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acy of Intravenous Treprostinil in High-Risk Single Ventricle Patients Undergoing Glenn Procedure
1
作者 Xiaofeng Wang Xingwei Chen +4 位作者 Shilin Wang Xia Li Zhongyuan Lu Wenlong Wang Xu Wang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CIE 2024年第5期489-498,共10页
Objective:Pulmonary hypertension is a crucial factor affecting the recovery after Glenn procedure.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intravenous treprostinil on hemodynamic status and hospital postoperative recovery u... Objective:Pulmonary hypertension is a crucial factor affecting the recovery after Glenn procedure.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intravenous treprostinil on hemodynamic status and hospital postoperative recovery under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 strategies.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included pediatric patients admitted to Fuwai Hospital from 2019 to 2022 who underwent the Glenn procedure and had intraoperative measurements of 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15 mmHg postoperatively.Patients with non-anatomical single ventricle physiology undergoing the Glenn procedure and those requiring postoperative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were excluded.Due to the standardized use of treprostinil in our center starting in 2021,patients from 2019–2020 were included in Group 1,and patients from 2021–2022 were included in Group 2.The changes in hemodynamic data 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 for both groups of patients,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s in postoperative recovery,were compared.Results:Twenty-eight patients were eventually enrolled in the study.Group 1 consisted of 14 cases,with a maintenance dose of 11±2 ng/(kg·min)1 to 2 days postoperatively.Group 2 also consisted of 14 cases,with a maintenance dose of 26±7 ng/(kg·min)1 day postoperatively.After a 24-h observation period,the mPAP decreased from 17±3 to 13±3 mmHg(p<0.001)in the first group and decreased from 18±3 to 13±3 mmHg(p<0.001)in the second group.The 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 in the first group decreased from 9(6,17)to 6(4,9)(p=0.001)and decreased from 12(6,23)to 10(3,15)(p=0.002)in the second group.Group 2 patients had a shorter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than Group 1,with durations of 18(11,22)days and 29(19,47)days,respectively(p=0.021).No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all patients.Conclusion:Intravenous infusion of treprostinil in high-risk patients after the Glenn procedure can decrease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reduce 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and demonstrate satisfactory drug tolerance without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Standardized use of treprostinil facilitates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shortens postoperative length of st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ventricl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Glenn procedure treprostin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静脉输注Treprostinil的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周锡芳 杨文芳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7期69-70,共2页
通过介绍国外Treprostinil持续静脉输注治疗NYHAⅡ~Ⅳ级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护理,包括配制和应用Treprostinil的方法,输注前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认真评估PAH的临床表现,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做好相应处理,以使该药引... 通过介绍国外Treprostinil持续静脉输注治疗NYHAⅡ~Ⅳ级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护理,包括配制和应用Treprostinil的方法,输注前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认真评估PAH的临床表现,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做好相应处理,以使该药引进我国后护理人员能快速掌握治疗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前列环素类似物 treprostinil 静脉输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治疗新药treprostinil及其临床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沈金芳 徐彬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前列环素(依前列醇)连续静脉注射是目前临床肺动脉高压的标准治疗方案,但静脉注射可能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促使人们进行新药以及新制剂的研究开发。新近上市的前列环素类似物treprostinil可有效治疗肺动脉高压,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肺动脉... 前列环素(依前列醇)连续静脉注射是目前临床肺动脉高压的标准治疗方案,但静脉注射可能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促使人们进行新药以及新制剂的研究开发。新近上市的前列环素类似物treprostinil可有效治疗肺动脉高压,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其疗效与依前列醇类似,可作为静脉注射用前列环素的替代用药,且与华法林联合使用对华法林药动学和药效学几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prostinil 肺动脉高压 前列环素类似物 胶原性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syndrome and its effect o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The role of treprostinil, a synthetic prostacyclin analog 被引量:1
4
