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多传感器数据的采煤机截齿失效诊断方法
1
作者 何武林 彭继慎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9-315,共7页
截齿失效诊断需要使用一系列传感特征信号参数来诊断,当多个传感特征信号交互出现后,其相互间形成的干扰将导致无法准确判断截齿的状态。提出一种融合多传感器数据的采煤机截齿失效诊断方法。建立采煤机截齿失效多传感特征融合模型,完... 截齿失效诊断需要使用一系列传感特征信号参数来诊断,当多个传感特征信号交互出现后,其相互间形成的干扰将导致无法准确判断截齿的状态。提出一种融合多传感器数据的采煤机截齿失效诊断方法。建立采煤机截齿失效多传感特征融合模型,完成传感特征融合。建立截齿多传感融合特征样本的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按照截齿参数设定变量,获得不同传感特征变量的模糊熵值,线性分析传感融合特征模糊熵值与截齿失效间关系。以截齿失效状态模糊熵值作为基本概率分配函数核,求解将待诊断样本的隶属度函数,对比正常和失效的隶属度特征,实现高效诊断。仿真数据证明:所提方法在空载和正常两种测试情况下的载荷范围诊断误差均在3 N以内,诊断耗时为2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故障诊断 失效诊断 多传感器数据 采煤机截齿 基本概率分配函数 模糊熵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遗址化石ESR测年等效剂量拟合函数的选择
2
作者 谢君绮 韩非 +2 位作者 柳华霖 黄曼琛 高峰 《核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在动物牙齿化石样品电子自旋共振测年(Electron Spin Resonance Dating,ESR)中辐照剂量点拟合函数的选择对等效剂量D_(E)的确定至关重要。目前,早期遗址老化石(>1 Ma)的D_(E)拟合常采用双饱和指数(Double Saturation Exponential,DSE... 在动物牙齿化石样品电子自旋共振测年(Electron Spin Resonance Dating,ESR)中辐照剂量点拟合函数的选择对等效剂量D_(E)的确定至关重要。目前,早期遗址老化石(>1 Ma)的D_(E)拟合常采用双饱和指数(Double Saturation Exponential,DSE)函数,使用该函数时一般需要15个以上剂量点和大于20 kGy的最大辐照剂量(D_(max))才能保证D_(E)值的拟合精度。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部分老化石的样品量较少,且缺乏大剂量辐照的准确标定情况,导致无法满足上述DSE函数的适用条件。本研究对涵盖晚中新世至早更新世的化石样品进行了不同拟合函数的对比分析,着重探讨单饱和指数(Single Saturation Exponential,SSE)函数在老化石样品D_(E)拟合中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对11~15个剂量点进行拟合时,对于2000 GyE<4500 Gy和D_(E)>4500 Gy的样品,分别在1.9×D_(E)max<3.5×D_(E)和D_(max)≥6.5×D_(E)条件下采用SSE函数拟合,可以获得与使用DSE函数基本一致的D_(E)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化石 ESR测年 等效剂量 拟合函数
原文传递
正畸与口腔修复联合治疗缺牙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刘欣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3期67-69,共3页
目的探究正畸与口腔修复联合治疗缺牙的效果。方法选取单颗缺牙患者30例展开研究,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5例,采用口腔修复)和观察组(15例,采用口腔修复联合正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咬合功能、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 目的探究正畸与口腔修复联合治疗缺牙的效果。方法选取单颗缺牙患者30例展开研究,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5例,采用口腔修复)和观察组(15例,采用口腔修复联合正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咬合功能、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最大咬合力、最大咬合接触面积均较治疗前增加,咬合力不对称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最大咬合力(24.25±1.57)kg、最大咬合接触面积(218.76±17.54)mm^(2)均大于对照组的(20.43±1.52)kg、(180.21±17.22)mm^(2),咬合力不对称指数(15.48±2.10)%低于对照组的(19.50±2.23)%(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心理功能、疼痛与不适、口腔生理功能、行为影响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心理功能评分(8.01±1.34)分、疼痛与不适评分(6.31±1.12)分、口腔生理功能评分(5.27±1.10)分、行为影响评分(3.21±0.85)分低于对照组的(9.87±1.48)、(7.89±1.28)、(6.78±1.16)、(4.45±0.89)分(P<0.05)。结论缺牙患者采用口腔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可提升疗效与咬合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牙 正畸 口腔修复 咬合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绕组宽转子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绕组故障补偿控制
4
作者 杨艳 吴苏 +1 位作者 刘程子 刘泽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89-2400,I0030,共13页
针对单绕组宽转子齿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bearingless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with wider rotor teeth,BSRMWR)的齿极绕组故障情况,基于该电机的本体结构与工作原理,提出一种兼顾转矩性能与悬浮力稳定性的补偿方法。建立适用于... 针对单绕组宽转子齿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bearingless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with wider rotor teeth,BSRMWR)的齿极绕组故障情况,基于该电机的本体结构与工作原理,提出一种兼顾转矩性能与悬浮力稳定性的补偿方法。建立适用于该悬浮力补偿方式的电机新型数学模型;为了在应用悬浮力补偿方式时的稳定悬浮,将一种新型悬浮力分配函数(force sharing function,FSF)引入电流斩波控制(current chopping control,CCC)策略。通过仿真软件及硬件实验平台,验证CCC&FSF控制方法对稳定悬浮力的有效性,以及基于CCC&FSF策略下的悬浮力补偿方法在绕组故障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 单绕组 宽转子齿 电流斩波控制 悬浮力分配函数 故障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瓷高嵌体修复前磨牙牙体缺损的远期效果及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滕艳 刘洁 潘越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全瓷高嵌体修复前磨牙牙体缺损的远期效果以及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笔者医院接受前磨牙牙体缺损修复的12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给予全瓷冠修复治疗,研... 目的:探讨全瓷高嵌体修复前磨牙牙体缺损的远期效果以及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笔者医院接受前磨牙牙体缺损修复的12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给予全瓷冠修复治疗,研究组给予全瓷高嵌体修复治疗。比较两组咀嚼功能、牙龈指数、远期效果、修复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后,研究组咀嚼功能高于对照组,牙龈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修复满意度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全瓷高嵌体修复较全瓷冠修复前磨牙牙体缺损的远期效果更好,有利于改善咀嚼功能及保持牙龈健康,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磨牙 牙体缺损 全瓷高嵌体 远期效果 咀嚼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ially Directed Inclination of Posterior Teeth Contributing to Maxillary High Canine, and Changes dur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6
