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酶法提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易学文 张利 +1 位作者 罗容珍 杜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9798-19799,19838,共3页
[目的]筛选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酶法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纤维素酶酶解细胞壁,从而溶出更多的蛇足石杉细胞中的物质,并设计正交试验选出酶法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 [目的]筛选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酶法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纤维素酶酶解细胞壁,从而溶出更多的蛇足石杉细胞中的物质,并设计正交试验选出酶法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0.125 g,酶解pH4.5,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提取率为0.589‰;各因素中温度对纤维素酶的酶解效果影响最大。与酸提法相比,酶法提取的石杉碱甲的提取率提高了40.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提取率高,可用来提取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ex Murray)trev.) 石杉碱甲(Huperzlne A) 酶法提取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荞麦叶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光 余霜 陈庆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1-413,共3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Trev.)Meisn]叶中总黄酮,并比较了国内外3种常用比色法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AlCl3-KAC显色法稳定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金荞麦叶中的总黄酮含量测定。
关键词 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trev.)Meisn] 黄酮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清除DPPH·与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董丽辉 范三微 +2 位作者 凌庆枝 钱海峰 魏兆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8-893,共6页
为了从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Trev.]中分离出能产生清除DPPH·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采用平板分离蛇足石杉内生真菌,摇瓶发酵并测定其发酵液和菌丝体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能... 为了从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Trev.]中分离出能产生清除DPPH·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采用平板分离蛇足石杉内生真菌,摇瓶发酵并测定其发酵液和菌丝体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能力,形态学和ITS-rDNA序列分析法鉴定获得的部分内生真菌。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94株内生真菌,有31株内生真菌发酵产物显示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18株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其抑制率范围在50.3%~82.78%,分别分离自蛇足石杉茎部(9株)、叶部(8株)和根(1株)。有19株内生真菌发酵产物有清除DPPH·活性,清除率在30%以上。有5株内生真菌的发酵物兼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清除DPPH·活性,以ITS-rDNA序列比对法对5株菌进行了鉴定,其分别属于Arthrinium sp.、Podospora sp.、Trichoderma sp.、Colletotrichum sp.、Colletotrichum sp。表明中药蛇足石杉植株内存在能产生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抗DPPH自由基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trev.] DPPH· 乙酰胆碱酯酶 内生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oxidase Activities of Tetraploid Lines and Diploid Control Line of Chrysanthemum cinerariifolium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蓁 高山林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6期84-86,共3页
Objective The SOD, POD and APX enzyme activities of tetraploid lines and diploid control line of Chrysanthemum cinerariifolium in test-tube and field were determin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ve b... Objective The SOD, POD and APX enzyme activities of tetraploid lines and diploid control line of Chrysanthemum cinerariifolium in test-tube and field were determin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ve breeding of high resistance good tetraploid varieties of C. cinerariifolium. Method The SOD, POD and APX activities of each sample were determined. Every material should have 3 replicates which been determined and calculated mean value