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葵不同器官中U和Pb的累积与离子分配规律
1
作者 郑升 晏磊 +2 位作者 卫凤君 罗学刚 张宇 《防化研究》 2024年第6期66-76,共11页
铀(U)矿开采极大促进了我国核电工业的发展,但大量尾矿堆积导致的土壤U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向日葵对U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U污染土壤修复植物,可大面积种植用于土壤修复。探究向日葵... 铀(U)矿开采极大促进了我国核电工业的发展,但大量尾矿堆积导致的土壤U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向日葵对U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U污染土壤修复植物,可大面积种植用于土壤修复。探究向日葵是否兼具放射性物质富集和油料作物的特性,可为实现U矿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土壤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以某油用向日葵(油葵)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油葵器官中U和铅(Pb)的累积规律以及离子代谢。结果表明,该油葵品种在生殖器官(花盘、籽仁、籽壳)中表现出极低的富集能力,U和Pb由茎向叶中转移的能力最大。对不同器官中的矿质元素代谢分析发现,受到低浓度(25 mg/kg)U和Pb处理后,油葵根系中大部分元素(Fe、Mn、Zn和Al)含量均呈上升趋势;100 mg/kg U的处理降低了根中K的含量,100 mg/kg U+Pb的处理也降低了根中P、Fe、Mn的含量;Pb的处理阻碍了籽仁中S、P、K等元素的累积,但增加了Fe、Al、Cu等元素的累积;U、Pb的处理干扰了壳中K、S、Fe、Cu含量的变化。相关网络结果表明,根中U的累积与K元素呈负相关,与S元素呈正相关;在叶片中,U和Pb也存在一定的互作关系,壳中U的累积可能与Fe的转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葵 铀/铅 累积特性 离子组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AMT法在相山铀铅锌矿找矿远景区划分中的试验应用
2
作者 杨志成 张辉 张丽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4年第4期22-28,共7页
通过“相山铀铅锌矿找矿远景区CSAMT有效性试验”项目成果的分析,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先后完成了不同施工参数比对、不同预处理方法比对、不同反演软件效果对比、相同软件不同处理模型比对、CSAMT法和AMT法反演结果对比,以及与已知地质剖... 通过“相山铀铅锌矿找矿远景区CSAMT有效性试验”项目成果的分析,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先后完成了不同施工参数比对、不同预处理方法比对、不同反演软件效果对比、相同软件不同处理模型比对、CSAMT法和AMT法反演结果对比,以及与已知地质剖面的符合性对比,总结了针对试验区有效的试验施工参数选择以及资料预处理和反演最优方案。试验结果表明,CSAMT法在相山地区划分组间界面、基底界面、断裂构造等方面有明显效果,铀矿床和多金属矿床均有明显的电阻率异常特征,可以把总结的电性特征作为该区找矿远景区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本试验项目的结果可以为相同或类似地区的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AMT 找矿远景区 电性结构 铀铅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相山矿田铀铅锌多金属年代学特征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庆坤 郭福生 +1 位作者 周万蓬 曲宏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3-298,共16页
江西相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发育地区之一,近年来在其深部发现了大量的铅锌矿脉,为进一步确定铅锌矿与铀矿床的成因,本文利用蚀变矿物进行39 Ar-40 Ar法测年及C-H-O同位素特征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得到了矿田铀铅... 江西相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发育地区之一,近年来在其深部发现了大量的铅锌矿脉,为进一步确定铅锌矿与铀矿床的成因,本文利用蚀变矿物进行39 Ar-40 Ar法测年及C-H-O同位素特征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得到了矿田铀铅锌多金属矿化年龄并构建了矿田的成矿模式。铅锌矿的形成时间为137.5~138.3 Ma,铀矿床的成矿时间为(132.6±1.3)Ma、(122.8±1.1)Ma,结合流体包裹体特征,判断铀矿床具有两期成矿特点。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大部分来自于赋矿火山-侵入杂岩岩浆,变质水和大气水参与了成矿作用,深部(幔源)富铀流体物质的后期加入是矿田形成铅锌与铀两种不同矿化类型的重要原因。相山矿田的铀与铅锌矿化同属一个成矿系统,是矿田火山-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活动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铅锌矿 成矿时代 成矿模式 相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电子探针铀-钍-铅定年方法及其在构造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5
