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2O3对等离子喷涂Cr2O3/TiO2/Al2O3/SiO2复合陶瓷涂层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贾碧 潘复生 +4 位作者 陈春江 徐榕 江寒梅 王如转 邸永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5-62,共8页
目的研究Al2O3添加量对Cr2O3/TiO2/Al2O3/SiO2四元复合陶瓷涂层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油气管道X80管线钢基体表面制备出具有不同Al2O3含量的四元复合陶瓷涂层。另外,为探究基体温度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所有涂层均在等离子... 目的研究Al2O3添加量对Cr2O3/TiO2/Al2O3/SiO2四元复合陶瓷涂层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油气管道X80管线钢基体表面制备出具有不同Al2O3含量的四元复合陶瓷涂层。另外,为探究基体温度对涂层性能的影响,所有涂层均在等离子喷枪预热及室温的两种基体上制备。所制涂层的气孔率、硬度、结合力及电化学腐蚀性能分别采用煮沸称重法、维氏硬度计、划痕仪、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检测,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分析不同Al2O3含量涂层的物相组成和形貌特征,研究Al2O3含量对涂层各性能的影响。结果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Cr2O3/TiO2/Al2O3/SiO2四元复合陶瓷涂层的气孔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相对应的四元复合陶瓷涂层的结合力、维氏硬度则先增加后降低。当Al2O3质量分数为60%时,四元复合陶瓷涂层的性能最优,气孔率为3.6%,硬度为824.6HV,结合力为53.8 N。电化学腐蚀测试表明,Al2O3能增强涂层的耐腐蚀性能,Al2O3质量分数为60%时,涂层自腐蚀电位最高,为−0.28 V。另外,在基体预热和不预热条件下,所制涂层性能随Al2O3含量的变化一致,但是基体预热比不预热更有利于涂层性能的提高。结论Al2O3的添加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涂层Cr含量,还能显著提升四元复合陶瓷涂层的各项性能,特别是耐腐蚀性。此外,等离子喷涂前对基体进行预热,有利于涂层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X80管线钢 Cr2o3/tio2/al2o3/Sio2 陶瓷涂层 微观组织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Al2O3复合陶瓷热控涂层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丁良兵 刘东光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28,共4页
热控涂层是星载产品中一种非常有效的被动式热控制方法,使星载产品温度能维持在正常工作范围。本文通过高功率微弧氧化技术沉积制备具有低太阳吸收比和高半球发射率的Al2O3热控涂层,通过纳米TiO2粒子掺杂于微弧氧化Al2O3介质基体而形成... 热控涂层是星载产品中一种非常有效的被动式热控制方法,使星载产品温度能维持在正常工作范围。本文通过高功率微弧氧化技术沉积制备具有低太阳吸收比和高半球发射率的Al2O3热控涂层,通过纳米TiO2粒子掺杂于微弧氧化Al2O3介质基体而形成纳米粒子在介质基体中呈岛状散落分布的TiO2/Al2O3复合陶瓷涂层。利用SEM、EDS、XRD等分析手段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进行分析,并对涂层的太阳吸收比和半球发射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6063铝合金表面获得了均匀、致密、结合牢固的TiO2/Al2O3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控 复合 al2o3 tio2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TiO_(2)/Na_(2)O对石灰在炼钢渣中溶解的影响
3
作者 皮溅清 王明理 +3 位作者 张延玲 赵宏博 余阚 李更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含有Al_(2)O_(3)、TiO_(2)、Na_(2)O组元的赤泥基熔剂对传统的炼钢渣系具有显著的助熔作用,研究炼钢炉渣中石灰的溶解机理及影响其溶解速率的因素,对促进炼钢中无氟熔剂的发展有很大意义。本实验采用圆柱旋转法测定了石灰在含Al_(2)O_(3... 含有Al_(2)O_(3)、TiO_(2)、Na_(2)O组元的赤泥基熔剂对传统的炼钢渣系具有显著的助熔作用,研究炼钢炉渣中石灰的溶解机理及影响其溶解速率的因素,对促进炼钢中无氟熔剂的发展有很大意义。本实验采用圆柱旋转法测定了石灰在含Al_(2)O_(3)、TiO_(2)、Na_(2)O的炼钢渣系中的溶解速率,对其熔化过程矿相变化进行分析论证。结果表明,在1400℃时,石灰溶解的促进系数按Na_(2)O>TiO_(2)>Al_(2)O_(3)的顺序下降,添加10%的Na_(2)O能使石灰溶解的促进系数提高7倍。此外文章探究了Al_(2)O_(3)、TiO_(2)、Na_(2)O对CaO在熔渣中的扩散以及边界层上石灰分解反应的影响,阐明了该条件下石灰的溶解机理。发现同时包含Al_(2)O_(3)/TiO_(2)/Na_(2)O的赤泥基熔剂可以作为合适的炼钢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溶解 al_(2)o_(3)/tio_(2)/Na_(2)o 炼钢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Al_(2)O_(3)-C耐火材料抗氧化性和抗水化性的影响
4
