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Triple TOF MS/MS技术分析苍耳子炒制前后的差异化学成分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娟秀 罗益远 +5 位作者 刘训红 宋建平 华愉教 王胜男 赵慧 严颖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7-168,共12页
为探讨苍耳子炒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 MS/MS)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苍耳子炒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二级串联质谱,针对峰匹配、峰对齐、滤噪... 为探讨苍耳子炒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 MS/MS)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苍耳子炒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二级串联质谱,针对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进行数据处理;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标准品比对及相关文献数据进行成分鉴定。结果表明,苍耳子炒制前后的化学组成得到了有效区分,初步筛选出44个差异化学成分,并鉴定出其中的41个成分;所分析的样品共有10个差异化学成分,在不同样品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该方法可为解析苍耳子药材的品质形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也可为解释苍耳子炒制减毒的科学内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炒制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 MS/MS) 差异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 TOF MS/MS技术比较高良姜根中髓及皮层间的差异 被引量:4
2
作者 袁源 周伟 +2 位作者 黄晓兵 林丽静 李积华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51-1654,共4页
目的:建立高良姜主要成分的UPLC-Triple TOF MS/MS定性与定量检测方法。方法:利用UPLC-Triple TOF MS/MS技术对8批高良姜根中的髓与皮层进行测定分析。在电喷雾负离子及TOF MS触发TOF MS/MS的模式下检测,以一级离子质量准确度、一级离... 目的:建立高良姜主要成分的UPLC-Triple TOF MS/MS定性与定量检测方法。方法:利用UPLC-Triple TOF MS/MS技术对8批高良姜根中的髓与皮层进行测定分析。在电喷雾负离子及TOF MS触发TOF MS/MS的模式下检测,以一级离子质量准确度、一级离子同位素分布、二级碎片与文献匹配等手段确保准确定性分析,以TOF MS提取离子的峰面积定量分析。结果:高良姜根中髓及皮层间均含黄酮类与二苯基庚烷类成分,但皮层含二苯基庚烷类成分种类较少。髓中高良姜素含量(18.78 mg/g)约为皮层含量(9.01 mg/g)的2倍;二苯基庚烷A含量(3.56 mg/g)约为皮层含量(2.25 mg/g)的1.5倍。结论:该检测方法具有准确、高效的特点;同时可为高良姜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及标准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根 uplc-triple tof MS/MS 高良姜素 二苯基庚烷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 TOF MS/MS和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打箭菊总黄酮部位保肝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夏玉英 祝晨蔯 +3 位作者 林朝展 贺颖颖 康萨.索朗其美 贝日.泽仁达瓦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09-1614,共6页
目的:研究打箭菊总黄酮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其总黄酮中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其保肝作用的潜在靶点。方法:采用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打箭菊药材,提取液过AB-8大孔树脂柱,以30%乙醇洗脱获得总黄酮部位,利用UPLC-Triple TOF M... 目的:研究打箭菊总黄酮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其总黄酮中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其保肝作用的潜在靶点。方法:采用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打箭菊药材,提取液过AB-8大孔树脂柱,以30%乙醇洗脱获得总黄酮部位,利用UPLC-Triple TOF MS/MS技术对打箭菊总黄酮部位进行检测,通过对照品、分子量和质谱裂解规律对打箭菊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通过Pubchem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和Cytoscape分析软件构建打箭菊总黄酮化学成分-靶点作用网络图。结果:从打箭菊总黄酮部位中鉴定18个主要的化学成分,其中12个化学成分通过串联质谱进行了结构推测,6个化学成分通过对照品得到确证。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预测出打箭菊保肝作用的5个潜在靶点。结论:UPLC-Triple TOF MS/MS技术可用于打箭菊总黄酮部位的化学成分鉴定,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可预测打箭菊保肝作用的潜在靶点,为深入阐释打箭菊保肝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箭菊 总黄酮部位 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 TOF MS/MS技术分析不同产地何首乌的差异化学成分 被引量:16
4
作者 罗益远 刘娟秀 +4 位作者 刘训红 王胜男 华愉教 兰才武 邢清清 《质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8-689,共12页
为了探讨不同产地对何首乌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 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何首乌中差异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 为了探讨不同产地对何首乌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 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何首乌中差异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以提取特征峰;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4个不同产地的何首乌样品间的化学组成可得到有效区分;初步筛选出36种差异显著的化学成分并鉴定出33种成分,其中有12种共有差异化学成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该结果可为揭示产地对何首乌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规律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 MS/MS) 差异性化学成分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TOF-MS技术初步分析雅安产道地中药材川牛膝中生物碱成分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悦秋 王昌 +1 位作者 梁林辉 梁大伟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55-157,160,共4页
