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舍长诗《剑北篇》版本校勘札记及其异文处理方法
1
作者 杨鸿宇 金宏宇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5-94,共10页
在1939年的西北之行之后,老舍于1940年创作完成了长篇新诗《剑北篇》,并陆续在当时的报刊上刊发。1942年该诗出版了单行本。后来,《老舍全集》和《老舍文集》又将其收入。对长诗的几个主要版本进行校读,发现存在大量异文,这些异文因艺... 在1939年的西北之行之后,老舍于1940年创作完成了长篇新诗《剑北篇》,并陆续在当时的报刊上刊发。1942年该诗出版了单行本。后来,《老舍全集》和《老舍文集》又将其收入。对长诗的几个主要版本进行校读,发现存在大量异文,这些异文因艺术修改、印刷校勘失误、结集编辑疏漏所致。对该诗的异文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复原性和汇异性校勘,改正异文中的讹误,编辑出精校本与汇校本。梳理长诗的版本谱系和异文情况,有助于文本研究的准确和深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剑北篇》 版本校勘 异文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西北电网风机脱网事故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125
2
作者 孙华东 张振宇 +3 位作者 林伟芳 汤涌 罗旭之 王安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6-80,共5页
2011年2月24日,连接甘肃第一风电场的桥西变35kV设备故障,由于风电机组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以及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缺乏快速自动调整能力,事故期间脱网风机共计598台,风电出力损失837.34 MW。详细介绍了事故前西北电网的运行情况,事故... 2011年2月24日,连接甘肃第一风电场的桥西变35kV设备故障,由于风电机组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以及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缺乏快速自动调整能力,事故期间脱网风机共计598台,风电出力损失837.34 MW。详细介绍了事故前西北电网的运行情况,事故发生、发展和恢复过程,并通过仿真计算复现事故过程。总结了事故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力度、提高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加强风电场无功补偿设备改造与管理、规范风电机组高电压运行要求,以及35 kV馈线单相故障后直接跳闸的建议,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保障我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电网风电 风机脱网 安全稳定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途日记》与吴禄贞西北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聂红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4-132,共9页
辛亥革命先烈吴禄贞遗留文献不多。日本京都大学所藏《沿途日记》的作者阙名。根据日记第1册作者称湖北、湖南人为同乡,并有与时任陕甘总督升允发生冲突的记载,结合《清德宗实录》等相关史料,确定该日记为吴禄贞及其好友周维桢所作。这... 辛亥革命先烈吴禄贞遗留文献不多。日本京都大学所藏《沿途日记》的作者阙名。根据日记第1册作者称湖北、湖南人为同乡,并有与时任陕甘总督升允发生冲突的记载,结合《清德宗实录》等相关史料,确定该日记为吴禄贞及其好友周维桢所作。这为研究光绪三十二年(1906)吴禄贞西北考察提供了新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绪朝 吴禄贞 《沿途日记》 西北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联合大学”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与实施
4
作者 董鑫 白欣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16-120,共5页
依托抗日战争时期有关西北联合大学的历史资料和现有遗存,结合陕西汉中、西安两地的旅游资源,开发了以“西北联合大学”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课程。该课程设计了“西北大学-石门栈道-勉县武侯祠-汉中博物馆-古路坝天主教堂”研学旅行路线,... 依托抗日战争时期有关西北联合大学的历史资料和现有遗存,结合陕西汉中、西安两地的旅游资源,开发了以“西北联合大学”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课程。该课程设计了“西北大学-石门栈道-勉县武侯祠-汉中博物馆-古路坝天主教堂”研学旅行路线,通过重走当年西北联大师生走过的南迁之路,体验当时南迁路途的艰辛,最终达到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底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联合大学 研学旅行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绥铁路旅行的兴起与初步发展——以1934年平绥铁路旅行团为中心的考察
5
作者 姚兴哲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99-104,共6页
平绥铁路是通往西北的重要通道,该铁路全线通车后,平绥铁路局出台了各项政策和措施鼓励人们乘火车出行,也由此促成了平绥铁路旅行时兴起。作为平绥铁路史上第一个官方组织的文人旅行团,平绥铁路旅行团成员在当时各界“开发西北”的呼声... 平绥铁路是通往西北的重要通道,该铁路全线通车后,平绥铁路局出台了各项政策和措施鼓励人们乘火车出行,也由此促成了平绥铁路旅行时兴起。作为平绥铁路史上第一个官方组织的文人旅行团,平绥铁路旅行团成员在当时各界“开发西北”的呼声下选择出行,无疑是对“开发西北”呼声的回应,也使得这次旅行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通过平绥铁路旅行团成员的游记、日记、文集等文本,不仅可了解铁路沿线社会食、宿、娱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与旅行资源的开发状况,也从侧面反映出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旅行活动休闲和救亡并存的特点。平绥铁路旅行团之后,有许多高校的学生、教师踏上西部之旅,客观上推动了日后开发西北的热潮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铁路史 平绥铁路 文人学者旅行团 开发西北 休闲之旅 救亡之旅 社会变迁 游历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