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_3/UV工艺对水中BDE47的去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董洪梅 魏东洋 +2 位作者 孙云娜 万大娟 许振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9-25,共7页
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O3/UV工艺对BDE47去除效率的影响,考察了影响降解效率的因子,如溶液的初始浓度、O3转化率和pH值等,分析了臭氧和紫外的协同作用,探讨了动力学反应.结果表明,O3/UV对BDE47的降解效率随着pH值的升高、臭氧转化率的提... 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O3/UV工艺对BDE47去除效率的影响,考察了影响降解效率的因子,如溶液的初始浓度、O3转化率和pH值等,分析了臭氧和紫外的协同作用,探讨了动力学反应.结果表明,O3/UV对BDE47的降解效率随着pH值的升高、臭氧转化率的提高和UV强度的增强而升高,随初始浓度增加,去除效率降低;O3和UV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对BDE47的去除效果明显;BDE47的去除基本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uv工艺 BDE47 降解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工艺在厦门市VOCs废气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吴艳聪 刘建福 《海峡科学》 2022年第11期34-37,共4页
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治理设施进行调查发现,UV系列工艺应用广泛,占比超过50%,其中以单一UV工艺居多,在汽车维修行业广泛使用。监测结果表明,单一UV、UV+活性炭、UV+等离子等系列工艺不仅处理效率较低,而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臭氧污... 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治理设施进行调查发现,UV系列工艺应用广泛,占比超过50%,其中以单一UV工艺居多,在汽车维修行业广泛使用。监测结果表明,单一UV、UV+活性炭、UV+等离子等系列工艺不仅处理效率较低,而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臭氧污染,可能与治理VOCs的初衷背道而驰。其中,单一UV工艺、UV+活性炭、UV+等离子平均处理效率分别为39%、35%、42%,臭氧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60g/h、88g/h、70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工艺 VOCS 臭氧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SO_(3)^(2-)工艺去除水体中溴酸盐的效果
3
作者 沈恺乐 龚思成 +1 位作者 韦文博 张新欢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S01期49-56,246,共9页
紫外/亚硫酸盐(UV/SO_(3)^(2-))工艺是一种通过产生强还原性的活性自由基来降解污染物的高级还原工艺(ARPs)。文章研究了UV/SO_(3)^(2-)工艺降解溴酸盐(BrO_(3)^(-))的效能与机制。结果表明,UV/SO_(3)^(2-)工艺还原BrO_(3)^(-)符合拟一... 紫外/亚硫酸盐(UV/SO_(3)^(2-))工艺是一种通过产生强还原性的活性自由基来降解污染物的高级还原工艺(ARPs)。文章研究了UV/SO_(3)^(2-)工艺降解溴酸盐(BrO_(3)^(-))的效能与机制。结果表明,UV/SO_(3)^(2-)工艺还原BrO_(3)^(-)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增大UV光照强度、SO_(3)^(2-)投加量、溶液pH,去除溶液中的溶解氧(DO),可有效提高Br O_(3)^(-)的去除率;水体中的HCO_(3)^(-)、Cl^(-)和天然有机物会不同程度地抑制BrO_(3)^(-)的降解;自由基淬灭试验显示水合电子(eaq)是UV/SO_(3)^(2-)工艺降解BrO_(3)^(-)的主要活性物质,并由此推断出可能的BrO_(3)^(-)降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SO_(3)^(2-)工艺 溴酸盐 水合电子 降解动力学 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LIGA制作微细群电极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洋洋 朱荻 +1 位作者 曾永彬 明平美 《电加工与模具》 2008年第1期29-31,35,共4页
微细电火花加工和微细电解加工是当前微细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微细群电极进行微细加工可显著提高加工效率。研究了UV-LIGA制作微工具电极的技术。以金属为基底,采用UV-LIGA工艺来制作微细群电极,改进了前烘、后烘、显影等工艺参数,... 微细电火花加工和微细电解加工是当前微细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微细群电极进行微细加工可显著提高加工效率。研究了UV-LIGA制作微工具电极的技术。以金属为基底,采用UV-LIGA工艺来制作微细群电极,改进了前烘、后烘、显影等工艺参数,分别在铜和不锈钢基底上通过注射式倒胶的方法制作出厚度达1 mm的SU-8胶结构,最大深宽比达10∶1,并通过微细电铸,获得了铜微细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底 uv—LIGA工艺 SU-8胶 高深宽比 微细群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TCCA组合工艺在管道分质供水消毒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显干 肖贤明 +2 位作者 罗东浦 吴贤格 杨毅 《净水技术》 CAS 2006年第6期43-45,73,共4页
