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例蓝鹇H9N2亚型流感的诊断与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左珂菁
黄勉
+4 位作者
陈绚姣
植广林
谢青梅
梁玉珍
张马龙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2-385,共4页
2016年1月中下旬,华南地区某蓝鹇繁育基地蓝鹇亚成体发生流行性疾病,发病蓝鹇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羽毛蓬松凌乱、眼周水肿等症状。对死亡动物进行剖检,病理变化与流感病理变化相似,如心包积液,心外膜有出血点,肝脏充血、出...
2016年1月中下旬,华南地区某蓝鹇繁育基地蓝鹇亚成体发生流行性疾病,发病蓝鹇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羽毛蓬松凌乱、眼周水肿等症状。对死亡动物进行剖检,病理变化与流感病理变化相似,如心包积液,心外膜有出血点,肝脏充血、出血、肿胀,肺充血、出血,胰腺充血、出血或有白色点状坏死灶,腺胃乳头出血,肌胃角质膜下有出血斑,肾脏充血、出血、肿胀,肠道黏膜充血、出血等。经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和实验室分子生物学诊断(RT-PCR鉴定),确诊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虽及时采取治疗、紧急免疫和环境消毒等措施,死亡率仍高达47.6%。本文详细记录了救治程序和病程,并针对发病原因进行剖析,认为免疫、气候和饲养环境是引起本次该群蓝鹇发病的主要因素,为控制蓝鹇H9N2亚型禽流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鹇
剖检
RT-PCR
H9N2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圈养蓝鹇人工孵化与育雏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侯方晖
邹洁建
+3 位作者
陈武
洗木森
毛少珍
许建琳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5-329,共5页
挑选安静和有遮蔽物的场地作为蓝鹇的繁殖笼舍,按1:2的雄雌比例进行配对,在蓝鹇繁殖期配制混合颗粒料进行投喂,通过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方式提高蓝鹇的繁育水平。结果显示:蓝鹇卵重量43.3~48.2 g,卵径为(52.82±2.54)(50.4~56.7)mm...
挑选安静和有遮蔽物的场地作为蓝鹇的繁殖笼舍,按1:2的雄雌比例进行配对,在蓝鹇繁殖期配制混合颗粒料进行投喂,通过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方式提高蓝鹇的繁育水平。结果显示:蓝鹇卵重量43.3~48.2 g,卵径为(52.82±2.54)(50.4~56.7)mm×(40.21±1.42)(38.2~43.1)mm,卵形指数1.26~1.48,卵受精率88.6%以上,人工孵化温度为37.2~37.5℃,湿度为50%~55%,孵化期为25 d,蓝鹇受精卵在人工孵化过程有平均12.9%的失重,人工孵化的健雏率89.9%以上。蓝鹇幼雏出生体重为24.3~31.2 g,3~19日龄时雏鸟体重快速上升,雄鸟体重的增加速度要高于雌鸟,29日龄时雄鸟的平均体重为126.2 g,雌鸟平均体重为98.4 g。50日龄前,雏鸟采用育雏箱进行控温控湿育雏,成活率91.8%以上。采用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有利于提高蓝鹇的繁殖率与成活率,对于蓝鹇种群的快速复壮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鹇
人工孵化
人工育雏
受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例蓝鹇H9N2亚型流感的诊断与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左珂菁
黄勉
陈绚姣
植广林
谢青梅
梁玉珍
张马龙
机构
广州动物园
华南农业大学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2-385,共4页
文摘
2016年1月中下旬,华南地区某蓝鹇繁育基地蓝鹇亚成体发生流行性疾病,发病蓝鹇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羽毛蓬松凌乱、眼周水肿等症状。对死亡动物进行剖检,病理变化与流感病理变化相似,如心包积液,心外膜有出血点,肝脏充血、出血、肿胀,肺充血、出血,胰腺充血、出血或有白色点状坏死灶,腺胃乳头出血,肌胃角质膜下有出血斑,肾脏充血、出血、肿胀,肠道黏膜充血、出血等。经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和实验室分子生物学诊断(RT-PCR鉴定),确诊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虽及时采取治疗、紧急免疫和环境消毒等措施,死亡率仍高达47.6%。本文详细记录了救治程序和病程,并针对发病原因进行剖析,认为免疫、气候和饲养环境是引起本次该群蓝鹇发病的主要因素,为控制蓝鹇H9N2亚型禽流感提供参考。
关键词
蓝鹇
剖检
RT-PCR
H9N2亚型
Keywords
taiwan blue pheasant
Aautopsy
RT-PCR
H9N2 subtype
分类号
S85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圈养蓝鹇人工孵化与育雏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侯方晖
邹洁建
陈武
洗木森
毛少珍
许建琳
机构
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广州动物园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5-329,共5页
文摘
挑选安静和有遮蔽物的场地作为蓝鹇的繁殖笼舍,按1:2的雄雌比例进行配对,在蓝鹇繁殖期配制混合颗粒料进行投喂,通过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方式提高蓝鹇的繁育水平。结果显示:蓝鹇卵重量43.3~48.2 g,卵径为(52.82±2.54)(50.4~56.7)mm×(40.21±1.42)(38.2~43.1)mm,卵形指数1.26~1.48,卵受精率88.6%以上,人工孵化温度为37.2~37.5℃,湿度为50%~55%,孵化期为25 d,蓝鹇受精卵在人工孵化过程有平均12.9%的失重,人工孵化的健雏率89.9%以上。蓝鹇幼雏出生体重为24.3~31.2 g,3~19日龄时雏鸟体重快速上升,雄鸟体重的增加速度要高于雌鸟,29日龄时雄鸟的平均体重为126.2 g,雌鸟平均体重为98.4 g。50日龄前,雏鸟采用育雏箱进行控温控湿育雏,成活率91.8%以上。采用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有利于提高蓝鹇的繁殖率与成活率,对于蓝鹇种群的快速复壮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蓝鹇
人工孵化
人工育雏
受精率
Keywords
taiwan blue pheasant
Artificial incubation
Hand rearing
Egg fertility rate
分类号
S865.3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例蓝鹇H9N2亚型流感的诊断与分析
左珂菁
黄勉
陈绚姣
植广林
谢青梅
梁玉珍
张马龙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圈养蓝鹇人工孵化与育雏技术的研究
侯方晖
邹洁建
陈武
洗木森
毛少珍
许建琳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