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0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变形SUS304奥氏体不锈钢再结晶行为
1
作者 飞尚才 蒋小霞 《锻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5-219,共5页
为了提高SUS304奥氏体不锈钢的加工性能、消除加工硬化、防止在冷轧过程中开裂,利用拉伸试验、金相观察等试验方法和手段,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条件下,冷变形SUS304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同一退火时间下,随着退火温... 为了提高SUS304奥氏体不锈钢的加工性能、消除加工硬化、防止在冷轧过程中开裂,利用拉伸试验、金相观察等试验方法和手段,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条件下,冷变形SUS304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同一退火时间下,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强度下降,伸长率先升后降,晶粒尺寸逐渐增加;退火温度为1050℃时,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碳化物逐渐溶入基体,材料的强度和伸长率不断增加;退火温度为1080℃时,随着退火时间的增长,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有下降的趋势,而伸长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所有退火工艺中,1050℃×180 s条件下SUS304奥氏体不锈钢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304奥氏体不锈钢 退火工艺 强度 伸长率 孪晶
原文传递
晶粒细化与析出相耦合作用对304不锈钢晶间腐蚀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齐祥羽 赵苗苗 +1 位作者 杜林秀 严玲 《金属热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155,共7页
通过深冷轧结合逆相变退火方式对304不锈钢进行组织纳米化,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电子探针和透射电镜研究了析出相与晶粒尺寸因素协同作用对304不锈钢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冷轧试验钢在700℃分别退火20、60和120 min后得到的... 通过深冷轧结合逆相变退火方式对304不锈钢进行组织纳米化,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电子探针和透射电镜研究了析出相与晶粒尺寸因素协同作用对304不锈钢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冷轧试验钢在700℃分别退火20、60和120 min后得到的初始组织晶粒尺寸分别为0.34、0.67和1.12μm,3种退火样品中均存在大量的富Cr碳化物析出相,且析出相为M_(23)C_(6);退火试样经650℃敏化2 h后,放入微沸的H_(2)SO_(4)-CuSO_(4)溶液中浸泡16 h后,700℃退火20 min制备的纳米/超细晶304不锈钢与同温度下制备的微米晶钢相比,具有相似的耐晶间腐蚀性能。初始组织中形成的富Cr碳化物析出相会极大地削弱晶粒细化对材料耐晶间腐蚀性能带来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晶粒细化 晶间腐蚀 深冷轧 退火 富铬碳化物
原文传递
304不锈钢/5052铝合金软钎焊用钎剂及钎料研究
3
作者 刘雅佳 薛忠明 +2 位作者 杜会桥 黄宁 陈树海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9,共9页
目的通过设计不同成分配比的钎剂和钎料,分别对Sn-Zn钎料在304不锈钢和5052铝合金表面的润湿性进行分析,优化钎剂及钎料成分,以实现304不锈钢/5052铝合金异种金属的软钎焊。方法选取不同NaF含量的ZnCl_(2)-NH_(4)Cl-NaF钎剂辅助Sn-20Zn... 目的通过设计不同成分配比的钎剂和钎料,分别对Sn-Zn钎料在304不锈钢和5052铝合金表面的润湿性进行分析,优化钎剂及钎料成分,以实现304不锈钢/5052铝合金异种金属的软钎焊。方法选取不同NaF含量的ZnCl_(2)-NH_(4)Cl-NaF钎剂辅助Sn-20Zn钎料润湿304不锈钢和5052铝合金,以Sn-20Zn在基底金属表面的润湿铺展面积为判断依据,获得最佳钎剂成分配比。采用最佳钎剂成分配比的ZnCl_(2)-NH_(4)Cl-NaF钎剂辅助不同配比的Sn-Zn钎料润湿304不锈钢和5052铝合金,对Sn-Zn钎料的成分进行优化。结果随着钎剂中NaF含量的增加,Sn-20Zn在304不锈钢表面的润湿铺展面积逐渐减小,在5052铝合金表面的润湿铺展面积先增大后减小,且当NaF含量(质量分数)为2%时,润湿铺展面积最大,综合考虑,其最佳钎剂成分为88ZnCl_(2)-10NH_(4)Cl-2NaF。在采用88ZnCl_(2)-10NH_(4)Cl-2NaF钎剂辅助钎焊的基础上,当Zn含量(质量分数)为10%时,Sn-10Zn在较低的加热温度下不能在5052铝合金表面实现润湿,除此之外,Sn-20Zn、Sn-30Zn、Sn-40Zn和Sn-50Zn均能很好地在304不锈钢和5052铝合金表面实现润湿。结论采用ZnCl_(2)-NH_(4)Cl-NaF反应型钎剂实现了Sn-20Zn、Sn-30Zn、Sn-40Zn和Sn-50Zn在300~390℃温度范围内在304不锈钢和5052铝合金表面的润湿,最佳钎剂成分配比为88ZnCl_(2)-10NH_(4)Cl-2N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5052铝合金 Sn-Zn钎料 钎剂 软钎焊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不净对304L不锈钢水下局部干法TIG搭接焊的影响
