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有TRPV1受体拮抗剂的修护霜对敏感性皮肤的改善作用
1
作者 张文萱 夏金玉 +13 位作者 姚新宇 白倩倩 吴蕴颖 宫姝 尚盼盼 那君 吴艳 李航 田甜 郝健晨 甄甄 尚美霞 张瑛 仲少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目的:评价含有TRPV1受体拮抗剂的修护霜对敏感性皮肤的改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半脸对照及使用前后自身对照研究,受试者在第一次随访根据随机号将修护霜涂抹于单侧面部,使用本品后进行即刻时间点TI敏感程度评估(30s,1 min、10 min)... 目的:评价含有TRPV1受体拮抗剂的修护霜对敏感性皮肤的改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半脸对照及使用前后自身对照研究,受试者在第一次随访根据随机号将修护霜涂抹于单侧面部,使用本品后进行即刻时间点TI敏感程度评估(30s,1 min、10 min)。随后研究期间全面部涂抹修护霜每天2次,共28天。分别在使用前(TO)、使用后48 h(T2)、使用后28d(T3)进行面部乳酸刺痛实验、生理指标检测及皮肤敏感状态主观评分。由皮肤科医生,眼科医生及耳鼻喉科医生分别在使用前和使用后10 min,48 h及28d对皮肤和眼部鼻部黏膜耐受性进行评估。结果:共收集39例受试者。受试者单侧面部涂抹修护霜10min,与未用修护霜侧相比,敏感评估量表各维度评分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受试者的皮肤刺激症状迅速改善。在使用修护霜30 s,1 min、10 min,48 h以及28 d后,各项敏感评估评分均较使用前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使用修护霜后28天,乳酸刺痛实验评分和经表皮失水率,分别为1.46±1.52和14.91±3.90g/h·m^(2),较使用前(3.50±1.63,17.82±5.34 g/h.m^(2))降低。受试区角质层含水量(62.90±10.83)较使用前(53.91±16.07)水平增加(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斑指数,pH值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研究期间未观察到与修护霜使用相关的皮肤、眼部和鼻部的任何刺激性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含有TRPV1受体拮抗剂的修护霜可快速缓解敏感性皮肤的多种不适症状并可以修复皮肤屏障,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皮肤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trpv1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PV1受体的桑菊饮止咳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詹红丹 隋峰 +8 位作者 张淼 王朋倩 戴丽 周海玉 戴逸飞 周炜炜 孟晶 杜新亮 霍海如 《中南药学》 CAS 2018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为了诠释桑菊饮治疗咳嗽的科学内涵,研究桑菊饮治疗咳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辣椒素诱导小鼠咳嗽模型,分别设置正常组,模型组,桑菊饮高、中、低剂量治疗组,记录各组小鼠给药前后的咳嗽次数,采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对TRPV1... 目的为了诠释桑菊饮治疗咳嗽的科学内涵,研究桑菊饮治疗咳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辣椒素诱导小鼠咳嗽模型,分别设置正常组,模型组,桑菊饮高、中、低剂量治疗组,记录各组小鼠给药前后的咳嗽次数,采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对TRPV1的表达量进行测定,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三叉神经节组织中P物质的释放量。结果小鼠被辣椒素刺激后,咳嗽次数明显增加,TRPV1表达上调,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给予不同剂量的桑菊饮水煎剂治疗5 d后,高、中剂量组小鼠咳嗽次数减少,TRPV1表达下调,P物质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佳,低剂量组效果不明显。结论下调TRPV1的表达而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可能是桑菊饮治疗咳嗽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菊饮 辣椒素 咳嗽 trpv1受体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1受体参与脊髓电刺激对外周伤害性信息传递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培培 杨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可以有效缓解临床上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但其镇痛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大鼠脊神经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和在体电生理技术,探讨脊髓TRPV1受体在SCS所引发的脊髓背角伤害性信息传递... 目的: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可以有效缓解临床上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但其镇痛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大鼠脊神经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和在体电生理技术,探讨脊髓TRPV1受体在SCS所引发的脊髓背角伤害性信息传递抑制中的作用。方法: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行左侧L5脊神经结扎剪断术(spinal nerve ligation,SNL),造模后3~4周时随机分成两批各18只进行在体电生理实验。第一批18只分成三组用于记录脊髓背角浅层的局部诱发场电位(local field potential,LFP):SCS+vehicle组(n=6),SCS+AMG9810组(TRPV1拮抗剂,脊髓表面给药,50 mg/100μl,n=6),SCS+RTX组(TRPV1激动剂,背根神经节注射,200 ng/10μl,n=6);第二批18只分成三组用于记录脊髓背角深层的广动力范围(wide dynamic range,WDR)神经元:SCS+vehicle组(n=6),SCS+AMG9810组(n=6),SCS+RTX组(n=6)。观察SNL模型中SCS对脊髓节段伤害性传递是否起到抑制作用,以及使用AMG9810阻断TRPV1或RTX清除外周TRPV1对这种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给予5 min 50 Hz的SCS可以显著抑制LFP中的C纤维诱发场电位(C-fiber evoked field potential,C-LFP),而局部给予AMG9810能够部分阻断SCS的抑制作用,在RTX处理后的大鼠中SCS无法抑制C-LFP。同样参数的SCS也可以显著抑制WDR神经元的C纤维成分,但是给予AMG9810或RTX处理没有减弱SCS对WDR神经元的抑制作用。结论:在脊髓背角,特别是外周神经末梢上的TRPV1受体参与了SCS对脊髓背角浅层伤害性信息传递的抑制,但没有参与SCS对脊髓背角深层伤害性信息传递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电刺激 神经病理性疼痛 trpv1受体 C纤维诱发场电位 广动力范围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短期戒断时大鼠伏核TRPV1受体对兴奋性突触后电流调节功能的变化