作者 张瑞 孙旭东 +5 位作者 魏瀚 袁彪 王俊涛 袁林 刘士范 陈松林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为了研究各因素对Al_(2)O_(3)-C耐火材料抗氧化和抗水化性能的影响,以优化其制备工艺,以板状刚玉、Al粉、电熔锆刚玉、活性氧化铝粉、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使用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采用液压成型制成?50 mm×50 mm的圆柱体试样,... 为了研究各因素对Al_(2)O_(3)-C耐火材料抗氧化和抗水化性能的影响,以优化其制备工艺,以板状刚玉、Al粉、电熔锆刚玉、活性氧化铝粉、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使用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采用液压成型制成?50 mm×50 mm的圆柱体试样,在埋碳气氛下对试样进行了热处理。选取Al粉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6%、9%和12%)、石墨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5%、15%和25%)、热处理温度(680、950、1 500℃)和保温时间(3、6、9 h)为研究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正交设计,分析了其对Al_(2)O_(3)-C耐火材料抗氧化和抗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Al粉加入量和石墨加入量为影响抗氧化性能的主要因素,而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为次要因素;2)Al粉加入量和热处理温度是影响抗水化性能的主要因素,而石墨加入量和保温时间为次要因素;3)综合考虑,最优工艺为:Al粉加入量9%(w),石墨加入量5%(w),热处理温度1 500℃,保温时间6 h,制备的试样中存在柱状的Al_(4)O_(4)C,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抗氧化和抗水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C耐火材料 al_(4)o_(4)C 抗水化性能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a(IO_(3))_(2 )/PVDF基高能杀菌“三明治”结构薄膜的构建及其燃烧性能机理
5
作者 陈苏杭 唐魁 +5 位作者 谢晓 唐振华 柯香 秦钊 徐抗震 赵凤起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7,I0006,共11页
为了提高杀菌高能薄膜的燃烧性能和碘含量,使用Al/Ca(IO_(3))_(2)/30%PVDF膜(30PVDF)封装39%Al/Ca(IO_(3))/(5%或10%)PVDF铝热剂(5PVDF或10PVDF)得到“三明治”结构的3、5、7和9层薄膜,并通过燃速和火焰温度测试以及DSC-TG热分析研究了... 为了提高杀菌高能薄膜的燃烧性能和碘含量,使用Al/Ca(IO_(3))_(2)/30%PVDF膜(30PVDF)封装39%Al/Ca(IO_(3))/(5%或10%)PVDF铝热剂(5PVDF或10PVDF)得到“三明治”结构的3、5、7和9层薄膜,并通过燃速和火焰温度测试以及DSC-TG热分析研究了铝热剂层活性及其分布结构(层数和厚度)对“三明治”结构薄膜燃烧性能和释能效应的影响规律,同时探究了薄膜各组分间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封装39%5PVDF铝热剂“三明治”结构薄膜比封装10PVDF的燃速高18%~35%,表现出更好的燃烧性能,其中5层薄膜具有最大燃速,二者分别为10.2 cm/s和8.6 cm/s,综合了30PVDF膜层的厚度、低燃速和膜-铝热剂层在界面的传质传热效率的影响;并且多层薄膜的平均火焰温度随着铝热剂厚度的减小而增加。DSC-TG结果表明,Al/Ca(IO_(3))_(2)/PVDF基多层薄膜主要在330~410℃发生Al-Ca(IO_(3))_(2)-PVDF释碘放热反应,Ca(IO_(3))_(2)/PVDF(质量为1.55∶1)在320~350℃的剧烈放热反应和燃烧产物中的AlF 3、CaF 2、CaO等进一步证实了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杀菌多层薄膜 静电喷雾沉积 燃烧性能调控 al/Ca(Io_(3))_(2)/PVDF “三明治”结构 铝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Si_(2)N_(2)O复相粉体对Al_(2)O_(3)-SiC-C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李有奇 何健 +2 位作者 陈俊峰 张嘉良 李正坤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提高Al_(2)O_(3)-SiC-C浇注料的综合服役性能,采用化学燃烧法合成的微晶氮化硅/氮氧化硅(Si_(3)N_(4)/Si_(2)N_(2)O)复相粉体为添加物,以棕刚玉、板状刚玉、碳化硅、活性α-Al_(2)O_(3)微粉、SiO_(2)微粉、纯铝酸钙水泥、单质Si粉... 为了提高Al_(2)O_(3)-SiC-C浇注料的综合服役性能,采用化学燃烧法合成的微晶氮化硅/氮氧化硅(Si_(3)N_(4)/Si_(2)N_(2)O)复相粉体为添加物,以棕刚玉、板状刚玉、碳化硅、活性α-Al_(2)O_(3)微粉、SiO_(2)微粉、纯铝酸钙水泥、单质Si粉和球沥青为原料,制备了Al_(2)O_(3)-SiC-C浇注料。研究了复相粉体外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和5%)对浇注料性能的影响,同时探究Si_(3)N_(4)/Si_(2)N_(2)O增强试样综合性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Si_(3)N_(4)/Si_(2)N_(2)O复相粉可以显著改善Al_(2)O_(3)-SiC-C浇注料的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热震性;2)Si_(3)N_(4)/Si_(2)N_(2)O复相粉通过填充孔隙、促进烧结反应进行、生成晶须状物质等途径优化了浇注料的显微结构,提高了浇注料的综合性能;3)当Si_(3)N_(4)/Si_(2)N_(2)O复相粉外加量为3%(w)时,浇注料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_(3)N_(4)/Si_(2)N_(2)o复相粉 al_(2)o_(3)-SiC-C浇注料 抗氧化性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_(3)SO_(2)F气体与Al(111)表面相容性及其分解特性模拟
