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7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37对大鼠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疗效
1
作者 邵世清 曲长萍 +2 位作者 李好山 程海玲 王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IL-37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E)大鼠的疗效。方法:选取10~12周龄体重220~240 g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分为3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做药物处理;模型组和IL-37组均采用宫腔内推注苯酚胶浆方法建立CE模型,术后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d... 目的:探讨IL-37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E)大鼠的疗效。方法:选取10~12周龄体重220~240 g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分为3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做药物处理;模型组和IL-37组均采用宫腔内推注苯酚胶浆方法建立CE模型,术后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d或IL-37蛋白10μg/(kg·d)+生理盐水1 mL/d,连续21 d。处死大鼠,取双侧子宫,计算子宫指数,HE染色观察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NLRP3、IL-1β、IL-6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者mRNA的表达。结果:空白组、模型组和IL-37组子宫指数分别为(0.66±0.08)、(1.04±0.14)和(0.84±0.0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模型组较空白组增加,IL-37组较模型组减小(P<0.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NLRP3、IL-1β、IL-6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IL-37组较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IL-37可以明显改善CE大鼠子宫内膜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7 慢性子宫内膜炎 NLRP3 IL-1Β IL-6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IL-37通过调控Wnt5a减少细颗粒物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外基质沉积
2
作者 曲芳芳 徐海博 +2 位作者 齐天杰 蔡志刚 阎锡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3,共8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7(rhIL-37)干预对细颗粒物(PM_(2.5))暴露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沉积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不同浓度(6.25、12.5、25和50 mg/L)的PM_(2.5)干预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建立气道损伤的细...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7(rhIL-37)干预对细颗粒物(PM_(2.5))暴露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沉积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不同浓度(6.25、12.5、25和50 mg/L)的PM_(2.5)干预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建立气道损伤的细胞模型,用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Wnt家族成员5a(Wnt5a)表达水平,选取Wnt5a表达量最高时的PM_(2.5)浓度为最佳干预浓度。实验分为3组:PM_(2.5)+siRNA组、PM_(2.5)+Wnt5a siRNA组及control+Wnt5a siRNA,观察纤连蛋白(fibronectin)、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及活性氧(ROS)的产生。此外,又将实验分为PM_(2.5)+rhIL-37组、PM_(2.5)组和control组,研究rhIL-37是否能够下调Wnt5a、fibronectin、IL-6和IL-1β的表达。结果:(1)给予不同浓度(6.25、12.5、25和50 mg/L)的PM_(2.5)干预16HBE细胞24 h后,Wnt5a的表达除PM_(2.5)(50 mg/L)组,均较control组显著增加(P<0.05);在PM_(2.5)(12.5 mg/L)刺激下,Wnt5a表达最高(P<0.01)。(2)在PM_(2.5)(12.5 mg/L)干预16HBE细胞24 h后,fibronectin表达达到峰值(P<0.01)。(3)敲减Wnt5a后fibronectin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ROS的产生,以及IL-6和IL-1β的分泌均较control组显著减少(P<0.01)。(4)rhIL-37干预后再给予PM_(2.5)刺激,Wnt5a、fibronectin和Nrf2的表达,ROS的产生,以及IL-6和IL-1β的分泌均较PM_(2.5)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在体外细胞模型中,PM_(2.5)可能通过Wnt5a调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外基质沉积;rhIL-37通过下调Wnt5a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7 空气污染物 细颗粒物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Wnt5a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风味物质分析
3
作者 赵国珍 侯燕萍 +3 位作者 马世贵 陈于敏 吴志刚 高丽 《北方水稻》 2025年第2期6-11,共6页
以云南3个不同海拔条件下种植的云粳37号为试验材料,以稻花香、滇禾优615、云恢290等公认的优质食味品种作对照,分析比较云粳37号与对照品种的稻米食味相关性状及稻米风味物质。结果表明,云粳37号的胶稠度和崩解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 以云南3个不同海拔条件下种植的云粳37号为试验材料,以稻花香、滇禾优615、云恢290等公认的优质食味品种作对照,分析比较云粳37号与对照品种的稻米食味相关性状及稻米风味物质。结果表明,云粳37号的胶稠度和崩解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直链淀粉含量、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回复值则相反。云粳37号的风味物质数量和含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其中种植在玉溪的风味物质数量最多,为32种,种植在丽江的风味物质含量最高,为438.98 ug/kg;对照品种中稻花香和云恢290风味物质数量均为12种,滇禾优615为10种,而风味物质含量最高的是稻花香,为41.78 ug/kg。粳稻香软米新品种云粳37号在云南省不同海拔条件下种植不仅食味品质好,还具有丰富的风味物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试验结果也为优质食味水稻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粳37 粳稻 优质食味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的稳定性分析
