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e Issues in Design of Tibetan Grass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1
作者 Tianping LIU Yanjun MIAO Qianlu SU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6年第12期37-40,共4页
Scientific grass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s favorable for improving the 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Combined with actual situations of Ti... Scientific grass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s favorable for improving the 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Combined with actual situations of Tibet,this paper discussed core issues in the desig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including compensation purpose,compensation subject,compensation object,compensation standard,and compensation method.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design of mechanism is a complex and systematic project. Each issue is complex and varied. The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should be cautious and make scientific treatment,and should not apply a single solution for all is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ss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Compensation mechanism Core issues TIB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 of Quackgrass in Grasslands Using Different Mechanical Weeding Strategies
2
作者 Rym Khorchani Mohamed Khelifi Murielle Bourniv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 2012年第11期1254-1262,共9页
It is well known that quackgrass is both very aggressive and persistent. In agriculture, many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eliminate this weed without success.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echanical... It is well known that quackgrass is both very aggressive and persistent. In agriculture, many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eliminate this weed without success.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echanical control of quackgrass represents an interesting alternative to chemical means. The use of a "C" shaped mounted tine cultivator, a rotary cross-harrow, and an "S" shaped trailed tine cultivator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to control quackgrass in grassland was investigated. The rate of quackgrass present in each experimental plot was determin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s using a one square meter quadrant. Also, the time required for each passage as well as the fuel consumption were computed.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fuel consumption and the time required by the "C" and "S" shaped tine cultivators to transport and expose the rhizomes to the sun on the soil surface highly depend on the quality of tillage during the first stubble passage. Also, subsequent tillage with the "C" shaped tine cultivator after a first passage with a rotary cross-harrow resulted in less fuel consumption and passage time. On the other hand, stubble and subsequent soil tillage with only the "C" shaped tine cultivator is the least successfu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EDS quackgrass Elymus repens grassland mechanical control tillage tools rotary cross-harrow cultiv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委托代理机制的草原资源资产经营管理研究
3
作者 胡静霞 李琼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46-250,共5页
为促进我国草原资源资产保值增值,落实所有者权益,推动草原资源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剖析我国青海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资源资产在委托代理机制下的运营管理做法,为我国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和草原资源资产价值最大化提供指导和借鉴。... 为促进我国草原资源资产保值增值,落实所有者权益,推动草原资源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剖析我国青海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资源资产在委托代理机制下的运营管理做法,为我国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和草原资源资产价值最大化提供指导和借鉴。具体围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提出的“主张所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落实权益”二十字方针分析草原资源资产管理在草畜入股、划区轮牧、股权收益、草原修复、饲草产业等方面的实践,剖析草原资源资产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以期推动我国草原资源资产的长效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机制 草原资源资产 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践与重点建设任务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一然 苏敏 +5 位作者 方婷婷 于晓旭 刘丽 乌日力嘎 迟延艳 丁勇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50,共12页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生态保护补偿是协调草原生态与生产关系,平衡保护群体和受益群体的重要机制和制度安排,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草原生态保护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总结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保护补偿的实践...