4
作者 胡江 周政 +2 位作者 刘攀 王璐 荣佑民 《焊接》 2025年第2期24-31,共8页
【目的】水下局部干法焊接是实现水下高质高效焊接的有效手段,但局部干燥区的水分很难保证完全排净,针对残留水分会导致焊缝成形变差这一问题,对残留水分的影响机理和排水不净情况下的焊接温度场进行研究。【方法】以6 mm厚304L不锈钢... 【目的】水下局部干法焊接是实现水下高质高效焊接的有效手段,但局部干燥区的水分很难保证完全排净,针对残留水分会导致焊缝成形变差这一问题,对残留水分的影响机理和排水不净情况下的焊接温度场进行研究。【方法】以6 mm厚304L不锈钢为试验材料,开展局部干燥区不同水分残留情况(有/无水膜)下的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TIG)焊搭接试验,焊后观察焊缝宏观形貌并制作金相试样,通过显微镜观察焊缝截面成形及其微观组织;建立有限元模型、温度场模型和不同环境湿度下的对流换热模型,对焊接过程进行温度场模拟,验证温度场准确性,并对温度场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焊接参数下,局部干燥区有/无水膜均能获得表面质量良好、内部缺陷较少的焊缝。不同的是,有水膜的焊缝截面尺寸略小于无水膜的;模拟温度场的峰值温度位于合理的电弧焊峰值温度区间(1700~2300℃),焊缝截面的最大模拟误差为7.5%,表明模拟温度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观测点温度变化曲线表明,无水膜时焊缝中心温度峰值比有水膜时高121.68℃,冷却速度比有水膜时慢13.63℃/s,这是因为干燥区的残留水分在焊接热输入的作用下沸腾、蒸发,使焊接过程中能量损耗加大、能量利用率降低,同时蒸发产生的水汽增大了空气湿度,从而增强了焊接过程的对流换热,进一步增大了焊接能量损失,最终导致焊缝截面的熔宽、熔深减小。【结论】局部干燥区排水不净时,较少的残留水分仍对焊接过程和焊接结果有很大影响,文中仅就其对焊缝成形的影响机理做了相关工作,以期对排水不净的深入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局部干法焊接 对流换热模型 温度场模拟 能量损失 304L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筒形件旋压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
5
作者 黄明智 郭亚明 +3 位作者 郑嫄 徐恒秋 黄涛 卢升旭 《锻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4,共7页
针对304不锈钢筒形件在旋压过程中因旋压工艺参数组合不当而引起的起皮、开裂、内壁划伤及扩径等一系列问题,以毛坯壁厚为12 mm、内径为Φ292 mm的304不锈钢管为对象进行研究,基于Simufact Forming有限元软件对304不锈钢筒形件旋压成形... 针对304不锈钢筒形件在旋压过程中因旋压工艺参数组合不当而引起的起皮、开裂、内壁划伤及扩径等一系列问题,以毛坯壁厚为12 mm、内径为Φ292 mm的304不锈钢管为对象进行研究,基于Simufact Forming有限元软件对304不锈钢筒形件旋压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并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组合对等效塑性应变、等效应力及壁厚差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最佳成形参数组合为:旋轮圆角半径rρ为6 mm、旋轮进给速度v为80 mm·min^(-1)、减薄率ψ_t为40%。利用最佳参数组合进行工艺试验,成功旋制了外径为Φ300.8 mm的不锈钢筒形件,壁厚差为0.04~0.08 mm,证明了有限元仿真的模拟结果对于304不锈钢三轮错距旋压工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筒形件 旋压 旋压工艺参数 壁厚差 减薄率
原文传递
pH值对304与316不锈钢在高温高压水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陈忠村 卫小艳 +3 位作者 王成杰 刘虓瀚 金鑫 厉井钢 《核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
