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疣花三角兰(Trias verrucosa)的生殖策略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仲健 陈利君 +2 位作者 雷嗣鹏 饶文辉 李利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460-4468,共9页
首次报道了中国兰科新记录属三角兰属(Trias),并对该属及该属新种疣花三角兰(T.verrucosa Z.J.Liu,L.J.Chen et S.P.Lei)进行了描述与讨论。三角兰属含19种,分布于自印度的阿萨姆经缅甸向东南扩展至印度尼西亚与澳大利亚,向西南延伸至... 首次报道了中国兰科新记录属三角兰属(Trias),并对该属及该属新种疣花三角兰(T.verrucosa Z.J.Liu,L.J.Chen et S.P.Lei)进行了描述与讨论。三角兰属含19种,分布于自印度的阿萨姆经缅甸向东南扩展至印度尼西亚与澳大利亚,向西南延伸至印度德干高原。它在云南西部的发现进一步表明了该地区与热带亚洲在植物地理学上的亲密关系。新种生于林下较阴蔽的石上,对其物候学与开花生物学特征的观察,发现该物种有大量世代重叠的克隆分株,未见结实的植株,克隆繁殖的发生与分株是否开花无关。花期自4月初至5月初,花在植株或花序上的开放毫无规律,而且单花的花期较短,仅有4~5d,未发现有结实的花。交配系统检测,人工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花未见有结实。由于该植物的花期常处于雨季来临之前,此时干燥,风力大,低温和弱光的生态条件对于植物的开花、传粉、结实显然是不利的。缩短开花时间和不结实可避免植株的能量在不利环境的无效消耗,将有限的能量用于其较为有效的无性繁殖,增加了在不可预测环境中繁衍的机会,以保障繁殖的成功。它的P/O(花粉/胚珠)值为187.4±22.4,显然是与它的花粉粘合成坚硬块状可在传粉中的高效利用有关,表明该物种仍然保留有性繁殖的特性。该种植物所采取强化无性繁殖,弱化有性繁殖生殖策略是对该地区较为恶劣生态条件的适应,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疣花三角兰能够在远离其同属近亲的地方生存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兰属(trias) 疣花三角兰(trias verrucosa) 新记录属 新种 物候学 开花生物学 生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喷施TRIA增产效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华 冯高 《中国马铃薯》 2002年第2期81-83,共3页
植物生长激素TRlA ,可促过马铃薯的生长 ,增加产量 ,在马铃薯现蕾期、开花期分别喷施 0 8× 10 -6TRIA ,可提高产量 35 % ,大薯增加 10 3 8% ,淀粉含量提高 2 1% ,脐部水状降低 ,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
关键词 tria 马铃薯 增产效益 植物生长激素 浸种法 喷施法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烷醇(TRIA)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游树鹏 《浙江柑桔》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0-21,共2页
三十烷醇(TRIA)研究游树鹏(浙江省杭州大学生物学系杭州310009)一、TRIA(Triacontanol)的开发简史早在1933年Chibnall等首先从苜蓿中分离出TRIA,它是叶蜡的主要成份.1975年,美... 三十烷醇(TRIA)研究游树鹏(浙江省杭州大学生物学系杭州310009)一、TRIA(Triacontanol)的开发简史早在1933年Chibnall等首先从苜蓿中分离出TRIA,它是叶蜡的主要成份.1975年,美国密执安大学Ries教授在一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烷醇 tria 游树 密执安大学 杭州大学 水稻幼苗 生物学系 柑桔果实 水稻种子 花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分析方法在TRIA处理海带植株试验中的应用
4
作者 常振江 陈敏芝 《数理统计与管理》 1986年第5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tria 海带 植株试验 回归分析方法 浸苗 回归方程 样本点 黑石 扩大试验 制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A处理西葫芦的聚类分析及对早期产量影响的回归分析
5
作者 汪维云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1-55,共5页
本文以TRIA的6个浓度梯度对西葫芦进行处理,通过聚类分析及对早期产量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RIA的适宜处理浓度范围为0.10~1.O0ppm,其中以0.50ppm效果最好,拟合的模型为Y=0.17+0.82X-0.57X^2,有显著相关的非线性回归.