4
作者 彭松柏 朱家平 +2 位作者 李志昌 刘云华 蔡明海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51,共8页
对电子探针U-Th-Pb定年方法的基本原理、样品的制备和分析、年龄计算方法和误差分析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并对电子探针定年在构造分析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电子探针定年方法适用于经历了包括流体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变质事件的单一和复杂... 对电子探针U-Th-Pb定年方法的基本原理、样品的制备和分析、年龄计算方法和误差分析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并对电子探针定年在构造分析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电子探针定年方法适用于经历了包括流体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变质事件的单一和复杂成因的独居石、锆石矿物,不仅是一个评价变质和变形时间的有效普查工具,而且它的原位性和高分辨能够用来制约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过程的绝对时间和速率,在构造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定年 铀-钍-铅年龄计算 构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秸秆对U(VI)和Pb(Ⅱ)的选择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艾莲 罗学刚 +1 位作者 林晓艳 梅强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6,共8页
以含有单一的U(VI)、Pb(Ⅱ)溶液以及U(VI)和Pb(Ⅱ)混合溶液为吸附质,系统探讨了pH值、吸附剂量、吸附时间和初始离子浓度对向日葵秸秆吸附效果的影响。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粒内扩散模型、Langmuir和Freundlich等... 以含有单一的U(VI)、Pb(Ⅱ)溶液以及U(VI)和Pb(Ⅱ)混合溶液为吸附质,系统探讨了pH值、吸附剂量、吸附时间和初始离子浓度对向日葵秸秆吸附效果的影响。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粒内扩散模型、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从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角度对吸附选择性进行分析,并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吸附20 mg/L的U(VI)-Pb(Ⅱ)溶液的最佳pH值为4.0、吸附剂量为2.0 g/L、吸附时间为720 min,U(VI)和Pb(Ⅱ)的去除率分别为77.55%、87.44%;U(VI)和Pb(Ⅱ)的吸附动力学在单离子和复配体系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单离子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27.0和67.59 mg/g,且当U(VI)高于200 mg/L时Pb(Ⅱ)的吸附过程也能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当离子初始浓度较低时向日葵秸秆对Pb(Ⅱ)具有更高的吸附选择性,而较高时则相反。向日葵秸秆吸附前后的SEM、EDX和FT-IR图谱表明,吸附U(VI)和Pb(Ⅱ)的主要方式为络合和离子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秸秆 选择性 U(Ⅵ) Pb(Ⅱ)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峡西岸闽江口和九龙江口沉积物中碎屑锆石铀-铅定年及物源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勇航 陈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0-117,共8页
碎屑锆石能较好保存源区岩石组成的信息,其铀-铅年龄是沉积物源区示踪有效的方法。利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和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联机(LA-MC-ICPMS)技术,对台湾海峡西部闽江口和九龙江口沉积物中的碎屑锆石进行原位铀-铅测年,同时... 碎屑锆石能较好保存源区岩石组成的信息,其铀-铅年龄是沉积物源区示踪有效的方法。利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和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联机(LA-MC-ICPMS)技术,对台湾海峡西部闽江口和九龙江口沉积物中的碎屑锆石进行原位铀-铅测年,同时获得锆石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大部分碎屑锆石的钍与铀含量之比值大于0.1,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左倾型,并具有明显的铈含量正异常和铕含量负异常,结合阴极发光图像表明这些锆石绝大部分为岩浆成因。