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Treatment of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Based on Theory of Liver,Spleen and Kidney
1
作者 ZHANG Xiao-li SU Xiao-lei +3 位作者 DU Xuan-xuan WANG Zi-yu LI Jun-jie YU Hang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2年第4期22-28,共7页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is a disease in which ulnar nerve is compressed by its surrounding tissues,and its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pain,sensory disturbance and dyskinesia.Its incidence rate is the second high...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is a disease in which ulnar nerve is compressed by its surrounding tissues,and its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pain,sensory disturbance and dyskinesia.Its incidence rate is the second highest among peripheral nerve entrapment diseases,and it is one of the common clinical diseases.The theory of liver,spleen and kidney can guide the treatment of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By discuss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principles of cubital tunnel syndrome,it provides modern medical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CM treatment of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soothing the liver Regulating the spleen kidney tonify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iveness of tonifying-kidney and regulating-liver therapy on 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被引量:6
2
作者 Liu Liuqing Liu Yanfeng +5 位作者 Yang Ming Xu Guiqin Li Ruiqi Xu Xiuli Pan Xue Liang Jial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43-354,共12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nifying-kidney and regulating-liver therapy on 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METHODS: The literature was comprehensively searched up to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nifying-kidney and regulating-liver therapy on 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METHODS: The literature was comprehensively searched up to August 2019 using four Chinese and three English electronic databases to extrac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s) compar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nifying-kidney and regulating-liver prescriptions(combined with hormone therapy or not) with Western Medicine. Data quality evaluation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Cochrane risk of bias tool. Meta-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Revman 5.3 software with effect estimates presented as mean difference(MD), risk ratio(RR), and95% confidence interval(CI).RESULTS: A total of nine RCTs with 512 participants were extracted and eligible for Meta-analysi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basal serum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 level(MD0.11, 95% CI-0.52 to 0.74, 392 participants, seven trials), anti-Müllerian hormone level(MD 0.48, 95%CI-0.62 to 1.58, 95 participants, two trials), and the FSH and luteinizing hormone ratio(MD 0.01,95% CI-0.95 to 0.96, 115 participants, two trials).Chinese medicine was more effective at improv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 scores(TCMSS)(MD-2.39, 95% CI-3.83 to-0.94, 160 participants, three trials), effective rate of TCMSS(RR1.18, 95% CI 1.02 to 1.36, 160 participants, three trials), antral follicle count(AFC)(MD 0.55, 95% CI 0.05 to 1.04, 155 participants, three trials), and FSH levels at 3 months post-treatment(MD-4.77, 95% CI-6.09 to-3.45, 137 participants, two trials).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Western Medicine,tonifying-kidney and regulating-liver therapy is more effective at relieving symptoms and improving AFC and FSH at 3 months post-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arian reserve tonifying kidney and regulating liv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原文传递
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 of Semen Cuscutae
3
作者 Zhuola Chunhui LIU 《Medicinal Plant》 CAS 2021年第1期12-15,共4页