4
作者 张海涛 贾栋 +4 位作者 马劼 王兴勤 袁卫新 衡立君 高国栋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4-27,38,共5页
目的:研究吗啡短期戒断后,TRPV1受体功能变化对大鼠伏核中等大小有棘神经元接受的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吗啡组,每天分别接受10 mg·kg-1的盐酸吗啡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5 d。在自然... 目的:研究吗啡短期戒断后,TRPV1受体功能变化对大鼠伏核中等大小有棘神经元接受的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吗啡组,每天分别接受10 mg·kg-1的盐酸吗啡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5 d。在自然戒断的d3制作伏核脑片,采用红外可视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检测对照组和吗啡组大鼠的TRPV1受体功能变化对伏核中等大小有棘神经元接受的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频率及幅度的影响。结果:(1)脑片灌流足量TRPV1受体激动剂capsaicin(CAP)后,对照组和吗啡组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频率分别为基线水平的138.9±s 5.3(%)和176.3±s 8.8(%),两组差异显著(P<0.05);幅度分别为基线水平的的101.9±s 2.2(%)和103.9±s 2.3(%),无显著差异(P>0.05)。(2)吗啡组脑片依次灌流TRPV1受体拮抗剂capsazepine(CPZ)及激动剂CAP后,记录到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频率分别为基线水平的99.1±s 1.8(%)和101.2±s 0.9(%),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鼠反复吗啡暴露短期戒断时伏核TRPV1受体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伏核 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trpv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1受体结构与功能及相关中草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彩彩 简郭血骄 +1 位作者 杨向竹 郭健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1期11-14,共4页
TRPV1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1,TRPV1)也称辣椒素受体,因可被辣椒素激活而得名,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属于TRP超家族的TRPV亚家族,除了可被辣椒素激活外还可被高温(>43℃)、低p H值及其他内源性物质... TRPV1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1,TRPV1)也称辣椒素受体,因可被辣椒素激活而得名,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属于TRP超家族的TRPV亚家族,除了可被辣椒素激活外还可被高温(>43℃)、低p H值及其他内源性物质激活,参与机体疼痛感觉的发生和传导。本研究通过查阅近10年关于TRPV1受体研究的相关文献,概述了关于TRPV1受体的分子结构、表达部位及相关生理功能,并介绍了中草药治疗相应疾病的过程中以TRPV1受体为作用靶点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v1受体 结构 功能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PV1受体研究吴茱萸碱对脂多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嫣 杨卫平 +3 位作者 彭芳 陈天琪 付云燕 田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97-2899,共3页
目的观察吴茱萸碱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HUVECs制备细胞炎症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LPS模型组、DMSO对照组、吴茱萸低、高剂量组、CAPZ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 目的观察吴茱萸碱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HUVECs制备细胞炎症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LPS模型组、DMSO对照组、吴茱萸低、高剂量组、CAPZ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中NO的含量,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TLR4、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培养液中NO的含量显著降低,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用吴茱萸碱预处理后,与模型组相比,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提高,培养液中NO的含量明显增加,同时细胞中TLR4、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受到抑制。在加入TRPV1受体阻断剂后,与吴茱萸碱高剂量组相比,细胞的增殖数量降低,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加,提示吴茱萸碱的作用受到抑制。结论吴茱萸碱可能通过TRPV1受体抑制TLR4/NF-κB通路,促进细胞的增殖和NO的合成,从而减轻LPS所致的内皮细胞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内皮细胞损伤 trpv1受体 核转录因子-ΚB
原文传递
