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继发T315I突变1例报道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夏亮 夏瑞祥 +5 位作者 曾庆曙 杨明珍 王永庆 刘沁华 李庆生 王霖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843-844,共2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emia,CML)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伊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问世,CML的治疗取得极大进展,多数病人通过TKIs治疗已能获得长期生存,并取得较好生活质量。尽管如此...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emia,CML)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伊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问世,CML的治疗取得极大进展,多数病人通过TKIs治疗已能获得长期生存,并取得较好生活质量。尽管如此,仍有少部分患者接受TKIs治疗疗效欠佳甚至治疗失败,疾病很快进展至加速急变期乃至死亡。在各类TKIs治疗失败患者,ABL激酶区突变为最常见治疗失败原因之一。我们报道1例伊马替尼原发耐药换用尼洛替尼治疗后继发T315I突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 t315i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R-ABL^(T315I)突变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赖胡榕 吴倩苗 +1 位作者 杨雅芝 李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79-1583,共5页
BCR-ABL^(T315I)突变是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对第一、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的主要机制。研究发现,第三代TKI Ponatinib可明显改善T315I突变导致耐药的CML患者的预后,但最新报道的T315I复合突变体甚至对Ponatinib也耐... BCR-ABL^(T315I)突变是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对第一、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的主要机制。研究发现,第三代TKI Ponatinib可明显改善T315I突变导致耐药的CML患者的预后,但最新报道的T315I复合突变体甚至对Ponatinib也耐药,再度激发了人们对CML耐药机制和靶向治疗的研究热情。既往研究表明,TKI联合其他靶向药物对由T315I突变而导致耐药或复发的CML患者有效。最新研究发现,变构抑制剂Asciminib联合TKI治疗对携带T315I复合突变的CML患者同样有效,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将围绕BCR-ABL^(T315I)突变与CML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临床针对T315I突变CML的新药研发和改进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 BCR-abl^(t315i)突变 治疗进展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R-ABL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舒畅 张健存 陈赛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297,共5页
伊马替尼是首个上市的BCR-ABL蛋白激酶抑制剂,在靶向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上取得了很大成功。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部分患者产生了耐药性。伊马替尼耐药性的产生与BCR-ABL激酶的突变有关,第二代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和尼罗替尼能克服大部... 伊马替尼是首个上市的BCR-ABL蛋白激酶抑制剂,在靶向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上取得了很大成功。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部分患者产生了耐药性。伊马替尼耐药性的产生与BCR-ABL激酶的突变有关,第二代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和尼罗替尼能克服大部分突变产生的耐药性,但不能有效克服T315I突变。AP245234、达努塞替等针对T315I突变的BCR-ABL蛋白激酶抑制剂相继出现,展现出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CR-abl抑制 伊马替尼 达沙替尼 尼罗替尼 t315i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nding Mechanism and Molecular Design of Benzimidazole/Benzothiazole Derivatives as Potent Abl T3151 Mutant Inhibitors 被引量:1
4
作者 林伟聪 谭社培 +3 位作者 周盛福 郑晓杰 吴文娟 郑康成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29-442,I0001,I0002,共16页
Despite the efficacy of imatinib therapy in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the development of drug-resistant Abl mutants, especially the most difficult overcoming T3151 mutant, makes the search for new Abl T3151 inhibi... Despite the efficacy of imatinib therapy in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the development of drug-resistant Abl mutants, especially the most difficult overcoming T3151 mutant, makes the search for new Abl T3151 inhibitors a very interesting challenge in medicinal chem- istry. In this work, a multistep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combining the three 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3D-QSAR), molecular docking, molecular dy- namics (MD) simulation and binding free energy calculation, was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Abl T315I activities of benzimidazole/benzothiazole derivatives and the binding mechanism between the inhibitors and Abl T315I. The established 3D-QSAR models exhibited satisfactory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edictability. Docking study elucidated the comformations of compounds and the key amino acid residues at the binding pocket, which were confirmed by MD simulation. The binding free energies correlated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activities. The MM-GBSA energy decomposition revealed that the 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 was the major driving force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igands and Abl