关键词 西葫芦 tria 聚类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烷醇(TRIA)在条斑紫菜海上养成中的应用试验
6
作者 伏光辉 陈百尧 于飞 《水产科技》 2009年第3期12-13,共2页
三十烷醇(TRIA)又名蜂花醇,化学名称叫做正三十烷醇,为直链型结构三十烷醇,广泛存在于植物和昆虫的蜡质中,目前已有人工合成物,该物质对人畜无害,为"绿色"有机物。三十烷醇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较少,福建曾应用于坛紫菜海上养成... 三十烷醇(TRIA)又名蜂花醇,化学名称叫做正三十烷醇,为直链型结构三十烷醇,广泛存在于植物和昆虫的蜡质中,目前已有人工合成物,该物质对人畜无害,为"绿色"有机物。三十烷醇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较少,福建曾应用于坛紫菜海上养成和病害防治。连云港市二十世纪80年代在海带和裙带菜分苗期进行浸苗,均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紫菜属 三十烷醇 植物生长促进剂 藻体 tr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烷醇(TRIA)在条斑紫菜育苗中的应用试验
7
作者 伏光辉 于飞 陈百尧 《水产科技》 2009年第5期18-19,共2页
三十烷醇(TRIA)又名蜂花醇,化学名称正三十烷醇,为直链型结构三十烷醇,广泛存在于植物和昆虫的蜡质中,目前已有人工合成物,该物质对人畜无害,为"绿色"有机物。
关键词 三十烷醇 放散量 单位面积 植物生长促进剂 壳孢子囊枝 条斑紫菜 紫菜属 tr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板切除后行脊柱融合与不作脊柱融合术的对比A.J.Tria等
8
作者 高贤铭 《颈腰痛杂志》 1989年第2期40-41,共2页
作者回顾分析以往由其施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3.5~16年随访。其中134例系椎板切开。髓核摘除及脊柱融合术(从1972~1978年),随访共49例。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A.J.tria 椎板切除 髓核摘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射线片 脊柱滑脱 椎间隙变窄 再手术率 坐骨切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烷醇(TRIA)在大赖草、碱茅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作用的研究
9
作者 王晓光 高扬 周天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6期40-42,共3页
本文用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对大赖草、碱茅的愈伤组织进行了处理。实验程序是:分别以大赖草和碱茅愈伤组织生长的原培养基作为对照;在原继代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TRIA);定量称取愈伤组织,分别接种到不同的处理中,观察其... 本文用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对大赖草、碱茅的愈伤组织进行了处理。实验程序是:分别以大赖草和碱茅愈伤组织生长的原培养基作为对照;在原继代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TRIA);定量称取愈伤组织,分别接种到不同的处理中,观察其生长速度,测定其鲜重和愈伤组织的比增殖率。结果观察到:处理第十四天大赖草愈伤组织生长趋向明显,其中加 0.15mg/lTRIA的生长最快,培养27天称量其愈伤组织鲜重,与对照比增加百分率为 64.79%;处理第30天碱茅愈伤组织生长趋向明显,其中加 0.5mg/lTRIA处理的生长最快,38天称量其愈伤组织鲜重与对照比增加百分率为2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烷醇(tria) 大赖草愈伤组织 碱茅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ng‑term safety of childhood growth hormone treatment:evidences from real‑world study and future directions
10
作者 Cai Zhang Yan Liang Xiao‑Ping Luo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25年第1期3-7,共5页
Background Recombinant human GH(rhGH)was first approved to treat children with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by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85.The indications subsequently expanded to gr... Background Recombinant human GH(rhGH)was first approved to treat children with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by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85.The indications subsequently expanded to growth failure secondary to chronic renal failure,Turner syndrome,Prader‒Willi syndrome,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without catch-up growth,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SHOX deficiency,Noonan syndrome and so on[1].The efficacy and the safety of rhGH have been proven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which are considered the highest level of evidences in clinical practice.However,due to the strict criteria and short observational time,RCTs could not fully reflect the reality of rhGH,especially in terms of safety[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wth failure recombinant human GH childhood growth hormone treatment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ghd real world study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 chronic renal failureturner
原文传递
Primary Intergranular Pores in Oolitic Shoal Reservoir of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Sichuan Basin,Southwest China:Fundamental for Reservoir Formation and Retention Diagenesis 被引量:21
11
作者 谭秀成 刘宏 +5 位作者 李凌 罗冰 刘晓光 牟晓慧 聂勇 席文艳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01-114,共14页