闽江口和九龙江口的碎屑锆石具有相同的印支期(峰值为236 Ma)、燕山早期(峰值为155 Ma)和燕山晚期(峰值为110 Ma)等3个峰值,这三期碎屑锆石占主要部分,反映闽江口和九龙江口碎屑沉积物主要来自各流域上游印支期和中下游燕山期岩体,而闽江口碎屑锆石具有明显的加里东期峰(峰值为465 Ma)和前寒武纪(553~2 765 Ma)较多的碎屑锆石,这些碎屑物质可能来自上游武夷山地区加里东期和前寒武纪基底的物质。对比闽江口碎屑锆石铀-铅年龄与台湾岛西部海滨沙滩(苗栗-新竹、嘉义-台南)中的独居石年龄具有相似的谱峰特征,表明台湾岛西部海滨沙滩碎屑物质可能有部分来自闽江。闽江口碎屑物质明显区别于福建的九龙江和浙江的瓯江,这为判别台湾海峡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碎屑锆石 铀-铅年龄 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和铅对枯草杆菌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清 徐伟昌 +1 位作者 招国栋 赵由才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7-249,253,共4页
采用3种方法研究了铀和铅对枯草杆菌的毒性:(1)试纸法测抑菌圈的直径;(2)血球计数板测细菌菌数;(3)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形态和密度的变化。实验考察铀和铅的质量浓度为1~2000mg/L。结果表明:铀和铅对枯草杆菌的生长繁殖有... 采用3种方法研究了铀和铅对枯草杆菌的毒性:(1)试纸法测抑菌圈的直径;(2)血球计数板测细菌菌数;(3)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形态和密度的变化。实验考察铀和铅的质量浓度为1~2000mg/L。结果表明:铀和铅对枯草杆菌的生长繁殖有显著影响;铀和铅对枯草杆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均小于1mg/L;铀对枯草杆菌的致死质量浓度为500mg/L,铅对枯草杆菌的致死质量浓度为1000mg/L。同时,对以上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确定了其各自的应用范围,为重金属对微生物毒性研究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 枯草杆菌 铀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铀铌铅矿重选流程样品中铀 被引量:6
8
作者 倪文山 姚明星 +3 位作者 高小飞 张宏丽 肖芳 吕良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5-29,共5页
采用HCl、HNO_3、HF和HClO_4溶解铀铌铅矿,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铀铌铅矿重选流程样品(原矿、精矿、中矿和尾矿)中铀(U)。通过选择合适的同位素238 U避免了质谱干扰,通过稀释基体质量浓度不大于0.30mg/mL和选择45ng/mL... 采用HCl、HNO_3、HF和HClO_4溶解铀铌铅矿,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铀铌铅矿重选流程样品(原矿、精矿、中矿和尾矿)中铀(U)。通过选择合适的同位素238 U避免了质谱干扰,通过稀释基体质量浓度不大于0.30mg/mL和选择45ng/mL185 Re为内标相结合的方法消除了非质谱干扰。实验表明,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U质谱强度与ρ(U)在5~60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校准曲线相关系数r为0.999 2,方法检出限为0.000 4ng/mL。将实验方法应用于铀铌铅矿重选流程中的原矿、精矿、中矿和尾矿实际样品中U的测定,所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80%~3.9%,加标回收率为102%~106%。采用实验方法对铀铌铅矿重选流程样品(原矿、精矿、中矿和尾矿)中任意3个流程样品中的U含量进行测定,将其测定值代入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得到第4个流程样品中U含量的计算值,由实验方法对第4个流程样品中U含量的测定值与其计算值相比可计算得到第4个流程样品中U的回算率,实验表明,U的回算率为98%~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铌铅矿 重选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居石的电子探针钍-铀-铅化学测年 被引量:34
9
作者 周剑雄 陈振宇 芮宗瑶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1-246,共6页