7
作者 陈兴发 郑宇 +2 位作者 任书波 肖亚鹏 郝东昕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5,共10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CF_(3)SO_(2)F气体分子在Al(111)表面的吸附作用及其分解机理。通过计算CF_(3)SO_(2)F气体分子在Al(111)表面的吸附能、电荷转移、差分电荷密度、电子定域化函数(ELF)和态密度等数据,对二者之间的相容性进行理论分...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CF_(3)SO_(2)F气体分子在Al(111)表面的吸附作用及其分解机理。通过计算CF_(3)SO_(2)F气体分子在Al(111)表面的吸附能、电荷转移、差分电荷密度、电子定域化函数(ELF)和态密度等数据,对二者之间的相容性进行理论分析。进一步建立CF_(3)SO_(2)F气体的分解路径理论计算模型,计算CF_(3)SO_(2)F气体在不同分解路径下的自由能,通过过渡态分析得到CF_(3)SO_(2)F气体主要的分解产物。结果表明:CF_(3)SO_(2)F气体在正常工况下与Al(111)表面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相互作用表现为物理吸附,CF_(3)SO_(2)F气体的典型分解气体产物主要包括CF_(4)和SO_(2)。研究结果可为评估新型环保绝缘气体CF_(3)SO_(2)F的气-固相容性及稳定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_(3)So_(2)F气体 al(111)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气固相容性 分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晶粒尺寸对Al-3%Mg_(2)Si合金热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的影响
8
作者 李冲 胡敏 +1 位作者 毛麒飞 孙宜琳 《材料热处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0,共9页
通过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初始晶粒尺寸对Al-3%Mg_(2)Si合金热变形行为及显微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Al-3%Mg_(2)Si合金的流变应力曲线受初始晶粒尺寸的影响,且晶粒尺寸对流变应力的影响与变形温度高度相关;随着初始晶粒尺寸的减小,晶界... 通过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初始晶粒尺寸对Al-3%Mg_(2)Si合金热变形行为及显微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Al-3%Mg_(2)Si合金的流变应力曲线受初始晶粒尺寸的影响,且晶粒尺寸对流变应力的影响与变形温度高度相关;随着初始晶粒尺寸的减小,晶界的阻滞效应增强,使得热变形激活能增加;此外,初始晶粒尺寸对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过程具有显著的影响;在500℃/0.01 s^(-1)变形条件下,随着晶粒细化,高密度的晶界为动态再结晶提供了更多潜在的形核位置,使得Al-3%Mg_(2)Si合金的再结晶程度由6.61%提升至4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3%Mg_(2)Si合金 热变形 初始晶粒尺寸 动态再结晶
原文传递
Shock-induced chemical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TFE-Al-Bi_(2)O_(3)reactive materials 被引量:1
9
作者 Chunlan Jiang Rong Hu +2 位作者 Jingbo Zhang Zaicheng Wang Liang Ma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A ternary system of PTFE/Al/Bi_(2)O_(3)is constructed by incorporating PTFE-based reactive material and thermite for enhancing the energy release of the PTFE-based reactive material.The effects of Bi_(2)O_(3)in the PT... A ternary system of PTFE/Al/Bi_(2)O_(3)is constructed by incorporating PTFE-based reactive material and thermite for enhancing the energy release of the PTFE-based reactive material.The effects of Bi_(2)O_(3)in the PTFE/Al/Bi_(2)O_(3)on both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energy release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various tests such as thermogravimetry-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adiabatic oxygen bomb test and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test.The microstructure observed throug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Xray diffraction result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ignition and reaction mechanism of PTFE/Al/Bi_(2)O_(3).