOW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地梨园宜机化树形——V形连栋平面形
11
作者 赵德英 李子辉 +5 位作者 张彦昌 闫帅 徐功勋 赵旭伟 张旭东 陈纪强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5年第2期35-35,共1页
宜机化树形是指整个栽培管理过程中能够更加高效使用机械化设备的一种树体结构,具有树体结构简单化、树体高度一致化、枝条分布均一化、树体管理标准化的特点。梨树V形连栋平面树形是一种典型的宜机化树形,广泛适用于平地和梯改坡的丘... 宜机化树形是指整个栽培管理过程中能够更加高效使用机械化设备的一种树体结构,具有树体结构简单化、树体高度一致化、枝条分布均一化、树体管理标准化的特点。梨树V形连栋平面树形是一种典型的宜机化树形,广泛适用于平地和梯改坡的丘陵山地梨园。1树体基本结构 V形连栋平面树形每两行作为一个单元,两行树体错位栽植,行内间距50厘米,大行距为3.5米,株距1.0~1.2米。定植前设立V形支架,每个支架上设立4道铁线,分别距地面60、110、160、210厘米。定植时选择长势一致的苗木进行直立栽植,侧生分枝长至30~40厘米时将中心干摁倒,水平绑缚在距地面60厘米高的铁线上,主干保持直立,侧枝以60°仰角垂直引缚至格架铁线上,侧枝间距保持15~20厘米。相邻两株树能够交接时将中心干延长头与其前面的树体主干弯曲部位上方相互嫁接在一起,采用靠接方式,嫁接面长度5厘米,绑扎固定,每2~3个月调整一次绑扎带,促进嫁接口充分愈合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体结构 树体管理 嫁接口 连栋 栽培管理 机械化设备 v 均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
12
作者 赵振兵 韩钰 唐辰康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针对无人机航拍配电线路时因安全限制导致背景复杂动态、绝缘子缺陷形态不规则、缺陷特征不明显与缺陷信息难捕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在第一阶段,通过YOLOv8模型自动提取绝缘子部件图像... 针对无人机航拍配电线路时因安全限制导致背景复杂动态、绝缘子缺陷形态不规则、缺陷特征不明显与缺陷信息难捕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在第一阶段,通过YOLOv8模型自动提取绝缘子部件图像,为第二阶段绝缘子缺陷检测提供准确的输入,摒除冗余背景信息的影响。在第二阶段,利用ConvNeXt V2主干网络提升模型对不规则形态目标的识别能力,提升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通过在特征融合过程中加入边缘知识融合模块,精准提取缺陷边缘信息;设计自适应形状IoU增强方法,采用自适应训练样本选择策略优化正负样本比例,并使用充分考虑边界框回归样本自身形状和尺度等固有属性的Shape-IoU损失函数,使模型聚焦目标本质特征,改善模型漏检误检情况,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经实验证明,基于改进YOLOv8的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级联检测方法比基线模型平均精确率提高了17.3%,有效提升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检测准确率,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维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绝缘子缺陷检测 YOLOv8 ConvNeXt v2 边缘知识融合 自适应形状IoU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rtually Baer模
13
作者 王永铎 陈玉华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49,共5页
引入virtually Baer模的概念,举例说明virtually Baer模是Baer模的真推广,给出了在一定条件下virtually Baer模对直和项的封闭性,讨论了virtually Baer模与GSIP模、广义SSIP模之间的关系,由此给出了半单artinian环及右V-环新的刻画.