应用UV+TCCA组合消毒工艺对管道分质供水系统进行了现场消毒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此组合工艺将有效氯投加量控制在0.1mg/L~0.2mg/L、管网末梢水有效氯含量控制在0.02mg/L以上,可有效控制管道分质供水系统中微生物指标,并保持饮... 应用UV+TCCA组合消毒工艺对管道分质供水系统进行了现场消毒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此组合工艺将有效氯投加量控制在0.1mg/L~0.2mg/L、管网末梢水有效氯含量控制在0.02mg/L以上,可有效控制管道分质供水系统中微生物指标,并保持饮用水的较好口感。本组合工艺消毒保鲜效果稳定,生成的消毒副产物少,成本低,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三氯异氰脲酸组合(uv+TCCA)组合工艺消毒 管道分质供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产品中UV上光工艺油墨附着不良的解决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章苹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2012年第10期8-10,共3页
本文从覆膜后丝印上光工艺入手,分析常见覆膜后丝印雪花油附着不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uv上光工艺 覆膜产品 附着 油墨 表面整饰技术 生活水 外包装 性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产品UV上光工艺
7
作者 郭凌华 《印刷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3期41-42,共2页
对覆膜之后的印刷品进行UV上光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很受消费者青睐的印后加工技术.所谓覆膜产品UV上光,就是对印刷品表面覆膜后再在整体或局部印一至两次光油,使印刷品表面获得光亮的UV光油膜层的方法.覆膜之后的产品再上UV光油可以... 对覆膜之后的印刷品进行UV上光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很受消费者青睐的印后加工技术.所谓覆膜产品UV上光,就是对印刷品表面覆膜后再在整体或局部印一至两次光油,使印刷品表面获得光亮的UV光油膜层的方法.覆膜之后的产品再上UV光油可以增强油墨的耐光性能,起到提高印刷品光泽与立体感、形成强烈对比的作用.既可以采用满版上光,也可以采用局部上光.本文主要探讨覆膜产品UV上光的特点、工艺及市场现状,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产品 印刷品 uv上光工艺 uv光油 印后加工技术 油墨 光泽 市场现状 消费者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Fenton工艺对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徐蘇士 汪诚文 +1 位作者 王迪 杜松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65-70,共6页
采用UV-Fenton工艺对垃圾渗滤液的纳滤浓缩液进行处理,考察了该工艺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并研究了H2O2投加量、FeSO4·7H2O投加量、pH、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纳滤浓缩液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Fenton工艺能有效去... 采用UV-Fenton工艺对垃圾渗滤液的纳滤浓缩液进行处理,考察了该工艺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并研究了H2O2投加量、FeSO4·7H2O投加量、pH、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纳滤浓缩液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Fenton工艺能有效去除浓缩液中的有机污染物。TOC去除率随着H2O2和FeSO4·7H2O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当H2O2投加量从1665mg/L增加至13320mg/L时,TOC去除率从53.3%上升至69.8%;当FeSO4·7H2O投加量从367mg/L增加至5500mg/L时,TOC去除率从57.4%上升至71.7%;该工艺对pH具有缓冲性,在初始pH为2.0~6.0时,TOC去除率受pH的影响较小;随着初始温度从20℃升至60℃,TOC去除率小幅下降;TOC去除率在反应开始的30min内上升较快,之后增加趋势减缓。TOC去除率在反应2h后基本不再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液 uv—Fenton工艺 垃圾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H_2O_2工艺降解水中污染物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连军锋 孙龙 +2 位作者 江冲 朱易春 李英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0,共5页
介绍了目前最重要的商用高级氧化工艺之一的UV/H_2O_2工艺,叙述了UV/H_2O_2工艺动力学研究进展,认为目前此方面的研究仍有所欠缺,鉴于此,将分别从动力学参数及动力学模型2方面对UV/H_2O_2工艺降解污染物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探讨。以UV曝... 介绍了目前最重要的商用高级氧化工艺之一的UV/H_2O_2工艺,叙述了UV/H_2O_2工艺动力学研究进展,认为目前此方面的研究仍有所欠缺,鉴于此,将分别从动力学参数及动力学模型2方面对UV/H_2O_2工艺降解污染物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探讨。以UV曝辐量为主线,分别阐述并比较了不同反应器中UV曝辐量的测定、基于UV光量子剂量的动力学参数及动力学模型等,指出了UV曝辐量对于光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分析表明该模型的建立对单一目标污染物的模拟和预测有较好效果。认为需进一步探讨研究,找到最适合的动力学模型;还应开发高效低耗的新型光源、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H2O2工艺 反应动力学 基于光子剂量的速率常数 R(HO u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H2O2/Cl2组合工艺处理含2-MIB滤后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焦浩 崔鹏炜 +3 位作者 岳建刚 宋武昌 贾瑞宝 王洪波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36,42,共9页