本文以304不锈钢与316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腐蚀试验研究了pH值对两种不锈钢材料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SEM-EDS分析证实两种不锈钢材料表面均形成了Fe、Cr、Ni为主的颗粒氧化物,然后采用XPS获得了不锈钢表面氧化... 本文以304不锈钢与316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腐蚀试验研究了pH值对两种不锈钢材料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SEM-EDS分析证实两种不锈钢材料表面均形成了Fe、Cr、Ni为主的颗粒氧化物,然后采用XPS获得了不锈钢表面氧化膜中主要元素的化学形态与质量占比。腐蚀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不锈钢材料的腐蚀速率与释放速率均随浸泡时间呈现先增加后趋于平缓的趋势,此外,6.8~7.4范围内的pH值变化对两种不锈钢材料的腐蚀释放行为影响较小。The effect of pH value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for 304 and 316 stainless steels in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ized water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corrosion experiment. The SEM-EDS results confirm the existence of metal oxide particles (Ni, Fe, Cr) on 304 and 316 stainless steel surfaces. The chemical component and speciation in oxide film were obtained by means of XPS analysis. The corrosion kinetics curves reveal that the corrosion rate and release rate firstly increase over exposing time, then tend to moderate. Furthermore, the corrosion release behaviors of 304 and 316 stainless steels are little influenced by the pH varied between 6.8 and 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316不锈钢 PH值 腐蚀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冷轧卷边鳞缺陷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7
作者 石登陆 韦凤萍 +1 位作者 石航涛 潘国能 《冶金工程》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介绍了304不锈钢冷轧卷边鳞缺陷的形貌与产生原因,针对产生原因及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对边鳞缺陷进行分析,发现冶炼化学成分、板坯加热工艺参数是影响304边鳞缺陷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调整S质量分数、N质量分数及均热温度等措施,缺陷... 本文介绍了304不锈钢冷轧卷边鳞缺陷的形貌与产生原因,针对产生原因及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对边鳞缺陷进行分析,发现冶炼化学成分、板坯加热工艺参数是影响304边鳞缺陷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调整S质量分数、N质量分数及均热温度等措施,缺陷率由3.68%降至0.42%以下,边鳞缺陷改善明显,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morphology and causes of edge scale defects in 304 stainless steel cold rolled coil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the actual production of the company, it is found that the smelting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lab heating process parameters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dge scale defects in 304 stainless steel. Therefore, by adjusting the S mass fraction, N mass fraction, and soaking temperature, the defect rate decreased from 3.68% to below 0.42%, and the edge scale defec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product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304边鳞缺陷 均热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钝化处理对301、304不锈钢耐模拟海洋环境腐蚀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董校宏 唐潇 +5 位作者 郑思雨 邱海媚 杜俊艳 王城 黄海燕 狄玉丽 《广州化工》 2025年第6期56-63,共8页