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生态保护补偿是协调草原生态与生产关系,平衡保护群体和受益群体的重要机制和制度安排,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草原生态保护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总结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保护补偿的实践,全面分析现行补偿制度存在的短板,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完善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框架体系,并提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强化生态监测及监管体系建设、优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完善草原保护和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体系、促进产业发展并保障优质产品高附加值实现、探索多元化补偿等一系列重点建设任务,为推进我国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生态保护 生态治理 补偿机制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生态视角的草原聚落遗产空间演变特征与机理研究——以新疆琼库什台村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龄之 张立 塞尔江·哈力克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3期112-119,128,共9页
传统村落是历史的鲜活见证和重要的文化遗产,新疆传统村落因多民族长期聚居产生的文化交融而独具特色。其中,游牧民族传统村落坐落于高山草原之上,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之间的互动与融合驱动着村落的演变,动态记录着村落的生产生活图景,... 传统村落是历史的鲜活见证和重要的文化遗产,新疆传统村落因多民族长期聚居产生的文化交融而独具特色。其中,游牧民族传统村落坐落于高山草原之上,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之间的互动与融合驱动着村落的演变,动态记录着村落的生产生活图景,是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的重要见证,发展至今已成为重要的草原聚落遗产。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的系统,文化是不断适应环境而变迁的过程。据此,文章基于文化生态视角,以游牧民族草原聚落遗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梨州特克斯县喀拉达拉镇琼库什台村为例,基于“自然—社会—经济—人居”的四要素体系构建空间演变的认知框架,从形成、结构、规模、品质4个维度解析空间演变特征,分析其形成机理,以期为游牧民族草原聚落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启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聚落遗产 文化生态 演变特征 演变机理 新疆琼库什台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植物生殖分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许睿儿 张艳丽 刘苗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48-1965,共18页
植物生殖分配调控着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从而影响种群的更新速度,最终改变群落结构及演替方向。因此,研究植物生殖分配对草地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方法,系统地梳理了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生殖分配... 植物生殖分配调控着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从而影响种群的更新速度,最终改变群落结构及演替方向。因此,研究植物生殖分配对草地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方法,系统地梳理了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生殖分配的相关研究理论及影响因素,学者们先后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生活史理论和生物量分配理论提出光合补偿机制、养分循环假说、时间限制假说、r/k策略、资源可用性假说等,以解释自然环境因素、植物自身因素和人为干扰因素等调控植物生殖分配的机制。然而,草地植物对诸多因素(植株形态性状、自然灾害、放牧、刈割、外源养分添加等)的生殖分配响应仍存在争议,且复杂因素(气候变化、生境条件、植物间竞争等)及多因素协作的过程和驱动机制不清晰。基于此,建议从多维度解析草地植物生殖分配策略及驱动机制,以期为促进草地生态系统更新及正向演替、提高草地资源利用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生殖权衡 分配理论 驱动机制 自身因素 环境因素 人为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中和目标的中国草地碳汇交易机制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芦海燕 潘雪萍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66-1978,共13页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的重要目标。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积极探索草地碳汇的交易潜力,对规范碳汇交易至关重要。目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已制定草地碳汇发展的规划与目标,在西藏、新疆、甘肃和青海等地开发国...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的重要目标。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积极探索草地碳汇的交易潜力,对规范碳汇交易至关重要。目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已制定草地碳汇发展的规划与目标,在西藏、新疆、甘肃和青海等地开发国际核证碳标准草地碳汇项目,碳汇交易的总静态收益额约5.46亿元。然而,我国的碳汇交易面临交易规则不统一、资金流动性不强和监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草地碳汇市场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深入探讨我国碳汇市场的趋势与背景,从草地碳汇开发、融资及监管机制等多个维度出发,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第一,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完善草地牧草补偿机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草地区域,逐步构建全方位的草地核算体系,以加快形成统一、标准化的草地碳汇核算、计量、监测与报告方法学。第二,通过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拓展贷款模式以及完善碳汇银行等措施,为碳汇交易各个环节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健全草地碳汇产业链。第三,健全草地碳汇交易监管机制与碳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各部门的监管水平与监管效率,达到优化草地碳汇交易市场、提高交易效率与公平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目标 草地碳汇交易 交易机制 开发机制 融资机制 监管机制 优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敖包—聚落”空间网络构建的草原牧区聚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8
作者 冯然 张立恒 胡园梦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8期117-126,共10页