4
作者 赵国珍 刘慰华 +3 位作者 刘似玉 董林波 李林东 陈于敏 《中国农学通报》 2025年第5期1-6,共6页
水稻的产量与农艺性状受栽培环境的影响,与品种的适应性密切相关。适应性较广的品种往往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小。本研究旨在评估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的适应性。通过利用AMMI模型,对连续2 a在云南6个不同试点种植的‘云粳37号... 水稻的产量与农艺性状受栽培环境的影响,与品种的适应性密切相关。适应性较广的品种往往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小。本研究旨在评估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的适应性。通过利用AMMI模型,对连续2 a在云南6个不同试点种植的‘云粳37号’及其对照品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性状在品种与环境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品种与环境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基于性状的稳定性参数ASV、Di和WAASBi,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株高、剑叶长度和剑叶角度等,这些与产量和株型紧密相关的性状,在4个品种中‘,云粳37号’展现出最佳的稳定性。这表明不同环境条件对‘云粳37号’的产量和株型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云粳37号’显示出较好的适应性,适宜在云南粳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食味 水稻 粳稻 ‘云粳37号’ 稳定性 AMMI模型 农艺性状 稳定性分析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FM4、CTSC、LL-37及PCT联合检测在外伤或手术患者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研究
5
作者 胡恒贵 杜晓雷 许元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430-434,共5页
目的探讨嗅素结构域家族蛋白4(OLFM4)、组织蛋白酶C(CTSC)、LL-37及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外伤或手术患者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7月该院收治住院的外伤或手术160例患者进行血培养或分泌物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 目的探讨嗅素结构域家族蛋白4(OLFM4)、组织蛋白酶C(CTSC)、LL-37及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外伤或手术患者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7月该院收治住院的外伤或手术160例患者进行血培养或分泌物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培养阳性患者(阳性组)120例,细菌培养阴性患者(阴性组)40例。阳性组根据病原菌类型分为53例革兰阴性菌感染组(G-菌组)和67例革兰阳性菌感染组(G+菌组)。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及阳性组敏感菌和耐药菌患者血清OLFM4、CTSC、LL-37和PCT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OLFM4、CTSC和LL-37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阴性组和阳性组血清OLFM4、CTSC、LL-37和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和阳性组OLFM4、CTSC和LL-37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菌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G+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菌患者血清CTSC和LL-37水平显著高于耐药菌患者,耐药菌患者血清OLFM4水平显著高于敏感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菌患者中性粒细胞CTSC mRNA和LL-37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耐药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可作为外伤或手术患者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评估指标,OLFM4和LL-37指标能较好地区分敏感菌与耐药菌感染及疗效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嗅素结构域家族蛋白4 组织蛋白酶C LL-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C-3737℃驯化的稳定性及其在常见病毒培养中的应用
6
作者 巩金鹏 赵颖 +7 位作者 陈雪兰 蔺凌云 姚嘉赟 穆雪姣 周可欣 王丛旭 沈锦玉 潘晓艺 《水产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42,共10页
【目的】建立能快速增殖且对鳜源常见病毒敏感的鳜鱼细胞系。【方法】利用已建立的鳜脊髓组织细胞系SCC,采用梯度血清逐步驯化的方式,建立一个连续细胞系SCC-37,分析该连续细胞系的来源、支原体污染、生长特性和冻存后细胞活力,评估其... 【目的】建立能快速增殖且对鳜源常见病毒敏感的鳜鱼细胞系。【方法】利用已建立的鳜脊髓组织细胞系SCC,采用梯度血清逐步驯化的方式,建立一个连续细胞系SCC-37,分析该连续细胞系的来源、支原体污染、生长特性和冻存后细胞活力,评估其对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鳜虹彩病毒(SCRaV)和鳜弹状病毒(SCRV)的敏感性。【结果】该细胞系SCC-37已连续培养30代,稳定的生长条件为L-15+10%NBCS、37℃培养;通过鳜28S rRNA基因分析其来源于鳜,支原体检测证实SCC-37无支原体污染;病毒敏感性结果显示,ISKNV、SCRaV和SCRV可在SCC-37中稳定增殖和传代,培养的病毒滴度为103.4~109.6TCID50/mL,电镜观察可见大量病毒颗粒。【结论】新驯化的SCC-37为分离、鉴定和增殖病毒以及疫苗制备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脊髓组织细胞系 37℃驯化 生长特性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37联合PNI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武少雄 党惠兵 林晓媛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37(IL-37)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3年01月入院治疗的103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治疗前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37(IL-37)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3年01月入院治疗的103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治疗前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37、PNI,探讨接受化疗的MM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37、PNI对短期疗效、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CD3^(+)、CD4^(+)、CD8^(+)、CD4^(+)/CD8^(+)、IL-37、PNI均为MM患者化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D3^(+)、CD4^(+)、CD8^(+)、CD4^(+)/CD8^(+)、IL-37、PNI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9(95%CI:0.619~0.820)、0.764(95%CI:0.670~0.858)、0.732(95%CI:0.625~0.840)、0.700(95%CI:0.598~0.802)、0.779(95%CI:0.689~0.869)、0.750(95%CI:0.654~0.845),联合预测AUC为0.852(95%CI:0.777~0.926)。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37、PNI水平为MM患者化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并且对MM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IL-37 预后营养指数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7通过调控NF-κB通路抑制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转化并参与抑制其钙化