In this paper,by summarizing the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cuscutae are mainly flavonoids.The ma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nclude improving osteoporosis,improving... In this paper,by summarizing the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cuscutae are mainly flavonoids.The ma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nclude improving osteoporosis,improving ovarian function,improving drug-induced reproductive toxicity,regulating spermatogenic cell apoptosis,resisting liver fibrosis,resisting inflammation,improving cardiovascular function,protecting fetus,protecting synapses and so on.By summarizing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S.cuscutae,this study aims to better study the mechanism of anti-osteoporos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S.cuscutae has the function of tonifying liver and kidne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en Cuscutae Flavonoids from S.cuscutae Pharmacological effect tonifying liver and kidn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应激探讨疏肝补肾法对卵巢早衰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敏 张斐 王洋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0-37,共8页
目的:探讨疏肝补肾法对卵巢早衰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低剂量组、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中剂量组、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高剂量组、雌激素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 目的:探讨疏肝补肾法对卵巢早衰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低剂量组、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中剂量组、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高剂量组、雌激素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连续15 d建立卵巢早衰大鼠模型,同时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方式建立肝郁证模型,连续21 d。造模成功后,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服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混悬液3.39 g·kg^(-1)、6.77 g·kg^(-1)、13.55 g·kg^(-1),雌激素组灌胃戊酸雌二醇(补佳乐)0.105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灭菌水,连续干预3周。采集阴道脱落细胞监测大鼠动情周期变化,行为学检测肝郁证造模情况,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学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_(2))、促卵泡激素(FSH)、抗缪勒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含量,TUNEL法检测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指数,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组织Bcl-2、Bax、活性氧(ROS)、SOD-2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组织结构不清晰,颗粒细胞层明显变薄,旷场实验移动总距离和蔗糖水消耗率降低(P<0.05,P<0.01),血清FSH水平升高,E_(2)、AMH、INHB水平显著降低(P<0.01),颗粒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1),Bcl-2、SOD-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升高,ROS的mRNA表达量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和行为学实验结果有所改善,血清FSH水平降低,E_(2)、INHB水平升高(P<0.05,P<0.01),Bax、ROS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中、高剂量组和雌激素组颗粒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高剂量组和雌激素组Bax蛋白表达降低、SOD-2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与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INHB水平升高,高剂量组FSH降低、E_(2)升高、SOD-2的蛋白表达升高,中、高剂量组颗粒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P<0.01)。与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E_(2)水平升高、Bax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疏肝补肾法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而降低颗粒细胞凋亡率,进而改善卵巢功能,且以高剂量组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氧化应激 疏肝补肾法 颗粒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可视化分析名老中医王秀霞教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思邈 韩凤娟 +3 位作者 范桢亮 孙志文 李建民 李孟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93-1997,2003,共6页
目的:利用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探讨名老中医王秀霞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秀霞教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有效方剂,建立处方数据库,利用集合可视化分... 目的:利用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探讨名老中医王秀霞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秀霞教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有效方剂,建立处方数据库,利用集合可视化分析王秀霞教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有效处方145首,涉及中药115味,分析处方中的常用药对及药物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1首。结论:王教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谨守“正虚邪实”的本质,在益肾疏肝的基础上,辅以化瘀、消癥之品,充分体现了“益肾疏肝为主兼顾化瘀消癥”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巧克力囊肿 集合可视化系统 @王秀霞 用药规律 中医药 益肾疏肝 化瘀 消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轩主任运用补肾疏肝法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6