T3151. The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inhibitors and Met318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tablizing the binding of compounds to Abl T315I. Finally, four new compounds with rather high Abl T3151 activities were designed and presented to experimenters for re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l t315i mutant inhibitor Benzimidazole/benzothiazole derivative three 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Docking stud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Molecular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喹增强BIIB021对T315I突变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促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何玮 赵彩芳 +1 位作者 陈丽 胡慧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5-1010,共6页
目的:探讨氯喹(CQ)联合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BIIB021对T315I突变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p210-T315I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p210-T315I细胞株按不同处理分为对照、BIIB021、氯喹、BIIB021+氯喹共4组。经过BIIB02和/或CQ处理24 ... 目的:探讨氯喹(CQ)联合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BIIB021对T315I突变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p210-T315I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p210-T315I细胞株按不同处理分为对照、BIIB021、氯喹、BIIB021+氯喹共4组。经过BIIB02和/或CQ处理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PARP,自噬相关蛋白p62、LC3-I/II的表达情况。皮下注射p210-T315I细胞,构建CML小鼠荷瘤模型,模型建立后治疗组分别给药(BIIB021和/或氯喹),对照组给PBS和生理盐水,每4 d观察记录荷瘤小鼠局部肿瘤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体组织cleaved-caspase 3和LC3-II表达水平。结果:BIIB021有促p210-T315I细胞凋亡的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越高(r=0.91)。氯喹能增强BIIB021相关的促凋亡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p210-T315I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BIIB021、氯喹单用药组(P<0.05)。DAPI染色显示,与药物单用组比较,药物联合应用组细胞中点状浓染更多,细胞核碎裂更明显。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BIIB021单药组细胞中LC3-I向LC3-II转变增加,p62减少(P<0.05)。当氯喹联合BIIB021时,与BIIB021单用相比,LC3-II和p62的表达量增多(P<0.05),此时PARP和caspase 3的激活带增多(P<0.05)。动物实验显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与药物单用相比,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变小(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氯喹+BIIB021联用组肿瘤组织中cleaved-caspase 3、LC3-II表达量高于BIIB021单用组。结论: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BIIB021对T315I突变的CML细胞、小鼠模型有促进凋亡的作用,氯喹能增强这一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90抑制 BIIB021 氯喹 t315i突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rora激酶抑制剂MK-0457治疗多种恶性血液病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梁艺琼 陈宝安 陈亚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810-815,共6页
近年来研究的一种Aurora激酶抑制剂MK-0457(VX-680),是Aurora激酶A、B、C及BCR-ABL、FLT-3、JAK-2等多种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它能阻断细胞生长周期,诱导人类多种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表明,MK-0457能有效对抗野生型和包括T315I在内的突变... 近年来研究的一种Aurora激酶抑制剂MK-0457(VX-680),是Aurora激酶A、B、C及BCR-ABL、FLT-3、JAK-2等多种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它能阻断细胞生长周期,诱导人类多种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表明,MK-0457能有效对抗野生型和包括T315I在内的突变型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并能抑制FLT-3、JAK-2及其突变型的活性;临床试验证实,它对治疗难治性及预后不良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复发难治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JAK-2突变的骨髓增生性疾病(MPD)有效。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和II期临床试验的进行,MK-0457将显示出对某些恶性血液病治疗的重大意义。本文就MK-0457的药理作用、临床试验及联合用药研究三个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K-0457 VX-680 AURORA激酶抑制 t315i BCR—abl突变 恶性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亚砷酸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原发T315I突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祖璎玲 张莉 +6 位作者 周健 韩利杰 赵慧芳 桂瑞瑞 李珍 高松坤 宋永平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7年第5期297-299,共3页
目的 探讨干扰素、亚砷酸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原发T315I突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效果.方法 应用干扰素、亚砷酸联合TKI(伊马替尼)治疗1例原发T315I突变的CML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CML加速期患者应用亚砷酸联合... 目的 探讨干扰素、亚砷酸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原发T315I突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效果.方法 应用干扰素、亚砷酸联合TKI(伊马替尼)治疗1例原发T315I突变的CML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CML加速期患者应用亚砷酸联合伊马替尼治疗1周后达完全血液学缓解;更换为干扰素联合尼洛替尼治疗6个月后,达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T315I突变消失.结论 干扰素、亚砷酸联合TKI可作为原发T315I突变CML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系 慢性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酪氨酸激酶抑制 亚砷酸盐类 干扰素 突变 t315i