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TFE/Al/Bi_(2)O_(3)are capable of triggering the exothermic reaction of molten PTFE/Bi_(2)O_(3)and Al/Bi_(2)O_(3)over the PTFE/Al reactive materials,thereby promoting reactions.The excessive aluminum in the ternary system is beneficial for increasing energy release.The ignition of shock-induced chemical reactions in PTFE/Al/Bi_(2)O_(3)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aterial fracture.The dominant mechanism for hot-spot generation under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test is the frictional temperature rise at the microcrack after fail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al/Bi_(2)o_(3) Shock-induced chemical reaction Energy rele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3+)掺杂全无机Cs_(2)InCl_(5)·H_(2)O钙钛矿的制备及白光LED应用
10
作者 韦星明 王荣芳 +3 位作者 韦庆敏 黄小英 陶萍芳 章浩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39,共5页
以氧化铟、氧化锑和氯化铯为基本原料,浓盐酸作为溶剂,采用低温水热法合成Sb^(3+)掺杂全无机Cs_(2)InCl_(5)·H_(2)O(Cs_(2)InCl_(5)·H_(2)O∶Sb^(3+))钙钛矿。研究了Sb^(3+)的掺杂量(0、2%、4%、6%、8%、10%、20%)对Cs_(2)InC... 以氧化铟、氧化锑和氯化铯为基本原料,浓盐酸作为溶剂,采用低温水热法合成Sb^(3+)掺杂全无机Cs_(2)InCl_(5)·H_(2)O(Cs_(2)InCl_(5)·H_(2)O∶Sb^(3+))钙钛矿。研究了Sb^(3+)的掺杂量(0、2%、4%、6%、8%、10%、20%)对Cs_(2)InCl_(5)·H_(2)O钙钛矿发光性能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荧光光谱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该样品的吸收光谱、发光性能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少量Sb^(3+)掺杂Cs_(2)InCl_(5)·H_(2)O钙钛矿不会改变其结构。当Sb^(3+)的掺杂量为10%时,达到最强荧光发射,发射峰波长约为620nm,荧光寿命为8.13μs。采用荧光转换法,将实验合成的Cs_(2)InCl_(5)·H_(2)O∶Sb^(3+)钙钛矿纳米晶与商用蓝色发光的BaMgAl_(10)O_(17)∶Eu和绿色发光的(Sr,Ba)_(2)SiO_(4)∶Eu荧光粉混合涂于365nm的紫外芯片上,封装得到显色指数(CRI)为91.8,CIE色坐标为(0.326,0.316),色温为5843K的白光LED。说明Cs_(2)InCl_(5)·H_(2)O∶Sb^(3+)钙钛矿纳米晶在白光LED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_(2)InCl_(5)·H_(2)o∶Sb^(3+) 钙钛矿 发光二极管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Al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9
11
作者 施岩 崔国静 +2 位作者 王海彦 马骏 魏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18,共7页
采用沉淀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Al2O3复合载体,并用XRD、TEM、FT-IR和BET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BET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和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得的TiO2/Al2O3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和较集中的孔... 采用沉淀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Al2O3复合载体,并用XRD、TEM、FT-IR和BET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BET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和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得的TiO2/Al2O3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和较集中的孔分布。XRD结果表明,复合载体经550℃焙烧后,TiO2和Al2O3分别以锐钛矿和-γAl2O3晶型存在,其中沉淀法和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得载体的锐钛矿特征峰宽而尖锐;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得的载体的锐钛矿特征峰不明显。