选用环保可持续型的柠檬酸钝化工艺对301和304不锈钢材料进行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拓宽其应用范围。主要研究了柠檬酸含量、钝化温度和钝化时间对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钝化工艺条件为:H_(2)O_(2)含量为15wt%,柠檬酸... 选用环保可持续型的柠檬酸钝化工艺对301和304不锈钢材料进行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拓宽其应用范围。主要研究了柠檬酸含量、钝化温度和钝化时间对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钝化工艺条件为:H_(2)O_(2)含量为15wt%,柠檬酸含量为4wt%的钝化液,钝化时间为45 min。此外,301不锈钢的最佳钝化温度为50℃,而304不锈钢的最佳钝化温度为55℃。在相同条件下柠檬酸钝化处理后的301和304不锈钢耐腐蚀性能对比分析,304不锈钢耐腐蚀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1不锈钢 304不锈钢 耐腐蚀 柠檬酸钝化 环保可持续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奥氏体不锈钢边鳞缺陷的成因和控制措施
9
作者 谢兵 《新疆有色金属》 2025年第1期100-101,共2页
304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耐蚀性、冲压、加工成形等优良品质,经冷轧变形后厚度薄,热处理后可使不锈钢薄带内部残余应力均匀分布,其力学性能在不同工艺下得到较好控制。随着科技的发展,304奥氏体不锈钢薄带在厨房器皿、汽车零件等各领域... 304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耐蚀性、冲压、加工成形等优良品质,经冷轧变形后厚度薄,热处理后可使不锈钢薄带内部残余应力均匀分布,其力学性能在不同工艺下得到较好控制。随着科技的发展,304奥氏体不锈钢薄带在厨房器皿、汽车零件等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研究介绍304奥氏体不锈钢特性,从线鳞夹杂物形态等方面分析304奥氏体不锈钢边鳞缺陷成因,提出304奥氏体不锈钢边鳞缺陷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奥氏体不锈钢 边鳞缺陷 成因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TIG非熔透搭接点焊工艺及数值模拟
10
作者 徐正杰 杨文振 +2 位作者 刘禹 陈彦秋 王嘉伟 《焊接》 2025年第4期57-65,共9页
【目的】文中通过对304不锈钢平板搭接点焊工艺参数的研究,旨在为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阀焊接工艺参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ungsten inert gas,TIG)对304不锈钢进行平板搭... 【目的】文中通过对304不锈钢平板搭接点焊工艺参数的研究,旨在为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阀焊接工艺参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ungsten inert gas,TIG)对304不锈钢进行平板搭接点焊试验。研究了恒定电流为140 A时不同焊接角度(15°~75°)与峰值电流为200 A、基值电流为80 A时不同脉冲频率(5~25Hz)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使用数值模拟软件与高斯热源模型,研究了恒定电流焊接与脉冲电流焊接的温度场变化。【结果】结果表明,随着焊接角度的增加,焊点宏观尺寸中水平尺寸、熔深与最大拉伸力均逐渐减小,而垂直尺寸与焊脚宽度均先减小后增大;随着脉冲频率的增加,焊脚宽度逐渐收缩而焊接熔深增加较小,最大拉伸力逐渐降低。【结论】合理的参数选择有益于控制焊点的尺寸。通过数值模拟,脉冲电流的温度呈现锯齿状的上升趋势,在各个脉冲周期内温度变化均显示出快热快冷的特点;由于热传导过程的原因,2种焊接方式的焊点中心背面温度变化相较于焊点中心均有一定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非熔透点焊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L不锈钢在胺法CO_(2)捕集体系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11
作者 樊学华 王永庆 +4 位作者 李向阳 唐德志 房昆 孙冲 孙建波 《油气与新能源》 2025年第2期39-46,共8页
为深入研究304L不锈钢的腐蚀行为,探究其在胺法CO_(2)捕集体系中的应用前景,利用长周期浸泡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试方法(动电位循环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结合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手段,分析了304L不锈钢在胺法CO_(2)捕集体... 