作者 Christina Mouratidou Efstathios T Pavlidis +5 位作者 Georgios Katsanos Serafeim-Chrysovalantis Kotoulas Eleni Mouloudi Georgios Tsoulfas Ioannis N Galanis Theodoros E Pavlidi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3年第9期1858-1870,共13页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syndrome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intensive study and experimentation in recent decades since i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outcome of several clinical entities,such as major hepatic resections...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syndrome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intensive study and experimentation in recent decades since i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outcome of several clinical entities,such as major hepatic resections and liver transplantation.In addition to the organ’s post reperfusion injury,this syndrome appears to play a central role in the dysfunction of distant tissues and systems.Thus,continuous research should be directed toward finding effective therapeutic options to improve the outcome and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s.Treprostinil is a synthetic analog of prostaglandin I2,and its experimental administration has shown encouraging results.It has already been approved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and has been used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where preliminary encouraging results showed its safety and feasibility by using continuous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at a dose of 5 ng/kg/min.Treprostinil improves renal and hepatic function,diminishes hepatic oxidative stress and lipid peroxidation,reduces hepatictoll-like receptor 9 and inflammation,inhibits hepatic apoptosis and restores hepatic 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levels and ATP synthases,which is necessary for functional maintenance of mitochondria.Treprostinil exhibits vasodilatory properties and antiplatelet activity and regulates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therefore,it can potentially minimize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Additionally,it may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cardiovascular parameters,and much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 is concentrated on this comp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syndrome Myocardial damage PROSTAGLANDINS treprostinil Liver transplantation HEPATECTOM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性treprostinil在重度肺动脉高压中的良好效果:来自随机对照初步研究的结果
5
作者 Voswinckel R. Enke B. +2 位作者 Reichenberger F. H.Olschewski 郭俊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7年第4期51-51,共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吸入性treprostinil对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血流动力学和气体交换的作用。
关键词 重度肺动脉高压 treprostinil 伊洛前列素 肺血管阻力 血流动力学 右心导管 气体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A批准treprostinil治疗肺动脉高压
6
作者 李春元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3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症 treprostinil 皮下输注法 Borg呼吸困难适应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生坦加用吸入性treprostinil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7
作者 Channick R.N. Olschewski H. +1 位作者 Seeger W. 郭俊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7年第3期60-61,共2页
目的:评价口服波生坦加用吸入性treprostinil治疗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背景:在波生坦治疗PAH的同时通过吸入方式加用一种长效前列环素类似物可能是使治疗达到最佳化的安全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 波生坦 肺动脉高压 treprostinil 前列环素类似物 肺血管阻力 平均肺动脉压 雾化吸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患儿皮下泵入曲前列尼尔护理研究进展
8
作者 莫爱媛 吕云芬 +1 位作者 邓含芳 李儇儇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总结肺动脉高压患儿皮下泵入曲前列尼尔的研究现状,皮下泵入曲前列尼尔的应用优势、耐受性影响因素、疼痛管理、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展望,为临床医护人员进行皮下泵入曲前列尼尔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儿童 肺动脉高压 曲前列尼尔 靶向药物 生物利用度 肺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用药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振文 王宙明 +2 位作者 李晟 邹珺 贺晓磊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球囊肺血管成形术和药物是无法手术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药物治疗是否比球囊肺血管成形术具有更好的获益-风险比,以及二者联用是否可增加临床疗效或改善安全性尚存争议。本文将系统阐述C... 球囊肺血管成形术和药物是无法手术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药物治疗是否比球囊肺血管成形术具有更好的获益-风险比,以及二者联用是否可增加临床疗效或改善安全性尚存争议。本文将系统阐述CTEPH的治疗进展,以指导临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球囊肺血管成形术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 利奥西呱 曲前列尼尔 马昔腾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前列尼尔治疗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罗勤 李欣 +5 位作者 张毅 赵智慧 赵青 晏露 熊长明 柳志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6-590,共5页