基于独居石富含Th、U、Pb,且具有非放射性铅的含量通常可忽略不计以及不易发生放射性铅的丢失的特点,为电子探针技术进行化学测年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通过对已知年龄的独居石标样以及新疆土屋-延东铜矿床的一个独居石样品进行电子探... 基于独居石富含Th、U、Pb,且具有非放射性铅的含量通常可忽略不计以及不易发生放射性铅的丢失的特点,为电子探针技术进行化学测年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通过对已知年龄的独居石标样以及新疆土屋-延东铜矿床的一个独居石样品进行电子探针测年分析,分析结果与标样的年龄标定值及样品年龄的推测值相吻合,表明独居石Th-U-TPb电子探针化学测年技术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测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 电子探针 钍-铀-铅 化学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单颗粒锆石铀-铅年龄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细荣 李献华 +2 位作者 韦刚健 涂湘林 王甘霖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121-1125,共5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的新方法.以线扫描进样法代替传统的剥深进样法,克服U/Pb之间的熔蚀分异.对前寒武纪(>1.0Ga)锆石的定年表明,^(207)Pb/^(206)Pb、^(206)Pb/^(238)U定年精密度和准确... 建立了一种利用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的新方法.以线扫描进样法代替传统的剥深进样法,克服U/Pb之间的熔蚀分异.对前寒武纪(>1.0Ga)锆石的定年表明,^(207)Pb/^(206)Pb、^(206)Pb/^(238)U定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为优于2%.对两颗中生代锆石进行了测试,获得了与SHRIMP,定年一致的^(206)Pb/^(238)U年龄.研究结果表明,该定年方法可与SHRIMP定年方法相比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 ICPMS 锆石 同位素年龄 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和铅对大肠杆菌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清 徐伟昌 《铀矿冶》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2-96,共5页
采用3种方法研究了铀和铅对大肠杆菌的毒性:1)试纸法测抑菌圈的直径;2)血球计数板测细菌菌数;3)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形态和密度的变化。得到铀和铅对大肠杆菌的致死质量浓度均为1 000 mg/L,最大无作用剂量均为小于1 mg/L,并将这2种重... 采用3种方法研究了铀和铅对大肠杆菌的毒性:1)试纸法测抑菌圈的直径;2)血球计数板测细菌菌数;3)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形态和密度的变化。得到铀和铅对大肠杆菌的致死质量浓度均为1 000 mg/L,最大无作用剂量均为小于1 mg/L,并将这2种重金属对大肠杆菌的毒性大小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钍基长寿命反应堆堆芯的物理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纲林 王侃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16-120,共5页
长寿命反应堆的设计要求主要是高燃耗深度和满功率自然循环能力,既要提高堆芯的转换比以获得最小的反应性随燃耗变动,又要充分考虑热工方面自然循环的要求,在一般基于铀钚燃料的长寿命反应堆设计中很难做到两全齐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 长寿命反应堆的设计要求主要是高燃耗深度和满功率自然循环能力,既要提高堆芯的转换比以获得最小的反应性随燃耗变动,又要充分考虑热工方面自然循环的要求,在一般基于铀钚燃料的长寿命反应堆设计中很难做到两全齐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乏燃料钚-钍燃料、铅铋合金冷却剂的长寿命堆设计方案,充分利用钍铀燃料在快中子条件下优越的核性能,完成了详细的概念设计并使用MCBurn程序分析其各项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命堆芯 钍-铀燃料 铅铋冷却剂 MCNP MCBu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山铀多金属矿田赋矿围岩及成矿硫源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庆坤 孟祥金 +1 位作者 姜勇彪 周万蓬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为了探讨江西相山铀多金属矿区内岩浆岩与成矿(铀矿、铅锌矿)的关系,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杂岩体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开展了研究,对其成因类型、源区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分析。通过野外及室内分析表明:赋铀矿... 为了探讨江西相山铀多金属矿区内岩浆岩与成矿(铀矿、铅锌矿)的关系,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杂岩体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开展了研究,对其成因类型、源区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分析。通过野外及室内分析表明:赋铀矿围岩与赋铅锌矿围岩具有相同的岩性,空间上形成上铀下铅锌的格局。