采用乙醇提取、成盐、二氯甲烷萃取等方法初步富集川牛膝总生物碱,确定最优提取分离工艺;通过超高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采用Waters XSelect CSH-C_(18)色谱柱(2.1 mm×150 mm,1.7μm),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 采用乙醇提取、成盐、二氯甲烷萃取等方法初步富集川牛膝总生物碱,确定最优提取分离工艺;通过超高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采用Waters XSelect CSH-C_(18)色谱柱(2.1 mm×150 mm,1.7μm),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测试波长254 nm,柱温为50℃,进样量为3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扫描范围为m/z 100~1500,并采用全扫描模式对样品数据进行收集,根据高分辨质谱结合二级质谱所得信息对川牛膝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通过对比分子离子峰和碎片离子的质荷比、Scifinder和Reaxy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推测出两种生物碱成分。研究建立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提取与分析方法,为提高雅安产道地中药材川牛膝的质量控制水平及后续阐明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牛膝 生物碱 提取方法 超高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 TOF-MS/MS技术分析不同产地太子参的差异化学成分 被引量:24
6
作者 侯娅 马阳 +6 位作者 邹立思 刘晓 刘训红 罗益远 刘娟秀 兰才武 袁济端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9-366,共8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化学成分差异性进行研究。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用主成分分析(PCA)...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化学成分差异性进行研究。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3个不同产地太子参样品间的化学组成得到有效区分;初步筛选并鉴定出21个不同产地太子参间差异显著的化学成分,其中有麦芽三糖、蔗糖、甲酰原氨酸、次黄苷三磷酸、太子参环肽甲、太子参环肽乙、太子参环肽己、太子参环肽丁、太子参环肽A和鞘氨醇等10个共有的差异化学成分。该结果可为揭示生态环境对太子参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规律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MS/MS)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Triple TOF-MS方法鉴定野漆树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物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敬 王清 +2 位作者 辛贵忠 刘丽芳 刘建群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5年第5期23-27,共5页
目的:分析野漆树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结构。方法:大鼠灌胃给予野漆树苷96 mg/kg后,收集0~24h尿液及粪便样品,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Triple TOF-MS)技术分析野漆树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结果:共检... 目的:分析野漆树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结构。方法:大鼠灌胃给予野漆树苷96 mg/kg后,收集0~24h尿液及粪便样品,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Triple TOF-MS)技术分析野漆树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结果:共检测到了除原型药的4个代谢产物。经过对野漆树苷可能代谢产物的母离子和碎片离子的准确分子量及裂解规律的解析,并结合黄酮类化合物的可能代谢途径,推断出了这些代谢产物的结构。结论:上述实验结果将为血浆代谢产物的寻找提供靶标,为野漆树苷体内物质基础的确立以及体内代谢途径和代谢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漆树苷 大鼠体内 代谢物 uplc-triple 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 TOF-MS/MS技术的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化学组成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侯娅 马阳 +5 位作者 邹立思 刘训红 罗益远 刘娟秀 兰才武 袁济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75-280,共6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化学组成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多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根据...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化学组成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多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别;用PCA和PLS-DA进行数据处理,找出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的差异化学成分。结果显示,太子参水提物中主要含有氨基酸、核苷、糖、有机酸等17种化学成分,其主成分为精氨酸;4个不同产地太子参水提物中化学成分差异明显,福建柘荣太子参水提物中异丁酰基甘氨酸、鸟嘌呤、腺苷含量较高,贵州施秉太子参水提物中含有较多的尿苷-5'-单磷酸、异麦芽糖,安徽宣城太子参水提物中精氨酸、月桂酸、5-甲基胞苷、谷氨酸、组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较高,江苏句容太子参水提物中含有较多的N-乙酰-5-甲氧基色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UPL C-Triple tof-MS/MS 水溶性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 Q-TOF-MS/MS整合网络药理学初步探究益肾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物质基础及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宇翔 方敬爱 李荣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5期388-395,I0003,共9页