作者 Morio Masunaga Hiroshi Ueda +1 位作者 Tatsuya Shibaguchi Kazuo Tanne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9年第3期64-74,共11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nature of mesiodistal angulation of the posterior teeth in patients with maxillary high canine, and to identify possible associations of crowding with mesial axial angul... Objective: The aim of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nature of mesiodistal angulation of the posterior teeth in patients with maxillary high canine, and to identify possible associations of crowding with mesial axial angulation of the maxillary posterior teeth. Methods: The present study included seven Japanese male and 23 Japanese female patients. Study models were analyz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A protractor was used to measure crown angulations, which were measur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posterior angle between the functional occlusal plane (FOP) and the long axis of the clinical crown of the lateral teeth and first molars. A sliding digital caliper was used to measure dental arch widths. Changes in the rotation of the maxillary molars were analyzed using “occlu-sograms”, which were printed from photographs of the occlusal aspect of the study model. Results: The maxillary teeth interacted with one another in the alveolar bone, resulting in progressive mesial tipping of the posterior teeth before orthodontic treatment. After orthodontic treatment, the angle relative to the FOP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dicating that the maxillary teeth underwent distally directed uprighting (P P Conclus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both uprighting of mesially tipped lateral teeth and expansion of narrow dental arches could prove to be keys to success in space regaining or correction of high canines and mild crow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CANINE POSTERIOR teeth CROWN Angulation functional Occlusal Pla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正畸与修复结合治疗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牙齿功能及美观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莲莲 鲍中媛 唐旭炎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8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与修复结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对患者牙齿功能、美观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与修复结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对患者牙齿功能、美观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评估两组修复效果、美观性及生活质量,对比治疗前后牙齿情况、牙齿功能、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口腔情况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5,P<0.05)。治疗后,观察组后牙咬合良好率、牙齿排列整齐率、前牙覆盖/覆颌良好率及牙齿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嚼效率和咬合力提升显著,口腔菌斑附着指数和软垢指数显著下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美观性评分(红色美学指数)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种植义齿修复疾病专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临床针对牙列缺损,并同时伴有牙颌畸形的患者用口腔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效果确切,能改善牙齿功能及口腔健康状况,提升咀嚼效率和咬合力,美观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牙颌畸形 牙列缺损 牙齿功能 面部美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ot BP Plus在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的应用及对患牙功能和美观度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王艳平 刘安东 刘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究iRoot BP Plus在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的应用及对患牙功能及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因外伤导致年轻恒牙冠折露髓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首诊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究iRoot BP