to analyze. Result The various kinds of antioxidase activities in protective enzyme system of tetraploid lines were increased generally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diploid control line. And there is certain relativity between the samples in field and in test-tube of these lines. Conclusion The antioxidase activities of each line in test-tube could be considered as reference index to screen high resistance good tetraploid varieties of C. cinerariifol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ysanthemum cinerariifolium trev. Vis. Antioxidase activities Selective breeding of good varie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足石杉体内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的分离 被引量:2
5
作者 凌庆枝 董丽辉 +4 位作者 范三微 何军邀 高莉莉 黄贝贝 魏兆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706-14707,14712,共3页
[目的]从蛇足石杉体内分离筛选出具有体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内生真菌。[方法]取野外采集的蛇足石杉的叶、茎和根进行表面消毒后接种于PDA培养基,分离出内生真菌后进行摇瓶发酵,超声提取其发酵产物,以DTNB法检测其发酵产物在体外抑... [目的]从蛇足石杉体内分离筛选出具有体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内生真菌。[方法]取野外采集的蛇足石杉的叶、茎和根进行表面消毒后接种于PDA培养基,分离出内生真菌后进行摇瓶发酵,超声提取其发酵产物,以DTNB法检测其发酵产物在体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结果]从根、茎、叶中分离得到194株内生真菌,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B)中发酵后,对内生真菌发酵提取液进行体外AChE抑制活性检测;共有31株内生真菌显示出体外AChE抑制活性,抑制活性较强的有13株,抑制率在50.2%~80.5%。其中从蛇足石杉茎部位分离得到9株,叶部位分离得到4株。[结论]从蛇足石杉体内可分离出内生真菌,该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在体外有较强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这可能是寻找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物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trev.] 内生真菌 乙酰胆碱酯酶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含量 被引量:33
6
作者 孙远明 余红英 +2 位作者 杨跃生 杨金易 张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 考察蛇足石杉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中石杉碱甲 (Hup A)和总碱含量 ;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石杉碱甲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 RP- HPL C法测定 Hup A的含量。结果  Hup A在根、茎、叶中的含量为茎、叶 >根 ;贵州、广东和安徽产地的 H... 目的 考察蛇足石杉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中石杉碱甲 (Hup A)和总碱含量 ;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石杉碱甲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 RP- HPL C法测定 Hup A的含量。结果  Hup A在根、茎、叶中的含量为茎、叶 >根 ;贵州、广东和安徽产地的 Hup A含量分别为 0 .0 18% ,0 .0 2 1% ,0 .0 2 0 % ,提取方法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Hup A含量在蛇足石杉中的分布为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不同产地 Hup A含量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蛇足石杉 石杉碱甲 石杉总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层塔内生真菌分离鉴定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9
7
作者 石玮 罗建平 +1 位作者 丁振华 吴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1-283,共3页
目的从治疗老年痴呆药用植物千层塔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用PDA平板培养基分离菌株,对照真菌鉴定手册,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生长速率、质地、生长培养基颜色变化以及菌丝体和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结果从... 目的从治疗老年痴呆药用植物千层塔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用PDA平板培养基分离菌株,对照真菌鉴定手册,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生长速率、质地、生长培养基颜色变化以及菌丝体和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结果从千层塔的茎中分离出4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顶孢霉属、单轴霉属、酵母和青霉属。结论首次从千层塔中分离和鉴定出4株内生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层塔 内生真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药蛇足石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8
作者 余红英 孙远明 杨跃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9-281,共3页