TEM结果表明,TiO2以纳米级粒子均匀分布在Al2O3表面上,共沉淀法制备出的复合载体中的锐钛型TiO2粒子在-γAl2O3上以单层或亚单层分散;而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的复合载体中,锐钛型TiO2和-γAl2O3粒子以更为清晰的橄榄状和絮状形式存在。FT-IR结果表明,4种方法制备出的复合载体的酸性均主要为L酸,仅含微量的B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al2o3复合载体 制备 表征 改进的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Al_2O_3复合薄膜的亲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柳清菊 王庆辉 +2 位作者 靳映霞 杨喜昆 吴兴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8-460,463,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薄膜,通过XRD、XPS、UV透射光谱的分析及薄膜表面接触角的测量,研究了Al2O3与TiO2配比、热处理温度、膜厚度等因素对复合膜的亲水性、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的加入和膜厚度的增加均有利于T...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薄膜,通过XRD、XPS、UV透射光谱的分析及薄膜表面接触角的测量,研究了Al2O3与TiO2配比、热处理温度、膜厚度等因素对复合膜的亲水性、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的加入和膜厚度的增加均有利于TiO2薄膜亲水性的改善;热处理温度对TiO2/Al2O3复合膜的亲水性有较大影响,其中经450℃热处理的薄膜亲水性最好;Al2O3的加入未降低复合膜的可见光透光率,其平均透光率大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al2o3复合薄膜 亲水性 溶胶-凝胶 接触角 XRD XPS UV透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镍负载TiO_2和TiO_2/Al_2O_3薄膜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胡海 肖文浚 +2 位作者 袁坚 施建伟 上官文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3-368,共6页
以泡沫镍为载体,Al2O3作为过渡中间层,用溶胶-凝胶法在泡沫镍上负载锐钛矿相的TiO2薄膜,制成泡沫金属基的TiO2和TiO2/Al2O3光催化剂,利用XRD和FE-SEM等测试手段对其性质进行表征,用乙醛气体的光催化降解测试其活性.研究表明:泡沫镍负... 以泡沫镍为载体,Al2O3作为过渡中间层,用溶胶-凝胶法在泡沫镍上负载锐钛矿相的TiO2薄膜,制成泡沫金属基的TiO2和TiO2/Al2O3光催化剂,利用XRD和FE-SEM等测试手段对其性质进行表征,用乙醛气体的光催化降解测试其活性.研究表明:泡沫镍负载的TiO2和TiO2/Al2O3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特别是TiO2/Al2O3薄膜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这是由于负载的Al2O3过渡中间层增大了载体的比表面积,具有吸附浓缩作用,同时也增加了负载光催化剂的活性位数量.实验表明: TiO2/Al2O3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较单一的TiO2薄膜有非常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泡沫镍 tio2/al2o3薄膜 乙醛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多孔TiO_2/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亮 任小宁 +2 位作者 金俊 李昱 苏宝连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81-1384,1396,共5页
以TiCl4 为钛源,Al(CH3)3 为铝源,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了具有高比表面积且热稳性良好的多孔TiO2/Al2O3 纳米复合材料.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XRD、SEM、氮气吸附脱附等温曲线测试及光催化性能测试.分析了焙烧温度对材料的结晶度和晶相组成... 以TiCl4 为钛源,Al(CH3)3 为铝源,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了具有高比表面积且热稳性良好的多孔TiO2/Al2O3 纳米复合材料.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XRD、SEM、氮气吸附脱附等温曲线测试及光催化性能测试.分析了焙烧温度对材料的结晶度和晶相组成、孔尺寸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并重点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机制.制备出的材料在800 ℃高温焙烧后,比表面积仍高达50.9m2/g,同时其具有的高度连通的三维孔道结构也能很好地保持.研究发现复合材料中氧化铝的加入将氧化钛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的相转变温度提高了200~300℃,同时对材料的孔结构也有稳定作用.