为深入研究304L不锈钢的腐蚀行为,探究其在胺法CO_(2)捕集体系中的应用前景,利用长周期浸泡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试方法(动电位循环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结合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手段,分析了304L不锈钢在胺法CO_(2)捕集体系下的腐蚀速率、电化学行为及耐蚀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304L不锈钢在胺法CO_(2)捕集体系中随温度升高腐蚀电位降低,维钝电流密度增大,过钝化电位降低,耐蚀性下降;高Cl^(-)浓度易诱发点蚀,但CO_(2)的引入使钝化膜保护性更好;304L不锈钢在胺法CO_(2)捕集体系中的腐蚀速率较低,这与其形成以致密的Cr_(2)O_(3)为主要成分的钝化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L不锈钢 胺法CO_(2)捕集 电化学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充氢-拉伸载荷作用下304不锈钢氢脆行为及显微组织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留伟 张慧云 +1 位作者 汪英芝 聂豫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
搭建了原位电化学充氢—慢应变速率拉伸载荷平台,模拟真实临氢环境—载荷环境,研究了原位充氢对304奥氏体不锈钢氢脆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传统预充氢拉伸实验,304奥氏体不锈钢经原位电化学充氢拉伸后呈现较低的强度和更高的氢脆... 搭建了原位电化学充氢—慢应变速率拉伸载荷平台,模拟真实临氢环境—载荷环境,研究了原位充氢对304奥氏体不锈钢氢脆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传统预充氢拉伸实验,304奥氏体不锈钢经原位电化学充氢拉伸后呈现较低的强度和更高的氢脆敏感性,未发生明显马氏体相变;试样在变形早期即发生严重氢致断裂,对实际临氢环境服役条件下不锈钢氢脆行为研究和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氢脆 原位 充氢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模拟CO_(2)驱采出液中304不锈钢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超 王佳秋 +2 位作者 王艳娟 杜星璇 张博帆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5期103-106,共4页
现阶段随着CO_(2)驱油技术的普遍使用,采出液中CO_(2)的含量不断上升,使得采出系统中金属管道的腐蚀程度逐渐增大。为了掌握304不锈钢在高温环境下CO_(2)驱采出液中的腐蚀行为,室内配制了模拟CO_(2)驱采出液,测试了304不锈钢在高温环境... 现阶段随着CO_(2)驱油技术的普遍使用,采出液中CO_(2)的含量不断上升,使得采出系统中金属管道的腐蚀程度逐渐增大。为了掌握304不锈钢在高温环境下CO_(2)驱采出液中的腐蚀行为,室内配制了模拟CO_(2)驱采出液,测试了304不锈钢在高温环境下不同含量CO_(2)、不同腐蚀时间下的金属腐蚀速率,并对不同腐蚀时间下金属表面的微观形貌和腐蚀产物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CO_(2)含量和腐蚀时间的不断上升,金属的腐蚀速率上升;随着腐蚀时间的上升,金属表面的腐蚀产物逐渐增加,发生了局部区域析氢腐蚀过程;腐蚀产物膜主要由Fe_(2)O_(3)、Cr_(2)O_(3)和FeCO_(3)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油 304不锈钢 腐蚀 采出液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表面激光熔覆Inconel625涂层组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秦明军 孙文磊 +3 位作者 管文虎 吴文宁 朱理想 林红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1-151,共11页
目的解决不锈钢零部件在热电厂中由于腐蚀和磨损造成的资源浪费和设备报废等问题,通过表面改性的方式来提高不锈钢零件的耐磨耐腐蚀性能。方法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Inconel625涂层,利用工业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 目的解决不锈钢零部件在热电厂中由于腐蚀和磨损造成的资源浪费和设备报废等问题,通过表面改性的方式来提高不锈钢零件的耐磨耐腐蚀性能。方法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Inconel625涂层,利用工业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超景深仪器等设备,系统地探究熔覆层表面形貌、显微组织、元素分布、表面粗糙度。采用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仪、电化学工作站等设备,检测熔覆层的硬度分布规律、耐磨和耐腐蚀特性。结果单因素试验最佳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1200 W、送粉率10 g/min、扫描速度14mm/s。熔覆层底部到顶部组织,主要以不同形态的典型树枝晶组织为主,以及少量胞状晶。熔覆层物相组成主要包括FeCr_(0.29)Ni_(0.16)C_(0.06)、NbC、Cr_(2)Ni_(3)、Mo_(2)C。涂层硬度较基体大幅提升,涂层最高硬度值达425.48HV0.2,约为基体的1.8倍,涂层的磨损量为2.4 mg,约为基材磨损量(4.4 mg)的55%,摩擦系数平稳,变化幅度较小,耐磨性能较基体显著提高。电化学腐蚀试验后,基体开路电位为–0.44 V,熔覆层开路电位稳定在–0.17V,较基体偏正。