Plus在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的应用及对患牙功能及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因外伤导致年轻恒牙冠折露髓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首诊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应用氢氧化钙行活髓切断术,观察组(49例)应用iRoot BP Plus行活髓切断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患牙修复效果、牙体功能、牙齿美观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肿胀持续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牙体功能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固定功能、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观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边缘适宜、染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修复体完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6%(P<0.05)。结论:iRoot BP Plus在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牙填充满意、恢复更快,能够更好地改善患牙功能及美观度,并且不良反应少,可以作为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牙 活髓切断术 氢氧化钙 iRoot BP Plus 牙体功能 美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Block双期矫治与单纯直丝弓矫正技术在早期下颌后缩矫正患儿中的疗效对比
9
作者 田华 邓刚 郝天喜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Twin-Block双期矫治与单纯直丝弓矫正技术在替牙及恒牙早期错(牙合)畸形矫正患儿中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到2023年9月收治的60例恒牙早期错(牙合)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 目的探讨Twin-Block双期矫治与单纯直丝弓矫正技术在替牙及恒牙早期错(牙合)畸形矫正患儿中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到2023年9月收治的60例恒牙早期错(牙合)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为30例。所有患儿均采取矫正治疗,对照组患儿采取直丝弓矫正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Twin-Block矫治器及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双期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矫治时间,治疗前头影测量及关节改建情况,采用口腔锥形束扫描成像进行检测两组患儿关节窝宽径、关节前间隙、关节后间隙、关节上间隙、髁突前后径、髁突高度相关参数表达水平,最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上下齿槽座(ANB)角、下齿槽座(SNB)角、上齿槽座(SNA)角、下颌平面角(Mp-SN)、下颌综合长度(Ar-Po)、下颌升支高度(Ar-Go)、下颌体长(Go-Gn)、上中切牙-SN平面角(U1-SN)、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L1-Mp)、上唇审美平面距(Ls-E)、下唇审美平面距(Li-E)、鼻唇角。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矫治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关节窝宽径、关节前间隙、关节后间隙、关节上间隙、髁突前后径、髁突高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关节窝宽径对比无明显差异,关节前间隙减小,观察组(1.21±0.28)mm高于对照组,关节后间隙、关节上间隙、髁突前后径、髁突高度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ANB角、SNB角、SNA角、Mp-SN、Ar-Po、Ar-Go、Go-Gn、U1-SN、L1-Mp、Ls-E、Li-E、鼻唇角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SNB、Mp-SN、Ar-Po、Ar-Go、Go-Gn、鼻唇角均增大,ANB、U1-SN、L1-Mp、Li-E、Ls-E减小,且观察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Twin-Block矫治器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双期矫治器与单纯直丝弓矫正技术相比治疗替牙及恒牙早期错(牙合)畸形疗效显著,可作为儿童恒牙早期错(牙合)畸形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直丝弓矫正 恒牙早期 错(牙合)畸形 咀嚼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用镍钛扩大锉与机用镍钛器械下根管预备在小儿乳牙牙髓病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10
作者 顾超 张红梅 +2 位作者 孙红玲 何晓娉 仝越越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2期1834-1837,1843,共5页
目的探究小儿乳牙牙髓病根管治疗术中机用与手用镍钛器械行根管预备对操作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期间103例乳牙牙髓病根管治疗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用组(n=51)和机用组(n=52),其中手... 目的探究小儿乳牙牙髓病根管治疗术中机用与手用镍钛器械行根管预备对操作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期间103例乳牙牙髓病根管治疗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用组(n=51)和机用组(n=52),其中手用组采用手用镍钛扩大锉进行根管预备治疗,机用组采用机用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治疗。比较两组根管预备和填充效果、术后并发症、根管清洁情况、术后疼痛分级及咀嚼功能。结果机用组根管预备时间显著短于手用组(P<0.05),根管预备效果和根管填充效果均显著优于手用组(P<0.05);机用组术后并发症率(5.77%)低于手用组(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用组根管碎屑评分、砧污层评分、术后疼痛状况显著低于手用组(P<0.05);治疗后随访1年,机用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均显著高于手用组(P<0.05)。结论与手用镍钛扩大锉相比,机用镍钛器械行根管治疗时间更短,有利于提高根管预备及填充效果,根管清洁度较高,患者术后患牙疼痛状况减轻,远期疗效更好,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乳牙牙髓病 根管治疗术 根管预备 咀嚼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瓷高嵌体修复治疗老年恒牙牙体缺损的效果及对邻牙关系恢复咬合情况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伍松 叶怀光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究铸瓷高嵌体修复治疗老年恒牙牙体缺损的效果及对邻牙关系恢复、咬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于广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6例(116颗患牙)恒牙牙体缺损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修复材料不同分为树脂... 