原文传递
BCR-ABL激酶区突变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8
作者 石大雨 秦亚溱 +3 位作者 赖悦云 石红霞 黄晓军 江倩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9-476,共8页
目的分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BCR-ABL激酶区突变状况、类型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并发生TKI耐药的CML患者的BCR-ABL激酶区突变状况。采用Sanger测序法... 目的分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BCR-ABL激酶区突变状况、类型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并发生TKI耐药的CML患者的BCR-ABL激酶区突变状况。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BCR-ABL激酶区突变,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804例CML患者,发生1093例次TKI耐药,其中对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耐药分别为576(52.7%)、238(21.8%)、279(25.5%)例次。伊马替尼、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耐药患者BCR-ABL突变检出率分别为50.5%、63.9%和57.3%,T315I突变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12.3%、27.3%和34.1%。此外,检出率≥5%的突变类型在伊马替尼耐药患者中为Y253F/H(7.5%)和F359V/C/I(5.6%),在尼洛替尼耐药患者中为F359V/C/I(12.2%)、Y253F/H(11.8%)和E255K/V(10.5%),在达沙替尼耐药患者中为F317L/V/I/C(11.5%)和E255K/V(5.4%)。多因素分析显示,TKI减停用药史是影响BCR-ABL突变检出的共同因素,无TKI减停用药史患者突变检出率更高。此外,男性、年龄小、无共存疾病、诊断至服用当前TKI间隔较长、开始服用当前TKI时为进展期、继发耐药、耐药时处于进展期或血液学耐药与较高比例检出BCR-ABL突变相关。发生治疗失败至筛查BCR-ABL突变时间间隔、耐药时当前TKI和总TKI服用时间也与突变检出率相关。服用达沙替尼或尼洛替尼、继发耐药与检出T315I突变相关。结论CML患者发生TKI耐药时,半数以上的患者检测出BCR-ABL突变,其中T315I突变比例最高,人口学、疾病状态和TKI用药等临床特征与BCR-ABL突变的检出率和类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性 慢性 酪氨酸激酶抑制 耐药 BCR-abl激酶区突变 t315i突变
原文传递
T315I突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策略——TKI联合HHT治疗2例T315I突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国民 陈婷 +2 位作者 徐娟 蔡亚云 贲海祥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908-911,共4页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的恶性肿瘤。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的出现,给CML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使CML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时间极大延长。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慢性 高三尖杉酯碱 t315i 酪氨酸激酶抑制 达沙替尼 逆转耐药
原文传递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机制及相关药物作用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雅馨 朱薇波 《医学综述》 2016年第2期313-318,共6页
伊马替尼,作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一线药物,近年来因基因突变导致的临床耐药病例屡被报道。而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如尼洛替尼、达沙替尼,虽然对大部分突变型有效,但均对T315I突变反应不佳,这无疑成为CML治疗的最大... 伊马替尼,作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一线药物,近年来因基因突变导致的临床耐药病例屡被报道。而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如尼洛替尼、达沙替尼,虽然对大部分突变型有效,但均对T315I突变反应不佳,这无疑成为CML治疗的最大挑战。该文就TKIs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进行阐述,并介绍尚在研究中对T315I突变型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 t315i AURORA激酶抑制 AP245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雷巴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余甜 余涛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8期12321-12325,共5页
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野生型及发生继发性突变的BCR-ABL1融合基因,会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导致癌症的发生。然而BCR-ABL1的突变赋予了耐药的发生,潜在影响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粒的有效性。其中,突变率最高的是T315I,它对所有的... 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野生型及发生继发性突变的BCR-ABL1融合基因,会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导致癌症的发生。然而BCR-ABL1的突变赋予了耐药的发生,潜在影响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粒的有效性。其中,突变率最高的是T315I,它对所有的一代、二代TKI耐药,虽普纳替尼与阿西米尼对其有一定的疗效,但普纳替尼较高的副反应发生率,如心血管毒性及肝毒性,仍让一部分患者陷入困境,且两者均未在中国上市,购买不易。因此,由我国研制的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奥雷巴替尼,解决了我国伴T315I突变的慢粒患者的治疗空白。奥雷巴替尼在目前的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 奥雷巴替尼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t315i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那替尼的合成
12
作者 邓琪山 石清 郑哲彬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2-815,共4页
2-甲基-5-硝基三氟甲苯(2)经溴代、取代、还原、成酰胺得到关键中间体3-碘-4-甲基-N-[4-[(4-甲基-1-哌嗪)甲基]-3-(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6)。另外,3-溴咪唑并[1,2-b]哒嗪(7)经Sonogashira反应和脱保护得到3-乙炔咪唑并[1,2-b]哒嗪(9)... 2-甲基-5-硝基三氟甲苯(2)经溴代、取代、还原、成酰胺得到关键中间体3-碘-4-甲基-N-[4-[(4-甲基-1-哌嗪)甲基]-3-(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6)。另外,3-溴咪唑并[1,2-b]哒嗪(7)经Sonogashira反应和脱保护得到3-乙炔咪唑并[1,2-b]哒嗪(9)。6与9经Sonogashira反应制得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坡那替尼,总收率约70%(以2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abl t315i 酪氨酸激酶抑制 坡那替尼 合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