8
作者 马晨越 贺琼逸 +2 位作者 王猛 柴萌 张海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309,共6页
目的:研究IL-37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SMCs)钙化的作用及对模式识别受体(TLR)/核转录因子(NF-κB)通路和成骨转录因子的影响,探讨IL-37在钙化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xLDL诱导HA-SMCs钙化模... 目的:研究IL-37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SMCs)钙化的作用及对模式识别受体(TLR)/核转录因子(NF-κB)通路和成骨转录因子的影响,探讨IL-37在钙化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xLDL诱导HA-SMCs钙化模型,模型组加入100 ng/ml IL-37或100μmol/L PDTC预处理,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茜素红染色检测钙化结节;qPCR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IL-37 mRNA水平;qPCR、Western blot检测TLR、NF-κB、p-NF-κB、RUNX相关转录因子(RUNX2)、碱性磷酸酶(ALP)、SMA、平滑肌22α(SM22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x-LDL处理后细胞增殖活性增强并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凋亡率升高,同时模型组产生明显的橘红色钙化结节,TLR、NF-κB等炎症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IL-37、RUNX2、BMP2、ALP的mRNA表达上调,SMA、SM22α的mRNA表达下降,p-NF-κB、RUNX2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与造模组相比,IL-37预处理组细胞增殖率下降,凋亡率降低(P<0.05),钙化结节明显减少,TLR、NF-κB等炎症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RUNX2、BMP2、ALP的mRNA表达下调,SMA、SM22α的mRNA表达升高,p-NF-κB、RUNX2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与抑制剂PDTC组在细胞因子表达上呈现相同趋势。结论:IL-37可抑制HA-SMCs钙化,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及细胞成骨表型转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7 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成骨转化 TLR/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7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9
作者 方萍 蔡德成 +3 位作者 孟萍 王蓉 韩秀娟 张成芳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78-185,共8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炎症抑制因子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将IL-37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CMV-MCSIL37-copGFP-T2A-Puro(pCDH-IL-37组)与空白载体pCDH-CMV-MCS-EF1-copGFPT2A-Puro(pCDH组)...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炎症抑制因子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将IL-37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CMV-MCSIL37-copGFP-T2A-Puro(pCDH-IL-37组)与空白载体pCDH-CMV-MCS-EF1-copGFPT2A-Puro(pCDH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病毒包装与嘌呤霉素筛选,然后转染入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转染后的HepG2细胞中的IL-37 mRNA表达水平。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IL-37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IL-37对HepG2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经过慢病毒包装、感染和嘌呤霉素筛选,荧光显微镜显示慢病毒表达载体成功转染到HepG2细胞中。RT-qPCR结果显示,HepG2细胞中IL-37相对表达水平高。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培养24 h、48 h、72 h后,与pCDH组比较,pCDH-IL-37组细胞450 nm波长处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即OD450,吸光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与pCDH组比较,pCDH-IL-37组的S期细胞比率显著降低,G1期细胞比率显著升高,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pCDHIL-37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pCDH组(9.833%±0.252%vs.4.867%±0.569%,P<0.001)。RT-qPCR结果显示,pCDH-IL-37组Caspase-3与Fas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表明IL-37对Caspase-3与Fas诱导的凋亡可能具有抵抗作用。结论IL-37在体外可以直接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3与Fas的表达,对Caspase-3与Fas诱导的凋亡发挥抵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7 肝癌 HEPG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血清抗菌肽LL-37及血红素加氧酶-1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0