对蛇足石杉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作较全面综述 。
关键词 蛇足石杉 石杉碱甲 石杉碱乙 中药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金荞麦“3414”施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桂强 何平 +2 位作者 张春平 张益锋 胡世俊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研究重庆渝西紫色土N、P、K不同施用量和不同组合方式对金荞麦根茎产量的影响,探索该类型土壤下的施肥优化方案。方法:采用"3414"施肥设计方案设计实验,在Excel 2003、SPSS 13.0、Matlab 7.0和Word2003下对数据处理,根... 目的:研究重庆渝西紫色土N、P、K不同施用量和不同组合方式对金荞麦根茎产量的影响,探索该类型土壤下的施肥优化方案。方法:采用"3414"施肥设计方案设计实验,在Excel 2003、SPSS 13.0、Matlab 7.0和Word2003下对数据处理,根据双聚原矢车菊苷元含量评定其品质。结果:不同施肥组合,肥料的有效转化率有差异,其中有效转化率最高组合为N3P2K2,为97.09%,最低组合为N0P2K2,为4.32%;除空白组外,N0P2K2组产量最低为186 kg/667 m2,N2水平15 kg/667 m2,另外两种肥料组合在高、中、低三个水平上差异不大;一元、二元、三元函数拟合效果都较为理想,其中R2值排前三的函数是N、K效应函数、N效应函数和N、P、K三效应函数;不施肥组双聚原矢车菊苷元含量最高为8.67%,高N、高K组其含量降低,但所有的含量均高于7.14%。结论:不同施肥组合,对单一肥料的转化率有一定影响;该类土壤N肥施用量是决定其产量的关键肥料,故应偏重于氮肥施用;可以采用N、K效应函数、N效应函数和N、P、K三效应函数任意一种作为指导该类型土壤的施肥依据;施肥后各组药效成分含量虽然有差异,但不降低金荞麦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3414”施肥方案 施肥量 产量 双聚原矢车菊苷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层塔黄酮类物质的微波提取工艺 被引量:18
10
作者 余红英 孙远明 +1 位作者 罗宗铭 符玉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2-134,共3页
对千层塔茎黄酮类物质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乙醇浓度>微波功率>辐射时间>料液比。千层塔茎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辐射时间30s,微波功率650W,乙醇浓度90%,料液比1:50(W/V)。此条... 对千层塔茎黄酮类物质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乙醇浓度>微波功率>辐射时间>料液比。千层塔茎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辐射时间30s,微波功率650W,乙醇浓度90%,料液比1:50(W/V)。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16.651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层塔 黄酮类物质 微波提取工艺 药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虫菊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 被引量:10
11
作者 董建新 马志卿 +1 位作者 李广泽 张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7-79,84,共4页
 以除虫菊茎尖为外植体,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对除虫菊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激素2,4-D与KT的9种配比中,1.0与0.4mg/L的激素组合对除虫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达88.0%;当蔗糖质量浓度为10~40g/L时,蔗糖质...  以除虫菊茎尖为外植体,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对除虫菊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激素2,4-D与KT的9种配比中,1.0与0.4mg/L的激素组合对除虫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达88.0%;当蔗糖质量浓度为10~40g/L时,蔗糖质量浓度的大小与愈伤组织增长量成正比,与褐变开始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当质量浓度为25g/L时,愈伤组织日平均生长量可达0.127g;适宜的光照时间可延长愈伤组织保存期并维持良好的组织结构,光照时间为4h/d时,愈伤组织褐化开始时间保持在27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虫菊 愈伤组织 组织培养 培养基 激素 蔗糖 光照 杀虫植物 细胞培养 除虫菊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荞麦的离体快繁及同源四倍体的诱导 被引量:32
12
作者 吴清 向素琼 +1 位作者 闫勇 梁国鲁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8-110,共3页
该试验结果表明 :金荞麦的快繁技术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附加 2mg/LBA ,0 .2mg/LIBA ;同时 ,结合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多倍体诱导试验结果表明 :在组织培养条件下 ,将其带绿色芽点的愈伤组织和无菌苗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中或接种... 该试验结果表明 :金荞麦的快繁技术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附加 2mg/LBA ,0 .2mg/LIBA ;同时 ,结合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多倍体诱导试验结果表明 :在组织培养条件下 ,将其带绿色芽点的愈伤组织和无菌苗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中或接种于添加一定浓度秋水仙素的培养基上处理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培养 ,均可诱导金荞麦多倍体的产生 ,但以浸泡愈伤组织的效果较好 ,最高的诱导率可达 43.3%。通过试管苗茎尖染色体显微观察 ,鉴定出同源四倍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离体快繁 同源四倍体 秋水仙素 诱导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虫菊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发酵产物抑菌活性筛选 被引量:7