TRPV1受体与偏头痛关系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熊文萍 韩月臣 +5 位作者 朱晓凤 刘闻闻 白晓卉 李建峰 王海波 樊兆民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71-76,共6页
目的利用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模型,检测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1(TRPV1)的表达,探讨TRPV1受体是否参与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过程。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硝酸甘油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大鼠颈部皮下注射硝酸甘... 目的利用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模型,检测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1(TRPV1)的表达,探讨TRPV1受体是否参与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过程。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硝酸甘油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大鼠颈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mg/kg),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行为表现,分别于注射药物1h、2h、4h和8h取大鼠双侧的三叉神经节及硬脑膜,采用RT-PCR、Western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RPV1受体表达。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三叉神经节均可见TRPV1受体表达,但各时间点相对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三叉神经节TRPV1受体1h、2h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下调,而4h、8h表达升高(P<0.05);模型组三叉神经节TRPV1受体8h表面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间接免疫荧光显示模型组硬脑膜8h TRPV1受体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 TRPV1受体在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模型中表达变化,提示抑制或拮抗TRPV1受体将是治疗偏头痛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trpv1受体 硝酸甘油 疾病模型 动物 三叉神经节
原文传递
TRPV1受体稳转细胞株构建及化妆品原料致痛性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殷庆飞 陈媛祺 +4 位作者 郭奕光 洪菁 胡敏青 曹平 陈田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55-261,共7页
化妆品安全性是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关注重点。因此如何在化妆品开发中尽量降低产品安全风险,是化妆品行业考虑的首要问题[1]。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中,主要关注的毒理学终点包括急性毒性、眼刺激、皮肤刺激、皮肤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以及系... 化妆品安全性是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关注重点。因此如何在化妆品开发中尽量降低产品安全风险,是化妆品行业考虑的首要问题[1]。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中,主要关注的毒理学终点包括急性毒性、眼刺激、皮肤刺激、皮肤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以及系统毒性等[2]。人们在使用洗发水、沐浴露等淋洗类产品时,容易因使用不慎进入眼部,引起眼部不适。因此,眼刺激性评价是化妆品及其成分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3-4]。2019年发布的《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工作规范》要求特殊/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中易触及眼睛的发用产品、护肤产品、眼部彩妆类产品、祛斑类、防晒类以及沐浴类产品应进行急性眼刺激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 trpv1受体 二氢辣椒素 椰油酰胺MEA 烷醇酰胺类
原文传递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张莉莉 马丽群 祝之明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1-53,共3页
TRPV1是辣椒素特异性受体,与配体结合后被激活,导致以钙离子为主的跨膜离子流动,使细胞内Ca^(2+)浓度改变,进而参与痛觉整合、心血管系统调节、抗炎症反应、听力调节、胃肠功能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 离子通道 钙内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大鼠硬脑膜及三叉神经节上TRPV1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欣 刘沙 +5 位作者 燕兰云 史兆春 武文卉 黄琳 郭永涛 万琪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22-426,共5页
目的:观察TRPV1在偏头痛大鼠硬脑膜及三叉神经节上的表达变化。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实验复方致炎剂(inflammation soup,IS)1 d组(IS 1 d组)、实验IS 3 d组(IS 3 d组)和实验IS 6 d组(IS ... 目的:观察TRPV1在偏头痛大鼠硬脑膜及三叉神经节上的表达变化。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实验复方致炎剂(inflammation soup,IS)1 d组(IS 1 d组)、实验IS 3 d组(IS 3 d组)和实验IS 6 d组(IS 6 d组)。在雄性SD大鼠硬脑膜上埋置PE-10管,实验组分别给予1 d、3 d、6 d IS 20μl/d及对照组给予6天等量生理盐水。采用WesternBlot、免疫荧光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TRPV1在硬脑膜及三叉神经节上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硬脑膜及三叉神经节上均可见TRPV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硬脑膜、三叉神经节上TRPV1蛋白表达量、阳性细胞数及mRNA明显升高,以实验IS 6 d组最高(P<0.05)。结论:TRPV1在偏头痛大鼠硬脑膜及三叉神经节上的表达增加。TRPV1表达上调可能是偏头痛外周敏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外周敏化 trpv1受体 三叉神经节 硬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β-不饱和酰胺TRPV1抑制剂的Topomer CoMFA模型