The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飞仙关) Formation oolitic shoal reservoir in the Sichuan (四川) basin (Southwest China) is currently an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highlight in China. The reservoir is widely believ... The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飞仙关) Formation oolitic shoal reservoir in the Sichuan (四川) basin (Southwest China) is currently an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highlight in China. The reservoir is widely believed to be formed mainly by burial dissolution and/or dolomitization on the basis of primary intergranular pores. In this stud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study on the whole basin, the dissolution and dolomitization are suggested not to be the fundamental factor of reservoir formation and there thus may be a possible new fundamental mechanism-the preservation of primary intergranular pores, i.e., the retention diagenesis. Based on this, a complex and multi-stage reservoir evolution and formation model is proposed. In the model,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is the basis of reservoir initial formation. Subsequently, early compaction and shallow burial cementation result in the primary reservoir differentiation. Then, multi-stage burial dissolution alters and adjusts the reservoir. Because the last stage gaseous hydrocarbons have little diagenetic impact, the reservoir is formed finally. Therefore, this study presents a possible new fundamental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model for the reservoir formation. The results can be applied in the regional reservoir predication and shaping exploration strategi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shoal reservoirs in other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ate reservoir oolitic shoal primary intergranular pore retention diagenesis burial dissolution dolomitization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原文传递
Effectiveness of breathing exercises during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 on labor pain and dura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被引量:9
12
作者 hilal yuksel yasemin cayir +1 位作者 zahide kosan kenan tast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56-461,共6页
BACKGROUND: Some research exists on the effect of non-pharmacological approaches for labor pain relief However, there is limited information about effectiveness of breathing exercises in pregnant women to reduce mate... BACKGROUND: Some research exists on the effect of non-pharmacological approaches for labor pain relief However, there is limited information about effectiveness of breathing exercises in pregnant women to reduce maternal pain during labor.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breathing exercises for pregnant women during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maternal pain, duration of labor, and the first-minute Appearance, Pulse, Grimace, Activity and Respiration (APGAR) scores. DESIGN, SETTING, PARTICIPANTS AND INTERVENTIONS: Thi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involved 250 pregnant women, who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tervention group (IG; n = 125) and control group (CG; n = 125). IG received one session breathing exercise training and performed breathing exercises during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 versus the CG that did not receive any breathing exercise training. MAIN OUTCOME MEASURES: The effects of breathing exercises on maternal pain were determined by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duration of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 and the first-minute APGAR scores. RESULTS: The mean age of the participants was (23.2 _+ 4.2) (range: 18 to 42) years. Both IG and CG had similar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age, education level, occupation, and smoking (P 〉 0.05). The mean VAS scores of IG and CG were (88.2 +_ 6.3) and (90.5 +_ 7.0), respectively (P 〈 0.001).