作者 刘岩 王隽 +1 位作者 张嘉麟 邵书鹏 《传染病信息》 2025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抗菌肽LL-37、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在佳木斯市结核病医院就诊的9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肺结核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抗菌肽LL-37、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在佳木斯市结核病医院就诊的9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肺结核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56)和重症组(n=38),另选取89例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LL-37、HO-1的水平。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重症肺结核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LL-37、HO-1水平对肺结核病情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结核组血清LL-37水平显著降低,血清HO-1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重症组血清HO-1和CRP、IFN-γ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血清LL-37水平显著低于轻症组(P均<0.05)。肺结核患者抗痨治疗之后血清LL-37水平显著升高,血清HO-1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IFN-γ、HO-1水平升高是影响重症肺结核发生的危险因素,LL-37水平降低是影响重症肺结核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LL-37、HO-12者联合诊断肺结核病情程度的曲线下面积为0.904,2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诊断。结论肺结核患者血清LL-37水平降低,HO-1水平升高,2者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发生肺结核的病情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抗菌肽LL-37 血红素加氧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注射成型SiC_(p)/AZ37镁合金复合材料的低周疲劳性能
11
作者 周丽萍 谷立东 +2 位作者 曾小勤 莫旭阳 朱明亮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2,共7页
采用半固态注射成型工艺制备不同质量分数(0,5%,12%)SiC_(p)/AZ37镁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SiC_(p)添加量对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SiC_(p)添加量下复合材料均由初生α-Mg、β-Mg17Al12析出相和SiC_(p)组成... 采用半固态注射成型工艺制备不同质量分数(0,5%,12%)SiC_(p)/AZ37镁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SiC_(p)添加量对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SiC_(p)添加量下复合材料均由初生α-Mg、β-Mg17Al12析出相和SiC_(p)组成,相比AZ37镁合金,晶粒尺寸显著细化,析出相数量减少,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增大,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减小,随着SiC_(p)添加量增加,拉伸断裂模式由韧性断裂向韧脆混合断裂、脆性断裂转变;随着SiC_(p)添加量增加,循环滞回环变窄,低周疲劳寿命先延长后缩短,循环响应为初始循环软化后循环硬化直至失效,循环硬化程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注射成型 镁基复合材料 SIC颗粒 AZ37镁合金 低周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预测效能分析
12
作者 倪为波 郭立娟 +2 位作者 邓晔 鲍洁 商焕霞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5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分析痰人中性粒细胞肽(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预测效能。方法招募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29例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采用自然咳嗽法收集患者治疗前的痰液标本,以酶联免... 目的分析痰人中性粒细胞肽(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预测效能。方法招募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29例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采用自然咳嗽法收集患者治疗前的痰液标本,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根据随访6个月内急性加重发生情况分为急性加重组(48例)和非急性加重组(81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与改良的FACED(E-FACED)评分、肺功能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预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效能。结果急性加重组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E-FACED评分以及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高于非急性加重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pred)低于非急性加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与E-FACED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FEV 1%pred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糖尿病以及较高的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是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均有助于预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P<0.05),且三者联合的预测效能[AUC(95%CI)=0.908(0.845~0.952)]较单一指标更高(P<0.001),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93.83%。结论痰HNP-1、HNP-2、人抗菌肽LL-37水平均与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有关,三者联合能提高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中性粒细胞肽-1 人中性粒细胞肽-2 人抗菌肽LL-37 支气管扩张症 急性加重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淋巴上皮瘤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及DHX37表达情况分析
13