围岩属于富硅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并具有高度分异特征;不同岩性的岩石具有同源性,主要来自于上地壳变质杂砂岩的部分重熔;据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区域对比研究推测,在构造演化阶段和形成构造环境上,赋铀矿围岩与赋铅锌矿围岩应该形成于大陆挤压-拉张的过渡环境,地幔提供了部分热源,但主要热源来自地壳的拉张减压增温过程;铅锌矿床的硫源主要来自于花岗质围岩的岩浆热液并受到变质岩系的混染,铀矿床的硫源倾向幔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岩石 铅锌矿 铀矿 相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毛细管在线干扰校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含铀地质样品中微量铅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珍 贺攀红 +3 位作者 张延玲 孙银生 荣耀 张伟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8-532,共5页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铅时,基体元素的干扰会使测量结果偏低。本文用氢氟酸、硝酸、高氯酸、盐酸溶解样品,采用等径双毛细管在线干扰校正的方法测定了含铀地质样品中的微量铅。首先通过双毛细管确定了样品溶...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铅时,基体元素的干扰会使测量结果偏低。本文用氢氟酸、硝酸、高氯酸、盐酸溶解样品,采用等径双毛细管在线干扰校正的方法测定了含铀地质样品中的微量铅。首先通过双毛细管确定了样品溶液中的Fe、Al对铅有负干扰,而一定浓度的U、Ba、Ti、Ca、Mn、K、Mg、Na等基体元素没有干扰或可以忽略,由此在线双毛细管根据样品中Fe、Al的含量使用不同的校正试液建立标准曲线,测定未知样品时同步进行稀释,降低了Fe、Al的基体效应。方法检出限为1.5μg/g,精密度(RSD)小于5%。与普通干扰校正法相比,双毛细管在线干扰校正法可根据不同基体的样品使用不同的干扰校正试液,快速建立标准曲线进行复杂样品的测定,且避免了二次稀释,节省试剂,适合测定基体成分接近的批量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铀地质样品 微量铅 双毛细管 在线干扰校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山深部铅锌多金属矿化S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军港 李子颖 聂江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237-238,共2页
相山铀矿田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的相山火山塌陷盆地之中,处于扬子板块和华南板块两个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余心起等,2006)。该区地质发展历史复杂,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频繁,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形成了赣杭火山岩带。白垩... 相山铀矿田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的相山火山塌陷盆地之中,处于扬子板块和华南板块两个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余心起等,2006)。该区地质发展历史复杂,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频繁,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形成了赣杭火山岩带。白垩纪火山活动减弱并向东迁移,发生了高强度、大规模的铀成矿作用(李子颖等,2014),形成了以相山火山盆地铀矿床为代表的数十个铀矿床(邵飞等,2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山铀矿田 铅锌多金属 S同位素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570矿区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卢武长 王玉生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1年第2期65-71,共7页
本文在描述570矿区各种岩石的Rb-Sr等时线年龄的基础上,对其成矿物质Pb,Sr,U和S的来源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570铀矿床的成矿模式。
关键词 矿床 同位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最古老铀矿床成矿年龄及铅同位素示踪铀成矿省 被引量:16
17
作者 夏毓亮 韩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2-760,共9页