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 was (369.6 + 92.0) s for IG and (440.7 + 142.5) s for CG (P 〈 0.001 ). The mean first-minute APGAR scores were (8.84 + 0.50) for IG and (8.73 + 0.89) for CG (P 〉 0.05). CONCLUSION: Based on this study, breathing exercises with deep inhalation and exhalation in pregnant women a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perception of labor pain and shortening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stage of delivery. Therefore, we recommend breathing exercises as an effective modality for labor pain management and shortening the duration of labor. TRIAL REGISTRATION: This study is registered on the website of ClinicalTrials.gov (www.clinicaltrials.gov) with the number of NCT03066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thing exercise labor pain labor time labor pain management visual analogue scal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
原文传递
TYPHOON AND RAINSTORM EARLY WARNING AND ASSESSING SYSTEM PUT IN REAL-TIME TRIAL OPERATION
13
作者 Li Huiming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 1996年第1期45-46,共2页
TYPHOONANDRAINSTORMEARLYWARNINGANDASSESSINGSYSTEMPUTINREAL-TIMETRIALOPERATIONLiHuimingAsacomponentofsubject0... TYPHOONANDRAINSTORMEARLYWARNINGANDASSESSINGSYSTEMPUTINREAL-TIMETRIALOPERATIONLiHuimingAsacomponentofsubject09ofthekeyscient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a EARL
原文传递
基于名中医经验的中医辨证组方治疗老年慢性肾炎(CKD1~3a期)患者随机对照研究
14
作者 包自阳 殷佳珍 +7 位作者 朱虹 李先法 毛黎明 李涛 祝正明 钟永忠 沈建妹 朱彩凤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21-124,132,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名中医经验的中医辨证组方对老年慢性肾炎(CKD1-3a期)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老年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基础联合中医辨证组方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西医基础治疗,疗程均... 目的:观察基于名中医经验的中医辨证组方对老年慢性肾炎(CKD1-3a期)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老年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基础联合中医辨证组方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西医基础治疗,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Q)、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临床指标变化,以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本组基线比较,两组治疗后12、18、24周24 h UPQ均显著下降(P<0.01),且24周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57%,对照组总有效率41.6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将慢性肾脏病(CKD)3a期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提示,24周后治疗组eGFR较本组基线及同期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4例,对照组2例,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基于名中医经验的中医辨证组方治疗老年慢性肾炎(CKD1-3a期),可减少尿蛋白,提高临床疗效,对其中的CKD3a期患者可能具有改善eGFR作用,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组方 名中医经验 老年患者 慢性肾小球肾炎 蛋白尿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物源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薄尚尚 田继先 +3 位作者 李曜良 王晔桐 王昊 孙国强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12,共14页
根据地质剖面野外考察、重点样品的重矿物含量及碎屑锆石U-Pb年龄测定,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周缘地质体年龄、地层展布特征及古水流等资料,对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物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 根据地质剖面野外考察、重点样品的重矿物含量及碎屑锆石U-Pb年龄测定,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周缘地质体年龄、地层展布特征及古水流等资料,对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物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期的物源来自北东和南东2个方向,盆地腹部的七里乡地区须家河组沉积物是由东北部山前带的大巴山地质公园和东南部山前带的复平镇黑天池汇入,从山前带到腹部,沉积物粒度由粗变细,ZTR指数由小变大。(2)研究区须家河组沉积物主要来自北东方向的秦岭造山带和南东方向的江南造山带,碎屑锆石年龄总体呈现出210~282 Ma,400~500 Ma,650~850 Ma,1500~2000 Ma,2265~2600 Ma共5个年龄区间,峰值分别为~213 Ma,~427 Ma,~725 Ma,~1694 Ma,~2352 Ma,须家河组沉积年龄应不早于~213 Ma。(3)~213 Ma与勉略缝合带形成相对应,主要源自南秦岭造山带;~427 Ma与商丹洋俯冲关闭相对应,主要源自北秦岭造山带;~725 Ma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有关,江南造山带西段最可能成为该年龄段的物源;~1694 Ma年龄段锆石可能形成于Columbia超大陆拼合、裂解过程,该年龄段锆石主要来自华北板块南缘和江南造山带西段等外源区;含量较少的~2352 Ma的锆石来自再旋回物源。(4)研究区须家河组储层主要发育于北东和南东两大物源供给体系下的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中,2个方向的物源控制着储层岩石类型和孔隙发育情况,使其具有较强的区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矿物组合 锆石U-Pb定年 沉积物源 须家河组 上三叠统 川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伴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祖秀 周荣 +2 位作者 陈妙 林书阳 林怡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840-84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高频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帕金森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两组以入院后每4周为1个治疗周期,第1周期A组采用10HzrTMS干预,B组采用5HzrTMS治疗;第2周期A、B组均不做rTMs干预;第3周期A组... 