11
作者 戴康 方华 +1 位作者 温超 徐晖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61-64,共4页
利用SYBYL软件中的Topomer CoMFA方法分析了α,β-不饱和酰胺类TRPV1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分子被分开为羰基和氨基两个基团,在Topomer CoMFA模型考察了立体场和静电场对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去一交叉验证的相关系... 利用SYBYL软件中的Topomer CoMFA方法分析了α,β-不饱和酰胺类TRPV1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分子被分开为羰基和氨基两个基团,在Topomer CoMFA模型考察了立体场和静电场对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去一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q2为0.702,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r2为0.881.说明所建立的模型在统计上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有助于TRPV1抑制剂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α β-不饱和酰胺 trpv1受体抑制剂 Topomer CoMF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在TRPV1活性调节中的作用及机制
12
作者 周怡 汪津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226-230,共5页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通道是表达在细胞膜上主要通透Ca2+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可被内源性和外源性因子激活,参与炎症、疼痛和瘙痒等生理病理过程。本文总结了几种脂质对TRPV1通道的调节作用,并从结构生物学研究所揭示的机制...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通道是表达在细胞膜上主要通透Ca2+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可被内源性和外源性因子激活,参与炎症、疼痛和瘙痒等生理病理过程。本文总结了几种脂质对TRPV1通道的调节作用,并从结构生物学研究所揭示的机制上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对咳嗽变异型哮喘大鼠IL-6/STAT3信号通路及TRPV1感受器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倩 江波 +3 位作者 孙勤国 吕琨 罗蒙 黄天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29-735,共7页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麻杏石甘汤低、高剂量组,麻杏石甘汤高剂量+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激活剂Colivelin(Col)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麻杏石甘汤低、高剂量组,麻杏石甘汤高剂量+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激活剂Colivelin(Col)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卵清蛋白结合艾条熏蒸法构建CVA模型。对应治疗后,观察大鼠体征和咳嗽次数,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阻力(RE),Diff-Quik染色计数嗜酸性粒细胞(EOS),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肺、支气管组织病理学特征,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肺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STAT3、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哮喘症状,肺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严重,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纤毛粘连、黏液多,RE,EOS数目,MCP-1、TNF-α含量,以及IL-6、STAT3、TRPV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麻杏石甘汤低、高剂量组大鼠哮喘症状明显改善,肺及支气管损伤减轻,RE,EOS数目,MCP-1、TNF-α含量以及IL-6、STAT3、TRPV1蛋白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与麻杏石甘汤高剂量组比较,麻杏石甘汤高剂量+Col组大鼠哮喘加重,肺及支气管损伤加重,RE,EOS数目,MCP-1、TNF-α含量以及IL-6、STAT3、TRPV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可有效改善CVA大鼠症状,其机制与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及TRPV1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石甘汤 咳嗽变异型哮喘 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 大鼠
原文传递