目的:总结曲前列尼尔治疗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2000 ng/L、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1的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给予曲前列尼尔1.25 ng/(kg·min)起始静脉... 目的:总结曲前列尼尔治疗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2000 ng/L、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1的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给予曲前列尼尔1.25 ng/(kg·min)起始静脉泵入,根据血压及不良反应情况,每24 h递增1.25~2.50 ng/(kg·min)(1次或分次)至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再逐渐转为曲前列尼尔持续皮下泵入。比较患者基线、出院时和3个月复查时NT-proBNP、总胆红素、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和运动耐量等指标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入选162例患者,平均年龄(35.3±11.5)岁,男性45例(27.8%)。其中WHO第一大类肺动脉高压患者148例,WHO第四大类肺动脉高压患者14例。入院时肺动脉高压WHO功能Ⅳ级67例(41.4%)、Ⅲ级83例(51.2%),Ⅱ级12例(7.4%)。右心导管检查提示平均肺动脉压力(63.8±17.4)mmHg(1 mmHg=0.133 kPa),心脏指数(2.5±0.6)L/(min·m^(2)),肺血管阻力(17.6±7.1)wood。与基线相比,患者出院时和3个月复查时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分别为(45.5±30.7)μmol/L、(39.1±23.7)μmol/L和(33.8±25.5)μmol/L,P<0.05;患者出院时和3个月复查时NT-proBNP也明显降低,分别为(3991.4±3167.6)ng/L、(2475.9±2042.2)ng/L和(2368.2±2279.1)ng/L,P<0.05;患者3个月复查时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也明显下降,分别为1.46±0.48和1.17±0.33(P<0.05)。比较出院时和3个月复查时的运动耐量,曲前列尼尔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分别为(287.2±116.8)m和(385.5±103.5)m,P=0.001)和峰值氧耗量[分别为(11.4±2.6)ml/(min·kg)和(13.3±3.1)ml/(min·kg),P=0.011]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院治疗方案静脉滴定转皮下持续泵入曲前列尼尔能明显改善重症肺动脉高压患者急性期NT-proBNP以及心腔结构,运动耐量的改善持续到了第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动脉高压 曲前列尼尔 治疗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前列尼尔注射液联合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琳 郭军 +1 位作者 王广义 陈韵岱 《空军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49-253,共5页
目的观察曲前列尼尔注射液(瑞莫杜林)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远期疗效、安全性及用药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明确诊断为肺动脉高压患者32例,按设定的治疗策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口服波生坦片62.5 mg,2次/d,... 目的观察曲前列尼尔注射液(瑞莫杜林)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远期疗效、安全性及用药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明确诊断为肺动脉高压患者32例,按设定的治疗策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口服波生坦片62.5 mg,2次/d,服用2周后调整为125 m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曲前列尼尔注射液,采用输注泵经插入式皮下导管连续输注方式给药,根据患者体质量计算初始给药剂量,开始剂量每天0.625 ng/(kg·min),根据病情及不良反应调整用药剂量,最低减少至0.3 ng/(kg·min),最高增加至8.75 ng/(kg·min)维持量。观察用药24周后肺动脉收缩压、WHO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6-minute walk distance,6MWD)等临床指标的变化及用药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联合应用曲前列尼尔药物后WHO心功能分级、6MWD、Borg呼吸困难评分、外周氧饱和度都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收缩压力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较前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3%、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动脉高压危重患者波生坦联合使用曲前列尼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运动能力,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前列环素类似物 曲前列尼尔注射液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前列尼尔治疗心脏移植患者肺动脉高压15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翠苹 易松 +3 位作者 张宝 林晓莹 李嘉翔 唐白云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5期2149-2153,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曲前列尼尔对心脏移植患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术前合并肺动脉高压心脏移植患者术后使用曲前列尼尔降肺动脉压力的临床资料,比较使用曲前列尼尔前后血流动力学[有创动脉收缩压(SBP)、心率(HR)、中心... 目的总结分析曲前列尼尔对心脏移植患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术前合并肺动脉高压心脏移植患者术后使用曲前列尼尔降肺动脉压力的临床资料,比较使用曲前列尼尔前后血流动力学[有创动脉收缩压(S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乳酸(Lac)和尿量、肺动脉收缩压(PASP)、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和血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IBL)和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同时记录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使用前后SBP、HR无明显变化,CVP在用后16 h开始与用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后16 h,P=0.00;用后24 h,P=0.00;用后48 h,P=0.00;用后72 h,P=0.00);Lac从用后16 h开始与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后16 h,P=0.04;用后24 h,P=0.04;用后48 h,P=0.02;用后72 h,P=0.01);尿量在用后16 h至48 h与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后16 h,P=0.02;用后24 h,P=0.005;用后48 h,P=0.006), PASP在用后1 d开始与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后1 d,P=0.00;用后2 d,P=0.00;用后3 d,P=0.00);TAPSE在用后2 d和3 d与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后2 d,P=0.00;用后3 d,P=0.00)。Cr在用后2 d开始与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后2 d,P=0.01;用后3 d,P=0.00);TIBL在用后1 d开始与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后1 d,P=0.01;用后2 d,P=0.03;用后3 d,P=0.006),ALT、PLT使用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过程中4例(26.7%)患者出现颜面及胸部皮肤潮红;1例(6.7%)患者出现明显血压下降,1例(6.7%)患者出现严重恶心呕吐。结论曲前列尼尔可有效降低心脏移植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和中心静脉压,改善右心收缩功能,改善灌注,改善肝肾功能,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其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前列尼尔 肺动脉高压 心脏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环素类药物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显元 张维君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7年第1期149-152,共4页