涂层的自腐蚀电位(Ecorr)为–1.00V,大于基体的自腐蚀电位(–1.10V),涂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Jcorr)为3.47×10^(–8)A/cm^(2),小于基体的自腐蚀电流密度(6.43×10^(–8)A/cm^(2)),从而得出涂层腐蚀倾向较基体小。涂层的电容弧半径大于基体,该频率范围内涂层的阻抗模量均大于基体,表明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更好。结论Inconel625合金涂层能够显著提高304不锈钢的表面硬度、耐磨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304不锈钢 电化学腐蚀 摩擦磨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局部干法水下激光填丝焊接工艺及焊缝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亮 朱加雷 +4 位作者 赵志博 赵友亮 李桂新 李松钊 黄钰珊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目的采用自主研制的水下激光填丝焊接装备,在304奥氏体不锈钢板材表面进行U形坡口激光填丝焊接试验,为304不锈钢水下修复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在功率为5600 W、焊接速度为6 mm/s、送丝速度为205 cm/min、保护气体流量为15 L/min、排... 目的采用自主研制的水下激光填丝焊接装备,在304奥氏体不锈钢板材表面进行U形坡口激光填丝焊接试验,为304不锈钢水下修复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在功率为5600 W、焊接速度为6 mm/s、送丝速度为205 cm/min、保护气体流量为15 L/min、排水气体流量为30 L/min的条件下进行焊接试验,并对空气和水下环境下的焊缝进行对比检测分析。通过光学显微镜分析2种环境下焊缝的显微组织;对2种焊缝进行拉伸、弯曲等力学性能测试;采用显微硬度计测试1 kg载荷下不同区域的显微硬度;使用VersaSTAT 3F电化学工作站测定在3.5%(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中2种焊缝的开路电位和极化曲线。结果2种环境下的焊缝均无明显裂纹、气孔等缺陷;显微组织主要由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但2种环境下焊缝的奥氏体晶粒大小和铁素体形状均略有差别,焊缝拉伸断口均为典型的韧性断裂形貌且抗拉强度符合304不锈钢标准。2种环境下焊缝的微观组织和晶粒大小不同,水下焊缝硬度高于空气的。通过分析2种环境下焊缝的开路电位和极化曲线,可知水下焊缝的耐腐蚀性略高。结论所开发的局部干法水下激光填丝焊接工艺可以满足实际工程中水下焊接维修的要求,其焊缝性能可以满足304不锈钢空气环境下的焊接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干法 激光焊接 304不锈钢 水下焊接 电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退火保温时间对304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及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江川 王少锋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3-57,共5页
研究了不同退火时间对304不锈钢晶粒结构、拉伸性能及显微硬度的影响,通过对比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的差异,分析了800℃退火温度、5~20 min不同热处理时间下,该材料晶粒尺寸、拉伸强度、形变情况、截面显微硬度值的变化规律,讨论了不同保... 研究了不同退火时间对304不锈钢晶粒结构、拉伸性能及显微硬度的影响,通过对比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的差异,分析了800℃退火温度、5~20 min不同热处理时间下,该材料晶粒尺寸、拉伸强度、形变情况、截面显微硬度值的变化规律,讨论了不同保温时间对304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及性能演化特征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退火时间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电压对电子束熔丝沉积304不锈钢组织与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家琪 孙宝福 +1 位作者 宁薇 冯美荣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866,共8页