其中800℃焙烧的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最好,紫外加可见光照射下,50min内对罗丹明B染料的降解率达8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al2o3纳米复合材料 多孔结构 共沉淀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负载TiO_2光催化氧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试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芳 张鸟飞 +1 位作者 金梅 菅盘铭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7年第4期88-90,94,共4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TiO2/Al2O3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以光催化降解甲醛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并采用XRD、SEM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钛含量、反应温度...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TiO2/Al2O3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以光催化降解甲醛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并采用XRD、SEM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钛含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甲醛光催化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00℃是制备TiO2/Al2O3光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温度;在TiO2负载质量为5.0%的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催化效果最好,甲醛的降解率达到58.4%。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下降,由25℃时的58.4%的甲醛降解率下降到50℃时的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al2o3 光催化剂 甲醛降解 甲醛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Fe_(2)O_(3)铝热剂粉尘着火敏感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刚 马艳英 +1 位作者 刘宗阳 南相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21,438,共8页
为明确铝热剂反应的着火特性,利用最低着火温度(minimum ignition temperature,MIT)和最小点火能(minimum ignition energy,MIE)测试装置,结合TG-DSC方法对4种Al粉与Fe_(2)O_(3)质量比为1∶4,1∶3,1∶2,1∶1的层状和云状Al/Fe_(2)O_(3)... 为明确铝热剂反应的着火特性,利用最低着火温度(minimum ignition temperature,MIT)和最小点火能(minimum ignition energy,MIE)测试装置,结合TG-DSC方法对4种Al粉与Fe_(2)O_(3)质量比为1∶4,1∶3,1∶2,1∶1的层状和云状Al/Fe_(2)O_(3)铝热剂进行了着火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4种配比试样的粉尘层、粉尘云MIT均超出相关标准常规测试范围,在空气中质量比为1∶3铝热剂的反应触发温度为888℃,活化能为248.49 kJ/mol,说明铝热反应不容易触发;相同质量比的Al/Fe_(2)O_(3)粉尘云的MIE远高于粉尘层,层状MIE最低值为0.7 J,着火敏感性较强,这是因为Fe_(2)O_(3)在粉尘云状态的反应中充当惰化剂,而在粉尘层状态反应中为反应提供了活性氧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_(2)o_(3)铝热剂 铝热反应 粉尘层 粉尘云 着火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interfacial reaction behavior,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_(3)AlC_(2)reinforced Al6061 composites
17
作者 Zhi-bin LIU Jia-bao BAO +1 位作者 Wen-jie HU Hong YA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2756-2771,共16页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 behavior of Al and Ti_(3)AlC_(2)at different pouring temperatures and its effect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 behavior of Al and Ti_(3)AlC_(2)at different pouring temperatures and its effect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3.0 wt.%Ti_(3)AlC_(2)refines 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α(Al)in the composite by 50.1%compared to Al6061 alloy.Morphological analyses indicate that an in-situ Al_(3Ti)transition layer of-180 nm in thickness is generated around the edge of Ti_(3)AlC_(2)at 720℃,forming a well-bonded Al-Al_(3Ti)interface.At this processing temperature,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A16061-3.0 wt.