关键词 virtually Baer模 Baer模 GSIP模 半单artinian环 v-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PyTorch的RVV优化
14
作者 王凡 张飞 +1 位作者 宋甫元 于佳耕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5年第4期266-275,共10页
RISC-V软件生态正在加速发展,国际开源社区积极投入RISC-V软件生态,针对RISC-V主动适配和优化,积极推动RISC-V软件生态系统向前发展.PyTorch是一个开源的Python机器学习库,其在性能、开源生态、研究领域都有非常大的优势,其对x86、ARM、... RISC-V软件生态正在加速发展,国际开源社区积极投入RISC-V软件生态,针对RISC-V主动适配和优化,积极推动RISC-V软件生态系统向前发展.PyTorch是一个开源的Python机器学习库,其在性能、开源生态、研究领域都有非常大的优势,其对x86、ARM、PowerPC以及CUDA等指令集架构都提供了较好的支持.但是,在目前的RISC-V架构上,软件生态移植集中在对RISC-V标准指令集的适配,尚不能充分利用RISC-V扩展指令集优化软件生态,距离ARM、x86等成熟软件生态存在较大差距.PyTorch因缺少RISC-V V扩展(RVV)的支持,使得RISC-V平台的推理性能与同规格ARM平台差距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PyTorch RVV 1.0的高效开发方案,并使用RVV扩展指令集对PyTorch深度卷积算子进行针对性优化,并在K230开发板上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标量实现,利用RVV优化的深度卷积算子性能提升约1.35–3.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C-v PyTorch Rvv扩展指令集 深度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2V技术的智能驾驶汽车自动跟随技术探究
15
作者 肖振兴 《时代汽车》 2025年第2期7-9,共3页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快速发展,智能驾驶汽车逐渐成为未来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自动跟随技术是智能驾驶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V2V(Vehicle-to-Vehicle)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通信和协同,提高道路安全性和交通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快速发展,智能驾驶汽车逐渐成为未来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自动跟随技术是智能驾驶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V2V(Vehicle-to-Vehicle)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通信和协同,提高道路安全性和交通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驾驶汽车自动跟随V2V技术的实现过程,包括V2V通信技术、感知模块、预测模块、定位模块和自动跟随算法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v技术 智能驾驶 自动跟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移动除草设备的YOLOv5轻量级网络优化与杂草检测方法
16
作者 何滨 荆振鹏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针对当前杂草检测算法普遍面临的模型参数量庞大、实时检测性能不佳以及难以适配移动除草设备等挑战,提出了一种高效且轻量化的网络模型。该模型的核心在于对YOLOv5框架的整体改造与优化,旨在实现资源占用最小化与检测性能的最优化平衡... 针对当前杂草检测算法普遍面临的模型参数量庞大、实时检测性能不佳以及难以适配移动除草设备等挑战,提出了一种高效且轻量化的网络模型。该模型的核心在于对YOLOv5框架的整体改造与优化,旨在实现资源占用最小化与检测性能的最优化平衡。具体而言,引入了基于Bottleneck设计的ShuffleNet V2网络作为YOLOv5的骨干架构,这一举措有效利用了ShuffleNet V2在保持高效推理速度的同时减少参数量的优势。进一步地,将原卷积模块与C3模块分别替换为CSconv模块和C3Ghost模块,这些轻量化组件不仅减轻了计算负担,还通过更高效的特征提取机制提升了模型性能。为增强模型在复杂多变环境中的目标识别能力,融入了无参数SimAM注意力机制,该机制无需额外学习参数即可动态调整特征图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模型对关键信息的敏感度。同时,还集成了轻量级的空间组增强模块(SGE),该模块通过优化空间特征分布,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鲁棒性和准确性。为了验证改进后的模型能够适配移动设备,将此模型移植到Jetson nano开发板上进行试验,数据集为芝麻作物与杂草检测数据集。实验数据表明:经过这一系列改进后,新模型的参数量仅为原始YOLOv5网络的1/5,模型体积压缩至2.9MB,在开发板上的帧率为23fps,一般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帧率为25fps,基本可以在开发板上流畅运行,尽管模型准确率略有下降(仅0.09%),但这一微小牺牲换来了模型在资源受限条件下的卓越表现,实现了检测精度与计算效率的完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网络 YOLOv5 ShuffleNet v2 SimAM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2V617F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特征分析
17