敖包在草原聚落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标志聚落、引导方向的中介作用。草原牧区聚落分散特征明显,其聚落空间结构与其他地区有较大差异,因此空间网络结构的构建有助于探索适宜于草原牧区聚落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法。研究首先构建敖包与聚落间的... 敖包在草原聚落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标志聚落、引导方向的中介作用。草原牧区聚落分散特征明显,其聚落空间结构与其他地区有较大差异,因此空间网络结构的构建有助于探索适宜于草原牧区聚落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法。研究首先构建敖包与聚落间的空间网络体系;其次进行网络特征分析,挖掘二者作用机制;最终确定空间类型和布局优化方向。结果表明:1)草原牧区空间离散性特征明显,敖包节点的介入有效提升了聚落空间网络结构的完整性。2)在“敖包—聚落”空间网络系统中,部分节点中心作用不明显,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敖包与聚落间的作用机制在空间网络中呈现出集聚和融合2种空间功能聚类。3)基于敖包、聚落作用机制转译的可视化系统,探索出“集聚提升类”和“融合带动类”2种空间类型并细分出4个二级分类。以期为离散型聚落提供空间布局优化的适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敖包 草原聚落 空间网络 作用机制 空间布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grassland carbon cycle:Mechanisms,responses to global changes,and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carbon neutrality 被引量:5
9
作者 Lingli Liu Emma J.Sayer +11 位作者 Meifeng Deng Ping Li Weixing Liu Xin Wang Sen Yang Junsheng Huang Jie Luo Yanjun Su JoséM.Grünzweig Lin Jiang Shuijin Hu Shilong Piao 《Fundamental Research》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09-218,共10页
Grassland is one of the largest terrestrial biomes,providing critical ecosystem services such as food production,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an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land-use intensificati... Grassland is one of the largest terrestrial biomes,providing critical ecosystem services such as food production,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an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land-use intensification have been causing grassland degrad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worldwide.As one of the primary medium for ecosystem energy flow and biogeochemical cycling,grassland carbon(C)cycling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process for maintaining ecosystem services.In this review,we first summarize recent advanc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underpinn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the grassland C cycle,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grasslands in regulating inter-and intra-annual variations in global C fluxes,and explore the previously unappreciated complexity in abiotic processes controlling the grassland C balance,including soil inorganic C accumulation,photochemical and thermal degradation,and wind erosion.We also discuss how climate and land-use changes could alter the grassland C balance by modifying the water budget,nutrient cycling and additional plant and soil processes.Further,we examine why and how increasing aridity and improper land use may induce significant losses in grassland C stocks.Finally,we identify several priorities for future grassland C research,including improving understanding of abiotic processes in the grassland C cycle,strengthening monitoring of grassland C dynamics by integrating ground inventory,flux monitoring,and modern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and selecting appropriate plant species combinations with suitable traits and strong resistance to climate fluctuations,which would help design sustainable grassland restoration strategies in a changing clim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s Land-use change Soil Biotic and abiotic interactions grassland degradation grassland restoration Carbon accounting Carbon storage and sequestration mechanisms
原文传递
Mechanisms,monitoring and modeling of shrub encroachment into grassland:a review 被引量:4
10
作者 Xin Cao Yu Liu +2 位作者 Xihong Cui Jin Chen Xuehong 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SCIE EI 2019年第6期625-641,共17页
Shrub encroachment into arid and semi-arid grasslands has elicited extensive research attention worldwi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limate change and increasing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Shrub encroachment may considera... Shrub encroachment into arid and semi-arid grasslands has elicited extensive research attention worldwi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limate change and increasing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Shrub encroachment may considerably impact local ecosystems and economies,including the convers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cosystems,the shift in ambient conditions,and the weakness of local stock farming capacity.This article reviews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es on the shrub encroachment process and mechanism,shrub identification and dynamic monitoring using remote sensing,an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shrub encroachment process and dynamics.These studies can help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effect