目的:探究铸瓷高嵌体修复治疗老年恒牙牙体缺损的效果及对邻牙关系恢复、咬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于广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6例(116颗患牙)恒牙牙体缺损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修复材料不同分为树脂组57例(57颗患牙)和铸瓷高嵌体组59例(59颗患牙),树脂组行树脂直接填充,铸瓷高嵌体组行铸瓷高嵌体修复。修复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美学效果,修复即刻及修复6个月后咬合情况,修复前和修复6个月后牙周健康[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结果:修复6个月后,铸瓷高嵌体组USPHS满意度、美学效果评分、患侧正中咬合百分比均高于树脂组(P均<0.05);龈沟出血指数、GI、PLI水平均低于树脂组(P均<0.05)。结论:铸瓷高嵌体修复在老年恒牙牙体缺损治疗中效果显著,美学效果、咬合功能及牙周健康均优于树脂直接填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牙牙体缺损 铸瓷高嵌体修复 邻牙关系 咬合功能 美学效果 牙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瓷体与复合树脂体修复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对比
12
作者 郭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9期63-66,共4页
目的研究全瓷体与复合树脂体修复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200例(268颗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135颗牙)与实验组(100例,133颗牙)。对照组采用复合树脂体修复,实验组采用全瓷体修复。比较两组患... 目的研究全瓷体与复合树脂体修复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200例(268颗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135颗牙)与实验组(100例,133颗牙)。对照组采用复合树脂体修复,实验组采用全瓷体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牙齿外观修复效果评分,牙齿功能修复效果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健康状况评分分别为(51.20±4.22)、(52.28±4.36)、(49.84±4.65)、(50.38±4.68)、(49.69±5.03)、(52.28±4.8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0.23±5.58)、(41.87±5.98)、(39.96±5.06)、(40.44±5.54)、(40.37±5.33)、(41.26±5.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牙的外形、边缘适合、质地光滑、颜色适中、边缘无染色、总体效果评分分别为(88.54±10.62)、(87.23±10.36)、(89.93±10.84)、(88.24±11.01)、(89.58±10.70)、(88.85±10.9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5.59±10.87)、(76.52±11.24)、(75.69±12.30)、(74.53±12.08)、(76.58±12.74)、(75.55±12.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牙的固定位置、牙龈状况、未继发疾病、咀嚼功能、残渣无残留、总体效果评分分别为(87.69±10.32)、(89.64±10.77)、(88.65±10.52)、(86.61±10.03)、(86.20±10.69)、(87.75±10.5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4.06±12.22)、(72.65±12.08)、(73.62±11.41)、(74.67±11.78)、(75.55±12.43)、(74.13±11.8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4%低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修复过程中采用全瓷体修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齿功能,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是有效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牙 牙体缺损 全瓷体修复 牙齿功能 生活质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效果及对龈沟液相关指标咀嚼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旭 刘炳昊 张昕雨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8期1378-1382,共5页
目的 研究正畸联合口腔修复对先天性缺牙的治疗效果及对龈沟液相关指标、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依据患者个人修复意愿将2020年4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先天性缺牙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5例采用口腔修复方式,观察组47例在... 目的 研究正畸联合口腔修复对先天性缺牙的治疗效果及对龈沟液相关指标、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依据患者个人修复意愿将2020年4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先天性缺牙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5例采用口腔修复方式,观察组47例在此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比较2组修复效果、不良事件及修复前后牙齿功能、牙周指标[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牙齿松动度(TM)]、龈沟液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IL-33、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结果 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96%较对照组80%高(P<0.05);修复后观察组咀嚼功能、牙齿美观度、语言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修复后观察组SBI、PLI、TM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观察组IL-6、IL-33、MMP-8较对照组降低;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较对照组22%降低(P<0.05)。结论 口腔修复联合正畸能改善先天性缺牙患者牙周指标与牙齿功能,减轻龈沟液相关炎性因子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缺牙 正畸 口腔修复 龈沟液 咀嚼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后牙邻面龋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朱丽丽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后牙邻面龋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后牙邻面龋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密闭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与研究组(n=38)。对照组使用银汞合金填充龋洞,研...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后牙邻面龋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后牙邻面龋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密闭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与研究组(n=38)。