作者 孙兴卫 《临床研究》 2025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进行JAK2 V617 F突变的检测,研究JAK2 V617 F突变对于ET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为ET患者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收集2018年4月至2024年2月确诊的82例ET患者...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进行JAK2 V617 F突变的检测,研究JAK2 V617 F突变对于ET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为ET患者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收集2018年4月至2024年2月确诊的82例ET患者,通过收集其外周血血小板数、中性粒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骨髓或外周血中JAK2 V617 F突变的表达。结果(1)本研究收集的82例ET患者中,存在JAK2 V617 F突变的患者有65例,占所有ET患者的79.27%;(2)在ET患者中,JAK2 V617 F基因的表达与性别无关(P=0.947),但是与年龄相关,>50岁组JAK2 V617 F基因突变占比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3)存在JAK2 V617 F基因的突变的患者血小板数低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而中性粒细胞数、白细胞数以及纤维蛋白原的检出量则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观察患者预后情况,JAK2 V617 F基因的突变会提升血栓以及脾增大风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AK2V617 F突变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预后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可能参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JAK2v617 F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所N+V”式复合词事物指称义的认知探因——由“堂食”说起
18
作者 陈晶晶 《外文研究》 2025年第1期19-28,62,106,107,共13页
汉语“处所N+V”式复合词属状中式偏正复合词,具有多义性,其中的“馆藏”“盆栽”等可以指称事物,而“空投”“车载”等只能表示事件。本文研究发现,“处所N+V”式复合词之所以能够指称事物,本质上是整体转喻部分的认知机制在起作用。... 汉语“处所N+V”式复合词属状中式偏正复合词,具有多义性,其中的“馆藏”“盆栽”等可以指称事物,而“空投”“车载”等只能表示事件。本文研究发现,“处所N+V”式复合词之所以能够指称事物,本质上是整体转喻部分的认知机制在起作用。具体来讲,在“处所N+V”中的动词性语素V激活的认知框架中,凸显元素处所与动作融合形成一个复合参照点(源概念),在联结邻近性和指向唯一性的驱动下通达受事等过程参与者(靶概念)。这一类复合词亦反映了汉语本族语者在事物命名方式上表象主义和原子主义的思维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所N+v”式复合词 事物指称义 转喻 联结邻近性 指向唯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V微合金化Q355B钢的组织与性能
19
作者 张立冰 程陆凡 +5 位作者 陈昊 石全强 严伟 罗贯虹 李瑞平 王威 《金属热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4,共7页
研究了Nb、V微合金化对正火态、淬火态和回火态Q355B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V微合金化后,试验钢奥氏体晶界处存在未完全溶解的球状MC碳化物,这些碳化物钉扎奥氏体晶界,阻碍高温下奥氏体晶界的运动,有效地细化了900... 研究了Nb、V微合金化对正火态、淬火态和回火态Q355B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V微合金化后,试验钢奥氏体晶界处存在未完全溶解的球状MC碳化物,这些碳化物钉扎奥氏体晶界,阻碍高温下奥氏体晶界的运动,有效地细化了900℃正火和900℃淬火态试验钢的原始奥氏体晶粒。另外,Nb、V微合金化增加了淬火态试验钢中马氏体的比例,提高了淬透性。经900℃淬火和450~530℃回火后,试验钢的强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延伸率始终保持在25%以上,且回火温度为480℃时的强度最高。结合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确定480℃为最佳回火温度,该温度下Fe 3C碳化物在马氏体基体内均匀弥散分布,显著增强了析出强化效应。此外,Nb、V微合金化进一步优化了Q355B钢的组织结构,促进了棒状MC型碳化物的析出。在480℃回火后,Q355B钢和Nb-V-Q355B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分别达到469 MPa和582 MPa,延伸率分别为26.5%和25.0%。由此可见,Nb、V微合金化在确保良好塑性的同时,使屈服强度提升了11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55B钢 热处理工艺 Nb、v微合金化 MC碳化物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Nb+V复合微合金化对GCr15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梁桃云 朱华明 +5 位作者 严红革 陈吉华 夏伟军 苏斌 陶富华 郝凯斌 《材料热处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为了提高GCr15钢的硬度和强度,对其进行了Nb+V微合金化和不同工艺的热处理,研究了Nb+V微合金化对GCr15钢的奥氏体及珠光体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b+V元素能够有效地细化GCr15钢的奥氏体晶粒,其原因是固溶态的Nb和V元素对... 为了提高GCr15钢的硬度和强度,对其进行了Nb+V微合金化和不同工艺的热处理,研究了Nb+V微合金化对GCr15钢的奥氏体及珠光体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b+V元素能够有效地细化GCr15钢的奥氏体晶粒,其原因是固溶态的Nb和V元素对奥氏体晶界有拖曳作用,且(Nb,V)C碳化物对晶界有钉扎作用。在1050℃保温30 min时,GCr15-0.10Nb-0.13V钢的奥氏体晶粒相比GCr15钢细化了37.41%。Nb+V微合金化能够细化珠光体片层间距,促进棒状和粒状珠光体的形成,进而提高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在1200℃保温120 min空冷后,GCr15-0.10Nb-0.13V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相比GCr15钢分别提高了132.6和151.5 MPa,伸长率为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Nb+v 微合金化 热处理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