作者 王益俊 王会民 +1 位作者 陈方成 李轩 《光明中医》 2024年第9期1733-1735,共3页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PADAM)是男性在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阶段,由于内分泌紊乱而出现的以性能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生物学过程,归属于中医学的“脏燥、虚劳、郁证”等范畴。李轩主任中医师认为此病的病因主要为肾虚,肝郁是此病病理机枢,治疗...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PADAM)是男性在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阶段,由于内分泌紊乱而出现的以性能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生物学过程,归属于中医学的“脏燥、虚劳、郁证”等范畴。李轩主任中医师认为此病的病因主要为肾虚,肝郁是此病病理机枢,治疗上强调补肾疏肝,同时健脾养心以调和脏腑机能。在机制研究方面,已经证实了补肾疏肝中药可以通过调整垂体-下丘脑-性腺轴功能,或调控脱氢表雄酮(DHE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等分泌,从而促进睾酮合成及分泌发挥治疗作用;而对于雄激素水平正常的患者,补肾疏肝法则可通过调控性激素结合蛋白等机制提升血清睾酮水平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劳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补肾疏肝法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论治卵巢早衰性不孕 被引量:1
7
作者 揭慧敏 马文君 +1 位作者 熊仪 韩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189-2195,共7页
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是古人对人体生命的基本认知。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卵巢功能丧失的终末阶段,是困扰当代育龄期妇女生活、生育的一大难题。中医认为,人是形、气、神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形、气、神三者中的任... 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是古人对人体生命的基本认知。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卵巢功能丧失的终末阶段,是困扰当代育龄期妇女生活、生育的一大难题。中医认为,人是形、气、神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形、气、神三者中的任何一者发生异常都可能直接导致疾病的发生并影响另二者的功能。该文从肾精亏虚及脾失健运导致形体失常、少阳枢机不利而致气机失调、肝气郁结而致神机失守3个方面来认识卵巢早衰性不孕的发病机制,并基于恢复形气神三位一体正常态的治疗思想,采用补肾健脾以补形、运转枢机以理气、疏肝养血以安神之法指导卵巢早衰性不孕的中医治疗。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论治卵巢早衰性不孕,可深化对卵巢早衰不孕的病因病机认识,充分发挥中医调经种子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不孕 补肾健脾 运转枢机 疏肝养血
原文传递
从发病机制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闭经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国栋 孙欣 张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基于肝脾肾三脏,从肝郁气滞,脾虚痰湿,肾虚精亏及冲任二脉剖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闭经病机;此外,从遗传、环境污染、精神压力、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简述现代医学发病机制;以肝气郁滞,疏泄不及,横逆己土作为切入点,浅析脾虚及肾,肾虚血瘀的... 基于肝脾肾三脏,从肝郁气滞,脾虚痰湿,肾虚精亏及冲任二脉剖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闭经病机;此外,从遗传、环境污染、精神压力、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简述现代医学发病机制;以肝气郁滞,疏泄不及,横逆己土作为切入点,浅析脾虚及肾,肾虚血瘀的发展历程。此外,从五行生克制化方面阐明了肾在该病中的主导地位,从肝郁、脾虚、肾亏的中医理论探讨了多囊卵巢综合征致闭经发病过程和病变特点,确立了疏肝理气、健脾燥湿、补肾填精的主要治法,同时对兼有痰浊内生、瘀血阻络者,提出化痰降浊,通络化瘀的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闭经 疏肝理气 健脾燥湿 补肾填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研究
9
作者 朱正望 王琳琳 +2 位作者 赵静涵 朱平生 苗明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37-1444,共8页
目的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为该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维普数据库(VIP)、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献,收集中... 目的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为该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维普数据库(VIP)、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献,收集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 2019、Clementine 12.0和SPSS 21.0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型、中药使用频次、功效分类、性味归经进行频次统计,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28篇,提取处方442首,涉及中药225味,高频药物24味,其中党参、茯苓、陈皮、柴胡的使用频次最多,功效分类以补虚药、理气药最为常见,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多归脾、肺、胃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0种药物组合,因子分析提取了9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4类。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最多,对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2种药物组合,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2类。结论中医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以益气健脾、疏肝行气药为主,甘温补虚、辛开苦降,辨证配伍化湿、解表、清热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证型 肝胃不和证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益气健脾 疏肝行气
原文传递
从疏肝补肾健脾论治高泌乳素血症 被引量:1
10
作者 车晓璐 曹振健 +1 位作者 杨金禄 朱晓玲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7期6-11,共6页
高泌乳素血症是一种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可影响男女的生殖功能,属中医“乳泣”等范畴。笔者导师曹振健认为,本病应以肝郁、肾虚、脾虚为辨证要点,采用疏肝、补肾、健脾为治疗原则,同时兼顾气滞、血瘀、痰湿等病理因素。其据此拟定清乳汤(... 高泌乳素血症是一种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可影响男女的生殖功能,属中医“乳泣”等范畴。笔者导师曹振健认为,本病应以肝郁、肾虚、脾虚为辨证要点,采用疏肝、补肾、健脾为治疗原则,同时兼顾气滞、血瘀、痰湿等病理因素。其据此拟定清乳汤(柴胡、炒白芍、生麦芽、香附、当归、黄芪、白术、茯苓、续断、桑寄生、菟丝子、女贞子、甘草),并归纳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肝郁脾虚、脾虚痰湿7种临床常见证型,治疗在主方基础上进行加减,探索中医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泌乳素血症 中医药疗法 疏肝 补肾 健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脑-目”轴探讨中医药论治干眼