目的:初步探究益肾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方法:采用UPLC-Triple Q-TOF-MS/MS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建立了益肾胶囊化学成分的快速识别方法,通过peakview 2.1软件对质谱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 目的:初步探究益肾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方法:采用UPLC-Triple Q-TOF-MS/MS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建立了益肾胶囊化学成分的快速识别方法,通过peakview 2.1软件对质谱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药理学在CTD数据库中进行靶蛋白交叉验证及GO功能分析、KEG通路分析,并通过cytoscape构建药理学网络。结果:正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定出102个化合物,其中32个来源于黄芪,主要为黄酮和皂苷类;15个来源于泽泻,主要为三萜类;11个来源于芡实,主要为木脂素类;18个来源于当归,主要为苯酞类;22个来源于红景天,主要为苯丙素类;分析得到对应的6种关键成分如下:Stigmasterol、beta-sitosterol、1-Monolinolein、Mairin、Caffeic Acid、beta-carotene,此6种成分靶向9个关键模块靶标:AKT1、AR、CALM1、COX1、COX2、COX5A、COX5B、IGF1、PRKAA1,其中AKT1和AR属于PPI网络关系中的hub蛋白;关键靶标对应22条关键的KEGG pathway。结论:本研究首次对益肾胶囊的物质基础进行了化学及网络药理学分析,为其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奠定了相关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胶囊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网络药理学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 TOF-MS/MS技术分析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中差异化学成分 被引量:8
10
作者 罗益远 蔡中齐 +4 位作者 刘训红 蔡伟 刘娟秀 王胜男 华愉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68-2074,共7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分析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何首乌样品用甲醇在室温下超声提取后进样,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采集的图谱进行峰匹配、峰... 基于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PLC-Triple TOF-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分析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何首乌样品用甲醇在室温下超声提取后进样,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采集的图谱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结果显示,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样品间的化学组成得到明显区分;初步筛选并鉴定出42种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差异显著的化学成分,其中12种为共有差异化学成分,且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该结果可为揭示同基源何首乌和首乌藤中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积累的差异性提供基础资料,亦为何首乌和首乌藤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首乌藤 uplc-triple tof-MS/MS 差异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 TOF-MS/MS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的瓜蒌皮和瓜蒌籽差异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维彤 王宗伟 +4 位作者 闫广利 孙晖 温浩 沈皓然 王喜军 《中国医药导刊》 2022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目的:分析瓜蒌皮和瓜蒌籽的差异化学成分。方法: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MS/MS)分析技术对同基源瓜蒌皮和瓜蒌籽差异化学成分进行测定。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采集的图谱进行峰匹配、峰对齐... 目的:分析瓜蒌皮和瓜蒌籽的差异化学成分。方法: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MS/MS)分析技术对同基源瓜蒌皮和瓜蒌籽差异化学成分进行测定。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采集的图谱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用主成分分析(PCA)和OPLS-DA分析进行数据处理;根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结果:同基源瓜蒌皮和瓜蒌籽化学成分得到有效区别;初步筛选并鉴定出26个差异化学成分,其中20个为共有差异化学成分,并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从瓜蒌皮和瓜蒌籽化学成分差异的角度,可为揭示二者药性、药效差异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为瓜蒌皮和瓜蒌籽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皮 瓜蒌籽 uplc-triple tof-MS/MS 差异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TOF/MS定性比较乌药块根、直根化学成分 被引量:10
12
作者 洪浩 杜伟锋 +4 位作者 康显杰 朱伟豪 洪智慧 葛卫红 李昌煜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5-620,共6页