13
作者 易晓华 王智辉 +3 位作者 胡林峰 刘晓明 冯俊涛 张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7-323,共7页
从除虫菊(Pyrethrumcinerariifolium Trev.)的根、茎、叶和花中分离出128株内生真菌。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有56株内生真菌发酵液10倍稀释液至少对供试的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苹果... 从除虫菊(Pyrethrumcinerariifolium Trev.)的根、茎、叶和花中分离出128株内生真菌。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有56株内生真菌发酵液10倍稀释液至少对供试的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等6种病原菌中的一种抑菌活性达75%以上;活体组织法测定结果,Y1、Y2、H2共3株菌的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达到50%以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Y1、Y2、Y7、H2、G13共5株菌株发酵液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50%以上。综合分析认为,Y1、Y2、H2、G13等内生真菌的抑菌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虫菊 内生真菌 植物病原真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杉碱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磊 万谦宏 高文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22-1426,共5页
石杉碱甲(huperzine A,HupA)是来源于蕨类植物蛇足石杉的一种倍半萜生物碱,为高效、高选择性、可逆性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HupA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方面的显著疗效,近年研究还证明HupA有神经保护和预防化... 石杉碱甲(huperzine A,HupA)是来源于蕨类植物蛇足石杉的一种倍半萜生物碱,为高效、高选择性、可逆性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HupA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方面的显著疗效,近年研究还证明HupA有神经保护和预防化学武器的潜力,引起世界各国药学工作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现系统的综述石杉碱甲在药学研究各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碱甲 阿尔茨海默病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蛇足石杉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足石杉扦插及芽胞繁殖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龙华 李菁 +1 位作者 李鹂 黄黎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15-1121,共7页
目的:针对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ex Murray)Trev.野生资源急剧减少,野生种群遭到毁灭性采挖而面临枯竭的现状,利用蛇足石杉带茎尖插条和芽胞进行野外半人工辅助繁殖,以期建立一套稳定、有效的人工繁殖体系。方法:以湘西... 目的:针对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ex Murray)Trev.野生资源急剧减少,野生种群遭到毁灭性采挖而面临枯竭的现状,利用蛇足石杉带茎尖插条和芽胞进行野外半人工辅助繁殖,以期建立一套稳定、有效的人工繁殖体系。方法:以湘西古丈高望界林场岩陀寨为实验地,采用2年生以上顶技为试材,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插条长度、NAA浓度和插条在NAA溶液中的浸泡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通过2年时间的野外定点观测,对蛇足石杉芽胞发生、散落和生长动态进行跟踪研究,并对置于不同土壤层的芽胞萌发进行研究。结果:在原生境中,长6 cm的插条在NAA质量浓度20 mg/L中浸泡5 min的处理为最佳,60 d后即有白色不定根产生,90 d后成活率达90%,210 d后插条有明显生长量;蛇足石杉芽胞大多形成于每年7~9月,次年3~4月成熟后从母株上脱落,遇到适合条件随即萌发生长为幼苗,6个月即可成独立植株;萌发实验表明,光照和湿度是影响芽胞萌发的主要因素。结论:在自然生境中,建立蛇足石杉扦插繁殖体系切实可行;利用芽胞进行人工繁殖可建立稳定有效的幼苗再生体系。该研究对缓解蛇足石杉资源匮乏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足石杉 扦插 芽胞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具抑菌活性除虫菊内生真菌的菌种鉴定 被引量:9
16
作者 易晓华 朱明旗 +2 位作者 冯俊涛 李琰 张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5-169,共5页
【目的】明确1株具抑菌活性的除虫菊内生真菌(编号为Y2)的种属分类地位。【方法】将在PDA培养基上培养7 d的Y2菌株,转接于PDA、PSA、Czapek(CA)、DYPA、WA、CLA、PA、VBC、CMA等9种培养基培养,并结合25℃间歇光照培养、变温培养、... 【目的】明确1株具抑菌活性的除虫菊内生真菌(编号为Y2)的种属分类地位。【方法】将在PDA培养基上培养7 d的Y2菌株,转接于PDA、PSA、Czapek(CA)、DYPA、WA、CLA、PA、VBC、CMA等9种培养基培养,并结合25℃间歇光照培养、变温培养、紫外线照射与黑暗交替培养等方法诱导产孢,进行形态学初步鉴定;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Y2菌株rDNA的ITS基因(ITS-5.8 S rDNA)进行PCR扩增、测序,利用相关软件对PCR产物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该菌株在CLA、PA和VBC 3种培养基上产生了大型分生孢子堆,大型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顶端,呈镰刀形,微弯曲,具5-7个横隔,小型分生孢子具0-1个横隔,初步鉴定为镰刀菌;其rDNA的IT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基因序列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同源性达到100%。【结论】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可知,Y2菌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虫菊 内生真菌 分生孢子诱导 尖孢镰刀菌 ITS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足石杉的组织培养初探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颖 刘星 +3 位作者 李克刚 王正功 耿欣 胡颂平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90-93,共4页