11
作者 雷竣显 周派 +2 位作者 彭俊 田赛男 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308-1312,共5页
“肝”“脑”“目”三者在生理及病理上相互联系,形成了“肝-脑-目”轴交互体系。其关系存在多向交互串扰,影响干眼的发生发展。应用脏腑辨证理论从生理和病理两个层面对“肝-脑-目”轴的内涵进行阐述,并提出“肝-脑-目”轴的3种失衡状... “肝”“脑”“目”三者在生理及病理上相互联系,形成了“肝-脑-目”轴交互体系。其关系存在多向交互串扰,影响干眼的发生发展。应用脏腑辨证理论从生理和病理两个层面对“肝-脑-目”轴的内涵进行阐述,并提出“肝-脑-目”轴的3种失衡状态及其与干眼发病的关系,且肝、肾与目的关系为“肝-脑-目”轴理论之关键。提出清肝疏肝以畅“肝-脑-目”轴、益精生髓以充“肝-脑-目”轴、补肝肾阴以理“肝-脑-目”轴的中医药治疗干眼思路,以期为临床治疗干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肝-脑-目”轴 脏腑辨证 肝肾阴虚 清肝疏肝 益精生髓 补肝肾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补肾疏肝”论治女性更年期抑郁症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梦媛 张乃文 +4 位作者 李小黎 鲁丽华 张婧 刁华琼 陈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女性更年期抑郁症(FCD)为现代女性多发病,属于中医“围绝经期综合征”“郁病”范畴。在女性生存压力日渐增高的当下,为了提高女性的生命质量及心理健康,针对FCD的治疗刻不容缓。此期女性机体衰老、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水平急剧波动,加... 女性更年期抑郁症(FCD)为现代女性多发病,属于中医“围绝经期综合征”“郁病”范畴。在女性生存压力日渐增高的当下,为了提高女性的生命质量及心理健康,针对FCD的治疗刻不容缓。此期女性机体衰老、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水平急剧波动,加之身体对各种不良应激的耐受能力降低而引发以精神情志不畅、抑郁为主的心境障碍。中医多认为FCD以肾精亏虚为本,肝失疏泄、气机郁结为因。更年期女性雌激素减少,其发挥的脑保护作用降低,与受体结合能力减弱,直接影响海马神经元再生功能,并且导致以生殖功能为主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紊乱、抗应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亢进、单胺类神经递质缺乏等一系列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抑郁症 郁病 补肾疏肝法 雌激素缺乏 海马神经元再生 HPO轴 HPA轴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潘敏求治疗脑瘤经验
13
作者 曾瀚 唐蔚 潘敏求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937-1941,共5页
颅脑恶性肿瘤是发生在脑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因其细胞分化不良,生长迅速,难以根治,因而预后不良。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认为本病发生的病机为肝脾不调、肾气亏虚、风挟痰瘀内阻于脑,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理因素多强调风、痰、瘀... 颅脑恶性肿瘤是发生在脑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因其细胞分化不良,生长迅速,难以根治,因而预后不良。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认为本病发生的病机为肝脾不调、肾气亏虚、风挟痰瘀内阻于脑,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理因素多强调风、痰、瘀、毒。治以“疏肝健脾,补肾益精,祛风化痰散瘀”,辨证的重点在于辨虚实,强调根据病情轻重缓急,中西协同,重视情志疏导,根据不同证型及其阶段性变化,有所侧重和兼顾。总结潘敏求教授治疗脑瘤经验,另附验案一则,加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瘤 肝脾不调 肾气亏虚 风挟痰瘀 疏肝健脾 补肾益精 祛风化痰散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益肾通瘀方联合疏肝补肾针刺法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后期临床研究
14
作者 贾梦丽 张蕊 +5 位作者 娄政驰 马国靖 郑伟 程刚 闫喜凤 甄静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68-72,共5页
目的:观察疏肝益肾通瘀方联合疏肝补肾针刺法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后期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98例月经后期肝郁肾虚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及观察组51例。对照组进行现代医学常规治疗(戊酸雌二醇片、地屈孕酮片),观... 目的:观察疏肝益肾通瘀方联合疏肝补肾针刺法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后期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98例月经后期肝郁肾虚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及观察组51例。对照组进行现代医学常规治疗(戊酸雌二醇片、地屈孕酮片),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益肾通瘀方联合疏肝补肾针刺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排卵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经期错后、经量少、小腹胀痛、乳房胀痛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4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排卵率为72.34%,观察组排卵率为92.16%,2组排卵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性激素E2、LH、FSH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上述3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益肾通瘀方联合疏肝补肾针刺法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后期临床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性激素水平,提升排卵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后期 肝郁肾虚型 疏肝益肾通瘀方 疏肝补肾针刺法 子宫内膜厚度 排卵率
原文传递
崔云基于肝肾同源理论辨治少弱精子症经验介绍
15
作者 江大为 崔云(指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8期223-226,共4页
介绍崔云教授基于肝肾同源理论辨治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经验。崔云教授认为,少弱精子症的病机核心在于肾虚肝郁,提出肝郁为男子百病之所始、肾虚为男子诸疾之所根的观点,推崇运用肝肾同源理论诊治少弱精子症,并形成了“肝肾同补,促精血之... 介绍崔云教授基于肝肾同源理论辨治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经验。崔云教授认为,少弱精子症的病机核心在于肾虚肝郁,提出肝郁为男子百病之所始、肾虚为男子诸疾之所根的观点,推崇运用肝肾同源理论诊治少弱精子症,并形成了“肝肾同补,促精血之互化”“疏肝补肾,促气血之畅达”“滋肾清肝,促木水之和调”的治疗特色,理法方药皆备,治疗特色显著,临床常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弱精子症 肝肾同源 补肾疏肝 肝肾同补 崔云
原文传递
