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A”课程思政模式的育人评价量规体系构建及应用
1
作者 王郢 吕灵慧 +7 位作者 魏仁吉 张翔 茹懿 阎博 沈岚 孙茂 梁亮 赵晶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7,共15页
高等教育“新医科”建设迫切需要科学评价课程育人效果。本文前期建立基础医学课程通用的“TCA”思政模式,以生物化学名词三羧酸循环中的“TCA”(三羧酸)类比育人的“一心三力”(T-思考力与合作力、C-鉴别力、A-敬畏心),引导学生建立正... 高等教育“新医科”建设迫切需要科学评价课程育人效果。本文前期建立基础医学课程通用的“TCA”思政模式,以生物化学名词三羧酸循环中的“TCA”(三羧酸)类比育人的“一心三力”(T-思考力与合作力、C-鉴别力、A-敬畏心),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观、科学观和生命观。据此,本文进一步探讨如何科学评价“一心三力”育人效果,以反馈“TCA”思政建设质效。针对大班课个体差异化、学习反馈碎片化、元认知升维难测的育人评价难点,采用增值性评价、矩阵化评价、可迁移性评价策略,从思考质量、思维创造性、合作能力、思维迭代性、思维辩证性和岗位责任6个方面评价“一心三力”。通过借鉴和改造教育学和心理学中18个成熟的评价工具,构建包含30个一级指标的评价量规体系(11个新设计、10个部分改构、9个直接采用),同时列出49个二级指标和98个三级指标增强评价过程的可操作性。上述整套“一心三力”评价量规应用于空军军医大学五年制本科生物化学教学,可视化评价魔力生化圈创意作品中体现的思考力与合作力、大班互动双师课堂中体现的鉴别力、高阶虚拟仿真实验任务中体现的敬畏心,结果显示,生化教学对学生的改变不仅有知识的积累,更包括价值观和认知观等育人性目标的实现。课程中加入创意性表现评价、合作学习和临床病例等教学创新,能够使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思考质量、思维创造性、思维迭代性和思维辩证性等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生化课程育人的效果具有长效性,能够对学生长远的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良性变化。由此,借助科学的育人评价量规,教师能够及时知晓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决策的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a思政模式 量规体系 量化评价 质性评价 考力 合作力 鉴别力 敬畏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化学“TCA”特色课程思政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晶 梁亮 +6 位作者 魏仁吉 王秦豪 张翔 贾林涛 阴继凯 高彬 林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6-902,共7页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背景下,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直接关乎育人成效。本校经过6年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学科重要名词三羧酸循环中的“TCA”(三羧酸)类比育人的“一心三力”(T-思考力与合...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背景下,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直接关乎育人成效。本校经过6年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学科重要名词三羧酸循环中的“TCA”(三羧酸)类比育人的“一心三力”(T-思考力与合作力、C-鉴别力、A-敬畏心),由此提出生物化学大学科通用的“TCA”特色思政理念,分别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观、科学观和生命观。同时构建了实现该理念、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创新体系,包括“一课三融”教的理念、“成长三思”学的理念、“创学三境”深度学习环境序贯创设,能够满足不同学校学情进而灵活设计高阶教学活动的基本需求。本校应用该模式,构建了突显军医大学特色的“TCA白兰鸽”生物化学思政体系,“白”代表医学,“兰”代表空军,“鸽”代表和平和谐。运用上述教与学的理念、学习环境序贯创设方法,个性化设计瞄准高阶育人目标的三大教学活动,包括“魔力生化圈”共学平台,注重主动建构与个性输出的思维训练;“基础-临床双师大班互动”启学课堂,侧重深度思考与讨论迭代的思辨表达;“虚拟仿真(VR)沉浸式任务”乐学应用,关注应对复杂与纠错担当的思感升华。上述“TCA白兰鸽”育人效果较满意,学生的整合思维、深度学习、反思迭代等高阶能力得到切实锻炼,但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尚待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tca思政模式 考力 合作力 鉴别力 敬畏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