电子束熔丝沉积(Electron Beam Fuse Deposition,EBFD)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金属3D打印技术。采用EBFD技术针对304不锈钢材料进行打印,比较电子束熔丝沉积过程中不同加速电压对成形产品宏观形貌、致密度、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电子束熔丝沉积(Electron Beam Fuse Deposition,EBFD)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金属3D打印技术。采用EBFD技术针对304不锈钢材料进行打印,比较电子束熔丝沉积过程中不同加速电压对成形产品宏观形貌、致密度、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速电压为50 kV时,微观组织中奥氏体晶粒较少,加速电压增加至60 kV时,奥氏体晶界完全形成,并随着加速电压增加而持续生长;当加速电压为60 kV时,综合力学性能表现最佳,各向异性表现最弱,断口也表现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熔丝沉积 304 不锈钢 加速电压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A01-T5铝合金/304不锈钢的缝隙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晓光 王鹏跃 +2 位作者 王睿 王岗 台闯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105-113,共9页
目的 研究6A01-T5铝合金和304不锈钢异种金属间的缝隙腐蚀行为规律。方法 采用常温常压浸泡腐蚀方法,结合SEM、EDS、XRD和白光干涉检测,对6A01-T5铝合金/304不锈钢缝隙结构在碱性Na 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6A01-T5铝合金/30... 目的 研究6A01-T5铝合金和304不锈钢异种金属间的缝隙腐蚀行为规律。方法 采用常温常压浸泡腐蚀方法,结合SEM、EDS、XRD和白光干涉检测,对6A01-T5铝合金/304不锈钢缝隙结构在碱性Na 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6A01-T5铝合金/304不锈钢缝隙腐蚀表现为在缝口处产生沿缝口方向的凹陷渠,在缝内,以局部减薄和腐蚀坑为主,并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腐蚀程度逐渐加重。不同区域腐蚀产物的形貌和成分组成不尽相同,缝外暴露区的腐蚀产物表现为晶体颗粒状,主要成分为Ca CO3和Al(OH)3等铝的腐蚀产物。缝口附近沿缝口方向形成一层有明显界线的腐蚀产物覆盖层,缝隙内部的腐蚀产物相对较少,表现为尺寸相对较小的结块,主要成分为Al(OH)3等铝的腐蚀产物。结论 在6A01-T5铝合金与304不锈钢非电连接情况下,6A01-T5铝合金/304不锈钢缝隙内2种金属分别独立发生缝隙腐蚀,因2种金属在腐蚀过程中争夺O2,使得304不锈钢对6A01-T5铝合金的缝隙腐蚀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A01-T5铝合金 304不锈钢 缝隙腐蚀 异种金属 碱性 Na Cl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管坯三辊行星旋制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靳日 楚志兵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6,共8页
为探究三辊行星轧制工艺在高强度合金管材加工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确定轧辊和轧件之间的坐标变化矩阵,利用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了三辊行星轧制的前处理模型,并对304不锈钢管的三辊行星旋轧过程进行了仿真处理,研究了管坯加工... 为探究三辊行星轧制工艺在高强度合金管材加工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确定轧辊和轧件之间的坐标变化矩阵,利用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了三辊行星轧制的前处理模型,并对304不锈钢管的三辊行星旋轧过程进行了仿真处理,研究了管坯加工过程中的金属变形行为。通过分析仿真结果中的金属流动行为、变形规律、轧制力以及管坯圆整度,验证了304不锈钢管材三辊行星轧制工艺的可行性。结果显示,304不锈钢管材在轧制过程中具有稳定的轧制力,管坯变形量可达到75%,管坯圆整度良好,并且管坯表面无明显螺旋痕迹。这些模拟结果对于高强度合金管材的三辊行星轧制工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管材 三辊行星轧制 轧制变形规律 金属流动 轧制力 圆整度
原文传递
304不锈钢氩氧脱碳精炼过程中炉渣成分预测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文志 李晶 +1 位作者 史成斌 蔡俊 《江西冶金》 2024年第2期96-105,共10页
针对304不锈钢氩氧脱碳(Argon-Oxygen Decarburization,AOD)精炼过程中存在炉渣成分难以测量等问题,本研究综合考虑了顶枪吹氧、供气比例变化、物料熔化速度以及初始渣量对渣-钢反应和精炼炉渣成分的影响,建立了炉渣成分预测模型,并用... 针对304不锈钢氩氧脱碳(Argon-Oxygen Decarburization,AOD)精炼过程中存在炉渣成分难以测量等问题,本研究综合考虑了顶枪吹氧、供气比例变化、物料熔化速度以及初始渣量对渣-钢反应和精炼炉渣成分的影响,建立了炉渣成分预测模型,并用于计算精炼过程中的炉渣和钢液成分变化。此模型计算的渣成分与钢液硫含量与实测值吻合较好,AOD精炼终点渣中SiO_(2)含量平均偏差为1.434%,CaO含量平均偏差为1.848%,Cr_(2)O_(3)含量平均偏差为0.080%,MnO含量平均偏差为0.016%,钢液终点S含量平均偏差为0.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氧脱碳 304不锈钢 炉渣成分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