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沛怡 宋永蕾 谭兆峰 《河南中医》 2024年第8期1290-1296,共7页
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常用治法有补肾生髓法、健脾养血法、解毒活血法、益气养阴法、疏肝调肝法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临床研究中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较少,... 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常用治法有补肾生髓法、健脾养血法、解毒活血法、益气养阴法、疏肝调肝法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临床研究中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较少,中医辨证分型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客观依据与规范;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与西医治疗的结合应用还不够充分;关于中医药抗化疗后骨髓抑制在细胞、分子微观水平方面的研究有一定进展,但由于中药方剂成分复杂,明确具体机制存在较大困难,联合用药的协同效应以及治疗效果的科学证据还相对不足。今后,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应用前景,提高临床研究质量,深入研究中医药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抑制 化疗 恶性肿瘤 补肾生髓法 健脾养血法 解毒活血法 益气养阴法 疏肝调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木法临证经验刍议
17
作者 李永红 王丹 +6 位作者 杨文婷 陈响 于鑫 王惠敏 邱丽蓉 邹金芯 张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3期55-58,共4页
中医学理论认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肝疏泄功能的失调造成气机紊乱,可引发全身多种病证,临床常见的有肝旺侮肺、木旺乘土、水不涵木等。肝属中焦,其气机的紊乱会导致多个相关脏腑功能紊乱。运用“调中化湿”理论,通过... 中医学理论认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肝疏泄功能的失调造成气机紊乱,可引发全身多种病证,临床常见的有肝旺侮肺、木旺乘土、水不涵木等。肝属中焦,其气机的紊乱会导致多个相关脏腑功能紊乱。运用“调中化湿”理论,通过佐金平木、扶土抑木、滋水涵木等方法调理中焦,可治疗肝失疏泄所致的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金平木 扶土抑木 滋水涵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昌辉中西医结合治疗郁证经验介绍
18
作者 郑梦雪 戴红芳 老昌辉(指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0期236-240,共5页
介绍老昌辉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郁证的临床经验。老昌辉教授认为,郁证发病病因以肾之精气亏虚为本,情志不遂为诱因。病位在肝、脾,久病可及心、肾,为本虚标实之证。辨病要点为其主诉症状及舌苔。治疗全程中西药相结合,攻补兼施。前期或轻... 介绍老昌辉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郁证的临床经验。老昌辉教授认为,郁证发病病因以肾之精气亏虚为本,情志不遂为诱因。病位在肝、脾,久病可及心、肾,为本虚标实之证。辨病要点为其主诉症状及舌苔。治疗全程中西药相结合,攻补兼施。前期或轻症,治以疏肝解郁为主,以逍遥散为主方加减;中期治以平调寒热阴阳为主,以半夏泻心汤加减为主;后期治以补益气血、肝肾,固护其本,以归脾汤或肾气丸为主。中药治疗旨在固本及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配合口服西药的治疗方案贯穿全程,两者结合,提高患者依从性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疏肝解郁 平调寒热 补益气血 补益肝肾 老昌辉
原文传递
补肾活血疏肝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的效果评价
19
作者 任文晅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5期75-77,共3页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疏肝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2月—2023年1月诊治的52例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患者,按照本院名单系统对患者进行抽取匹配,将其分为一般治疗组(26例,采取补肾活血疏肝汤进行...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疏肝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2月—2023年1月诊治的52例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患者,按照本院名单系统对患者进行抽取匹配,将其分为一般治疗组(26例,采取补肾活血疏肝汤进行普通治疗)与联合治疗组(26例,在采取补肾活血疏肝汤治疗的同时联合耳穴压丸治疗)。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各项睡眠指标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患者各项睡眠指标明显优于一般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患者PSQI及ESS显著优于一般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补肾活血疏肝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可以向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患者推广与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疏肝汤 耳穴压丸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疏肝推拿六法结合加味二陈汤治疗小儿脾虚夹积型积滞的临床效果分析
20
作者 张斌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5期56-59,63,共5页
目的探究健脾疏肝推拿六法与加味二陈汤联合治疗小儿脾虚夹积型积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脾虚夹积型积滞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联合组,每组3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健... 目的探究健脾疏肝推拿六法与加味二陈汤联合治疗小儿脾虚夹积型积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脾虚夹积型积滞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联合组,每组3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健脾疏肝推拿六法,联合组采用健脾疏肝推拿六法与加味二陈汤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与胃肠激素水平。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比参照组高(P<0.05)。干预后联合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比参照组低,生活质量得分比参照组高(P<0.05)。干预后联合组GAS和MOT低于参照组,SS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脾虚夹积型积滞治疗过程中,采用健脾疏肝推拿六法结合加味二陈汤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同时调节胃肠道激素水平,从而显著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这一治疗方案体现了中医治疗的优势,对患儿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疏肝推拿六法 加味二陈汤 小儿脾虚夹积型积滞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