针对饮用水中二甲基异莰醇(2-MIB)污染和UV/H2O2高级氧化工艺H2O2残留问题,构建了UV/H2O2/Cl2组合工艺,并以加标滤后水为原水开展了相关中试研究。基于响应曲面法对UV/H2O2工艺去除2-MIB进行参数优化,在此基础上对出水残留H2O2采用加氯... 针对饮用水中二甲基异莰醇(2-MIB)污染和UV/H2O2高级氧化工艺H2O2残留问题,构建了UV/H2O2/Cl2组合工艺,并以加标滤后水为原水开展了相关中试研究。基于响应曲面法对UV/H2O2工艺去除2-MIB进行参数优化,在此基础上对出水残留H2O2采用加氯中和处理,调整NaClO投加量以保证出水符合出厂水余氯要求。最终确定UV/H2O2/Cl2组合工艺运行的最优工况为:当2-MIB为275ng/L时,UV为350mJ/cm^2,H2O2投加量6mg/L,NaClO投加量7.5mg/L,在确定的最优工况下连续稳定运行组合工艺,对工艺出水进行检测,结果表明UV/H2O2/Cl2组合工艺对2-MIB去除率达到96.95%,出水余氯值0.4~0.5 mg/L,对TOC、UV254去除率分别达到15.59%、65.71%,能够氧化去除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对色氨酸等5种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良好,且不会带来消毒副产物超标和生物毒性问题,最终出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水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异莰醇 滤后水 高级氧化 uv/H2O2/Cl2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好局部UV上光工艺 打造精品纸盒包装 被引量:1
11
作者 葛海英 《印刷技术》 2010年第16期31-32,共2页
作为一种重要的表面整饰工艺,UV上光工艺已成为实现纸盒增值的重要手段。所谓UV上光,是指通过特定的上光设备在纸张表面涂布一层UV光油,固化后印品表面便能达到一定的光泽度。传统上光设备大多为满版上光设备,即只能对整个印品表面进行... 作为一种重要的表面整饰工艺,UV上光工艺已成为实现纸盒增值的重要手段。所谓UV上光,是指通过特定的上光设备在纸张表面涂布一层UV光油,固化后印品表面便能达到一定的光泽度。传统上光设备大多为满版上光设备,即只能对整个印品表面进行上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上光工艺 纸盒包装 表面涂布 精品 光设备 整饰工艺 uv光油 光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H_2O_2工艺处理污水厂尾水CDOM的三维荧光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尔登 王聿琳 +3 位作者 樊鑫鑫 王晓艳 李静 王利平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53-58,共6页
使用UV/H_2O_2工艺深度处理污水厂尾水,评估对水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去除效果。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组合平行因子分析,提取出3个有效荧光组分,分别代表C1(色氨酸类蛋白)、C2(类腐殖酸)和C3(酪氨酸类蛋白)。UV/H_2O_2工艺能有效去除C... 使用UV/H_2O_2工艺深度处理污水厂尾水,评估对水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去除效果。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组合平行因子分析,提取出3个有效荧光组分,分别代表C1(色氨酸类蛋白)、C2(类腐殖酸)和C3(酪氨酸类蛋白)。UV/H_2O_2工艺能有效去除CDOM荧光组分,使用响应面分析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最佳反应条件为:H_2O_2投加量1.2mg/L、紫外光强7.1mW/cm2、反应时间43min,荧光组分C1预测和实际去除率分别为94.2%和91.8%,说明响应面能够有效描述UV/H_2O_2工艺降解反应过程,优化降解反应条件,为UV/H_2O_2氧化工艺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H2O2工艺 CDOM 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上光工艺注意事项探讨
13
作者 李铭 《广东印刷》 2012年第2期40-41,共2页
我国印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印刷、绿色包装,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力举措。覆膜工艺和UV上光工艺同属于印刷品表面整饰工艺,都具备增加印刷品的表面平滑度... 我国印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印刷、绿色包装,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力举措。覆膜工艺和UV上光工艺同属于印刷品表面整饰工艺,都具备增加印刷品的表面平滑度、光泽度,保护印刷图文,提高产品档次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上光工艺 资源节约型社会 表面平滑度 绿色印刷 印刷行业 绿色包装 循环经济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局部丝印上光工艺
14
作者 邱伟 《中外特种印刷》 2003年第4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局部上光 印刷 上光油 BOPP哑膜上光 uv丝印上光工艺 设备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3/UV协同氧化去除BDE47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志儒 董洪梅 +2 位作者 王信 贺涛 魏东洋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5期69-71,68,共4页