目的探讨不同高频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帕金森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两组以入院后每4周为1个治疗周期,第1周期A组采用10HzrTMS干预,B组采用5HzrTMS治疗;第2周期A、B组均不做rTMs干预;第3周期A组采用5 Hz rTMS干预治疗,B组采用10 Hz rTMS干预,分别在入院后、4周后、8周后、12周后评估两组患者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在入院后及4周后评估患者吞咽5 mL水的平均肌电值(AEMG)及吞咽时间。结果经过第1周期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VFSS评分、SWAL-QOL评分、吞咽5 mL水AEMG及吞咽时间均改善(P<0.01),其中A组SWAL-QOL评分、吞咽5 mL水AEMG及吞咽时间比B组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经过第2周期的洗脱期,B组在第1、3周期治疗前VFSS、SWAL-QOL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第1、3周期治疗前VFSS、SWAL-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P>0.05);A组第1周期、第3周期治疗后的VFSS评分、SWAL-QOL评分进行配对分析发现,10Hz治疗后较5Hz治疗后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A、B两组不同频率序贯治疗3个周期后,两组治疗后的VFSS、SWAL-QOL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且组间VF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SWAL-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高频rTMS治疗帕金森伴吞咽障碍均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吞咽肌张力及吞咽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中10Hz高频rTMS疗效更明显,5Hz高频rTMS疗效更长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帕金森伴吞咽障碍 交叉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恐怖风险保险制度:框架、效果及启示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国臣 魏华林 刘新立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2-128,共7页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推出恐怖风险保险法案(Terrorism Risk Insurance Act,TRIA)重新构建了恐怖风险保险体系。TRIA从出台到不断修订的过程反映了美国政府对这一巨灾保险制度构建的策略是先通过政府干预建立和稳定市场...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推出恐怖风险保险法案(Terrorism Risk Insurance Act,TRIA)重新构建了恐怖风险保险体系。TRIA从出台到不断修订的过程反映了美国政府对这一巨灾保险制度构建的策略是先通过政府干预建立和稳定市场,然后转而更多地依赖市场。TRIA的实施稳定了恐怖风险保险市场,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又导致其它新的问题,这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自然巨灾保险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袭击 巨灾 保险 tria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的液压缸移动密封的进化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付英 徐燕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17,共4页
TRIZ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是进行产品创新开发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技术系统进化模式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系统的进化潜能 ,对液压缸移动密封的进化路线作了系统的研究总结 ,并基于TRIZ的进化路线和进化潜能相互融合的方法探索了液压缸移动... TRIZ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是进行产品创新开发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技术系统进化模式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系统的进化潜能 ,对液压缸移动密封的进化路线作了系统的研究总结 ,并基于TRIZ的进化路线和进化潜能相互融合的方法探索了液压缸移动密封的进化潜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缸 tria 进化法则 进化潜能 移动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恐涉暴”保险:美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19
作者 王云魁 于换军 刘芳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7-92,共6页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尤其是新疆地区成为"涉恐涉暴"活动多发地,民众对暴力恐怖活动风险转移产生了迫切的需求,而我国"涉恐涉暴"保险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需通过对其不断地研究、模拟、创新来适应我国的国情并使其...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尤其是新疆地区成为"涉恐涉暴"活动多发地,民众对暴力恐怖活动风险转移产生了迫切的需求,而我国"涉恐涉暴"保险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需通过对其不断地研究、模拟、创新来适应我国的国情并使其发挥应有的经济保障功能。通过借鉴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恐怖主义风险保险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发展"涉恐涉暴"风险保险的对策。尽快促进"涉恐涉暴"保险的发展,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恢复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主义风险保险 tria 美国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Klinefelter综合征血清FSH、LH、T RIA观察
20
作者 李湧 胡海滨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109-110,共2页
Klinefelter综合征(克氏征)又称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它是由于X性染色体数目增多所致的一组染色体病,常见核型为47,xxy。临床上以阴茎短小、睾丸发育不良为主要特征,成年患者无生育机能,第二副性征发育不良,
关键词 KLINEFELTER综合征 血清 FSH LH tria X性染色体 睾丸发育不良 阴茎短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