对照组使用银汞合金填充龋洞,研究组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填充龋洞。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水平(CAL)及改良曼恩咀嚼协调评估量表(MASA)评分,并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修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各项牙周状况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I、PLI及CAL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但研究组的SBI、PLI及CA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A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SA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牙邻面龋齿治疗中,玻璃离子水门汀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提高修复有效率,改善牙周指标,并提高咀嚼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离子水门汀 后牙邻面龋齿 咀嚼功能 修复有效率 牙周指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义齿修复与活动义齿修复在牙周病伴牙列缺失患者中的对比研究
15
作者 尹睿智 严国鑫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3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活动义齿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周病伴牙列缺失患者牙周健康及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病伴牙列缺失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40例,44颗牙)采用活动... 目的:探讨活动义齿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周病伴牙列缺失患者牙周健康及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病伴牙列缺失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40例,44颗牙)采用活动义齿修复方案,B组(40例,46颗牙)采用固定义齿修复方案,随访3个月。评估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牙周健康(牙龈指数、探诊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齿功能(咬合力及咀嚼效率)和生活质量(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评分)。结果:A组有2例失访,共38例(42颗牙)纳入分析,B组无失访,共40例(46颗牙)纳入分析。随访3个月后,B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A组为81.58%(31/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牙周健康指标均较修复前改善,B组牙龈指数、探诊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牙齿功能指标均较修复前提高,B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A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得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周病伴牙列缺失患者的牙齿功能和牙周健康有更好的改善效果,活动义齿修复在短期生活质量改善上更具优势,建议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合的修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牙列缺失 活动义齿 固定义齿 牙周健康 牙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式牵引矫治上前牙埋伏阻生的安全性及对牙髓血流、咀嚼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朱麒 赵蔚 吴华英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17-522,共6页
目的:分析闭合式牵引矫治上前牙埋伏阻生的安全性及对牙髓血流、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导萌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试验组采用闭合... 目的:分析闭合式牵引矫治上前牙埋伏阻生的安全性及对牙髓血流、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导萌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试验组采用闭合式牵引矫治,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牵引矫治。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时长、咀嚼能力、牙根长度、牙根周围骨密度、牙美学评分、不同时间点[治疗前(T0)、牵引治疗第1周(T1)、牵引治疗保持期(T2)及修复后3个月(T3)]牙髓血流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95.00%)、对照组(90.00%)总有效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组牵引萌出时间与正畸时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前、后咀嚼效率、咬合力及咀嚼疼痛评分差值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前、后牙根长度、牙根周围骨密度差值无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白色美学评分差值无显著差异(P>0.05),红色美学评分差值差异显著(P<0.05)。2组各时间点牙髓血流量无显著差异(P>0.05),T1时2组牙髓血流量到达峰值,高于T0;T2时迅速下降,低于T1但高于T0;T3时逐渐下降,低于T1、T2但高于T0(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27.50%)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闭合式与开放式牵引矫治均可有效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2种方式对牙根长度、周围骨密度及牙髓血流量无显著影响。虽然闭合牵引矫治的治疗时间略长,但更利于提高患者咀嚼能力,且美观度与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式牵引 上前牙 埋伏阻生 安全性 牙髓血流量 咀嚼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及牙齿咬合功能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
17
作者 赵珍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1 位作者 张娟娟 刘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421-1424,1469,共5页