通过氧化源效果对比实验和初始浓度、p H值、UV强度等单因素实验与动力学实验,分析考察了O3/UV的协同氧化作用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O3/UV氧化效果好于两者单独氧化,并远远高于纯氧和紫外光的单独氧化,O3和UV表现为具有很好的协同氧化作... 通过氧化源效果对比实验和初始浓度、p H值、UV强度等单因素实验与动力学实验,分析考察了O3/UV的协同氧化作用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O3/UV氧化效果好于两者单独氧化,并远远高于纯氧和紫外光的单独氧化,O3和UV表现为具有很好的协同氧化作用;单因素实验表明O3/UV对BDE47的降解效率随着p H值的升高和UV强度的增强而升高,氧化实验宜在偏碱性条件下进行;动力学拟合数据表明,O3/UV协同氧化降解BDE47过程模型更加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其模型参数kobs为0.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uv工艺 BDE47 降解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μm微盲孔成孔工艺研究
16
作者 符唐盛 张锦锋 +1 位作者 白杨 陈俭云 《印制电路信息》 2024年第S02期261-271,共11页
本文主要研究三种不同的微盲孔工艺流程:CFM工艺、CO_(2)LDD工艺、UV LDD工艺。通过对每个工艺流程的影响因子进行交叉测试或DOE测试等方法,筛选出各个工艺的最优的45μm盲孔加工参数,为微盲孔加工提供了多元化的可行最优加工方案。
关键词 45μm微盲孔 CFM工艺 CO_(2)LDD工艺 uv LDD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和腐殖酸对UV/Fe^(3+)降解CTAB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松涛 尹平河 +2 位作者 赵玲 黄焕标 吴兴让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54,共3页
研究了UV/Fe3+工艺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去除效果,以及水体中常见的阴离子和腐殖酸对该工艺降解CTAB的影响。结果表明,UV/Fe3+工艺可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CTAB,其光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投加Fe3+质量浓度为5mg/L,... 研究了UV/Fe3+工艺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去除效果,以及水体中常见的阴离子和腐殖酸对该工艺降解CTAB的影响。结果表明,UV/Fe3+工艺可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CTAB,其光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投加Fe3+质量浓度为5mg/L,125W高压汞灯照射下,CTAB在蒸馏水和自来水中的光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525、0.0476min-1;当溶液中Cl-和HCO3-浓度分别为5、10、15mmol/L时,对CTAB光降解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腐殖酸在低浓度时,可少许促进光降解反应,高浓度时光降解反应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uv/Fe3+工艺 CTAB 光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喷墨油墨的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史红梅 魏杰 《信息记录材料》 2005年第2期36-39,50,共5页
简要介绍了喷墨打印技术的特点及原理。着重阐述了UV喷墨油墨的组成、性能要求及其发展情况,其中就墨水的各个组成成分和应用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用量等方面做了进一步说明。同时指出了UV喷墨油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油墨 uv固化工艺 喷墨打印工艺 紫外线 打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上光油的安全问题解答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守鸿 《印刷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42-43,共2页
对于印后加工的很多工艺而言,大部分均在"干"状态下进行,如:烫印、压凹凸.模切,甚至折页、上胶等,除了胶黏剂之外.在生产中并不需要特别的处理.也不会产生材料安全问题.但对于UV上光来说,UV上光油则需要特别对待.
关键词 印后加工 uv上光油 材料安全问题 uv上光工艺 操作 环保 印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3/UV/H_2O_2对石化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武福平 张超 +4 位作者 王倩 张国珍 刘萌 刘光 唐鑫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34,共4页
采用O_3/UV/H_2O_2耦合工艺对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的兰州某石化企业二级出水进行预处理,分析了不同因素对COD去除率及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O_3投加量为62.63 mg/L,UV功率为25 W,照射时间为15 min,n(H_2O_2)/n(O_3)为0.5,原... 采用O_3/UV/H_2O_2耦合工艺对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的兰州某石化企业二级出水进行预处理,分析了不同因素对COD去除率及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O_3投加量为62.63 mg/L,UV功率为25 W,照射时间为15 min,n(H_2O_2)/n(O_3)为0.5,原水pH为9时,COD去除率可达29.34%,BOD5/COD可由0.05增加到0.34。此工艺对石化二级出水水质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大幅提升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二级废水 高级氧化 O3/uv/H2O2工艺 难降解有机物 可生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