of shrub encroachment,and thus,practically manage and recove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degraded areas.However,the lack of effective measures and data for monitoring shrub encroachment at a large spatial scale severely limits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modeling,and simulation of shrub encroachment,and the shrub encroachment stages can hardly be quantitatively defined,resulting in insufficient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shrub encroachment for different spatiotemporal scales and stages shift.Improvement in remote sensingbased shrub encroachment dynamic monitoring might be crucial for analyz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shrub encroachment,and multi-disciplinary and multi-partnerships are required in the shrub encroachment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ub encroachment arid and semi-arid grassland mechanism dynamic monitoring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光伏+草业”模式促进草原牧区光伏发电与草业发展共赢
11
作者 张斌 王思彤 +1 位作者 王诗雯 邢福 《太阳能》 2024年第11期36-42,共7页
光伏产业是当前中国发展最为迅猛的新能源产业之一,但大面积土地占用和电力消纳是限制地面光伏电站大力发展的瓶颈。近年来,中国的光伏电站建设正向土地价格低廉的草原牧区快速扩展;与此同时,中国的草原面临退化严重、草业生产效率较低... 光伏产业是当前中国发展最为迅猛的新能源产业之一,但大面积土地占用和电力消纳是限制地面光伏电站大力发展的瓶颈。近年来,中国的光伏电站建设正向土地价格低廉的草原牧区快速扩展;与此同时,中国的草原面临退化严重、草业生产效率较低,特别是草原牧区电力供给能力薄弱的问题。因此,如何将光伏发电与地方草业发展有机结合,实现草原牧区清洁能源生产和草业发展的双赢,是光伏产业与草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机遇。通过论述中国草原牧区应用“光伏+草业”模式对光伏发电和草业发展的益处,指出了“光伏+草业”模式的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主要方向。将光伏发电与地方草业结合能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弥补短板,从而实现双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光伏+草业”模式的运营机制会不断完善,该模式下的光伏发电技术、草业生产技术和运营管理机制等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未来,低碳、环保、高效、高收益的“光伏+草业”模式必将在中国广大的草原牧区得到大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占地矛盾 机械化 草业 草原牧区 放牧 退化草地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牧区草场纠纷演变特征及其化解机制研究——基于内蒙古典型牧区的调查
12
作者 其其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225-228,共4页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恢复社会各主体之间的正常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活动,也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传统牧区民间矛盾纠纷也呈现出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和常态化趋势,其中草场纠纷具有...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恢复社会各主体之间的正常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活动,也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传统牧区民间矛盾纠纷也呈现出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和常态化趋势,其中草场纠纷具有数量多、时间跨度长、情况复杂、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当前,牧区草场纠纷化解机制可分为官方体制和民间力量2个部分,但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方式和机制。应加快构建牧区基层法制化建设,结合民间力量和社会组织,采取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等措施有效预防和化解草场纠纷是牧区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的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 草场纠纷 化解机制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草装备发展现状探析
13
作者 王天宇 周建波 +3 位作者 雷永杰 冯海韵 王凡雨 熊晨焜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林草装备是实现林草业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地域辽阔,林草资源丰富,各林草作业领域均涉及林草装备的应用,因此提升林草装备水平对林草作业高质量发展及社会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阐述了林草装备的应用领域及国内外研究水平,指出林草... 林草装备是实现林草业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地域辽阔,林草资源丰富,各林草作业领域均涉及林草装备的应用,因此提升林草装备水平对林草作业高质量发展及社会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阐述了林草装备的应用领域及国内外研究水平,指出林草装备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未来林草业装备的研究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业 机械装备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态补偿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14
作者 陈佳楠 陈亦晨 《草原与草业》 2024年第4期58-62,共5页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也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生态补偿制度作为调节草原生态保护与生产活动关系的核心纽带,在我国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系统性地分析了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制度所...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也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生态补偿制度作为调节草原生态保护与生产活动关系的核心纽带,在我国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系统性地分析了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制度所面临的若干问题,并就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构建多元化的草原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机制、适度提升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明确草原权属关系、强化草原监测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点建设性措施,旨在为促进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生态补偿 补偿主体 补偿方式 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林草防火现状及对策研究
