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蓝鹇H9N2亚型流感的诊断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左珂菁 黄勉 +4 位作者 陈绚姣 植广林 谢青梅 梁玉珍 张马龙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2-385,共4页
2016年1月中下旬,华南地区某蓝鹇繁育基地蓝鹇亚成体发生流行性疾病,发病蓝鹇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羽毛蓬松凌乱、眼周水肿等症状。对死亡动物进行剖检,病理变化与流感病理变化相似,如心包积液,心外膜有出血点,肝脏充血、出... 2016年1月中下旬,华南地区某蓝鹇繁育基地蓝鹇亚成体发生流行性疾病,发病蓝鹇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羽毛蓬松凌乱、眼周水肿等症状。对死亡动物进行剖检,病理变化与流感病理变化相似,如心包积液,心外膜有出血点,肝脏充血、出血、肿胀,肺充血、出血,胰腺充血、出血或有白色点状坏死灶,腺胃乳头出血,肌胃角质膜下有出血斑,肾脏充血、出血、肿胀,肠道黏膜充血、出血等。经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和实验室分子生物学诊断(RT-PCR鉴定),确诊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虽及时采取治疗、紧急免疫和环境消毒等措施,死亡率仍高达47.6%。本文详细记录了救治程序和病程,并针对发病原因进行剖析,认为免疫、气候和饲养环境是引起本次该群蓝鹇发病的主要因素,为控制蓝鹇H9N2亚型禽流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鹇 剖检 RT-PCR H9N2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蓝鹇人工孵化与育雏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侯方晖 邹洁建 +3 位作者 陈武 洗木森 毛少珍 许建琳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5-329,共5页
挑选安静和有遮蔽物的场地作为蓝鹇的繁殖笼舍,按1:2的雄雌比例进行配对,在蓝鹇繁殖期配制混合颗粒料进行投喂,通过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方式提高蓝鹇的繁育水平。结果显示:蓝鹇卵重量43.3~48.2 g,卵径为(52.82±2.54)(50.4~56.7)mm... 挑选安静和有遮蔽物的场地作为蓝鹇的繁殖笼舍,按1:2的雄雌比例进行配对,在蓝鹇繁殖期配制混合颗粒料进行投喂,通过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方式提高蓝鹇的繁育水平。结果显示:蓝鹇卵重量43.3~48.2 g,卵径为(52.82±2.54)(50.4~56.7)mm×(40.21±1.42)(38.2~43.1)mm,卵形指数1.26~1.48,卵受精率88.6%以上,人工孵化温度为37.2~37.5℃,湿度为50%~55%,孵化期为25 d,蓝鹇受精卵在人工孵化过程有平均12.9%的失重,人工孵化的健雏率89.9%以上。蓝鹇幼雏出生体重为24.3~31.2 g,3~19日龄时雏鸟体重快速上升,雄鸟体重的增加速度要高于雌鸟,29日龄时雄鸟的平均体重为126.2 g,雌鸟平均体重为98.4 g。50日龄前,雏鸟采用育雏箱进行控温控湿育雏,成活率91.8%以上。采用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有利于提高蓝鹇的繁殖率与成活率,对于蓝鹇种群的快速复壮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鹇 人工孵化 人工育雏 受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