作者 郭小冬 王环环 +3 位作者 姬菩忠 马迎春 马建武 杨艳丽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胃淋巴上皮瘤样癌(LELGC)临床病理特征及DHX37、PD-L1、CD4^(+)和CD8^(+)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10例LELG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DHX37、PD-L1、CD4^(+)、CD8^(+)及错配修复基因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采用原位杂交检测EB... 目的:探讨胃淋巴上皮瘤样癌(LELGC)临床病理特征及DHX37、PD-L1、CD4^(+)和CD8^(+)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10例LELG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DHX37、PD-L1、CD4^(+)、CD8^(+)及错配修复基因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采用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并探究其临床病理特征。筛选临床特征相仿的10例普通型胃腺癌作为对照。结果:10例LELGC年龄(55.00±10.19)岁;男性8例,女性2例;6例发生于胃体,2例发生于胃角,1例发生于贲门,1例发生于胃窦且为残胃癌。10例手术切除大体标本肿物类型均为溃疡型,最小径为1.7 cm,最大径为7.0 cm。10例LELGC均为错配修复蛋白功能完整(pMMR)且EBER阳性,其中CD8^(+)T细胞数均大于CD4^(+)T细胞数。PD-L1的CPS评分为(35.00±14.53)分;DHX37的平均阳性表达数为(42.26±13.11)。LELGC中DHX37在淋巴细胞表达比例低于普通型胃腺癌(P<0.05),且该病PD-L1表达水平较高(P<0.05)。结论:LELGC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依赖于特征性病理形态和分子检测。细胞间质中主要以CD8^(+)T细胞为主;LELGC较普通型胃腺癌表达更高的PD-L1和更低的DHX37,可能与此类患者良好的预后及免疫治疗效果的敏感性高有一定联系,提示了DHX37、CD4^(+)、CD8^(+)和PD-L1不同表达情况可能对于影响LELGC或普通型胃腺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淋巴上皮瘤样癌 EB病毒 PD-L1 DHX37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LL-37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吴梦静 张大启 +1 位作者 李其富 廖小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6-759,共4页
LL-37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人源性抗菌肽。近年研究发现,LL-37除具有抗菌作用外,还可在不同微环境下对不同免疫细胞发挥综合免疫调节功能,进而在一系列免疫相关疾病中起促炎或抑炎作用。本文就LL-37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 LL-37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人源性抗菌肽。近年研究发现,LL-37除具有抗菌作用外,还可在不同微环境下对不同免疫细胞发挥综合免疫调节功能,进而在一系列免疫相关疾病中起促炎或抑炎作用。本文就LL-37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37 抗菌肽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99b、LL-37、IP-10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表达及早期疗效预测价值
15
作者 周贵忠 黄远江 +1 位作者 翁敏华 张振云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1期92-97,共6页
目的 分析微小RNA-99b(miRNA-99b)、抗菌肽LL-37、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在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中表达及早期疗效预测价值。方法 研究纳入医院2022年11月-2024年2月临床收治MDR-PTB患者108例为MDR-PTB组,Bandim TBscore评分... 目的 分析微小RNA-99b(miRNA-99b)、抗菌肽LL-37、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在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中表达及早期疗效预测价值。方法 研究纳入医院2022年11月-2024年2月临床收治MDR-PTB患者108例为MDR-PTB组,Bandim TBscore评分法将其划分为轻度组(n=71)与中-重度组(n=37);纳入同期非耐药肺结核患者(DS-PTB)87例为DS-PTB组,健康体检志愿者9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评估组间miRNA-99b、LL-37、IP-10表达水平及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采用Pearson评估miRNA-99b、LL-37、IP-10表达水平与MDR-PTB患者临床疗效相关性,指标预测价值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作ROC曲线分析模型预测价值。结果 MDR-PTB组miRNA-99b、LL-37、IP-10均高于DS-PTB组与健康对照组(P<0.05),且DS-PTB组miRNA-99b、LL-37、IP-10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MDR-PTB组内,中-重度组miRNA-99b、LL-37、IP-10表达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治疗4周、治疗8周后,MDR-PTB患者miRNA-99b、LL-37、IP-10均低于治疗前(P<0.05);108例MDR-PTB患者经8周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88.89%;miRNA-99b、LL-37、IP-10均与有效率呈负相关关系(r=-0.693、-0.706、-0.497,P<0.05);miRNA-99b、LL-37、IP-10高水平表达为MDR-PTB发生发展独立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NA-99b、LL-37、IP-10联合检测AUC为0.937(95%CI:0.863~0.974)高于单一检测结果(Z=7.691、7.069、8.068,P均<0.001);且联合检测敏感度(96.91%)与特异度(96.34%)均最高。结论 miRNA-99b、LL-37、IP-10高水平表达参与MDR-PTB发生与发展,三项联合在MDR-PTB患者早期疗效预测中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99b LL-37 IP-10 耐多药肺结核 早期疗效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泡灌洗液中白介素-37表达量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16
作者 彭凤玉 刘雪 +1 位作者 李树军 崔俊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13-018,共6页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P)肺泡灌洗液中白介素-37(IL-37)表达量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5月期间收治的171例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最终确诊为MPP的患儿(研究组)和同期收治的18例无合并...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P)肺泡灌洗液中白介素-37(IL-37)表达量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5月期间收治的171例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最终确诊为MPP的患儿(研究组)和同期收治的18例无合并感染、确诊为支气管异物,并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的患儿(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IL-37表达量,根据不同的临床特征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研究组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中IL-37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3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患儿根据临床特征进行分组:痰栓组IL-37表达量高于无痰栓组(P<0.05),塑形组IL-37表达量高于无塑形组,肝损害组IL-37表达量高于无肝损害组,胸腔积液组IL-37表达量高于无胸腔积液组(P < 0.05)。结论 IL-37的表达水平对MPP儿童炎症反应进程的影响是显著的,当其浓度升高时,与胸腔积液、肺外表现及住院周期较长有关。IL-37与MPP的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儿童 白介素-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菌肽LL-37探讨乳痈方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效果
