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疏宁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的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形态学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立芳 朱小棣 +3 位作者 黄怀鹏 杨洪涛 陈志强 黄文政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8期445-447,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肾疏宁对系膜增生性肾炎 (MsPGN )的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MsPGN模型。予肾疏宁治疗并以肾炎康复片为对照组 ,观察肾脏形态学及 2 4h尿蛋白定量。结果 :肾疏宁能明显减轻MsPGN大鼠的蛋白尿 ,减轻肾组织病... 目的 :观察中药肾疏宁对系膜增生性肾炎 (MsPGN )的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MsPGN模型。予肾疏宁治疗并以肾炎康复片为对照组 ,观察肾脏形态学及 2 4h尿蛋白定量。结果 :肾疏宁能明显减轻MsPGN大鼠的蛋白尿 ,减轻肾组织病理病变尤其是肾小管间质损伤 ,且对损伤的肾组织有修复作用。与模型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与肾炎康复片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正常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肾疏宁能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减轻MsPGN的肾小球病变及肾小管间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疏宁 大鼠 系膜增生性肾炎 肾小管间质损害 形态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间质中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斌 陈明 +2 位作者 张超 彭红霞 欧三桃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间质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动态表达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简称阿乐组),后两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阿乐组术前3d开始阿托伐他...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间质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动态表达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简称阿乐组),后两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阿乐组术前3d开始阿托伐他汀(10mg.kg-1.d-1)灌胃,余两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术后第5,10,15天分别处死各组中的5只大鼠,取左肾行HE和M 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NF-κB p65的动态表达。结果组织病理显示模型组呈现进行性肾间质面积增宽,纤维化程度加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中仅见极少部分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肾皮质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表达较弱的NF-κB p65,主要位于细胞浆,各时间点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大鼠肾NF-κB p65的表达主要位于肾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浆和核中,其中以胞核表达为多,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其表达随梗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阿乐组肾小管间质中NF-κB p65虽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但均较同期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少(P<0.01)。结论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NF-κB的表达明显增加,阿托伐他汀可下调NF-κB的表达,其改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 纤维化 核转录因子-ΚB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球轻微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并发特发性急性肾衰临床分析
3
作者 欧阳凌霞 袁志忠 +1 位作者 张黎明 张玉强 《河北医学》 CAS 2000年第10期881-883,共3页
目的 :探讨肾小球轻微病变 NS并发 IARF的病理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例肾小球轻微病变 NS并发 IARF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 12例病理示肾小球病变轻微 ,肾小管间质病变较广泛。 10... 目的 :探讨肾小球轻微病变 NS并发 IARF的病理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例肾小球轻微病变 NS并发 IARF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 12例病理示肾小球病变轻微 ,肾小管间质病变较广泛。 10例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好转 ,肾衰恢复或好转的平均时间为 2 2 .4± 15.3d;8例 NS缓解 ,时间为 4 0 .5± 2 0 .7d。结论 :肾小球轻微病变 NS并发 IARF可能为肾小管间质的亚致死性损伤所致 ,兼顾 PNS和 ARF两个环节的治疗 ,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轻微病变型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当归合剂防治肾病综合征鼠进行性肾小管间质损伤 被引量:120
4
作者 余凌 张俊峰 +3 位作者 李惊子 周安宇 邹万忠 王海燕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2-286,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合剂对肾病综合征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嘌呤霉素肾病模型,以依那普利作阳性对照,观察黄芪当归合剂对肾功能和结构的影响,及其与肾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细胞浸润、转型的关...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合剂对肾病综合征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嘌呤霉素肾病模型,以依那普利作阳性对照,观察黄芪当归合剂对肾功能和结构的影响,及其与肾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细胞浸润、转型的关系。结果黄芪当归合剂具有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相似的防止和减轻肾功能恶化、肾组织病理改变尤其是小管间质损伤的作用(P<0.05)。这作用与局部RAS无关,而与其抑制肾组织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P<0.01)和肾小球系膜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转型(P<0.01)有关。结论黄芪当归合剂明显减轻小管间质损伤,这与其肾功能保护作用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肾小管间质损伤 黄芪当归合剂
原文传递
过敏性紫癜患儿尿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尿胱抑素C水平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二娜 王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337-1339,共3页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尿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胱抑素C(Cys C)、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探讨尿NGAL、Cys C在检测HSP患儿肾小管间质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HSP的患...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尿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胱抑素C(Cys C)、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探讨尿NGAL、Cys C在检测HSP患儿肾小管间质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HSP的患儿60例。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将患儿分为尿检未见异常组(A组,20例)、尿检轻度异常组(B组,20例)、尿检重度异常组(C组,20例)、治疗后病情好转组(D组,15例,均为C组治疗后患儿)。选取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健康儿童20例为健康对照组。其中15例患儿(B组5例,C组10例)行肾脏病理检查,并对肾小管间质进行病理评分。30例患儿(B组10例,C组20例)行尿蛋白电泳检查。设立尿NGAL、Cys C、β2-MG的正常参考值上限,高于此值者视为异常,并计算异常率。结果 1.A、B、C组尿NGAL及Cys C水平升高,且呈递增趋势;D组尿NGAL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尿Cys C水平较B组降低,但高于健康对照组。2.B组尿NGAL的异常率高于尿β2-MG,尿Cys C的异常率与尿β2-MG比较无明显差异;D组尿β2-MG的异常率高于尿NGAL。3.尿NGAL、Cys C、β2-MG水平与肾小管间质病理评分、尿蛋白电泳结果均呈正相关(r=0.638、0.471;0.661、0.321;0.405、0.342,Pa<0.05)。C组患儿肾小管间质病例评分、尿蛋白电泳(小管性)结果均高于B组(Pa<0.05)。结论尿NGAL、Cys C可作为监测HSP患儿早期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指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传统指标尿β2-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胱抑素C 肾小管间质 儿童
原文传递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沈克勤 杨俊伟 +1 位作者 郑丰 黎磊石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72-274,共3页
观察了26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特点,包括肾小管功能的改变、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及部分患者的尿表皮生长因子(EGF)。结果发现:1.NIDDM肾病小管间质功能受损较为弥漫,既有近端肾... 观察了26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特点,包括肾小管功能的改变、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及部分患者的尿表皮生长因子(EGF)。结果发现:1.NIDDM肾病小管间质功能受损较为弥漫,既有近端肾小管细胞损伤,也有远端小管的损伤;在形态学上表现为肾小管萎缩、基底膜增厚、间质扩张、弥漫炎细胞浸润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2.在肾小球滤过功能明显受损之前,小管间质病变即已出现,并随着肾功能的恶化而逐步加重。提示小管间质损害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与小球病变同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间质 表皮生长因子 NIDD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