目的:通过超高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定性比较乌药块根、直根的化学成分。方法:液相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柱温25... 目的:通过超高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定性比较乌药块根、直根的化学成分。方法:液相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柱温25℃,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扫描模式采集样品数据,通过保留时间、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碎片等信息,结合对照品碎片裂解规律及Scifinder和Reaxys数据库对检测到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共鉴定和推测出乌药块根、直根33种共有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倍半萜类、黄酮类和儿茶素聚合物等。两者均含有去甲异波尔定碱、乌药内酯、乌药醚内酯、乌药醇等指标性成分,未发现不同成分。结论:该研究比较了乌药直根与块根的化学成分组成,为乌药产地加工及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 块根 直根 uplc-triple-tof/MS 定性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riple-TOF/MS核桃油酚类物质的鉴定与区分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朝盛 侯荣荣 +3 位作者 陆元超 聂小华 余宁翔 孟祥河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1-166,共6页
针对机械压榨法(MP)、溶剂萃取法(SE)、水酶法(AEE)等制备的核桃油,本研究测定核桃油的总酚含量(TP)并分析鉴定其酚类化合物;通过酚类物质差异对3种萃取方法的核桃油进行分类、鉴定。研究发现,3种萃取方法制得核桃油TP具有显著差异;SE... 针对机械压榨法(MP)、溶剂萃取法(SE)、水酶法(AEE)等制备的核桃油,本研究测定核桃油的总酚含量(TP)并分析鉴定其酚类化合物;通过酚类物质差异对3种萃取方法的核桃油进行分类、鉴定。研究发现,3种萃取方法制得核桃油TP具有显著差异;SE核桃油TP最高(15.75 mg/kg),AEE核桃油TP次之(11.05 mg/kg),MP核桃油TP最低(9.20 mg/kg);基于HPLC和UPLC-Triple-TOF/MS分析,核桃油共鉴定出15种酚类化合物,且不同核桃油酚类物质类别、丰度与含量差异显著;其中,MP核桃油的酚类化合物种类最丰富。基于代表性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及酚类物质类别的相对含量开展主成分分析,能成功区分不同萃取方法的核桃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酚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HPLC)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plc-triple-tof/MS)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GC-TOF MS的煤液化产物油分子组成结构表征
14
作者 李奕菲 苏沿霏 +5 位作者 尹甜 姜浩强 许志明 张霖宙 史权 徐春明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3-553,F0001,共12页
煤直接液化产物分子组成复杂,探究产物的详细分子组成对煤制油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煤液化油及其加氢过程产物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GC-TOF MS/FID)分子层次的组成和结构定性定量表征方... 煤直接液化产物分子组成复杂,探究产物的详细分子组成对煤制油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煤液化油及其加氢过程产物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GC-TOF MS/FID)分子层次的组成和结构定性定量表征方法,揭示了煤液化加氢反应规律。GC×GC-TOF MS液化油分子组成表征技术通过分子极性在二维上的差异初步解决了一维色谱中多个化合物因保留时间相近共逸出的问题。煤液化油加氢后环烷烃含量增加,芳烃含量减少。在循环溶剂中主要通过三环、四环芳烃分子不同程度的氢化分子起到溶氢供氢的作用。另外,针对煤直接液化石脑油和柴油也建立了GC×GC-TOF MS/FID烃族组成表征,与直馏加氢汽柴油的族组成含量相比,煤直接液化产物中含有较多的环烷烃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油 加氢 化学分析 GC×GC-tof MS 分子工程 定性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技术的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的化学鉴别研究
15
作者 郭艳艳 王欢欢 +3 位作者 仲子怡 刘欣莲 孙利 汪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7,共12页
目的基于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技术对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化学鉴别。方法对收集的不同基原、不同产地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然后依据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对北柴胡及其混淆品进行化学成分比较,进一步结合UPLC-Q-T... 目的基于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技术对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化学鉴别。方法对收集的不同基原、不同产地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然后依据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对北柴胡及其混淆品进行化学成分比较,进一步结合UPLC-Q-TOF/MS技术找出柴胡属混淆品代表性差异标志物。结果薄层色谱显示,不同基原柴胡饮片均具有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根据荧光斑点强度和位置可将其进行区分。北柴胡及其醋炙品特征图谱分别标定了14、16个共有峰,并指认其中6个成分。不同产地北柴胡饮片所含化学组分类似,建立的方法可以较好地体现柴胡特征。进一步通过特征图谱比较发现,竹叶柴胡在成分类群组成上与正品北柴胡接近,锥叶柴胡和大叶柴胡具有各自响应值较高的特征峰,藏柴胡皂苷含量明显高于北柴胡。利用UPLC-Q-TOF/MS共鉴定出69种柴胡化合物,主要为三萜皂苷类成分,其次是黄酮类,少数色酮、苯丙素类和炔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柴胡种间差异较为明显,不同柴胡混淆品具有代表性差异标志物。结论建立的特征图谱和UPLC-Q-TOF/MS分析方法可用于北柴胡及其常见混淆品的化学鉴别研究,为全面合理开发利用柴胡资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特征图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 薄层色谱法 化学成分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DI-TOF MS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蔡成杰 孟鸽 +10 位作者 封莹杰 单玉平 王莹 尚佳静 王阳 王宏艳 于晓慧 蒋文明 刘华雷 范春艳 李阳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1期58-66,共9页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是一种基于特征蛋白(如微生物核糖体)指纹的高丰度和稳定表达的快速鉴定技术,作为一种病原微生物检测鉴别的新兴方法,具有简单、快速、低成本、高通量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检...