研究显示前列环素减少和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有关,前列环素类药物依前列醇、曲前列环素、贝前列环素、伊洛前列腺素均能降低肺动脉压力、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6min步行距离,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从而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依前列醇 曲前列环素 贝前列环素 伊洛前列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前列环素通过下调Erk磷酸化水平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14
作者 王骞 吕季阳 +2 位作者 王艳 史卫群 吕进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32-237,共6页
目的:探讨曲前列环素(Trep)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MSCs)增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PASMCs,实验分2阶段进... 目的:探讨曲前列环素(Trep)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MSCs)增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PASMCs,实验分2阶段进行。第1阶段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PD98059(Erk磷酸化抑制剂)组、PDGF组和PDGF+PD98059组;第2阶段也分为4组:对照组、Trep组、PDGF组和PDGF+Trep组。PD98059组用50μmol·L^-1PD98059处理,Trep组用5μmol·L^-1Trep处理,PDGF组均用20μg·L^-1PDGF处理,PDGF+PD98059组用50μmol·L^-1PD98059+20μg·L^-1PDGF共处理,PDGF+Trep组用5μmol·L^-1Trep和20μg·L^-1PDGF共处理。24 h后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PAMSCs增殖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各组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p-Erk1/2及t-Erk1/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并计算p-Erk/t-Erk比值。结果:第1阶段:PDGF组细胞密度、细胞增殖活性、PCNA表达量及p-Erk/t-Erk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PDGF+PD98059组细胞增殖活性、PCNA表达量及p-Erk/t-Erk比值明显低于PDGF组(P均<0.05)。第2阶段:PDGF组细胞密度、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内PCNA表达量及p-Erk/t-Erk比值明显高于高于对照组;PDGF+Trep组细胞密度、细胞增殖活性、PCNA表达量及p-Erk/t-Erk比值明显低于PDGF组(P<0.05)。结论:曲前列环素通过可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诱导的大鼠PASMCs增殖,与下调Erk1/2磷酸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前列环素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ERK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前列环素对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霞 王杨纪 +3 位作者 王骞 王艳 吕季阳 吕进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466-469,474,共5页
目的:研究曲前列环素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其对肺组织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ID)1、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野百合碱肺动脉高压模型,设模型组、干预组、对照组,每组10只。干预组在模型大鼠背部微泵注... 目的:研究曲前列环素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其对肺组织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ID)1、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野百合碱肺动脉高压模型,设模型组、干预组、对照组,每组10只。干预组在模型大鼠背部微泵注射曲前列环素2周,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大鼠右心室平均压(mRVP);称量心脏各部分重量,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制作肺组织切片并进行HE染色,测定肺小动脉管壁厚度与动脉外径的百分比(WT)及血管壁面积与血管总截面积的百分比(WA)。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血管ID1、ID3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肺组织ID1、ID3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ID1 mRNA、ID3 mRNA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和干预组mRVP、RVHI、WT、W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肺血管和肺组织ID1、ID3及肺组织ID1 mRNA、ID3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干预组明显高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曲前列环素能促进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ID1、ID3及ID1 mRNA、ID3 mRNA的表达,对大鼠肺动脉高压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野百合碱 曲前列环素 分化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前列尼尔治疗肺动脉高压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被引量:3
16
作者 肖晓 周婧 +3 位作者 杨敏 赖伟华 钟诗龙 曾英彤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762-1769,共8页
目的:快速评价曲前列尼尔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药物选择和决策提供循证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Epistemonikos、英国约克大学卫生技术评估(HTA)数据库、中... 目的:快速评价曲前列尼尔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药物选择和决策提供循证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Epistemonikos、英国约克大学卫生技术评估(HTA)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等中英文数据库,纳入曲前列尼尔对比安慰剂或其他药物治疗PAH的HTA报告、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药物经济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0年5月1日。分别采用HTA checklist、AMSTA、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标准共识量表评价纳入HTA、系统评价/Meta分析、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文献质量,并进行描述性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8篇,其中HTA报告1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12篇、药物经济学研究5篇。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安慰剂,曲前列尼尔可显著延长PAH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6-MWD)、降低其Borg呼吸困难评分(P<0.05),而对死亡率、临床恶化率、世界卫生组织(WHO)功能分级、入院治疗率和平均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心脏指数和平均右动脉压等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与安慰剂联合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比较,曲前列尼尔口服给药联合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能显著延长患者的6-MWD;与利奥西呱比较,曲前列尼尔可显著降低患者Borg呼吸困难评分。