中国发现的最古老铀矿床(点)集中分布在华北地台东部的鞍本地区及辽东地区其他铀矿化点、华北地台中部的中条山地区和华北地台西部的龙首山地区。通过多年来对这些地区所积累的47件晶质铀矿U-Pb同位素数据的整理处理,指出中国最古老铀矿... 中国发现的最古老铀矿床(点)集中分布在华北地台东部的鞍本地区及辽东地区其他铀矿化点、华北地台中部的中条山地区和华北地台西部的龙首山地区。通过多年来对这些地区所积累的47件晶质铀矿U-Pb同位素数据的整理处理,指出中国最古老铀矿床(矿点)尽管其成矿地域、成矿类型、成矿地质背景不同,但成矿年龄基本相同,在(1800±100)Ma左右成矿,铀成矿作用发生在早前寒武纪末吕梁造山期,而矿床可能主要在燕山运动期受到叠加改造。对华北地台东部诸省200多件方铅矿的铅同位素数据进行铅同位素数据处理:利用H-H模式分别计算了这些矿石铅源区的μ值及Th/U值,并统计了各省区μ值及Th/U值的均方差S和变异系数X;利用Pb构造模式获取不同地区铅的物质来源。文中还报道了特高放射性成因矿石铅的存在地域。矿石铅同位素示踪表明,我国辽东地区应该是很好的潜在铀成矿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台 铀矿床 成矿年龄 铅同位素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用于铀矿勘查的铅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胜凯 郭冬发 +4 位作者 谭靖 刘桂方 范增伟 李伯平 王晓明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28-233,共6页
在自行研制的低成本热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TI-TOF-MS)基础上,开展了应用TI-TOFMS法测定铀矿钻孔样品中铅同位素示踪铀矿勘查的研究。文中介绍了样品的前处理,铅的分离和富集步骤,仪器测量及数据处理等。TI-TOF-MS法测量铅同位素比值^(20... 在自行研制的低成本热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TI-TOF-MS)基础上,开展了应用TI-TOFMS法测定铀矿钻孔样品中铅同位素示踪铀矿勘查的研究。文中介绍了样品的前处理,铅的分离和富集步骤,仪器测量及数据处理等。TI-TOF-MS法测量铅同位素比值^(204)Pb/^(206)Pb、^(207)Pb/^(206)Pb和^(208)Pb/^(206)Pb的精密度分别为0.94%、0.37%和0.14%,可满足铀矿同位素示踪的要求。通过对北方某铀矿钻孔岩心取样的测量结果表明,TI-TOF-MS测量铅同位素的方法能够用于示踪铀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 铅同位素示踪 铀矿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比亚欢乐谷地区白岗岩型铀矿中硫化物特征及S-Pb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金勇 范洪海 +3 位作者 王生云 顾大钊 张闯 陈东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87-598,共12页
纳米比亚白岗岩型铀矿是世界著名的侵入岩型铀矿,例如罗辛、湖山、欢乐谷、瓦伦西亚等矿床,铀矿物主要包括晶质铀矿、铀石、钍铀矿、沥青铀矿、钛铀矿和硅钙铀矿等,其中硫化物常与这些铀矿物共伴生。因此本文以硫化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开... 纳米比亚白岗岩型铀矿是世界著名的侵入岩型铀矿,例如罗辛、湖山、欢乐谷、瓦伦西亚等矿床,铀矿物主要包括晶质铀矿、铀石、钍铀矿、沥青铀矿、钛铀矿和硅钙铀矿等,其中硫化物常与这些铀矿物共伴生。因此本文以硫化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硫化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硫、铅同位素研究,进而揭示硫化物的成因及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硫化物以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为主,含有少量辉钼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和辉铋矿,呈脉状和自形粒状两种,有岩浆成因和热液成因两大类,但两者应该属于同源。欢乐谷地区矿化白岗岩中黄铁矿的δ34SCDT均值为0.78‰,地层中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的δ34 SCDT均值为-0.95‰,两者硫化物的δ34S都主要介于-5‰~5‰之间。这个变化范围非常接近花岗岩的硫同位素值,表明硫源稳定,可能主要来源于花岗质岩石。矿化白岗岩的黄铁矿和磁黄铁矿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22.389~26.819,15.969~16.176,41.342~48.503;地层中黄铁矿和磁黄铁矿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520~22.640,15.627~15.928,38.603~40.464,表明铅源来自于上地壳,进而推断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富铀的前达玛拉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 硫同位素 铅同位素 白岗岩型铀矿 纳米比亚欢乐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放射性示踪法研究分离铀和铅、铋
20
作者 秦芝 郭俊盛 +2 位作者 甘再国 马桃桃 王秀英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用放射性示踪法研究了TBP -苯体系对铀和铅、铋的萃取分离。实验结果表明 ,在 6mol LHNO3 介质中用TBP -苯作为萃取剂可使铀和铅、铋达到定量分离。阴离子交换法对铀进一步纯化后 ,利用分子电镀法制得厚度为 50 0 μg cm2 的2 3 3
关键词 萃取分离 放射性示踪法 磷酸三丁酯-苯萃取体系 铀233同位素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