目的:对比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牙齿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2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n=46),观察组接... 目的:对比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牙齿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2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n=46),观察组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对照组接受固定矫治。对比两组患者矫治6m后矫治效果;矫治前、矫治3 m、6 m后牙周健康指标,包括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牙周探诊深度(Periodontaldepth,PD)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Tee Tester咬合力检测仪检测矫治前、矫治3 m、6 m后牙齿咬合功能([牙合]力总值、[牙合]力中心点最大位移、[牙合]力不对称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矫治前、矫治3 m、6 m后龈沟液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83%(45/46)相较于对照组78.26%(36/46)更高(P<0.05);与矫治前相比,各治疗组的GI、SBI、PLI、PD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与矫治前相比,各治疗组的[牙合]力总值均明显升高,[牙合]力中心点最大位移、[牙合]力不对称指数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与矫治前相比,各治疗组的龈沟液IL-6、sICAM-1、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35%(2/46)相较于对照组21.74%(10/46)更低(P<0.05)。结论:经无托槽隐形矫治错[牙合]畸形患者整体矫治效果优于固定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错[牙合]畸形 龈沟液炎症因子 固定矫治 牙齿咬合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机械保存乳牙活髓对乳磨牙深龋近髓的疗效分析
18
作者 田超颖 刘含笑 孙琦 《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乳磨牙深龋近髓采用化学-机械保存乳牙活髓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口腔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共计86例乳磨牙深龋近髓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3例)与研究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存乳牙活髓治疗,研究组采用... 目的探讨乳磨牙深龋近髓采用化学-机械保存乳牙活髓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口腔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共计86例乳磨牙深龋近髓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3例)与研究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存乳牙活髓治疗,研究组采用化学-机械保存乳牙活髓治疗,比较两组保髓成功率、祛龋成功率、临床指标、咀嚼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保髓成功率、祛龋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对照组低,操作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提高,且治疗后研究组咀嚼功能较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下降,且治疗后研究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化学-机械保存乳牙活髓操作时间较长,但用于治疗乳磨牙深龋近髓能够提高保髓成功率与祛龋成功率,减轻疼痛,改善咀嚼功能,缓解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磨牙深龋近髓 化学-机械保存乳牙活髓 咀嚼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在矫治恒牙牙颌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19
作者 孙欢 周燕芳 吴杨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究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在矫治恒牙牙颌畸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就诊的184例恒牙牙颌畸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矫治方法,观察组使... 目的:探究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在矫治恒牙牙颌畸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就诊的184例恒牙牙颌畸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矫治方法,观察组使用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矫治。比较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矫正效果、美观效果,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的咀嚼功能(咬合力、咀嚼效率)、牙周健康[菌斑软垢指数(Debris index,DI)、牙石指数(Calculus index,C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牙齿排列情况、边缘嵴高、咬合关系、邻接关系、牙根平行度异常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牙排整齐、后牙咬合力、前牙覆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I、CI、PLI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恒牙牙颌畸形患者,在矫治中应用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可兼顾口腔功能及美观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 恒牙牙颌畸形 美学效果 咀嚼功能 牙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法在复杂阻生牙拔除中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朱林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2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法在复杂阻生牙拔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黔西南州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复杂阻生牙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超声骨刀拔牙治疗,观察组实施高速涡轮机微创拔... 目的:分析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法在复杂阻生牙拔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黔西南州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复杂阻生牙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超声骨刀拔牙治疗,观察组实施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肿胀度、张口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7 d疼痛评分、肿胀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7 d张口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可显著提高复杂阻生牙拔除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使口腔功能快速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涡轮机 微创拔牙法 复杂阻生牙 疼痛 口腔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