针对蛇足石杉资源分散,资源更新周期长,难以大规模开采的情况,初步探讨了蛇足石杉的组织培养技术.以蛇足石杉茎尖为外植体,分别在1/2MS+0.05μmol/L IBA+1.4μmol/L KT+2 mg/L谷氨酰胺、MS+0.05μmol/L IBA+1.4μmol/L KT+2 mg/L谷氨酰... 针对蛇足石杉资源分散,资源更新周期长,难以大规模开采的情况,初步探讨了蛇足石杉的组织培养技术.以蛇足石杉茎尖为外植体,分别在1/2MS+0.05μmol/L IBA+1.4μmol/L KT+2 mg/L谷氨酰胺、MS+0.05μmol/L IBA+1.4μmol/L KT+2 mg/L谷氨酰胺、1/2MS+2 mg/L谷氨酰胺/无激素、MS+2 mg/L谷氨酰胺/无激素等4种培养基中培养.结果显示:较为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2号培养基,即MS+0.05μmol/L IBA+1.4μmol/L KT+2 mg/L谷氨酰胺.在组织培养工作中,污染问题比较严重,本实验中,采用了以下2种方法对外植体进行消毒:(1)70%酒精浸泡1 min→5%NaOCl浸泡1 min→7%H2O2浸泡10 min;(2)0.1%升汞液灭菌3’→无菌水冲洗5次.结果显示第2种方法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足石杉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荞麦Fr4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MMP-9、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1
18
作者 陈晓锋 顾振纶 +1 位作者 杨海华 梁中琴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3-386,共4页
目的探讨金荞麦提取物Fr4对小鼠lewis肺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inhibitorsofmetallproteinase,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C57/BL6小鼠移植性肿瘤lewis肺癌模型,观... 目的探讨金荞麦提取物Fr4对小鼠lewis肺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inhibitorsofmetallproteinase,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C57/BL6小鼠移植性肿瘤lewis肺癌模型,观察金荞麦Fr4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的影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金荞麦Fr4对lewis肺癌中MMP9、TIMP1表达的影响。结果金荞麦Fr4在400mg/kg剂量时可明显抑制C57/BL6小鼠lewis肺癌生长;金荞麦Fr4可下调MMP9的表达,但不影响TIMP1的活性。结论金荞麦提取物Fr4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MMP9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肺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荞麦高聚原花青素的氢化降解反应 被引量:9
19
作者 施雅 雍克岚 +3 位作者 汪凌波 黄晓月 马颖清 吕敬慈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8-141,共4页
以金荞麦提取高聚原花青素为原料,通过氢化降解的方法将高聚原花青素变为低聚原花青素,研究温度、压力、催化剂、时间对于氢化降解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20℃,反应压力为3MPa,Pd/C催化剂用量为0.3g/150mL,反应时间为3.5h... 以金荞麦提取高聚原花青素为原料,通过氢化降解的方法将高聚原花青素变为低聚原花青素,研究温度、压力、催化剂、时间对于氢化降解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20℃,反应压力为3MPa,Pd/C催化剂用量为0.3g/150mL,反应时间为3.5h时,降解效果为最佳,平均聚合度由6.3降为2.2。并且经过HPLC分析确定,得到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高聚原花青素 氢化降解 平均聚合度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虫菊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琰 冯俊涛 +3 位作者 易晓华 马泽旭 郭小虎 张兴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7-221,共5页
以除虫菊种子获得的无菌苗的不同器官为外植体,研究几种基本培养基及NAA、2,4-D或其与BA、KT的组合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基本培养基中MS有利于子叶、真叶和下胚轴,White有利于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不论除虫菊的... 以除虫菊种子获得的无菌苗的不同器官为外植体,研究几种基本培养基及NAA、2,4-D或其与BA、KT的组合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基本培养基中MS有利于子叶、真叶和下胚轴,White有利于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不论除虫菊的哪一部分作为外植体,培养基pH值均为5.8较为合适。不同器官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不同,子叶为1.0 mg/L 2,4-D+0.5 mg/L KT,真叶为1.0-2.0 mg/L 2,4-D+0.5 mg/LKT,根为0.5 mg/L 2,4-D+0.5 mg/L BA或KT,而下胚轴在1.0-2.0mg/L 2,4-D+0.5 mg/L BA,0.5-1.0 mg/L 2,4-D+0.5 mg/L KT,1.0 mg/L NAA+0.5 mg/L BA,0.5mg/L NAA+0.5 mg/L KT,0.5 mg/L 2,4-D+0.5 mg/L BA或KT均可100%诱导愈伤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虫菊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诱导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