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是一种基于特征蛋白(如微生物核糖体)指纹的高丰度和稳定表达的快速鉴定技术,作为一种病原微生物检测鉴别的新兴方法,具有简单、快速、低成本、高通量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检测、遗传分型、耐药性检测、食品微生物检测中,但其在动物疫病检测领域仍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主要对MALDI-TOF MS的原理及其在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和寄生虫性动物疫病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MALDI-TOF MS技术在该领域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DI-tof MS 动物疫病检测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WB的TOF与TDOA井下联合定位方法
17
作者 陈贤 《煤矿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现有矿用人员精确定位系统主要采用UWB定位技术,其中仅应用TOF的定位方法需要基于2个定位分站或天线联合进行测距和定向,存在定位时间长,定位卡功耗高,遮挡时定向不准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应用于煤矿井下一维定位场景为主,兼... 现有矿用人员精确定位系统主要采用UWB定位技术,其中仅应用TOF的定位方法需要基于2个定位分站或天线联合进行测距和定向,存在定位时间长,定位卡功耗高,遮挡时定向不准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应用于煤矿井下一维定位场景为主,兼具二维定位场景的TOF与TDOA井下联合定位方法。该方法使用定位分站作为主基站,并通过CAN总线连接若干接收器作为从基站,在定位卡与主基站一次TOF测距过程中,从基站通过监听TOF定位的交互消息时间戳完成与主基站的无线时间同步及2组TDOA定位时间差信息并回传给主基站,结合标签与主基站的距离值,主基站完成2组标签与从基站的距离值计算及有效性判断。在模拟巷道搭建测试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兼具TOF与TDOA定位方法的优点,具有定位速度快,定位卡功耗较低,遮挡情况定向准确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人员精确定位 UWB tof TDOA 定位卡 定位分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法分析金雀花总黄酮入血成分
18
作者 布比阿加尔·哈依拉提 秦亚迪 +2 位作者 程煜凤 沈静 姚军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2,共7页
目的建立UPLC-Q-TOF/MS法分析金雀花总黄酮入血成分,探究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 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水(含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进样量5μL;电喷雾... 目的建立UPLC-Q-TOF/MS法分析金雀花总黄酮入血成分,探究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 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水(含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进样量5μL;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扫描。结合UNIFI平台,对提取物、空白血清和含药血清图谱进行差异分析,解析提取物经大鼠灌胃后血清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结果含药血清中初步鉴定出78种成分,包括8种原型成分和70种代谢产物。结论本实验可为进一步研究金雀花总黄酮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花 总黄酮 入血成分 UPLC-Q-tof/MS UNI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牛大力酒成分分析
19
作者 汪鹏 尹海全 +3 位作者 羊青 王清隆 王祝年 王茂媛 《酿酒》 2025年第1期92-98,共7页
为更好地研究牛大力酒的功能,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联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技术在正负粒子模式下分析牛大力酒中的成分,采用Masslynx4.1软件及网络数据库TCM Chiese[UNIFI1.7]和Chem Spider检索其一级、二... 为更好地研究牛大力酒的功能,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联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技术在正负粒子模式下分析牛大力酒中的成分,采用Masslynx4.1软件及网络数据库TCM Chiese[UNIFI1.7]和Chem Spider检索其一级、二级质谱数据,快速鉴定了牛大力酒中主要化学成分,共鉴定出29种化学成分,包括酚酸类3个、黄酮类5个、三萜类21个。其中21个三萜类化合物及3个黄酮类化合物均首次从牛大力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酒 UPLC/Q-tof-MS 酚酸类 黄酮类 三萜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法的化痰合剂体外及入血成分分析
20
作者 孟慧頔 程雪梅 +5 位作者 党蕊 王长虹 时扣荣 刘娟 范伟 罗兰 《中南药学》 2025年第1期84-93,共10页
目的阐明化痰合剂的化学成分和口服吸收入血成分。方法在大鼠灌胃化痰合剂10 min、30 min、1 h、2 h、4 h、6 h、8 h后采集血清。采用UPLC-Q-TOF-MS/MS法测定,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0.1%甲... 目的阐明化痰合剂的化学成分和口服吸收入血成分。方法在大鼠灌胃化痰合剂10 min、30 min、1 h、2 h、4 h、6 h、8 h后采集血清。采用UPLC-Q-TOF-MS/MS法测定,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柱温45℃;流速0.3 mL·min^(-1);进样量5μL;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检测。经Analyst TF 1.6采集数据,Peak View 1.2分析数据,根据保留时间、相对分子质量、一级和二级质谱数据,结合对照品和参考文献对化痰合剂及其口服入血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结果从化痰合剂中共鉴定出133种成分,包括黄酮类67种、香豆素类22种、皂苷类15种、有机酸类14种、生物碱类3种、其他类12种;从含药血清中鉴定出15种成分。结论UPLC-Q-TOF-MS/MS法可较全面地鉴定化痰合剂中的化学成分和口服吸收入血成分,为化痰合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合剂 化学成分 UPLC-Q-tof-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