17
作者 钱晨 孙雯 +1 位作者 薛佩佩 陶颖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7期884-888,共5页
目的基于抗菌肽LL-37探讨乳痈方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10月该院就诊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乳痈... 目的基于抗菌肽LL-37探讨乳痈方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10月该院就诊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乳痈方治疗,均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乳汁细菌阳性率、乳汁菌群含量、乳汁抗菌肽LL-37表达。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7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房肿块、乳房胀痛、乳汁欠畅、局部皮肤颜色变化及灼热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乳汁细菌阳性率及葡萄球菌、乳酸杆菌、链球菌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L-37 mRNA及LL-37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痈方治疗哺乳期乳腺炎安全有效,可通过调节抗菌肽LL-37 mRNA和蛋白表达,调节患者乳汁菌群平衡,从而促进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LL-37 乳痈方 哺乳期乳腺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7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尹浩良 邓玉玲 +1 位作者 朱彩嫦 朱秀兰 《海南医学》 2025年第4期605-608,共4页
白细胞介素-37(IL-3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IL-1家族细胞因子,具有5种不同的亚型。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因子,IL-37可以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此外,IL-37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IL-37及其受体可作为免疫相关疾病和肿瘤研究、诊断和治疗的新靶... 白细胞介素-37(IL-3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IL-1家族细胞因子,具有5种不同的亚型。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因子,IL-37可以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此外,IL-37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IL-37及其受体可作为免疫相关疾病和肿瘤研究、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IL-37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作为癌症免疫调节剂、治疗靶点以及疾病调节剂的临床潜力给予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7 肿瘤 抗肿瘤免疫反应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NLR、FAR、IL-37检测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评估价值
19
作者 杨菲菲 王恒 +2 位作者 杨艳珂 张淑英 徐赫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白细胞介素37(IL-37)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稳定期C...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白细胞介素37(IL-37)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外周血NLR、FAR、IL-37水平;根据随访6个月内是否有急性加重出现分为加重组(n=22)和未加重组(n=8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外周血NLR、FAR、IL-37水平,并分析外周血NLR、FAR、IL-37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外周血NEU、NLR、FIB、FAR、IL-37水平高于对照组,LYM、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加重组和未加重组在病程、GOLD分级、NEU、LYM、NLR、FIB、ALB、FAR、IL-37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OLD分级Ⅲ-IV级、NLR升高、FAR升高、IL-37升高均为影响COPD患者随访6个月内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NLR、FAR、IL-37联合预测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AUC为0.876,高于NLR的0.720、FAR的0.659、IL-37的0.835。结论:急性加重COPD患者外周血NLR、FAR、IL-37水平升高,三者联合可作为预测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 白细胞介素37 急性加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n37黄铜装饰板表面长效防护研究
20
作者 蔡小林 《建筑科技》 2025年第1期63-65,75,共4页
CuZn37黄铜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堪比黄金的金属质感,但由于缺乏长效的表面防护技术,一直未能在重点建筑装饰领域大规模应用。探究涂料种类、配套体系以及膜厚对CuZn37防腐性能的影响,并合作开发了“凌云金”系列柔性聚硅氧烷陶瓷水漆... CuZn37黄铜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堪比黄金的金属质感,但由于缺乏长效的表面防护技术,一直未能在重点建筑装饰领域大规模应用。探究涂料种类、配套体系以及膜厚对CuZn37防腐性能的影响,并合作开发了“凌云金”系列柔性聚硅氧烷陶瓷水漆。研究表明,涂覆“凌云金”柔性聚硅氧烷陶瓷水漆的CuZn37黄铜装饰板,经中性盐雾测试1 000 h、人工气候老化测试4 000 h后,表面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37黄铜 建筑装饰板 柔性陶瓷水漆 长效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