黄芩茎叶-虎杖配伍对急性肺损伤大鼠TRPV1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屈新亮 段广靖 +5 位作者 赵博 谢锋 王斌 高峰 卫培峰 李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809-814,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TRPV1表达和炎性细胞因子等指标研究黄芩茎叶-虎杖配伍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5.0 mg/kg)、黄芩茎叶-虎杖低、中、高剂量(3.5... 目的:通过观察TRPV1表达和炎性细胞因子等指标研究黄芩茎叶-虎杖配伍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5.0 mg/kg)、黄芩茎叶-虎杖低、中、高剂量(3.5、7.0、14.0 g/kg)组。给药组灌胃7 d,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第8天,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8 mg/kg的LPS诱导ALI模型。造模6 h后采集大鼠肺组织,计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1L-1β)的含量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检测大鼠肺组织中TRPV1受体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茎叶-虎杖可使肺组织结构破坏及出血状态明显减轻,W/D值、TNF-α、IL-1β含量均降低,SOD水平提高,TRPV1受体的mRNA与蛋白表达均下调。结论:黄芩茎叶-虎杖配伍对急性肺损伤大鼠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RPV1表达,抑制炎性细胞水平TNF-α、IL-1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茎叶 虎杖 急性肺损伤 炎症反应 trpv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艾灸对大鼠血管舒缩功能调节与TRPV1 mRNA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邱悦 施睿 +2 位作者 余芝 王欣君 张建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84-1987,I0003,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艾灸方法对大鼠血管舒缩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瞬时受体电位香草亚型-1(TRPV1)mRNA表达的关系,探讨艾灸血管效应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瘢痕灸组(10只)、温和灸组(10只)、空白组(10只),按分组干预后,检测大鼠血清T...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艾灸方法对大鼠血管舒缩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瞬时受体电位香草亚型-1(TRPV1)mRNA表达的关系,探讨艾灸血管效应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瘢痕灸组(10只)、温和灸组(10只)、空白组(10只),按分组干预后,检测大鼠血清TXB_2、e-NOS含量及胸主动脉、肠系膜动脉TRPV1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血清TXB_2:温和灸组>瘢痕灸组>空白组(P<0.05),e-NOS:空白组>瘢痕灸组>温和灸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瘢痕灸组胸主动脉组织TRPV1 mRNA的相对表达量降低,肠系膜动脉组织升高,温和灸组胸主动脉组织降低,肠系膜动脉组织降低,其中,温和灸胸主动脉与肠系膜动脉两处组织表达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肠系膜动脉处两种灸法间表达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可调控血管舒缩因子TXB_2与e-NOS,且温和灸效果可能强于瘢痕灸,其差异可能与不同灸法下TRPV1表达的差异相关,另外艾灸下不同部位TRPV1表达的差异可能是其血管效应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亚型-1(trpv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方对胃食管反流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TRPV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曹会杰 刘春芳 +3 位作者 程艳梅 张秀莲 王宏伟 朱生樑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4期623-626,共4页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方对胃食管反流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内脏敏感因子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机理。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方对胃食管反流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内脏敏感因子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机理。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均行贲门肌切开术加幽门半结扎术制备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并分别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免疫组化法及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QPCR)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TRPV1受体及TRPV1 m 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西药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TRPV1阳性表达明显增高(P<0.05);中药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TRPV1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背根神经节组织中TRPV1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中药组、西药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两组背根神经节组织中TRPV1 m 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方可能通过抑制TRPV1过度表达来发挥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性食管炎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 疏肝和胃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受体及其调节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倩 田晓明 尹毅青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9-414,共6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PP)因其发病机制不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发现NPP的复杂病理机制与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的激活相关。