%Ti_(3)AlC_(2)composite is 199.2 MPa,an improvement of 41.5%over the Al6061 matrix.Mechanism analyses further elucidate that 720℃is favourable for forming the nano-sized transition layer at the Ti_(3)AlC_(2)edges.And,the thermal mismatch strengthening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this state,with a strengthening contribution of about 7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6061 composites Ti_(3)alC_(2) MICRoSTRUCTURE interfacial reaction tensi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水热法合成核壳型TiO_2/Al_2O_3纳米粉体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德飞 黄慧民 +1 位作者 郑育英 刘志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25-1229,共5页
本文采用微乳-水热法一步合成了核壳型TiO2/Al2O3纳米粉体。通过对产物的Zeta电位研究得出制备Ti(OH)4/Al(OH)3核壳前驱体的最佳pH值。并且采用XRD、TEM及SEM等表征方法与普通一步水热法合成的TiO2/Al2O3纳米粉体的晶形晶貌进行比较。... 本文采用微乳-水热法一步合成了核壳型TiO2/Al2O3纳米粉体。通过对产物的Zeta电位研究得出制备Ti(OH)4/Al(OH)3核壳前驱体的最佳pH值。并且采用XRD、TEM及SEM等表征方法与普通一步水热法合成的TiO2/Al2O3纳米粉体的晶形晶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乳-水热法能改善颗粒形状和大小,产品的颗粒大小均匀、平均晶粒粒径为13.6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核壳 tio2/al2o3 微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Al_2O_3薄膜对金刚石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伟达 刘小磐 +3 位作者 陈宪宏 万隆 郭凌虹 李志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87-92,共6页
采用溶胶涂膜工艺在金刚石表面涂覆TiO_2/Al_2O_3薄膜,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红外光谱仪、掠入式X射线衍射仪、接触角测定仪、Zeta电位分析仪及陶瓷高温物相仪等,对涂覆TiO_2/Al_2O_3薄膜前后的金刚石表面形貌及其性能进... 采用溶胶涂膜工艺在金刚石表面涂覆TiO_2/Al_2O_3薄膜,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红外光谱仪、掠入式X射线衍射仪、接触角测定仪、Zeta电位分析仪及陶瓷高温物相仪等,对涂覆TiO_2/Al_2O_3薄膜前后的金刚石表面形貌及其性能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选用溶胶涂膜工艺,可以在金刚石表面涂覆TiO_2/Al_2O_3薄膜,两者界面间以C—O—Ti和Ti—O—Al化学键结合;TiO_2/Al_2O_3薄膜的晶型结构主要为锐钛矿、金红石相、γ-Al_2O_3和Al_2TiO_5等物质;涂覆TiO_2/Al_2O_3薄膜后,能有效改善金刚石的表面亲水性能及陶瓷的高温润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al2o3 薄膜 金刚石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孔基因法制备多孔TiO_2/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亮 任小宁 +1 位作者 刘婧 李昱 《新型工业化》 2017年第1期22-29,共8页
本文以TiCl_4为钛源,Al(CH_3)_3为铝源,采用一步合成的气体孔基因法制备出了具有高比表面积且热稳性良好的多孔TiO_2/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XRD、SEM、氮气吸附脱附等温曲线测试及光催化性能测试。复合材料中氧化铝... 本文以TiCl_4为钛源,Al(CH_3)_3为铝源,采用一步合成的气体孔基因法制备出了具有高比表面积且热稳性良好的多孔TiO_2/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XRD、SEM、氮气吸附脱附等温曲线测试及光催化性能测试。复合材料中氧化铝的加入提高了二氧化钛的相转变温度并对材料的孔结构有稳定作用,使得合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800℃焙烧的样品其比表面积仍高达72.1 m^2g^(-1),介孔尺寸集中在12.7nm左右。原料Al(CH_3)_3既是铝源,也是孔基因分子前驱体,它与水反应释放的CH_4就是内生的气体孔基因分子,孔基因分子的自发释放形成多孔结构。这一方法克服了模板法制备多孔材料的缺陷,同时合成的材料中氧化钛和氧化铝两相混合均匀,使得制备出的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光催化性能。800℃焙烧的样品光催化性能最好,光照反应40min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98%。这一基于Al(CH_3)_3的气体孔基因法可以为其他具有工业价值的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al2o3纳米复合材料 多孔结构 气体孔基因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