15
作者 祁军 李好男 《森林防火》 2024年第3期5-8,共4页
在分析太行国有林管理局森林草原防火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全局未来森林草原防火的总体思路和任务,通过预警指挥、阻隔防控、队伍提升、风险普查、宣传教育和机制落实等六大重点建设任务,逐步提高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林草火... 在分析太行国有林管理局森林草原防火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全局未来森林草原防火的总体思路和任务,通过预警指挥、阻隔防控、队伍提升、风险普查、宣传教育和机制落实等六大重点建设任务,逐步提高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林草火灾预防和控制能力,为今后林草防火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防火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预防控制 机制落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草地侵蚀产沙过程及其水动力学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68
16
作者 肖培青 姚文艺 +1 位作者 申震洲 杨春霞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2-237,共6页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45mm/h、87mm/h、127mm/h)下20°陡坡苜蓿草地的产流产沙变化规律,分析了苜蓿草地侵蚀产沙的水动力学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苜蓿草地累积径流量和累积产沙量与降雨时间呈良好的幂函数关...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45mm/h、87mm/h、127mm/h)下20°陡坡苜蓿草地的产流产沙变化规律,分析了苜蓿草地侵蚀产沙的水动力学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苜蓿草地累积径流量和累积产沙量与降雨时间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在45mm/h和87mm/h降雨强度时,草地径流量和侵蚀产沙量呈高-低-稳定的变化趋势;在127mm/h降雨强度时,草地径流量和侵蚀产沙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苜蓿草地的水土保持作用通过改变土壤的入渗特性实现,草地坡面入渗率与径流量和产沙量呈明显负线性相关。从水动力学角度对苜蓿草地径流剪切力和单位水流功率与输沙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试验条件下苜蓿草地的临界径流剪切力值为2.857N/m2,临界单位水流功率值为0.0114m/s,输沙率随径流剪切力和单位水流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产沙 径流入渗 水动力学机理 苜蓿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化草地培育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11
17
作者 朱兴运 沈禹颖 +1 位作者 王锁民 赵银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0-22,27,共4页
在对河西走廊盐渍化草地土壤、植被改良培育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资料,对河西走廊盐生植物的耐盐机制、小花碱茅和朝鲜碱茅改良盐渍土壤的机理、盐渍化草甸草地培育原理等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盐渍化 草地 耐盐机制 改土机制 草地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拉穆仁草原草地退化机理及各种修复技术的适用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高天明 张瑞强 刘昭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6,共5页
通过研究希拉穆仁草原退化过程,并以封育、灌溉、松土补播、干草覆盖等技术实施人工修复测试,对测试的试验地进行植被调查、土壤肥力化验和土壤种子库发芽试验,比较各种技术对当地退化草地的恢复作用及其各自的优缺点。结果表明:灌溉对... 通过研究希拉穆仁草原退化过程,并以封育、灌溉、松土补播、干草覆盖等技术实施人工修复测试,对测试的试验地进行植被调查、土壤肥力化验和土壤种子库发芽试验,比较各种技术对当地退化草地的恢复作用及其各自的优缺点。结果表明:灌溉对退化草地的恢复作用最为明显;封育的恢复作用较为显著,但恢复能力总体来说只有灌溉的50%左右;松土补播和干草覆盖反而影响了植被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拉穆仁草原 退化机理 修复技术 草地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户尺度草畜系统的相悖特征及其耦合机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西良 侯向阳 +4 位作者 丁勇 李平 吴新宏 尹燕亭 白海花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9-145,共7页
草原承包责任制的落实改变了草原上几千年的生产经营格局,使牧户成为草原资源利用的基本单元,解析牧户尺度草畜系统的耦合机制是实现牧区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基础。通过总结课题组近年的工作,并结合已有理论成果,分析表明:(1... 草原承包责任制的落实改变了草原上几千年的生产经营格局,使牧户成为草原资源利用的基本单元,解析牧户尺度草畜系统的耦合机制是实现牧区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基础。通过总结课题组近年的工作,并结合已有理论成果,分析表明:(1)牧户生产系统是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最小完整单元,完成了3个界面的主要过程;(2)牧户经营过程包含接羔、剪毛、售畜、购草等点式生产活动,放牧及其相关的线式生产活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非常规生产活动;(3)牧户尺度草畜系统的年内相悖性主要体现于年内节律非同步性,年际间牲畜数量稳定性与饲草资源波动性的矛盾是年际相悖性的主要体现,旱灾、雪灾等极端事件造成草畜供需关系的突发性失衡,这些过程主要发生于草地-家畜界面;(4)牲畜需求与草场供给节律的匹配、牧户生产周期、保畜优先策略是实现牧户尺度草畜系统耦合的主要途径,从点式、线式生产活动等维度进行适应性调节,其过程常发生于草畜-经营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产 草地农业系统 牧户生产系统 耦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落实中的问题与对策——基于锡林浩特市牧户的调查实证分析 被引量:46
20
作者 王加亭 王宗礼 +1 位作者 徐林波 丁勇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12,共8页
基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的牧户调查访问数据,定量分析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以来牧户家庭的牲畜变化情况、牧户家庭的收支结构及其变化,并结合定性分析阐释了牧民对该政策的满意度及政策落实后对牧民生产生活影响的感知,剖析了... 基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的牧户调查访问数据,定量分析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以来牧户家庭的牲畜变化情况、牧户家庭的收支结构及其变化,并结合定性分析阐释了牧民对该政策的满意度及政策落实后对牧民生产生活影响的感知,剖析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落实中的问题并提出五点对策:(1)强化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长效机制和递增机制;(2)加强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的生态监测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3)加大对后续产业发展投入力度,推进草原畜牧业升级转型;(4)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奖机制的相关配套政策;(5)加紧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并加强草原监管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 补助奖励机制 草畜平衡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