TRPV1受体主要在周围感觉神经元中表达,可... 神经病理性疼痛(NPP)因其发病机制不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发现NPP的复杂病理机制与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的激活相关。TRPV1受体主要在周围感觉神经元中表达,可接受外部和内部环境中的有害刺激,并将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在周围神经性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TRPV1调节剂通过阻断TRPV1的痛觉传递功能而发挥镇痛作用,是NPP的潜在治疗药物。本文对TRPV1受体介导的多种NPP模型,以及TRPV1调节剂在NPP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受体 trpv1调节剂 治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可调控酵母聚糖诱导的高敏感模型直结肠部位TRPV1与NGF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尹业辉 李思婷 +1 位作者 王少军 李彩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1529-1533,I0010,共6页
目的:探讨直结肠高敏感小鼠直结肠部位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与针刺干预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用雄性C57BL/6小鼠,用酵母聚糖诱导内脏高敏感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设高敏感组(Z+C)... 目的:探讨直结肠高敏感小鼠直结肠部位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与针刺干预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用雄性C57BL/6小鼠,用酵母聚糖诱导内脏高敏感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设高敏感组(Z+C)、高敏感针刺预处理组(Z+A1)、高敏感针刺组(Z+A2)、盐水注射组(S+C)、盐水注射针刺预处理组(S+A1)、盐水注射针刺组(S+A2)。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针刺后三里、上巨虚,直结肠部位TRPV1、NGF表达的变化,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脊神经节神经元TRPV1与植物凝集素B4(IB4)双标记神经元表达的变化。结果:(1)在直结肠部位Z+C组TRPV1、NGF的表达较S+C组明显增高,针刺后Z+A2组有明显下调趋势,而Z+A1组无显著性变化;(2)脊神经节部位Z+C组TRPV1及IB4表达较S+C组均明显增多,针刺后明显下调;(3)Z+C组IB4阳性神经元上TRPV1表达比率减7少,针刺后上调。结论:直结肠部位TRPV1、NGF参与针刺缓解直结肠高敏感效应,其效应与非肽能神经元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结肠高敏感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 神经生长因子(NGF) 针刺 植物凝集素B4(IB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草素能瞬变受体亚型-1表达细胞系的构建与鉴定
19
作者 杨建林 武阳 +3 位作者 罗清 陈明清 丁书茂 杨旭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构建香草素能瞬变受体亚型-1(TRPV1)膜蛋白稳定表达的细胞系。用于咳嗽与TRPV1关系的研究,以及新型镇咳药物的开发。方法应用CaCl2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热激转化,将pCDNA3-TRPV1质粒转入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扩增,通过聚乙... 目的构建香草素能瞬变受体亚型-1(TRPV1)膜蛋白稳定表达的细胞系。用于咳嗽与TRPV1关系的研究,以及新型镇咳药物的开发。方法应用CaCl2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热激转化,将pCDNA3-TRPV1质粒转入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扩增,通过聚乙二醇沉淀法纯化质粒,纯化的pCDNA3-TRPV1质粒用磷酸钙转染法转入HEK293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用5μmol/L的CAP处理转染细胞7h,台盼蓝双染色计算细胞病死率,作为细胞表达的证据。结果经转化并培养后质粒大量扩增,酶切后获得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约2650bp,大小符合目的基因。转染TRPV1的HEK293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晰观察到黄绿色荧光。使用5μmol/L的辣椒素处理转染后细胞系7h,发现细胞病死率显著上升。结论 TRPV1在HEK293细胞中稳定表达,可用于构建"咳嗽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素能瞬变受体亚型-1(trpv1) HEK293细胞 转染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X3受体在炎性痛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项璇儿 杜俊英 方剑乔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9-652,共4页
炎性痛作为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已有研究表明,P2X3受体参与急、慢性炎性痛的病理过程。文章围绕炎性痛中P2X3受体所起的作用及其与TRPV1受体、炎症介质和Epac-PKC信号传导通路... 炎性痛作为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已有研究表明,P2X3受体参与急、慢性炎性痛的病理过程。文章围绕炎性痛中P2X3受体所起的作用及其与TRPV1受体、炎症介质和Epac-PKC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炎性痛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3受体 炎性痛 trpv1受体 炎症介质 Epac-PK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