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接受曲前列尼尔治疗的患者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ADR)而停药的发生率有所增加(P<0.05),但严重不良事件(SAEs)的发生率与安慰剂和其他治疗药物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经吸入或静脉注射途径给药时患者的耐受性更好。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支付方的意愿支付阈值不同,但曲前列尼尔的增量成本-效果比高于意愿支付阈值。结论:曲前列尼尔治疗PAH具有良好的有效性,患者虽可能因不能耐受ADR而停药,但不会增加SAEs的发生风险;该药虽然价格偏高,但仍是临床治疗进展期或预后不良PAH患者的重要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前列尼尔 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性 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建立与评价
17
作者 廖东江 卢心鹏 冼慧仪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7-11,共5页
目的:利用U46619持续静脉注射法构建急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并用曲前列尼尔观察和验证该模型。方法:SD雄性大鼠12只,完全随机分成模型组和模型+曲前列尼尔组,心导管测量各组右心室收缩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持续注射U46619后,两组右心... 目的:利用U46619持续静脉注射法构建急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并用曲前列尼尔观察和验证该模型。方法:SD雄性大鼠12只,完全随机分成模型组和模型+曲前列尼尔组,心导管测量各组右心室收缩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持续注射U46619后,两组右心室收缩压均较基础值显著升高(P<0.05),两组心率较基础值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建立后,予曲前列尼尔持续注射17min后,右心室收缩压出现显著下降(P<0.05),而心率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持续注射U46619法可以建立急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且方法简便有效,该模型可为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研究及相关药物研发提供有力的模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高压 大鼠模型 曲前列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前列尼尔治疗重症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儿的短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锦莉 李强强 +3 位作者 张陈 徐茁原 张红胜 顾虹 《中国医药》 2021年第11期1635-1639,共5页
目的评价曲前列尼尔治疗重症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儿的短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年龄<18周岁的16例短期持续皮下泵入曲前列尼尔治疗的重症IPAH患儿... 目的评价曲前列尼尔治疗重症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儿的短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年龄<18周岁的16例短期持续皮下泵入曲前列尼尔治疗的重症IPAH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其病史、临床症状、治疗策略及随访数据,比较随访及基线时的相关临床指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入组患儿年龄为(9±5)岁,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11例、Ⅳ级5例,在为期(68±34)d的随访中,患儿心功能明显改善,Ⅱ级15例、Ⅲ级1例。患儿随访时B型脑钠肽、三尖瓣反流最大峰值速度、三尖瓣反流压差、主肺动脉内径与主动脉根部内径比值、右心室前后径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值均较基线时明显下降[(135±98)ng/L比(380±353)ng/L、(426±58)cm/s比(467±49)cm/s、(73±19)mm Hg(1 mm Hg=0.133 k Pa)比(88±19)mm Hg、(1.32±0.22)比(1.62±0.47)、(0.6±0.3)比(0.9±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起始用药5 d内,2例患儿诉输注部位疼痛,3例诉间断头痛,2例表现为面部潮红,调整用药剂量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均能耐受,无患儿因无法耐受而终止治疗。结论曲前列尼尔治疗重症IPAH患儿安全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儿童 曲前列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或皮下应用曲前列尼尔在儿童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锦莉 李强强 顾虹 《中国医药》 2021年第7期1092-1095,共4页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组以肺小动脉管壁进行性增厚、管腔狭窄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未经治疗的儿童PAH患者的生存率极低,预后极差,对于高危或快速进展性PAH患儿,均建议持续静脉/皮下应用前列环素类似物基础上进行联合...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组以肺小动脉管壁进行性增厚、管腔狭窄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未经治疗的儿童PAH患者的生存率极低,预后极差,对于高危或快速进展性PAH患儿,均建议持续静脉/皮下应用前列环素类似物基础上进行联合治疗。曲前列尼尔是一种稳定的前列环素类似物,是我国目前临床上唯一的静脉/皮下用PAH靶向药物。本文就曲前列尼尔对于儿童PAH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曲前列尼尔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生坦联合曲前列尼尔对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红细胞分布宽度及血清褪黑素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双双 邝美丽 +2 位作者 左晓晓 那利 毛毅敏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波生坦联合曲前列尼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对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褪黑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PPHN患儿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 目的:探讨波生坦联合曲前列尼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对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褪黑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PPHN患儿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曲前列尼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波生坦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褪黑素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及血清褪黑素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红细胞分布宽度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心律失常、肝肾功能损伤、皮肤瘀点瘀斑、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波生坦联合曲前列尼尔能明显改善PPHN患儿动脉血气指标,降低红细胞分布宽度,提高血清褪黑素表达水平及改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生坦 曲前列尼尔 新生儿 持续肺动脉高压 红细胞分布宽度 褪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